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亚伦忙疯了。
热泉病诊断仪出货量巨大,虽然要给维亚维拉一笔孝敬,赚的钱还是让他全身发热。作为关联机构,他从莫斯科申请到了五十支钨酶针剂,把公司的主力员工和自己的直系亲属解脱出来,获得了极大的威望。
全世界有近三千家机构在用维亚维拉的技术赚钱,主要是私立医院,也有少部分是达士集成这种做产品的公司。郑亚伦没把自己当维亚维拉的人,那边也没把他当自己人,只算技术变现的一个小小的出口。
订单多得完不成,公司的营销团队变成了支撑团队,帮着接单跑单,郭锐的人全被征用。不过郑亚伦并不想让公司成为专业的诊断仪生产厂,他还是启动了智能假腿项目,上了两条生产线,并以慷慨的报价加十二支救命的针剂收购了伊特兰德公司,把至关重要的神经接口技术纳入囊中。
郭锐回到公司的办公室,还没坐稳,郑亚伦就来找他。“你来了,太好了。我们现在人手缺死了。”
“窗外的橡树怎么蔫搭搭的……”郭锐嘟囔。
“我们在加州收了两个公司,队伍散出去太多了。一家勇山传感器,一家是伊特兰德。”郑亚伦说。
“门口的饮水机也坏了……”他收拾桌子,丝毫没有被伊特兰德并购案所震撼。这种技术型独角兽公司放在瘟疫之前,收购是门都没有。
“你得去伊特兰德坐镇,神经接口技术可不是一般的技术。”
“大厅里懂接口的人有的是……我可以去看两天,不过也就是两天。我要回国了。”
“什么?!”郑亚伦怒视着他。
“这边都是美国人的事,我要回国跟家里人在一起。要乱了。”
“废话!我们不是一直在乱局中么?公司现在发展非常好,伊特兰德的股份卖给我们了,放在以往那绝对不可能。外面让他去乱,我们稳住了会有大收获的。大灾大难是机会,不是你的话吗?我扛过来了,你打什么退堂鼓?!”他的青筋都冒出来了。
“没意义的。要乱上一阵了,大部分人健康携带者都能打上针,不用再呆家里了。”
“这是好事啊。咱们生产线工人少得可怜,连流浪汉都招进来了,太可怕了。天下至笨呀!”
郭锐险些大发雷霆,告诫自己“他是工程师,他是个工程师”,才算压住怒气。
“亚伦,”他耐心地说,“我要回国了。听清楚没有?”
“听到了,”郑亚伦稳稳地坐着,“但我们好歹做了那么大一个公司,我们一起干的,核心思路还是你提供的。你走了我连干下去的精神都没有……你得告诉我理由。”
“我最近经历了很多事,”郭锐慢慢地说,“挺惨的事。这人哪,他绷紧了弦还好,他熬着,图个活命,那就正常;但他熬过去了,该走下一步了,就胡思乱想。我昨天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些资料,关于犹太集中营的……”
郑亚伦疑惑地看着他,想插嘴,郭锐举手制止他说话。
“有很多犹太人关在纳粹集中营里,给折磨得形销骨立,但还能撑。等盟军冲进来解救了他们,你猜发生了什么事?整个集中营里大批的犹太人自杀。自杀了!生命解救了,但生命本身没有意义了……我得回国,我在这儿没意思。帮美国人干活也干够了,我有别的事情要做!”
“那你也不能马上走,”郑亚伦说,“我不管!刚启动了智能假腿的生产线,那么多的零件,我一个个的劝他们开工供货,这很难的!”他嗫嚅着不知道后面该怎么说。郭锐瞪着他:“你瞒着我启动了假腿生产线?”
郑亚伦点点头,“好多热泉病人是从下肢开始感染的,他们需要这个。骨骼损害不可逆转,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一串上去,泡个脚就完蛋了,钨酶注射了也无法挽回。是去坐轮椅还是在运动场上跟美女赛跑,这他娘的还需要选择吗!诊断仪再卖一两个月就差不多了,公司下一步的拳头产品就是智能假腿!你得帮我搞好,该说的话对公众说,该打的广告打出去,营销团队、公关部、客服部都得建好……你不许走!”
看他急的眼圈都红了,郭锐站起来拍拍他的肩膀:“你真是个幸福的人……算了,我帮你搞两个月再走。”
郑亚伦还在劝,他不再听了。笑呵呵的开机、倒水、打开公司内部通讯。“好啦,”他推着郑亚伦,“别啰嗦了。两个月能做很多事了。外面出不出大乱子,也不是咱说了算。先这样了,你的诊断仪是不是该出升级版了?”
郑亚伦瞪着眼睛,忽然想到了什么,抬脚就走了。
郭锐无语地看他走出去,转身在电脑上点开人力资源的冯.郝伊瓦多:“我需要一个女秘书,顶配级别,现在应该很好招吧?得聪明、漂亮,啥都会,心机满满能嫁老板的那种。”
冯在屏幕上眨眨眼:“……好的。”
郭锐给他一个拇指点赞,关了屏幕,琢磨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呆呆的想了很久。
然后他打电话到伊特兰德。枯燥地等了一会儿。
“早上好,伊特先生,我是郭锐。先抱怨一句,你们的前台反应很慢,可以换个机灵点儿的。现在说正事:我想找几个性冷淡来做做营销实验。”
“早上好,郭先生。解释一下什么叫性冷淡。”伊特的声音低沉,富有磁力。
“就是有机会也不想上床。不是身体有问题,就是不热衷这个。”郭锐说道,“我无法解释得很清楚,但既然世界上有人自诩种马或者床上功夫大师,那找他们的对立面就行了。”
“找这些人做什么?”
“也许有健康人乐意切掉自己的手臂或腿,换个外挂。这个猜想需要用户调查来证实,我觉得性冷淡人士比较合适。”郭锐说。
“……嗯,性需求不强,不太在乎外形美观。”伊特沉吟,“不过四肢是人格的一部分,与性的关系未必很大。”
郭锐眯起眼睛琢磨了一下:“你是说四肢……会随着人格做调整?也许有人认为假肢比自己原装的更性感?”
“如果是自我厌恶的人格,没错。”
“如果他不仅讨厌自己,还讨厌人类,那他的假肢就不能像人类。”郭锐的思绪开始发散。
“一切皆有可能。”伊特回答。
“我过来跟你聊聊,跟你的核心团队一起聊聊。收购之后我还没去看过伊特兰德公司呢。”
“好的,您的第一个问题就很不一般。期待您的莅临。”
次日郭锐开始面试秘书,候选人有十五个之多。硅谷大多数公司还没有复工,不少人生计艰难。他筛掉不够漂亮的、不够聪明的、性格很倔的以及履历有瑕疵的,还剩下六个。想想接下来的事情必须在两个月内做完,公司又不缺钱,就全留下了,成立了一个“秘书组”。郑亚伦听说这事,翻个白眼,又往里面塞了三个男的。很快全体员工都听说了九人秘书组的存在,传为硅谷笑谈。
郭锐不管这些,他给这些人的手机统统安装了讯飞和云同步,建群以后带着他们吃喝玩乐一顿,就上工了。
“你们每个人去找十个对下肢不满意的人。短腿的,平足的,脚底下总穿着内增高的,内八字外八字的,还有罗圈腿和x型腿的,脚趾太难看的,臭得掉泪的。”郭锐布置任务。
“找来干什么?”底下人问他。
“发问卷给他们填——换成什么样的脚,他们才满意。”
“没人愿意换吧?”
“可以带提示。身高突然加了6厘米好不好?弹跳多了15厘米好不好?脚下依然有触觉有温度,但是不会出汗……你们可以乱编,各种诱导,最好是让他们来参与意淫。我们有了新的智能义肢生产线,要对假脚做功能设计了。”
下面的人开始有兴趣了。“这只假脚有杀伤力么?”
“可以有……”郭锐琢磨着,“不过要把大腿力量练出来,否则发挥不好。基本上是一根长长的鹤嘴锄,一脚踢断路灯杆,还是需要大腿有劲的。着力点应该不是脚背了,得放在脚趾上。远端硬度得加强,做为钝器击打比假手还厉害一点……”
“假脚能穿高跟鞋吗?”
“可以。女士的脚尖不会痛,所有动作没有影响,你很轻盈。不过人造皮肤的质感没有天然的好,做爱的时候,男人总觉得你穿着长筒袜,会扭头去看你的脚。”
“那不好哦……”
“是的。假脚不可能十全十美。”
“要是我故意穿个黑丝呢?”一个女孩问道。
郭锐想了想:“那好像……没区别了。你不要用脚尖去抓他,挖他,会在他身上挖个洞的。脚趾关节的力量太大,务必注意。”
“可以把迎面骨弄得很锋利么?”一个男秘书指了指自己的小腿前面。
“不可以。真蠢。”郭锐骂他,“整个都是柔软的,你不要想那些东西。足底也不会加喷气引擎的。我又没有疯!”
“哦。”
“接口怎么办?是有线的还是无线的?”
“这个我没有想好,这个问题影响面很宽。”郭锐看看这个提问的黑发女郎,“你叫什么来着?”
“凯蒂。”
“你很聪明,凯蒂,你跟我约一下伊特兰德公司,我明天去拜访。到时候你跟我一起去。”
第二天上午九点,伊特兰德公司的高管齐聚,凯蒂当先进去,郭锐跟在后面。她踩着高跟皮靴,橐橐款摆,颇有节奏地走上讲解台,把众人的注意力带过来。她在讲台上展开了一张巨大的电子纸,吸住四角固定,接上电。
画面是一条白生生的美丽小腿被斧子砍开,脚落到地上,血淋淋的伤口呈现在众人面前。画面色彩鲜艳,纤毫毕现。
每个人的身子都有点后仰,似乎被迎面风吹了一下。
“让用户丢掉自己的脚,”郭锐对下面讲,“我们昨天讨论过一轮。结果是有机会,但需要详细调查。现在我们有个功能列表,大家都表个态,实现这些功能需要的接口技术,有几个难点?有多少机会?现在我先讲一下功能。”
“等等!”一个中年男士在下面开口,“我觉得用户永远不会干这种事。”
郭锐看看他,慢慢的点了下头,“伊特兰德公司以技术见长,我们如果要讨论需求或者人类伦理,不妨在会后,以一个爱好者的身份来讨论。”
“但是一个没有用户的产品,我们去讨论技术实现,未免缺乏逻辑。”对方争辩。
“好吧。诸位,”郭锐问会议室里的所有人,“还有谁认为——这是个没有用户的产品?”
一时间有点沉寂,大家互相看看,没有表态。
“究竟是什么产品?”伊特先生慢条斯理地问道。
“好。那还是回到产品功能上来。”他转向刚才发问的中年男人,“要是觉得浪费时间,其实你可以不听。”
对方脸红了,犹豫了一下,站起来走掉。
郭锐看看大家没什么动静了,在电子纸上划了一下,一只纤细秀美的假脚从旁边挪了过来,接在小腿的断口上。“首先它还是一只脚,能够支撑、奔跑和跳跃。”他开始一步一步地讲述这只假脚的功能。参会的人陆续打开了笔记本,有的在记录,有的在画技术分解,有的甚至开始画研发步骤。
不一会儿人们就发现,一个接口是不行的。
“必须在大脑里植入一个新的接口。”伊特说。
旁边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帮腔:“足部神经太有限了,不够发挥。假脚的拧转幅度已经扩大到360度,脚趾的灵活性也超过了人的手指。在大脑里植入接口,一劳永逸。”
“那就复杂了。”兰德说,他是伊特兰德公司的第二号人物。“脑机接口已经有无数人尝试过,成功的案例几乎没有,最多就是帮助残疾人恢复一点听力或光感,这点成就与我们想要的完全是两码事。”
“运动皮层里植入生物电极也有不少案例了,”有人反对兰德,“其中有一些表现很好。”
“但不稳定。郭先生,”兰德转向郭锐,“有个更进一步的问题——我们只需要针对假脚的信号接口么?”
“不。”郭锐立刻否定,“针对全身!既然要手术植入,那就应该一步到位,脑机接口要么覆盖全身信号,要么不做。”
“你瞧,”兰德摊摊手,“跟我想的一样。除非是非常强大的接口,未来有巨大的延展空间,否则没人愿意打开脑袋、再砍一只脚的。我都不干。”
到这里整个会议室的话题就转为一种脑机接口的设计了。很明显伊特兰德公司的人早就想过这个问题,许多提议非常专业,郭锐有点跟不上,凯蒂更不用说了。她一边录音,一边在电脑上拼命地记录要点。
等大家的讨论变成争吵,再从争吵过渡到人身攻击时,凯蒂举手示意要发言。
“女士们先生们,我刚才记录有误。”她说,“为什么说全脑铺展的微电极点阵网络,比起只侵入运动皮层的生物电极网络更好做?”
兰德回答:“全脑铺展只需要大致对位,手术做完之后,神经会朝着电极方向生长过去。运动皮层就需要精细对位,那是对付单个假肢的,搞错了位置就白费劲。”
“我明白了。谢谢您。”
郭锐很开心地笑着,“那显然,我们更需要全脑铺展了。”
“这里有个大麻烦。微电极网络接收了大量神经脉冲,导出到计算模块去执行,那计算模块的能力岂不是与大脑中枢神经同级?”伊特脸色苍白,“这在逻辑上不可能。”
“数据筛选器而已,又不是每个信号都要求物理执行。”郭锐说。
“大脑一片混沌,各种信号纷至沓来,谁知道哪个信号是明确的指令,哪个只是心血来潮的小念头?连我们自己都分不清楚,数据筛选器怎么筛呢?这实际上要去解大脑黑箱了!”
会议室热闹起来,大脑黑箱实在令人望而生畏。有两三个皱着眉头苦苦思索。
“这样吧,”郭锐听了一个小时以后二愣子脾气发作,“我们还是做数据筛选器,大脑黑箱当它不存在。先把信号全部导出来,慢慢解析,迭代几年,它迟早变成白箱。那些神经信号最多也就是看不懂,但不再是看不见!对吧?伊特兰德公司的同仁们,你们集中开发全脑铺展的微电极点阵网络。数据筛选器作为配套项目,由我负责。输了就输了,我愿意为失败负责。”
会议室安静下来。众人不反对他了,还有点喜欢他的勇悍。
“这里需要一个数学家,”伊特深思地说。“设计数据筛选器。伯克利分校有几个人我认识。”
“我也知道一个数学家,”郭锐笑道,“是个黑客。干这种事,他比许多规规矩矩的人强很多。”
热泉病诊断仪出货量巨大,虽然要给维亚维拉一笔孝敬,赚的钱还是让他全身发热。作为关联机构,他从莫斯科申请到了五十支钨酶针剂,把公司的主力员工和自己的直系亲属解脱出来,获得了极大的威望。
全世界有近三千家机构在用维亚维拉的技术赚钱,主要是私立医院,也有少部分是达士集成这种做产品的公司。郑亚伦没把自己当维亚维拉的人,那边也没把他当自己人,只算技术变现的一个小小的出口。
订单多得完不成,公司的营销团队变成了支撑团队,帮着接单跑单,郭锐的人全被征用。不过郑亚伦并不想让公司成为专业的诊断仪生产厂,他还是启动了智能假腿项目,上了两条生产线,并以慷慨的报价加十二支救命的针剂收购了伊特兰德公司,把至关重要的神经接口技术纳入囊中。
郭锐回到公司的办公室,还没坐稳,郑亚伦就来找他。“你来了,太好了。我们现在人手缺死了。”
“窗外的橡树怎么蔫搭搭的……”郭锐嘟囔。
“我们在加州收了两个公司,队伍散出去太多了。一家勇山传感器,一家是伊特兰德。”郑亚伦说。
“门口的饮水机也坏了……”他收拾桌子,丝毫没有被伊特兰德并购案所震撼。这种技术型独角兽公司放在瘟疫之前,收购是门都没有。
“你得去伊特兰德坐镇,神经接口技术可不是一般的技术。”
“大厅里懂接口的人有的是……我可以去看两天,不过也就是两天。我要回国了。”
“什么?!”郑亚伦怒视着他。
“这边都是美国人的事,我要回国跟家里人在一起。要乱了。”
“废话!我们不是一直在乱局中么?公司现在发展非常好,伊特兰德的股份卖给我们了,放在以往那绝对不可能。外面让他去乱,我们稳住了会有大收获的。大灾大难是机会,不是你的话吗?我扛过来了,你打什么退堂鼓?!”他的青筋都冒出来了。
“没意义的。要乱上一阵了,大部分人健康携带者都能打上针,不用再呆家里了。”
“这是好事啊。咱们生产线工人少得可怜,连流浪汉都招进来了,太可怕了。天下至笨呀!”
郭锐险些大发雷霆,告诫自己“他是工程师,他是个工程师”,才算压住怒气。
“亚伦,”他耐心地说,“我要回国了。听清楚没有?”
“听到了,”郑亚伦稳稳地坐着,“但我们好歹做了那么大一个公司,我们一起干的,核心思路还是你提供的。你走了我连干下去的精神都没有……你得告诉我理由。”
“我最近经历了很多事,”郭锐慢慢地说,“挺惨的事。这人哪,他绷紧了弦还好,他熬着,图个活命,那就正常;但他熬过去了,该走下一步了,就胡思乱想。我昨天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些资料,关于犹太集中营的……”
郑亚伦疑惑地看着他,想插嘴,郭锐举手制止他说话。
“有很多犹太人关在纳粹集中营里,给折磨得形销骨立,但还能撑。等盟军冲进来解救了他们,你猜发生了什么事?整个集中营里大批的犹太人自杀。自杀了!生命解救了,但生命本身没有意义了……我得回国,我在这儿没意思。帮美国人干活也干够了,我有别的事情要做!”
“那你也不能马上走,”郑亚伦说,“我不管!刚启动了智能假腿的生产线,那么多的零件,我一个个的劝他们开工供货,这很难的!”他嗫嚅着不知道后面该怎么说。郭锐瞪着他:“你瞒着我启动了假腿生产线?”
郑亚伦点点头,“好多热泉病人是从下肢开始感染的,他们需要这个。骨骼损害不可逆转,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一串上去,泡个脚就完蛋了,钨酶注射了也无法挽回。是去坐轮椅还是在运动场上跟美女赛跑,这他娘的还需要选择吗!诊断仪再卖一两个月就差不多了,公司下一步的拳头产品就是智能假腿!你得帮我搞好,该说的话对公众说,该打的广告打出去,营销团队、公关部、客服部都得建好……你不许走!”
看他急的眼圈都红了,郭锐站起来拍拍他的肩膀:“你真是个幸福的人……算了,我帮你搞两个月再走。”
郑亚伦还在劝,他不再听了。笑呵呵的开机、倒水、打开公司内部通讯。“好啦,”他推着郑亚伦,“别啰嗦了。两个月能做很多事了。外面出不出大乱子,也不是咱说了算。先这样了,你的诊断仪是不是该出升级版了?”
郑亚伦瞪着眼睛,忽然想到了什么,抬脚就走了。
郭锐无语地看他走出去,转身在电脑上点开人力资源的冯.郝伊瓦多:“我需要一个女秘书,顶配级别,现在应该很好招吧?得聪明、漂亮,啥都会,心机满满能嫁老板的那种。”
冯在屏幕上眨眨眼:“……好的。”
郭锐给他一个拇指点赞,关了屏幕,琢磨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呆呆的想了很久。
然后他打电话到伊特兰德。枯燥地等了一会儿。
“早上好,伊特先生,我是郭锐。先抱怨一句,你们的前台反应很慢,可以换个机灵点儿的。现在说正事:我想找几个性冷淡来做做营销实验。”
“早上好,郭先生。解释一下什么叫性冷淡。”伊特的声音低沉,富有磁力。
“就是有机会也不想上床。不是身体有问题,就是不热衷这个。”郭锐说道,“我无法解释得很清楚,但既然世界上有人自诩种马或者床上功夫大师,那找他们的对立面就行了。”
“找这些人做什么?”
“也许有健康人乐意切掉自己的手臂或腿,换个外挂。这个猜想需要用户调查来证实,我觉得性冷淡人士比较合适。”郭锐说。
“……嗯,性需求不强,不太在乎外形美观。”伊特沉吟,“不过四肢是人格的一部分,与性的关系未必很大。”
郭锐眯起眼睛琢磨了一下:“你是说四肢……会随着人格做调整?也许有人认为假肢比自己原装的更性感?”
“如果是自我厌恶的人格,没错。”
“如果他不仅讨厌自己,还讨厌人类,那他的假肢就不能像人类。”郭锐的思绪开始发散。
“一切皆有可能。”伊特回答。
“我过来跟你聊聊,跟你的核心团队一起聊聊。收购之后我还没去看过伊特兰德公司呢。”
“好的,您的第一个问题就很不一般。期待您的莅临。”
次日郭锐开始面试秘书,候选人有十五个之多。硅谷大多数公司还没有复工,不少人生计艰难。他筛掉不够漂亮的、不够聪明的、性格很倔的以及履历有瑕疵的,还剩下六个。想想接下来的事情必须在两个月内做完,公司又不缺钱,就全留下了,成立了一个“秘书组”。郑亚伦听说这事,翻个白眼,又往里面塞了三个男的。很快全体员工都听说了九人秘书组的存在,传为硅谷笑谈。
郭锐不管这些,他给这些人的手机统统安装了讯飞和云同步,建群以后带着他们吃喝玩乐一顿,就上工了。
“你们每个人去找十个对下肢不满意的人。短腿的,平足的,脚底下总穿着内增高的,内八字外八字的,还有罗圈腿和x型腿的,脚趾太难看的,臭得掉泪的。”郭锐布置任务。
“找来干什么?”底下人问他。
“发问卷给他们填——换成什么样的脚,他们才满意。”
“没人愿意换吧?”
“可以带提示。身高突然加了6厘米好不好?弹跳多了15厘米好不好?脚下依然有触觉有温度,但是不会出汗……你们可以乱编,各种诱导,最好是让他们来参与意淫。我们有了新的智能义肢生产线,要对假脚做功能设计了。”
下面的人开始有兴趣了。“这只假脚有杀伤力么?”
“可以有……”郭锐琢磨着,“不过要把大腿力量练出来,否则发挥不好。基本上是一根长长的鹤嘴锄,一脚踢断路灯杆,还是需要大腿有劲的。着力点应该不是脚背了,得放在脚趾上。远端硬度得加强,做为钝器击打比假手还厉害一点……”
“假脚能穿高跟鞋吗?”
“可以。女士的脚尖不会痛,所有动作没有影响,你很轻盈。不过人造皮肤的质感没有天然的好,做爱的时候,男人总觉得你穿着长筒袜,会扭头去看你的脚。”
“那不好哦……”
“是的。假脚不可能十全十美。”
“要是我故意穿个黑丝呢?”一个女孩问道。
郭锐想了想:“那好像……没区别了。你不要用脚尖去抓他,挖他,会在他身上挖个洞的。脚趾关节的力量太大,务必注意。”
“可以把迎面骨弄得很锋利么?”一个男秘书指了指自己的小腿前面。
“不可以。真蠢。”郭锐骂他,“整个都是柔软的,你不要想那些东西。足底也不会加喷气引擎的。我又没有疯!”
“哦。”
“接口怎么办?是有线的还是无线的?”
“这个我没有想好,这个问题影响面很宽。”郭锐看看这个提问的黑发女郎,“你叫什么来着?”
“凯蒂。”
“你很聪明,凯蒂,你跟我约一下伊特兰德公司,我明天去拜访。到时候你跟我一起去。”
第二天上午九点,伊特兰德公司的高管齐聚,凯蒂当先进去,郭锐跟在后面。她踩着高跟皮靴,橐橐款摆,颇有节奏地走上讲解台,把众人的注意力带过来。她在讲台上展开了一张巨大的电子纸,吸住四角固定,接上电。
画面是一条白生生的美丽小腿被斧子砍开,脚落到地上,血淋淋的伤口呈现在众人面前。画面色彩鲜艳,纤毫毕现。
每个人的身子都有点后仰,似乎被迎面风吹了一下。
“让用户丢掉自己的脚,”郭锐对下面讲,“我们昨天讨论过一轮。结果是有机会,但需要详细调查。现在我们有个功能列表,大家都表个态,实现这些功能需要的接口技术,有几个难点?有多少机会?现在我先讲一下功能。”
“等等!”一个中年男士在下面开口,“我觉得用户永远不会干这种事。”
郭锐看看他,慢慢的点了下头,“伊特兰德公司以技术见长,我们如果要讨论需求或者人类伦理,不妨在会后,以一个爱好者的身份来讨论。”
“但是一个没有用户的产品,我们去讨论技术实现,未免缺乏逻辑。”对方争辩。
“好吧。诸位,”郭锐问会议室里的所有人,“还有谁认为——这是个没有用户的产品?”
一时间有点沉寂,大家互相看看,没有表态。
“究竟是什么产品?”伊特先生慢条斯理地问道。
“好。那还是回到产品功能上来。”他转向刚才发问的中年男人,“要是觉得浪费时间,其实你可以不听。”
对方脸红了,犹豫了一下,站起来走掉。
郭锐看看大家没什么动静了,在电子纸上划了一下,一只纤细秀美的假脚从旁边挪了过来,接在小腿的断口上。“首先它还是一只脚,能够支撑、奔跑和跳跃。”他开始一步一步地讲述这只假脚的功能。参会的人陆续打开了笔记本,有的在记录,有的在画技术分解,有的甚至开始画研发步骤。
不一会儿人们就发现,一个接口是不行的。
“必须在大脑里植入一个新的接口。”伊特说。
旁边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帮腔:“足部神经太有限了,不够发挥。假脚的拧转幅度已经扩大到360度,脚趾的灵活性也超过了人的手指。在大脑里植入接口,一劳永逸。”
“那就复杂了。”兰德说,他是伊特兰德公司的第二号人物。“脑机接口已经有无数人尝试过,成功的案例几乎没有,最多就是帮助残疾人恢复一点听力或光感,这点成就与我们想要的完全是两码事。”
“运动皮层里植入生物电极也有不少案例了,”有人反对兰德,“其中有一些表现很好。”
“但不稳定。郭先生,”兰德转向郭锐,“有个更进一步的问题——我们只需要针对假脚的信号接口么?”
“不。”郭锐立刻否定,“针对全身!既然要手术植入,那就应该一步到位,脑机接口要么覆盖全身信号,要么不做。”
“你瞧,”兰德摊摊手,“跟我想的一样。除非是非常强大的接口,未来有巨大的延展空间,否则没人愿意打开脑袋、再砍一只脚的。我都不干。”
到这里整个会议室的话题就转为一种脑机接口的设计了。很明显伊特兰德公司的人早就想过这个问题,许多提议非常专业,郭锐有点跟不上,凯蒂更不用说了。她一边录音,一边在电脑上拼命地记录要点。
等大家的讨论变成争吵,再从争吵过渡到人身攻击时,凯蒂举手示意要发言。
“女士们先生们,我刚才记录有误。”她说,“为什么说全脑铺展的微电极点阵网络,比起只侵入运动皮层的生物电极网络更好做?”
兰德回答:“全脑铺展只需要大致对位,手术做完之后,神经会朝着电极方向生长过去。运动皮层就需要精细对位,那是对付单个假肢的,搞错了位置就白费劲。”
“我明白了。谢谢您。”
郭锐很开心地笑着,“那显然,我们更需要全脑铺展了。”
“这里有个大麻烦。微电极网络接收了大量神经脉冲,导出到计算模块去执行,那计算模块的能力岂不是与大脑中枢神经同级?”伊特脸色苍白,“这在逻辑上不可能。”
“数据筛选器而已,又不是每个信号都要求物理执行。”郭锐说。
“大脑一片混沌,各种信号纷至沓来,谁知道哪个信号是明确的指令,哪个只是心血来潮的小念头?连我们自己都分不清楚,数据筛选器怎么筛呢?这实际上要去解大脑黑箱了!”
会议室热闹起来,大脑黑箱实在令人望而生畏。有两三个皱着眉头苦苦思索。
“这样吧,”郭锐听了一个小时以后二愣子脾气发作,“我们还是做数据筛选器,大脑黑箱当它不存在。先把信号全部导出来,慢慢解析,迭代几年,它迟早变成白箱。那些神经信号最多也就是看不懂,但不再是看不见!对吧?伊特兰德公司的同仁们,你们集中开发全脑铺展的微电极点阵网络。数据筛选器作为配套项目,由我负责。输了就输了,我愿意为失败负责。”
会议室安静下来。众人不反对他了,还有点喜欢他的勇悍。
“这里需要一个数学家,”伊特深思地说。“设计数据筛选器。伯克利分校有几个人我认识。”
“我也知道一个数学家,”郭锐笑道,“是个黑客。干这种事,他比许多规规矩矩的人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