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是邵泽志的缘故……
洛远安的话,让涟卿意外。
涟卿也在思量洛远安话里话外的可信度。
洛远安人已经在皇陵,过往于他而言都已经过去了,他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会编造这些。
陈修远教过她,站在上位者的立场上去想一些事,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也会想得通透。
这件事中,她如果站是在的淮阳郡王的女儿,涟卿的角度,的确是匪夷所思,难以相信;但她如果站在天子的角度,尤其是当时内忧外患,朝中和世家都在给天子施压,天子既不能实质上退让,又不能直接针锋相对,让多年的隐忍和布局功亏一篑,所以,她只能选择缓和矛盾。
站在天子的角度,她是会对邵泽志的提议动心。
至少,是谨慎思量……
“我说的,陛下信吗?”洛远安果真问起。
他之前就同她说过,有时候不知晓,反而比知晓更好……
是她自己想知道的。
那再残酷的真相也好,推测也好,她都只能接受。
涟卿也回过神来,收起思绪,“有一条我不信。”
洛远安看她,“哪一条?”
涟卿轻声道,“我不信,天子听从了邵泽志的建议,让我“病故”。”
洛远安沉声,“为什么?”
涟卿低声道,“天子其实比旁人都更知晓一个女子的不易,她不会眼睁睁看着另一个女孩子成为牺牲品,像她当年那样。”
洛远安眸间微滞,没出声了。
涟卿继续道,“邵泽志的提议是戳中的姑母的心思,姑母即便听了他的建议,也不会真让我“病故”,但会让我隐姓埋名,至少,要远离西秦。所以,无论是淮阳郡王府是否值得信任有待考证,还是这件事如果要这么做,她一定要同我爹娘说清楚,还是我的两个兄长里,谁更有帝王气度,她都要亲自验证,所以,她一定要见我们兄妹三人,并且,一定要见我爹娘。所以,我娘那个时候会忽然让二哥带我去见外祖母,其实是想让我远离西秦时,能有依靠,她和爹能想到最好的依靠就是外祖母和我姨母,所以,但是姨母生辰只是幌子,爹娘真正的意图,是想让我去到外祖母和姨母这里,见他们,如果真的有那一日,至少不会再慌张。而那一趟回西秦,大哥就接我和二哥去了京中,也就是,姑母除了淮阳郡王府,心中还有别的人选,但她都要单独见过,确保未来的储君是她想要的,也确保,未来储君背后的宗亲家族是不会向世家折腰,是有血气的,所以,我和大哥二哥先去了京中,但等我同大哥,二哥回到家中的时候,家中说爹娘外出访友去了,中秋都没回来,所以那个时候,爹娘是去见天子和上君了,是吗?”
涟卿说完,目不转睛看他。
洛远安颔首,也不隐瞒,“是,你说的没错。”
涟卿轻抚的没好想的手不知什么时候停下的,虽然这些她早前都想过,但真正窜在一处的时候,却又如同重新经历了一次漫长和揪心。
脑海中,还是她和大哥、二哥三人马车去京中的场景,三个人都说着自己不想做储君,然后她说她要表现得最明显,直接让天子厌恶;二哥说,那他只有不学无术,完全无法胜任一个储君的职责,自然而然就排除在外;最后,到了大哥这里,大哥笑着叹气,你们两个都如此,我再添油加醋,旁人会怎么想淮阳郡王府,你们两个就胡来吧,我这里还需仔细着,别给爹娘添堵……
当时,他们兄妹三人在马车中哈哈大笑的场景,她眼下还记得,也到眼下,还记忆犹新。
那时他们兄妹三人,还全然想不到后来会发生的事情。
那次,就同从小到大的每一次外出旅程一样,同大哥和二哥在一处,周遭都是暖意……
涟卿收起思忖,“那后来呢?爹娘在京中,发生了什么?”
那年中秋,爹娘并没有来得及赶回家中。
那是家中头一次没有一起过中秋。
一直到十月末十一月初的时候,爹娘才回了淮阳,而后的年关,是家中所有人聚在一起,过的最后一次年关。
只是那时候,他们都不知晓。
那次年关里,放鞭炮,除尘,雪仗,她还把雪放进二哥的衣裳里,二哥冻得乱叫,但是所有人,包括二哥自己都在维护她。
那时家中的温馨,到眼下还潆绕在心底。
娘亲还还搂着她,母女两人的卧谈里,母亲还问过她有没有喜欢的人,但她那时候怎么就那么傻,不告诉母亲她喜欢的人是冠之哥哥……
她也多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一年的年关当日,这样,就永远不会有翌日,大年初一,家破人亡的开始;那所有的记忆,都是最好的,不会再继续往前的记忆。
但时间不会倒流,更不会为一个人重来一次。
所以无论她回忆多少次,或是不想回忆多少次,今时今日,她站在的都是这里,时间不会再回到过去的任何一刻。
而即便她再不想回忆之后的事,她也必须寻根究底,面对究竟在此之前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一夕之间,整个淮阳郡王府都会锒铛入狱。
这些,都是她要知晓的事情。
涟卿看向洛远安,而且,她记得,陈修远告诉过她,说姑母同他说起过,当时,姑母心中定下的储君是大哥,但爹告诉姑母,让她做储君。
这期间,爹娘在京中的时候一定发生了什么他们不知晓的事。
因为当时她和大哥,二哥离京之前,天子曾经单独见过他们每一个人。
而单独见她的时候,她清楚明白得听姑母询问过,她是不是真的不想做储君,她回答的是,然后姑母笑着告诉她,回去吧。
是让安心回去的意思。
而且当时她和大哥,二哥抵达淮阳的翌日,就有京中的内侍官传旨,天子赏赐无数,上君赠了她古籍典册,天子还下诏,册封她为淮阳郡主,行公主仪驾。
全天下都知晓,储君之位,她出局了。
那为什么爹会忽然同姑母说,要立她为储君?
说不通。
虽然,姑母最后没有同陈修远说起,是爹的话影响了她,还是因为后来大哥同家中其他人一样葬身火海了,所以姑母即便早前想立的储君是大哥,最后才换成她?
所有的时间线里最大的变故都发生在这段时间。
这段时间一定有他们不知道的事,扭转了所有局面,让人措手不及。
而爹娘从京中回来的时候,明显没有慌乱,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在爹娘心中,事情都解决了,而且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他们也不用担心了;否则,年关时候,家中的氛围不可能这么好,爹娘也不会一丝一毫端倪都不露出来。
所以,翌日,也就是年初一的时候,禁军忽然到了淮阳抓人,也根本都是在爹娘意料之外的事。
这些事,既牵涉到前朝,又牵涉到了世家,还有宫中卧病的天子,兴许,真的只有洛远安才知晓所有事情的全貌,也只有他,才能还原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
涟卿抬眸看向他,从现在起,洛远安说的每一个字,都可能让她诧异,也可能让她毛骨悚然。
但她要听……
涟卿眉头再次蹙了蹙,尽量平静看他。
洛远安淡淡垂眸一声,继续道,“事情要从你和涟宋,涟恒三人在宫中露面说起,其实在宫中的那段时日,涟韵原本是特意想看涟宋和涟恒的,还有另外两家和淮阳郡王府同样的子弟,但因为邵泽志的原因,所以涟韵着重想留意的人是涟宋和涟恒。我知道,你肯定有疑惑,为什么除了涟恒之外还有涟宋?因为一直以来,你都知晓,你和涟恒是淮阳郡王的儿子和女儿,但涟宋不是。涟宋是淮阳郡王的养子,要年长你和涟恒不少,所以,涟宋是不是宗亲血脉,还有涟恒的真正来历,其实不止你,甚至府中其他人都不知晓,所以,我说涟宋名字的时候你会意外。”
洛远安一语道破,涟卿也不准备隐瞒,“是,大哥是爹娘收养的,爹娘从未提起过大哥的身世,所以我和二哥都不清楚,也有顾虑。”
但既然洛远安会主动提,那他应当知晓些什么。
涟卿问起,“那大哥的身份,你知道?”
洛远安摇头。
涟卿诧异看他。
“这件事就是蹊跷之处,涟宋的身份,涟韵连我都没有告诉。但是这些年的坊间传闻,她如果想,就不可能没听过,但她没有将涟宋排除在外,这背后藏着的蹊跷,陛下可以自己揣摩……”洛远安重新端起茶盏。
茶凉了,洛远安唤了一声安伯。
安伯闻声远远上前,重新给他斟茶,但正要上前给涟卿斟茶的时候,见涟卿杯中的茶根本没有动过。
安伯懵懵看向洛远安。
洛远安扶了扶衣袖,示意他退下吧。
安伯拎了水壶离开,洛远安饮茶的间隙里,涟卿脑海中都是疑惑。
姑母没有将大哥排除在外,只可能有两种猜测。
其一,大哥原本就是其他的宗亲血脉,爹受了旁人之托,代为照顾,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所以大哥的身份被爹隐瞒下来了,当做淮阳郡王府的长子,养在身边。大哥身份不知什么原因被人提起过,后来才有了传闻,大哥不是爹娘的亲生儿子。尽管爹有辟谣,但家中都是知晓的。有时候,爹甚至为了维护大哥,会对外说大哥是他在同娘成亲之前就有的孩子。所以,这种猜测,大哥虽然不是爹娘的孩子,但的确也是宗亲之后,而且大哥的身份,爹应当透露给姑母过,所以姑母才会默任大哥。
其二,大哥根本就不是宗亲,但姑母身为上位者,深谙同朝中,还有同世家博弈之道,所以即便知晓大哥不是宗亲之后,但是同她一样,虚虚实实,即便有人能猜透姑母的心思,但因为姑母将一个明明不是宗亲的人放在这个位置上,旁人反而更多会去关注大哥,从而将二哥从其中摘出来。
只有这两种可能。
基于不同的考虑,哪一种都有可能。
但洛远安说了,姑母连他都隐瞒了,并未提起,那说明在姑母眼中,储君之位事关重大,并不是所有的底牌都会亮给旁人。
更有可能,姑母对洛远安也有察觉,所以才会刻意隐瞒。确实,最后生辰宴的时候,洛远安明显诧异,是没有料到姑母在生辰宴上的动作,姑母瞒了他很多事,包括大哥的身份。这一条,很可能在洛远安这里不会知晓了。
但洛远安说的这一条信息很重要,重要到,足以影响后来的所有事情。
“继续。”涟卿淡声。
洛远安也继续道,“但事情有些偏离预期,有些意料之中的,反而在意料之外,而有些意料之外,反而在意料之中。”
涟卿皱眉看他。
洛远安放下杯盏,“我不知道你们兄妹三人是怎么商量好的,但你第一个在大殿中唤了涟韵一声姑母,所有人都把矛头指向了你,都说你急功近利,讨涟韵欢心,但明明知道我和涟韵膝下没有子嗣,所以都猜测,涟韵会厌恶你,但他们都错了,很早之前,涟韵是有一个侄女的,就唤得她姑母,如果还活着,是同你差不多大小。景王之乱过后,涟韵在世上已经没有至亲了,连侄子侄女都没有,即便我后来入宫,但你也看到了,我同她之间是相敬如宾,但始终藏了隔阂,她在这个位置上坐得并不开心,在西秦的皇位上,她是真正的孤家寡人。所以,当所有人都说你急功近利,不择手段,但一定会惹涟韵厌恶的时候,涟韵看到了你。这一声姑母,让她想起了自己的亲人,更重要的是,她一眼就看透了你的心思,知晓你聪慧,灵动,也果断,有自己的主见,不会从众,更不会向任何人低头,涟卿,你活成了她想要的样子,她很羡慕你。那种羡慕,不是嫉妒,而是希望将自己的遗憾,放在另一个人身上弥补,所以我才说,是邵泽志让你走入了涟韵的视野,但真正是你在大殿上的那声姑母,让涟韵在眼前一片枯槁颓败的皇室宗亲中看到了枯木逢春,她要的,不仅是弥补自己身上的遗憾,她还要的,是能真正坐稳储君之位的人。她是天子,在位十五年,经过了比旁的君王都要多的曲折和磨砺,你觉得她会不会看人?”
涟卿愣住。
洛远安沉声道,“她要的,是能从废墟中重建西秦的皇储,不是世家手中的傀儡,也不是只会听从宗亲家族的继承人,她要的,是让她眼前一亮,能够在她一手扶持和教导下,真正接得住西秦江山的人。你仔细想想,在宫中的这段时日,你是在踊跃表现,处处告诉旁人,你是半罐水,但我说过,涟卿是在位十五年的君王,从少时起就在朝中的波澜诡谲中慢慢学会栖身,你觉得她看不明白你在藏拙?哪个真正的半罐水赶在天子跟前这么明目张胆的说半句,藏半句,一半让人眼前一亮,一半让人大呼可惜?除非,这个人原本学识就丰富,知晓怎么说才是半罐水,而且每次都反应这么快,涟韵不傻,魏少群也不傻。在经历了景王之乱,和世家把持朝中数十年,西秦国运几近被这帮世家吸食殆尽,涟韵和魏少群的目标一致,西秦有女帝的传统,也并不是每一个女帝都像她的处境。如果她能替你扫除这些世家障碍,那在她,和在魏少群眼中,你其实都是最合适的人选,没有之一。所以在京中的这段时间,她处处表现了对你的不喜欢,你也默契的继续让她‘不喜欢’,但从那个时候开始,涟韵心中的天平就已经倾向了你。”
洛远安的话,让涟卿意外。
涟卿也在思量洛远安话里话外的可信度。
洛远安人已经在皇陵,过往于他而言都已经过去了,他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会编造这些。
陈修远教过她,站在上位者的立场上去想一些事,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也会想得通透。
这件事中,她如果站是在的淮阳郡王的女儿,涟卿的角度,的确是匪夷所思,难以相信;但她如果站在天子的角度,尤其是当时内忧外患,朝中和世家都在给天子施压,天子既不能实质上退让,又不能直接针锋相对,让多年的隐忍和布局功亏一篑,所以,她只能选择缓和矛盾。
站在天子的角度,她是会对邵泽志的提议动心。
至少,是谨慎思量……
“我说的,陛下信吗?”洛远安果真问起。
他之前就同她说过,有时候不知晓,反而比知晓更好……
是她自己想知道的。
那再残酷的真相也好,推测也好,她都只能接受。
涟卿也回过神来,收起思绪,“有一条我不信。”
洛远安看她,“哪一条?”
涟卿轻声道,“我不信,天子听从了邵泽志的建议,让我“病故”。”
洛远安沉声,“为什么?”
涟卿低声道,“天子其实比旁人都更知晓一个女子的不易,她不会眼睁睁看着另一个女孩子成为牺牲品,像她当年那样。”
洛远安眸间微滞,没出声了。
涟卿继续道,“邵泽志的提议是戳中的姑母的心思,姑母即便听了他的建议,也不会真让我“病故”,但会让我隐姓埋名,至少,要远离西秦。所以,无论是淮阳郡王府是否值得信任有待考证,还是这件事如果要这么做,她一定要同我爹娘说清楚,还是我的两个兄长里,谁更有帝王气度,她都要亲自验证,所以,她一定要见我们兄妹三人,并且,一定要见我爹娘。所以,我娘那个时候会忽然让二哥带我去见外祖母,其实是想让我远离西秦时,能有依靠,她和爹能想到最好的依靠就是外祖母和我姨母,所以,但是姨母生辰只是幌子,爹娘真正的意图,是想让我去到外祖母和姨母这里,见他们,如果真的有那一日,至少不会再慌张。而那一趟回西秦,大哥就接我和二哥去了京中,也就是,姑母除了淮阳郡王府,心中还有别的人选,但她都要单独见过,确保未来的储君是她想要的,也确保,未来储君背后的宗亲家族是不会向世家折腰,是有血气的,所以,我和大哥二哥先去了京中,但等我同大哥,二哥回到家中的时候,家中说爹娘外出访友去了,中秋都没回来,所以那个时候,爹娘是去见天子和上君了,是吗?”
涟卿说完,目不转睛看他。
洛远安颔首,也不隐瞒,“是,你说的没错。”
涟卿轻抚的没好想的手不知什么时候停下的,虽然这些她早前都想过,但真正窜在一处的时候,却又如同重新经历了一次漫长和揪心。
脑海中,还是她和大哥、二哥三人马车去京中的场景,三个人都说着自己不想做储君,然后她说她要表现得最明显,直接让天子厌恶;二哥说,那他只有不学无术,完全无法胜任一个储君的职责,自然而然就排除在外;最后,到了大哥这里,大哥笑着叹气,你们两个都如此,我再添油加醋,旁人会怎么想淮阳郡王府,你们两个就胡来吧,我这里还需仔细着,别给爹娘添堵……
当时,他们兄妹三人在马车中哈哈大笑的场景,她眼下还记得,也到眼下,还记忆犹新。
那时他们兄妹三人,还全然想不到后来会发生的事情。
那次,就同从小到大的每一次外出旅程一样,同大哥和二哥在一处,周遭都是暖意……
涟卿收起思忖,“那后来呢?爹娘在京中,发生了什么?”
那年中秋,爹娘并没有来得及赶回家中。
那是家中头一次没有一起过中秋。
一直到十月末十一月初的时候,爹娘才回了淮阳,而后的年关,是家中所有人聚在一起,过的最后一次年关。
只是那时候,他们都不知晓。
那次年关里,放鞭炮,除尘,雪仗,她还把雪放进二哥的衣裳里,二哥冻得乱叫,但是所有人,包括二哥自己都在维护她。
那时家中的温馨,到眼下还潆绕在心底。
娘亲还还搂着她,母女两人的卧谈里,母亲还问过她有没有喜欢的人,但她那时候怎么就那么傻,不告诉母亲她喜欢的人是冠之哥哥……
她也多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一年的年关当日,这样,就永远不会有翌日,大年初一,家破人亡的开始;那所有的记忆,都是最好的,不会再继续往前的记忆。
但时间不会倒流,更不会为一个人重来一次。
所以无论她回忆多少次,或是不想回忆多少次,今时今日,她站在的都是这里,时间不会再回到过去的任何一刻。
而即便她再不想回忆之后的事,她也必须寻根究底,面对究竟在此之前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一夕之间,整个淮阳郡王府都会锒铛入狱。
这些,都是她要知晓的事情。
涟卿看向洛远安,而且,她记得,陈修远告诉过她,说姑母同他说起过,当时,姑母心中定下的储君是大哥,但爹告诉姑母,让她做储君。
这期间,爹娘在京中的时候一定发生了什么他们不知晓的事。
因为当时她和大哥,二哥离京之前,天子曾经单独见过他们每一个人。
而单独见她的时候,她清楚明白得听姑母询问过,她是不是真的不想做储君,她回答的是,然后姑母笑着告诉她,回去吧。
是让安心回去的意思。
而且当时她和大哥,二哥抵达淮阳的翌日,就有京中的内侍官传旨,天子赏赐无数,上君赠了她古籍典册,天子还下诏,册封她为淮阳郡主,行公主仪驾。
全天下都知晓,储君之位,她出局了。
那为什么爹会忽然同姑母说,要立她为储君?
说不通。
虽然,姑母最后没有同陈修远说起,是爹的话影响了她,还是因为后来大哥同家中其他人一样葬身火海了,所以姑母即便早前想立的储君是大哥,最后才换成她?
所有的时间线里最大的变故都发生在这段时间。
这段时间一定有他们不知道的事,扭转了所有局面,让人措手不及。
而爹娘从京中回来的时候,明显没有慌乱,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在爹娘心中,事情都解决了,而且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他们也不用担心了;否则,年关时候,家中的氛围不可能这么好,爹娘也不会一丝一毫端倪都不露出来。
所以,翌日,也就是年初一的时候,禁军忽然到了淮阳抓人,也根本都是在爹娘意料之外的事。
这些事,既牵涉到前朝,又牵涉到了世家,还有宫中卧病的天子,兴许,真的只有洛远安才知晓所有事情的全貌,也只有他,才能还原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
涟卿抬眸看向他,从现在起,洛远安说的每一个字,都可能让她诧异,也可能让她毛骨悚然。
但她要听……
涟卿眉头再次蹙了蹙,尽量平静看他。
洛远安淡淡垂眸一声,继续道,“事情要从你和涟宋,涟恒三人在宫中露面说起,其实在宫中的那段时日,涟韵原本是特意想看涟宋和涟恒的,还有另外两家和淮阳郡王府同样的子弟,但因为邵泽志的原因,所以涟韵着重想留意的人是涟宋和涟恒。我知道,你肯定有疑惑,为什么除了涟恒之外还有涟宋?因为一直以来,你都知晓,你和涟恒是淮阳郡王的儿子和女儿,但涟宋不是。涟宋是淮阳郡王的养子,要年长你和涟恒不少,所以,涟宋是不是宗亲血脉,还有涟恒的真正来历,其实不止你,甚至府中其他人都不知晓,所以,我说涟宋名字的时候你会意外。”
洛远安一语道破,涟卿也不准备隐瞒,“是,大哥是爹娘收养的,爹娘从未提起过大哥的身世,所以我和二哥都不清楚,也有顾虑。”
但既然洛远安会主动提,那他应当知晓些什么。
涟卿问起,“那大哥的身份,你知道?”
洛远安摇头。
涟卿诧异看他。
“这件事就是蹊跷之处,涟宋的身份,涟韵连我都没有告诉。但是这些年的坊间传闻,她如果想,就不可能没听过,但她没有将涟宋排除在外,这背后藏着的蹊跷,陛下可以自己揣摩……”洛远安重新端起茶盏。
茶凉了,洛远安唤了一声安伯。
安伯闻声远远上前,重新给他斟茶,但正要上前给涟卿斟茶的时候,见涟卿杯中的茶根本没有动过。
安伯懵懵看向洛远安。
洛远安扶了扶衣袖,示意他退下吧。
安伯拎了水壶离开,洛远安饮茶的间隙里,涟卿脑海中都是疑惑。
姑母没有将大哥排除在外,只可能有两种猜测。
其一,大哥原本就是其他的宗亲血脉,爹受了旁人之托,代为照顾,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所以大哥的身份被爹隐瞒下来了,当做淮阳郡王府的长子,养在身边。大哥身份不知什么原因被人提起过,后来才有了传闻,大哥不是爹娘的亲生儿子。尽管爹有辟谣,但家中都是知晓的。有时候,爹甚至为了维护大哥,会对外说大哥是他在同娘成亲之前就有的孩子。所以,这种猜测,大哥虽然不是爹娘的孩子,但的确也是宗亲之后,而且大哥的身份,爹应当透露给姑母过,所以姑母才会默任大哥。
其二,大哥根本就不是宗亲,但姑母身为上位者,深谙同朝中,还有同世家博弈之道,所以即便知晓大哥不是宗亲之后,但是同她一样,虚虚实实,即便有人能猜透姑母的心思,但因为姑母将一个明明不是宗亲的人放在这个位置上,旁人反而更多会去关注大哥,从而将二哥从其中摘出来。
只有这两种可能。
基于不同的考虑,哪一种都有可能。
但洛远安说了,姑母连他都隐瞒了,并未提起,那说明在姑母眼中,储君之位事关重大,并不是所有的底牌都会亮给旁人。
更有可能,姑母对洛远安也有察觉,所以才会刻意隐瞒。确实,最后生辰宴的时候,洛远安明显诧异,是没有料到姑母在生辰宴上的动作,姑母瞒了他很多事,包括大哥的身份。这一条,很可能在洛远安这里不会知晓了。
但洛远安说的这一条信息很重要,重要到,足以影响后来的所有事情。
“继续。”涟卿淡声。
洛远安也继续道,“但事情有些偏离预期,有些意料之中的,反而在意料之外,而有些意料之外,反而在意料之中。”
涟卿皱眉看他。
洛远安放下杯盏,“我不知道你们兄妹三人是怎么商量好的,但你第一个在大殿中唤了涟韵一声姑母,所有人都把矛头指向了你,都说你急功近利,讨涟韵欢心,但明明知道我和涟韵膝下没有子嗣,所以都猜测,涟韵会厌恶你,但他们都错了,很早之前,涟韵是有一个侄女的,就唤得她姑母,如果还活着,是同你差不多大小。景王之乱过后,涟韵在世上已经没有至亲了,连侄子侄女都没有,即便我后来入宫,但你也看到了,我同她之间是相敬如宾,但始终藏了隔阂,她在这个位置上坐得并不开心,在西秦的皇位上,她是真正的孤家寡人。所以,当所有人都说你急功近利,不择手段,但一定会惹涟韵厌恶的时候,涟韵看到了你。这一声姑母,让她想起了自己的亲人,更重要的是,她一眼就看透了你的心思,知晓你聪慧,灵动,也果断,有自己的主见,不会从众,更不会向任何人低头,涟卿,你活成了她想要的样子,她很羡慕你。那种羡慕,不是嫉妒,而是希望将自己的遗憾,放在另一个人身上弥补,所以我才说,是邵泽志让你走入了涟韵的视野,但真正是你在大殿上的那声姑母,让涟韵在眼前一片枯槁颓败的皇室宗亲中看到了枯木逢春,她要的,不仅是弥补自己身上的遗憾,她还要的,是能真正坐稳储君之位的人。她是天子,在位十五年,经过了比旁的君王都要多的曲折和磨砺,你觉得她会不会看人?”
涟卿愣住。
洛远安沉声道,“她要的,是能从废墟中重建西秦的皇储,不是世家手中的傀儡,也不是只会听从宗亲家族的继承人,她要的,是让她眼前一亮,能够在她一手扶持和教导下,真正接得住西秦江山的人。你仔细想想,在宫中的这段时日,你是在踊跃表现,处处告诉旁人,你是半罐水,但我说过,涟卿是在位十五年的君王,从少时起就在朝中的波澜诡谲中慢慢学会栖身,你觉得她看不明白你在藏拙?哪个真正的半罐水赶在天子跟前这么明目张胆的说半句,藏半句,一半让人眼前一亮,一半让人大呼可惜?除非,这个人原本学识就丰富,知晓怎么说才是半罐水,而且每次都反应这么快,涟韵不傻,魏少群也不傻。在经历了景王之乱,和世家把持朝中数十年,西秦国运几近被这帮世家吸食殆尽,涟韵和魏少群的目标一致,西秦有女帝的传统,也并不是每一个女帝都像她的处境。如果她能替你扫除这些世家障碍,那在她,和在魏少群眼中,你其实都是最合适的人选,没有之一。所以在京中的这段时间,她处处表现了对你的不喜欢,你也默契的继续让她‘不喜欢’,但从那个时候开始,涟韵心中的天平就已经倾向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