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下雨了。
李秋南一推开窗,便感觉充沛的水气补面而来,外面烟雨蒙胧。
伸长长的懒腰,拉伸的腰腹更显修长,李秋南感觉自己长高了一点。
一转头便对上了小姐姐羡慕嫉妒恨的双眼。
“怎么了?”李秋南问。
小姐姐不说话,直接上手。
一把卡住妹妹细细的腰肢,感觉双手就可以圈住,再对比一下自己,小姐姐表示不想说话。
李秋南莫名其妙被她摸了一把腰,再看她接下来的动作,哪有不明白。
李秋南打趣道:“姐姐这么在意身材,难道是在想哪家小哥哥吗?”
李夏荷脸红了,通红的那种。
“叫你乱说……”
李秋南浪过头了,小姐姐羞恼的开始呵她痒。
“啊哈哈哈……姐姐我错了,我嘴贱,我乱说的,姐姐手下留情啊……”李秋南最怕痒,小姐姐无意间找准了她的死穴。
看妹妹蹲在地上,笑的全身无力,小姐姐才松开手:“还乱说吗?”
“不了不了……”李秋南连连摇头。
“你们两姐妹在里面笑什么,还不快出来洗漱。”外边何氏的声音传了进来。
“哦,好的。”两姐妹齐声应答。
吃过早饭,李秋南站在院子里看鸡,雨已经没有下了,但仍是阴天。
何氏他们买的鸡长大了一些。算是在褪羽阶段,换上新羽后小母鸡就可以下蛋了。
她几天不在家,小院里好像多了不少东西。
紧挨着院墙的被挖出了几垄园地,上面已经种了一些小菜,家里洗脸的水大多泼在此处,水里可是被她加了灵泉,所以小菜园的菜长得十分茂盛,何氏还很高兴的说过,这深水井里的水养人,她们吃了这么几天,就感觉身都爽利了几分,李秋南深藏功与名。
李秋南正看着,院墙外就传来陈脚步声,听方位,是朝她们家来的。
为了符合何氏在外给她树立的人设,李秋南几步就窜回了她住的房间,关上门。
何氏不明所以,她正在教大女儿穿花样,就看到二女儿那一点都不符姑娘家的举止,正想开口念叨,院门就被人拍响了。
“二嫂子,二嫂子,你在家不。”一个尖细的妇人声音在院墙外响起。
何氏一听就知道是谁。
李夏荷打开院门,一个妇女便探头进来,一眼就瞅到了站在堂屋前的何氏。
未语先笑:“呵呵呵呵,二嫂子,好久没有过来了,我刚刚都走了你婆婆她们那边了,听她说你们分家了,我又问了好几户,才找到你们家。”
“这地方看就不错,清静,单门独户的,院墙也修的高。”说到这她已经走到何氏跟前了,压低了嗓子:“可比你们家以前住的舒服多了,这大三间,好多人都羡慕你呢。”
李秋南虽然躺在床上,但外面的动静可全传入了她的耳中,就连她低语那几话,算的上唱念俱佳,人才啊,这人的一番表现,李秋南猜八成是媒婆吧。
果不其然,就听小姐姐叫了声:“桃姑姑。”
桃姑姑,长平长安两镇有名的媒婆,她娘家长安镇人,夫家长平镇人,成亲后开始给人说媒。
桃姑姑坐下后,立马又开始了:“诶,夏荷比去年年前见时更白了些,脸上气色好多了,嫂子啊,不是我多嘴,离了那一大家子,现在我单看你,就知道你们全家气色都好多了。”
李父在杂物间搬架子,出来刚好听到这句话。
桃姑姑也不尴尬,还专门叫了一声李父,说:“强二哥,你可别见气,我这人说话就直,想什么说什么,嫂子还有夏荷现在可都比年前气色好多了。”
李父也不生气,坐在妻子旁点点头,也不知算是打招呼还是赞同她说的话。
李夏荷这时进来了,手上端的茶水,何氏刚刚让她给桃姑姑那碗多放点茶叶,泡的比较浓。
何氏接过女儿手上的茶杯,亲手端给桃姑姑,道:“这是前几天在山上采的野茶,你尝尝看,喜欢的话等会给你包点。”
桃姑姑这人就爱茶水,到别人家,茶淡了还一脸自然的让人家给她泡浓点。
“还是嫂子懂我。”桃姑姑接过就抿了一口,连连夸赞,表示一定要给她包一点。
桃姑姑眼神在何氏她们身上一转,压低声音问何氏:“二姑娘还是躲着人?”
只能说这位消息灵通,何氏她们昨天才放出这个消息,这位从长平镇过来,一晚上也就知道了。
何氏自从知晓秋南身上的异变,便热衷于给她立人设,力图让她在众人面前消失个一年半载,以后她有什么变化,也不会让别人疑心。
桃姑姑这么一问,何氏就摆出一脸惆怅,说:“刚刚她也坐在这里,一听有人敲门,就躲到房里去了。”
桃姑姑声音压到最低,安慰她:“小姑娘家想的多,又伤了脸,你们要多劝劝她,不要想的太偏激。”说到这儿她还拍拍自己的胸脯保证:“凭二姑娘这好模样,就额头留点疤,到了年纪,我一定给她说个好人家。”
李父这时清了清嗓子,说:“说正事吧,桃姑你今天来,是周家有什么话要说吗?”
李父的打断让桃姑止住了话。
周家?李秋南突然想起来了,可不就是跟小姐姐定亲的那家吗?怎么这时候来了?
在小姑娘那一世,周家也来人了,但是是明年夏末来的,不过他们不是来提亲,而是来退亲的,来的好像也不是桃姑,而是周家老太婆。
那时侯何氏已经病重,老太婆说什么来着?她孙子都已经有了,你家不退亲,是要让她过来做小吗?
李秋南翻身坐起,她竟然忘记了这茬儿。
桃姑的声音这时也传了进来。
“周家说,吃新米,接新人呐,今年年景好,喜上加喜更好呢!”
李秋南握拳,这周家不像好人,她得查查。
“嫂子,你就放心吧,你也知道我做的媒,少有不和睦的,我娘家可就在这长安镇呢,可不敢乱说喽。”
正事说完,李父也就出去了。李夏荷也被何氏推去厨房做饭。
桃姑一脸八卦的凑近何氏:“听说你们大房那姑娘的亲事黄了。”
何氏对于推倒自家二丫的罪魁祸首可谓恨之入骨,听到桃姑这么说,便解气的问:“怎么回事?”
桃姑继续:“之前不是那兴全家的给她家介绍的秀才老爷么,都说要成,这节骨眼上你们不是分家了吗?听说那秀才娘就暗中使人打听,二姑娘的事儿就让她打听出来了,觉得大房那个心狠,反正我就知道那秀才老爷今天又要去见另外一个姑娘。”
这又是一个变数,难道是因为分家了吗?李秋南自然也听到啦,暗想:管他的呢,又不是他们家说出去的,难道大房还能找上他们家不成。
然而事实告诉她,做人不能太铁齿,大房还真能。
大房接到秀才老爷去见别家姑娘的消息要稍晚些。
兴全家的上门来,也不喝茶,说她说几句话就走。
然后大房就炸了。
本来不关李秋南她们房什么事,但媒人兴全家的推责任,就说:“人家秀才娘打听到,你们家姑娘把自家堂妹打的破了相,额头上留了手指长的疤,怪我不出力,先怪怪是谁说出这话的吧。”
李春花当场就扑到她娘怀里开始哭,道:“二丫偷我糖水喝,这是奶也看见的,我还不能说她了,明明是她自己没站稳磕破了头。”
小许氏也哭:“我可怜的女儿啊,你怎么这么命苦啊,都是我这个当娘的没用,让你二伯娘说了你,她的姑娘受了伤,我也就委屈你让她说几句,谁知哪起子人说出这么诛心的话哟,害了我的姑娘哟。”
人有时就那么奇怪,明明知道谁对谁错,但做错的人哭几句,又会觉得她可怜,反过来劝对的人一定要原谅。然而你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叫做旁观者的原谅。
就比如现在,小许氏母女两个哭的可怜,就连明明最清楚此事,以前还觉得委屈二丫了的亲奶奶许氏,也对二房升起了几分怨气,怨何氏不该闹,不闹就不会分家,大孙女也能做个秀才娘子。
大伯李兴财这时的脸色是最难看的,上午他刚接到老二家那大女儿秋收后就要办酒的消息,下午他女儿板上钉钉的秀才娘子身份就飞了,他觉得他处处都压了老二一头,在姑娘亲事上更是,现在出了这事,老二家也别想好过。
大房三个儿子,李天文,李天武,李天寿脸色也很难看的站在父亲身旁,特别是李天文,读了几年书,在镇上当帐房,本来想借有一个秀才妹夫更进一步,现在全毁了。
李天武脸色也不好看,但他不是气愤,更多的是无奈,娘的话明显是要把二叔他们也扯进来。
李天寿表情就是纯粹的恶毒,他和李秋南同岁,李秋南是“求男”,他就是个货真价实的男孩,这优越感一直都是杠杠的,现如今竟然因为那个赔钱货害了他姐,看他不给她好看。
老太爷不说话,三房的更是不轻易开口。
“哭什么,还不跟我去二房那边道个歉。”李兴财瞪着哭成一团的妻女吼道。
嘴上说是道歉,但他那杀气腾腾的表情更像是要去拆家。
他身后是李家众人,后边还跟着群看热闹的,完全可以配一句:
一大波僵尸,即将来袭。
李秋南一推开窗,便感觉充沛的水气补面而来,外面烟雨蒙胧。
伸长长的懒腰,拉伸的腰腹更显修长,李秋南感觉自己长高了一点。
一转头便对上了小姐姐羡慕嫉妒恨的双眼。
“怎么了?”李秋南问。
小姐姐不说话,直接上手。
一把卡住妹妹细细的腰肢,感觉双手就可以圈住,再对比一下自己,小姐姐表示不想说话。
李秋南莫名其妙被她摸了一把腰,再看她接下来的动作,哪有不明白。
李秋南打趣道:“姐姐这么在意身材,难道是在想哪家小哥哥吗?”
李夏荷脸红了,通红的那种。
“叫你乱说……”
李秋南浪过头了,小姐姐羞恼的开始呵她痒。
“啊哈哈哈……姐姐我错了,我嘴贱,我乱说的,姐姐手下留情啊……”李秋南最怕痒,小姐姐无意间找准了她的死穴。
看妹妹蹲在地上,笑的全身无力,小姐姐才松开手:“还乱说吗?”
“不了不了……”李秋南连连摇头。
“你们两姐妹在里面笑什么,还不快出来洗漱。”外边何氏的声音传了进来。
“哦,好的。”两姐妹齐声应答。
吃过早饭,李秋南站在院子里看鸡,雨已经没有下了,但仍是阴天。
何氏他们买的鸡长大了一些。算是在褪羽阶段,换上新羽后小母鸡就可以下蛋了。
她几天不在家,小院里好像多了不少东西。
紧挨着院墙的被挖出了几垄园地,上面已经种了一些小菜,家里洗脸的水大多泼在此处,水里可是被她加了灵泉,所以小菜园的菜长得十分茂盛,何氏还很高兴的说过,这深水井里的水养人,她们吃了这么几天,就感觉身都爽利了几分,李秋南深藏功与名。
李秋南正看着,院墙外就传来陈脚步声,听方位,是朝她们家来的。
为了符合何氏在外给她树立的人设,李秋南几步就窜回了她住的房间,关上门。
何氏不明所以,她正在教大女儿穿花样,就看到二女儿那一点都不符姑娘家的举止,正想开口念叨,院门就被人拍响了。
“二嫂子,二嫂子,你在家不。”一个尖细的妇人声音在院墙外响起。
何氏一听就知道是谁。
李夏荷打开院门,一个妇女便探头进来,一眼就瞅到了站在堂屋前的何氏。
未语先笑:“呵呵呵呵,二嫂子,好久没有过来了,我刚刚都走了你婆婆她们那边了,听她说你们分家了,我又问了好几户,才找到你们家。”
“这地方看就不错,清静,单门独户的,院墙也修的高。”说到这她已经走到何氏跟前了,压低了嗓子:“可比你们家以前住的舒服多了,这大三间,好多人都羡慕你呢。”
李秋南虽然躺在床上,但外面的动静可全传入了她的耳中,就连她低语那几话,算的上唱念俱佳,人才啊,这人的一番表现,李秋南猜八成是媒婆吧。
果不其然,就听小姐姐叫了声:“桃姑姑。”
桃姑姑,长平长安两镇有名的媒婆,她娘家长安镇人,夫家长平镇人,成亲后开始给人说媒。
桃姑姑坐下后,立马又开始了:“诶,夏荷比去年年前见时更白了些,脸上气色好多了,嫂子啊,不是我多嘴,离了那一大家子,现在我单看你,就知道你们全家气色都好多了。”
李父在杂物间搬架子,出来刚好听到这句话。
桃姑姑也不尴尬,还专门叫了一声李父,说:“强二哥,你可别见气,我这人说话就直,想什么说什么,嫂子还有夏荷现在可都比年前气色好多了。”
李父也不生气,坐在妻子旁点点头,也不知算是打招呼还是赞同她说的话。
李夏荷这时进来了,手上端的茶水,何氏刚刚让她给桃姑姑那碗多放点茶叶,泡的比较浓。
何氏接过女儿手上的茶杯,亲手端给桃姑姑,道:“这是前几天在山上采的野茶,你尝尝看,喜欢的话等会给你包点。”
桃姑姑这人就爱茶水,到别人家,茶淡了还一脸自然的让人家给她泡浓点。
“还是嫂子懂我。”桃姑姑接过就抿了一口,连连夸赞,表示一定要给她包一点。
桃姑姑眼神在何氏她们身上一转,压低声音问何氏:“二姑娘还是躲着人?”
只能说这位消息灵通,何氏她们昨天才放出这个消息,这位从长平镇过来,一晚上也就知道了。
何氏自从知晓秋南身上的异变,便热衷于给她立人设,力图让她在众人面前消失个一年半载,以后她有什么变化,也不会让别人疑心。
桃姑姑这么一问,何氏就摆出一脸惆怅,说:“刚刚她也坐在这里,一听有人敲门,就躲到房里去了。”
桃姑姑声音压到最低,安慰她:“小姑娘家想的多,又伤了脸,你们要多劝劝她,不要想的太偏激。”说到这儿她还拍拍自己的胸脯保证:“凭二姑娘这好模样,就额头留点疤,到了年纪,我一定给她说个好人家。”
李父这时清了清嗓子,说:“说正事吧,桃姑你今天来,是周家有什么话要说吗?”
李父的打断让桃姑止住了话。
周家?李秋南突然想起来了,可不就是跟小姐姐定亲的那家吗?怎么这时候来了?
在小姑娘那一世,周家也来人了,但是是明年夏末来的,不过他们不是来提亲,而是来退亲的,来的好像也不是桃姑,而是周家老太婆。
那时侯何氏已经病重,老太婆说什么来着?她孙子都已经有了,你家不退亲,是要让她过来做小吗?
李秋南翻身坐起,她竟然忘记了这茬儿。
桃姑的声音这时也传了进来。
“周家说,吃新米,接新人呐,今年年景好,喜上加喜更好呢!”
李秋南握拳,这周家不像好人,她得查查。
“嫂子,你就放心吧,你也知道我做的媒,少有不和睦的,我娘家可就在这长安镇呢,可不敢乱说喽。”
正事说完,李父也就出去了。李夏荷也被何氏推去厨房做饭。
桃姑一脸八卦的凑近何氏:“听说你们大房那姑娘的亲事黄了。”
何氏对于推倒自家二丫的罪魁祸首可谓恨之入骨,听到桃姑这么说,便解气的问:“怎么回事?”
桃姑继续:“之前不是那兴全家的给她家介绍的秀才老爷么,都说要成,这节骨眼上你们不是分家了吗?听说那秀才娘就暗中使人打听,二姑娘的事儿就让她打听出来了,觉得大房那个心狠,反正我就知道那秀才老爷今天又要去见另外一个姑娘。”
这又是一个变数,难道是因为分家了吗?李秋南自然也听到啦,暗想:管他的呢,又不是他们家说出去的,难道大房还能找上他们家不成。
然而事实告诉她,做人不能太铁齿,大房还真能。
大房接到秀才老爷去见别家姑娘的消息要稍晚些。
兴全家的上门来,也不喝茶,说她说几句话就走。
然后大房就炸了。
本来不关李秋南她们房什么事,但媒人兴全家的推责任,就说:“人家秀才娘打听到,你们家姑娘把自家堂妹打的破了相,额头上留了手指长的疤,怪我不出力,先怪怪是谁说出这话的吧。”
李春花当场就扑到她娘怀里开始哭,道:“二丫偷我糖水喝,这是奶也看见的,我还不能说她了,明明是她自己没站稳磕破了头。”
小许氏也哭:“我可怜的女儿啊,你怎么这么命苦啊,都是我这个当娘的没用,让你二伯娘说了你,她的姑娘受了伤,我也就委屈你让她说几句,谁知哪起子人说出这么诛心的话哟,害了我的姑娘哟。”
人有时就那么奇怪,明明知道谁对谁错,但做错的人哭几句,又会觉得她可怜,反过来劝对的人一定要原谅。然而你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叫做旁观者的原谅。
就比如现在,小许氏母女两个哭的可怜,就连明明最清楚此事,以前还觉得委屈二丫了的亲奶奶许氏,也对二房升起了几分怨气,怨何氏不该闹,不闹就不会分家,大孙女也能做个秀才娘子。
大伯李兴财这时的脸色是最难看的,上午他刚接到老二家那大女儿秋收后就要办酒的消息,下午他女儿板上钉钉的秀才娘子身份就飞了,他觉得他处处都压了老二一头,在姑娘亲事上更是,现在出了这事,老二家也别想好过。
大房三个儿子,李天文,李天武,李天寿脸色也很难看的站在父亲身旁,特别是李天文,读了几年书,在镇上当帐房,本来想借有一个秀才妹夫更进一步,现在全毁了。
李天武脸色也不好看,但他不是气愤,更多的是无奈,娘的话明显是要把二叔他们也扯进来。
李天寿表情就是纯粹的恶毒,他和李秋南同岁,李秋南是“求男”,他就是个货真价实的男孩,这优越感一直都是杠杠的,现如今竟然因为那个赔钱货害了他姐,看他不给她好看。
老太爷不说话,三房的更是不轻易开口。
“哭什么,还不跟我去二房那边道个歉。”李兴财瞪着哭成一团的妻女吼道。
嘴上说是道歉,但他那杀气腾腾的表情更像是要去拆家。
他身后是李家众人,后边还跟着群看热闹的,完全可以配一句:
一大波僵尸,即将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