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万年的尸体停在马家祠堂的停尸堂,棺材山这一脉的马家,但凡有人去世,都停尸于祠堂,不像其他别姓,死者一般会停在院中的窗台下。
马家镇停尸,一般为大停和小停,人们也称为搁几天,这跟家庭经济条件有很大的关系,有钱的大停,没钱的小停,大停八天,小停五天,但绝对不会超过九天,九为阳数,不宜超时,超时了度不了鬼门关就麻烦了。
所以有些意外身亡的,弄不清死因的,停尸很长时间,就会搞出阴魂不散,冤魂缠绕的事情来,这当然都是民间传闻。
如果死者是年轻人,尤其是遭遇意外,是非常丧气的,一般来说,没有人选择大停,如果棺材准备及时,就会草草下葬。
若是三四十岁的死者,也会停三天,不雇鼓匠队,不报丧,只安安静静停三天。
马家镇有棺材铺,上午九点钟,棺材就送到了,只是这寿衣,做寿衣最快也得一天半的时间,而且即使做好寿衣,也没法给他套啊,尸体已经焦了,来回一动还不是个散架,马占山的意思是,尽快将尸装棺,他担心马万年的尸体会像当年的张喜禄一样。
但也不能弄几块布随随便便一裹就装棺材,最后只得去纸扎店找马老二。
马老二已经老了,但仍然带着两个儿子做那些纸扎的玩意儿,前些年搞过一次扫除迷信的运动,将马老二的店抄了个干净,责令停业整顿。
这纸扎店停业整顿个屁啊,难道说纸扎店还能走上正规之路?办个阴间流通证书?
关门一段时间以后,马老二闲来无事,每天上山遛弯,没事儿就到马家祠堂去上上香,念叨几句,这也倒是个好事,省的马家的后代总得惦记着去上香。
但人死了,活人总得要求个心理安慰,没有冥币纸扎这些东西,这死人的后事根本就没法办,人们便开始跟马老二借那个冥币“印钞板”。
所谓“印钞板”其实就是一块木头板子,这块冥币印钞板是马大元留下来的,马大元在上面雕刻了许多花纹,包括玉皇大帝、阴间流通等等字样,再加以两排铜钱图案等。
冥币印钞板上面用刷子刷墨,然后在裁剪好的黄麻纸上面一摁,一张冥币就成功了。
马家镇对此种冥币的作用是深信不疑的,他们认为,只有这种黄麻纸制作的冥币在阴间才可以使用。
而且,这张印钞板是马大元留下来的,马大元上通天府,下阴九冥,他若是没到过阴间,怎能刻出印钞板。
而且,这印钞板可不是谁想刻就刻的,这是非常具有权威性的,只有经过阴间专门负责印钞的部门批准才可以。
人们到马老二的纸扎店去借印钞板,顺便就会恳求马老二做几个纸扎玩意儿,童男童女是必需品。
马老二经不起恳求,就悄悄的做几个,后来需求量越来越大,扫迷信运动也逐渐过去了,毕竟这种风气,也是由于人们祭奠死者的一种方式,别说普通人,就是国际大人物去世,也要摆几个花圈放几束鲜花以表对死者的沉痛哀悼之情。
正在纸扎店里编花圈的马老二,已经知道了马万年的死讯,他默默的抽出几张不同颜色的纸,开始编织东西。
马家兄弟来到纸扎店,对马老二说了装棺的事儿,马老二叹气说:来不及做寿衣就扯块布裹住装吧。
马占山说:二叔,我们也是这么想的,可是这裹尸是个技术活,万一裹不好,弄散了他的肢体,连个全尸都留不下……
马老二编好了纸扎品,叫他儿子把地上几个纸扎玩意儿送到马家祠堂去,然后对马家几兄弟说:我老了,不中用了,裹不好的话,怎么对得起祖宗?活着风风光光,死了没个全尸,我死了以后到了阴间,怎么跟祖宗交代?
马家兄弟犯了难,但无论如何要马老二先到祠堂去看看情况,再商量解决的办法。
几人搀扶着马老二向祠堂走去,路过古井的时候,马占山说:就是死在这儿的,昨晚打雷,他跑来看变压器,不幸被雷打住了。
马老二走到石碑跟前,问马占山:这块石头怎么回事儿?以前这没这块石头啊。
马占山说:不知道,估计是施工挖沟时扔在这儿的。
栽电线杆挖坑的时候,的确是挖到不少石头,石板,都被干活的人随便扔在地上,有些平滑的石板被人们拉回家,用来堵猪圈的门,或者是扔在院子里,砸东西的时候做铺垫。
马老二看着被熏黑的石板,并未在意,继续朝祠堂走去,到祠堂还要经过一条小河,小河上有座石桥,石桥由大大小小的石头建成,其中两个大桥墩,是两块巨大的天然青色石头。
桥墩上还刻着马家桥三个字。
马家兄弟都知道,这石桥是马大元带着八个儿子建成的,他们到现在都想不明白,当时连个马车都没有,八兄弟是怎么把这么大的石头给移动到这儿来的。
马老二走上桥,回头看看马家镇,不知为什么,他的心里很不舒服,却不是因为马万年的死,他早就跟马万年说过,要他安分守己,不得侵吞公家一分钱,像马占山学习,为公家多做贡献,官虽小,可也是受了祖宗的福荫才得来的,可马万年生活在县里的花花世界,早忘了祖宗的戒训。
唉,是福也是祸,马老二想起马大元临死时说的这句话,那时候他还小,不明白这话的道理,现在看来,马大元早就把子孙几代都给预言了。
马家镇的上空笼罩着一层薄雾,薄雾是经常有的,但一般在上午九点钟前肯定会散去,但今天都快中午了,薄雾还在上空不散。
马老二以为自己眼花模糊了,揉揉眼睛再看,薄雾还在,也许那是一种不祥的丧气,此刻马家镇的人,都因为马万年的死而感到不安。
十五年,劈死两个人几头家畜,这还不够让人担惊受怕的吗?
二叔,怎么了?马占山问道。
马老二摇摇头,说走吧。一行人离开石桥继续往祠堂走去。
马家几兄弟下山的时候,马洛没有跟着下来,而是自己留在了祠堂,他坐在停尸堂的门槛上,太阳将他的后背照的暖烘烘的,而他面前的地上,阳光从门照进来,在地上形成一个变形的长方块。
除此之外,停尸堂内是阴冷的,太阳无法探照到里面,甚至都不能探到马万年的尸体,两条长凳上架着一块门板。
马万年就停在门板上,用一块黑色的布子盖着,尸体的另一端,就是停尸堂的长桌,桌子上放着一些香器,烛器之类的东西。
长桌紧挨里面的墙,墙上画着一些奇怪的图案,据说这些东西都是马大元画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年,墙上蒙了灰尘,那些图案若隐若现,根本无法辨认其究竟是些什么内容。
马洛的眼睛,一开始盯着马万年的尸体看,他想起昨晚在小学里的情形,马万年昨晚还拉着他的小手,今天就停在门板上再也不会说话了,他在思考,能说话的马万年,到底去了哪里?
一会儿,马洛将眼睛从尸体上挪开,挪到了墙上的器皿,又挪到了墙上,他看到墙上的图案,但他看不清画了些什么。
于是他站起来,离开停尸堂的门槛,向里面走去,他后背的温暖随即跟着消失,走进一片阴冷之中。
马洛站在长桌下面,头抬的很高,这样他才能看见墙上的图案,他在仔细辨认图案,而忽略了身后的尸体。
他的脖子有些酸,于是他向后退去,不小心撞在门板上,他下意识的伸手去抓门板,却碰到了马万年的尸体,当他的手碰到马万年尸体的时候,忽然感觉到一种无限阴冷之气在他的右手周围凝聚,可以说,就像许许多多的静电都忽然围绕在他的右手。
马洛感觉到,他的右手,在吸附着一种什么力量,让他不能挣脱,他害怕极了,使劲将右手拽回来,那种凝聚的阴冷忽然消失了,由于他全身用力向后撤去,又猛地撞在长桌上,他的脑袋重重的磕在桌边,那高高的烛器摇晃了一下,歪着身子要掉下来。
幸好马洛发现了烛器,伸手接住它,可奇怪的事情再次发生了,当他握住烛器的时候,烛器忽然就像降了几十度一样,异常冰冷,马洛以为自己抓到了一块冰,撒手扔掉烛器。
为什么?为什么自己在停尸堂碰着任何东西都会感觉到如此冰冷,他将自己的小外套脱下来,试探着包住烛器,然后踮起脚尖将烛器放在长桌上,当他缩回手臂的时候,不小心将香灰给拂了下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马家镇停尸,一般为大停和小停,人们也称为搁几天,这跟家庭经济条件有很大的关系,有钱的大停,没钱的小停,大停八天,小停五天,但绝对不会超过九天,九为阳数,不宜超时,超时了度不了鬼门关就麻烦了。
所以有些意外身亡的,弄不清死因的,停尸很长时间,就会搞出阴魂不散,冤魂缠绕的事情来,这当然都是民间传闻。
如果死者是年轻人,尤其是遭遇意外,是非常丧气的,一般来说,没有人选择大停,如果棺材准备及时,就会草草下葬。
若是三四十岁的死者,也会停三天,不雇鼓匠队,不报丧,只安安静静停三天。
马家镇有棺材铺,上午九点钟,棺材就送到了,只是这寿衣,做寿衣最快也得一天半的时间,而且即使做好寿衣,也没法给他套啊,尸体已经焦了,来回一动还不是个散架,马占山的意思是,尽快将尸装棺,他担心马万年的尸体会像当年的张喜禄一样。
但也不能弄几块布随随便便一裹就装棺材,最后只得去纸扎店找马老二。
马老二已经老了,但仍然带着两个儿子做那些纸扎的玩意儿,前些年搞过一次扫除迷信的运动,将马老二的店抄了个干净,责令停业整顿。
这纸扎店停业整顿个屁啊,难道说纸扎店还能走上正规之路?办个阴间流通证书?
关门一段时间以后,马老二闲来无事,每天上山遛弯,没事儿就到马家祠堂去上上香,念叨几句,这也倒是个好事,省的马家的后代总得惦记着去上香。
但人死了,活人总得要求个心理安慰,没有冥币纸扎这些东西,这死人的后事根本就没法办,人们便开始跟马老二借那个冥币“印钞板”。
所谓“印钞板”其实就是一块木头板子,这块冥币印钞板是马大元留下来的,马大元在上面雕刻了许多花纹,包括玉皇大帝、阴间流通等等字样,再加以两排铜钱图案等。
冥币印钞板上面用刷子刷墨,然后在裁剪好的黄麻纸上面一摁,一张冥币就成功了。
马家镇对此种冥币的作用是深信不疑的,他们认为,只有这种黄麻纸制作的冥币在阴间才可以使用。
而且,这张印钞板是马大元留下来的,马大元上通天府,下阴九冥,他若是没到过阴间,怎能刻出印钞板。
而且,这印钞板可不是谁想刻就刻的,这是非常具有权威性的,只有经过阴间专门负责印钞的部门批准才可以。
人们到马老二的纸扎店去借印钞板,顺便就会恳求马老二做几个纸扎玩意儿,童男童女是必需品。
马老二经不起恳求,就悄悄的做几个,后来需求量越来越大,扫迷信运动也逐渐过去了,毕竟这种风气,也是由于人们祭奠死者的一种方式,别说普通人,就是国际大人物去世,也要摆几个花圈放几束鲜花以表对死者的沉痛哀悼之情。
正在纸扎店里编花圈的马老二,已经知道了马万年的死讯,他默默的抽出几张不同颜色的纸,开始编织东西。
马家兄弟来到纸扎店,对马老二说了装棺的事儿,马老二叹气说:来不及做寿衣就扯块布裹住装吧。
马占山说:二叔,我们也是这么想的,可是这裹尸是个技术活,万一裹不好,弄散了他的肢体,连个全尸都留不下……
马老二编好了纸扎品,叫他儿子把地上几个纸扎玩意儿送到马家祠堂去,然后对马家几兄弟说:我老了,不中用了,裹不好的话,怎么对得起祖宗?活着风风光光,死了没个全尸,我死了以后到了阴间,怎么跟祖宗交代?
马家兄弟犯了难,但无论如何要马老二先到祠堂去看看情况,再商量解决的办法。
几人搀扶着马老二向祠堂走去,路过古井的时候,马占山说:就是死在这儿的,昨晚打雷,他跑来看变压器,不幸被雷打住了。
马老二走到石碑跟前,问马占山:这块石头怎么回事儿?以前这没这块石头啊。
马占山说:不知道,估计是施工挖沟时扔在这儿的。
栽电线杆挖坑的时候,的确是挖到不少石头,石板,都被干活的人随便扔在地上,有些平滑的石板被人们拉回家,用来堵猪圈的门,或者是扔在院子里,砸东西的时候做铺垫。
马老二看着被熏黑的石板,并未在意,继续朝祠堂走去,到祠堂还要经过一条小河,小河上有座石桥,石桥由大大小小的石头建成,其中两个大桥墩,是两块巨大的天然青色石头。
桥墩上还刻着马家桥三个字。
马家兄弟都知道,这石桥是马大元带着八个儿子建成的,他们到现在都想不明白,当时连个马车都没有,八兄弟是怎么把这么大的石头给移动到这儿来的。
马老二走上桥,回头看看马家镇,不知为什么,他的心里很不舒服,却不是因为马万年的死,他早就跟马万年说过,要他安分守己,不得侵吞公家一分钱,像马占山学习,为公家多做贡献,官虽小,可也是受了祖宗的福荫才得来的,可马万年生活在县里的花花世界,早忘了祖宗的戒训。
唉,是福也是祸,马老二想起马大元临死时说的这句话,那时候他还小,不明白这话的道理,现在看来,马大元早就把子孙几代都给预言了。
马家镇的上空笼罩着一层薄雾,薄雾是经常有的,但一般在上午九点钟前肯定会散去,但今天都快中午了,薄雾还在上空不散。
马老二以为自己眼花模糊了,揉揉眼睛再看,薄雾还在,也许那是一种不祥的丧气,此刻马家镇的人,都因为马万年的死而感到不安。
十五年,劈死两个人几头家畜,这还不够让人担惊受怕的吗?
二叔,怎么了?马占山问道。
马老二摇摇头,说走吧。一行人离开石桥继续往祠堂走去。
马家几兄弟下山的时候,马洛没有跟着下来,而是自己留在了祠堂,他坐在停尸堂的门槛上,太阳将他的后背照的暖烘烘的,而他面前的地上,阳光从门照进来,在地上形成一个变形的长方块。
除此之外,停尸堂内是阴冷的,太阳无法探照到里面,甚至都不能探到马万年的尸体,两条长凳上架着一块门板。
马万年就停在门板上,用一块黑色的布子盖着,尸体的另一端,就是停尸堂的长桌,桌子上放着一些香器,烛器之类的东西。
长桌紧挨里面的墙,墙上画着一些奇怪的图案,据说这些东西都是马大元画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年,墙上蒙了灰尘,那些图案若隐若现,根本无法辨认其究竟是些什么内容。
马洛的眼睛,一开始盯着马万年的尸体看,他想起昨晚在小学里的情形,马万年昨晚还拉着他的小手,今天就停在门板上再也不会说话了,他在思考,能说话的马万年,到底去了哪里?
一会儿,马洛将眼睛从尸体上挪开,挪到了墙上的器皿,又挪到了墙上,他看到墙上的图案,但他看不清画了些什么。
于是他站起来,离开停尸堂的门槛,向里面走去,他后背的温暖随即跟着消失,走进一片阴冷之中。
马洛站在长桌下面,头抬的很高,这样他才能看见墙上的图案,他在仔细辨认图案,而忽略了身后的尸体。
他的脖子有些酸,于是他向后退去,不小心撞在门板上,他下意识的伸手去抓门板,却碰到了马万年的尸体,当他的手碰到马万年尸体的时候,忽然感觉到一种无限阴冷之气在他的右手周围凝聚,可以说,就像许许多多的静电都忽然围绕在他的右手。
马洛感觉到,他的右手,在吸附着一种什么力量,让他不能挣脱,他害怕极了,使劲将右手拽回来,那种凝聚的阴冷忽然消失了,由于他全身用力向后撤去,又猛地撞在长桌上,他的脑袋重重的磕在桌边,那高高的烛器摇晃了一下,歪着身子要掉下来。
幸好马洛发现了烛器,伸手接住它,可奇怪的事情再次发生了,当他握住烛器的时候,烛器忽然就像降了几十度一样,异常冰冷,马洛以为自己抓到了一块冰,撒手扔掉烛器。
为什么?为什么自己在停尸堂碰着任何东西都会感觉到如此冰冷,他将自己的小外套脱下来,试探着包住烛器,然后踮起脚尖将烛器放在长桌上,当他缩回手臂的时候,不小心将香灰给拂了下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