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牢之是东晋末期的北府军一个重要人物,在淝水之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惜最后在历史上,走的非常窝囊。每每读史至此,笔者常扼腕叹息。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门阀政治时代。
门阀政治,说到底,就是君弱臣强,跟东周时期相比,非常的相似,这种统一,只是名义上的统一,与之相对的,便是“中央集权”。
一个王朝初兴的时候,创始者往往拥有极大的威望,这个时候文臣武将相互平衡,国力强盛。但当和平到来,治理国家(内政)所投入的精力便会大过对外扩张(外交),对应的,就是文臣在朝堂上的势力压过武将。从光武建立后汉开始,就埋下了这种隐患。刘秀能在西汉末的争锋中获胜,是因为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这种支持是要有回报的。反映在政治上,朝廷以经取士,导致世家占据朝堂,出现了弘农杨氏、汝南袁氏这样的名门,皇帝慢慢被架空。这种情况延续到三国,两晋,一直到唐朝初。李唐王朝为了限制这种情况,出台了限制世家相互婚姻的政策,以期削弱世家的影响。真正解决门阀问题的,是封建时代的高考——科举制度。正是科举制度为寒门学子提供了上升的渠道,那些传承几百年的世家才渐渐没落,退出历史舞台。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家的概念并不被人们认同。所谓的忠诚,就是取决于端谁给的饭碗。最典型的例子,是大家推崇的“关公”,这个被三国演义神化了的人物。刘备、关公等人以汉室忠臣自居,其实并未有为朝廷、为天子效忠的想法,关公的忠,是对刘备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关公不忠,而是这个“忠”,是当时大家普遍的认同的。
现在说刘牢之。
刘牢之是猛将,这个不容置疑。淝水之战让刘牢之攒够了军功和威望,谢玄也是通过刘牢之来控制北府兵的。谢氏之后,北方兵的实际掌控者是刘牢之,所以王恭要对司马元显有所行动,也只能依赖刘牢之。
但是刘牢之最大的标签却是“一人而三反”。说的是刘牢之先后反王恭、反司马元显、反桓玄。
王恭出兵攻击执政的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这是以臣伐君,妥妥的叛逆。但是刘牢之投了司马元显就是不忠,这种不忠不是敌人硬加给他的,刘牢之自己的党羽(参军刘袭)就是这么认为的。要知道刘牢之可不是王恭的家臣,他在淝水之战之后便就被封为龙骧将军,朝廷官员。
不要小看这种武将依附门阀的观念,这种观念使得刘牢之在占据军事优势的时候,依然不敢更进一步,而是选择了投向桓玄;因为他觉得自己取代不了世家门阀的地位。这也是刘牢之失败的根本原因。刘牢之的继任者刘裕,吸取了他的这种失败的教训,意志坚定,终于代晋成功。但是等刘裕取代了司马氏,北方的乱局他已经收拾不了了,这才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是刘牢之做这件事呢?
再说说刘牢之的其他缺点。
一是军纪败坏。刘牢之出身将门,掌管的是流民组成的军队。这样的军队作战勇敢,但是军纪败坏也是其缺点。比较典型的,一个便是邺城之战,刘牢之的北府兵因哄抢辎重,被慕容垂所破,这是刘牢之在军事上少见的大败。还有便是平孙恩的时候,刘牢之的部下因为哄抢财宝而放跑了孙恩,使得孙恩势力能够再次为祸,直到被刘裕所灭。
二是刘牢之没有根据地的意识,自始至终,他关心的都是权势变化。说到底,他做的只是一群军头的盟主而已。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门阀政治时代。
门阀政治,说到底,就是君弱臣强,跟东周时期相比,非常的相似,这种统一,只是名义上的统一,与之相对的,便是“中央集权”。
一个王朝初兴的时候,创始者往往拥有极大的威望,这个时候文臣武将相互平衡,国力强盛。但当和平到来,治理国家(内政)所投入的精力便会大过对外扩张(外交),对应的,就是文臣在朝堂上的势力压过武将。从光武建立后汉开始,就埋下了这种隐患。刘秀能在西汉末的争锋中获胜,是因为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这种支持是要有回报的。反映在政治上,朝廷以经取士,导致世家占据朝堂,出现了弘农杨氏、汝南袁氏这样的名门,皇帝慢慢被架空。这种情况延续到三国,两晋,一直到唐朝初。李唐王朝为了限制这种情况,出台了限制世家相互婚姻的政策,以期削弱世家的影响。真正解决门阀问题的,是封建时代的高考——科举制度。正是科举制度为寒门学子提供了上升的渠道,那些传承几百年的世家才渐渐没落,退出历史舞台。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家的概念并不被人们认同。所谓的忠诚,就是取决于端谁给的饭碗。最典型的例子,是大家推崇的“关公”,这个被三国演义神化了的人物。刘备、关公等人以汉室忠臣自居,其实并未有为朝廷、为天子效忠的想法,关公的忠,是对刘备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关公不忠,而是这个“忠”,是当时大家普遍的认同的。
现在说刘牢之。
刘牢之是猛将,这个不容置疑。淝水之战让刘牢之攒够了军功和威望,谢玄也是通过刘牢之来控制北府兵的。谢氏之后,北方兵的实际掌控者是刘牢之,所以王恭要对司马元显有所行动,也只能依赖刘牢之。
但是刘牢之最大的标签却是“一人而三反”。说的是刘牢之先后反王恭、反司马元显、反桓玄。
王恭出兵攻击执政的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这是以臣伐君,妥妥的叛逆。但是刘牢之投了司马元显就是不忠,这种不忠不是敌人硬加给他的,刘牢之自己的党羽(参军刘袭)就是这么认为的。要知道刘牢之可不是王恭的家臣,他在淝水之战之后便就被封为龙骧将军,朝廷官员。
不要小看这种武将依附门阀的观念,这种观念使得刘牢之在占据军事优势的时候,依然不敢更进一步,而是选择了投向桓玄;因为他觉得自己取代不了世家门阀的地位。这也是刘牢之失败的根本原因。刘牢之的继任者刘裕,吸取了他的这种失败的教训,意志坚定,终于代晋成功。但是等刘裕取代了司马氏,北方的乱局他已经收拾不了了,这才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是刘牢之做这件事呢?
再说说刘牢之的其他缺点。
一是军纪败坏。刘牢之出身将门,掌管的是流民组成的军队。这样的军队作战勇敢,但是军纪败坏也是其缺点。比较典型的,一个便是邺城之战,刘牢之的北府兵因哄抢辎重,被慕容垂所破,这是刘牢之在军事上少见的大败。还有便是平孙恩的时候,刘牢之的部下因为哄抢财宝而放跑了孙恩,使得孙恩势力能够再次为祸,直到被刘裕所灭。
二是刘牢之没有根据地的意识,自始至终,他关心的都是权势变化。说到底,他做的只是一群军头的盟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