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学经济学. 4.大学生还不如农民工吗?

小说:巧学经济学. 作者:泉林.. 更新时间:2024-08-23 08:46:33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导语:

  在今天的社会,大学生不再是往日的“天之骄子”,甚至连农民工也可以与他们“同日而语”了,这是委婉的夸张还是荒谬的现实?大学生沦落到今日的地步是给了谁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一记“耳光”又该打在谁的脸上?我们是该为“农民工”高兴,还是该为“大学生”难过。谁又该为大学生的尴尬境遇负责呢?从大学生生存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看,“大学生”在职场的生存能力远远不如拥有一项手艺的农民工。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大学生不如农民工有竞争力。”2008年中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规模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增幅为12.9%。我国仍然面临较为沉重的就业压力,具体表现在劳动者素质与结构调整不相适应的突出矛盾未得到根本缓解;新生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

  一般的毕业生以北京为例,通常工资为1200―1500。二、三线城市会相应的降低。农民工的工资通常为100―150一天,月工资为3000―4500元。这是一个很残酷的社会现实,当一个家庭投入了巨资来培养一个大学生时,而给予这个大学生的回报,却是如此低廉的回报。

  对这种现象,有人会说大学生毕业的工资低是很正常的,以后会逐渐增高。但其实,中国传统的观念是认为买房子结婚,而大学生的工资怎么涨都赶不上房价,而农民工大多没有在某个城市安家的打算。因此从幸福指数上来讲农民工的幸福指数像工资一样高于普通的大学生。

  在今天的社会,大学生不再是往日的“天之骄子”,甚至连农民工也可以与他们“同日而语”了,这是委婉的夸张还是荒谬的现实?大学生沦落到今日的地步是给了谁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一记“耳光”又该打在谁的脸上?我们是该为“农民工”高兴,还是该为“大学生”难过。谁又该为大学生的尴尬境遇负责呢?从大学生生存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看,“大学生”在职场的生存能力远远不如拥有一项手艺的农民工。

  什么是“人才”?人才就是有一技之长,能在社会上产中发挥作用的劳动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是有劳动能力的人,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和性别,只要你的劳动价值能被社会所承认,你就是“人才”。曾经何时,大量的“农民”拥进城里,身上带着泥土的芳香,城市人避之不及。鄙视和冷嘲热讽的目光没有吓跑这些“泥腿子”。正是由于“农民工”身上这种不怕脏、不怕累、忍得住耻辱和勇于低头、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农民工”牢牢的在城市站稳了脚跟。

  人们总是说“劳动最光荣”,也许“农民工”的心理所想的没有那么复杂,他们所想到的只是今天的劳动能换来多少回报。知识没有多少,但有的是力气。实际上,我们一直轻视了城市里的这些“流动的特殊人群”,当中国的文化教育进程在飞速前进的时候,我们还始终用“愚昧和无知”来度量“农民工”这个群体。

  义务教育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迅速传播,广播电视等文化传递使农民和城市里的人在思想和文化意识上没有根本性的“鸿沟”。城乡之间,唯一保留的是残缺不全的“户籍制度”和不合理的城乡“公共财政”覆盖制度。城市里的人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保留着高人一等的孤傲。由于农民工的数量过于庞大,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到城市的环境卫生和成为治安隐患,由此引来了少数城里人可以有嘲弄和轻视“农民”的理由。

  直到今天,公平正义的呼声要求打破城乡差距和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然而,城里人始终不愿最后放弃自己高出“农民”一等的机会,还在竭力为维护垂死的“户籍身份”作最后的辩护。大学生自然是“城里人”了,其中有相当多的人都是来自农村。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民的孩子都渴望上大学成为城里人。把上大学当成“考状元”在农村盛行了很久,由此可见大学生身份地位的不同凡响。

  历史上人们就有一种习惯,书读多了就会犯一种毛病,知识分子多是看不起劳动者,大学生很多时候也是把自己看得比农民高贵。但是,今天不同了,就业难的压力下,很多农村出来上大学的孩子,由于长时间找不到工作,纷纷要求把“户籍”变成农民,这样也会有一份承包田糊口。人们常说世事无常,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终于轮到“农民工”去冷眼旁观“大学生”了。

  农民工之所以比“大学生”有竞争力,就在于“农民工”不贪心,只要有机会劳动就不放弃,脏、累、苦都不怕。这种不计报酬和得失用于挑战和实践的实干精神赢得了就业市场。而“大学生”多半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一直上学,养尊处优。由于社会分化比较严重,贫富悬殊巨大,社会还不能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给每一个大学生。习惯于大都市悠闲舒适生活的大学生在毕业后找工作时,一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二是一开始就幻想有很高的待遇和尊崇。最终在残酷的社会职业竞争中,大学生就业和生存面临巨大难题。

  当然,也有人说,把大学生和农民工相提并论是胡说八道。这是对大学生群体的贬损,也是对国家教育制度的践踏。怎么说大学生也比农民工有知识和创造力,有发展潜力。大学生面临的严重“就业压力”是暂时的,或者说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失衡,不能因此就说大学生整体不如“农民工”。“不以成败论英雄”,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也不少,总不能让所有的大学生都去和农民工去争抢“建筑工”或者“垃圾清运工”。如果要大学生和农民工去争饭吃,只能说明国家教育和经济发展形势很不好。

  大学生就业难,固然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思想意识问题,更多的是大学的教育制度失误和国家经济结构发展不合理造成的。几年的大学教育,白白的浪费了大学生的青春和财力,到头来还不能充分的劳动就业,这是谁的过失?为什么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岗位让每一个大学生就业呢?

  我们一直在强调大学扩招和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到头来一个个大学生面临着“嫁不出去”的危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大学生如是说。更多的女大学生充当了“二奶”、“情妇”或者“卖淫”,为了学费不得不这么做,理由挺悲壮的。这是一个畸形的社会现象,有着更多的经济原因。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巧学经济学.,巧学经济学.最新章节,巧学经济学.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