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瓦檐上的积雪融化过半,可远方的山川还被积雪笼罩。
此时,山川之中,三匹骏马从官道疾驰而来,身后跟着一辆官车,和五辆普通马车,再后面一队披甲持弓的士卒紧紧跟随,人数大约在百人。
寒风呼啸,卷起地上的残叶。
女子轻轻拽住缰绳,放缓了马的脚步,目光中满是期待与好奇,抬手指向前方那座透着古朴沧桑气息的城墙,询问道:“师兄,那便是北顾城吧?”
身旁的男子闻言,抬手轻轻拍了拍马颈,回答道:“对,那就是北顾城,等到了北顾城,我们就可以好好歇一下了。”
第三匹骏马上坐着的是一名披甲的将领,他乃是此行护送知府巡视各级县城的方把总。
至于那男子名叫空岳,女子名叫沈玲,是附近青岩观的修行弟子,因为跟知府有渊源,便一路跟随而来。
方把总挺直了腰杆,瞧着他们,说道:“二位少侠,多谢你们一路跟随保护,我等才能免遭沿途那些妖邪的骚扰,等到了北顾城,我请二位喝酒,还请赏脸呀!”
“好说!我可是听说北顾城中的四方客栈可是有美酒呀,此番定要喝一杯。”空岳回答道。
他长得并不算太英俊,大眼睛,低鼻梁,厚厚的嘴唇让他看起来敦厚,但那双眼睛又是那般的精明。
像他这样的人,他的心思很难被外人察觉,废话不多,却步步为营,否则他也不会在三十多岁就晋升为青岩观的内门弟子,虽然天赋是一定的原因,但更多是他经营所得。
“师兄,你说那贼人当真会在北顾城?”少女沈玲柳眉微蹙,杏眼含惑,脆生生地问道。
她肤若凝脂,眉眼如画,琼鼻樱唇,周身透着一股灵动俏皮,恰似春日枝头初绽的繁花,明艳动人。
然而,那嗓音稍显尖锐,语调里不经意间带出的几分急切,又让人隐隐觉得,这姑娘许是个心直口快、脾性有些急躁的主儿。
空岳说道:“以那贼人嗜酒如命的个性来推断,他一定会来这北顾城的四方客栈喝酒的,只要我们进城,一定能打听出他的踪迹。”
方把总并未插话,只是心中好奇那贼人究竟是怎么得罪了这两位青岩观的苍梧修士!一旦被他们找到,定然是没有什么好下场。
说话间,他们已来到北顾城大门五里之外,距城门近在咫尺。
……
如何是好?
北顾城县衙,李知县在会客大厅内来回踱步,愁容满面,刚刚他被下属叫醒,得知他那上司沈知府巡视各级县城,如今已到北顾城了,对方的先行一步的随从让他赶紧到北顾城去迎接。
“这个沈知府怎么偏偏这个时候来巡视?莫非是知道我官印被盗一案,特来兴师问罪,找我麻烦的!”
县丞从门外走进来,催促道:“大人,官轿与迎接人员已备好,我们该去城门迎接沈知府了。”
李知县抬头嘱咐道:“你吩咐下去,让下面的人给我嘴巴严实点,别什么事情都跟我说出去。”
“大人,请放心,这些东西我早已吩咐好了,只是最近妖邪之事,怕是纸包不住火,毕竟死伤许多捕快与士卒,更何况昨夜魔修劫狱,杀了众多狱卒,这些怕是会被那知府问罪。”
“无妨,妖邪之事,有人员伤亡实属正常,最多会被对方问责几句。我且问你,我之前交代你办的事情可是办好了?”
“请大人放心,我找城中最好的雕刻师傅,早已办好。”
“那东西呢?”
“已放在您书房的暗格之中了。”
“好!你办得很好。”李知县挺直腰板,扶正官帽,“走,跟本官去城门迎接沈知府去,我倒要看看这老贼此行究竟有何目的!”
当下,县丞跟随李知县迈出客厅,朝外走去。
县衙外,李知县上了官轿,身后跟着一队敲锣打鼓的随从,随着李知县的吩咐,起轿,朝北顾城西门而去。
……
北顾城西门。
沈知府一队人马停在大门外,方把总策马来到马车旁,询问道:“知府大人,那李知县还未前来,您看接下该如何是好?”
一只修长洁白的手从窗户伸出来,拉起窗帘一角,吐出一个字,“等!”
约莫过去了半天功夫,北顾城门外早已围住了凑热闹的百姓,指指点点,交头接耳,好奇这知府的官车及队伍怎么还不进城去。
“这么大的仗势,怕是知府一级的官员吧!”
“他们一直停在城外干嘛呢?”
……
大门口的几名守卫脸色着急,时不时看向城中,一人嘀咕道:“传令兵早已把知府到城外的消息传给知县大人了,他怎么这时还没来?”
他抬头看向天空,一轮太阳从枝头升起,距离午时约莫还有几个时辰。
另一名守卫说道:“素来知县与知府大人不合,怕是大人故意要给知府一个下马威吧,所以才故意把知府晾在城外多时。”
第三名守卫一巴掌拍在他的头上,骂道:“你是不是傻呀!知县哪有知府大,要施下马威也应该是知府老爷呀!我看这次知县大爷铁定不好过。”
第四名守卫猜测道:“他们被晾在城外怕是都有几个时辰了吧,这知府也是沉得住气,硬是不肯进城,也不知知县大人是怎么搞的,莫非真是故意的?”
“这个李知县也太胆大包天了,竟然把我们晾在城外三个时辰,他真是不怕知府找他麻烦,我看他是做知县做到头了。”
方把总蹲在地上,一双眼睛死死盯着城门深处,满脸怒容,话语里满是愤恨与不屑。
沈玲紧咬下唇,眉头拧成了个“川”字,满心不悦地嘟囔着:
“这李知县实在太过分了!方叔平日里总说这李长风为人愚笨,还处处跟他作对,我原本还半信半疑,如今亲眼所见,方叔所言果然不假。也只有方叔心善,才任由他一直当这个知县。”
空岳神色平静,眼中波澜不惊,抬手轻轻拍了拍沈玲的肩膀,温声劝道:“师妹,莫要动气,再耐心等等便是。”
方把总说道:“空少侠,还是你心平气和,不像我们这么浮躁。”
哼!
沈玲双手叉腰,埋怨道:“等那个李知县来了,我非得教训他一顿,让他知晓故意把我们晾在这里的下场。”
“你们先在这里等等,我再去问一下知府大人,是否不等那李知县来接见,就直接进城去?”
说罢!方把总提着一个水壶,朝方知府的官车走去,他轻轻敲了车厢,问道:“知府大人,等几个时辰了,您应该口渴了吧,要不喝口水润润喉咙?”
沈知府从车帘伸出一只手,接过方把总递过来的水壶,吩咐道:“你让大家再等一会,若是那李知县还没出来,我们就直接进城去县衙找他,本知府倒要看看,他在玩什么名堂。”
方把总挥拳,不满道:“大人,也就您心软,若是我,非得把那李长风揍一顿,竟然敢把我们晾在城门口一直喝西北风。”
马车内的沈知府喝几口水,眼角微抖动几下,暗道:这李长风,我早就看他不顺眼,谁料一直找不到机会严惩他,这次我可是收到密信,他竟然把官印弄丢了。
如此一来,我便能借官印丢失一事,上报朝廷,让朝廷罢免他的官职,然后我再扶持我的人上位。
……
与此同时,长街上骤然响起一阵喧闹声。一辆马车如离弦之箭般朝着城门口飞驰而来。令人咋舌的是,拉车的并非骏马,而是两只足有百斤重的黑色长毛猪。
这两头猪虽不及马匹迅捷,倒也能勉强应个急。
此刻,李知县端坐在马车之上,听着周围百姓的阵阵嬉笑声,还有那“骑猪知县”之类的怪异称呼,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赶忙用官服将脸紧紧捂住,满心懊恼,心知自己这“骑猪知县”的名号,怕是要在全城传开了。
他哪里能料到,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仅仅数月之后,这事儿竟传到了朝堂之上,满朝文武都知晓了北顾城有个“骑猪知县”。
“让开!都给本县丞让开!”
县丞一手紧拽缰绳,一手挥舞长鞭,重重抽在长毛黑猪背上,朝着城门奔去,颇有几分纵马疾驰的豪迈劲儿。
要不是长街人潮熙攘,他定要吟诗一首,抒发此刻畅快心情。
好不容易驱车到城门口,李知县早已忍耐不住,站起身,一脚踢飞县丞,边顶着周围人异样的眼光,边提着官服的衣角,朝沈知府的官车跑去。
他感觉自己此时像是被人脱光了衣服,在长街上裸奔,可他顾不得这些,一边咒骂县丞出的馊主意,让他坐猪车赶来,若非急着见沈知府,他定要把县丞扒光衣服,扔进猪圈里,以泻心头之怒。
城门外围观的百姓与士兵瞧着那刚刚从猪车下来的李知县,目瞪口呆。
片刻过后,一片哄堂大笑,有大胆者嘲笑道:“这知县可真荒唐,竟然骑猪来迎接知府,莫非这县衙穷的已经没钱买车了吗!还是说这李知县口味奇特,不爱坐马车,偏爱骑猪车。”
扑哧!
沈玲掩嘴轻笑,“这李知县真是一个奇葩,竟然喜欢坐猪车。”
一旁的空岳别过头,无奈地摇摇头,道:“想不到北顾城的知县,竟然是这样荒唐的人,那朝廷莫非是无人了吗?”
知府官车前,方把总双手抱拳,冷声道:“我说李知县,你可真是热情十足呀!竟然把我们晾在城门外大半天,结果你却骑猪来迎接沈知府,你这是玩得哪出呀!”
他又道:“你莫非是觉得我们沈知府只配你骑猪来迎接?”
一名随从拉开官车的车门,沈知府阴沉着脸,眉头深皱,手指李知县,呵斥道:
“李长风,你真是让本府太失望了,更是让朝堂沦为笑柄!你竟然什么都不好坐,偏偏坐一个猪车,你莫非真是闲做官无趣,想辞官不成!”
瓦檐上的积雪融化过半,可远方的山川还被积雪笼罩。
此时,山川之中,三匹骏马从官道疾驰而来,身后跟着一辆官车,和五辆普通马车,再后面一队披甲持弓的士卒紧紧跟随,人数大约在百人。
寒风呼啸,卷起地上的残叶。
女子轻轻拽住缰绳,放缓了马的脚步,目光中满是期待与好奇,抬手指向前方那座透着古朴沧桑气息的城墙,询问道:“师兄,那便是北顾城吧?”
身旁的男子闻言,抬手轻轻拍了拍马颈,回答道:“对,那就是北顾城,等到了北顾城,我们就可以好好歇一下了。”
第三匹骏马上坐着的是一名披甲的将领,他乃是此行护送知府巡视各级县城的方把总。
至于那男子名叫空岳,女子名叫沈玲,是附近青岩观的修行弟子,因为跟知府有渊源,便一路跟随而来。
方把总挺直了腰杆,瞧着他们,说道:“二位少侠,多谢你们一路跟随保护,我等才能免遭沿途那些妖邪的骚扰,等到了北顾城,我请二位喝酒,还请赏脸呀!”
“好说!我可是听说北顾城中的四方客栈可是有美酒呀,此番定要喝一杯。”空岳回答道。
他长得并不算太英俊,大眼睛,低鼻梁,厚厚的嘴唇让他看起来敦厚,但那双眼睛又是那般的精明。
像他这样的人,他的心思很难被外人察觉,废话不多,却步步为营,否则他也不会在三十多岁就晋升为青岩观的内门弟子,虽然天赋是一定的原因,但更多是他经营所得。
“师兄,你说那贼人当真会在北顾城?”少女沈玲柳眉微蹙,杏眼含惑,脆生生地问道。
她肤若凝脂,眉眼如画,琼鼻樱唇,周身透着一股灵动俏皮,恰似春日枝头初绽的繁花,明艳动人。
然而,那嗓音稍显尖锐,语调里不经意间带出的几分急切,又让人隐隐觉得,这姑娘许是个心直口快、脾性有些急躁的主儿。
空岳说道:“以那贼人嗜酒如命的个性来推断,他一定会来这北顾城的四方客栈喝酒的,只要我们进城,一定能打听出他的踪迹。”
方把总并未插话,只是心中好奇那贼人究竟是怎么得罪了这两位青岩观的苍梧修士!一旦被他们找到,定然是没有什么好下场。
说话间,他们已来到北顾城大门五里之外,距城门近在咫尺。
……
如何是好?
北顾城县衙,李知县在会客大厅内来回踱步,愁容满面,刚刚他被下属叫醒,得知他那上司沈知府巡视各级县城,如今已到北顾城了,对方的先行一步的随从让他赶紧到北顾城去迎接。
“这个沈知府怎么偏偏这个时候来巡视?莫非是知道我官印被盗一案,特来兴师问罪,找我麻烦的!”
县丞从门外走进来,催促道:“大人,官轿与迎接人员已备好,我们该去城门迎接沈知府了。”
李知县抬头嘱咐道:“你吩咐下去,让下面的人给我嘴巴严实点,别什么事情都跟我说出去。”
“大人,请放心,这些东西我早已吩咐好了,只是最近妖邪之事,怕是纸包不住火,毕竟死伤许多捕快与士卒,更何况昨夜魔修劫狱,杀了众多狱卒,这些怕是会被那知府问罪。”
“无妨,妖邪之事,有人员伤亡实属正常,最多会被对方问责几句。我且问你,我之前交代你办的事情可是办好了?”
“请大人放心,我找城中最好的雕刻师傅,早已办好。”
“那东西呢?”
“已放在您书房的暗格之中了。”
“好!你办得很好。”李知县挺直腰板,扶正官帽,“走,跟本官去城门迎接沈知府去,我倒要看看这老贼此行究竟有何目的!”
当下,县丞跟随李知县迈出客厅,朝外走去。
县衙外,李知县上了官轿,身后跟着一队敲锣打鼓的随从,随着李知县的吩咐,起轿,朝北顾城西门而去。
……
北顾城西门。
沈知府一队人马停在大门外,方把总策马来到马车旁,询问道:“知府大人,那李知县还未前来,您看接下该如何是好?”
一只修长洁白的手从窗户伸出来,拉起窗帘一角,吐出一个字,“等!”
约莫过去了半天功夫,北顾城门外早已围住了凑热闹的百姓,指指点点,交头接耳,好奇这知府的官车及队伍怎么还不进城去。
“这么大的仗势,怕是知府一级的官员吧!”
“他们一直停在城外干嘛呢?”
……
大门口的几名守卫脸色着急,时不时看向城中,一人嘀咕道:“传令兵早已把知府到城外的消息传给知县大人了,他怎么这时还没来?”
他抬头看向天空,一轮太阳从枝头升起,距离午时约莫还有几个时辰。
另一名守卫说道:“素来知县与知府大人不合,怕是大人故意要给知府一个下马威吧,所以才故意把知府晾在城外多时。”
第三名守卫一巴掌拍在他的头上,骂道:“你是不是傻呀!知县哪有知府大,要施下马威也应该是知府老爷呀!我看这次知县大爷铁定不好过。”
第四名守卫猜测道:“他们被晾在城外怕是都有几个时辰了吧,这知府也是沉得住气,硬是不肯进城,也不知知县大人是怎么搞的,莫非真是故意的?”
“这个李知县也太胆大包天了,竟然把我们晾在城外三个时辰,他真是不怕知府找他麻烦,我看他是做知县做到头了。”
方把总蹲在地上,一双眼睛死死盯着城门深处,满脸怒容,话语里满是愤恨与不屑。
沈玲紧咬下唇,眉头拧成了个“川”字,满心不悦地嘟囔着:
“这李知县实在太过分了!方叔平日里总说这李长风为人愚笨,还处处跟他作对,我原本还半信半疑,如今亲眼所见,方叔所言果然不假。也只有方叔心善,才任由他一直当这个知县。”
空岳神色平静,眼中波澜不惊,抬手轻轻拍了拍沈玲的肩膀,温声劝道:“师妹,莫要动气,再耐心等等便是。”
方把总说道:“空少侠,还是你心平气和,不像我们这么浮躁。”
哼!
沈玲双手叉腰,埋怨道:“等那个李知县来了,我非得教训他一顿,让他知晓故意把我们晾在这里的下场。”
“你们先在这里等等,我再去问一下知府大人,是否不等那李知县来接见,就直接进城去?”
说罢!方把总提着一个水壶,朝方知府的官车走去,他轻轻敲了车厢,问道:“知府大人,等几个时辰了,您应该口渴了吧,要不喝口水润润喉咙?”
沈知府从车帘伸出一只手,接过方把总递过来的水壶,吩咐道:“你让大家再等一会,若是那李知县还没出来,我们就直接进城去县衙找他,本知府倒要看看,他在玩什么名堂。”
方把总挥拳,不满道:“大人,也就您心软,若是我,非得把那李长风揍一顿,竟然敢把我们晾在城门口一直喝西北风。”
马车内的沈知府喝几口水,眼角微抖动几下,暗道:这李长风,我早就看他不顺眼,谁料一直找不到机会严惩他,这次我可是收到密信,他竟然把官印弄丢了。
如此一来,我便能借官印丢失一事,上报朝廷,让朝廷罢免他的官职,然后我再扶持我的人上位。
……
与此同时,长街上骤然响起一阵喧闹声。一辆马车如离弦之箭般朝着城门口飞驰而来。令人咋舌的是,拉车的并非骏马,而是两只足有百斤重的黑色长毛猪。
这两头猪虽不及马匹迅捷,倒也能勉强应个急。
此刻,李知县端坐在马车之上,听着周围百姓的阵阵嬉笑声,还有那“骑猪知县”之类的怪异称呼,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赶忙用官服将脸紧紧捂住,满心懊恼,心知自己这“骑猪知县”的名号,怕是要在全城传开了。
他哪里能料到,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仅仅数月之后,这事儿竟传到了朝堂之上,满朝文武都知晓了北顾城有个“骑猪知县”。
“让开!都给本县丞让开!”
县丞一手紧拽缰绳,一手挥舞长鞭,重重抽在长毛黑猪背上,朝着城门奔去,颇有几分纵马疾驰的豪迈劲儿。
要不是长街人潮熙攘,他定要吟诗一首,抒发此刻畅快心情。
好不容易驱车到城门口,李知县早已忍耐不住,站起身,一脚踢飞县丞,边顶着周围人异样的眼光,边提着官服的衣角,朝沈知府的官车跑去。
他感觉自己此时像是被人脱光了衣服,在长街上裸奔,可他顾不得这些,一边咒骂县丞出的馊主意,让他坐猪车赶来,若非急着见沈知府,他定要把县丞扒光衣服,扔进猪圈里,以泻心头之怒。
城门外围观的百姓与士兵瞧着那刚刚从猪车下来的李知县,目瞪口呆。
片刻过后,一片哄堂大笑,有大胆者嘲笑道:“这知县可真荒唐,竟然骑猪来迎接知府,莫非这县衙穷的已经没钱买车了吗!还是说这李知县口味奇特,不爱坐马车,偏爱骑猪车。”
扑哧!
沈玲掩嘴轻笑,“这李知县真是一个奇葩,竟然喜欢坐猪车。”
一旁的空岳别过头,无奈地摇摇头,道:“想不到北顾城的知县,竟然是这样荒唐的人,那朝廷莫非是无人了吗?”
知府官车前,方把总双手抱拳,冷声道:“我说李知县,你可真是热情十足呀!竟然把我们晾在城门外大半天,结果你却骑猪来迎接沈知府,你这是玩得哪出呀!”
他又道:“你莫非是觉得我们沈知府只配你骑猪来迎接?”
一名随从拉开官车的车门,沈知府阴沉着脸,眉头深皱,手指李知县,呵斥道:
“李长风,你真是让本府太失望了,更是让朝堂沦为笑柄!你竟然什么都不好坐,偏偏坐一个猪车,你莫非真是闲做官无趣,想辞官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