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美得无处藏。
人在身旁如沐春光,宁死也无憾。
这首《爱不释手》熟悉的旋律一响起,纵然已经忘掉了电视剧中所有的情节,可是仍旧忘不了杨吉儿那个亦娇亦嗔的回首。只不过是嫣然一笑,便如鲜花般怒放,绽开在整个初唐。
因为这部《唐太宗李世民》,所以在我小时候,李世民给我的印象一直是温文儒雅的。而且我铁了心认为,他与长孙皇后纵然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他爱的当然是杨妃,那个隋炀帝的女儿。
国恨家仇再加恩怨纠缠,电视剧具体的情节早就忘得一干二净,可是小时候便是对这样的狗血也觉得津津有味。现在回想起来,所有的一切不过是雾里看花,特意找到片花来看,结果好似相逢犹恐在梦中。这一段故事,是开篇的歌舞升平,是长孙皇后的奋笔疾书,是水榭亭台的波光潋滟,也是烽烟万里的浩然江山……
旧时电视剧画面并不清晰的效果,反倒如上了岁月的旧胶片,投射出朦胧的光影。在小小的年纪里,它已经是最有趣的故事。
而年纪稍长之后读史,却发现史实中李世民真的有一位杨淑妃。
这位杨淑妃的确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她与李世民的初遇早已经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没有任何资料提及她是怎样嫁给李世民的。正史中对这位杨妃总是寥寥一笔带过--可是这位杨淑妃所生的儿子,却是李世民最为钟爱的吴王李恪;她所生的女儿,则是李世民最为宠爱的公主高阳。关于吴王李恪,史书上记载颇多,据说他文武全才,太宗称他最像自己,对这个儿子的喜爱溢于言表。而高阳公主,关于她的野史八卦就更多了。一向严厉的李世民宠她宠得不像话,据《新唐书列传第八诸帝公主》记载:“合浦公主,始封高阳。下嫁房玄龄子遗爱。主,帝所爱,故礼异它婿。”
瞧瞧“主,帝所爱,故礼异它婿”这句,能想像李世民这么bh的人宠坏小女儿的模样吗?能想像李世民这么bh的皇帝也会是个偏心的父亲吗?如果不是宠坏了这个女儿,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谋逆和牵涉吴王李恪的悲剧。
从李世民对杨淑妃所出的一双儿女的偏爱,大抵可以看出这位前朝帝女杨氏,确实在李世民心中占据着特别的位置。但正是由于杨淑妃特殊的血统与身世,在太子承乾被废后,所有的朝臣一致反对立她所生的吴王为太子。而身为帝王,李世民最终也放弃了私爱的吴王李恪,另立了太子李治。
于是我八卦地想到,李世民立最为仁厚的李治为太子,未尝没有替吴王母子打算的意思。如果继位的李治一如既往地仁厚下去,也许杨妃所生的吴王李恪,可以在腥风血雨的储位之争后,侥幸得一条活路。
爱她,所以给她最好的安排。纵然不能率性而为,却可以替她盘算出最后的退路。
仔细想想以上情节,简直就是一出狗血泼天的言情剧。
如果是由我来写这部小言,当然是从李世民十九岁随父镇守晋阳开始。
下笔之前,擦一下口水先。
在他十九岁时,太原告急,他的父亲李渊领兵对敌却失陷于重围。白马银枪的少年郎孤身杀于阵中,率人拼力将父亲救回。苍茫中原万里山河,从他枪尖上滴落的点点殷红,一如残阳似血。
每次想起来,脑海中总是自动将《旧唐书》枯燥的文字,置换成如电影长镜头般精彩的画面。未及弱冠之龄的他或许此时并未想过,他即将要开创一个辉煌的盛世。
据《旧唐书卷二》记载,他四岁的时候,有个相士见到他,说他:“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
于是他父亲从“济世安民”中拣了两个字,给他取名“世民”。
那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曾经的巅峰,万里江山臣服于他足下。然而史书中的他只安详地表现出了一个“明君”应有的样子,除了偶尔抚摸着伴随自己征战多年的骏马,和死后以《兰亭序》随葬。虽然因此后世再也见不着《兰亭序》真迹有点遗憾,但千年来无数次战乱离丧,即使《兰亭序》真迹存世,估计也早已经湮灭于历史之中了。不过因为这件国宝的殉葬,也可以看出他确实是个有品味的男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只会打仗的武人,更不仅仅是个只会治国的“明君”。
虽然每次正史上提及他,多半会首先描述玄武门之变,然后是贞观之治,必不可少地会论及他的良臣美相,或许偶尔会有一两句提起他与妻子的举案齐眉。
其实超爱的是野史中的他,身为多民族的混血儿,据称他原是超级帅哥一枚。请想像这位帅哥出将入相,十余岁的少年时代就率领重兵,后来一手打下洛阳,创立开唐盛势。
这样的人怎么可以不爱得死去活来?
这样的人怎么可以不好好描摹他与一个女子的异端情史?
让我们以倒叙的镜头,看看他与她的初次相遇。
他是十七岁时雁门之外救驾隋帝的少年李世民,而她是身份尊贵的公主,于行宫楼头遥望胡笳征声。城楼上衣袂如飞的小公主,一眼看见了阵中白马银枪的少年英雄。
他或她,或许都不曾想过漫漫数十载,乱世重逢,恩爱结缡,拥兵再起,最后经过玄武门之变稳坐江山。在他成为皇帝之后,他与她的感情掺杂了更多的阴谋与掣肘。政治瞬息万变,临了他对着心爱的女人、心爱的儿子,竟然都无力回护。于是他只得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给予她最大的宠爱与呵护。
如果陪葬昭陵的那位杨妃是她,那么一切都是尘埃落定的隽永爱恋。他以自己最大的诚意,在封建礼法许可的范围内,给了她最好的荣誉与安排。
可惜的是峰回路转,写到这里不得不曲笔起伏。
因为在李世民的生命里,还有另一位更重要的杨姓女子。
关于这位杨妃,史书上连具体的封号都说得含含糊糊。因为她的身份比杨淑妃还要尴尬,她是齐王李元吉的妻子。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将她纳入了自己的后宫。
这段故事如果让任何一位小言作者来写,都会是好一部狗血泼天的虐恋情深。
兄弟相争手足相残,不仅仅是因为储位或者江山,更深的原因或者只是因为一个女人。
可惜这个杨妃比杨淑妃更缺少具体史料的支持。只是如果纯粹从小言的视角去看,八卦如我无法想像,如果李世民与她相识在先,怎么能忍心眼睁睁看着她嫁给自己的弟弟?
如果李世民与她相识在后,那么是怎样的感情,可以让他不惜破除一切礼法的拘泥,让她归于自己怀中?甚至在野史中,竟有他有意立她为后而遭魏征驳斥的说法。
如果遇上像我这么狗血的作者,当然是因为这位杨妃才是李世民的真爱。而杨淑妃作为她的堂姐,仅仅只是与她貌似而已。终归是得不到,所以才渴求。终归是因为咫尺天涯,所以才寄望于无望。
是怎样深沉痛悔的爱恋,才可以让始终以“明君”自恃的他,做出这样不符合礼教的举止?虽然在那个时代,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可是杀弟夺妻,怎么也不算是好名声。而且素来以谏臣著称的魏征,竟然不谏。
或许他的情感,已经到了所有人都知道的地步。他无法约束,也无法控制。
如果真的不仅仅是身为臣子,而是作为他的朋友,或许谁都会长叹一声,由他去了。
他与她有一个儿子,他最小的一个儿子,却过继给了已经死去的李元吉。
或许她爱的始终只是李元吉,他拼尽一生力气,拱手江山,却讨不到她的开颜一笑。
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写到这里已经成了悲剧,爱与不爱,都已经成了惘然。
如果陪葬昭陵的是这位杨妃,只怕她始终都只能郁郁寡欢,唯以缄默。
其实千年前帝王的情感太隐晦太曲折,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人们隔着浩瀚史籍的遐想。幸好对于一部小言而言,所有的狗血三角恋元素都已经一应俱全,怎么下笔都会是纠葛矛盾的曲折故事。
真正的历史是什么样,大约连史学家都说不清楚。而我们行走在历史的长河边,偶尔拾起片羽吉光,偶尔犯犯花痴,遥想一番迢迢岁月那端的风花雪月,不枉八卦一乐。
人在身旁如沐春光,宁死也无憾。
这首《爱不释手》熟悉的旋律一响起,纵然已经忘掉了电视剧中所有的情节,可是仍旧忘不了杨吉儿那个亦娇亦嗔的回首。只不过是嫣然一笑,便如鲜花般怒放,绽开在整个初唐。
因为这部《唐太宗李世民》,所以在我小时候,李世民给我的印象一直是温文儒雅的。而且我铁了心认为,他与长孙皇后纵然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他爱的当然是杨妃,那个隋炀帝的女儿。
国恨家仇再加恩怨纠缠,电视剧具体的情节早就忘得一干二净,可是小时候便是对这样的狗血也觉得津津有味。现在回想起来,所有的一切不过是雾里看花,特意找到片花来看,结果好似相逢犹恐在梦中。这一段故事,是开篇的歌舞升平,是长孙皇后的奋笔疾书,是水榭亭台的波光潋滟,也是烽烟万里的浩然江山……
旧时电视剧画面并不清晰的效果,反倒如上了岁月的旧胶片,投射出朦胧的光影。在小小的年纪里,它已经是最有趣的故事。
而年纪稍长之后读史,却发现史实中李世民真的有一位杨淑妃。
这位杨淑妃的确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她与李世民的初遇早已经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没有任何资料提及她是怎样嫁给李世民的。正史中对这位杨妃总是寥寥一笔带过--可是这位杨淑妃所生的儿子,却是李世民最为钟爱的吴王李恪;她所生的女儿,则是李世民最为宠爱的公主高阳。关于吴王李恪,史书上记载颇多,据说他文武全才,太宗称他最像自己,对这个儿子的喜爱溢于言表。而高阳公主,关于她的野史八卦就更多了。一向严厉的李世民宠她宠得不像话,据《新唐书列传第八诸帝公主》记载:“合浦公主,始封高阳。下嫁房玄龄子遗爱。主,帝所爱,故礼异它婿。”
瞧瞧“主,帝所爱,故礼异它婿”这句,能想像李世民这么bh的人宠坏小女儿的模样吗?能想像李世民这么bh的皇帝也会是个偏心的父亲吗?如果不是宠坏了这个女儿,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谋逆和牵涉吴王李恪的悲剧。
从李世民对杨淑妃所出的一双儿女的偏爱,大抵可以看出这位前朝帝女杨氏,确实在李世民心中占据着特别的位置。但正是由于杨淑妃特殊的血统与身世,在太子承乾被废后,所有的朝臣一致反对立她所生的吴王为太子。而身为帝王,李世民最终也放弃了私爱的吴王李恪,另立了太子李治。
于是我八卦地想到,李世民立最为仁厚的李治为太子,未尝没有替吴王母子打算的意思。如果继位的李治一如既往地仁厚下去,也许杨妃所生的吴王李恪,可以在腥风血雨的储位之争后,侥幸得一条活路。
爱她,所以给她最好的安排。纵然不能率性而为,却可以替她盘算出最后的退路。
仔细想想以上情节,简直就是一出狗血泼天的言情剧。
如果是由我来写这部小言,当然是从李世民十九岁随父镇守晋阳开始。
下笔之前,擦一下口水先。
在他十九岁时,太原告急,他的父亲李渊领兵对敌却失陷于重围。白马银枪的少年郎孤身杀于阵中,率人拼力将父亲救回。苍茫中原万里山河,从他枪尖上滴落的点点殷红,一如残阳似血。
每次想起来,脑海中总是自动将《旧唐书》枯燥的文字,置换成如电影长镜头般精彩的画面。未及弱冠之龄的他或许此时并未想过,他即将要开创一个辉煌的盛世。
据《旧唐书卷二》记载,他四岁的时候,有个相士见到他,说他:“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
于是他父亲从“济世安民”中拣了两个字,给他取名“世民”。
那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曾经的巅峰,万里江山臣服于他足下。然而史书中的他只安详地表现出了一个“明君”应有的样子,除了偶尔抚摸着伴随自己征战多年的骏马,和死后以《兰亭序》随葬。虽然因此后世再也见不着《兰亭序》真迹有点遗憾,但千年来无数次战乱离丧,即使《兰亭序》真迹存世,估计也早已经湮灭于历史之中了。不过因为这件国宝的殉葬,也可以看出他确实是个有品味的男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只会打仗的武人,更不仅仅是个只会治国的“明君”。
虽然每次正史上提及他,多半会首先描述玄武门之变,然后是贞观之治,必不可少地会论及他的良臣美相,或许偶尔会有一两句提起他与妻子的举案齐眉。
其实超爱的是野史中的他,身为多民族的混血儿,据称他原是超级帅哥一枚。请想像这位帅哥出将入相,十余岁的少年时代就率领重兵,后来一手打下洛阳,创立开唐盛势。
这样的人怎么可以不爱得死去活来?
这样的人怎么可以不好好描摹他与一个女子的异端情史?
让我们以倒叙的镜头,看看他与她的初次相遇。
他是十七岁时雁门之外救驾隋帝的少年李世民,而她是身份尊贵的公主,于行宫楼头遥望胡笳征声。城楼上衣袂如飞的小公主,一眼看见了阵中白马银枪的少年英雄。
他或她,或许都不曾想过漫漫数十载,乱世重逢,恩爱结缡,拥兵再起,最后经过玄武门之变稳坐江山。在他成为皇帝之后,他与她的感情掺杂了更多的阴谋与掣肘。政治瞬息万变,临了他对着心爱的女人、心爱的儿子,竟然都无力回护。于是他只得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给予她最大的宠爱与呵护。
如果陪葬昭陵的那位杨妃是她,那么一切都是尘埃落定的隽永爱恋。他以自己最大的诚意,在封建礼法许可的范围内,给了她最好的荣誉与安排。
可惜的是峰回路转,写到这里不得不曲笔起伏。
因为在李世民的生命里,还有另一位更重要的杨姓女子。
关于这位杨妃,史书上连具体的封号都说得含含糊糊。因为她的身份比杨淑妃还要尴尬,她是齐王李元吉的妻子。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将她纳入了自己的后宫。
这段故事如果让任何一位小言作者来写,都会是好一部狗血泼天的虐恋情深。
兄弟相争手足相残,不仅仅是因为储位或者江山,更深的原因或者只是因为一个女人。
可惜这个杨妃比杨淑妃更缺少具体史料的支持。只是如果纯粹从小言的视角去看,八卦如我无法想像,如果李世民与她相识在先,怎么能忍心眼睁睁看着她嫁给自己的弟弟?
如果李世民与她相识在后,那么是怎样的感情,可以让他不惜破除一切礼法的拘泥,让她归于自己怀中?甚至在野史中,竟有他有意立她为后而遭魏征驳斥的说法。
如果遇上像我这么狗血的作者,当然是因为这位杨妃才是李世民的真爱。而杨淑妃作为她的堂姐,仅仅只是与她貌似而已。终归是得不到,所以才渴求。终归是因为咫尺天涯,所以才寄望于无望。
是怎样深沉痛悔的爱恋,才可以让始终以“明君”自恃的他,做出这样不符合礼教的举止?虽然在那个时代,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可是杀弟夺妻,怎么也不算是好名声。而且素来以谏臣著称的魏征,竟然不谏。
或许他的情感,已经到了所有人都知道的地步。他无法约束,也无法控制。
如果真的不仅仅是身为臣子,而是作为他的朋友,或许谁都会长叹一声,由他去了。
他与她有一个儿子,他最小的一个儿子,却过继给了已经死去的李元吉。
或许她爱的始终只是李元吉,他拼尽一生力气,拱手江山,却讨不到她的开颜一笑。
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写到这里已经成了悲剧,爱与不爱,都已经成了惘然。
如果陪葬昭陵的是这位杨妃,只怕她始终都只能郁郁寡欢,唯以缄默。
其实千年前帝王的情感太隐晦太曲折,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人们隔着浩瀚史籍的遐想。幸好对于一部小言而言,所有的狗血三角恋元素都已经一应俱全,怎么下笔都会是纠葛矛盾的曲折故事。
真正的历史是什么样,大约连史学家都说不清楚。而我们行走在历史的长河边,偶尔拾起片羽吉光,偶尔犯犯花痴,遥想一番迢迢岁月那端的风花雪月,不枉八卦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