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寿辉称帝的消息不胫而走,在各方引起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威顺王宽彻普化打了败仗,深怕朝廷深究他的罪责,于是花重金买通了湖广行省的平章政事和尚,将连连告败的战报全部拦了下来,只回报朝廷说:“贼势不小,臣等仍在率兵镇压。”
以脱脱为代表的元廷也非常无奈,毕竟除了军事以外,脱脱仍有政务忙着处理。
贾鲁治河正处在关键的收尾阶段,却还有许多工程款项都没能结算。即使将户部尚书接连换了几任,可也都对早已入不敷出的国库无计可施。放在往常倒可以想些办法令各个行省筹些赋税上来,可如今红巾贼闹得正凶,若因此引得更多百姓造反的这个责任可没有人敢去担当。
更何况这个关头也先帖木儿也正率领着大军前去围剿刘福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未出征时各军户尚能勉强自给自足,如今大军开拔,每日消耗的钱粮军饷更是多不胜数。为了让出战的弟弟没有后顾之忧,脱脱显然已经孤注一掷,将自己的权职利用到了极致,将想出的办法都用尽了。
浙东的方国珍明面上接受了朝廷的册封,不再为难海运,可暗地里还是没有散去自己的部曲,逍遥的在东海之上隔岸观火,只等元军和红巾军斗得两败俱伤便可伺机而动,为自己争取些实打实的好处。
泰不华迁台州路达鲁花赤以后,对方国珍的戒备更是有甚于从前,对治下的沿海严防死守,浙东海岸一时间也出现了难得的风平浪静。
李喜喜已经率部从上蔡折回汝宁,刘福通得知韩咬儿在上蔡所为之后衔悲茹恨,对杜遵道恨得刻骨崩心,只恨自己当初没有直接一刀杀了这个狗贼。
虽然心情急迫,可无奈朱皋、固始等地相继告急,实难再分兵去救援上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名明教元老慷慨赴死。
“真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这个董老爷,明明是汉人却还要帮着那群元贼来讨伐我们!”李喜喜愁眉苦脸地咕哝道。
他嘴里的董老爷名叫董抟霄,以汉人的身份入元廷为官后克己奉公政绩很是突出,累功迁至济宁路总管。在河南红巾军声势大起之后奉旨从江浙平章教化征讨刘福通,因总喜欢在两军对峙厮杀之时大喊“我董老爷也”而在军民之中有了这个称呼。
“我明教经营朱皋等地多年,不说是铁桶一块却也是派了重兵扼守,可他仅带着本部的那点人马就险些攻陷朱皋,由此可见这个人的确是有些本事。”刘福通显然也对这个文武双全的董老爷很是头疼。
“从来都是元贼在明,我们在暗,哪里吃过这样的亏?这下可倒好,现在这些手段都被这姓董的学了去,弄得神出鬼没的。前不久刚拉拢了一伙山贼来偷袭我们,这会儿又说服了一县的百姓重新归顺元廷,再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啊!”李喜喜也曾与董抟霄侧面交过手,深知他的诡计多端。
“急有什么用?”刘福通轻斥了一句。
“南边彭莹玉扶植起来的那个徐寿辉都当上什么狗屁天完皇帝了,好事都被人家抢了先,可我们现在却连小明王的面都见不到,我能不急吗?”眼下没有外人,李喜喜也从不跟刘福通见外,直通通地将心里的唠叨话说了一遍。
“天完皇帝?只不过换了个好听些的称呼罢了。”刘福通打心底里很瞧不起徐寿辉的所作所为。
“怎么没用?你看看徐寿辉手下的那些人,现在彭和尚是国师,邹铁匠是太师,就连那个倪蛮子都成了统率三军的征虏大元帅。可我们呢?只能在这里替姓杜的当条看门狗!”
“住口!”刘福通听后勃然大怒,冲过去连给了李喜喜几个耳光,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要是眼红那些虚名就给我滚去投靠徐寿辉!什么叫给姓杜的当看门狗?我们明教起义难道不是为了天下百姓吗?韩大哥惨死颍上,韩林儿身陷囹圄,玥儿也是九死一生才活了下来,韩咬儿掉了一支胳膊尚且还能取了敌将的首级,你好端端地站在这里不缺胳膊不少眼睛的,有资格说这些话吗?啊?”
不知是刘福通几掌掴得太用力,还是李喜喜被骂得过于羞愧,黝黑的脸庞此时竟是有些见红。
“大哥您息怒,我这也是一时情急才说了些胡话……”在战场上杀人不眨眼的李魔头此刻竟如小孩子般支吾着认起了错,平日里如夔牛吼声一般的雷音也变得微不可闻。
刘福通斜了他一眼后接着道:“现在我们虽然落在了下风,但眼下更该着急的是杜遵道才对。”
“这是为何?”李喜喜嗫嚅着问。
刘福通轻哼了一声,嗤鼻道:“这狗贼精心谋划了这么久,还不是想要为了以后高居人上?现在徐寿辉抢先称了帝,指不定杜遵道有多眼红呢。”
“您的意思是……”
“天完的事你知道的不少,怎么一说起自己的老对头倒糊涂了起来?”
“这不是有大哥您做主嘛。”李喜喜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没有因刘福通之前的打骂而生出丝毫不满。
“以我对杜遵道的了解,他也该是时候拿出些新招数了。”刘福通眯着眼道。
“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盛文郁似乎已经好久都没现身了。”李喜喜摸着下巴道。
刘福通冷笑了一声,“八成是奉了杜遵道的命令去荆襄一带了。”
李喜喜眼珠一转,疑惑的问道:“你是说襄阳?他去那做什么?”
“杜遵道也算是明教的元老了,这么多年来培养起一些自己的势力也不为怪。”
“这杜遵道果然阴险狡诈,他这是眼看着徐寿辉等人接下来会把矛头对准荆襄一带,所以想趁机分一杯羹?”
“八成如此。接下来就看那个老谋深算的彭祖会如何应对了。”刘福通眉棱一耸,低沉地道。
威顺王宽彻普化打了败仗,深怕朝廷深究他的罪责,于是花重金买通了湖广行省的平章政事和尚,将连连告败的战报全部拦了下来,只回报朝廷说:“贼势不小,臣等仍在率兵镇压。”
以脱脱为代表的元廷也非常无奈,毕竟除了军事以外,脱脱仍有政务忙着处理。
贾鲁治河正处在关键的收尾阶段,却还有许多工程款项都没能结算。即使将户部尚书接连换了几任,可也都对早已入不敷出的国库无计可施。放在往常倒可以想些办法令各个行省筹些赋税上来,可如今红巾贼闹得正凶,若因此引得更多百姓造反的这个责任可没有人敢去担当。
更何况这个关头也先帖木儿也正率领着大军前去围剿刘福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未出征时各军户尚能勉强自给自足,如今大军开拔,每日消耗的钱粮军饷更是多不胜数。为了让出战的弟弟没有后顾之忧,脱脱显然已经孤注一掷,将自己的权职利用到了极致,将想出的办法都用尽了。
浙东的方国珍明面上接受了朝廷的册封,不再为难海运,可暗地里还是没有散去自己的部曲,逍遥的在东海之上隔岸观火,只等元军和红巾军斗得两败俱伤便可伺机而动,为自己争取些实打实的好处。
泰不华迁台州路达鲁花赤以后,对方国珍的戒备更是有甚于从前,对治下的沿海严防死守,浙东海岸一时间也出现了难得的风平浪静。
李喜喜已经率部从上蔡折回汝宁,刘福通得知韩咬儿在上蔡所为之后衔悲茹恨,对杜遵道恨得刻骨崩心,只恨自己当初没有直接一刀杀了这个狗贼。
虽然心情急迫,可无奈朱皋、固始等地相继告急,实难再分兵去救援上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名明教元老慷慨赴死。
“真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这个董老爷,明明是汉人却还要帮着那群元贼来讨伐我们!”李喜喜愁眉苦脸地咕哝道。
他嘴里的董老爷名叫董抟霄,以汉人的身份入元廷为官后克己奉公政绩很是突出,累功迁至济宁路总管。在河南红巾军声势大起之后奉旨从江浙平章教化征讨刘福通,因总喜欢在两军对峙厮杀之时大喊“我董老爷也”而在军民之中有了这个称呼。
“我明教经营朱皋等地多年,不说是铁桶一块却也是派了重兵扼守,可他仅带着本部的那点人马就险些攻陷朱皋,由此可见这个人的确是有些本事。”刘福通显然也对这个文武双全的董老爷很是头疼。
“从来都是元贼在明,我们在暗,哪里吃过这样的亏?这下可倒好,现在这些手段都被这姓董的学了去,弄得神出鬼没的。前不久刚拉拢了一伙山贼来偷袭我们,这会儿又说服了一县的百姓重新归顺元廷,再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啊!”李喜喜也曾与董抟霄侧面交过手,深知他的诡计多端。
“急有什么用?”刘福通轻斥了一句。
“南边彭莹玉扶植起来的那个徐寿辉都当上什么狗屁天完皇帝了,好事都被人家抢了先,可我们现在却连小明王的面都见不到,我能不急吗?”眼下没有外人,李喜喜也从不跟刘福通见外,直通通地将心里的唠叨话说了一遍。
“天完皇帝?只不过换了个好听些的称呼罢了。”刘福通打心底里很瞧不起徐寿辉的所作所为。
“怎么没用?你看看徐寿辉手下的那些人,现在彭和尚是国师,邹铁匠是太师,就连那个倪蛮子都成了统率三军的征虏大元帅。可我们呢?只能在这里替姓杜的当条看门狗!”
“住口!”刘福通听后勃然大怒,冲过去连给了李喜喜几个耳光,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要是眼红那些虚名就给我滚去投靠徐寿辉!什么叫给姓杜的当看门狗?我们明教起义难道不是为了天下百姓吗?韩大哥惨死颍上,韩林儿身陷囹圄,玥儿也是九死一生才活了下来,韩咬儿掉了一支胳膊尚且还能取了敌将的首级,你好端端地站在这里不缺胳膊不少眼睛的,有资格说这些话吗?啊?”
不知是刘福通几掌掴得太用力,还是李喜喜被骂得过于羞愧,黝黑的脸庞此时竟是有些见红。
“大哥您息怒,我这也是一时情急才说了些胡话……”在战场上杀人不眨眼的李魔头此刻竟如小孩子般支吾着认起了错,平日里如夔牛吼声一般的雷音也变得微不可闻。
刘福通斜了他一眼后接着道:“现在我们虽然落在了下风,但眼下更该着急的是杜遵道才对。”
“这是为何?”李喜喜嗫嚅着问。
刘福通轻哼了一声,嗤鼻道:“这狗贼精心谋划了这么久,还不是想要为了以后高居人上?现在徐寿辉抢先称了帝,指不定杜遵道有多眼红呢。”
“您的意思是……”
“天完的事你知道的不少,怎么一说起自己的老对头倒糊涂了起来?”
“这不是有大哥您做主嘛。”李喜喜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没有因刘福通之前的打骂而生出丝毫不满。
“以我对杜遵道的了解,他也该是时候拿出些新招数了。”刘福通眯着眼道。
“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盛文郁似乎已经好久都没现身了。”李喜喜摸着下巴道。
刘福通冷笑了一声,“八成是奉了杜遵道的命令去荆襄一带了。”
李喜喜眼珠一转,疑惑的问道:“你是说襄阳?他去那做什么?”
“杜遵道也算是明教的元老了,这么多年来培养起一些自己的势力也不为怪。”
“这杜遵道果然阴险狡诈,他这是眼看着徐寿辉等人接下来会把矛头对准荆襄一带,所以想趁机分一杯羹?”
“八成如此。接下来就看那个老谋深算的彭祖会如何应对了。”刘福通眉棱一耸,低沉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