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尾声(一)
甄氏到香椿胡同时,文哥儿刚吃饱睡醒,一见她便笑了,她满心欢喜地接过来,心想,还是孙子好,不会给她添烦恼,于是马上忘却了安福胡同里的那些事,专心致志逗弄孙子去了。
苏静姗正在隔壁看信,眉头微皱,听说甄氏又回来,也没问甚么。信是远在东亭的苏远光寄来的,里头说了好几桩大事,这头一件,便是苏留鑫过完年就去世了,丧事办了好几天,花了不少钱;第二件,是万筱春的羊癫疯越来越严重,所以他把她给休了,还把嫁妆还给了万家;第三件,则是关于苏静瑶,苏远光称,由于前头的那两件事,家中折损了不少钱,他自己糊口都成困难,实在是再养不活一个妹妹了;反正苏静瑶同王秀才有婚约,何不就把她提前给嫁了,两下都便宜?
按着月份算,苏静瑶尚未及笄,而且与王秀才约定的婚期还没到日子,若提前出嫁,左领右舍会怎么看她?苏远光肯定是打定了苏静姗怜惜幼妹,会因此给他一笔钱的主意,所以才这样说的罢?
苏静姗恨得牙痒痒,却又的确是不愿苏静瑶提前出嫁,落个闲言碎语给人家,毕竟整个苏家,也就这个妹妹同她亲些了。但让她给苏远光一笔钱,她又是百般不情愿的,于是那眉头,就越皱越深了。
甄氏抱着文哥儿踏门进来,瞧见她这副模样,问道:“怎么,生意上的账目对不上?”
苏静姗摇摇头,伸手接过文哥儿,苦笑道:“都是我娘家的那些破事儿,教娘笑话了。”说完,干脆把那封信递给甄氏看,反正她娘家是甚么样的情形,大家都晓得。
苏静姗原以为以甄氏的性格,顶多看完感叹两句,但没想到,她真还给出了意见,道:“照我看,你那妹妹,还不如提前嫁了的好。”
“怎么说?”苏静姗虚心求教。
甄氏道:“而今那王秀才虽说是读书人,但毕竟家里穷,又没根基,所以同你妹妹,倒也勉强算个门当户对;若等他考中举人,而你妹妹却只是个商户之女,这两下比较起来,只怕就有些门不当户不对了罢?”
此话有理,苏静瑶还是提前嫁了的好,苏静姗真是当事者迷了。她起身一福,谢过甄氏,当即提笔写信,告诉苏远光,就依他的主意,把苏静瑶提前给嫁了。不过,她还是寄了些银子给他,毕竟刚去世的苏留鑫,还是她爹,虽说那个爹,留给她的没甚么美好的回忆。
晚上计氏过来,苏静姗把苏留鑫已死的消息告诉她,计氏怔怔地愣了半晌,悄悄于无人处抹了抹眼泪,但却甚么都没说,此后也没有再提起此事。苏静姗知道,计氏已由刘士衡请来的媒人牵线搭桥,说了门她极满意的亲事,对方就在京城,是户殷实人家,计氏已悄悄地去相看过了,双方都满意,只等择日迎娶了。既是后半生有望,对于苏留鑫的死,自然只得几滴眼泪罢了。
东亭很快就有了回信,苏远光同意将苏静瑶提前嫁人——那是他自己说出话的话,就算再不情愿,也只能同意了。不过,他却借口苏静瑶没有嫁妆,让苏静姗给添上些银子。
苏静姗这回干脆没回信,先去问王秀才的意思,把苏家困顿的事,照实同他讲了。王秀才对于提前成亲没有意见,只是要求苏静瑶成亲后就留在东亭,因为在京城,他自己都要靠刘家接济,铁定是养不活她的;而在东亭,他家还有间铺面,苏静瑶是出租也好,是自己开店也好,总能养活她自己,比留在苏家强。
苏静姗替苏静瑶答应下来,直接派了杨柳去东亭,把苏静瑶接了来,又借了屋子给她和王秀才成亲,热闹了几天。成亲后,苏静瑶便要返回东亭,任苏静姗留她也不肯,称,她如今已是王家妇,自是该回去守着王家的产业,不能住在亲戚家。苏静姗佩服她有骨气,送了她好些东西,苏静瑶却坚辞不受,笑道:“三姐姐,我的志向,你是晓得的,就盼着有间自家的铺面,凡事自己作主,而今我这愿望已经达到了,还要你资助我作甚么?”
苏静姗听了,回想起她们都还在家做姑娘时的情形,感慨万千。苏静瑶这一去,就得独自在家支撑门户,好在刘士衡在东亭还有间宅子,留有些下人,能够照应照应她,不至于让她被人欺负了去。
这日到码头送走苏静瑶,苏静姗顺路逛了逛街,慢悠悠地回到香椿胡同。但才踏进家门,就见杨柳脚步匆匆地上来,焦急地道:“七奶奶,家里来了个女人,作的是姨娘的打扮”
姨娘?苏静姗一时没反应过来,问道:“甚么姨娘?”
杨柳跺跺脚,急道:“哎呀我的奶奶,你进去瞧瞧就知道了”
苏静姗只得跟了她朝里走。如玉知道她是个爆脾气,而此时文哥儿尚未断奶,就生怕她恼怒起来回了奶,在一旁不住地劝她:“奶奶,莫要着急,先把来龙去脉问问清楚。”
苏静姗经这一提醒,冷静下来,收回正要朝屋里迈的脚,问杨柳道:“那女人是怎么到我们家来的?不可能是自己走来的罢?”
杨柳忙道:“是安福胡同的人送来的”
安福胡同的人送来的?她从怀孕到产子,因为明目张胆地宣称不许刘士衡纳妾,安福胡同的长辈们看在她打理府中生意辛苦,又生了儿子的份上,一直都没有逼着她纳妾,而今眼瞅着文哥儿都八个月了,怎么反倒送了妾来?
这道理说不通呀?因为心里有了疑惑,苏静姗的怒气就被冲淡了些。待得进到屋里时,脸上已是平静地看不出一丝情绪了。不过屋里的那女人,神色间也是淡淡的,并未露出寻常妾室见大妇时的惶恐不安来。
苏静姗见状,心里就更奇怪了。想了想,干脆甚么都没问,转头出去了。
------------通知-----------
本书本月内完结。
甄氏到香椿胡同时,文哥儿刚吃饱睡醒,一见她便笑了,她满心欢喜地接过来,心想,还是孙子好,不会给她添烦恼,于是马上忘却了安福胡同里的那些事,专心致志逗弄孙子去了。
苏静姗正在隔壁看信,眉头微皱,听说甄氏又回来,也没问甚么。信是远在东亭的苏远光寄来的,里头说了好几桩大事,这头一件,便是苏留鑫过完年就去世了,丧事办了好几天,花了不少钱;第二件,是万筱春的羊癫疯越来越严重,所以他把她给休了,还把嫁妆还给了万家;第三件,则是关于苏静瑶,苏远光称,由于前头的那两件事,家中折损了不少钱,他自己糊口都成困难,实在是再养不活一个妹妹了;反正苏静瑶同王秀才有婚约,何不就把她提前给嫁了,两下都便宜?
按着月份算,苏静瑶尚未及笄,而且与王秀才约定的婚期还没到日子,若提前出嫁,左领右舍会怎么看她?苏远光肯定是打定了苏静姗怜惜幼妹,会因此给他一笔钱的主意,所以才这样说的罢?
苏静姗恨得牙痒痒,却又的确是不愿苏静瑶提前出嫁,落个闲言碎语给人家,毕竟整个苏家,也就这个妹妹同她亲些了。但让她给苏远光一笔钱,她又是百般不情愿的,于是那眉头,就越皱越深了。
甄氏抱着文哥儿踏门进来,瞧见她这副模样,问道:“怎么,生意上的账目对不上?”
苏静姗摇摇头,伸手接过文哥儿,苦笑道:“都是我娘家的那些破事儿,教娘笑话了。”说完,干脆把那封信递给甄氏看,反正她娘家是甚么样的情形,大家都晓得。
苏静姗原以为以甄氏的性格,顶多看完感叹两句,但没想到,她真还给出了意见,道:“照我看,你那妹妹,还不如提前嫁了的好。”
“怎么说?”苏静姗虚心求教。
甄氏道:“而今那王秀才虽说是读书人,但毕竟家里穷,又没根基,所以同你妹妹,倒也勉强算个门当户对;若等他考中举人,而你妹妹却只是个商户之女,这两下比较起来,只怕就有些门不当户不对了罢?”
此话有理,苏静瑶还是提前嫁了的好,苏静姗真是当事者迷了。她起身一福,谢过甄氏,当即提笔写信,告诉苏远光,就依他的主意,把苏静瑶提前给嫁了。不过,她还是寄了些银子给他,毕竟刚去世的苏留鑫,还是她爹,虽说那个爹,留给她的没甚么美好的回忆。
晚上计氏过来,苏静姗把苏留鑫已死的消息告诉她,计氏怔怔地愣了半晌,悄悄于无人处抹了抹眼泪,但却甚么都没说,此后也没有再提起此事。苏静姗知道,计氏已由刘士衡请来的媒人牵线搭桥,说了门她极满意的亲事,对方就在京城,是户殷实人家,计氏已悄悄地去相看过了,双方都满意,只等择日迎娶了。既是后半生有望,对于苏留鑫的死,自然只得几滴眼泪罢了。
东亭很快就有了回信,苏远光同意将苏静瑶提前嫁人——那是他自己说出话的话,就算再不情愿,也只能同意了。不过,他却借口苏静瑶没有嫁妆,让苏静姗给添上些银子。
苏静姗这回干脆没回信,先去问王秀才的意思,把苏家困顿的事,照实同他讲了。王秀才对于提前成亲没有意见,只是要求苏静瑶成亲后就留在东亭,因为在京城,他自己都要靠刘家接济,铁定是养不活她的;而在东亭,他家还有间铺面,苏静瑶是出租也好,是自己开店也好,总能养活她自己,比留在苏家强。
苏静姗替苏静瑶答应下来,直接派了杨柳去东亭,把苏静瑶接了来,又借了屋子给她和王秀才成亲,热闹了几天。成亲后,苏静瑶便要返回东亭,任苏静姗留她也不肯,称,她如今已是王家妇,自是该回去守着王家的产业,不能住在亲戚家。苏静姗佩服她有骨气,送了她好些东西,苏静瑶却坚辞不受,笑道:“三姐姐,我的志向,你是晓得的,就盼着有间自家的铺面,凡事自己作主,而今我这愿望已经达到了,还要你资助我作甚么?”
苏静姗听了,回想起她们都还在家做姑娘时的情形,感慨万千。苏静瑶这一去,就得独自在家支撑门户,好在刘士衡在东亭还有间宅子,留有些下人,能够照应照应她,不至于让她被人欺负了去。
这日到码头送走苏静瑶,苏静姗顺路逛了逛街,慢悠悠地回到香椿胡同。但才踏进家门,就见杨柳脚步匆匆地上来,焦急地道:“七奶奶,家里来了个女人,作的是姨娘的打扮”
姨娘?苏静姗一时没反应过来,问道:“甚么姨娘?”
杨柳跺跺脚,急道:“哎呀我的奶奶,你进去瞧瞧就知道了”
苏静姗只得跟了她朝里走。如玉知道她是个爆脾气,而此时文哥儿尚未断奶,就生怕她恼怒起来回了奶,在一旁不住地劝她:“奶奶,莫要着急,先把来龙去脉问问清楚。”
苏静姗经这一提醒,冷静下来,收回正要朝屋里迈的脚,问杨柳道:“那女人是怎么到我们家来的?不可能是自己走来的罢?”
杨柳忙道:“是安福胡同的人送来的”
安福胡同的人送来的?她从怀孕到产子,因为明目张胆地宣称不许刘士衡纳妾,安福胡同的长辈们看在她打理府中生意辛苦,又生了儿子的份上,一直都没有逼着她纳妾,而今眼瞅着文哥儿都八个月了,怎么反倒送了妾来?
这道理说不通呀?因为心里有了疑惑,苏静姗的怒气就被冲淡了些。待得进到屋里时,脸上已是平静地看不出一丝情绪了。不过屋里的那女人,神色间也是淡淡的,并未露出寻常妾室见大妇时的惶恐不安来。
苏静姗见状,心里就更奇怪了。想了想,干脆甚么都没问,转头出去了。
------------通知-----------
本书本月内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