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拿蹇硕下手,袁绍在何进面前慷慨激昂的请命“愿尽诛阉宦。”
何进听后非常高兴,把任务交给了袁绍,结果袁绍却只杀了以蹇硕为首的少数几个阉宦。
袁绍故意给了张让等人暂时活命的机会,让他们去找何后哭诉,何后念惜旧情,想放他们一马。
要没有宦官多年的帮衬,他们兄妹也不会享有今日的荣华富贵,何况张让算起来跟何进还是亲家,是一家人,他的儿媳是何进的妹妹。
何进的心态非常矛盾,既想除掉宦官,成为青史留名的功勋名将,却又优柔寡断,迟疑不决,何后替宦官求情,就连何苗、何进的母亲也都站在了何后这一边,希望何进能给十常侍留一条活路。
见何进迟迟无法下定决心,袁绍提出让何进请兵勤王,给何后施加压力。
西凉董卓的名字,被袁绍提了出来,何进依旧有所顾虑,因为董卓跟董太后走的很近,就像孙坚说自己是孙武的后人,董卓也是逢人便说是太后的族人。
董卓很会钻营,这些年之所以能够迅速得到提升,在官场上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一方面自己的确立了一些功劳,另一方面离不开拉拢宦官和董太后。
而董太后一家,几乎都被何进给害死了,为了扶持自己的外甥刘辨上台,何进兄妹自然不可能放过拥护刘协的太后一族。
何进担心一旦把董卓招来,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董卓是太后的同族,何进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董卓的死仇。
何进越是犹豫,袁绍越是鼓动,何进的顾虑,袁绍心知肚明,之所以这么上心,他别有用意,董卓是何进的仇人不假,但站在袁绍的角度上,董卓却是袁家的故吏,当时袁绍邀请的诸侯,除了董卓之外,还有丁原,丁原也是袁家的故吏。
除了董卓和丁原,袁绍还提出让骑都尉鲍信去泰山募兵;王匡去徐州募兵;张扬去并州募兵;毋丘毅去丹阳募兵;又让东郡太守桥冒与王匡鲍信等人在成皋汇合。
实际上,袁绍这么做,别有居心,他是想把王匡、鲍信、这些人从洛阳支开,从而给董卓和丁原向京师进兵扫清障碍。
袁绍处心积虑,何进依旧瞻前顾后,迟迟下不定决心,何进更倾向于把张让这些人遣返回老家,只惩治几个忠于董太后的宦官。
袁绍又下了一剂猛药,命人调查十常侍的经济问题,这些年他们四处搜刮勒索,罪证多的罄竹难书,袁绍下令彻查,另外又偷偷拿到何进的印章,伪造大将军的公文命令各地的郡守逮捕宦官的家属,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这一下,十常侍再也坐不住了,他们恨透了何进,于是决定铤而走险。
而袁绍的做法,也让何进没了退路,跟宦官的关系已成水火之势,矛盾无法调和,他不得不答应征调董卓和丁原进京。
曹操曾建议过“宦官不足为虑,只需一个狱史就足够了。”可袁绍想的更加长远,因为从一开始,他要对付的就不单单是宦官,还有何进,宦官和何进同归于尽这样最好,如果宦官被何进杀了,董卓和丁原就会掉转矛头铲除何进。
结果张让杀了何进,袁绍带人随后冲进宫中,将阉宦全部消灭,这一次袁绍做的非常彻底,宦官不论好坏,哪怕不是宦官只因为身上没长胡子,也不放过。
何进死后,袁绍虽然不能一下子掌控京师,但他的地位,一定会扶摇直上,威望高涨。
何进活着的时候,袁绍就是党人的领袖,是何进身边的左膀右臂,地位举足轻重,再加上显赫的家世,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现在何进和宦官都没有了,一切都跟袁绍想的一样,接下来,是该收取胜利果实的时候了。
只可惜,那么完美的计划,却偏偏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纰漏——少帝和陈留王被张让劫到了洛阳城外。
这就给了董卓一个出头露脸的机会。
董卓‘救驾’有功,从而得以大摇大摆的进京瓜分胜利果实,刚一开始,董卓对袁绍非常敬重,不敢有什么不轨的举动,也没有占据京师的野心。
这个时候,第二个意外发生了,一向反复无常的吕布,杀死了丁原带人投奔了董卓。
原本袁绍身边有几万名禁卫军,力量明显可以压制董卓,而顺利接管丁原的兵马后,董卓的实力,一下子超过了袁绍。
而且,董卓不仅兵力占优,麾下多是羌胡勇士,战力极强,西凉兵和并州兵都是常年驻守边塞,抵抗外族,战力明显比没怎么上过战场的禁卫军要强的多。
得到丁原的兵马,董卓的野心,逐渐膨胀了起来,这个时候他不再仰仗袁绍的鼻息,而是逐渐的凌驾于袁绍之上。
意外接连出现,彻底打乱了袁绍的布局。
知人知面不知心,董卓并不是知恩图报的信义君子,他是来自西凉的一匹恶狼,他只认好处,不讲情义。
胜者王侯,败者寇!
董卓赢了。
谁赢了,谁就代表正义,谁就代表朝廷。
“诸位……形势已经变的不可掌控,我希望你们马上做好准备……”
都是自己的嫡系,对于这些拥护自己的‘本初俱乐部’成员,袁绍毫不隐瞒,把自己下一步的计划告诉了曹操等人。
“大哥,你是说,我们要离开京师?把这里的一切都让给董卓那匹夫”
袁术阴沉着脸,不满的站了起来“我们费尽心机,难道全都平白便宜了董卓,这个喂不熟的白眼狼,他难道忘了,当初是谁提拔的他,是谁给了他晋升的机会?”
袁术愤愤不平,忍不住爆了粗口。
除掉何进,袁术也功不可没,当初张让带人伏击何进的时候,而袁术身为虎贲中郎将,原本应当护卫宫廷,可他却故意避开了,如果他及时阻止,张让根本就杀不了何进。
这个时候的袁术和袁绍,还没有爆发冲突,因为立场一致,他们的关系暂时保持的很好。
袁绍叮嘱大家做好准备,临走之前,他还想再见董卓一面,如果谈崩了,那就只能暂时离开京师,再做计议。
何进听后非常高兴,把任务交给了袁绍,结果袁绍却只杀了以蹇硕为首的少数几个阉宦。
袁绍故意给了张让等人暂时活命的机会,让他们去找何后哭诉,何后念惜旧情,想放他们一马。
要没有宦官多年的帮衬,他们兄妹也不会享有今日的荣华富贵,何况张让算起来跟何进还是亲家,是一家人,他的儿媳是何进的妹妹。
何进的心态非常矛盾,既想除掉宦官,成为青史留名的功勋名将,却又优柔寡断,迟疑不决,何后替宦官求情,就连何苗、何进的母亲也都站在了何后这一边,希望何进能给十常侍留一条活路。
见何进迟迟无法下定决心,袁绍提出让何进请兵勤王,给何后施加压力。
西凉董卓的名字,被袁绍提了出来,何进依旧有所顾虑,因为董卓跟董太后走的很近,就像孙坚说自己是孙武的后人,董卓也是逢人便说是太后的族人。
董卓很会钻营,这些年之所以能够迅速得到提升,在官场上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一方面自己的确立了一些功劳,另一方面离不开拉拢宦官和董太后。
而董太后一家,几乎都被何进给害死了,为了扶持自己的外甥刘辨上台,何进兄妹自然不可能放过拥护刘协的太后一族。
何进担心一旦把董卓招来,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董卓是太后的同族,何进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董卓的死仇。
何进越是犹豫,袁绍越是鼓动,何进的顾虑,袁绍心知肚明,之所以这么上心,他别有用意,董卓是何进的仇人不假,但站在袁绍的角度上,董卓却是袁家的故吏,当时袁绍邀请的诸侯,除了董卓之外,还有丁原,丁原也是袁家的故吏。
除了董卓和丁原,袁绍还提出让骑都尉鲍信去泰山募兵;王匡去徐州募兵;张扬去并州募兵;毋丘毅去丹阳募兵;又让东郡太守桥冒与王匡鲍信等人在成皋汇合。
实际上,袁绍这么做,别有居心,他是想把王匡、鲍信、这些人从洛阳支开,从而给董卓和丁原向京师进兵扫清障碍。
袁绍处心积虑,何进依旧瞻前顾后,迟迟下不定决心,何进更倾向于把张让这些人遣返回老家,只惩治几个忠于董太后的宦官。
袁绍又下了一剂猛药,命人调查十常侍的经济问题,这些年他们四处搜刮勒索,罪证多的罄竹难书,袁绍下令彻查,另外又偷偷拿到何进的印章,伪造大将军的公文命令各地的郡守逮捕宦官的家属,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这一下,十常侍再也坐不住了,他们恨透了何进,于是决定铤而走险。
而袁绍的做法,也让何进没了退路,跟宦官的关系已成水火之势,矛盾无法调和,他不得不答应征调董卓和丁原进京。
曹操曾建议过“宦官不足为虑,只需一个狱史就足够了。”可袁绍想的更加长远,因为从一开始,他要对付的就不单单是宦官,还有何进,宦官和何进同归于尽这样最好,如果宦官被何进杀了,董卓和丁原就会掉转矛头铲除何进。
结果张让杀了何进,袁绍带人随后冲进宫中,将阉宦全部消灭,这一次袁绍做的非常彻底,宦官不论好坏,哪怕不是宦官只因为身上没长胡子,也不放过。
何进死后,袁绍虽然不能一下子掌控京师,但他的地位,一定会扶摇直上,威望高涨。
何进活着的时候,袁绍就是党人的领袖,是何进身边的左膀右臂,地位举足轻重,再加上显赫的家世,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现在何进和宦官都没有了,一切都跟袁绍想的一样,接下来,是该收取胜利果实的时候了。
只可惜,那么完美的计划,却偏偏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纰漏——少帝和陈留王被张让劫到了洛阳城外。
这就给了董卓一个出头露脸的机会。
董卓‘救驾’有功,从而得以大摇大摆的进京瓜分胜利果实,刚一开始,董卓对袁绍非常敬重,不敢有什么不轨的举动,也没有占据京师的野心。
这个时候,第二个意外发生了,一向反复无常的吕布,杀死了丁原带人投奔了董卓。
原本袁绍身边有几万名禁卫军,力量明显可以压制董卓,而顺利接管丁原的兵马后,董卓的实力,一下子超过了袁绍。
而且,董卓不仅兵力占优,麾下多是羌胡勇士,战力极强,西凉兵和并州兵都是常年驻守边塞,抵抗外族,战力明显比没怎么上过战场的禁卫军要强的多。
得到丁原的兵马,董卓的野心,逐渐膨胀了起来,这个时候他不再仰仗袁绍的鼻息,而是逐渐的凌驾于袁绍之上。
意外接连出现,彻底打乱了袁绍的布局。
知人知面不知心,董卓并不是知恩图报的信义君子,他是来自西凉的一匹恶狼,他只认好处,不讲情义。
胜者王侯,败者寇!
董卓赢了。
谁赢了,谁就代表正义,谁就代表朝廷。
“诸位……形势已经变的不可掌控,我希望你们马上做好准备……”
都是自己的嫡系,对于这些拥护自己的‘本初俱乐部’成员,袁绍毫不隐瞒,把自己下一步的计划告诉了曹操等人。
“大哥,你是说,我们要离开京师?把这里的一切都让给董卓那匹夫”
袁术阴沉着脸,不满的站了起来“我们费尽心机,难道全都平白便宜了董卓,这个喂不熟的白眼狼,他难道忘了,当初是谁提拔的他,是谁给了他晋升的机会?”
袁术愤愤不平,忍不住爆了粗口。
除掉何进,袁术也功不可没,当初张让带人伏击何进的时候,而袁术身为虎贲中郎将,原本应当护卫宫廷,可他却故意避开了,如果他及时阻止,张让根本就杀不了何进。
这个时候的袁术和袁绍,还没有爆发冲突,因为立场一致,他们的关系暂时保持的很好。
袁绍叮嘱大家做好准备,临走之前,他还想再见董卓一面,如果谈崩了,那就只能暂时离开京师,再做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