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入道了?”
当晨曦第一缕光划破天幕,秦韩边境的一处空地上,一个银发的姑娘缓缓睁开了眼睛。
她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自己的双手,感受着体内泾渭分明,而又意外和谐的两道内力,轻声呢喃。
在她身边还有一个少年,一身气息更加的飘渺,好似随时都能御风而去一般。
这个银发姑娘转身看了过来,感受到少年身上的气息,兴奋的表情渐渐淡去,眼神又变得颇为复杂。
进步的从来不只是她一个人。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离开天宗,前往魏国的那两个小家伙,修缘和晓梦。
想起北冥子曾告诉过她的一些话,晓梦心底越发有感触了。
万川秋水和心若止水两门功法如今算是正式的登堂入室,她才越发的感受到那个少年的深不可测。
一个人只有走出去才能知晓天地之壮阔,而不是井底之蛙看天上月,以为月亮只有那么大。
另一侧,少年也缓缓睁开了眼睛,感受着左手手背上那种蕴热,他看向身侧姑娘的眼神也多了几分诧异。
当初修缘在赵国的时候,与那个会跳舞的姑娘打交道的时候,也发生过类似的现象,当时他还不确定为什么小瓷枕会发生异变,现在小瓷枕再度生变,让他心头有了一个模糊的猜测。
或许宗师之上的境界,也就是大宗师,并不是修行的尽头。
“道何为道?”
修缘缓缓抬起手,一道气息闪现,随后分而化之,顿成水、火、冰三种力量,在他手上追逐盘旋,看的晓梦不由一愣。
“师兄?”
晓梦站在一旁,眼底深处有神光闪烁,方才修缘所说的话,她也听到了,这个问题,当年自己的师尊,也就是北冥子大师也曾问过,她也回答过,但她认为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天地万物皆是道,每个人、每件事、甚至每个选择,每次相遇,都在道之内,就如当年道家祖师老子所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修缘看着手中之物,心湖之上道韵自然而然地流淌。
“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这是和光同尘大成之后诞生的能力,天地既我,我即天地,既能遁入虚空,融于天地,自然也能操纵这样的小东西。”
晓梦双眼之中,瞳孔猛地一缩。
和光同尘大成?
这是多么小众的字眼,至少她在天宗就从未听人提起过。
并且这个回答显然已经超出了她的预料,至少自己的师尊北冥子也不曾料到会是这样的情况,自己闭关大半年,万川秋水和心若止水尚未登堂入室,自己的这个师兄,竟然将天宗的至高心法和光同尘修炼到大成,这种速度,比当年他修炼万川秋水和心若止水还要恐怖。
“我曾听闻,吾生也有涯,而道无涯,如今看来,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沉默许久,这个姑娘才出声说道:“若是师尊知道师兄修为的进况,恐怕会大吃一惊的。”
修缘摇了摇头,手掌缓缓握起,三种异象也渐渐消散。
“师傅??”
“师妹可知师傅如今的境界吗?”
修缘目光悠悠,看向东方,那里晨光升起,带着勃勃生机。
晓梦摇了摇头,对于自己师尊北冥子,以她目前的境界,根本感受不出深浅,就如同她所修炼的万川秋水和心若止水一样,在未登堂入室之前,也没有觉察到自己身边这个少年的恐怖。
“师兄知道?”
修缘双手负后,轻轻摇了摇头。
“不太确定,只能大体猜到一些东西,他的境界应该在宗师境之上,但具体是什么境界,却无法确定。”
听到此话,晓梦握在身前的小手不由一紧,宗师境是她目前听到的最高的境界了,至于再高一些的,她没有在典籍中看到过,甚至也没有从宗内其他弟子口中听到过。
她一直以为北冥子也是宗师境,相较于赤松子的宗师境,实力强一些罢了!但却没想到宗师境之上还有境界。
“宗师之上的境界?”
修缘点了点头。
“对于修行而言,其实并没有境界上的划分,江湖上划分的那些后天、先天、宗师等境界,不过是以内功的进度来定义的,一个人打通任督二脉,内力运转大周天,是为先天境,至于后期的境界也大都由此而来,而一个人战力的强弱并不完全是由境界决定的,还包括各种招式,其他手段,心态等其他因素。”
晓梦眉头一拧,这样的答案显然也有些出乎她的预料。
“以内力的强弱来划分境界?”
修缘收回视线,转而看向身边的这个小姑娘。
“一般来讲,内力越强,能够支撑强大招式的时间也越久,造成的破坏力也越大,在没有一个更合理的标准前,这样的划分是有一定意义的。”
“那师兄如今的境界又是什么?”
晓梦目光轻闪,再度开口。
听到这个问题,修缘笑着摇了摇头。
“不知道。”
晓梦一愣,对于身边这个少年,她也算是有一定了解的,她并不认为对方是那种故意戏弄自己的人。
“不知道??”
随后她的目光多了几分狐疑,神色有些古怪。
修缘眼睛一眯,出声解释道:“在去年离山的时候,我修行的两门内功,即万川秋水和心若止水已然大成,而后又融合形成一门新的功法,在那个时候,我想我应该已经踏入宗师境。”
说到这里,修缘不禁又在心里补充了一句,还并不是初入宗师境的程度,而是后期。
“韩国一行,我参悟和光同尘,内力更是激增数倍,并且掌握了数种神通手段,与当初离山之时,已有天壤之别,但要说成就宗师之上,就无法肯定了,毕竟我也没见过宗师之上的人出手,没有具体的参照,实难确定。”
听到这些话,站在一旁的小姑娘,眼角不由猛抽了两下,她感觉修缘是在炫耀,但对方的语气又好似不是这样。
“那师兄觉得与赤松子师兄相比,战力相差几何?”
沉默片刻,修缘捏了捏自己的下巴,不太确定地说道:“打三五个应该不成问题吧?”
赤松子进入宗师境多年,心境修为也极为不错,逼近天人合一,这样的战力应该与罗网的天字级杀手不相上下,或许还要高出一筹。
当初在韩国,他能轻松拿捏罗网的两位天字级杀手,掩日和黑白玄翦,对上实力差不多的赤松子,在无伤的情况,三五个应该不是问题。
晓梦闻言,一时语顿,打三五个赤松子,如此夸张的战力她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要知道,赤松子可是天宗的掌门,境界和战力都非常强,在天人两宗的妙台观剑中数次获胜,已然有大家之相。
同为宗师境,大多数人都不会是这位天宗掌门的对手,在这一点上,晓梦是能够肯定的。
“咱们也该启程了。”
过了一会儿,修缘伸手一招,放在一旁的木剑飞回了他的手中,然后被他背在了身后。
晓梦莲步轻移,身形一动,如同缩地成寸,来到他的身边。
见到这个姑娘施展的这一手,修缘笑着摇了摇头。
“虽然这样比较有高手风范,但我不推荐如此赶路,以你目前的内力是撑不住的。”
已经有过数次远距离出行经验的修缘,对于这样花里胡哨的手段,往往是看不上的,人前显圣,固然不错,但对于赶路来说,可能会是适得其反,毕竟此次的路程可不是三五十里,据他估计,就算是他全力赶路,没个三五日,也到不了目的地。
晓梦歪着小脑袋想了一会儿,似乎也接受了修缘的提议,转而放弃这样的方式,慢慢跟在他身后。
“一直没问,师妹是来自魏国的什么地方。”
官道上,两人一边向前走去,修缘一边出声问道。
“魏国,关城,陈家村。”
晓梦语气变得有些沉闷,其实她跟修缘的遭遇是差不多的,那一场大火,将自己的村子烧了个精光,自己的亲人朋友也都死在了那场灾难之中。
所以每当提起自己的故乡,这个姑娘心情都会格外的失落。
“陈家村?”
修缘脚步微微一顿,随后目光颇为诧异地看向身边的这个姑娘。
陈家村,说起来,这也是他的本姓,修缘二字是他的名,而姓,同样也是一个陈字。
他姓名的全称是陈修缘。
说起修缘这两个字,他的目光多了几分慨叹,当初父母给他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或许是因为机缘巧合,又或许是因为其他的原因,但就他自己来说,这两个字,带给他的却是一场天大的机缘。
“怎么了?”
似乎是觉察到身边这个少年的异样,晓梦不由愣了愣。
“缘分二字倒真的是玄妙”
修缘笑着摇了摇头,只是简单说了一句,而并没有过多的去解释。
“你还记得回家的路吗??”
晓梦点了点头,对于一个离家的游子来说,恐怕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回家的路。
“上一次,你陪我回家,这一次我陪你,咱们算是扯平了。”
听到陈家村,修缘心里莫名多了几分异样,语气也缓和了几分。
晓梦看着身前的少年,眼底闪过几分异样,少年似乎依旧是那个少年,与当初自己见到的那个少年一样,虽然总有人说,岁月沧桑,物是人非,但这个人似乎一直都未曾变过。
“修缘.”
“嗯?”
听到耳边的话,修缘嗯了一声。
“有没有人说过,其实你也挺招姑娘喜欢的.”
站在前面的少年,听到此话,不由哑然失笑,在之前,这个姑娘还说过他不招姑娘喜欢呢!这一转眼,怎么就又变了。
不过对于此话,他显然也没有往心里去,或者说他本来就不在意。
只是说起这个,这个姑娘却又有了些不同,她的眼底忽然又多了几分惆怅。
相较于那种花言巧语的男人,这样的少年对于那些优秀的姑娘来说,吸引力恐怕会更强,太乙山山脚的那个姑娘,恐怕已经沦陷了吧?虽然她年纪还小,但对于一个姑娘来说,喜欢与否,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
只是随后,这个姑娘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嘴角多了几分笑意,那些外来的姑娘就算再怎么样,也终究与自己不同,北冥子可不会收下她们,所以师兄似乎只有自己能叫。
转眼间又是一日,夜幕再度笼罩了天空,今夜的天空似乎格外热闹,因今晚月亮没有出席,所以群星闪烁。
一处山崖上,有一对年轻人背靠着背坐在一起,两人正抬头看着星空。
“我在心斋之中,看到过有关记载,五百年前,阴阳家因追求“天人极限”的理念分歧脱离道家,剑走偏锋,自成一派。”
“修炼一途也重新划分了层次,进入一定的阶段之后会研究星象之学,有占星律一说。”
“他们认为星辰的运转都蕴含着命运之道,昭示着天地变化,世事沧桑,甚至还能预知未来。”
少女的话悠然响起,半晌,少年轻轻摇了摇头。
星象一说,不能说没有半点道理,但他相信的程度却并不更高,有他这么一个特殊的存在,天下的走势还会与之前一样吗?
“阴阳家剑走偏锋,追求天人极致,这样的思想,虽然说不得错,但在我看来,却有些急于求成了。”
“天地之道,宏大无比,玄妙无双,就算是以我现在的境界,也不过参透沧海一粟,阴阳家的那些人.”
说到最后,修缘眼底多了几分深邃。
从第三者角度来看,有瓷枕相助,他的悟性非常的夸张,对这个世界的天才们来说都是碾压级别的存在,但他自己都不敢说能够在短时间内成就天人极限,就更不用说阴阳家的那些人了。
“其实慢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坏事。”
这是修缘给晓梦的答案。
听到此话,晓梦有些讶异。
随后少年的话又传了过来。
“当一个人做事足够细致,足够慢时,那这件事儿出错的概率会变得很小,而当一件事情他做了很多次的时候,结果将会出现质变。”
“就如同登山,有人着急忙慌,快步攀爬,但却忽略了山上的其他东西,往往很容易误入歧途,以致于他们不得不重新来过,而有的人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夯实根基,观察入微,不错过任何的细节,那他的速度将会越来越快。”
“因为慢,所以快,就如《道德经》中所讲,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又如少则得,多则惑。说的也是同一个道理。”
说到最后,少年又提起了自己的事情。
“当初我于玉液江观水悟道,也是厚积薄发,一步而登天,此间种种经历,师妹已经看过,想必也知道这并不是虚言。”
姑娘点了点头。
“那阴阳家的做法是错的吗?”
过了一会儿,少年又轻轻摇了摇头。
“这件事儿没有对错,只有好或者更好,追求力量,对现在这个时代来说,并没有错,阴阳家剑走偏锋,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强大的力量,保护自身,自然是好的。”
“但法万千,道唯一,前面的路走的越顺,那后面的路则是越艰难,就如同道家,前方的路走的很慢,而一但入道,则必然势不可挡,很快就会超过阴阳家。”
“在这个方面,我想道家天宗的那些长老们应该都非常清楚,一旦成就宗师,道家的宗师境,其未来远胜阴阳家的宗师境。”
“这也是为什么阴阳家的战力分层极为严重的根本原因所在,后期那道门槛,就算是那些修炼阴阳术的天才也极难跨越.”
道理总是有的,就如人宗掌门逍遥子所说,道唯一,法万千,修行到了最后,是殊途同归,前面的路走的顺了,那后面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往往这样的代价会是惨痛的。
几乎没有人能够承受,一开始一帆风顺,到后来止步不前,而一开始便难如登天,心境得到了磨炼,那么到后来,就算是遇到一些问题,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便是两者之间的另一重区别所在。
“难道阴阳家就无法得道吗??”
似乎是听出了一些东西,这个姑娘不由再度问道。
少年抬起头看向夜幕,星光点点,似点缀岁月长河的一颗颗明珠,记载着一段段往事。
“得道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是我们道家也是一样的,其他诸子百家亦然,只是对于阴阳家来说,这个过程会更艰难一些,但并不是说阴阳家就无法得道。”
“据我了解,阴阳家的掌门,被称之为东皇太一,其境界恐怕与师傅不相上下,至于阴阳家的其他人,则前路一片渺茫,难寻超脱之机。”
晓梦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轻声呢喃道:“东皇太一?”
对于这个能够媲美北冥子的人物,她还是很感兴趣的,不过一想到身边的这个少年,她似乎又觉得这也没什么。
从修缘的表述中来看,其境界很可能已经接近北冥子,这样的天赋和修为,已经超越了那些老家伙,如此来看,天下之大,似乎都能在这个少年身边看到。
与此同时,太乙山上,天宗掌门赤松子和人宗掌门逍遥子再度来到了太乙山山脚的那个小院子之中。
看着眼前这个姑娘交到他们手中的两样东西,均露出意动之色。
作为两宗的掌门,不仅修为高深,而且眼光也都极为毒辣,精盐一事,能聚天下之财,可谓是一个聚宝盆。
至于纸张,则更让人眼红。
如今诸子百家,争论百年不休,不外乎自己的思想不被外人接受,还有知识流通不便造成的,一但有纸张的加入,那这个现象恐怕会出现极大的改变。
若是其中一家能够借助纸张,将自己的思想传扬出去,那未来的天下,必定会抢先一步占到先机。
“清虚是我天宗的弟子,这两件东西,应该归我天宗所有。”
赤松子一点都不客气。
逍遥子听到此话,伸手抚须而笑。
“赤松子师兄此言差矣,清虚是天宗不假,但同样也是道家的弟子,再者此事北冥子师叔早就有所交代,让我们两宗共同协理此事,那就断然不能一家独大。”
“如此之物,一但流入七国,必将会掀起一番腥风血雨,到时候那些暗处窥探之人,恐天宗一宗之力难以应付。我看不如两宗均分,如此一来,我人宗也能出一份力。”
听到此话,赤松子一时有些吹胡子瞪眼。
“均分??逍遥子师弟还真敢说!”
“你就不怕等清虚师弟回来去人宗找你要说法??”
关于此事的归属,其实赤松子与逍遥子已经争论了一天了,今天算是第二日,面对如此之物,他们两位谁都不想让步。
若只是黄金白银,或许赤松子还真的不放在眼里,但这两件东西,对宗门的影响太大,作为一宗之长,两人自然唇枪舌战,喋喋不休。
“清虚师弟如今是什么境界??”
听到赤松子说起清虚,逍遥子不由又多问了一句。
赤松子呵呵一笑。
“清虚是北冥子师叔的亲传弟子,去年之时,万川秋水与心若止水两门功法均已大成,你说他是什么境界??”
逍遥子听到此番回答,不由一愣。
万川秋水和心若止水两门功法,都是天宗之中极为厉害的功法,一门功法大成,便足够一个人晋升宗师境,如今对方两门功法都已经大成,保底一个宗师境。
对于这个清虚,逍遥子的印象并不多,只记得是一个少年,一个有些古怪的少年,听宗内弟子讲,早年对方似乎喜欢待在玉液江看水。
“敢问师兄,清虚师弟今年贵庚?”
“若是没猜错,他应该是舞勺之年.”
“.”
“十三岁的宗师境??”
当晨曦第一缕光划破天幕,秦韩边境的一处空地上,一个银发的姑娘缓缓睁开了眼睛。
她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自己的双手,感受着体内泾渭分明,而又意外和谐的两道内力,轻声呢喃。
在她身边还有一个少年,一身气息更加的飘渺,好似随时都能御风而去一般。
这个银发姑娘转身看了过来,感受到少年身上的气息,兴奋的表情渐渐淡去,眼神又变得颇为复杂。
进步的从来不只是她一个人。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离开天宗,前往魏国的那两个小家伙,修缘和晓梦。
想起北冥子曾告诉过她的一些话,晓梦心底越发有感触了。
万川秋水和心若止水两门功法如今算是正式的登堂入室,她才越发的感受到那个少年的深不可测。
一个人只有走出去才能知晓天地之壮阔,而不是井底之蛙看天上月,以为月亮只有那么大。
另一侧,少年也缓缓睁开了眼睛,感受着左手手背上那种蕴热,他看向身侧姑娘的眼神也多了几分诧异。
当初修缘在赵国的时候,与那个会跳舞的姑娘打交道的时候,也发生过类似的现象,当时他还不确定为什么小瓷枕会发生异变,现在小瓷枕再度生变,让他心头有了一个模糊的猜测。
或许宗师之上的境界,也就是大宗师,并不是修行的尽头。
“道何为道?”
修缘缓缓抬起手,一道气息闪现,随后分而化之,顿成水、火、冰三种力量,在他手上追逐盘旋,看的晓梦不由一愣。
“师兄?”
晓梦站在一旁,眼底深处有神光闪烁,方才修缘所说的话,她也听到了,这个问题,当年自己的师尊,也就是北冥子大师也曾问过,她也回答过,但她认为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天地万物皆是道,每个人、每件事、甚至每个选择,每次相遇,都在道之内,就如当年道家祖师老子所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修缘看着手中之物,心湖之上道韵自然而然地流淌。
“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这是和光同尘大成之后诞生的能力,天地既我,我即天地,既能遁入虚空,融于天地,自然也能操纵这样的小东西。”
晓梦双眼之中,瞳孔猛地一缩。
和光同尘大成?
这是多么小众的字眼,至少她在天宗就从未听人提起过。
并且这个回答显然已经超出了她的预料,至少自己的师尊北冥子也不曾料到会是这样的情况,自己闭关大半年,万川秋水和心若止水尚未登堂入室,自己的这个师兄,竟然将天宗的至高心法和光同尘修炼到大成,这种速度,比当年他修炼万川秋水和心若止水还要恐怖。
“我曾听闻,吾生也有涯,而道无涯,如今看来,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沉默许久,这个姑娘才出声说道:“若是师尊知道师兄修为的进况,恐怕会大吃一惊的。”
修缘摇了摇头,手掌缓缓握起,三种异象也渐渐消散。
“师傅??”
“师妹可知师傅如今的境界吗?”
修缘目光悠悠,看向东方,那里晨光升起,带着勃勃生机。
晓梦摇了摇头,对于自己师尊北冥子,以她目前的境界,根本感受不出深浅,就如同她所修炼的万川秋水和心若止水一样,在未登堂入室之前,也没有觉察到自己身边这个少年的恐怖。
“师兄知道?”
修缘双手负后,轻轻摇了摇头。
“不太确定,只能大体猜到一些东西,他的境界应该在宗师境之上,但具体是什么境界,却无法确定。”
听到此话,晓梦握在身前的小手不由一紧,宗师境是她目前听到的最高的境界了,至于再高一些的,她没有在典籍中看到过,甚至也没有从宗内其他弟子口中听到过。
她一直以为北冥子也是宗师境,相较于赤松子的宗师境,实力强一些罢了!但却没想到宗师境之上还有境界。
“宗师之上的境界?”
修缘点了点头。
“对于修行而言,其实并没有境界上的划分,江湖上划分的那些后天、先天、宗师等境界,不过是以内功的进度来定义的,一个人打通任督二脉,内力运转大周天,是为先天境,至于后期的境界也大都由此而来,而一个人战力的强弱并不完全是由境界决定的,还包括各种招式,其他手段,心态等其他因素。”
晓梦眉头一拧,这样的答案显然也有些出乎她的预料。
“以内力的强弱来划分境界?”
修缘收回视线,转而看向身边的这个小姑娘。
“一般来讲,内力越强,能够支撑强大招式的时间也越久,造成的破坏力也越大,在没有一个更合理的标准前,这样的划分是有一定意义的。”
“那师兄如今的境界又是什么?”
晓梦目光轻闪,再度开口。
听到这个问题,修缘笑着摇了摇头。
“不知道。”
晓梦一愣,对于身边这个少年,她也算是有一定了解的,她并不认为对方是那种故意戏弄自己的人。
“不知道??”
随后她的目光多了几分狐疑,神色有些古怪。
修缘眼睛一眯,出声解释道:“在去年离山的时候,我修行的两门内功,即万川秋水和心若止水已然大成,而后又融合形成一门新的功法,在那个时候,我想我应该已经踏入宗师境。”
说到这里,修缘不禁又在心里补充了一句,还并不是初入宗师境的程度,而是后期。
“韩国一行,我参悟和光同尘,内力更是激增数倍,并且掌握了数种神通手段,与当初离山之时,已有天壤之别,但要说成就宗师之上,就无法肯定了,毕竟我也没见过宗师之上的人出手,没有具体的参照,实难确定。”
听到这些话,站在一旁的小姑娘,眼角不由猛抽了两下,她感觉修缘是在炫耀,但对方的语气又好似不是这样。
“那师兄觉得与赤松子师兄相比,战力相差几何?”
沉默片刻,修缘捏了捏自己的下巴,不太确定地说道:“打三五个应该不成问题吧?”
赤松子进入宗师境多年,心境修为也极为不错,逼近天人合一,这样的战力应该与罗网的天字级杀手不相上下,或许还要高出一筹。
当初在韩国,他能轻松拿捏罗网的两位天字级杀手,掩日和黑白玄翦,对上实力差不多的赤松子,在无伤的情况,三五个应该不是问题。
晓梦闻言,一时语顿,打三五个赤松子,如此夸张的战力她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要知道,赤松子可是天宗的掌门,境界和战力都非常强,在天人两宗的妙台观剑中数次获胜,已然有大家之相。
同为宗师境,大多数人都不会是这位天宗掌门的对手,在这一点上,晓梦是能够肯定的。
“咱们也该启程了。”
过了一会儿,修缘伸手一招,放在一旁的木剑飞回了他的手中,然后被他背在了身后。
晓梦莲步轻移,身形一动,如同缩地成寸,来到他的身边。
见到这个姑娘施展的这一手,修缘笑着摇了摇头。
“虽然这样比较有高手风范,但我不推荐如此赶路,以你目前的内力是撑不住的。”
已经有过数次远距离出行经验的修缘,对于这样花里胡哨的手段,往往是看不上的,人前显圣,固然不错,但对于赶路来说,可能会是适得其反,毕竟此次的路程可不是三五十里,据他估计,就算是他全力赶路,没个三五日,也到不了目的地。
晓梦歪着小脑袋想了一会儿,似乎也接受了修缘的提议,转而放弃这样的方式,慢慢跟在他身后。
“一直没问,师妹是来自魏国的什么地方。”
官道上,两人一边向前走去,修缘一边出声问道。
“魏国,关城,陈家村。”
晓梦语气变得有些沉闷,其实她跟修缘的遭遇是差不多的,那一场大火,将自己的村子烧了个精光,自己的亲人朋友也都死在了那场灾难之中。
所以每当提起自己的故乡,这个姑娘心情都会格外的失落。
“陈家村?”
修缘脚步微微一顿,随后目光颇为诧异地看向身边的这个姑娘。
陈家村,说起来,这也是他的本姓,修缘二字是他的名,而姓,同样也是一个陈字。
他姓名的全称是陈修缘。
说起修缘这两个字,他的目光多了几分慨叹,当初父母给他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或许是因为机缘巧合,又或许是因为其他的原因,但就他自己来说,这两个字,带给他的却是一场天大的机缘。
“怎么了?”
似乎是觉察到身边这个少年的异样,晓梦不由愣了愣。
“缘分二字倒真的是玄妙”
修缘笑着摇了摇头,只是简单说了一句,而并没有过多的去解释。
“你还记得回家的路吗??”
晓梦点了点头,对于一个离家的游子来说,恐怕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回家的路。
“上一次,你陪我回家,这一次我陪你,咱们算是扯平了。”
听到陈家村,修缘心里莫名多了几分异样,语气也缓和了几分。
晓梦看着身前的少年,眼底闪过几分异样,少年似乎依旧是那个少年,与当初自己见到的那个少年一样,虽然总有人说,岁月沧桑,物是人非,但这个人似乎一直都未曾变过。
“修缘.”
“嗯?”
听到耳边的话,修缘嗯了一声。
“有没有人说过,其实你也挺招姑娘喜欢的.”
站在前面的少年,听到此话,不由哑然失笑,在之前,这个姑娘还说过他不招姑娘喜欢呢!这一转眼,怎么就又变了。
不过对于此话,他显然也没有往心里去,或者说他本来就不在意。
只是说起这个,这个姑娘却又有了些不同,她的眼底忽然又多了几分惆怅。
相较于那种花言巧语的男人,这样的少年对于那些优秀的姑娘来说,吸引力恐怕会更强,太乙山山脚的那个姑娘,恐怕已经沦陷了吧?虽然她年纪还小,但对于一个姑娘来说,喜欢与否,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
只是随后,这个姑娘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嘴角多了几分笑意,那些外来的姑娘就算再怎么样,也终究与自己不同,北冥子可不会收下她们,所以师兄似乎只有自己能叫。
转眼间又是一日,夜幕再度笼罩了天空,今夜的天空似乎格外热闹,因今晚月亮没有出席,所以群星闪烁。
一处山崖上,有一对年轻人背靠着背坐在一起,两人正抬头看着星空。
“我在心斋之中,看到过有关记载,五百年前,阴阳家因追求“天人极限”的理念分歧脱离道家,剑走偏锋,自成一派。”
“修炼一途也重新划分了层次,进入一定的阶段之后会研究星象之学,有占星律一说。”
“他们认为星辰的运转都蕴含着命运之道,昭示着天地变化,世事沧桑,甚至还能预知未来。”
少女的话悠然响起,半晌,少年轻轻摇了摇头。
星象一说,不能说没有半点道理,但他相信的程度却并不更高,有他这么一个特殊的存在,天下的走势还会与之前一样吗?
“阴阳家剑走偏锋,追求天人极致,这样的思想,虽然说不得错,但在我看来,却有些急于求成了。”
“天地之道,宏大无比,玄妙无双,就算是以我现在的境界,也不过参透沧海一粟,阴阳家的那些人.”
说到最后,修缘眼底多了几分深邃。
从第三者角度来看,有瓷枕相助,他的悟性非常的夸张,对这个世界的天才们来说都是碾压级别的存在,但他自己都不敢说能够在短时间内成就天人极限,就更不用说阴阳家的那些人了。
“其实慢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坏事。”
这是修缘给晓梦的答案。
听到此话,晓梦有些讶异。
随后少年的话又传了过来。
“当一个人做事足够细致,足够慢时,那这件事儿出错的概率会变得很小,而当一件事情他做了很多次的时候,结果将会出现质变。”
“就如同登山,有人着急忙慌,快步攀爬,但却忽略了山上的其他东西,往往很容易误入歧途,以致于他们不得不重新来过,而有的人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夯实根基,观察入微,不错过任何的细节,那他的速度将会越来越快。”
“因为慢,所以快,就如《道德经》中所讲,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又如少则得,多则惑。说的也是同一个道理。”
说到最后,少年又提起了自己的事情。
“当初我于玉液江观水悟道,也是厚积薄发,一步而登天,此间种种经历,师妹已经看过,想必也知道这并不是虚言。”
姑娘点了点头。
“那阴阳家的做法是错的吗?”
过了一会儿,少年又轻轻摇了摇头。
“这件事儿没有对错,只有好或者更好,追求力量,对现在这个时代来说,并没有错,阴阳家剑走偏锋,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强大的力量,保护自身,自然是好的。”
“但法万千,道唯一,前面的路走的越顺,那后面的路则是越艰难,就如同道家,前方的路走的很慢,而一但入道,则必然势不可挡,很快就会超过阴阳家。”
“在这个方面,我想道家天宗的那些长老们应该都非常清楚,一旦成就宗师,道家的宗师境,其未来远胜阴阳家的宗师境。”
“这也是为什么阴阳家的战力分层极为严重的根本原因所在,后期那道门槛,就算是那些修炼阴阳术的天才也极难跨越.”
道理总是有的,就如人宗掌门逍遥子所说,道唯一,法万千,修行到了最后,是殊途同归,前面的路走的顺了,那后面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往往这样的代价会是惨痛的。
几乎没有人能够承受,一开始一帆风顺,到后来止步不前,而一开始便难如登天,心境得到了磨炼,那么到后来,就算是遇到一些问题,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便是两者之间的另一重区别所在。
“难道阴阳家就无法得道吗??”
似乎是听出了一些东西,这个姑娘不由再度问道。
少年抬起头看向夜幕,星光点点,似点缀岁月长河的一颗颗明珠,记载着一段段往事。
“得道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是我们道家也是一样的,其他诸子百家亦然,只是对于阴阳家来说,这个过程会更艰难一些,但并不是说阴阳家就无法得道。”
“据我了解,阴阳家的掌门,被称之为东皇太一,其境界恐怕与师傅不相上下,至于阴阳家的其他人,则前路一片渺茫,难寻超脱之机。”
晓梦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轻声呢喃道:“东皇太一?”
对于这个能够媲美北冥子的人物,她还是很感兴趣的,不过一想到身边的这个少年,她似乎又觉得这也没什么。
从修缘的表述中来看,其境界很可能已经接近北冥子,这样的天赋和修为,已经超越了那些老家伙,如此来看,天下之大,似乎都能在这个少年身边看到。
与此同时,太乙山上,天宗掌门赤松子和人宗掌门逍遥子再度来到了太乙山山脚的那个小院子之中。
看着眼前这个姑娘交到他们手中的两样东西,均露出意动之色。
作为两宗的掌门,不仅修为高深,而且眼光也都极为毒辣,精盐一事,能聚天下之财,可谓是一个聚宝盆。
至于纸张,则更让人眼红。
如今诸子百家,争论百年不休,不外乎自己的思想不被外人接受,还有知识流通不便造成的,一但有纸张的加入,那这个现象恐怕会出现极大的改变。
若是其中一家能够借助纸张,将自己的思想传扬出去,那未来的天下,必定会抢先一步占到先机。
“清虚是我天宗的弟子,这两件东西,应该归我天宗所有。”
赤松子一点都不客气。
逍遥子听到此话,伸手抚须而笑。
“赤松子师兄此言差矣,清虚是天宗不假,但同样也是道家的弟子,再者此事北冥子师叔早就有所交代,让我们两宗共同协理此事,那就断然不能一家独大。”
“如此之物,一但流入七国,必将会掀起一番腥风血雨,到时候那些暗处窥探之人,恐天宗一宗之力难以应付。我看不如两宗均分,如此一来,我人宗也能出一份力。”
听到此话,赤松子一时有些吹胡子瞪眼。
“均分??逍遥子师弟还真敢说!”
“你就不怕等清虚师弟回来去人宗找你要说法??”
关于此事的归属,其实赤松子与逍遥子已经争论了一天了,今天算是第二日,面对如此之物,他们两位谁都不想让步。
若只是黄金白银,或许赤松子还真的不放在眼里,但这两件东西,对宗门的影响太大,作为一宗之长,两人自然唇枪舌战,喋喋不休。
“清虚师弟如今是什么境界??”
听到赤松子说起清虚,逍遥子不由又多问了一句。
赤松子呵呵一笑。
“清虚是北冥子师叔的亲传弟子,去年之时,万川秋水与心若止水两门功法均已大成,你说他是什么境界??”
逍遥子听到此番回答,不由一愣。
万川秋水和心若止水两门功法,都是天宗之中极为厉害的功法,一门功法大成,便足够一个人晋升宗师境,如今对方两门功法都已经大成,保底一个宗师境。
对于这个清虚,逍遥子的印象并不多,只记得是一个少年,一个有些古怪的少年,听宗内弟子讲,早年对方似乎喜欢待在玉液江看水。
“敢问师兄,清虚师弟今年贵庚?”
“若是没猜错,他应该是舞勺之年.”
“.”
“十三岁的宗师境??”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秦时:我在天宗误入歧途,秦时:我在天宗误入歧途最新章节,秦时:我在天宗误入歧途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秦时:我在天宗误入歧途,秦时:我在天宗误入歧途最新章节,秦时:我在天宗误入歧途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