我的这个发小朋友叫孙晓鸣,小时候我们住在重庆市中心解放碑近旁临江门的一个院子里,几栋三层楼高的青砖建筑,矗立在一个山坡上,大院临街的一面,是高垒的石砌院墙,有点像高大的城墙,墙上还带有瞭望孔洞。通向大院,有带房檐儿的高大院门,有几坡陡峭的石阶,在大院之上还有小院。这个建筑群,在重庆解放碑地区,算是比较伟岸的建筑了,楼顶上的壁炉烟囱,看上去有点像欧洲的伦敦风貌。
民国时代,这个修建在重庆都市中心山坡上的大院,是四川盐业银行的办公区和宿舍,人称川盐三里。解放后这里一度是重庆警卫局的办公地,后来成为公安局宿舍。我的父亲由于担任过该单位的领导,我们家就住在小院的楼里。据说抗战时期,这栋楼曾经是国民党军统头目郑介民的宅邸,房间宽敞多窗,空间高,木地板,百叶窗,有阳台,壁炉,沙发,浴缸,马桶。
孙晓鸣和我,是在一个院子里面长大的伙伴,在川盐三里马路对面大井巷的一条狭窄幽暗的胡同里,就是公安局托儿所,这里曾经是一个军阀的宅邸,里面有几栋两层的小洋楼,有游泳池,还有操场坝。托儿所的大门有点阴森恐怖,漆黑的对开木门,足有两三寸厚,小孩子得把头仰到天上,才能看到大门的顶部。托儿所配有钢琴,旋转木马,小孩子睡觉的独立小木床,都带有蚊帐。有一个音乐室,放置了一台钢丝录音机。还有一个漆黑的电话间,也是调皮捣蛋的小孩子被关紧闭的地方。
每周一,家长们把孩子送来时,在教室里,孩子们排好队,都能领到一颗水果糖。每周六,家长们来接孩子时,每个小孩手心里也都握有一颗水果糖。
这所托儿所兴办于1951年,当时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行署干部家的孩子,以及后来重庆公安局的家属子女,都可以在这里入托。我和孙晓鸣,就是在这所托儿所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宁静幸福,真可谓是祖国的花朵,那个时候最流行的一首歌,就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然而到了一九六七年,一切都发生了改变。重庆出现了两派,八一五和反到底,先是文攻打嘴仗,两派在解放碑各有据点,高音喇叭不断的互相攻击和咒骂,之后就有了小规模的斗殴,接着就发展成全方面的武斗,枪械,坦克,炮艇,这些现代热兵器都投入了使用。解放碑旁的交电大楼,就是激战场所之一。
幼儿园和学校都停了课,大一些的孩子,各有自己的红卫兵组织,乘坐免费火车,全国各地搞串联,小娃娃们都被家长关在屋里不能上街。
我和孙晓鸣经常跑到院子顶楼的阳台,爬上高高的围墙,观看嘉陵江对岸的望江厂,用空心炮弹,轰击临江门转盘的外贸大楼,就像看战争片一样,既紧张又兴奋,还有点害怕。有时马路上还有倒毙的武斗人员,冷冰冰的横在地上,几天都无人收尸。我们的院子里,有些十七八岁的大孩子,也参加了武斗。有一个读初中的男孩,到我家厨房,拿走了一把劈柴用的刺刀,几天后,他就被杀死在二十九中的操场上。还有一个男孩,扛回一把冲锋枪,在大院中央对着天,炫耀性地扫了一梭子子弹。我和孙晓鸣有一天在垃圾堆,看见一颗手榴弹,吓得我俩撒开脚丫子就跑。另外一个胆大的男孩,居然把这颗手榴弹捡回家里去了。
到一九六八年,持续了一年的武斗,终于结束了。这年的夏天,我和孙晓鸣就读大井巷石梯高坡上的西来寺小学,我们依旧是同班同学。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了红小兵胸牌,胸牌的里面一层,是白底黑字的共产儿童团,学校组织我们看了电影《红孩子》,我们学会了唱共产儿童团团歌,我们的口令是:“时刻准备着”。手巧一点的学生,在家里用木头削了红缨枪,并抹上银粉,威武扬武地扛到学校来。那个时候的社会气氛挺紧张,总感觉第二天就要发生战争似的。
一九六九年的春天,党代会“九大”召开了,整个城市沸腾了起来,连续几天,满街的游行队伍,打着彩旗,所有的大卡车都行驶在马路上,各个单位的代表在车上挥动着语录,喊着口号。大家跳着忠字舞,以《大海航行靠舵手》《敬爱的毛主席》《在北京的金山上》《满怀豪情迎九大》和语录歌等歌曲为伴唱、伴奏。回到家里后,还要举行早请示晚汇报的仪式。每个家庭都收藏了大量的毛主席像章,还有各种各样的领袖石膏像,毛主席语录更是人手一册。每天在胸口上,换戴一枚领袖像章,是那个时代的时髦。毛主席语录,更是烂熟于心,上街去买个东西,都要背领袖语录,诸如狠斗私字一闪念之类的。
然而不久后,整个城市都安静了下来,因为各行各业都停顿了,青年人也没地方上班。从一九六九年开始,学校和街道就开始动员学生上山下乡,毛主席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老三届,新三届的学生,要么去云南支边,要么去农村当知青。我们院子里16岁以上的孩子,几乎都响应号召,成为了光荣的兵团战士,或者是农村知识青年。个别因为种种原因去不了的,被称为社会青年,多多少少有点受人歧视。
进入70年代后,由于大批学生离开了城市,街道上开始显得冷冷清清,而我们这批小孩一天天长大,也开始了我们的故事。
民国时代,这个修建在重庆都市中心山坡上的大院,是四川盐业银行的办公区和宿舍,人称川盐三里。解放后这里一度是重庆警卫局的办公地,后来成为公安局宿舍。我的父亲由于担任过该单位的领导,我们家就住在小院的楼里。据说抗战时期,这栋楼曾经是国民党军统头目郑介民的宅邸,房间宽敞多窗,空间高,木地板,百叶窗,有阳台,壁炉,沙发,浴缸,马桶。
孙晓鸣和我,是在一个院子里面长大的伙伴,在川盐三里马路对面大井巷的一条狭窄幽暗的胡同里,就是公安局托儿所,这里曾经是一个军阀的宅邸,里面有几栋两层的小洋楼,有游泳池,还有操场坝。托儿所的大门有点阴森恐怖,漆黑的对开木门,足有两三寸厚,小孩子得把头仰到天上,才能看到大门的顶部。托儿所配有钢琴,旋转木马,小孩子睡觉的独立小木床,都带有蚊帐。有一个音乐室,放置了一台钢丝录音机。还有一个漆黑的电话间,也是调皮捣蛋的小孩子被关紧闭的地方。
每周一,家长们把孩子送来时,在教室里,孩子们排好队,都能领到一颗水果糖。每周六,家长们来接孩子时,每个小孩手心里也都握有一颗水果糖。
这所托儿所兴办于1951年,当时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行署干部家的孩子,以及后来重庆公安局的家属子女,都可以在这里入托。我和孙晓鸣,就是在这所托儿所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宁静幸福,真可谓是祖国的花朵,那个时候最流行的一首歌,就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然而到了一九六七年,一切都发生了改变。重庆出现了两派,八一五和反到底,先是文攻打嘴仗,两派在解放碑各有据点,高音喇叭不断的互相攻击和咒骂,之后就有了小规模的斗殴,接着就发展成全方面的武斗,枪械,坦克,炮艇,这些现代热兵器都投入了使用。解放碑旁的交电大楼,就是激战场所之一。
幼儿园和学校都停了课,大一些的孩子,各有自己的红卫兵组织,乘坐免费火车,全国各地搞串联,小娃娃们都被家长关在屋里不能上街。
我和孙晓鸣经常跑到院子顶楼的阳台,爬上高高的围墙,观看嘉陵江对岸的望江厂,用空心炮弹,轰击临江门转盘的外贸大楼,就像看战争片一样,既紧张又兴奋,还有点害怕。有时马路上还有倒毙的武斗人员,冷冰冰的横在地上,几天都无人收尸。我们的院子里,有些十七八岁的大孩子,也参加了武斗。有一个读初中的男孩,到我家厨房,拿走了一把劈柴用的刺刀,几天后,他就被杀死在二十九中的操场上。还有一个男孩,扛回一把冲锋枪,在大院中央对着天,炫耀性地扫了一梭子子弹。我和孙晓鸣有一天在垃圾堆,看见一颗手榴弹,吓得我俩撒开脚丫子就跑。另外一个胆大的男孩,居然把这颗手榴弹捡回家里去了。
到一九六八年,持续了一年的武斗,终于结束了。这年的夏天,我和孙晓鸣就读大井巷石梯高坡上的西来寺小学,我们依旧是同班同学。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了红小兵胸牌,胸牌的里面一层,是白底黑字的共产儿童团,学校组织我们看了电影《红孩子》,我们学会了唱共产儿童团团歌,我们的口令是:“时刻准备着”。手巧一点的学生,在家里用木头削了红缨枪,并抹上银粉,威武扬武地扛到学校来。那个时候的社会气氛挺紧张,总感觉第二天就要发生战争似的。
一九六九年的春天,党代会“九大”召开了,整个城市沸腾了起来,连续几天,满街的游行队伍,打着彩旗,所有的大卡车都行驶在马路上,各个单位的代表在车上挥动着语录,喊着口号。大家跳着忠字舞,以《大海航行靠舵手》《敬爱的毛主席》《在北京的金山上》《满怀豪情迎九大》和语录歌等歌曲为伴唱、伴奏。回到家里后,还要举行早请示晚汇报的仪式。每个家庭都收藏了大量的毛主席像章,还有各种各样的领袖石膏像,毛主席语录更是人手一册。每天在胸口上,换戴一枚领袖像章,是那个时代的时髦。毛主席语录,更是烂熟于心,上街去买个东西,都要背领袖语录,诸如狠斗私字一闪念之类的。
然而不久后,整个城市都安静了下来,因为各行各业都停顿了,青年人也没地方上班。从一九六九年开始,学校和街道就开始动员学生上山下乡,毛主席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老三届,新三届的学生,要么去云南支边,要么去农村当知青。我们院子里16岁以上的孩子,几乎都响应号召,成为了光荣的兵团战士,或者是农村知识青年。个别因为种种原因去不了的,被称为社会青年,多多少少有点受人歧视。
进入70年代后,由于大批学生离开了城市,街道上开始显得冷冷清清,而我们这批小孩一天天长大,也开始了我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