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垚垚感慨:名师果然出高徒。
冬梅此行就是来卖绣品的,以她现在的水平,估计芳林阁给她的价钱还会再涨不少。
眼看冬梅越干越有劲头,宋垚垚也觉得很安慰。
冬梅喜滋滋的对着宋垚垚道:“我和桃枝绣的荷包帕子可受欢迎了,一上午卖出了不少呢!”
宋垚垚没听明白,问道:“卖?你不是还没有去芳林阁吗?”
冬梅道:“是在集市上,今天城里有集会你不知吗?”
宋垚垚隐隐约约是知道县城东市有条街每个月定期会举行两次集会,但是具体的日子是哪一天她就不知道了。
宋垚垚问道:“嫂子你跟桃枝一起来的?”
冬梅点点头,道:“是啊,天没亮我们就跟着村里人来了,我跟桃枝卖了一早上,这不到了晌午嘛,想着过来看看你。”
宋垚垚突然有了兴趣,笑道:“那我可要去看看嫂子的生意是怎么个好法。”
冬梅不好意思道:“跟小姑自然是没法比,不过赚些银子补贴家用罢了。”
宋垚垚跟着冬梅来了东市,果然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
宋垚垚还是个小孩时去过乡下的姑婆家,见过农村人赶集,那时候只觉得很好玩很热闹。
如今再看,这里的热闹程度完全不比现代差,衣食住行,农具百货什么都有。
宋垚垚还看到了卖脂粉的货郎,本着大家都是同行的奇妙心里,宋垚垚还特地去看了看。
市集小贩,手里的东西自然比不不上她,不过性价比还算不错,脂粉的香味也还算清新自然。
小贩看着宋垚垚的打扮,热情的推荐自己的货物,宋垚垚既然看了也不好意思不买,就买了两块石墨,回去还可以做眉粉用。
那小贩见她只买了石墨有些失望,不过倒也没有纠缠,很是热情的去招待其他客人了。
到了市集的中后段,宋垚垚看见了很多熟面孔,虽然叫不上名字,但是她知道都是上柳村里的村民。
大家都聚在一起,一来方便互相照应,二来散会后就能直接回去了。
上柳村的村民卖的大多是自家的农副产品,都是些果子啊,鸡蛋什么的,生意有些冷清。
只有一个摊子面前挤满了人,还都是些年轻的媳妇姑娘。
宋垚垚想着八成就是冬梅和桃枝的摊子了。
宋垚垚挤进去一看,摊子上摆着大约十几个帕子和荷包,一群人在那里挑挑拣拣,桃枝用手挡着只让看,不让摸。
桃枝看见宋垚垚,惊喜道:“姑娘来了?”
宋垚垚笑笑,回道:“我听冬梅说你们在摆摊,我来看看你。”
这时候一旁的姑娘终于下定决心了,道:“老板我就要这个鸳鸯荷包。”
桃枝赶紧回道:“这个鸳鸯荷包啊,二十文钱。”
那姑娘有些肉疼,可怜兮兮道:“老板便宜点嘛。”
桃枝寸步不让,一副为难的模样:“姑娘我们这个价钱真不贵,你看这料子,这绣工,这在铺子里恐怕你得翻一番才能买到了。”
旁边有个小媳妇说:“你买不买,你不买我要了。”
那姑娘赶紧道:“买,这我先看上的。”
说罢利索的把钱掏了。
旁边的人看桃枝这的东西这么抢手,也都纷纷挑了自己心仪的结账。
宋垚垚在旁边看了一会,桃枝就卖出去三个荷包,两条帕子。
摊子上瞬间空了许多。
眼看着着这波客人走了,宋垚垚忙问了一句:“桃枝你吃饭了吗?”
桃枝摇摇头,答道:“没来得及呢,这太忙了,顾不上。”
宋垚垚道:“那我请你和嫂子去吃饭,走吧。”
桃枝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为难道:“姑娘,我还得看摊子呢。而且我带了饭过来,姑娘不必担心。”
宋垚垚一愣,随即想明白了,桃枝家里困难,有钱可赚她自然舍不得走了。
宋垚垚笑了笑,道:“行,你在这等着我。”
宋垚垚转身往来路走,她过来的时候看到路边有卖吃食的小贩,既然桃枝离不得摊子,那她买过来就是,总不能真让她啃硬馍馍吧。
宋垚垚一路走过去看到一个面摊,老板正在揉面,老板娘正在收拾碗筷。
宋垚垚问道:“老板,你这都有什么什么面?”
那老板抬头,笑问道:“姑娘是想吃素的还是荤的。”
宋垚垚想都没想道:“自然是荤的。”
那老板回道:“那姑娘可要尝尝我家的肥肠面,包你啊吃了还想吃。”
宋垚垚过去看了看,卤的还算干净,便道:“那麻烦老板给我来十碗面,要大碗的,多放点肠,我给您加钱。”
那老板和老板娘俱都一愣,老板娘好意提醒道:“姑娘,我家的面份量大,你吃一份就够了。”
宋垚垚知道他俩误会了,解释道:“不是我吃的,给别人点的,就在那边摆摊,待会还得麻烦您给送过去。”
那老板这才明白,爽快道:“姑娘去吧,待会我让我家婆娘把面给你送过去。”
宋垚垚谢了老板,便回去了,刚才她大致数了数,村里来摆摊的大概就是**个人,有男有女,宋垚垚既然买了,自然不会只买桃枝一个人的。
回道摊上,宋垚垚便看到桃枝正抽空啃馒头呢,道:“别吃这个了,我点了面,待会就送过来。”
桃枝受宠若惊道:“姑娘,这怎么好意思?”
宋垚垚道:“没事,不光你一个人的,大家都有份。”
桃枝这才安了心,她这生意好,乡亲们看着便有些眼红,要是她在一个人吃独食,那可就要得罪人了。
她知道村里有不少人觉得她攀上了宋家的高枝,宋家人强势没人说什么,可她孤儿寡母的多少人都等着看她笑话呢。
宋垚垚跟她说完,也跟其他同乡说了,宋垚垚嫁的早,回来之后跟大家也不太走动,所有人都知道宋家靠着这个姑娘发了家,在县衙认识了不少衙役捕快,所以大家都不太敢跟她说话。
开始时大家很是客气,冬梅在一旁劝着,大家又知道是人人都有份的,也就没再拒绝了。
老板把面送过来后,宋垚垚结了帐,还跟大家道:“大家随便吃,不够了再点。”
大家也都道了谢,埋头吃面,松安县虽然富庶,乡下的农民也就是能吃饱穿暖,吃肉的机会还是不多。
那老板听了吩咐,每碗面给的量都很足,肠也多加了两块,大家吃的狼吞虎咽,就连桃枝,看着瘦了吧唧的,一碗面也吃完了。
冬梅此行就是来卖绣品的,以她现在的水平,估计芳林阁给她的价钱还会再涨不少。
眼看冬梅越干越有劲头,宋垚垚也觉得很安慰。
冬梅喜滋滋的对着宋垚垚道:“我和桃枝绣的荷包帕子可受欢迎了,一上午卖出了不少呢!”
宋垚垚没听明白,问道:“卖?你不是还没有去芳林阁吗?”
冬梅道:“是在集市上,今天城里有集会你不知吗?”
宋垚垚隐隐约约是知道县城东市有条街每个月定期会举行两次集会,但是具体的日子是哪一天她就不知道了。
宋垚垚问道:“嫂子你跟桃枝一起来的?”
冬梅点点头,道:“是啊,天没亮我们就跟着村里人来了,我跟桃枝卖了一早上,这不到了晌午嘛,想着过来看看你。”
宋垚垚突然有了兴趣,笑道:“那我可要去看看嫂子的生意是怎么个好法。”
冬梅不好意思道:“跟小姑自然是没法比,不过赚些银子补贴家用罢了。”
宋垚垚跟着冬梅来了东市,果然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
宋垚垚还是个小孩时去过乡下的姑婆家,见过农村人赶集,那时候只觉得很好玩很热闹。
如今再看,这里的热闹程度完全不比现代差,衣食住行,农具百货什么都有。
宋垚垚还看到了卖脂粉的货郎,本着大家都是同行的奇妙心里,宋垚垚还特地去看了看。
市集小贩,手里的东西自然比不不上她,不过性价比还算不错,脂粉的香味也还算清新自然。
小贩看着宋垚垚的打扮,热情的推荐自己的货物,宋垚垚既然看了也不好意思不买,就买了两块石墨,回去还可以做眉粉用。
那小贩见她只买了石墨有些失望,不过倒也没有纠缠,很是热情的去招待其他客人了。
到了市集的中后段,宋垚垚看见了很多熟面孔,虽然叫不上名字,但是她知道都是上柳村里的村民。
大家都聚在一起,一来方便互相照应,二来散会后就能直接回去了。
上柳村的村民卖的大多是自家的农副产品,都是些果子啊,鸡蛋什么的,生意有些冷清。
只有一个摊子面前挤满了人,还都是些年轻的媳妇姑娘。
宋垚垚想着八成就是冬梅和桃枝的摊子了。
宋垚垚挤进去一看,摊子上摆着大约十几个帕子和荷包,一群人在那里挑挑拣拣,桃枝用手挡着只让看,不让摸。
桃枝看见宋垚垚,惊喜道:“姑娘来了?”
宋垚垚笑笑,回道:“我听冬梅说你们在摆摊,我来看看你。”
这时候一旁的姑娘终于下定决心了,道:“老板我就要这个鸳鸯荷包。”
桃枝赶紧回道:“这个鸳鸯荷包啊,二十文钱。”
那姑娘有些肉疼,可怜兮兮道:“老板便宜点嘛。”
桃枝寸步不让,一副为难的模样:“姑娘我们这个价钱真不贵,你看这料子,这绣工,这在铺子里恐怕你得翻一番才能买到了。”
旁边有个小媳妇说:“你买不买,你不买我要了。”
那姑娘赶紧道:“买,这我先看上的。”
说罢利索的把钱掏了。
旁边的人看桃枝这的东西这么抢手,也都纷纷挑了自己心仪的结账。
宋垚垚在旁边看了一会,桃枝就卖出去三个荷包,两条帕子。
摊子上瞬间空了许多。
眼看着着这波客人走了,宋垚垚忙问了一句:“桃枝你吃饭了吗?”
桃枝摇摇头,答道:“没来得及呢,这太忙了,顾不上。”
宋垚垚道:“那我请你和嫂子去吃饭,走吧。”
桃枝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为难道:“姑娘,我还得看摊子呢。而且我带了饭过来,姑娘不必担心。”
宋垚垚一愣,随即想明白了,桃枝家里困难,有钱可赚她自然舍不得走了。
宋垚垚笑了笑,道:“行,你在这等着我。”
宋垚垚转身往来路走,她过来的时候看到路边有卖吃食的小贩,既然桃枝离不得摊子,那她买过来就是,总不能真让她啃硬馍馍吧。
宋垚垚一路走过去看到一个面摊,老板正在揉面,老板娘正在收拾碗筷。
宋垚垚问道:“老板,你这都有什么什么面?”
那老板抬头,笑问道:“姑娘是想吃素的还是荤的。”
宋垚垚想都没想道:“自然是荤的。”
那老板回道:“那姑娘可要尝尝我家的肥肠面,包你啊吃了还想吃。”
宋垚垚过去看了看,卤的还算干净,便道:“那麻烦老板给我来十碗面,要大碗的,多放点肠,我给您加钱。”
那老板和老板娘俱都一愣,老板娘好意提醒道:“姑娘,我家的面份量大,你吃一份就够了。”
宋垚垚知道他俩误会了,解释道:“不是我吃的,给别人点的,就在那边摆摊,待会还得麻烦您给送过去。”
那老板这才明白,爽快道:“姑娘去吧,待会我让我家婆娘把面给你送过去。”
宋垚垚谢了老板,便回去了,刚才她大致数了数,村里来摆摊的大概就是**个人,有男有女,宋垚垚既然买了,自然不会只买桃枝一个人的。
回道摊上,宋垚垚便看到桃枝正抽空啃馒头呢,道:“别吃这个了,我点了面,待会就送过来。”
桃枝受宠若惊道:“姑娘,这怎么好意思?”
宋垚垚道:“没事,不光你一个人的,大家都有份。”
桃枝这才安了心,她这生意好,乡亲们看着便有些眼红,要是她在一个人吃独食,那可就要得罪人了。
她知道村里有不少人觉得她攀上了宋家的高枝,宋家人强势没人说什么,可她孤儿寡母的多少人都等着看她笑话呢。
宋垚垚跟她说完,也跟其他同乡说了,宋垚垚嫁的早,回来之后跟大家也不太走动,所有人都知道宋家靠着这个姑娘发了家,在县衙认识了不少衙役捕快,所以大家都不太敢跟她说话。
开始时大家很是客气,冬梅在一旁劝着,大家又知道是人人都有份的,也就没再拒绝了。
老板把面送过来后,宋垚垚结了帐,还跟大家道:“大家随便吃,不够了再点。”
大家也都道了谢,埋头吃面,松安县虽然富庶,乡下的农民也就是能吃饱穿暖,吃肉的机会还是不多。
那老板听了吩咐,每碗面给的量都很足,肠也多加了两块,大家吃的狼吞虎咽,就连桃枝,看着瘦了吧唧的,一碗面也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