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事,第二天沈兰又拿了面包果出来做早饭,一家子吃得饱饱的,然后沈父提出要帮沈兰添置一些锅碗瓢盆,总归要过日子,不能什么都没有。
沈兰身上是一文钱都没有,所以这个钱自然就是由沈孝全来出,这多少让沈兰有些不自在,可是她的确是没有钱,而且也没有办法迅速变出钱来,所以只能闷不吭声,一切都由沈孝全作主。
这还是沈兰第一次出门买东西,事实上她来到这边这么久,不过就呆过两个村子,一个是宋家村,一个就是临春村,其他的地方都没有去过,所以对于她来说这是第一次意义上的出门,沈兰还是微微有些兴奋。
出了村子,顺着大道向西走差不多五里路,就到了一个村子,这个村子相较于宋家村要大一些,在通过村子里的那条大道两旁多了几间铺子,分别是铁匠铺、杂货铺、茶铺、肉铺和布店,这些铺子都是开店住家两用,一般在铺子后面就是店家的住处。
第一件事是要买锅,于是沈孝全直奔铁匠铺,沈兰刚要跟上去,就被沈赵氏一把拉住了,反而拉着她朝杂货铺走去,杂货铺的门面比较大,走进去就是高高的柜台,完全看不见里面卖些什么,不过在门口和铺面里也摆了一些东西,主要是一些陶罐、瓷器、竹器、笤帚等。
沈赵氏拉着沈兰去了摆放陶罐和瓷器的地方,着重挑了几只咸菜坛子,这个年代哪家没有咸菜坛子,对于主妇来讲,这咸菜坛子就是她们手里的利器。
“这菜坛子多少钱一个?”沈赵氏对看店的小伙计问道。
“大的两文一个,小的三文两个个。”小伙计回道。
沈赵氏看了看大的菜坛子,又仔细摸了摸,然后再看了看小的,一个大的菜坛子差不顶两个,可是小菜坛子能多腌制几个品种,所以沈赵氏才有些犹豫,总不能老吃一样的菜吧,吃久了也会厌烦的,虽然都是咸菜,可是不同的品种,味道自然也会不同了。
想了想,沈赵氏还是决定买一个大的,两个小的,这样既可以多腌一些咸菜,又不至于老吃同一种,于是对小伙计说:“我要一个大的,两个小的。”
“好,婶子仔细挑,挑好了,我给你拿水过来试试漏不漏。”小伙计笑着回道,而自己则跑了出去,留下沈兰和沈赵氏继续挑东西。
沈赵氏精挑细选了老半天,总算挑了三只坛子出来,不过在沈兰眼里,这些坛子都长得一样,她还真没觉得值得挑老半天,不过谁让她不是付钱的人呢,所以只能等着,等自家老娘慢慢挑选。
挑完了坛子,沈赵氏在旁边又挑起来了碗,左挑右选才选中了四个大碗和一只土壶,这才将东西放到柜台上,而那小伙计已经拎了一桶水出来,原来他是去提水去了。
将水提了出来摆在沈赵氏面前,沈赵氏将挑出来的陶器浸到水桶里,连着将菜坛子和土壶都放进了水里,水里并没有出气泡,那就说明沈赵氏挑的这些陶器都不漏水,看来沈赵氏挑东西还是有一手的。
“宋小哥,这些个东西一共多少钱?”测试好了器皿,沈赵氏就笑眯眯地问道。
“菜坛子五文,四个碗三文,一个土壶两文,一共十文钱。”小伙计嘴上算计了一下才报了个总数。
“都老熟人了,你就算我便宜点呗。”沈赵氏脸上继续挂着笑。
“婶子又不是第一回来我这里买东西,你也知道我们家店最是实诚,真的不能便宜了,你再跟我讲价钱,我就亏本了。”小伙计也笑眯眯地回着,一脸的和气生财,并不因为沈赵氏砍价而不乐意。
“哎哟,婶子不是买的多么,而且又没赊账,总归你少算我点呗。”沈赵氏继续再接再厉。
“婶子,真的不能少,你也熟客了,肯定知道我们家的东西利润也不高,再便宜也便宜不到哪里,要不我饶你个米粉筛子。”小伙计没有一点儿不耐烦,反而乐呵呵地指了指挂在墙上的米粉筛。
“是这个吗?”沈兰拿了个纱布做的筛子,很适合用来筛米粉,不过沈兰倒不是要筛米粉,她想做海鲜粉,上次做的忘记在了沈家,她打算再做一些,试着能不能拿到县里去卖。
小伙计点了点头道:“小嫂子,就是这个。”
沈兰拿着筛子仔细看了看,然后望着沈赵氏一脸的渴望,沈赵氏被看得有些无奈,不禁没好气地问:“你要这个东西干嘛?”
沈兰有些不好意地放下了米粉筛,只是脸上隐隐有些期盼。
“行,就绕你个筛子吧,二回来我这里买,我再给你算便宜点。”小伙计立马拍了板,一脸的不容商议。
眼见人家拍板了,沈赵氏只能掏钱了,咋她闺女这么不会过日子呢?好好的问人家要个破筛子,家里没米也没麦,拿个筛子有什么用?
“宋小哥,东西买得有点多,能不能借个扁担和筐,下回来的时候还给你?”沈赵氏买好东西后,又问人家借筐来用,主要是早上出门急,另外刚分家的沈兰家里也没筐。
“行啊,小嫂子本就是本家人,二回来的时候带过来就行。”小伙计见生意做成了,自然也好说话了。
沈兰则一脸的茫然,难不成对方跟自己还认识?抱着疑问将买的东西放进沈赵氏借来的筐里,出了门才问沈赵氏:“娘,我认识这人吗?”
沈赵氏一扶额头,她家闺女失忆了,自然很多事情也就不记得了,于是开口解释道:“这铺子是你们宋家本家人开的,论起来他称呼你嫂子也不算错。”
闻言沈兰点了点头,这个时候沈赵氏开始给她普及知识,原来这个村叫宋家铺,宋家铺顾名思义跟宋家村是有所关联的,沈兰所住的宋家村是宋家祖宅,主要是长房长孙才能住在这个村里,相反后面分家出去的人就去了宋家铺,当然也有其他姓氏的人在宋家铺居住,只是宋家铺姓宋的比较多。
说起来宋家也算这一带的大族,祖上也是出过官吏,当然沈家也不差,只是沈家不曾出过官吏,在这方面倒是弱了一些。
虽然宋文祥家里不读书,但是宋家子弟只要能负担得起,几乎都会进学,所以宋家的大部分子嗣都是读过书的人,只可惜考运不佳,至今未曾出过一个官身,最多也就考中过秀才而已。
说着沈母就和沈兰回到了铁匠铺,沈父在这边买了一个锅,一把菜刀、一把镰刀和几个锄头,还有一把火钳,大致上过日子的东西算是添置齐全了。
将东西放进了沈赵氏借来的箩筐里,沈父用扁担挑着,然后带着母女二人往回走,不过在经过肉铺的时候,沈父还蹭过去问人讨了块肉皮,也不知道要干什么用。
沈父将东西挑回去放下后,又安装好了铁锅洗了一遍,才让沈兰烧了把火,然后拿出那一小块肉皮,将新锅擦拭了一遍,再清洗干净了,接下来就表示要回去,倒是将沈赵氏和沈海陵给留了下来,原先沈赵氏本身就是要留下来照顾沈兰的,至于说临时留下沈海陵,主要是这屋里毕竟死过人,留个男人在能压邪气,所以沈父就将沈海陵也留了下来。
眼看着沈父要回去,沈兰又偷偷去烤了不少的面包果,拿出来让沈父带回去,给几个妹妹尝尝,沈父也不推辞,干脆就将沈兰拿出来的面包果放进筐里用布遮了起来,然后挑着筐就回去了。
留下母子三人,沈父走后,沈母就拿了镰刀拉着沈海陵去割柴,毕竟沈兰这个新家什么都没有,总不能一直借人家的吧,再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所以沈母打算先带着儿子帮沈兰割上足够的柴火,当然沈兰也跟着一起去了山上,不过她是去挖野菜,毕竟她家没余粮的事情谁都知道,总不能连着几天都不吃饭吧,人家会怀疑的,所以沈兰还得拿个篮子去假装挖野菜,也不算是假装,毕竟她还是要挖了野菜回去。
出门前沈赵氏掏出沈孝全之前买的锁头,将门给锁了起来,然后将钥匙交给沈兰保管起来,毕竟这个家是沈兰的,这钥匙自然也该沈兰保管。
上了山,沈母专心割柴草,沈海陵则仗着年轻,又身手敏捷就找一些不太结实的小树,直接就踩上去压断,主要是因为沈兰家连个柴刀都没,沈海陵想砍柴都没工具。
沈兰提着篮子,拿了新买的菜刀就出来挑野菜,这个时候的野菜还是很多的,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部分植物都已经生根发芽了,沈兰倒是也认识一些野菜,在她那个年代吃野菜是时尚,她怎么可能没有见过和吃过野菜呢?
就她知道的野菜有蒲公英、枸杞头、马兰头、菊花菜等,而马齿苋更是上过电视台做过节目,至于荠菜已经开花了,基本上是吃不成了,只能在清明那天煮鸡蛋吃了来驱邪。
i954
沈兰身上是一文钱都没有,所以这个钱自然就是由沈孝全来出,这多少让沈兰有些不自在,可是她的确是没有钱,而且也没有办法迅速变出钱来,所以只能闷不吭声,一切都由沈孝全作主。
这还是沈兰第一次出门买东西,事实上她来到这边这么久,不过就呆过两个村子,一个是宋家村,一个就是临春村,其他的地方都没有去过,所以对于她来说这是第一次意义上的出门,沈兰还是微微有些兴奋。
出了村子,顺着大道向西走差不多五里路,就到了一个村子,这个村子相较于宋家村要大一些,在通过村子里的那条大道两旁多了几间铺子,分别是铁匠铺、杂货铺、茶铺、肉铺和布店,这些铺子都是开店住家两用,一般在铺子后面就是店家的住处。
第一件事是要买锅,于是沈孝全直奔铁匠铺,沈兰刚要跟上去,就被沈赵氏一把拉住了,反而拉着她朝杂货铺走去,杂货铺的门面比较大,走进去就是高高的柜台,完全看不见里面卖些什么,不过在门口和铺面里也摆了一些东西,主要是一些陶罐、瓷器、竹器、笤帚等。
沈赵氏拉着沈兰去了摆放陶罐和瓷器的地方,着重挑了几只咸菜坛子,这个年代哪家没有咸菜坛子,对于主妇来讲,这咸菜坛子就是她们手里的利器。
“这菜坛子多少钱一个?”沈赵氏对看店的小伙计问道。
“大的两文一个,小的三文两个个。”小伙计回道。
沈赵氏看了看大的菜坛子,又仔细摸了摸,然后再看了看小的,一个大的菜坛子差不顶两个,可是小菜坛子能多腌制几个品种,所以沈赵氏才有些犹豫,总不能老吃一样的菜吧,吃久了也会厌烦的,虽然都是咸菜,可是不同的品种,味道自然也会不同了。
想了想,沈赵氏还是决定买一个大的,两个小的,这样既可以多腌一些咸菜,又不至于老吃同一种,于是对小伙计说:“我要一个大的,两个小的。”
“好,婶子仔细挑,挑好了,我给你拿水过来试试漏不漏。”小伙计笑着回道,而自己则跑了出去,留下沈兰和沈赵氏继续挑东西。
沈赵氏精挑细选了老半天,总算挑了三只坛子出来,不过在沈兰眼里,这些坛子都长得一样,她还真没觉得值得挑老半天,不过谁让她不是付钱的人呢,所以只能等着,等自家老娘慢慢挑选。
挑完了坛子,沈赵氏在旁边又挑起来了碗,左挑右选才选中了四个大碗和一只土壶,这才将东西放到柜台上,而那小伙计已经拎了一桶水出来,原来他是去提水去了。
将水提了出来摆在沈赵氏面前,沈赵氏将挑出来的陶器浸到水桶里,连着将菜坛子和土壶都放进了水里,水里并没有出气泡,那就说明沈赵氏挑的这些陶器都不漏水,看来沈赵氏挑东西还是有一手的。
“宋小哥,这些个东西一共多少钱?”测试好了器皿,沈赵氏就笑眯眯地问道。
“菜坛子五文,四个碗三文,一个土壶两文,一共十文钱。”小伙计嘴上算计了一下才报了个总数。
“都老熟人了,你就算我便宜点呗。”沈赵氏脸上继续挂着笑。
“婶子又不是第一回来我这里买东西,你也知道我们家店最是实诚,真的不能便宜了,你再跟我讲价钱,我就亏本了。”小伙计也笑眯眯地回着,一脸的和气生财,并不因为沈赵氏砍价而不乐意。
“哎哟,婶子不是买的多么,而且又没赊账,总归你少算我点呗。”沈赵氏继续再接再厉。
“婶子,真的不能少,你也熟客了,肯定知道我们家的东西利润也不高,再便宜也便宜不到哪里,要不我饶你个米粉筛子。”小伙计没有一点儿不耐烦,反而乐呵呵地指了指挂在墙上的米粉筛。
“是这个吗?”沈兰拿了个纱布做的筛子,很适合用来筛米粉,不过沈兰倒不是要筛米粉,她想做海鲜粉,上次做的忘记在了沈家,她打算再做一些,试着能不能拿到县里去卖。
小伙计点了点头道:“小嫂子,就是这个。”
沈兰拿着筛子仔细看了看,然后望着沈赵氏一脸的渴望,沈赵氏被看得有些无奈,不禁没好气地问:“你要这个东西干嘛?”
沈兰有些不好意地放下了米粉筛,只是脸上隐隐有些期盼。
“行,就绕你个筛子吧,二回来我这里买,我再给你算便宜点。”小伙计立马拍了板,一脸的不容商议。
眼见人家拍板了,沈赵氏只能掏钱了,咋她闺女这么不会过日子呢?好好的问人家要个破筛子,家里没米也没麦,拿个筛子有什么用?
“宋小哥,东西买得有点多,能不能借个扁担和筐,下回来的时候还给你?”沈赵氏买好东西后,又问人家借筐来用,主要是早上出门急,另外刚分家的沈兰家里也没筐。
“行啊,小嫂子本就是本家人,二回来的时候带过来就行。”小伙计见生意做成了,自然也好说话了。
沈兰则一脸的茫然,难不成对方跟自己还认识?抱着疑问将买的东西放进沈赵氏借来的筐里,出了门才问沈赵氏:“娘,我认识这人吗?”
沈赵氏一扶额头,她家闺女失忆了,自然很多事情也就不记得了,于是开口解释道:“这铺子是你们宋家本家人开的,论起来他称呼你嫂子也不算错。”
闻言沈兰点了点头,这个时候沈赵氏开始给她普及知识,原来这个村叫宋家铺,宋家铺顾名思义跟宋家村是有所关联的,沈兰所住的宋家村是宋家祖宅,主要是长房长孙才能住在这个村里,相反后面分家出去的人就去了宋家铺,当然也有其他姓氏的人在宋家铺居住,只是宋家铺姓宋的比较多。
说起来宋家也算这一带的大族,祖上也是出过官吏,当然沈家也不差,只是沈家不曾出过官吏,在这方面倒是弱了一些。
虽然宋文祥家里不读书,但是宋家子弟只要能负担得起,几乎都会进学,所以宋家的大部分子嗣都是读过书的人,只可惜考运不佳,至今未曾出过一个官身,最多也就考中过秀才而已。
说着沈母就和沈兰回到了铁匠铺,沈父在这边买了一个锅,一把菜刀、一把镰刀和几个锄头,还有一把火钳,大致上过日子的东西算是添置齐全了。
将东西放进了沈赵氏借来的箩筐里,沈父用扁担挑着,然后带着母女二人往回走,不过在经过肉铺的时候,沈父还蹭过去问人讨了块肉皮,也不知道要干什么用。
沈父将东西挑回去放下后,又安装好了铁锅洗了一遍,才让沈兰烧了把火,然后拿出那一小块肉皮,将新锅擦拭了一遍,再清洗干净了,接下来就表示要回去,倒是将沈赵氏和沈海陵给留了下来,原先沈赵氏本身就是要留下来照顾沈兰的,至于说临时留下沈海陵,主要是这屋里毕竟死过人,留个男人在能压邪气,所以沈父就将沈海陵也留了下来。
眼看着沈父要回去,沈兰又偷偷去烤了不少的面包果,拿出来让沈父带回去,给几个妹妹尝尝,沈父也不推辞,干脆就将沈兰拿出来的面包果放进筐里用布遮了起来,然后挑着筐就回去了。
留下母子三人,沈父走后,沈母就拿了镰刀拉着沈海陵去割柴,毕竟沈兰这个新家什么都没有,总不能一直借人家的吧,再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所以沈母打算先带着儿子帮沈兰割上足够的柴火,当然沈兰也跟着一起去了山上,不过她是去挖野菜,毕竟她家没余粮的事情谁都知道,总不能连着几天都不吃饭吧,人家会怀疑的,所以沈兰还得拿个篮子去假装挖野菜,也不算是假装,毕竟她还是要挖了野菜回去。
出门前沈赵氏掏出沈孝全之前买的锁头,将门给锁了起来,然后将钥匙交给沈兰保管起来,毕竟这个家是沈兰的,这钥匙自然也该沈兰保管。
上了山,沈母专心割柴草,沈海陵则仗着年轻,又身手敏捷就找一些不太结实的小树,直接就踩上去压断,主要是因为沈兰家连个柴刀都没,沈海陵想砍柴都没工具。
沈兰提着篮子,拿了新买的菜刀就出来挑野菜,这个时候的野菜还是很多的,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部分植物都已经生根发芽了,沈兰倒是也认识一些野菜,在她那个年代吃野菜是时尚,她怎么可能没有见过和吃过野菜呢?
就她知道的野菜有蒲公英、枸杞头、马兰头、菊花菜等,而马齿苋更是上过电视台做过节目,至于荠菜已经开花了,基本上是吃不成了,只能在清明那天煮鸡蛋吃了来驱邪。
i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