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好!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
孔丘闻言,忙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大讲无为而治之道,要孔子放弃其思想。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言道:“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
孔丘奇,问道:“水有何德?”
老子含笑抚摸三尺白须,指着黄河言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赞同道:“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
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却说孔子于老聃在那黄河之畔论道,只觉大有裨益,对于人道的把握,越发清晰明了起来,临了对老子恭敬一拜,“师伯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师伯之恩。”
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
孔子道:“见之”
弟子问:“老子何样?”
孔子思索片刻,言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随后,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传下道统,当时天下公学把持舆论,只有贵族可以学礼仪,明典籍,孔子率先开始教授私学,以至于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晚年,孔子垂垂老矣,又不得重用,于是专注于修改注释经典,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改《春秋》。
终于,在孔子晚年,由其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大成。
就在《论语》出世之时,天地为之一颤,整个天地仿佛凝固了一般,风不再吹,云不再动,而突然,猛地一道惊雷划破了天空,瞬间就惊动了地仙界无数修士。
随即,整个地仙界的天空,无论东西方,无论海陆域,皆是被无尽的云彩所笼罩。这些云彩散发着柔和的七色光芒,使得整个洪荒仿佛一下子都成了七彩的世界。
见状,孔子知道,《论语》一出,自己所修人道便成,当即站起身来,手持《论语》,仰天喝道:
“子曰,学而时习之”“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上下相亲谓之仁”
“温良者,仁之本也”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仁者,可以观其爱焉”
……
浩浩荡荡三千里至仁至爱清气汇聚成一股洪流,茫茫无边,不知其宽,弥漫天地,随着孔子抑扬顿挫的念诵《论语》而不断掀起朵朵浪花,气象万千,袅袅不断。
伴随着无尽圣道至理宣说,仿佛蕴含天地至理都浮现在眼前一般,令人不禁为之沉醉。
而在这诵经声结束后,当即,九天之上,玄黄之气笼罩,其中神龙翱翔于其中,彩凤飞舞于祥云,一时之间,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数之不尽的祥瑞气息,贯彻天地。
在玄黄之气中,一只麒麟携带者一颗至人道果,踏着祥云朝孔子的飞奔而来。
这至人道果,可以说是另类证道,除此之外还有天人道果,以及神人道果,洪荒天地间凡不证混元,不得天道者,以此果为证,不染半点劫难,不沾半点因果。
天外天火云洞中,人族三皇五帝皆以此道永享清静之福,在洪荒之中更有许多种族不朽神朝,都或多或少有那么几位天人神人的长生者。
孔子见状,连忙接住。只见道果加身,本来孔子身上死气萦绕,一看就是命不久矣之人,然而现如今,无数乳白的气体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钻进了他的肉身当中,不断地改造着孔子的身子,使得孔子肉身当中死气被排除一空,而后立马迸发出无穷生机,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孔子的肉身恐怕已经不下那不朽金仙身了。
那一道道乳白色的气体,不是天地灵气,也不是信仰之力,而是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一股浩然正气,只见那孔子身体之上冒出浩然正气,在他的头顶凝聚成了如同庆云一样的东西,在这上面有一个字,正是“儒”字,而在“儒”字,有《论语》、《诗》、《书》、《礼》、《易》、《春秋》六本书拱卫着,硕大的功德金轮射出功德金光,使得这“儒”越发的清晰。
这时远处天外飞来一宝尺,一玉笔,两样宝物上面皆有上有王刚正道,天地规律之图,亦或圣贤教化,圣人至理,乃是两桩先天重宝。
当即,孔子福至心灵接过两样宝物,对着东海一拜,仰天说道:“天道在上,今有弟子孔子,立下儒家,教化众生,以春秋笔,浩然尺,丹书铁卷,六典宝经为镇压灵宝,儒家,立!”
伴随着这一个立字,孔子脑后一轮功德金轮绽放五彩光华,飞出“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十二字,这十二个斗大字符,微光闪闪,渺小如萤火虫,然而气象浩然、恢弘、博大,散发着让人心生敬畏的气息。
朗朗读书声传遍寰宇,浩然之气荡涤诸天,漫天神佛为之动容,天下万民为之有感,天地褒奖,普天同庆,瑞霭云光,遍布诸天,混沌道场中之中,孔宣受到这股气运激发,修为却是一再增长,立马借助五元天心印斩去自尸,直追洪荒大能而去。
随后孔丘以至人金仙之身,破开了天地牢笼,飞升洪荒,在洪荒苍梧山天心崖开辟道场,建立儒教道统,后面陆续有三千弟子飞升,隐隐约约形成了洪荒第三大教,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孔丘闻言,忙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大讲无为而治之道,要孔子放弃其思想。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言道:“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
孔丘奇,问道:“水有何德?”
老子含笑抚摸三尺白须,指着黄河言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赞同道:“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
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却说孔子于老聃在那黄河之畔论道,只觉大有裨益,对于人道的把握,越发清晰明了起来,临了对老子恭敬一拜,“师伯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师伯之恩。”
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
孔子道:“见之”
弟子问:“老子何样?”
孔子思索片刻,言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随后,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传下道统,当时天下公学把持舆论,只有贵族可以学礼仪,明典籍,孔子率先开始教授私学,以至于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晚年,孔子垂垂老矣,又不得重用,于是专注于修改注释经典,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改《春秋》。
终于,在孔子晚年,由其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大成。
就在《论语》出世之时,天地为之一颤,整个天地仿佛凝固了一般,风不再吹,云不再动,而突然,猛地一道惊雷划破了天空,瞬间就惊动了地仙界无数修士。
随即,整个地仙界的天空,无论东西方,无论海陆域,皆是被无尽的云彩所笼罩。这些云彩散发着柔和的七色光芒,使得整个洪荒仿佛一下子都成了七彩的世界。
见状,孔子知道,《论语》一出,自己所修人道便成,当即站起身来,手持《论语》,仰天喝道:
“子曰,学而时习之”“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上下相亲谓之仁”
“温良者,仁之本也”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仁者,可以观其爱焉”
……
浩浩荡荡三千里至仁至爱清气汇聚成一股洪流,茫茫无边,不知其宽,弥漫天地,随着孔子抑扬顿挫的念诵《论语》而不断掀起朵朵浪花,气象万千,袅袅不断。
伴随着无尽圣道至理宣说,仿佛蕴含天地至理都浮现在眼前一般,令人不禁为之沉醉。
而在这诵经声结束后,当即,九天之上,玄黄之气笼罩,其中神龙翱翔于其中,彩凤飞舞于祥云,一时之间,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数之不尽的祥瑞气息,贯彻天地。
在玄黄之气中,一只麒麟携带者一颗至人道果,踏着祥云朝孔子的飞奔而来。
这至人道果,可以说是另类证道,除此之外还有天人道果,以及神人道果,洪荒天地间凡不证混元,不得天道者,以此果为证,不染半点劫难,不沾半点因果。
天外天火云洞中,人族三皇五帝皆以此道永享清静之福,在洪荒之中更有许多种族不朽神朝,都或多或少有那么几位天人神人的长生者。
孔子见状,连忙接住。只见道果加身,本来孔子身上死气萦绕,一看就是命不久矣之人,然而现如今,无数乳白的气体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钻进了他的肉身当中,不断地改造着孔子的身子,使得孔子肉身当中死气被排除一空,而后立马迸发出无穷生机,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孔子的肉身恐怕已经不下那不朽金仙身了。
那一道道乳白色的气体,不是天地灵气,也不是信仰之力,而是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一股浩然正气,只见那孔子身体之上冒出浩然正气,在他的头顶凝聚成了如同庆云一样的东西,在这上面有一个字,正是“儒”字,而在“儒”字,有《论语》、《诗》、《书》、《礼》、《易》、《春秋》六本书拱卫着,硕大的功德金轮射出功德金光,使得这“儒”越发的清晰。
这时远处天外飞来一宝尺,一玉笔,两样宝物上面皆有上有王刚正道,天地规律之图,亦或圣贤教化,圣人至理,乃是两桩先天重宝。
当即,孔子福至心灵接过两样宝物,对着东海一拜,仰天说道:“天道在上,今有弟子孔子,立下儒家,教化众生,以春秋笔,浩然尺,丹书铁卷,六典宝经为镇压灵宝,儒家,立!”
伴随着这一个立字,孔子脑后一轮功德金轮绽放五彩光华,飞出“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十二字,这十二个斗大字符,微光闪闪,渺小如萤火虫,然而气象浩然、恢弘、博大,散发着让人心生敬畏的气息。
朗朗读书声传遍寰宇,浩然之气荡涤诸天,漫天神佛为之动容,天下万民为之有感,天地褒奖,普天同庆,瑞霭云光,遍布诸天,混沌道场中之中,孔宣受到这股气运激发,修为却是一再增长,立马借助五元天心印斩去自尸,直追洪荒大能而去。
随后孔丘以至人金仙之身,破开了天地牢笼,飞升洪荒,在洪荒苍梧山天心崖开辟道场,建立儒教道统,后面陆续有三千弟子飞升,隐隐约约形成了洪荒第三大教,此乃后话暂且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