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兰睁开眼睛的时候看见的就是模糊的墙壁,模糊的房梁,模糊的被子,什么都是模糊的。
苏木兰眨眨眼睛,只觉得浑身无力,原来自己又活过来了,她还以为这次必死无疑呢。看来还是要继续拖累叔叔婶婶一家。
苏木兰叹了一口气,不知病情又恶化到了什么程度,竟然连视力都退化了。
李氏一进门见小婴儿正睁着眼睛滴溜溜的转着,微红的眼睛一亮,连忙上前抱起孩子,哄到:“木兰是不是饿了?娘这就喂你吃东西。”说着撩开衣襟就要喂木兰。
苏木兰一时表情呆滞,根本就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这在李氏看来,却是孩子急切的看着她,手上的动作就快了两分,快手快脚的将奶头塞进木兰的嘴里。
苏木兰:……
苏木兰扭头仔细地看了一下李氏和苏大壮,知道他们就是自己这一世的父母了,原来她已经不知不觉间死了吗?
李氏给孩子喂完奶,对苏大壮低声道:“孩子现在还小,我们也不用给她特意买什么东西,那些银子就先留着,等她以后能吃能穿了,我们就给她多买一些好吃的。”
苏大壮点头,“还可以留着以后给孩子做嫁妆。”
苏木兰打了一个呵欠,闭上眼睛睡觉,想到:看来是第一次当父母,不然哪有将所有的好东西都留给第一个孩子的,也该给以后的孩子留一些才是。
可是苏木兰没想到,苏大壮和李氏却是将所有的好东西都先给她,然后才到后面的弟弟妹妹。
这份宠爱总是让苏木兰不知所措。
毕竟她并不是真正的小孩,到最后反而要跟两个真正的孩子争宠觉得很过意不去。
而让她更意想不到的是,不仅苏大壮夫妻对她宠爱有加,就是她的爷爷奶奶对她的看重也比嫡亲的孙子强些。不说古代,就是在现代,大多数的老人还是喜欢男孩子多过女孩子,所以他们的喜欢总是让木兰有些不安,也莫名的有些熟悉。
苏爷爷拎着两条鱼回来,看见大孙女正蹲在菜地里拔草,就上前几步将她抱起来,笑道:“我们家的小木兰好能干啊,都会帮着奶奶娘亲拔草了,好,晚上爷爷做鱼给你吃好不好?”
木兰看向苏爷爷扬的鱼,笑着点头,奶声奶气的道:“好啊,我要吃水煮的,弟弟也吃,妹妹也吃。”
苏爷爷心中更是喜欢,他就知道木兰出身世家,这身教养就是没的说,小小年纪就知道友爱弟妹,还有什么比一家和乐更重要的呢?
苏爷爷将木兰抱回去。
妹妹苏桃才会走路,看见姐姐,就呼哧呼哧的跑过来要姐姐抱,她知道跟着姐姐有好吃的,所以最爱亲近姐姐。弟弟苏文也是一般的心思,也跑过来缠着姐姐。
木兰就勉强将她抱起来颠了几下才放下,用手揉揉弟弟的头发,道:“晚上我们吃鱼。”
弟弟就“哇哇”的叫起来,妹妹见了,就咧了嘴笑,拍着小手在一旁也“呜呜”的叫着。
木兰牵他们进自己的小屋子,从床底下拿出一个小包,从里面抠出一点糖来放进苏文的嘴里,见苏桃张了嘴等着,就快手的从上面抠了一块儿放进她的嘴里。
看着两个孩子满足的面对面嚼着糖,木兰也满足的笑了。
若是前世,木兰是不会给这么小的孩子吃糖的,毕竟会坏了牙齿。但这个时代物资匮乏,即使苏家的生活算好的了,但还是很久苏父才会给木兰买一块糖吃。
木兰又不是小孩子了,这丁点的诱惑自然不放在眼中,但两个孩子却馋坏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苏父对弟弟妹妹却异常的严格,不许他们吃她的糖,也就过节的时候才买一块两块回来给他们吃。
要不是她一直看着两个孩子出生,她几乎要以为他们不是苏家的孩子了。
木兰得到那些糖后都是收起来,然后再悄悄地分给他们吃。
木兰带着弟弟妹妹玩了一阵,前面钱氏就喊道:“木兰,快带弟弟妹妹出来吃饭。”
木兰就给两个孩子擦干净口水,牵着他们的小手去吃饭。
饭桌上,苏奶奶一边给木兰夹鱼,一边听丈夫和儿子说话。看到孙子眼巴巴的看着,苏奶奶手一顿,就给苏文和苏桃也夹了一筷子,末了又给木兰夹了一筷子才作罢。
苏爷爷见了也没说什么。
苏大壮沉吟道:“我还是想再买一块地。”
苏爷爷就皱眉,“要我说种这些地就行了,每年我们又从东家那里佃十亩地来种,再买地你能种多少?你不是说想送阿文去读书吗?身边总要留些银子才是。”
苏大壮就固执的道:“阿文今年才四岁,要再过一年两年的才去上学,只要有地,给我两年时间,家里就一定会比现在富裕,而且钱买了地也不亏。”
黄金还有贬值降价的时候,可这土地,只要拿在手里,它就是赚钱的。
苏爷爷沉默下来。
苏大壮满怀希望的看着父亲,和父亲的老实固执不同,苏大壮讲原则,也老实肯干,但同时心思也有些灵活,他做不来像别人一样冒险出去经商,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种地赚钱买更多的地,然后供儿子上学,给女儿们准备一副好嫁妆。
和田庄里百分之八十只想吃饱饭,全家不愁的农户来说,苏大壮更有理想,而且这理想很切合实际。
钱氏闻言只静静地给三个孩子布菜,间或照顾一下苏奶奶,只是时不时的鼓励一般的看向丈夫。和所有的农妇不同,钱氏从小就跟着哥哥认了几个字,和那些只懂得以打骂来教育孩子的农妇相比,她更温柔,但也更坚决。
她知道,作为女子是不能对这些外事过问太多的,但这并不妨碍她支持自己的丈夫。
苏爷爷和苏奶奶对视一眼,就叹了一口气。
吃完饭,苏爷爷就将小夫妻俩叫到自己的屋里,抽了两口旱烟,敲了敲床,问道:“你们打算用木兰的银子?”
钱氏低下头,苏大壮就道:“儿子会努力挣钱,到时木兰出嫁的时候一定给她置办一副好嫁妆。”
钱氏连连点头,“不会亏了木兰的。”
苏爷爷狠狠地吸了一口烟,对钱氏道:“我知道你是个贤惠的,既然你说了不会亏待她就不会,这些年我们也看在眼里,你是真当她是女儿一样疼,爹也不是信不过你们,只是用她的银子,老头子心里就是不舒坦,总觉得亏欠了她。”
苏奶奶就扯了一下丈夫。
苏爷爷只好叹了一口气,“只是你说的也对,这买地只有赚的,没有赔的,你现在就写下一张欠条,再去买地。”
苏大壮心中大喜,想也不想就给木兰写下了一张欠条,交给苏爷爷妥善的保管了,这才回去从床底下挖开两个砖头,从里面拿出一个盒子,打开,里面满满的十几锭银子,整整有一百多两银子。
当年苏家的管家媳妇将木兰送来的时候,就给了二百两银子给他家做抚养的资费,照规矩,这些钱是报答苏大壮一家抚养木兰的,只是苏大壮夫妻刚失去一个爱女,此时见到和大丫差不多的孩子,自然心中喜欢,而且苏爷爷为人老实,觉得别人白送他一个孙女,不要银子就罢了,还倒贴银子,所以想着这些银子就是木兰以后的嫁妆,只用在木兰身上。
因为苏家一家贫穷,一家四口生怕委屈了木兰,这才动用了这些银子买了一些精米专门磨给她吃,后来更是时不时的给她买些肉补身子,这六年来总共用了二十多两银子,现在还剩下一百七十多两。
苏大壮数了数,到底不敢全部拿出来买地,就数出一百两银子,伏在钱氏耳边道:“现在上等的田是七两银子一亩,差一点的是五两银子一亩,我打算等秋收之后再买,那时候应该便宜些,买下来正好打理过冬,来年就能耕种,这样一算我们能买大概十五六亩的地,加上我们家本来的十二亩地,不过两年就能把所有的钱都赚回来了。”说到这儿,苏大壮满怀信心,手摸上钱氏的肚子,低声道:“到时你再给我生个儿子,都供他们读书,以后也让他们给你赚个霞披戴上。”
钱氏就撞了他一下,斜睇他一眼,“你想的倒美!”
苏大壮就用力的朝妻子扑过去,低声道:“你说的是哪件?是儿子不可能给你挣个诰命,还是……我不能让你再有个儿子?”
说着,也不等钱氏反应,只堵住了她的嘴。
钱氏就锤了他一下,示意一边的小女儿。
两岁的桃子睡得天昏地暗,四仰八叉,完全不知道旁边的父母在做什么。
苏大壮小心的看了女儿一眼就更加放得开了。
到得第二天,苏大壮就神清气爽的到外面暗地里考察那些有意出卖的土地。
木兰对这一切一无所知,只是觉得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对她更好了。
就算是木兰再聪明,心中隐约有些猜测,也猜不出这次是为了什么。
苏木兰眨眨眼睛,只觉得浑身无力,原来自己又活过来了,她还以为这次必死无疑呢。看来还是要继续拖累叔叔婶婶一家。
苏木兰叹了一口气,不知病情又恶化到了什么程度,竟然连视力都退化了。
李氏一进门见小婴儿正睁着眼睛滴溜溜的转着,微红的眼睛一亮,连忙上前抱起孩子,哄到:“木兰是不是饿了?娘这就喂你吃东西。”说着撩开衣襟就要喂木兰。
苏木兰一时表情呆滞,根本就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这在李氏看来,却是孩子急切的看着她,手上的动作就快了两分,快手快脚的将奶头塞进木兰的嘴里。
苏木兰:……
苏木兰扭头仔细地看了一下李氏和苏大壮,知道他们就是自己这一世的父母了,原来她已经不知不觉间死了吗?
李氏给孩子喂完奶,对苏大壮低声道:“孩子现在还小,我们也不用给她特意买什么东西,那些银子就先留着,等她以后能吃能穿了,我们就给她多买一些好吃的。”
苏大壮点头,“还可以留着以后给孩子做嫁妆。”
苏木兰打了一个呵欠,闭上眼睛睡觉,想到:看来是第一次当父母,不然哪有将所有的好东西都留给第一个孩子的,也该给以后的孩子留一些才是。
可是苏木兰没想到,苏大壮和李氏却是将所有的好东西都先给她,然后才到后面的弟弟妹妹。
这份宠爱总是让苏木兰不知所措。
毕竟她并不是真正的小孩,到最后反而要跟两个真正的孩子争宠觉得很过意不去。
而让她更意想不到的是,不仅苏大壮夫妻对她宠爱有加,就是她的爷爷奶奶对她的看重也比嫡亲的孙子强些。不说古代,就是在现代,大多数的老人还是喜欢男孩子多过女孩子,所以他们的喜欢总是让木兰有些不安,也莫名的有些熟悉。
苏爷爷拎着两条鱼回来,看见大孙女正蹲在菜地里拔草,就上前几步将她抱起来,笑道:“我们家的小木兰好能干啊,都会帮着奶奶娘亲拔草了,好,晚上爷爷做鱼给你吃好不好?”
木兰看向苏爷爷扬的鱼,笑着点头,奶声奶气的道:“好啊,我要吃水煮的,弟弟也吃,妹妹也吃。”
苏爷爷心中更是喜欢,他就知道木兰出身世家,这身教养就是没的说,小小年纪就知道友爱弟妹,还有什么比一家和乐更重要的呢?
苏爷爷将木兰抱回去。
妹妹苏桃才会走路,看见姐姐,就呼哧呼哧的跑过来要姐姐抱,她知道跟着姐姐有好吃的,所以最爱亲近姐姐。弟弟苏文也是一般的心思,也跑过来缠着姐姐。
木兰就勉强将她抱起来颠了几下才放下,用手揉揉弟弟的头发,道:“晚上我们吃鱼。”
弟弟就“哇哇”的叫起来,妹妹见了,就咧了嘴笑,拍着小手在一旁也“呜呜”的叫着。
木兰牵他们进自己的小屋子,从床底下拿出一个小包,从里面抠出一点糖来放进苏文的嘴里,见苏桃张了嘴等着,就快手的从上面抠了一块儿放进她的嘴里。
看着两个孩子满足的面对面嚼着糖,木兰也满足的笑了。
若是前世,木兰是不会给这么小的孩子吃糖的,毕竟会坏了牙齿。但这个时代物资匮乏,即使苏家的生活算好的了,但还是很久苏父才会给木兰买一块糖吃。
木兰又不是小孩子了,这丁点的诱惑自然不放在眼中,但两个孩子却馋坏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苏父对弟弟妹妹却异常的严格,不许他们吃她的糖,也就过节的时候才买一块两块回来给他们吃。
要不是她一直看着两个孩子出生,她几乎要以为他们不是苏家的孩子了。
木兰得到那些糖后都是收起来,然后再悄悄地分给他们吃。
木兰带着弟弟妹妹玩了一阵,前面钱氏就喊道:“木兰,快带弟弟妹妹出来吃饭。”
木兰就给两个孩子擦干净口水,牵着他们的小手去吃饭。
饭桌上,苏奶奶一边给木兰夹鱼,一边听丈夫和儿子说话。看到孙子眼巴巴的看着,苏奶奶手一顿,就给苏文和苏桃也夹了一筷子,末了又给木兰夹了一筷子才作罢。
苏爷爷见了也没说什么。
苏大壮沉吟道:“我还是想再买一块地。”
苏爷爷就皱眉,“要我说种这些地就行了,每年我们又从东家那里佃十亩地来种,再买地你能种多少?你不是说想送阿文去读书吗?身边总要留些银子才是。”
苏大壮就固执的道:“阿文今年才四岁,要再过一年两年的才去上学,只要有地,给我两年时间,家里就一定会比现在富裕,而且钱买了地也不亏。”
黄金还有贬值降价的时候,可这土地,只要拿在手里,它就是赚钱的。
苏爷爷沉默下来。
苏大壮满怀希望的看着父亲,和父亲的老实固执不同,苏大壮讲原则,也老实肯干,但同时心思也有些灵活,他做不来像别人一样冒险出去经商,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种地赚钱买更多的地,然后供儿子上学,给女儿们准备一副好嫁妆。
和田庄里百分之八十只想吃饱饭,全家不愁的农户来说,苏大壮更有理想,而且这理想很切合实际。
钱氏闻言只静静地给三个孩子布菜,间或照顾一下苏奶奶,只是时不时的鼓励一般的看向丈夫。和所有的农妇不同,钱氏从小就跟着哥哥认了几个字,和那些只懂得以打骂来教育孩子的农妇相比,她更温柔,但也更坚决。
她知道,作为女子是不能对这些外事过问太多的,但这并不妨碍她支持自己的丈夫。
苏爷爷和苏奶奶对视一眼,就叹了一口气。
吃完饭,苏爷爷就将小夫妻俩叫到自己的屋里,抽了两口旱烟,敲了敲床,问道:“你们打算用木兰的银子?”
钱氏低下头,苏大壮就道:“儿子会努力挣钱,到时木兰出嫁的时候一定给她置办一副好嫁妆。”
钱氏连连点头,“不会亏了木兰的。”
苏爷爷狠狠地吸了一口烟,对钱氏道:“我知道你是个贤惠的,既然你说了不会亏待她就不会,这些年我们也看在眼里,你是真当她是女儿一样疼,爹也不是信不过你们,只是用她的银子,老头子心里就是不舒坦,总觉得亏欠了她。”
苏奶奶就扯了一下丈夫。
苏爷爷只好叹了一口气,“只是你说的也对,这买地只有赚的,没有赔的,你现在就写下一张欠条,再去买地。”
苏大壮心中大喜,想也不想就给木兰写下了一张欠条,交给苏爷爷妥善的保管了,这才回去从床底下挖开两个砖头,从里面拿出一个盒子,打开,里面满满的十几锭银子,整整有一百多两银子。
当年苏家的管家媳妇将木兰送来的时候,就给了二百两银子给他家做抚养的资费,照规矩,这些钱是报答苏大壮一家抚养木兰的,只是苏大壮夫妻刚失去一个爱女,此时见到和大丫差不多的孩子,自然心中喜欢,而且苏爷爷为人老实,觉得别人白送他一个孙女,不要银子就罢了,还倒贴银子,所以想着这些银子就是木兰以后的嫁妆,只用在木兰身上。
因为苏家一家贫穷,一家四口生怕委屈了木兰,这才动用了这些银子买了一些精米专门磨给她吃,后来更是时不时的给她买些肉补身子,这六年来总共用了二十多两银子,现在还剩下一百七十多两。
苏大壮数了数,到底不敢全部拿出来买地,就数出一百两银子,伏在钱氏耳边道:“现在上等的田是七两银子一亩,差一点的是五两银子一亩,我打算等秋收之后再买,那时候应该便宜些,买下来正好打理过冬,来年就能耕种,这样一算我们能买大概十五六亩的地,加上我们家本来的十二亩地,不过两年就能把所有的钱都赚回来了。”说到这儿,苏大壮满怀信心,手摸上钱氏的肚子,低声道:“到时你再给我生个儿子,都供他们读书,以后也让他们给你赚个霞披戴上。”
钱氏就撞了他一下,斜睇他一眼,“你想的倒美!”
苏大壮就用力的朝妻子扑过去,低声道:“你说的是哪件?是儿子不可能给你挣个诰命,还是……我不能让你再有个儿子?”
说着,也不等钱氏反应,只堵住了她的嘴。
钱氏就锤了他一下,示意一边的小女儿。
两岁的桃子睡得天昏地暗,四仰八叉,完全不知道旁边的父母在做什么。
苏大壮小心的看了女儿一眼就更加放得开了。
到得第二天,苏大壮就神清气爽的到外面暗地里考察那些有意出卖的土地。
木兰对这一切一无所知,只是觉得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对她更好了。
就算是木兰再聪明,心中隐约有些猜测,也猜不出这次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