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8回
李太白应邀赴盛会
痴情女践约守佳期
(太白编年:玄宗开元22年/34岁)
???????????????
刘胜见李白烂醉不醒,正要下手,忽听身后一声断喝:“还不收手嘛!”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斗笠人也。两人虽剑术不相上下,斗笠人轻功了得,早欺近身来,刘胜不得不跳过一边,恨恨地道:
“好你个破斗笠,我亲眼看你多次对他痛下杀着,为什么关键时又反过来护着他?你是不是神志不清,才如此颠倒失常?”
“少罗嗦,你走也不走?不然咱俩比试比试,等他醒来把你撵上杀了?”
“比又怎样?”刘胜说着,果然一个仙人指路,分心便刺。
斗笠人不慌不忙,将对方剑式一一化解,正要反守为攻,太白悠悠醒转,醉眼蒙眬道:
“洞天福地,谁在斗狠?有意要惊醒我这梦中人嘛?”擦擦眼睛,看清刘胜,摸摸胸衫,翻身坐起。
刘胜见不是路,跳出圈子,没命地跑走了,刹那间,斗笠人也走的不知去向。
李白兀自去摸花丛中的酒葫芦,忽听山下有人喊他,抬眼观瞧,原来是梁二叔匆匆走来,心道:“出了什么事?”这一惊,酒已醒了许多。梁二叔走到跟前,拿出一封书信道:“这是昨天接到的信,是御史刘绾嘱人捎给你的,尊夫人让我速来交你,以免误事。”
李白将信展开,见上面写道:
“太白亲鉴:吾虽未弃轩冕,然与尔同尚无为,庶几子龄。胡公餐霞楼之会,幸与尔结神仙之好,太白风采,心常念之。窃以为,非我族类,必不相亲,同追仙道,方可共卧松云,天地无私,神道亦然。今闻太白鸾鹤之心,已结青萝之好,造石室于桃岩,憩云窗而高眠,羡之慕之。心驰神飞,欲共参餐霞妙理;食废寝忘,可同修蓬壶玄机?期移仙步而早来,以解霜台之望苦。”
李白读过此信,又看一遍,引梁二叔走进石室,于粗木桌上铺笺蘸墨,梁二叔近前相看,落于信纸上的,是迎头写下的一行字“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再往下看,竟是一首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
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
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
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
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
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
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
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
入远构石室,选幽开上田。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
永辞霜台客,千载方来旋。
这诗言外之意是说:我李白已追仙好道三十年,如今隐居这桃花岩,环境好极了,再不想离开这里半步,刘御史,你职司弹劾,独受风霜之苦吧,我李白永不见你!
李白写后封好,嘱咐梁二叔带回去及时寄走。送走梁二叔,他如大醉方醒,刘御史的邀请,反激起他济世雄心,皇帝身边不尽是这等醉生梦死枉吃朝廷俸禄的王公大臣吧?都说荆州刺史韩朝宗礼贤下士,专好奖掖后|进,那我就找机会下山,前去拜谒。
他虽有这样的打算,奈何从蜀中带出的三十万金差不多已经挥尽,看看冬天过去,又一年的春天已经到来,几次返回安陆家中,也未凑够再一次游历所需费用。一天,忽然接到一个请柬,打开看时,上面写道:
“太白制作,横被六合,力敌造化,遍结王公,收名定价于诸侯,餐霞楼一会,信焉。五日后于襄阳城山公楼摆名流之宴,座有韩荆州、李少府诸公,不虚右席,莅临为盼。”
看看署名,乃襄阳马少府,名巨。李白想起来了,当时餐霞楼座中确有此人,似曾有约,但默语内敛,因而印象不深,不想却能惊动韩朝宗,热情相招,真是喜出望外,稍作准备,也不及返回安陆,提前登程。
李白偏午起程,第二日傍晚,那襄阳城外的大堤便遥遥在望了。远远看去,那明亮的汉水流经襄阳而去,岘山邻西 ,城外的大堤花儿竞开,一片暖色。此时,大堤上站着一个女子,见远处有人策马奔来,满怀希望地翘首而望,李白跑得越近,她越觉得像自己等待的意中人,最后她挥起火红的绢帕,喜极而泣地高喊:
“阿郎——”
待李白策马跑到跟前,她忽然满脸的失望羞窘,泪流满面。这时,那面走来一位婆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显然是女子的母亲,拉起她道:
“青儿,你早早跑来这里等他,一直到现在,不吃不喝,不是要把身子急坏了?他若不是被要紧事牵绊,与你这佳期之会就不应爽约,急也没用,再等一会,待太阳落山就回家吧,别让我们父母跟着惦记着急,好吗?”
李白跳下马来,看那女子,年方二八,俏丽如许氏一般,让她这样痴情,想那未来应佳期之会的男子,定然是位才貌俱佳的小伙子。李白替这位女子着急,想到了乐府旧题《大题曲》,借那女子的口吻吟道:
汉水临襄阳,
花开大堤暖。
佳期大堤下,
泪向南云满。
春风复无情,
吹我梦魂散。
不见眼中人,
天长音信断。
吟完,他想到了妻子许氏,自己是从桃花岩直接起身来的,多日不见妻子,她也会如这位女子一样思念丈夫,盼望快些归去。刹那间,逗起李白无尽的客思,也像那女子一样泪落南云。可他又想到来此地的目的,今次拜谒有成,平步青云,也可慰妻荫子,拔身蒿莱,才有所用。想到方才所吟尾句,心内不禁猛地一动:“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哦!这句话可别成为我此行之谶语!
李白摇摇头,不愿再往下想,沿着大堤向城内走去,先去见那马少府。
有诗曰:
问谁引我上高堤,
暖花淑气惹眼迷。
偶因触景诗心动,
开口成谶可称奇。
不知李白去襄阳城内找马少府还会遭遇什么事情,大堤会宴韩朝宗能否慧眼识英俊,向朝廷荐引太白,请看下回。
【著后手记】
本回所录李白诗原题分别为《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大堤曲》,其他书信、请柬子虚乌有,皆为本书著者代拟。笕久美子《李白年谱》载:“七三四年(开元二十二年)李白三十四岁。春,游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希求当时颇有声望的荆州(今湖北省松滋县至石首一带的长江流域)长史韩朝宗荐引。 ”本书著者依此演述。
说明:稿件为原创,未与其他网站签约。
(本章完)
第68回
李太白应邀赴盛会
痴情女践约守佳期
(太白编年:玄宗开元22年/34岁)
???????????????
刘胜见李白烂醉不醒,正要下手,忽听身后一声断喝:“还不收手嘛!”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斗笠人也。两人虽剑术不相上下,斗笠人轻功了得,早欺近身来,刘胜不得不跳过一边,恨恨地道:
“好你个破斗笠,我亲眼看你多次对他痛下杀着,为什么关键时又反过来护着他?你是不是神志不清,才如此颠倒失常?”
“少罗嗦,你走也不走?不然咱俩比试比试,等他醒来把你撵上杀了?”
“比又怎样?”刘胜说着,果然一个仙人指路,分心便刺。
斗笠人不慌不忙,将对方剑式一一化解,正要反守为攻,太白悠悠醒转,醉眼蒙眬道:
“洞天福地,谁在斗狠?有意要惊醒我这梦中人嘛?”擦擦眼睛,看清刘胜,摸摸胸衫,翻身坐起。
刘胜见不是路,跳出圈子,没命地跑走了,刹那间,斗笠人也走的不知去向。
李白兀自去摸花丛中的酒葫芦,忽听山下有人喊他,抬眼观瞧,原来是梁二叔匆匆走来,心道:“出了什么事?”这一惊,酒已醒了许多。梁二叔走到跟前,拿出一封书信道:“这是昨天接到的信,是御史刘绾嘱人捎给你的,尊夫人让我速来交你,以免误事。”
李白将信展开,见上面写道:
“太白亲鉴:吾虽未弃轩冕,然与尔同尚无为,庶几子龄。胡公餐霞楼之会,幸与尔结神仙之好,太白风采,心常念之。窃以为,非我族类,必不相亲,同追仙道,方可共卧松云,天地无私,神道亦然。今闻太白鸾鹤之心,已结青萝之好,造石室于桃岩,憩云窗而高眠,羡之慕之。心驰神飞,欲共参餐霞妙理;食废寝忘,可同修蓬壶玄机?期移仙步而早来,以解霜台之望苦。”
李白读过此信,又看一遍,引梁二叔走进石室,于粗木桌上铺笺蘸墨,梁二叔近前相看,落于信纸上的,是迎头写下的一行字“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再往下看,竟是一首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
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
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
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
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
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
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
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
入远构石室,选幽开上田。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
永辞霜台客,千载方来旋。
这诗言外之意是说:我李白已追仙好道三十年,如今隐居这桃花岩,环境好极了,再不想离开这里半步,刘御史,你职司弹劾,独受风霜之苦吧,我李白永不见你!
李白写后封好,嘱咐梁二叔带回去及时寄走。送走梁二叔,他如大醉方醒,刘御史的邀请,反激起他济世雄心,皇帝身边不尽是这等醉生梦死枉吃朝廷俸禄的王公大臣吧?都说荆州刺史韩朝宗礼贤下士,专好奖掖后|进,那我就找机会下山,前去拜谒。
他虽有这样的打算,奈何从蜀中带出的三十万金差不多已经挥尽,看看冬天过去,又一年的春天已经到来,几次返回安陆家中,也未凑够再一次游历所需费用。一天,忽然接到一个请柬,打开看时,上面写道:
“太白制作,横被六合,力敌造化,遍结王公,收名定价于诸侯,餐霞楼一会,信焉。五日后于襄阳城山公楼摆名流之宴,座有韩荆州、李少府诸公,不虚右席,莅临为盼。”
看看署名,乃襄阳马少府,名巨。李白想起来了,当时餐霞楼座中确有此人,似曾有约,但默语内敛,因而印象不深,不想却能惊动韩朝宗,热情相招,真是喜出望外,稍作准备,也不及返回安陆,提前登程。
李白偏午起程,第二日傍晚,那襄阳城外的大堤便遥遥在望了。远远看去,那明亮的汉水流经襄阳而去,岘山邻西 ,城外的大堤花儿竞开,一片暖色。此时,大堤上站着一个女子,见远处有人策马奔来,满怀希望地翘首而望,李白跑得越近,她越觉得像自己等待的意中人,最后她挥起火红的绢帕,喜极而泣地高喊:
“阿郎——”
待李白策马跑到跟前,她忽然满脸的失望羞窘,泪流满面。这时,那面走来一位婆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显然是女子的母亲,拉起她道:
“青儿,你早早跑来这里等他,一直到现在,不吃不喝,不是要把身子急坏了?他若不是被要紧事牵绊,与你这佳期之会就不应爽约,急也没用,再等一会,待太阳落山就回家吧,别让我们父母跟着惦记着急,好吗?”
李白跳下马来,看那女子,年方二八,俏丽如许氏一般,让她这样痴情,想那未来应佳期之会的男子,定然是位才貌俱佳的小伙子。李白替这位女子着急,想到了乐府旧题《大题曲》,借那女子的口吻吟道:
汉水临襄阳,
花开大堤暖。
佳期大堤下,
泪向南云满。
春风复无情,
吹我梦魂散。
不见眼中人,
天长音信断。
吟完,他想到了妻子许氏,自己是从桃花岩直接起身来的,多日不见妻子,她也会如这位女子一样思念丈夫,盼望快些归去。刹那间,逗起李白无尽的客思,也像那女子一样泪落南云。可他又想到来此地的目的,今次拜谒有成,平步青云,也可慰妻荫子,拔身蒿莱,才有所用。想到方才所吟尾句,心内不禁猛地一动:“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哦!这句话可别成为我此行之谶语!
李白摇摇头,不愿再往下想,沿着大堤向城内走去,先去见那马少府。
有诗曰:
问谁引我上高堤,
暖花淑气惹眼迷。
偶因触景诗心动,
开口成谶可称奇。
不知李白去襄阳城内找马少府还会遭遇什么事情,大堤会宴韩朝宗能否慧眼识英俊,向朝廷荐引太白,请看下回。
【著后手记】
本回所录李白诗原题分别为《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大堤曲》,其他书信、请柬子虚乌有,皆为本书著者代拟。笕久美子《李白年谱》载:“七三四年(开元二十二年)李白三十四岁。春,游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希求当时颇有声望的荆州(今湖北省松滋县至石首一带的长江流域)长史韩朝宗荐引。 ”本书著者依此演述。
说明:稿件为原创,未与其他网站签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