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天开始,京城里就开始有百姓们在悄悄地议论着:“听说右首辅的公子花万两黄金把苏家铺子的缉里丝全部包下了,是真的吗?”
“可不是嘛,我也听说了,万两黄金呐,那可够我们全京城的百姓们吃一年的了。
啧啧,人家花出去,连眼睛都没眨一下。”
“这算什么,人家威武爷在天香楼里的头牌身上花的又何止这个数?!”
“真不知道那柳府到底有多少银子?哎,我说,会不会富可敌国?”
“嘘,小声点儿,饭可以乱吃,但话可不能乱说。
那柳公子可是人送绰号'威武爷'的,你没看到连原兵部尚书的公子在他手里都讨不到好吗?”
“也是,咱老百姓还是消停点吧,人家圣上都装聋作哑的。”
......
传言越来越盛,盛到连东阳王都知道了。
在御书房的案几上,摆着一厚摞言官御史们的折子。
个个都措辞严厉,并直指柳府那骄奢淫逸、挥金如土的公子柳修远。
最重要的是,这些言官们还列举了大量的事实。
再加上柳修远做事一向不加掩饰,只要有心,都能打听得到。
东阳王粗略地算了一下,自己也吓了一跳。
这柳修远一年的花费,竟然比国库里的银子都还多。
他知道母后家族里家底丰厚,为东阳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就连父王都让着柳家三分。
可是,就算那柳自珍(前文中提过,是太后的父亲)从前朝皇帝那儿骗了不少银子出来,这么多年过去了,就算是守着金山银山也该消耗得差不多了。
作为帝王,他也深深懂得“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所以,只要不太过份,他一般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现在,从言宫们的折子来看,这柳府竟富可敌国!
于是,东阳王怒了,下令严查柳家。
老太后这些天的眼皮子就直跳,有些心神不定的,总觉得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这不,派人唤来了皇后来陪她。
俩个人正在那儿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一个面生的小太监急匆匆跑来求见太后娘娘。
问他有什么事也不说,只是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递与老太后。
老太后打开一看,“哎哟喂”一声惊叫,当场就背过气去了。
吓得皇后和一干婢女们又是捶胸又是掐人中的,乱成一团。
好半天,太后娘娘才缓过气来。
一睁开眼睛就赶紧吩咐那贴身宫女:“快,快去给柳府送个信儿。”
皇后娘娘当场就愣在原地,试探着问:“可是柳府出了事?”
老太后这才想起皇后娘娘也在场,一把拉起皇后的手:“烟儿,快抚哀家去那御书房。”
皇后娘娘顿觉事情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加糟糕。
老太后从没叫过自己烟儿,就连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也没喊过“烟儿”这两个字。
同是一母同胞,父亲和母亲对哥哥柳修远就大不一样,一直以来,都是“远儿、远儿”的唤着,对她则是疏远极了。
偶尔,她还能从母亲的眼里看到一抹厌恶与仇恨。
这让她从小就躲在自己的闺房里,以“身体不适”为托辞,以免看到那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样子而难过。
有的时候,她也想过:或许自己不是亲生的吧。
可马上,她又自己否定了自己。
柳府不缺姨娘,也不缺公子、小姐们,虽然其他人都是庶出的。
而且,尽管母亲不喜欢自己,可是却从没放松过对自己的教导。
现在回想起来,大约那个时候,父亲、母亲,就把自己当成未来的皇后来严格要求的吧。
但她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为什么父亲、母亲会对她如此疏远。
直到太后娘娘选中她进宫,又诞下玮儿之后,这种情况才算好转。
老太后也没料到情急之下喊的“烟儿”,竟勾起了皇后如此多的伤心事。
只是看见皇后呆愣在当场,气急败坏地用力掐了她一把:“还不快走,柳府若是出事了,将来玮儿连个母族依靠的都没有。”
皇后这才清醒过来,忙叫来凤辇,一行人急匆匆地赶往御书房。
却不料在御书房的门口,就被何总管拦住了,说是皇上正在里面和大臣们商讨要事。
这个时候,皇后娘娘也顾不上许多了,情急之下从手腕上褪下那翡翠镯子来,悄悄塞进了大总管的手中。
也不见何培忠如何动作,那镯子便不见了。
皇后娘娘一直眼巴巴地看着,暗地里心疼得只咧嘴。
这只镯子还是她诞下玮儿之后,东阳王一时高兴赏与她的为数不多的好东西。
不过,正如老太后所说,现在柳府可是玮儿最大的助力,出事不得。
只得按捺住心中的不满,忐忑不安地看着何大总管。
那老狐狸收下镯子后,只轻轻地吐出两个字“柳家”。
然后便眼观鼻,鼻观口,再也不出声了。
老太后可是人老成精,所有这一切都分毫不差地落在了她的眼睛里。
见势不妙,眼珠子转了转,“哎哟喂”一声,人便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皇后娘娘趁势立马哭着喊了起来:“母后,母后,您快醒醒呀,快来人呀,快去喊太医!”
屋子外面闹腾的如此厉害,东阳王怎会不知?
一想到母后对自己的好,心一软,挥了挥手,让大臣们退下了。
有的大臣不甘心,还想再说些什么,结果东阳王眼睛一瞪:“难不成你们还想逼死太后娘娘?!”
这话可就重了,一干大臣们只好黯然退下。
这几日,京城里有关柳府富可敌国的传言越传越盛,自然引起了柳朝宗的注意。
甚至连言官们对他柳家的弹劾,他也清清楚楚。
他知道柳修远这一次可给他捅了一个天大的娄子,心中自然后悔对儿子的放纵。
然而,坐以待毙,可不是老狐狸柳朝宗的风格!
他想了一下,先是让管家把柳修远叫至书房。
待放纵了一夜的柳修远,顶着一双熊猫眼,打着哈欠走进书房,抬头一看,吓了一大跳。
怎么几日不见,老爹竟变得如此憔悴?
他虽放荡不羁,但至少还没灭绝人性,最起码的孝顺还是有的。
一看到老爹几乎是一夜之间就白了头,人也苍老了许多,顿时心生不忍。
试探着问道:“爹,可是出大事了?”
柳朝宗也不说话,只是把手下探子们的报告一一摆在桌面上,示意儿子自己去看。
“可不是嘛,我也听说了,万两黄金呐,那可够我们全京城的百姓们吃一年的了。
啧啧,人家花出去,连眼睛都没眨一下。”
“这算什么,人家威武爷在天香楼里的头牌身上花的又何止这个数?!”
“真不知道那柳府到底有多少银子?哎,我说,会不会富可敌国?”
“嘘,小声点儿,饭可以乱吃,但话可不能乱说。
那柳公子可是人送绰号'威武爷'的,你没看到连原兵部尚书的公子在他手里都讨不到好吗?”
“也是,咱老百姓还是消停点吧,人家圣上都装聋作哑的。”
......
传言越来越盛,盛到连东阳王都知道了。
在御书房的案几上,摆着一厚摞言官御史们的折子。
个个都措辞严厉,并直指柳府那骄奢淫逸、挥金如土的公子柳修远。
最重要的是,这些言官们还列举了大量的事实。
再加上柳修远做事一向不加掩饰,只要有心,都能打听得到。
东阳王粗略地算了一下,自己也吓了一跳。
这柳修远一年的花费,竟然比国库里的银子都还多。
他知道母后家族里家底丰厚,为东阳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就连父王都让着柳家三分。
可是,就算那柳自珍(前文中提过,是太后的父亲)从前朝皇帝那儿骗了不少银子出来,这么多年过去了,就算是守着金山银山也该消耗得差不多了。
作为帝王,他也深深懂得“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所以,只要不太过份,他一般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现在,从言宫们的折子来看,这柳府竟富可敌国!
于是,东阳王怒了,下令严查柳家。
老太后这些天的眼皮子就直跳,有些心神不定的,总觉得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这不,派人唤来了皇后来陪她。
俩个人正在那儿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一个面生的小太监急匆匆跑来求见太后娘娘。
问他有什么事也不说,只是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递与老太后。
老太后打开一看,“哎哟喂”一声惊叫,当场就背过气去了。
吓得皇后和一干婢女们又是捶胸又是掐人中的,乱成一团。
好半天,太后娘娘才缓过气来。
一睁开眼睛就赶紧吩咐那贴身宫女:“快,快去给柳府送个信儿。”
皇后娘娘当场就愣在原地,试探着问:“可是柳府出了事?”
老太后这才想起皇后娘娘也在场,一把拉起皇后的手:“烟儿,快抚哀家去那御书房。”
皇后娘娘顿觉事情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加糟糕。
老太后从没叫过自己烟儿,就连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也没喊过“烟儿”这两个字。
同是一母同胞,父亲和母亲对哥哥柳修远就大不一样,一直以来,都是“远儿、远儿”的唤着,对她则是疏远极了。
偶尔,她还能从母亲的眼里看到一抹厌恶与仇恨。
这让她从小就躲在自己的闺房里,以“身体不适”为托辞,以免看到那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样子而难过。
有的时候,她也想过:或许自己不是亲生的吧。
可马上,她又自己否定了自己。
柳府不缺姨娘,也不缺公子、小姐们,虽然其他人都是庶出的。
而且,尽管母亲不喜欢自己,可是却从没放松过对自己的教导。
现在回想起来,大约那个时候,父亲、母亲,就把自己当成未来的皇后来严格要求的吧。
但她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为什么父亲、母亲会对她如此疏远。
直到太后娘娘选中她进宫,又诞下玮儿之后,这种情况才算好转。
老太后也没料到情急之下喊的“烟儿”,竟勾起了皇后如此多的伤心事。
只是看见皇后呆愣在当场,气急败坏地用力掐了她一把:“还不快走,柳府若是出事了,将来玮儿连个母族依靠的都没有。”
皇后这才清醒过来,忙叫来凤辇,一行人急匆匆地赶往御书房。
却不料在御书房的门口,就被何总管拦住了,说是皇上正在里面和大臣们商讨要事。
这个时候,皇后娘娘也顾不上许多了,情急之下从手腕上褪下那翡翠镯子来,悄悄塞进了大总管的手中。
也不见何培忠如何动作,那镯子便不见了。
皇后娘娘一直眼巴巴地看着,暗地里心疼得只咧嘴。
这只镯子还是她诞下玮儿之后,东阳王一时高兴赏与她的为数不多的好东西。
不过,正如老太后所说,现在柳府可是玮儿最大的助力,出事不得。
只得按捺住心中的不满,忐忑不安地看着何大总管。
那老狐狸收下镯子后,只轻轻地吐出两个字“柳家”。
然后便眼观鼻,鼻观口,再也不出声了。
老太后可是人老成精,所有这一切都分毫不差地落在了她的眼睛里。
见势不妙,眼珠子转了转,“哎哟喂”一声,人便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皇后娘娘趁势立马哭着喊了起来:“母后,母后,您快醒醒呀,快来人呀,快去喊太医!”
屋子外面闹腾的如此厉害,东阳王怎会不知?
一想到母后对自己的好,心一软,挥了挥手,让大臣们退下了。
有的大臣不甘心,还想再说些什么,结果东阳王眼睛一瞪:“难不成你们还想逼死太后娘娘?!”
这话可就重了,一干大臣们只好黯然退下。
这几日,京城里有关柳府富可敌国的传言越传越盛,自然引起了柳朝宗的注意。
甚至连言官们对他柳家的弹劾,他也清清楚楚。
他知道柳修远这一次可给他捅了一个天大的娄子,心中自然后悔对儿子的放纵。
然而,坐以待毙,可不是老狐狸柳朝宗的风格!
他想了一下,先是让管家把柳修远叫至书房。
待放纵了一夜的柳修远,顶着一双熊猫眼,打着哈欠走进书房,抬头一看,吓了一大跳。
怎么几日不见,老爹竟变得如此憔悴?
他虽放荡不羁,但至少还没灭绝人性,最起码的孝顺还是有的。
一看到老爹几乎是一夜之间就白了头,人也苍老了许多,顿时心生不忍。
试探着问道:“爹,可是出大事了?”
柳朝宗也不说话,只是把手下探子们的报告一一摆在桌面上,示意儿子自己去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猫女神医之有凤来仪,猫女神医之有凤来仪最新章节,猫女神医之有凤来仪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猫女神医之有凤来仪,猫女神医之有凤来仪最新章节,猫女神医之有凤来仪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