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旭双眼微睁。

  难道说?小胖墩真用钱砸通了曹知府?

  他快步迎上前去。

  却听小胖墩依旧是那副不在意的语气:“我跟我娘都说了,你不用再担心,她会管的。”

  嗯,他娘是盯着他腰间的尖耳猫荷包答应的。

  晏旭瞬间像蔫了的茄子。

  不过,转眼又打起了精神。

  “小胖墩,拜托你件事。我母亲病了,我要去个远些的地方,你找人帮忙照顾下她,拜托了。”

  “小事情,”

  小胖墩拍了拍胸脯,“我安排俩丫环和一个婆子去你家就成。”

  说着,又有些遗憾地道:“可惜我家并不在这儿,还离得远,不然可以把你们都接到我家去。嗳对了,你要去哪?去干什么?离府试面试可就有六日了。”

  晏旭:“……”

  对啊,第七日辰时就要去被知府面试,算上现在的时间,就算快马加鞭,六日六夜以他这副身板,绝计先在半道儿上死一死。

  更遑论那可是西南侯,掌控一方地域的顶天人物,他拿什么去求人?

  这就好比拜菩萨似的。人人有所求,菩萨忙得过来?

  只怕拼了命赶去,侯府大门都靠近不了。

  晏旭回了家。

  他准备将所有精力只用来做两件事:一、照顾好母亲;二、读书。

  迟迟没有等来的抓捕,只能说明:要么曹知府真是好人、好官;要么,就会有为难在面试时等着自己。

  他要好好读书,努力读,越有底气,才越能在那时候面对有可能的不公时,有机会据理力争。

  他不求名次,只求通过就行。

  小胖墩也说到做到,见晏旭仍郁郁寡欢,便打发卫二去找自己老娘要丫环和婆子,他则跟着晏旭回去了其家。

  引得街坊四邻探头探脑,又有话说。

  “啧,才只是考了个童生第一,府试还不知道能不能过呢,这就摆上秀才的谱儿来了。”

  “哎你们说,童生是不能用下人的吧?他现在就用上了,是不是对考秀才特别有把握?”

  “呵,照你这么说,他家还用了三个,他不得考个小三元回来?”

  童生第一、府试再第一,就即是县案首,亦称小三元。

  “哈哈哈,你在说什么呢?晏旭在八岁、八岁!站着还没根扫帚高呢,哈哈。”

  “他要能考中秀才,那都是老天爷砸了口不吃的馅饼下来正好落他头上,还小三元?哈哈哈。”

  大家都齐齐笑开。

  若说在县试前,他们觉得晏旭能考上童生是个笑话;猜测晏旭能考上第一,大笑话。此时,则跟听到天空破了个大洞一般。

  天大的笑话。

  本朝,不,不仅是本朝,是历朝历代,出过八岁的神童直接升官者有之。但自打科举以来,却从无有一个八岁孩童,能一步步考上秀才,从无!!

  就晏旭那样儿病病弱弱的小身板、小脑袋,也能打破这个先例?

  做梦都梦不到!

  杜景辰听到那些议论,却十分不以为然。

  跑来捅咕晏旭:“你能考上秀才的,一定能!”

  晏旭:“……我还能小三元呢我!”

  他真是不太能理解杜景辰对自己的迷之自信究竟从何而来。

  如果说并未得罪知府,嗯,那他还有这个信心和把握。

  他只是一直把自己压着、压着点儿,低调些而已。

  毕竟:他家最大的仇人可是顶流世家。他不想在没长成一棵大树前,先就被人给拔了苗苗。

  而现在……

  别说低不低调、压不压制了,能撑过小苗根根再说。

  真的,他现在只一心想法通过面试得到秀才之名。那什么小三元?

  对他只能是弊大于利。

  偏杜景辰就是相信他啊,为此,还拉了小胖墩来理论。

  小胖墩直接就岔开话题,指挥着自己人:“卫一,帮忙劈柴烧火。”

  卫一:“……”

  我可是您的护卫队长啊护卫队长!

  可惜,不管怎样腹诽,面对这小少爷,还是没辙,只能乖乖去干活。

  倒是晏旭过意不去,想拦。

  他从不把别人待自己的任何好当成理所当然。

  小胖墩嫌他啰嗦,扫了眼院内,便拉了他俩。“走,买菜去。”

  有啥事都得先吃饱了再说。

  于是,三个小萝卜头去菜场买菜。

  “咦~~这么臭。”

  “哇!那是什么?”

  “嗳嗳嗳,你们看这是什么菜?紫色的哎?”

  “……”

  从来没踏进过菜市场的小胖墩,非常新鲜、非常好奇的大惊小怪。

  倒把晏旭的心绪,带动得好了起来。

  天还没塌呢不是?怕个鸟蛋!

  开整!

  整了好多好吃的,小胖墩掏的钱,还不自己拿,让人家卖菜的给送晏旭家去。

  等他们仨甩搭着两手回家,院子里都快堆不下。

  晏旭想了想,便拉上他俩,挨家挨户给隔壁邻居送,且主要是由小胖墩送,让小胖墩收获了许许多多的感谢和夸赞。

  送得小胖墩很高兴。

  送得街坊四邻,莫名羞愧……而,感激倍增。

  “原来这就是成就感。”

  小胖墩激动得小脸绯红,眼神都有些迷离,被骄傲、自豪、感动……种种情绪堵上心间。

  给晏旭的感觉就是:再不拦着点儿,估计丫就想包下整个菜场、送完全县每户人家。

  “咳咳,这只是小事情,小道而,”

  晏旭故意板起脸对小胖墩道:“只是让你知道,你们富贵人家踩到都嫌滑脚的菜叶,对普通百姓家都很重要而已。”

  以小见大吧你。

  小胖墩用力点头,拍着胸脯,拍得“嗙、嗙”作响。

  “我以后会做最好、最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保护国朝子民平安喜乐!”

  “好,有志气!”

  晏旭用力拍他肩膀,用了十足的真诚夸赞。

  小孩子嘛,鼓励最重要。

  小胖墩笑掉了牙。

  真掉了,奶牙褪换中。

  遂哭丧着个脸,嫌弃小英雄说话要漏风。

  晏旭去为他冲淡盐水,心下好笑又无奈。

  而五日,就这样,在小胖墩的总出“状况”下,似平静、又似热闹、还似暴雨前的沉寂般,滑了过去。

  周氏已能起身。

  面对丫环婆子的伺候、面对一病之后的家中的种种变化,没多言、没多问,只听晏旭陈述明白事由,便依着儿子的话,继续躺着养病。

  若说心里没半点儿想法也不可能。只是她已经做好了等晏旭明年再考的准备。

  而第六日,晏旭、杜景辰,在小胖墩执意的陪同下,赶到了绵州州城。

  次日晨时,进入州衙大院。

  绵州,下辖12个县。每个县,通过童生预备试和府试笔试的,共为1176人。其中,再由知府最后确认名次的面试关者,为120人。

  就是每个县的头场、头十名,直接跳过府试笔试的考生。

  进入府衙时,只基本搜身,保证没有携带利器即可。

  而府试时要求每五名考生增加一名具保廪生,此刻也需要。

  小胖墩给晏旭和杜景辰已经找好相关廪生,他自己没进来,在府衙外茶馆里候着。

  晏旭等人,便将与县试开场时同样的流程走完。

  在唱完保后,廪生们退到高台旁侧,120名考生分县经济的等级、大小规模、人口数量等,分列一排排。

  高台上,一排摆了茶水果点的案桌,左右两边坐着12位县令。

  正中间,坐着知府大人曹森。

  晏旭发现曹森真如小胖墩形容得那样:即使在如此郑重的场合,其面上依旧看起来和蔼可亲,也没有严肃到吓人的官身威势,看着真挺像邻居家的老爷爷。

  虽然其的年龄,估计只在五十左右。

  难道真是自己过于惊弓之鸟了吗?晏旭垂下眼,微微低了下颌。

  而等他们都立好,曹森便站起了身,面上露出温和慈蔼的笑容。

  笑着道:“恭喜各位能走到这个大院中来,这几乎已能表示:你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对学识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想报效朝廷的心,已基本迈进了科举取仕的门槛。”

  “都是国朝有才的好儿郎们啊,放松、放松,不用这么紧张,本府呢,也就是和大家在这儿提前有机会认认脸,万一以后还是同僚呢对吧?”

  这语气、这言辞,顿时让考生们真的轻呼一口气,放松下来,及至最后,都露出了笑意,眼睛都发亮。

  曹森面上的笑容亦愈发亲切有加。

  “因此呢,本府也不为难各位,今日主要为的是决定此次童生试的前十名次,所以呢,每人、只需要回答本府一个问题就好。放松放松,小问题而已。”

  说着,他也没有如别的知府般,高高在上,依次点名让人上前答话。

  而是走下了高台来,一一走过考生面前,一一提问。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全家被流放,我八岁科举翻身,全家被流放,我八岁科举翻身最新章节,全家被流放,我八岁科举翻身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