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在每天捡菜叶,切菜叶,给鸡喂食,放风,帮沈氏洗洗刷刷中过去了。子晴也不再纠结于皇帝是谁,什么朝代,毕竟自己一家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小村子,只要没有战乱,物价稳定,子晴对那高高坐在龙椅上的所求也不过如此。
自从那天差点在子禄面前露馅后,子晴让子福教她学认字,学算学,每天挤点时间让子福教她和子禄认几个字,于是,在有太阳的日子里,经常可以在桃树下看到这样的风景,十只小鸡懒懒地刨着土涂鸦,旁边总有两个小孩各拿一根树枝也在地上涂涂画画,还别说,跟鸡刨的也没多大差别。
谁也没成想到子晴是在认真的养鸡,田氏周氏他们知道后,都以为是沈氏在浪费钱财,有钱哄孩子还不如拿来正经过日子,就经常把子禄叫去上山打柴火,本来子晴也应该去,可是沈氏强烈反对,一则孩子太小,走那么远的路就够累了,还要在山上搂松毛,搂松毛需要拖着竹耙不停地在山上转圈,子晴根本吃不消,二则沈氏还在做月子,身边也要一个跑腿的,还能帮着洗洗尿布,子寿毕竟太小。再说了,每天连饭都吃不饱,哪能干体力活。于是子晴就留了下来。
每天忙完必要的活,只要不下雨,子晴就带着子寿,空手去田氏的菜地,田氏的菜地还真不小,至少有半亩多地大,子晴知道小白菜和青菜上特别爱长那种肥肥的青虫,拿来喂鸡很不错。子晴当然不会动手抓,要么把一小块菜撕下来,要么就找两树枝当筷子扒拉起来,再找一片大菜叶子包回来,家里的大人一直以为这两孩子贪玩,也没当回事。小鸡一天天有了变化,乳毛退下去,两个小小的翅膀出来了,子晴总爱捉着给她母亲显摆,沈氏总是温婉地笑笑,再鼓励子晴几句。子晴立刻就臭美的不行,看来这身体变小了,心理年龄肯定也会随之改变的,当然也是变小。
小子喜也不皱巴巴了,眼睛亮亮的,皮肤粉粉的,小嘴总爱吐着泡泡,一天时间大都在睡觉,子晴真的喜欢上了这个可爱的小弟弟,爱心十足。
腊八的前一天,曾瑞祥回来了,原来这里的私塾一般都在腊八的前一天开始放假,一直要到元宵节过后才开始进学。曾瑞庆的衙门口则要小年以后才能放假,不过州府离得比较近,曾瑞庆回家的次数还是比较多的。
曾瑞祥一回来,子晴几个都很开心,田氏给几个小的都圈在了家里捡豆,就是把豆子里的石头挑出来,大家坐在一起,秋玉的俏皮话最多,总能给大家逗得哈哈大笑,而且她时不时还唱上几句民歌,子晴很喜欢这浓浓的年味,只是会不由自主地思念起另一个世界的家人,白天忙碌的时候还好,有时到了晚上,这种绝望的思念一泛滥,子晴的心就钝痛钝痛的。
腊八早上沈氏起的较早,喂完孩子收拾好自己,便过来孩子们屋子看看,这才发现子晴和哥哥们住在一起。
“晴儿,你怎么睡在这里?你不是一直和子萍睡吗?”
“娘,我喜欢和哥哥一起住,哥哥还能给晴儿讲故事,还能教晴儿认字呢。”
“你这孩子,真磨人,算了,反正你还小,也没几天搬家了。”
“就是,不是七岁不同席吗?我才五岁呢。对了娘,你怎么出来了,不是还没满月吗?”
“谁告诉你的七岁不同席?知道的还不少,快起来,娘给你梳头,早点去你阿婆那帮忙。”
等沈氏抱着子喜带着子晴几个过去的时候,田氏她们都熬好粥了,周氏瞥了沈氏一眼,没吱声。沈氏主动上前说道:“娘,大嫂,这段日子你们受累了。”
“受累不受累的也怨不着别人,谁叫我没人家命好呢,一个接一个地生,我呀,就是这吃苦受累的命。”周氏悠悠说道。
“好了,老大家的把粥盛出来敬供,老二家的抱着孩子一旁坐着去,不是还没到日子吗?”田氏开口了周氏也没有再说什么了。
田氏端了满满一碗热乎的八宝粥,走到大门口,把碗高高举起,作了三个揖,嘴里念念有词,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供了一圈,再回到厅堂,对着祖先的牌位再次作揖,子晴奇怪祖先的牌位一般不都是放在祠堂的吗?子晴偷偷地问子禄,原来这里的习俗的是父辈的牌位都在家里供着,逢年过节的要上斋饭,上香,祖辈以上的都在祠堂供着,一般只在除夕全族男子统一祭拜,家里添了男丁,一般都在来年的大年初一上家谱,并在祠堂摆酒请全族男子吃饭,女子不能进祠堂。
田氏祭拜完毕后,大家才一人分了一碗粥,按长幼先后顺序,沈氏把子喜放在秋玉的床上,帮着分粥,等子晴端到粥碗时,粥正好是温和的,香甜香甜,这是子晴来以后吃到的第一次觉得可口的东西,可惜一碗粥很快喝完了,子晴看了看,谁也没去再添,子晴自然也不敢去做那炮灰。
大家把粥喝完了,碗筷一扔,只有沈氏在收拾碗筷,子晴担心沈氏要去洗碗,这月子还没坐完怎么能用凉水?子晴看田氏和周氏都没吱声,急急忙忙跑到屋里,拧了下子喜的屁股,子喜哇哇一哭,子晴忙喊,“娘,小四哭了,好像尿湿了,你快过来给他换了。”
田氏只好道:“老二家的,你快去吧。”
沈氏一进来刚要伸手摸摸孩子的尿布,子晴拦住了,“娘,咱回家再换吧,反正这也没有尿布。”
一进自己房间,沈氏就问,“说吧,你又捣什么鬼?”
“没有,娘。我只是不想让你做事,连阿婆都说你没到日子呢,姑姑她们为什么不能洗碗?”
“你小姑要绣花,总干家务活把手干粗了怎么绣花?你二姑身体不好,你阿婆舍不得让她做事,再说了,哪家有儿媳了还用闺女干活。女人这一生啊,也就在娘家还能过几年舒心日子。”真是悲催。这万恶的古代呀。
还没等子晴感概完,子禄进来找子晴想去墟市,原来这梧桐镇逢五逢十是大墟,方圆十里的过来,逢二逢八是小墟,就周围几个村子的村民过来。平常日子只有早晨有四、五家卖青菜的,毕竟镇上不种地的居民不多。
自从那天差点在子禄面前露馅后,子晴让子福教她学认字,学算学,每天挤点时间让子福教她和子禄认几个字,于是,在有太阳的日子里,经常可以在桃树下看到这样的风景,十只小鸡懒懒地刨着土涂鸦,旁边总有两个小孩各拿一根树枝也在地上涂涂画画,还别说,跟鸡刨的也没多大差别。
谁也没成想到子晴是在认真的养鸡,田氏周氏他们知道后,都以为是沈氏在浪费钱财,有钱哄孩子还不如拿来正经过日子,就经常把子禄叫去上山打柴火,本来子晴也应该去,可是沈氏强烈反对,一则孩子太小,走那么远的路就够累了,还要在山上搂松毛,搂松毛需要拖着竹耙不停地在山上转圈,子晴根本吃不消,二则沈氏还在做月子,身边也要一个跑腿的,还能帮着洗洗尿布,子寿毕竟太小。再说了,每天连饭都吃不饱,哪能干体力活。于是子晴就留了下来。
每天忙完必要的活,只要不下雨,子晴就带着子寿,空手去田氏的菜地,田氏的菜地还真不小,至少有半亩多地大,子晴知道小白菜和青菜上特别爱长那种肥肥的青虫,拿来喂鸡很不错。子晴当然不会动手抓,要么把一小块菜撕下来,要么就找两树枝当筷子扒拉起来,再找一片大菜叶子包回来,家里的大人一直以为这两孩子贪玩,也没当回事。小鸡一天天有了变化,乳毛退下去,两个小小的翅膀出来了,子晴总爱捉着给她母亲显摆,沈氏总是温婉地笑笑,再鼓励子晴几句。子晴立刻就臭美的不行,看来这身体变小了,心理年龄肯定也会随之改变的,当然也是变小。
小子喜也不皱巴巴了,眼睛亮亮的,皮肤粉粉的,小嘴总爱吐着泡泡,一天时间大都在睡觉,子晴真的喜欢上了这个可爱的小弟弟,爱心十足。
腊八的前一天,曾瑞祥回来了,原来这里的私塾一般都在腊八的前一天开始放假,一直要到元宵节过后才开始进学。曾瑞庆的衙门口则要小年以后才能放假,不过州府离得比较近,曾瑞庆回家的次数还是比较多的。
曾瑞祥一回来,子晴几个都很开心,田氏给几个小的都圈在了家里捡豆,就是把豆子里的石头挑出来,大家坐在一起,秋玉的俏皮话最多,总能给大家逗得哈哈大笑,而且她时不时还唱上几句民歌,子晴很喜欢这浓浓的年味,只是会不由自主地思念起另一个世界的家人,白天忙碌的时候还好,有时到了晚上,这种绝望的思念一泛滥,子晴的心就钝痛钝痛的。
腊八早上沈氏起的较早,喂完孩子收拾好自己,便过来孩子们屋子看看,这才发现子晴和哥哥们住在一起。
“晴儿,你怎么睡在这里?你不是一直和子萍睡吗?”
“娘,我喜欢和哥哥一起住,哥哥还能给晴儿讲故事,还能教晴儿认字呢。”
“你这孩子,真磨人,算了,反正你还小,也没几天搬家了。”
“就是,不是七岁不同席吗?我才五岁呢。对了娘,你怎么出来了,不是还没满月吗?”
“谁告诉你的七岁不同席?知道的还不少,快起来,娘给你梳头,早点去你阿婆那帮忙。”
等沈氏抱着子喜带着子晴几个过去的时候,田氏她们都熬好粥了,周氏瞥了沈氏一眼,没吱声。沈氏主动上前说道:“娘,大嫂,这段日子你们受累了。”
“受累不受累的也怨不着别人,谁叫我没人家命好呢,一个接一个地生,我呀,就是这吃苦受累的命。”周氏悠悠说道。
“好了,老大家的把粥盛出来敬供,老二家的抱着孩子一旁坐着去,不是还没到日子吗?”田氏开口了周氏也没有再说什么了。
田氏端了满满一碗热乎的八宝粥,走到大门口,把碗高高举起,作了三个揖,嘴里念念有词,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供了一圈,再回到厅堂,对着祖先的牌位再次作揖,子晴奇怪祖先的牌位一般不都是放在祠堂的吗?子晴偷偷地问子禄,原来这里的习俗的是父辈的牌位都在家里供着,逢年过节的要上斋饭,上香,祖辈以上的都在祠堂供着,一般只在除夕全族男子统一祭拜,家里添了男丁,一般都在来年的大年初一上家谱,并在祠堂摆酒请全族男子吃饭,女子不能进祠堂。
田氏祭拜完毕后,大家才一人分了一碗粥,按长幼先后顺序,沈氏把子喜放在秋玉的床上,帮着分粥,等子晴端到粥碗时,粥正好是温和的,香甜香甜,这是子晴来以后吃到的第一次觉得可口的东西,可惜一碗粥很快喝完了,子晴看了看,谁也没去再添,子晴自然也不敢去做那炮灰。
大家把粥喝完了,碗筷一扔,只有沈氏在收拾碗筷,子晴担心沈氏要去洗碗,这月子还没坐完怎么能用凉水?子晴看田氏和周氏都没吱声,急急忙忙跑到屋里,拧了下子喜的屁股,子喜哇哇一哭,子晴忙喊,“娘,小四哭了,好像尿湿了,你快过来给他换了。”
田氏只好道:“老二家的,你快去吧。”
沈氏一进来刚要伸手摸摸孩子的尿布,子晴拦住了,“娘,咱回家再换吧,反正这也没有尿布。”
一进自己房间,沈氏就问,“说吧,你又捣什么鬼?”
“没有,娘。我只是不想让你做事,连阿婆都说你没到日子呢,姑姑她们为什么不能洗碗?”
“你小姑要绣花,总干家务活把手干粗了怎么绣花?你二姑身体不好,你阿婆舍不得让她做事,再说了,哪家有儿媳了还用闺女干活。女人这一生啊,也就在娘家还能过几年舒心日子。”真是悲催。这万恶的古代呀。
还没等子晴感概完,子禄进来找子晴想去墟市,原来这梧桐镇逢五逢十是大墟,方圆十里的过来,逢二逢八是小墟,就周围几个村子的村民过来。平常日子只有早晨有四、五家卖青菜的,毕竟镇上不种地的居民不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晴儿的田园生活,晴儿的田园生活最新章节,晴儿的田园生活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晴儿的田园生活,晴儿的田园生活最新章节,晴儿的田园生活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