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大漠中,处处都是飞沙走石的戈壁荒漠,千里不见人烟,几乎无半点生命迹象,有的只是一阵阵风吹,风中夹杂着砂砾,在如此恶劣的环境,要想生存可谓举步维艰。
大漠深处,一座残垣断壁的土城映入眼帘;残缺的城墙,被那无情的风沙疯狂肆虐着,每一次狂风过后都会害怕它会被这风沙掩埋,再也不见天日。
然而世间或许总有一些例外,为了生存,为了希望在这飞沙走石的荒漠中艰难的求生。土城再一次抗住了狂风的考验,对土城里尚在的人来说,这样的狂风早已习以为常,比起对敌军一次又一次的玩命厮杀,这狂风在他们眼里似乎不算什么。
土城中,人们收拾着被狂风吹得十分混乱的现场,这在大漠似乎见惯不惯;这群人身上穿着各式不一,有的甚至就是破布毛皮,唯一相同的就是所有人都无一例外满头白发,整个老人城啊;但从他们衣着依稀可以看出他们大多数人是些军人;若不是城高处一杆破旧唐字大旗,光从那破旧的军衣甲胄来看,确实很难判断他们是哪国士兵。
说来可能不解,这大漠深处怎会有大唐旗帜?只见土城楼台处一白头白须男子促立着望向太阳升起的东边思索回忆着。
话说十八年前,大漠安西地界归属大唐国土,后来中洲发生动乱,驻守安西的大军主力受命东进,回中土勤王,只留有部分守军在安西驻守;在这期间,西边的西蕃国突然发兵进攻安西,安西守军苦苦奋战数月,朝廷却无意发兵支援。
西蕃国是大唐对西洲蕃国的称谓,西蕃国位处西洲高地。独立建国已有自成一系已有六百余年,西蕃国信奉百姓独尊佛道,举国侍奉佛法。见中土大唐内乱,便举兵来犯。
朔北守将郭毅亲自执笔,上报朝廷,叙述大唐苦心经营安西百来年,实属不易,三十六镇万万不可丢,请求朝廷发兵支援,长安方面却以攘外必先安内,势以安定平叛中洲动乱为先,表明安西可丢,便于西凉设西防为由,不肯发兵救援安西。甚至暗中传令安西守军弃安西之地,率全军回来平叛动乱。为了安西百万军民免遭西蕃屠戮蹂躏,当时留守安西的守将贺兰敬德得知朝廷执意放弃安西,不会发兵援救,赫然决定率领愿意东归的百姓和军队东归。几乎百万之众,在荒漠丘峰上绵延几十余里。
再说朔北郭毅只知朝廷无意发兵安西,却不知早已传令安西留守部队东归。自知国土寸土不能让的郭毅校场点兵,令长子郭援为援西先锋将军,率朔北飞骑军三万援助,自己则大军留守朔北,防御北疆魔族进犯。
话说郭援受令后,立马率领朔北飞骑军从朔北马不停蹄赶往安西,日夜兼程,五天的路程硬是三天便赶到。一路上飞骑军只见都是死尸遍野,千里烽烟,唯独不见安西守军。
正在人疲马劳之际,又遇上了东进的西蕃大军,真是冤家路窄,顾不得半点疲惫,三万飞骑军飞杀冲进西蕃军队中厮杀。自以为与唐军交战多次,早已熟知对方作战的西蕃军面对这看似熟悉而又陌生的军队被杀得措手不及。此时郭援率军正似入无人之境时,突一仗许红光宝剑从远处径直袭来,郭援也是久战沙场,立即回头挥舞手中的银头尖矛挡过,再回头时,只见敌军上方一人御剑横空而立。
郭援心中不免一惊,暗暗叫奇,自知此人不一般,见他这样应是那剑修之类的修行者。便回马过来,银头尖矛指向大叫到:“来者何人,快快留下姓名,莫做我郭援矛下无名鬼。”
那御剑横空之人便是西蕃大将奚伯答,也就是西蕃此次入侵安西的领军主帅。只见他身穿蟒袍,冷笑道:“我乃西蕃剑圣奚伯答,贺兰敬德何在?快快出来受死。”
郭援心中猛地一惊:西蕃剑圣,自己早有耳闻,西蕃国有一剑,号称西洲剑圣,西洲之内无剑能出其右。郭援猛地又转回神来,想来安西守军未成覆灭,看这西蕃剑圣好生了得,便握了握手中的银矛,想要领教领教。
奚伯答语音刚落,郭援便跃马挥矛飞将袭来,奚伯答见状也不多说,御剑来挡,郭援苦战几十回合,自知不敌,便回身退回马来。
奚伯答收剑暗暗惊到,此子年纪轻轻,虽说不上是自己的敌手,但约莫着也有个八九品的武秩,可惜不能他所用。奚伯答面向郭援道:“安西现已竟入我西蕃,你若降我,可保你富贵前程,何苦为了你那无情的大唐丢了性命,我见你是个可造之材,爱惜人才,方才许诺与你,若是你执迷不悟,葬身于此实属可惜啊!”
郭援冷笑道:“我郭家三代世受朝廷恩惠,怎可做背弃朝廷之事,少说废话,拿命来便是。”说完便杀将入西蕃军列中去。
奚伯答悲叹一口气,挥手示意大军进攻,也许是不忍亲手弑才或是没有把郭援放在心上,自知当务之急是去追那撤退的贺兰敬德。示意大军后,便亲自领大军往东去了,留下数倍于敌军的军队对郭援他们进行围杀。
郭援三万飞骑军常年与魔族军队作战,虽作战勇猛,对蕃军有一当十之勇,屡屡挫败敌军。奈何疲惫之师,又以少敌众,三万飞骑死伤殆尽,正不知如何时,郭援见奚伯答分兵东去。顾不得多想,郭援举矛号令飞骑全体将士向西突围,西边兵势较弱,突围胜算较大,同时向西意味着什么,他心里也再清楚不过。
面对数倍于己的军队,在郭援指挥下,飞骑军很快便突破西边围堵的缺口,逃出包围,郭援等径直深入安西大漠深处……
白发将正深情回忆着,突然一少年跑来,一巴掌拍在他身上道:“郭叔,郭叔,怎么了,在想什么呢,大家忙活了大半天,已经收拾好了……”
少年走进一看:“咦,郭叔你怎么了,你眼睛怎么湿了,是不是刚才的大风把沙子吹进你眼里了。”
少年贴近:“来我帮您吹吹。”
白发将军揉揉眼睛,用手抚摸着少年的头,笑道:“没事了,这风大,走,回屋去吧。”
说罢便与少年走进土房去。
这白发将军便是那十八年前突围后的郭援,当年还是与这少年一般正值青春年华,因家国战事而陷身于此,十八年了,具是满头白发,郭援心中试想:自己那朔北老爹也应该没有自己多吧。一想到这,郭援不禁露出一副苦笑,这辈子可能再也见不到他那老爹了,不禁连那苦笑也没了。
土房里,郭援和那少年一起,整个土城中除了那少年是黑发,所有人都是白发鬓鬓。
说起这少年,还得从郭援率军突围后说起。当时郭援一行率军向西一路游荡,前途未卜,路上不时遇见一些西蕃小股部队,曾经叱咤朔北的飞骑军过着散兵游将的游击生活,一路上不时有一些流离的安西难民加入,郭援靠着手下的残兵弱将不断对安西地区的一些落单的小股西蕃军队骚扰,以战养兵,而西蕃军队中对这支神出鬼没的军队则称其为乞活军。
有一次郭援得到情报,将会有一支蕃军经过他们驻扎的地方,于是又带兵外出骚扰打击蕃军,回途中遇见一伙蕃军正在屠杀劫掠流离百姓。郭援立即击杀了这股蕃军,但是那些流民还是死完了,郭援下令掩埋尸体时发现了尚在襁褓中的少年,乱世之中,大人尚且无法自保,更何况是尚在襁褓的孩子。
正当大家都决定弃之而去时,那孩子或许是饿了,突然啼哭起来,顿时在场的所有人都镇住了,一伙百战生死的将士都湿了眼眸。这是生命,曾是他们舍命为之保护的,现在却要弃之不顾?
郭援抱起孩子道:“身处于乱世本不是你的错,抛弃你而去才是我们的过错。”
说着便举起孩子道:“我郭援是大唐军人,守护大唐百姓是我的职责,这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敌人叫我们乞活军,对,我们不仅仅是乞活,我们还是大唐将士,守卫大唐疆土。安西是大唐的疆域,安西上的唐民也是我们的同胞,哪怕只有一人,也是我们的使命。今日起我在这起誓:我郭援此生,在,便守护安西一方,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我郭援亡,也将化身鬼魂护卫安西,安西永属我大唐。”
在场将士纷纷泣泪,无不动容,也跟着立誓,那一刻,他们是无比的悲壮,却又是无比的高大。
后来郭援在孩子身上发现个刻有刘字的玉牌,应该是他爹娘留于他,也是这孩子的姓,便给这孩子起名刘光,寓意希望的光明。
郭援拿出一根发簪,眼里流露出一丝温情,不禁道:“也不知她可曾还好?”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光偏过脑袋道:“郭叔,这是什么?”
郭援回过神来忙收起发簪道:“没什么,郭叔只是想家了!”
刘光不解,郭叔为什么总是带着那根短短的簪子说想家,也不懂郭叔家是什么样子;虽然为了安全他们要经常换地方,但在他眼里,安西便是他们家。
他哪里知道在东边,那个郭叔和其他人都会提到的大唐,那个只存在于他们口中的家和富丽堂皇的国度是个什么样子,也许有的只是吃不完的牛羊,和他们常说的那种很清很清却又没见过的水,又或者是他们说的穿的衣服是极好极好的绸缎制成……
总之,那应该是一个天堂吧,刘光在脑子里尽自己最大的想象力去想象所能想到的一切。
郭援看着少年,少年身着麻布兽皮,瘦弱身材,本是十五六岁年纪,却只长得十三四岁般高。此时也不知他在思索着什么,时而傻笑,时而又认真的点头,郭援有些疑惑道:“小光,想什么呢?”
刘光嬉皮笑脸向郭援道:“郭叔,你和大家总是说我们的家乡在东边,那个叫大唐的国家,我总是见大家每次说起总是异常开心,大家也总是想着回去,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去,我也想见见大唐,那个你们常说的地方。”
郭援笑道:“会的,总有一天会见到的,相信郭叔,很快就会见到,很快我们就会回家了。”
刘光知道,这话郭叔说过很多次了,但是他还是相信郭叔说的。
少年点头道:“郭叔,到时记得带我去看那长安,我也想见见,真的有那么美吗?”
白发郭援微笑道:“行,到时候我带你去,那可是好了,总之你见过的,没见过的,好玩的,管你吃得那个叫饱,玩的叫好,定是乐不思蜀。”
虽然少年没见过,但还是嗯嗯的一个劲点头,满是充满希望的期待。
“走,我们去看看大家怎么样!”郭援对少年道。
两人走出土房,刘光天真的走在前面,郭援紧随其后,看着这少年,郭援心中暗暗道:一定会的。
大漠深处,一座残垣断壁的土城映入眼帘;残缺的城墙,被那无情的风沙疯狂肆虐着,每一次狂风过后都会害怕它会被这风沙掩埋,再也不见天日。
然而世间或许总有一些例外,为了生存,为了希望在这飞沙走石的荒漠中艰难的求生。土城再一次抗住了狂风的考验,对土城里尚在的人来说,这样的狂风早已习以为常,比起对敌军一次又一次的玩命厮杀,这狂风在他们眼里似乎不算什么。
土城中,人们收拾着被狂风吹得十分混乱的现场,这在大漠似乎见惯不惯;这群人身上穿着各式不一,有的甚至就是破布毛皮,唯一相同的就是所有人都无一例外满头白发,整个老人城啊;但从他们衣着依稀可以看出他们大多数人是些军人;若不是城高处一杆破旧唐字大旗,光从那破旧的军衣甲胄来看,确实很难判断他们是哪国士兵。
说来可能不解,这大漠深处怎会有大唐旗帜?只见土城楼台处一白头白须男子促立着望向太阳升起的东边思索回忆着。
话说十八年前,大漠安西地界归属大唐国土,后来中洲发生动乱,驻守安西的大军主力受命东进,回中土勤王,只留有部分守军在安西驻守;在这期间,西边的西蕃国突然发兵进攻安西,安西守军苦苦奋战数月,朝廷却无意发兵支援。
西蕃国是大唐对西洲蕃国的称谓,西蕃国位处西洲高地。独立建国已有自成一系已有六百余年,西蕃国信奉百姓独尊佛道,举国侍奉佛法。见中土大唐内乱,便举兵来犯。
朔北守将郭毅亲自执笔,上报朝廷,叙述大唐苦心经营安西百来年,实属不易,三十六镇万万不可丢,请求朝廷发兵支援,长安方面却以攘外必先安内,势以安定平叛中洲动乱为先,表明安西可丢,便于西凉设西防为由,不肯发兵救援安西。甚至暗中传令安西守军弃安西之地,率全军回来平叛动乱。为了安西百万军民免遭西蕃屠戮蹂躏,当时留守安西的守将贺兰敬德得知朝廷执意放弃安西,不会发兵援救,赫然决定率领愿意东归的百姓和军队东归。几乎百万之众,在荒漠丘峰上绵延几十余里。
再说朔北郭毅只知朝廷无意发兵安西,却不知早已传令安西留守部队东归。自知国土寸土不能让的郭毅校场点兵,令长子郭援为援西先锋将军,率朔北飞骑军三万援助,自己则大军留守朔北,防御北疆魔族进犯。
话说郭援受令后,立马率领朔北飞骑军从朔北马不停蹄赶往安西,日夜兼程,五天的路程硬是三天便赶到。一路上飞骑军只见都是死尸遍野,千里烽烟,唯独不见安西守军。
正在人疲马劳之际,又遇上了东进的西蕃大军,真是冤家路窄,顾不得半点疲惫,三万飞骑军飞杀冲进西蕃军队中厮杀。自以为与唐军交战多次,早已熟知对方作战的西蕃军面对这看似熟悉而又陌生的军队被杀得措手不及。此时郭援率军正似入无人之境时,突一仗许红光宝剑从远处径直袭来,郭援也是久战沙场,立即回头挥舞手中的银头尖矛挡过,再回头时,只见敌军上方一人御剑横空而立。
郭援心中不免一惊,暗暗叫奇,自知此人不一般,见他这样应是那剑修之类的修行者。便回马过来,银头尖矛指向大叫到:“来者何人,快快留下姓名,莫做我郭援矛下无名鬼。”
那御剑横空之人便是西蕃大将奚伯答,也就是西蕃此次入侵安西的领军主帅。只见他身穿蟒袍,冷笑道:“我乃西蕃剑圣奚伯答,贺兰敬德何在?快快出来受死。”
郭援心中猛地一惊:西蕃剑圣,自己早有耳闻,西蕃国有一剑,号称西洲剑圣,西洲之内无剑能出其右。郭援猛地又转回神来,想来安西守军未成覆灭,看这西蕃剑圣好生了得,便握了握手中的银矛,想要领教领教。
奚伯答语音刚落,郭援便跃马挥矛飞将袭来,奚伯答见状也不多说,御剑来挡,郭援苦战几十回合,自知不敌,便回身退回马来。
奚伯答收剑暗暗惊到,此子年纪轻轻,虽说不上是自己的敌手,但约莫着也有个八九品的武秩,可惜不能他所用。奚伯答面向郭援道:“安西现已竟入我西蕃,你若降我,可保你富贵前程,何苦为了你那无情的大唐丢了性命,我见你是个可造之材,爱惜人才,方才许诺与你,若是你执迷不悟,葬身于此实属可惜啊!”
郭援冷笑道:“我郭家三代世受朝廷恩惠,怎可做背弃朝廷之事,少说废话,拿命来便是。”说完便杀将入西蕃军列中去。
奚伯答悲叹一口气,挥手示意大军进攻,也许是不忍亲手弑才或是没有把郭援放在心上,自知当务之急是去追那撤退的贺兰敬德。示意大军后,便亲自领大军往东去了,留下数倍于敌军的军队对郭援他们进行围杀。
郭援三万飞骑军常年与魔族军队作战,虽作战勇猛,对蕃军有一当十之勇,屡屡挫败敌军。奈何疲惫之师,又以少敌众,三万飞骑死伤殆尽,正不知如何时,郭援见奚伯答分兵东去。顾不得多想,郭援举矛号令飞骑全体将士向西突围,西边兵势较弱,突围胜算较大,同时向西意味着什么,他心里也再清楚不过。
面对数倍于己的军队,在郭援指挥下,飞骑军很快便突破西边围堵的缺口,逃出包围,郭援等径直深入安西大漠深处……
白发将正深情回忆着,突然一少年跑来,一巴掌拍在他身上道:“郭叔,郭叔,怎么了,在想什么呢,大家忙活了大半天,已经收拾好了……”
少年走进一看:“咦,郭叔你怎么了,你眼睛怎么湿了,是不是刚才的大风把沙子吹进你眼里了。”
少年贴近:“来我帮您吹吹。”
白发将军揉揉眼睛,用手抚摸着少年的头,笑道:“没事了,这风大,走,回屋去吧。”
说罢便与少年走进土房去。
这白发将军便是那十八年前突围后的郭援,当年还是与这少年一般正值青春年华,因家国战事而陷身于此,十八年了,具是满头白发,郭援心中试想:自己那朔北老爹也应该没有自己多吧。一想到这,郭援不禁露出一副苦笑,这辈子可能再也见不到他那老爹了,不禁连那苦笑也没了。
土房里,郭援和那少年一起,整个土城中除了那少年是黑发,所有人都是白发鬓鬓。
说起这少年,还得从郭援率军突围后说起。当时郭援一行率军向西一路游荡,前途未卜,路上不时遇见一些西蕃小股部队,曾经叱咤朔北的飞骑军过着散兵游将的游击生活,一路上不时有一些流离的安西难民加入,郭援靠着手下的残兵弱将不断对安西地区的一些落单的小股西蕃军队骚扰,以战养兵,而西蕃军队中对这支神出鬼没的军队则称其为乞活军。
有一次郭援得到情报,将会有一支蕃军经过他们驻扎的地方,于是又带兵外出骚扰打击蕃军,回途中遇见一伙蕃军正在屠杀劫掠流离百姓。郭援立即击杀了这股蕃军,但是那些流民还是死完了,郭援下令掩埋尸体时发现了尚在襁褓中的少年,乱世之中,大人尚且无法自保,更何况是尚在襁褓的孩子。
正当大家都决定弃之而去时,那孩子或许是饿了,突然啼哭起来,顿时在场的所有人都镇住了,一伙百战生死的将士都湿了眼眸。这是生命,曾是他们舍命为之保护的,现在却要弃之不顾?
郭援抱起孩子道:“身处于乱世本不是你的错,抛弃你而去才是我们的过错。”
说着便举起孩子道:“我郭援是大唐军人,守护大唐百姓是我的职责,这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敌人叫我们乞活军,对,我们不仅仅是乞活,我们还是大唐将士,守卫大唐疆土。安西是大唐的疆域,安西上的唐民也是我们的同胞,哪怕只有一人,也是我们的使命。今日起我在这起誓:我郭援此生,在,便守护安西一方,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我郭援亡,也将化身鬼魂护卫安西,安西永属我大唐。”
在场将士纷纷泣泪,无不动容,也跟着立誓,那一刻,他们是无比的悲壮,却又是无比的高大。
后来郭援在孩子身上发现个刻有刘字的玉牌,应该是他爹娘留于他,也是这孩子的姓,便给这孩子起名刘光,寓意希望的光明。
郭援拿出一根发簪,眼里流露出一丝温情,不禁道:“也不知她可曾还好?”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光偏过脑袋道:“郭叔,这是什么?”
郭援回过神来忙收起发簪道:“没什么,郭叔只是想家了!”
刘光不解,郭叔为什么总是带着那根短短的簪子说想家,也不懂郭叔家是什么样子;虽然为了安全他们要经常换地方,但在他眼里,安西便是他们家。
他哪里知道在东边,那个郭叔和其他人都会提到的大唐,那个只存在于他们口中的家和富丽堂皇的国度是个什么样子,也许有的只是吃不完的牛羊,和他们常说的那种很清很清却又没见过的水,又或者是他们说的穿的衣服是极好极好的绸缎制成……
总之,那应该是一个天堂吧,刘光在脑子里尽自己最大的想象力去想象所能想到的一切。
郭援看着少年,少年身着麻布兽皮,瘦弱身材,本是十五六岁年纪,却只长得十三四岁般高。此时也不知他在思索着什么,时而傻笑,时而又认真的点头,郭援有些疑惑道:“小光,想什么呢?”
刘光嬉皮笑脸向郭援道:“郭叔,你和大家总是说我们的家乡在东边,那个叫大唐的国家,我总是见大家每次说起总是异常开心,大家也总是想着回去,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去,我也想见见大唐,那个你们常说的地方。”
郭援笑道:“会的,总有一天会见到的,相信郭叔,很快就会见到,很快我们就会回家了。”
刘光知道,这话郭叔说过很多次了,但是他还是相信郭叔说的。
少年点头道:“郭叔,到时记得带我去看那长安,我也想见见,真的有那么美吗?”
白发郭援微笑道:“行,到时候我带你去,那可是好了,总之你见过的,没见过的,好玩的,管你吃得那个叫饱,玩的叫好,定是乐不思蜀。”
虽然少年没见过,但还是嗯嗯的一个劲点头,满是充满希望的期待。
“走,我们去看看大家怎么样!”郭援对少年道。
两人走出土房,刘光天真的走在前面,郭援紧随其后,看着这少年,郭援心中暗暗道:一定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