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令公带着骑兵,从辽军背后杀出。看到辽军中军一处有很多旗帜,里面还有一个身穿华丽盔甲的大官骑着一匹骏马,被一众部下环绕。杨老令公料定此人必是辽军的主帅,所以他就带队猛冲而入。辽军虽然人多,但是大都盯着眼前的雁门关,哪里知道背后杀出一队骁勇的骑兵。措不及防之下,由着杨老令公直接杀进了中军。”
“挡路的辽军护卫瞬间就被冲散,杨老令公一刀就斩杀了辽军统帅萧咄李。辽军看主将死了顿时大乱,雁门关里的佘老太君看到偷袭成功,就下令全军出关突击,一前一后两面夹击。辽军哪还顾得了其他,全军四散逃命。杨老令公趁势痛打落水狗,带着部下斩杀了数万逃跑的辽军,还捉了另一个辽军大将李重海。雁门关以少胜多重创辽军,活下来的辽军都被杀怕了,直说杨老令公是杨无敌。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在关外一看到杨老令公的军旗就跑的远远地。”
张孟诚现在正坐在一块大石上,对着面前一众山寨老少,扮演着说书先生的角色。因为这两个月张孟诚对山寨教育事业的消极怠工,大哥张孟金严令要求他进行整改。所以每日课后给孩子们讲故事,就是张孟诚诸多整改措施中的一项。
因为学生中有男有女,张孟诚选择把杨家将的故事略作修改,每日讲给一众学生听。不知是什么时候起,有学生带着家里的长辈也一起过来当作听说书。起初张孟诚没有在意,可是前些天又被大哥提了要求,每日课后必须转职为山寨里的说书先生。这气得张孟诚连连哀叹悔不当初,古人云防微杜渐,果不欺我。
“……辽国皇帝耶律贤听闻雁门关外,辽军大败而归,驸马萧咄李被杀,大将李重海被俘。十万辽军铁骑损失惨重。气得一病不起,熬了两年就病死了。他的婆姨萧燕燕带着十岁的儿子继位,萧燕燕就成为了辽国萧太后。萧太后摄政,立志生擒杨老令公,在辽国认真训练兵马,同时派出奸细潜入宋土,收买奸臣陷害杨家众人。杨老令公和佘老太君会如何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啊,怎么又完了。秀才这时辰还早呢,接着讲啊。”
“就是,就是先生接着讲。杨家军后来咋样了。”
“是啊,小十五。给你三叔公接着讲讲。这宋朝皇帝是如何对待杨老令公的。”
“……”
山寨里唯一的说书先生,又不说书了。精神生活十分空虚的山寨一众老少自然不乐意,七嘴八舌的要求张孟诚继续讲下去。全然不顾张孟诚已经讲的口干舌燥,连口水都来不及喝。
这杨家将的故事实际在民间流传甚广,年幼的可能没听过。但是一些山寨中的长辈肯定听过不少。张孟诚为了显示与众不同,只能添加一些后世故事中的狗血剧情进行艺术改造,旧瓶装新酒试一试。
这种东西在后世对历史略微有些研究的人眼中,自然不值一提。可是在山寨一堆文盲之中,却没想到居然颇受大家欢迎。
这次张孟诚顶住了压力,率先对孩子们先进行了镇压。摆出山寨教书先生的架子,要求孩子们思考辽军为什么会败,宋军为什么会胜,明日先生会在课堂上询问,答得不好的要抽手板。
将孩子们赶走之后。他又对大人说道:“孩子们都不在了,我若是继续讲。明日对孩子们说书时,你们不就是再重新听一遍,这有何意思。还是都散了吧,明日和孩子们一起过来听吧。”张孟诚一说完,就不顾其他人的哀叹,匆匆溜走。
经过近两个月时间的修整,山寨中除了车继宝等几个伤势比较重的伤员还在修养,像张孟诚这样的轻伤者,早就已经康复。大哥张孟金将俘虏全部编入了步队,又从原来的步队和新投靠山寨的灾民以及逃卒之中挑选人员,重新编组了一支九十余人的骑兵部队。
虽然在训练和默契上,他们比不上之前骑兵队损失的弟兄。但有了夺取自沙里滚和从北边交换来的马匹和铠甲,在山寨老兵的带领下,他们的战斗力也是不容忽视的。而山寨的步卒也扩充到了三百余人,金鼎山的实力进一步壮大。
伴随着武装力量的扩大,山寨的人口也迅速扩充。如今在金鼎山寨子的周围已经有了几处屯聚点,造成的粮食压力不小。
在刚穿越之初,张孟诚就记着要注意机会,搜集土豆、番薯和玉米等作物的种子。但是现实是张孟诚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才渐渐搜集到这些。虽然明代陕西已经有部分地区引进以上的一些作物,但是种植面积太小,而且因为称呼的差异,致使张孟诚很容易错过。
再加上这时地区间的交流较为封闭,而且明代的品种也不比后世现代那么好,再加上其他生产技术条件的缺陷。张孟诚从收到第一枚种子起,花了十来年的功夫,才稍微取得一些的成果。
逃离了众人的围攻,张孟诚来到山寨周边的农耕地瞭望。这一片农地是张孟诚强烈要求开垦的,张家俩位哥哥也记得自己弟弟以前做过的一些农业实验,反正并不占用太多的时间和农田,他们也就支持了张孟诚的计划。
在张孟诚眼前的这片农地,全部都种上了番薯苗。再过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早熟的第一批成果,一定会使山寨其他人大吃一惊。
这些番薯可费了张孟诚不少心思,他自去年就花功夫准备种苗,又用窖藏法保存了起来。今年开垦时,由于大哥调拨的人手不足,他把自己的学生们也抓了劳力。而且还左呼右唤每天都骗一些人过来帮忙,总算是有了今日的成果。看着生机盎然的庄稼,张孟诚心里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番薯容易繁殖,管理简单土地要求低,生长周期又短,而且产量极高。又有“不穗而实,雨不能损,深培而结,旱不能侵,风狂而藤惟贴地,蝗过而叶可复萌”的特性,抗灾能力极强。
所以“工力未半于农功,丰登自倍于百谷”的番薯不愧为“实杂植中第一品,亦救荒第一义也”的救荒神器。想到没准多年以后的陕西地方志上,可能就会出现一段张孟诚引进种植番薯的记载。
到时候若是有一句“陕灾虽凶旱无死徙者,张公之遗惠也”作评价,张孟诚的心里就暗爽不已。至于以后种植番薯过多而注定会引起的环境问题,这些就不是张孟诚是打算背锅的事情了。
在实际的历史中,番薯已经出现在了明代一些有识之士的视野里。一些实际种植上的困难,比如在北方藏种的问题,以这个时代的实际条件下,也找到了相应地解决办法,窖藏法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明代记载下了这种方法的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写下农政全书的徐光启。只是限于这个时代的资讯条件,而且徐光启的书目前只是初具规模,并没有刊印出版。所以很多生产技术理念的传播,在这个时代是比较困难的。一些人觉得是常识的事情,换一个地方就可能把这当成是天方夜谭。
除了番薯,其他像玉米、土豆等作物,张孟诚在这个时代多少都有些研究。只是综合比较过后,还是先集中力量在番薯上。等到未来招安后,日子安定下来,再考虑其他。
又在自己的番薯田里一阵陶醉之后,张孟诚返身回到山寨校场,开始进行每日例行的练习。毕竟有再多的想法,也要先活下来才有命去实施。
张孟诚找到了自己的二哥后,他像一个普通士兵一样,加入骑队进行着各种训练。周围的兵丁对此早已经丝毫不见怪。这位山寨中唯一的秀才,和他们一起训练了很长一段时间,默契早在长时间的共同训练中积累了起来。
而且张孟诚的骑术和弓刀的本领,已经比他们之中很多人还要强了。最重要的是张孟诚手里的人命可不少,大都是阵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与这位山寨里的秀才一起上战场,他们心里也十分踏实。
“挡路的辽军护卫瞬间就被冲散,杨老令公一刀就斩杀了辽军统帅萧咄李。辽军看主将死了顿时大乱,雁门关里的佘老太君看到偷袭成功,就下令全军出关突击,一前一后两面夹击。辽军哪还顾得了其他,全军四散逃命。杨老令公趁势痛打落水狗,带着部下斩杀了数万逃跑的辽军,还捉了另一个辽军大将李重海。雁门关以少胜多重创辽军,活下来的辽军都被杀怕了,直说杨老令公是杨无敌。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在关外一看到杨老令公的军旗就跑的远远地。”
张孟诚现在正坐在一块大石上,对着面前一众山寨老少,扮演着说书先生的角色。因为这两个月张孟诚对山寨教育事业的消极怠工,大哥张孟金严令要求他进行整改。所以每日课后给孩子们讲故事,就是张孟诚诸多整改措施中的一项。
因为学生中有男有女,张孟诚选择把杨家将的故事略作修改,每日讲给一众学生听。不知是什么时候起,有学生带着家里的长辈也一起过来当作听说书。起初张孟诚没有在意,可是前些天又被大哥提了要求,每日课后必须转职为山寨里的说书先生。这气得张孟诚连连哀叹悔不当初,古人云防微杜渐,果不欺我。
“……辽国皇帝耶律贤听闻雁门关外,辽军大败而归,驸马萧咄李被杀,大将李重海被俘。十万辽军铁骑损失惨重。气得一病不起,熬了两年就病死了。他的婆姨萧燕燕带着十岁的儿子继位,萧燕燕就成为了辽国萧太后。萧太后摄政,立志生擒杨老令公,在辽国认真训练兵马,同时派出奸细潜入宋土,收买奸臣陷害杨家众人。杨老令公和佘老太君会如何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啊,怎么又完了。秀才这时辰还早呢,接着讲啊。”
“就是,就是先生接着讲。杨家军后来咋样了。”
“是啊,小十五。给你三叔公接着讲讲。这宋朝皇帝是如何对待杨老令公的。”
“……”
山寨里唯一的说书先生,又不说书了。精神生活十分空虚的山寨一众老少自然不乐意,七嘴八舌的要求张孟诚继续讲下去。全然不顾张孟诚已经讲的口干舌燥,连口水都来不及喝。
这杨家将的故事实际在民间流传甚广,年幼的可能没听过。但是一些山寨中的长辈肯定听过不少。张孟诚为了显示与众不同,只能添加一些后世故事中的狗血剧情进行艺术改造,旧瓶装新酒试一试。
这种东西在后世对历史略微有些研究的人眼中,自然不值一提。可是在山寨一堆文盲之中,却没想到居然颇受大家欢迎。
这次张孟诚顶住了压力,率先对孩子们先进行了镇压。摆出山寨教书先生的架子,要求孩子们思考辽军为什么会败,宋军为什么会胜,明日先生会在课堂上询问,答得不好的要抽手板。
将孩子们赶走之后。他又对大人说道:“孩子们都不在了,我若是继续讲。明日对孩子们说书时,你们不就是再重新听一遍,这有何意思。还是都散了吧,明日和孩子们一起过来听吧。”张孟诚一说完,就不顾其他人的哀叹,匆匆溜走。
经过近两个月时间的修整,山寨中除了车继宝等几个伤势比较重的伤员还在修养,像张孟诚这样的轻伤者,早就已经康复。大哥张孟金将俘虏全部编入了步队,又从原来的步队和新投靠山寨的灾民以及逃卒之中挑选人员,重新编组了一支九十余人的骑兵部队。
虽然在训练和默契上,他们比不上之前骑兵队损失的弟兄。但有了夺取自沙里滚和从北边交换来的马匹和铠甲,在山寨老兵的带领下,他们的战斗力也是不容忽视的。而山寨的步卒也扩充到了三百余人,金鼎山的实力进一步壮大。
伴随着武装力量的扩大,山寨的人口也迅速扩充。如今在金鼎山寨子的周围已经有了几处屯聚点,造成的粮食压力不小。
在刚穿越之初,张孟诚就记着要注意机会,搜集土豆、番薯和玉米等作物的种子。但是现实是张孟诚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才渐渐搜集到这些。虽然明代陕西已经有部分地区引进以上的一些作物,但是种植面积太小,而且因为称呼的差异,致使张孟诚很容易错过。
再加上这时地区间的交流较为封闭,而且明代的品种也不比后世现代那么好,再加上其他生产技术条件的缺陷。张孟诚从收到第一枚种子起,花了十来年的功夫,才稍微取得一些的成果。
逃离了众人的围攻,张孟诚来到山寨周边的农耕地瞭望。这一片农地是张孟诚强烈要求开垦的,张家俩位哥哥也记得自己弟弟以前做过的一些农业实验,反正并不占用太多的时间和农田,他们也就支持了张孟诚的计划。
在张孟诚眼前的这片农地,全部都种上了番薯苗。再过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早熟的第一批成果,一定会使山寨其他人大吃一惊。
这些番薯可费了张孟诚不少心思,他自去年就花功夫准备种苗,又用窖藏法保存了起来。今年开垦时,由于大哥调拨的人手不足,他把自己的学生们也抓了劳力。而且还左呼右唤每天都骗一些人过来帮忙,总算是有了今日的成果。看着生机盎然的庄稼,张孟诚心里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番薯容易繁殖,管理简单土地要求低,生长周期又短,而且产量极高。又有“不穗而实,雨不能损,深培而结,旱不能侵,风狂而藤惟贴地,蝗过而叶可复萌”的特性,抗灾能力极强。
所以“工力未半于农功,丰登自倍于百谷”的番薯不愧为“实杂植中第一品,亦救荒第一义也”的救荒神器。想到没准多年以后的陕西地方志上,可能就会出现一段张孟诚引进种植番薯的记载。
到时候若是有一句“陕灾虽凶旱无死徙者,张公之遗惠也”作评价,张孟诚的心里就暗爽不已。至于以后种植番薯过多而注定会引起的环境问题,这些就不是张孟诚是打算背锅的事情了。
在实际的历史中,番薯已经出现在了明代一些有识之士的视野里。一些实际种植上的困难,比如在北方藏种的问题,以这个时代的实际条件下,也找到了相应地解决办法,窖藏法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明代记载下了这种方法的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写下农政全书的徐光启。只是限于这个时代的资讯条件,而且徐光启的书目前只是初具规模,并没有刊印出版。所以很多生产技术理念的传播,在这个时代是比较困难的。一些人觉得是常识的事情,换一个地方就可能把这当成是天方夜谭。
除了番薯,其他像玉米、土豆等作物,张孟诚在这个时代多少都有些研究。只是综合比较过后,还是先集中力量在番薯上。等到未来招安后,日子安定下来,再考虑其他。
又在自己的番薯田里一阵陶醉之后,张孟诚返身回到山寨校场,开始进行每日例行的练习。毕竟有再多的想法,也要先活下来才有命去实施。
张孟诚找到了自己的二哥后,他像一个普通士兵一样,加入骑队进行着各种训练。周围的兵丁对此早已经丝毫不见怪。这位山寨中唯一的秀才,和他们一起训练了很长一段时间,默契早在长时间的共同训练中积累了起来。
而且张孟诚的骑术和弓刀的本领,已经比他们之中很多人还要强了。最重要的是张孟诚手里的人命可不少,大都是阵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与这位山寨里的秀才一起上战场,他们心里也十分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