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本无善恶之分,有的只是个人道德标准的不同。
一众人离开地穴后,最后再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土地神像,唏嘘不已。
堂堂一方神祇,为何会成为了这样?或者说,成为一方神祇的标准是什么?
那恶鬼执念最后把
摇了摇头,这些复杂的事情,不是他们这些还未二十出头,涉世未深的毛头小子应该考虑的。
少年们,应当讨论的是那三月暖阳金秋硕果和烈日寒冬!
此次事件,伤感怒恨情绪并未在少年们心中久留,也可能是将它储藏在哪个角落,等着慢慢发酵。
一路上纵马驰骋,清风驹如同一道白色闪电,在山间林地快速奔跑。苏七的那匹小马更是遥遥领先,乌黑的皮毛上没有一丝杂色,原本那些白毛也已脱落换成钢针般粗黑硬毛,身上肌肉遒劲,远超其他清风驹,唯有四蹄依旧雪白,苏七干脆就将它起名为踏雪无痕。
之所以变化如此大,是因为苏七每天都给它喂食凶兽肉,内含大量气血。第一次喂食的时候众人纷纷侧目,一匹马怎么可能吃肉。但令众人大跌眼镜的是,那原本原本吃的很少的瘦马看见凶兽肉竟然双目泛光,囫囵几口就将个头跟它一样大的凶兽吞噬干净,实在不可思议……
待众人来到万丈山山脚,一切的悲伤情绪早已化为乌有。
一座万丈大山横亘眼前,不见峰顶,丝带般的云絮只在山腰缭绕。
据说此地在很久很久以前本是一片荒原,突然有一天妖族大疆大帝从九天之上搬来一座万丈巨山投放此地。其他大帝都炼有帝兵,与自身相辅相成。而大疆大帝以身为器,独创《炼体九术》,唯一拳一脚横压一个时代。
这些都是地志可考的。
对于此山还有很多民间流传说法。据说此山是大疆大帝给自己造的坟墓,大疆大帝算到自己大限将至,特意从九天揽下一座巨山搬到这里,建造帝墓。也有的说大疆大帝把一生宝藏全埋在了这里。还有的说大疆大帝在这里镇压了一件凶物。
不管流传真假,据记载,大疆大帝自搬回这座万丈山后就消失不见了。由于没有囚山那么凶险,前来此地游历、探宝之人络绎不绝,读书人为此山做的诗词歌赋也是比比皆是,多是赞美此山的雄伟奇俊,什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次帝墓能被发现也是因为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骚客闲着无事弄了一个什么百花诗会,结伴登高作赋爬到万丈山山顶,看下面云海涛涛荡气回肠,看如此盛景正待吟诗作赋,天空突现一抹七彩霞光,寻其根源竟是在一处山腹中,内有封印,霞光井喷而出,时断时续。
那封印已经极其稀薄,再过段时间内圣境界以下的就可以进入了,但一旦超过开窍圆满进入其中,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但无人敢去尝试,大帝的手段无法揣测。
所以各家族长辈皆已达成共识,让下一代进去磨炼,开窍圆满以上不得入内。这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如果没有勇气面对死亡,那你的一生不可能有太大的成就。
“七哥,现在怎么办?”
看着一个个年轻才俊或结伴而行或单枪匹马从四面八方赶过来与众人擦肩而过入得山中,有人不禁开口问道。
“不急,帝墓的开启还得有段时间,我们已经知道具体位置到时候直接过去就行。看现在进去的这些人应该都是那些独行侠或小家族的子弟,手中消息不全,所以才会提早进入。”
苏七观察了一番,现在进入其中的这些批年轻才俊修为皆是开了三四窍的,实力上跟身后这群苏家少年们相比差了好多,应该都只是些小家族的子弟或独行侠。
“我们现在得先找一处落脚的地方,好好休整一下,帝墓开启后迎接我们的将是一场恶战。”
“七哥,边上不远处有一处村落,名为百家村,据说自此山搬来后就一直落户在这里。”
苏百闻从腰间掏出一张百丈山地形图包括方圆百里皆显示万图上,苏百闻拿着地图来到苏七边上,指了指地图上的一个点,又指了指边上的一个点道:
“这是我们所在的位置,而这是百家村,我们骑清风驹过去只用半柱香。”
随后又指了指另一个点道:“这里就是霞光喷薄的地方,从百家村过去也只用一个时辰,还是挺方便的。”
苏七随意瞟了一眼,点了点头。
地图什么鬼的最麻烦了,又看不懂!但不能表现出自己是一名路痴的事实,绝对不能!
“既然如此,百闻你来带路。”
苏百闻领着众人来到一处古朴的村落,村口一个巨大的青铜雕像,雕刻之人身材伟岸,虎目圆睁眺望着远方,裸露的上半身肌肉遒劲,腰系虎皮短裤,一条有力的尾巴自后面缠绕在身上。
“这就是妖族大疆大帝了,一身皮肉可通神,不铸帝兵,或者说把自己炼制成帝兵,仅凭一身血肉登临帝境,横压一个时代的强者,让同时代之人喘不过气,是一狠人。
据记载大疆大帝是白虎成帝,是现白虎妖皇的祖先。
众人踏进村庄,村子不大,也就二百户人家,以众人的目力一眼就能从村口看到村头,家家户户窗前均悬挂了一个草编老虎挂饰,中镶一枚方镜。
“这是何意?”
苏七问道,他还从未见过这样的风俗,感觉新奇,不禁开口。
苏百闻闻言随便找了个本地村民上前询问了一番。
“当地村民说,这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每家每户都要悬挂虎镜,这镜子会把家里的霉运不幸全赶出去,意味着吉祥太平……”
“哦,是么?这倒有趣!”
苏七左看右看,发现苏恒皱着眉头看着这些镜子,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们先进去再说,看看里面有什么门道!”
“好。”
苏恒翻了翻手中《博物志》,点了点头。
一众人离开地穴后,最后再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土地神像,唏嘘不已。
堂堂一方神祇,为何会成为了这样?或者说,成为一方神祇的标准是什么?
那恶鬼执念最后把
摇了摇头,这些复杂的事情,不是他们这些还未二十出头,涉世未深的毛头小子应该考虑的。
少年们,应当讨论的是那三月暖阳金秋硕果和烈日寒冬!
此次事件,伤感怒恨情绪并未在少年们心中久留,也可能是将它储藏在哪个角落,等着慢慢发酵。
一路上纵马驰骋,清风驹如同一道白色闪电,在山间林地快速奔跑。苏七的那匹小马更是遥遥领先,乌黑的皮毛上没有一丝杂色,原本那些白毛也已脱落换成钢针般粗黑硬毛,身上肌肉遒劲,远超其他清风驹,唯有四蹄依旧雪白,苏七干脆就将它起名为踏雪无痕。
之所以变化如此大,是因为苏七每天都给它喂食凶兽肉,内含大量气血。第一次喂食的时候众人纷纷侧目,一匹马怎么可能吃肉。但令众人大跌眼镜的是,那原本原本吃的很少的瘦马看见凶兽肉竟然双目泛光,囫囵几口就将个头跟它一样大的凶兽吞噬干净,实在不可思议……
待众人来到万丈山山脚,一切的悲伤情绪早已化为乌有。
一座万丈大山横亘眼前,不见峰顶,丝带般的云絮只在山腰缭绕。
据说此地在很久很久以前本是一片荒原,突然有一天妖族大疆大帝从九天之上搬来一座万丈巨山投放此地。其他大帝都炼有帝兵,与自身相辅相成。而大疆大帝以身为器,独创《炼体九术》,唯一拳一脚横压一个时代。
这些都是地志可考的。
对于此山还有很多民间流传说法。据说此山是大疆大帝给自己造的坟墓,大疆大帝算到自己大限将至,特意从九天揽下一座巨山搬到这里,建造帝墓。也有的说大疆大帝把一生宝藏全埋在了这里。还有的说大疆大帝在这里镇压了一件凶物。
不管流传真假,据记载,大疆大帝自搬回这座万丈山后就消失不见了。由于没有囚山那么凶险,前来此地游历、探宝之人络绎不绝,读书人为此山做的诗词歌赋也是比比皆是,多是赞美此山的雄伟奇俊,什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次帝墓能被发现也是因为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骚客闲着无事弄了一个什么百花诗会,结伴登高作赋爬到万丈山山顶,看下面云海涛涛荡气回肠,看如此盛景正待吟诗作赋,天空突现一抹七彩霞光,寻其根源竟是在一处山腹中,内有封印,霞光井喷而出,时断时续。
那封印已经极其稀薄,再过段时间内圣境界以下的就可以进入了,但一旦超过开窍圆满进入其中,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但无人敢去尝试,大帝的手段无法揣测。
所以各家族长辈皆已达成共识,让下一代进去磨炼,开窍圆满以上不得入内。这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如果没有勇气面对死亡,那你的一生不可能有太大的成就。
“七哥,现在怎么办?”
看着一个个年轻才俊或结伴而行或单枪匹马从四面八方赶过来与众人擦肩而过入得山中,有人不禁开口问道。
“不急,帝墓的开启还得有段时间,我们已经知道具体位置到时候直接过去就行。看现在进去的这些人应该都是那些独行侠或小家族的子弟,手中消息不全,所以才会提早进入。”
苏七观察了一番,现在进入其中的这些批年轻才俊修为皆是开了三四窍的,实力上跟身后这群苏家少年们相比差了好多,应该都只是些小家族的子弟或独行侠。
“我们现在得先找一处落脚的地方,好好休整一下,帝墓开启后迎接我们的将是一场恶战。”
“七哥,边上不远处有一处村落,名为百家村,据说自此山搬来后就一直落户在这里。”
苏百闻从腰间掏出一张百丈山地形图包括方圆百里皆显示万图上,苏百闻拿着地图来到苏七边上,指了指地图上的一个点,又指了指边上的一个点道:
“这是我们所在的位置,而这是百家村,我们骑清风驹过去只用半柱香。”
随后又指了指另一个点道:“这里就是霞光喷薄的地方,从百家村过去也只用一个时辰,还是挺方便的。”
苏七随意瞟了一眼,点了点头。
地图什么鬼的最麻烦了,又看不懂!但不能表现出自己是一名路痴的事实,绝对不能!
“既然如此,百闻你来带路。”
苏百闻领着众人来到一处古朴的村落,村口一个巨大的青铜雕像,雕刻之人身材伟岸,虎目圆睁眺望着远方,裸露的上半身肌肉遒劲,腰系虎皮短裤,一条有力的尾巴自后面缠绕在身上。
“这就是妖族大疆大帝了,一身皮肉可通神,不铸帝兵,或者说把自己炼制成帝兵,仅凭一身血肉登临帝境,横压一个时代的强者,让同时代之人喘不过气,是一狠人。
据记载大疆大帝是白虎成帝,是现白虎妖皇的祖先。
众人踏进村庄,村子不大,也就二百户人家,以众人的目力一眼就能从村口看到村头,家家户户窗前均悬挂了一个草编老虎挂饰,中镶一枚方镜。
“这是何意?”
苏七问道,他还从未见过这样的风俗,感觉新奇,不禁开口。
苏百闻闻言随便找了个本地村民上前询问了一番。
“当地村民说,这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每家每户都要悬挂虎镜,这镜子会把家里的霉运不幸全赶出去,意味着吉祥太平……”
“哦,是么?这倒有趣!”
苏七左看右看,发现苏恒皱着眉头看着这些镜子,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们先进去再说,看看里面有什么门道!”
“好。”
苏恒翻了翻手中《博物志》,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