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
看着从各地汇聚过来的战报,永宁帝的眉头紧锁。
自从广西军沉寂之后,官军再次开启了败多胜少的模式。
今天这里沦陷,明天那儿丢失,噩耗是连绵不绝。
反击计划,下面隔三差五的上报,就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
军饷无法按时发放,大大挫伤了军心士气。
粮草供应不上,更是影响平叛的核心因素。
相较于之前的围剿大军,现在参战的主力多是过去帮忙的客军,自主性要高的多。
想要大家卖命,钱粮给足再谈作战的问题。
粮饷不济,大家就在战场上划水。
当然,这些是永宁帝看到的。
各方故意拖后腿之事,虽然被人捅了出来,但前线将领坚决否认。
一致把责任推到后勤上,钱粮无法保障,影响了大军的战斗力。
耳根子软的永宁帝,根本不知道该信谁的。
唯一可以确认的是每次发放粮饷之后,都会取得一波战绩,紧接着又回归划水状态。
“广西镇恢复的怎么样?
什么时候,能够出兵支援应天府?”
永宁帝关心的问道。
重庆府沦陷他忍了,江南地区大片土地丢失,他也选择了接受。
可应天府是底线,一旦丢了南京城,那就是捅破天的乱子。
这口锅太大,谁都背不动。
到时候他就要带着群臣,一起进入太庙,向祖宗们请罪。
“罪己诏”,也是必不可少的。
不光影响皇帝权威,还会刺激天下反虞势力。
“陛下,按照舞阳侯的计划,要在广西镇的基础上,再组建一个广东镇。
按照我朝惯例,每镇下辖两营兵马,每营满编五千六百多人。
加上亲兵卫队,两镇总兵力大约在两万五千多人。
目前已经完成人员招募,正在进行紧张的训练。
预计在10月份左右,出兵江南解南京之围。”
兵部尚书万宇轩上前汇报道。
坦率的说,这样的出兵进度,并不能让兵部满意。
可是没有办法,人家的理由非常充分,军费严重匮乏影响了成军进度。
附带还有一份厚厚的费用清单,从征兵入伍到训练完成出征所需的费用,全部罗列了出来。
户部试图削减开销,都被怼了回来。
按照舞阳侯的原话,期间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大军的战斗力。
谁提出砍预算,谁就要为大军的战斗力负责。
这种要命的事情,谁也不敢打包票。
本来战场上就充满意外,万一吃了败仗,岂不是把自己搭了进去。
何况两广的镇军费钱,可是同辽东的骑兵相比,依旧是小巫见大巫。
朝廷拨款不足,人家还在自筹军费,再找事情那就太不懂事了。
训练耗钱,武器装备同样是一笔巨额开销。
前面拆分广西镇的时候,可是连武器装备一并带走的。
现在要重组两镇,朝廷还要想办法,给他们补足装备。
作为精锐自然有一定特权,武器基本上都是任选,只要是朝廷有的都尽量满足。
为此户部、兵部、工部,又聚在了一起大吵一架。
“究竟是怎么回事!
朕记得广西镇巅峰时期有六万大军,剿灭伪帝之后也有三万五六,现在连两万五千人都凑不齐?”
永宁帝一脸不爽的质问道。
拆分广西镇他是知道的,甚至心中还暗自窃喜,下面的人懂事。
可拆分归拆分,这拆的也太狠了。
一下子抽走了这么多人,相当于把这支寄予厚望的部队干废了,那就越了线。
压制藩镇崛起,也不是这么个压制法,纯粹就是自毁长城。
“陛下,广西镇当初的六万大军,里面充斥着大量的辅兵。
真正的战兵数量,实际上不到三分之二。
战场上交战的是战兵,损失的主要也是战兵。
围剿伪帝所部之后,广西镇的战兵数量,就已经不足两万。
随着诸将的升迁,又带走了不少人,最后剩下的战兵仅有万余人。
现在编练的两镇,就是以这一万人为基础,扩编出来的。
不同于其他军队,广东镇和广西镇全部都是由战兵组成,原来辅兵的任务将交给卫所军队完成。
如果要解南京之围,两广实际出动的总兵力,还是会超过五万。”
景国良开口解释道。
永宁帝不是正统的皇位继承人,接受的是忠君爱国的藩王教育。
从小熟读的兵书,都是外面广为流传的删减版,尽是一些假大空的东西。
这些是限制藩王的手段之一,原本无可厚非。
随着藩王变皇帝,一下子就尴尬起来。
曾经用来制约藩王的手段,直接反噬到了帝国身上。
皇帝接受的很多教育,本身就是跑偏的,认知难免受到影响。
在做决策的时候,也是用跑偏的知识,作为判断标准。
“哦!”
涨了知识,永宁帝的心情并没有好转。
对一名皇帝来说,什么事情都可以接受,唯独不能接受自己无知。
不是自己的责任,也不能问候自家祖宗,那就是老师的问题。
内心深处,永宁帝再次把尹左二人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都是这两个包藏祸心的家伙,故意对他藏着掖着,才会让他闹笑话的。
知道了广西镇的情况,永宁帝对他们的期待,直接下降了一个档次。
新兵训练,没有那么快结束。
纵使能够成了军,战斗力也赶不上巅峰时期。
能不能解应天府之围,谁也说不清楚。
“传旨给江南总督,让他抓紧时间发起反攻。
收复安庆的作战计划,都筹备了好几个月,朕想要尽快看到成果!”
……
武昌府。
喊杀声再次响彻云霄,所有人都知道,官军杀了回来。
心向朝廷的人,自然是欢欣鼓舞。
可是投奔白莲教的士人,此刻心情就不美妙了。
局势变化的太快,他们这些身在局中的人,根本就看不清。
几个月前白莲教,还有席卷天下之资,转眼的功夫白莲圣皇就被朝廷干掉了。
群龙无首的白莲圣国,在实质上一分为三。
为了战略物资分配,三方闹的是不可开交。
如果不是朝廷施加的压力太强,内部就先打了起来。
迫不得已,大家只能各自划分地盘,然后自己玩儿自己的。
相较于下属们的心慌,守将元老五却是相当的淡定。
该吃吃,该喝喝,睡觉都格外香甜。
“将军,伪朝大军兵临城下,城中人心惶惶。
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恐生变故啊!”
郭毅神色凝重的劝说道。
造反这种事,只要参与进去,那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白莲教闹的太大,得罪了天下士绅。
纵使侥幸招安,未来也免不了受清算。
“郭先生,你这是魔怔了。
伪朝大军围城,那就让他们围着好了。
没有细作配合,武昌府可不是好攻破的。
王爷曾经教过我,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慌乱。
在现在这种时候,做的越多,就错的越多。”
元老五一脸淡定的说道。
作为一个大老粗,能够混到现在的位置上,靠的就是神经大条。
甭管眼前的局势多么危险,他总能风轻云淡的面对,给人一种胸有成竹的感觉。
到了战场上,也从不东想西想,只知道奋勇杀敌。
落入上司眼中,这就是可堪大用的表现,稀里糊涂的一路晋升到了武昌镇守使的位置。
主将的淡定,让郭毅很是尴尬。
如果不是知道元老五,不喜欢玩儿套路,他都怀疑这是在敲打自己。
上一次武昌沦陷,就是他带人打开的城门。
成功保全了家小,也让他在士绅圈子里臭名昭著。
在推崇忠义的时代,作为大虞朝的举人,他可是享受过皇恩浩荡的。
“将军,伪朝大军越聚越多,我们赶紧派人通知王爷派出援兵啊!”
郭毅急忙催促道。
具体怎么守城,他懂的还没有元老五多,没什么好说的。
遇到强敌向上面求援,他还是知道的。
“别做梦了!
王爷刚刚挥师入蜀,此刻正和伪朝大军鏖战,哪里有援兵支援我们。
武昌城池坚固,城中存粮也有不少,坚持两三年不成问题。
等王爷解决了蜀地的官军,挥师出川时,自然会第一时间过来救援我们。”
元老五毫不客气的拒绝道。
远水解不了近渴。
想要守住武昌,只能靠他们自己。
相比一般人,元老五心里想的开。
能够活到现在,享受着舒适的贵族生活,每一天都是赚到的。
如果不造反的话,他早就饿死了。
面对如此淡定的主帅,郭毅一肚子的话,都咽了回去。
……
武昌大营,徐文岳拿着望远镜,眺望着远方的城池。
眉宇之间,隐约露出了一丝懊恼。
武昌府的城墙,还是他组织人手加固的。
原本是为了阻挡叛军进攻,可惜遇上了朱总督那败家子,提前葬送了平叛大军。
武昌保卫战没怎么打,就被敌人轻松攻破,城防工事近乎完美的保存了下来。
现在轮到自己攻城了,当日修筑的城池有多坚固,此时就有多头疼。
“总督大人,陕西总兵留下一封书信,直接带着部队跑了!”
收到这个消息,徐文岳直接气炸了。
武昌之战才刚刚开始,就少了一支主力,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一把从卫兵手中夺过书信,打开一看之后,他的脸色越发难看起来。
陕西总兵带人跑路的理由是:叛军攻入蜀地,威胁到了关中安全,他们要回去增援老家。
从情理上来说,这完全是合理的。
大虞朝的陕西都司管辖着整个西北地区,包括后世的甘肃、宁夏等地。
光靠陕西的钱粮,肯定支撑不起上述地区的防务。
四川和湖广每年都要为陕西都司,提供大量的钱粮作为协饷。
这一点看大虞财政组成就知道,川蜀大地对中央政府财税贡献度,才两个多点。
湖广的税粮占比,同样不高。
两地直接向中央政府缴纳的赋税加起来,都没有陕西贡献的多。
同两地的经济体量,完全不匹配。
出现这种局面,最主要原因就是朝廷为了减少损耗,采取的措施是钱粮就近运输措施。
相较于陕西,蜀地距离京师明显更远。
朝廷从蜀地征收的税粮,直接划拨给了周边的边军,而陕西的税粮则送到了京师。
河南、山西、陕西、河北和山东的税粮,超过了全国税粮的五成,就是在这一政策下出现的。
湖广的粮仓已经出现问题,倘若四川这个粮仓也出现问题,那么西北地区的边军明年就要饿肚子了。
没有两省的钱粮支援,就算陕西方面截留全部的税粮,也堵不上这个窟窿。
涉及到肚皮问题,陕西方面肯定是优先增援四川,不能让战火烧到成都平原。
“混账东西!”
“居然为了一己之私,就视军令为无物。”
“他们眼中还有没有朝廷?”
“还有没有皇上!”
……
徐文岳忍不住破口大骂道。
情理上他可以理解,可现实中不允许他理解。
陕西兵突然撤离,直接影响到了他收复武昌的计划。
少了这支边军后,大营中唯一的主力,就剩下了京营。
这支部队看起来不错,武器装备比普通军队高出不止一筹,后勤也是优先保障。
士兵都是挑选的青壮小伙,气势上远超一般部队。
唯一的缺点在于京营长期待在京师,实战的机会不多,真实战斗力未知。
事实上,京营能有眼前这水准,还是得益于先帝朝的大整顿。
从九边之地抽调精锐士卒加入,淘汰了大量的老弱,才有了今天的京营。
“阁老息怒!”
“陕西兵去意已决,强行留下也只能留住人,留不下他们的心。
不如给陕西方面一个面子,放他们离开算了。”
侯怀昌委婉的劝说道。
今时不同往日,派系力量大损的徐阁老,在朝中的话语权远不如之前。
搁在两年前的时候,就算局势再危险,没有徐文岳点头陕西兵也不敢擅自跑路。
此时派人去强留陕西军,把人留下了还好,如果没留住,那就丢大人了。
一支两万多人的部队要走,强行留人是很难完成的。
倘若不小心发生火拼,落入皇帝眼中,就是主帅无能的表现。
看着从各地汇聚过来的战报,永宁帝的眉头紧锁。
自从广西军沉寂之后,官军再次开启了败多胜少的模式。
今天这里沦陷,明天那儿丢失,噩耗是连绵不绝。
反击计划,下面隔三差五的上报,就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
军饷无法按时发放,大大挫伤了军心士气。
粮草供应不上,更是影响平叛的核心因素。
相较于之前的围剿大军,现在参战的主力多是过去帮忙的客军,自主性要高的多。
想要大家卖命,钱粮给足再谈作战的问题。
粮饷不济,大家就在战场上划水。
当然,这些是永宁帝看到的。
各方故意拖后腿之事,虽然被人捅了出来,但前线将领坚决否认。
一致把责任推到后勤上,钱粮无法保障,影响了大军的战斗力。
耳根子软的永宁帝,根本不知道该信谁的。
唯一可以确认的是每次发放粮饷之后,都会取得一波战绩,紧接着又回归划水状态。
“广西镇恢复的怎么样?
什么时候,能够出兵支援应天府?”
永宁帝关心的问道。
重庆府沦陷他忍了,江南地区大片土地丢失,他也选择了接受。
可应天府是底线,一旦丢了南京城,那就是捅破天的乱子。
这口锅太大,谁都背不动。
到时候他就要带着群臣,一起进入太庙,向祖宗们请罪。
“罪己诏”,也是必不可少的。
不光影响皇帝权威,还会刺激天下反虞势力。
“陛下,按照舞阳侯的计划,要在广西镇的基础上,再组建一个广东镇。
按照我朝惯例,每镇下辖两营兵马,每营满编五千六百多人。
加上亲兵卫队,两镇总兵力大约在两万五千多人。
目前已经完成人员招募,正在进行紧张的训练。
预计在10月份左右,出兵江南解南京之围。”
兵部尚书万宇轩上前汇报道。
坦率的说,这样的出兵进度,并不能让兵部满意。
可是没有办法,人家的理由非常充分,军费严重匮乏影响了成军进度。
附带还有一份厚厚的费用清单,从征兵入伍到训练完成出征所需的费用,全部罗列了出来。
户部试图削减开销,都被怼了回来。
按照舞阳侯的原话,期间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大军的战斗力。
谁提出砍预算,谁就要为大军的战斗力负责。
这种要命的事情,谁也不敢打包票。
本来战场上就充满意外,万一吃了败仗,岂不是把自己搭了进去。
何况两广的镇军费钱,可是同辽东的骑兵相比,依旧是小巫见大巫。
朝廷拨款不足,人家还在自筹军费,再找事情那就太不懂事了。
训练耗钱,武器装备同样是一笔巨额开销。
前面拆分广西镇的时候,可是连武器装备一并带走的。
现在要重组两镇,朝廷还要想办法,给他们补足装备。
作为精锐自然有一定特权,武器基本上都是任选,只要是朝廷有的都尽量满足。
为此户部、兵部、工部,又聚在了一起大吵一架。
“究竟是怎么回事!
朕记得广西镇巅峰时期有六万大军,剿灭伪帝之后也有三万五六,现在连两万五千人都凑不齐?”
永宁帝一脸不爽的质问道。
拆分广西镇他是知道的,甚至心中还暗自窃喜,下面的人懂事。
可拆分归拆分,这拆的也太狠了。
一下子抽走了这么多人,相当于把这支寄予厚望的部队干废了,那就越了线。
压制藩镇崛起,也不是这么个压制法,纯粹就是自毁长城。
“陛下,广西镇当初的六万大军,里面充斥着大量的辅兵。
真正的战兵数量,实际上不到三分之二。
战场上交战的是战兵,损失的主要也是战兵。
围剿伪帝所部之后,广西镇的战兵数量,就已经不足两万。
随着诸将的升迁,又带走了不少人,最后剩下的战兵仅有万余人。
现在编练的两镇,就是以这一万人为基础,扩编出来的。
不同于其他军队,广东镇和广西镇全部都是由战兵组成,原来辅兵的任务将交给卫所军队完成。
如果要解南京之围,两广实际出动的总兵力,还是会超过五万。”
景国良开口解释道。
永宁帝不是正统的皇位继承人,接受的是忠君爱国的藩王教育。
从小熟读的兵书,都是外面广为流传的删减版,尽是一些假大空的东西。
这些是限制藩王的手段之一,原本无可厚非。
随着藩王变皇帝,一下子就尴尬起来。
曾经用来制约藩王的手段,直接反噬到了帝国身上。
皇帝接受的很多教育,本身就是跑偏的,认知难免受到影响。
在做决策的时候,也是用跑偏的知识,作为判断标准。
“哦!”
涨了知识,永宁帝的心情并没有好转。
对一名皇帝来说,什么事情都可以接受,唯独不能接受自己无知。
不是自己的责任,也不能问候自家祖宗,那就是老师的问题。
内心深处,永宁帝再次把尹左二人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都是这两个包藏祸心的家伙,故意对他藏着掖着,才会让他闹笑话的。
知道了广西镇的情况,永宁帝对他们的期待,直接下降了一个档次。
新兵训练,没有那么快结束。
纵使能够成了军,战斗力也赶不上巅峰时期。
能不能解应天府之围,谁也说不清楚。
“传旨给江南总督,让他抓紧时间发起反攻。
收复安庆的作战计划,都筹备了好几个月,朕想要尽快看到成果!”
……
武昌府。
喊杀声再次响彻云霄,所有人都知道,官军杀了回来。
心向朝廷的人,自然是欢欣鼓舞。
可是投奔白莲教的士人,此刻心情就不美妙了。
局势变化的太快,他们这些身在局中的人,根本就看不清。
几个月前白莲教,还有席卷天下之资,转眼的功夫白莲圣皇就被朝廷干掉了。
群龙无首的白莲圣国,在实质上一分为三。
为了战略物资分配,三方闹的是不可开交。
如果不是朝廷施加的压力太强,内部就先打了起来。
迫不得已,大家只能各自划分地盘,然后自己玩儿自己的。
相较于下属们的心慌,守将元老五却是相当的淡定。
该吃吃,该喝喝,睡觉都格外香甜。
“将军,伪朝大军兵临城下,城中人心惶惶。
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恐生变故啊!”
郭毅神色凝重的劝说道。
造反这种事,只要参与进去,那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白莲教闹的太大,得罪了天下士绅。
纵使侥幸招安,未来也免不了受清算。
“郭先生,你这是魔怔了。
伪朝大军围城,那就让他们围着好了。
没有细作配合,武昌府可不是好攻破的。
王爷曾经教过我,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慌乱。
在现在这种时候,做的越多,就错的越多。”
元老五一脸淡定的说道。
作为一个大老粗,能够混到现在的位置上,靠的就是神经大条。
甭管眼前的局势多么危险,他总能风轻云淡的面对,给人一种胸有成竹的感觉。
到了战场上,也从不东想西想,只知道奋勇杀敌。
落入上司眼中,这就是可堪大用的表现,稀里糊涂的一路晋升到了武昌镇守使的位置。
主将的淡定,让郭毅很是尴尬。
如果不是知道元老五,不喜欢玩儿套路,他都怀疑这是在敲打自己。
上一次武昌沦陷,就是他带人打开的城门。
成功保全了家小,也让他在士绅圈子里臭名昭著。
在推崇忠义的时代,作为大虞朝的举人,他可是享受过皇恩浩荡的。
“将军,伪朝大军越聚越多,我们赶紧派人通知王爷派出援兵啊!”
郭毅急忙催促道。
具体怎么守城,他懂的还没有元老五多,没什么好说的。
遇到强敌向上面求援,他还是知道的。
“别做梦了!
王爷刚刚挥师入蜀,此刻正和伪朝大军鏖战,哪里有援兵支援我们。
武昌城池坚固,城中存粮也有不少,坚持两三年不成问题。
等王爷解决了蜀地的官军,挥师出川时,自然会第一时间过来救援我们。”
元老五毫不客气的拒绝道。
远水解不了近渴。
想要守住武昌,只能靠他们自己。
相比一般人,元老五心里想的开。
能够活到现在,享受着舒适的贵族生活,每一天都是赚到的。
如果不造反的话,他早就饿死了。
面对如此淡定的主帅,郭毅一肚子的话,都咽了回去。
……
武昌大营,徐文岳拿着望远镜,眺望着远方的城池。
眉宇之间,隐约露出了一丝懊恼。
武昌府的城墙,还是他组织人手加固的。
原本是为了阻挡叛军进攻,可惜遇上了朱总督那败家子,提前葬送了平叛大军。
武昌保卫战没怎么打,就被敌人轻松攻破,城防工事近乎完美的保存了下来。
现在轮到自己攻城了,当日修筑的城池有多坚固,此时就有多头疼。
“总督大人,陕西总兵留下一封书信,直接带着部队跑了!”
收到这个消息,徐文岳直接气炸了。
武昌之战才刚刚开始,就少了一支主力,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一把从卫兵手中夺过书信,打开一看之后,他的脸色越发难看起来。
陕西总兵带人跑路的理由是:叛军攻入蜀地,威胁到了关中安全,他们要回去增援老家。
从情理上来说,这完全是合理的。
大虞朝的陕西都司管辖着整个西北地区,包括后世的甘肃、宁夏等地。
光靠陕西的钱粮,肯定支撑不起上述地区的防务。
四川和湖广每年都要为陕西都司,提供大量的钱粮作为协饷。
这一点看大虞财政组成就知道,川蜀大地对中央政府财税贡献度,才两个多点。
湖广的税粮占比,同样不高。
两地直接向中央政府缴纳的赋税加起来,都没有陕西贡献的多。
同两地的经济体量,完全不匹配。
出现这种局面,最主要原因就是朝廷为了减少损耗,采取的措施是钱粮就近运输措施。
相较于陕西,蜀地距离京师明显更远。
朝廷从蜀地征收的税粮,直接划拨给了周边的边军,而陕西的税粮则送到了京师。
河南、山西、陕西、河北和山东的税粮,超过了全国税粮的五成,就是在这一政策下出现的。
湖广的粮仓已经出现问题,倘若四川这个粮仓也出现问题,那么西北地区的边军明年就要饿肚子了。
没有两省的钱粮支援,就算陕西方面截留全部的税粮,也堵不上这个窟窿。
涉及到肚皮问题,陕西方面肯定是优先增援四川,不能让战火烧到成都平原。
“混账东西!”
“居然为了一己之私,就视军令为无物。”
“他们眼中还有没有朝廷?”
“还有没有皇上!”
……
徐文岳忍不住破口大骂道。
情理上他可以理解,可现实中不允许他理解。
陕西兵突然撤离,直接影响到了他收复武昌的计划。
少了这支边军后,大营中唯一的主力,就剩下了京营。
这支部队看起来不错,武器装备比普通军队高出不止一筹,后勤也是优先保障。
士兵都是挑选的青壮小伙,气势上远超一般部队。
唯一的缺点在于京营长期待在京师,实战的机会不多,真实战斗力未知。
事实上,京营能有眼前这水准,还是得益于先帝朝的大整顿。
从九边之地抽调精锐士卒加入,淘汰了大量的老弱,才有了今天的京营。
“阁老息怒!”
“陕西兵去意已决,强行留下也只能留住人,留不下他们的心。
不如给陕西方面一个面子,放他们离开算了。”
侯怀昌委婉的劝说道。
今时不同往日,派系力量大损的徐阁老,在朝中的话语权远不如之前。
搁在两年前的时候,就算局势再危险,没有徐文岳点头陕西兵也不敢擅自跑路。
此时派人去强留陕西军,把人留下了还好,如果没留住,那就丢大人了。
一支两万多人的部队要走,强行留人是很难完成的。
倘若不小心发生火拼,落入皇帝眼中,就是主帅无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