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海边的小渔村
爬上岸后,苏青青顾不得刺痛的脑袋,单膝跪地,一手压孩子前额,一手提下颌,清除他口鼻中的水草等异物,对他进行心肺复苏急救。
那惊魂未定的少妇跪在苏青青的面前,跟她“叽里呱啦”地说着粤语。
她说得语速很快、很急,而且还带着很明显的客家口音,苏青青听得不是很明白,再加上脑袋太疼了,无暇去思考。
急救按压了大约十分钟,苏青青感觉手都已经不是自己的时,溺水的小男孩终于是“哇”地一声回过气,哭出来了。
苏青青这才一屁股坐在石子地上,屈膝抱着脑袋疼得说不出话来。
就好像被人劈了一斧头,从头盖骨到头发丝全是痛的。
这种头疼欲裂的感觉,是从那神奇的水下意识消失开始的。
感觉上就像是她用意识操控水流,过度消耗了能量,所以才引起的反噬。
刚刚救人全凭着一股气,现在救回了人,她感觉自己要先登天,手脚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整个人难受到爆炸。
过了好一会儿,边上少妇的哭喊搂抱和自语才结束。
只见她手脚麻利地给小孩把身上的湿衣服脱了,然后又左右看了看,接着宽衣解带,把自己里面穿着的一件看着很厚重、不知夹了什么材料的粗布麻衣脱下来,给孩子裹上。
最后,少妇抱着小男孩挪到苏青青面前,用正常语速的不太标准的粤语道谢:“靓妹,多谢,你也会医术?”
也?这少妇会医术?
这回苏青青听懂了,简单的粤语交流她是没问题的。
“不谢。”苏青青依然抱着脑袋,回话的声音显得很不舒服。
少妇在旁看了一会儿苏青青,又问她是哪里人,到哪里去。
看她身上的衣服既不像是村姑也不像是贵族,就很奇怪,莫非是商女?
见识不太多的少妇有点想不明白。
苏青青没回答她,自己来历诡异,多说多错,还不如不说不错。
好在脑袋的刺痛渐渐缓和了,她可以抬头观察面前的少妇。
“恩人,奴姓张,夫家姓田,本贯东江客家人也,年方二十三岁,宝历元年腊月十一日建生,请教恩人芳名。”
这位身上打着补丁的少妇,竟然说话还颇有条理,看起来读过两年书的样子。
等等,她说宝历元年!
这刚好就正中苏青青的知识范围。
在没被全网泼黑水、软封杀之前,经纪公司给她接过一部古偶(虽然还没来得及拍就被全网黑了),背景就是大唐宝历年。
苏青青是没有上过高中和大学,甚至没有拿到初中毕业证,但是并不代表她不读书了。
哪怕人人都说她是靠颜值吃饭的流量,她也不想自己永远都是被嘲的流量。
所以接到这部古偶后,她让助理帮她整理过背景资料,且认真学了,现在还记忆犹新。
只可惜后来出事了,s级的古偶资源自然也就黄了。
宝历是唐朝皇帝李湛的年号,宝历元年就是公元825年,属于江河日下的晚唐开端。
张氏又说她二十三岁,那就是848年。
以晚唐皇帝的短命程度推算,肯定换皇帝、换年号了,但是具体的苏青青就不知道了。
总而言之,苏青青现在能确定自己穿越的是晚唐。
想到此,她言简意赅地回:“姓苏,苏青青,十七岁。”
她习惯了这样回答问题,从前经纪人就总是对她耳提面令,对于别人的问题只挑能答的答,其余充耳不闻、沉默是金。
娱乐圈的媒体和营销号,最擅长的就是看图说话和断章取义,身为明星,谨言慎行是必修课。
“奴虚长恩人几岁,便厚颜称一声苏妹妹了。”
“嗯。”
两人又说了几句,张氏一直问不出什么实际的。又看苏青青寡言少语,蹙眉扶额的模样,想必人不舒服。再看天色将晚,便邀请她一起回家,以便感谢。
苏青青正愁无处落脚,当即同意。
此山比后世没开发过的无人山区更幽深,往深处望去,一片雾蒙蒙,咫尺不辨人、物,令人不由自主想到“瘴气”两个字。
山林蔽阻、水气聚积之地,长年氤氲的岚雾就会形成“瘴气”。
苏青青自然不愿意在山里多待,古代野外的山林,可不是郊游之地,会要人命的。
那个落水的小孩此时也平静了下来,仰着脑袋看两个大人说话。
张氏一手牵着他,一手提着一捆柴禾,下面挂着小孩的湿衣服,背上还背着一个装满了各种草木的背篓。
结合她刚刚说的话,这背篓里大概率就是中草药了。
虽然救了张氏的儿子,但苏青青跟着她往山下村里走时,还是提着心的,并顺手从经过的山道旁捡了一根还算结实的木枝条握手里。
她向来不惮于以最恶的心去揣测别人的用意,只因从小到大,她吃过太多类似的苦头,白眼狼已经算是人性之恶中最不起眼的一种了。
大约走了半个时辰,三人终于走下山,走近一座靠海的小村庄,能听到海浪一波波拍打岸边礁石的声音。
村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夕阳下,炊烟袅袅,还有几个孩童在奔跑嬉闹,一派祥和景象。
这些房屋多数是土坯房,也有一些石头房,但没有她想象中的茅草房和后世农村常见的砖瓦房。
苏青青暗暗观察着位置,发现这个村庄跟她之前放火的村庄,属于相反方向,隔着那片她掉下去的湖以及两座小山头。
以古代的交通而言,双方应该交流得不多,这里的人未必知道那头的事。
不过万事没有绝对,苏青青自不会掉以轻心。
张氏家在村庄的东南角,由五间石头房组成,院子外围着一圈篱笆,里面还有一垅菜畦。
这个家里的男人已经病逝,院子里有个在炮制药材的老媪,张氏称她“家姑”。
苏青青做古偶背调时,查过关于大唐称呼的资料,知道这是婆婆的意思。
也就是说,这是个三代三口之家,家里的顶梁柱大概率就是寡妇张氏了。
(本章完)
爬上岸后,苏青青顾不得刺痛的脑袋,单膝跪地,一手压孩子前额,一手提下颌,清除他口鼻中的水草等异物,对他进行心肺复苏急救。
那惊魂未定的少妇跪在苏青青的面前,跟她“叽里呱啦”地说着粤语。
她说得语速很快、很急,而且还带着很明显的客家口音,苏青青听得不是很明白,再加上脑袋太疼了,无暇去思考。
急救按压了大约十分钟,苏青青感觉手都已经不是自己的时,溺水的小男孩终于是“哇”地一声回过气,哭出来了。
苏青青这才一屁股坐在石子地上,屈膝抱着脑袋疼得说不出话来。
就好像被人劈了一斧头,从头盖骨到头发丝全是痛的。
这种头疼欲裂的感觉,是从那神奇的水下意识消失开始的。
感觉上就像是她用意识操控水流,过度消耗了能量,所以才引起的反噬。
刚刚救人全凭着一股气,现在救回了人,她感觉自己要先登天,手脚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整个人难受到爆炸。
过了好一会儿,边上少妇的哭喊搂抱和自语才结束。
只见她手脚麻利地给小孩把身上的湿衣服脱了,然后又左右看了看,接着宽衣解带,把自己里面穿着的一件看着很厚重、不知夹了什么材料的粗布麻衣脱下来,给孩子裹上。
最后,少妇抱着小男孩挪到苏青青面前,用正常语速的不太标准的粤语道谢:“靓妹,多谢,你也会医术?”
也?这少妇会医术?
这回苏青青听懂了,简单的粤语交流她是没问题的。
“不谢。”苏青青依然抱着脑袋,回话的声音显得很不舒服。
少妇在旁看了一会儿苏青青,又问她是哪里人,到哪里去。
看她身上的衣服既不像是村姑也不像是贵族,就很奇怪,莫非是商女?
见识不太多的少妇有点想不明白。
苏青青没回答她,自己来历诡异,多说多错,还不如不说不错。
好在脑袋的刺痛渐渐缓和了,她可以抬头观察面前的少妇。
“恩人,奴姓张,夫家姓田,本贯东江客家人也,年方二十三岁,宝历元年腊月十一日建生,请教恩人芳名。”
这位身上打着补丁的少妇,竟然说话还颇有条理,看起来读过两年书的样子。
等等,她说宝历元年!
这刚好就正中苏青青的知识范围。
在没被全网泼黑水、软封杀之前,经纪公司给她接过一部古偶(虽然还没来得及拍就被全网黑了),背景就是大唐宝历年。
苏青青是没有上过高中和大学,甚至没有拿到初中毕业证,但是并不代表她不读书了。
哪怕人人都说她是靠颜值吃饭的流量,她也不想自己永远都是被嘲的流量。
所以接到这部古偶后,她让助理帮她整理过背景资料,且认真学了,现在还记忆犹新。
只可惜后来出事了,s级的古偶资源自然也就黄了。
宝历是唐朝皇帝李湛的年号,宝历元年就是公元825年,属于江河日下的晚唐开端。
张氏又说她二十三岁,那就是848年。
以晚唐皇帝的短命程度推算,肯定换皇帝、换年号了,但是具体的苏青青就不知道了。
总而言之,苏青青现在能确定自己穿越的是晚唐。
想到此,她言简意赅地回:“姓苏,苏青青,十七岁。”
她习惯了这样回答问题,从前经纪人就总是对她耳提面令,对于别人的问题只挑能答的答,其余充耳不闻、沉默是金。
娱乐圈的媒体和营销号,最擅长的就是看图说话和断章取义,身为明星,谨言慎行是必修课。
“奴虚长恩人几岁,便厚颜称一声苏妹妹了。”
“嗯。”
两人又说了几句,张氏一直问不出什么实际的。又看苏青青寡言少语,蹙眉扶额的模样,想必人不舒服。再看天色将晚,便邀请她一起回家,以便感谢。
苏青青正愁无处落脚,当即同意。
此山比后世没开发过的无人山区更幽深,往深处望去,一片雾蒙蒙,咫尺不辨人、物,令人不由自主想到“瘴气”两个字。
山林蔽阻、水气聚积之地,长年氤氲的岚雾就会形成“瘴气”。
苏青青自然不愿意在山里多待,古代野外的山林,可不是郊游之地,会要人命的。
那个落水的小孩此时也平静了下来,仰着脑袋看两个大人说话。
张氏一手牵着他,一手提着一捆柴禾,下面挂着小孩的湿衣服,背上还背着一个装满了各种草木的背篓。
结合她刚刚说的话,这背篓里大概率就是中草药了。
虽然救了张氏的儿子,但苏青青跟着她往山下村里走时,还是提着心的,并顺手从经过的山道旁捡了一根还算结实的木枝条握手里。
她向来不惮于以最恶的心去揣测别人的用意,只因从小到大,她吃过太多类似的苦头,白眼狼已经算是人性之恶中最不起眼的一种了。
大约走了半个时辰,三人终于走下山,走近一座靠海的小村庄,能听到海浪一波波拍打岸边礁石的声音。
村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夕阳下,炊烟袅袅,还有几个孩童在奔跑嬉闹,一派祥和景象。
这些房屋多数是土坯房,也有一些石头房,但没有她想象中的茅草房和后世农村常见的砖瓦房。
苏青青暗暗观察着位置,发现这个村庄跟她之前放火的村庄,属于相反方向,隔着那片她掉下去的湖以及两座小山头。
以古代的交通而言,双方应该交流得不多,这里的人未必知道那头的事。
不过万事没有绝对,苏青青自不会掉以轻心。
张氏家在村庄的东南角,由五间石头房组成,院子外围着一圈篱笆,里面还有一垅菜畦。
这个家里的男人已经病逝,院子里有个在炮制药材的老媪,张氏称她“家姑”。
苏青青做古偶背调时,查过关于大唐称呼的资料,知道这是婆婆的意思。
也就是说,这是个三代三口之家,家里的顶梁柱大概率就是寡妇张氏了。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全网黑后,她穿梭大唐小渔村,全网黑后,她穿梭大唐小渔村最新章节,全网黑后,她穿梭大唐小渔村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全网黑后,她穿梭大唐小渔村,全网黑后,她穿梭大唐小渔村最新章节,全网黑后,她穿梭大唐小渔村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