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
刘备斜倚凭几,闭目静思,马良和程畿侍立左右。
诸葛亮曾私下询问刘备:为何不令法正随军?
刘备的回答是:朕岂不知兵?时无曹操,天下谁敢与朕争锋?
单论军事,刘备跟曹操其实是同一类人。
都属于打了一辈子仗,在战场上刷了大量经验成长起来的一方雄主。
二人都有个共同点:百战不死,化为宿将。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这句话,并非是曹操的吹捧。
演义弱化了刘备的战场指挥能力。
如诸葛亮、庞统、法正,更侧重于在战略上给刘备指明方向,具体的战场指挥,大抵都是出自刘备之手。
以前打汉中的时候,对手是曹操。
刘备不敢有丝毫的托大,法正在前线,诸葛亮在后方,文武精锐齐出,方与曹操在汉中平分秋色。
如今。
曹操不在。
刘备自问天下无敌手,自然有了取舍。
调入荆州的文武中,不论是马良、程畿,还是黄权、辅匡、冯习、张南、傅肜、吴班、赵融、陈式,都只能算刘备麾下二流文武。
一流的诸葛亮、法正留下了。
一流的马超、赵云留下了。
甚至就连汉中之战提拔的魏延,能力不俗的李严和孟达,都被刘备安排去谋划武都郡和阴平郡了。
若不是张飞屡屡来信,刘备连张飞都不想带。
用刘备的话来讲就是:荆州有云长和吾儿在,打个襄阳和樊城,难道还要朕荆益文武精锐齐出?
从更深层面来讲:只带一群二流文武,刘备也存有培养军中年轻一辈的用意。
静思间。
陈到自外而来,小声禀报:“陛下,后将军请见。”
刘备微有惊讶。
这次调兵遣将,刘备同样没考虑黄忠。
“准。”
沉吟片刻,刘备令黄忠入内。
不多时。
黄忠大步而来,拱手就拜:“臣,后将军黄忠,请命为陛下牵马!”
先前,黄忠因在成都闲得无聊,就告假带着亲随游猎诸郡。
等黄忠得到消息,刘备早已离开了成都。
黄忠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我就出去游个猎,陛下就不在成都了?
于是黄忠匆匆赶来江陵。
黄忠深知:军令不能朝令夕改,大军都调度了才来请命,刘备不可能为了黄忠就更改既定部署。
故而。
黄忠直接来个弯道超车:我不带兵,我就给陛下你牵马就行!
换而言之:战场形势万变,只要天天在刘备眼前晃悠,就一定能觅得机会。
听到黄忠的请命,马良和程畿的脸色都变得怪异,似是在极力忍笑。
能不能注意下形象?
你可是大汉的后将军啊!
刘备听得头疼:“汉升,你乃后将军,替朕牵马,成何体统!”
黄忠昂声高呼:“若无陛下慧眼识才,臣也只是区区一介假裨将军;陛下对臣有知遇之恩,臣不能不报,臣为陛下牵马,亦是效仿古人结草报恩。”
看着黄忠那一副“不让我去我就赖着不走”的样儿,刘备扶额问道:“汉升啊,来之前,看了什么书?”
黄忠不假思索,坦然直言:“《左传·宣公十五年》!”
结草报恩的典故,就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
显然,黄忠来的时候就已经提前准备了说辞!
见刘备不应,黄忠以袖掩面而“泣”:“臣自随陛下入川,至今已有十年,每逢佳节,倍思故亲,请陛下允臣告假数月,臣想回一趟南阳,祭祀先祖。”
马良和程畿纷纷瞪大了眼睛。
回南阳?
干脆直接点说要绕过襄阳和樊城直接去打宛城。
你一个厮杀汉,学儒生玩什么掩面而泣啊!
“汉升啊,你也一把年纪了,别让小辈们看笑话。”刘备闭眼不忍直视。
黄忠声色更“哀”:“臣老了,臣不中用了,臣这就回成都.”
“打住!”刘备打断了黄忠的由“泣”变“哀”,应许道:“既然来了,就暂时待在江陵。军令不可朝令夕改,就许你:替朕牵马!”
黄忠瞬间由“哀”变“笑”:“陛下英明,臣牵得一手好马!”
看着黄忠乐呵呵的转身离去,刘备也不由摇头轻笑:“这老汉升,一把年纪了也不肯在成都歇着,非得跟着朕军中劳顿。”
随着年龄增长以及身份渐尊,刘备几乎不再有亲自上阵厮杀的机会,可刘备又很怀念上阵厮杀的锐意和热血。
昔日。
黄忠主动来请命跟着刘备入川,为了让刘备同意,黄忠更是以委质的方式。
换而言之:黄忠的命,就是刘备的。
因黄忠不服老想进步而大受感触的刘备,心一软,就将黄忠编入了部曲。
原本刘备对黄忠并未抱有多少期待。
不是刘备不看重黄忠。
看走眼的也不止刘备一个。
黄忠从军多年,在荆州一直名声不显,就连归降曹操后也只是一个代理裨将军,很难让人相信黄忠骁勇善战。
就连关羽在不知情况前,都大骂“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
诸葛亮亦言“马超和张飞亲眼看到黄忠的战功,才不会觉得黄忠同列是耻辱。”
换而言之:人老不以筋骨为能,黄忠都一把年纪了,难道还能跟年青武将一般陷阵先登斩将夺旗?
都是战场厮杀汉,若没有亲眼目睹,谁又能轻易相信一个六旬老头竟比年轻人还猛?
然而入川之后。
黄忠的表现令人大为震撼。
任何人看到一个六旬老头时常先登陷陈,又勇毅冠三军,都会有震撼。
刘备又惊又喜。
捡到宝了啊!
若说魏延让刘备看到了年轻人的锐意进取,那么黄忠就让刘备看到了老年人的壮志雄心。
刘备执意要提拔黄忠为后将军,除了黄忠有大功外,也有对暮年雄心的肯定。
肯定黄忠的暮年雄心,就是肯定刘备的暮年雄心。
亦曾有人言:黄忠就如同一面镜子,让刘备看到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即便年迈也不愿放弃壮志雄心的坚韧,让刘备有一种内心上的共鸣,故而偏爱黄忠。
踱步起身。
刘备来到殿内悬挂的荆州军事图前。
或是兵力部署,或是行军路线,皆在图中。
虽然刘备人还在江陵,但军令早就传到了荆州各处。
片刻。
刘备的目光落在了南乡郡。
在刘备的夺取襄樊计划中,攻打南乡郡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刘备要利用刘封的威望和武勇,让襄樊的曹仁分兵救南乡。
“吾儿,莫要让朕失望。”
刘备喃喃低语,视线仿佛自地图透过到了遥远南乡郡。
此时。
南乡城外。
一座坞堡逐渐成型。
刘封正对南乡城的夏侯尚贴脸开大!
据城而守是吧?
好!
我就在你的城外建一座坞堡,看谁耗的过谁!
坞堡本是一种民间用于防范贼人的营壁,比营寨更坚固,后被用于军事。
军用的坞堡,大的甚至不弱于坚城。
譬如董卓筑坞于郿,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相埒,号曰“万岁坞”。
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三十年!
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对刘封而言:城外建坞堡,其实就是个大型的土建项目。
既有挖战壕、埋鹿角、立箭塔、修营壁等军用设施,亦有挖水池、挖粪池、修房屋等生活设施。
一个优秀的大将,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土木老哥。
要有规划,要抢工期,还要提防有人搞破坏。
看着城外初具规模的坞堡,城头的夏侯尚脸色也变得铁青。
一个月前。
刘封忽然对南乡郡发动奇袭,阴县、酂县和筑阳望风而降。
三县豪族被新城郡渗透得厉害,一听刘封要打南乡郡,想都没想直接就降了。
等夏侯尚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毁坏渡口桥梁,来不及召回外出的将士,来不及驱回城外的牲畜,只能仓促的关闭城门。
夏侯尚那个气啊。
一不留神就成糜芳傅士仁了。
自刘封离开后,夏侯尚也发起过几次针对新城的小规模进攻,然而关平每次都是下令守城不出。
时间一久,夏侯尚对关平就不怎么当回事。
再加上刘封离开新城郡的时间太久,久到夏侯尚都认为刘封不会再回新城郡。
对刘封的奇袭,夏侯尚几乎没任何的预料!
更没想到阴县、酂县和筑阳会闻刘封之名望风而降。
一开始。
夏侯尚也是抱着据城而守的想法。
就如进攻新城郡时关平据城而守一般,认为刘封寻不到机会就会撤兵。
南乡城依水而建,护城河宽,易守难攻。
一旦奇袭不能破城且又无内应,基本上攻城一方都会撤兵。
无脑强攻坚城,乃兵家大忌。然而。
当看到刘封直接在城下建坞堡以及看到刘封规划的坞堡规模后,夏侯尚就坐不住了。
如蒙古南攻襄阳城时筑堡于鹿门山和白河口一般,刘封直接化攻为守。
夏侯尚不来攻坞堡,刘封就能将坞堡的规模不断扩大。
夏侯尚来攻坞堡,就由守城方变成了攻城方,困难度成倍增加。
在刘封刚开始筑堡的时候,夏侯尚也曾引兵出城,想摧毁坞堡的基础设施。
被刘封伏击了几次后,夏侯尚就变得老实了。
看着坞堡城头迎风而飘的旌旗,夏侯尚气得想吐血。
“狗贼刘封,无耻至极!”
相较于夏侯尚的气急败坏,刘封则是每日精神焕发的在坞堡各处视察,急将士所需。
这次能将夏侯尚逼到这个地步,不是刘封一日之功。
要攻略南乡郡,先控制水路。
即拿下汉水和筑水汇流地:阴县、酂县和筑阳三县。
拿下三县后,才可以将南乡城和襄阳城的水路阻隔。
如此一来,曹仁想支援南乡,难度成倍增加!
而刘封则可以走水路输送物资,为在南乡城外筑堡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基础。
故而。
新城郡一直在对阴县、酂县和筑阳进行渗透,用蜀锦和直百五铢,将三县的豪族利益捆绑。
等决定进攻三县的时候,三县的豪族为了被捆绑的利益就不得不归降刘封且为刘封提供粮草军需。
而刘封只需要让将士带上干粮就能奇袭阴县、酂县和筑阳三县的城池,不用考虑粮草运输。
粮未行,兵先动,奇袭之最!
阴县、酂县和筑阳的守将压根来不及防备,或是弃城而逃或是就地投降。
这一招,刘封是受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启发。
由于敌众我寡,诸葛亮又不是沙场悍将,故而用兵不喜欢弄险。
因此放弃了魏延兵走子午谷的提议。
诸葛亮不是单纯的否定魏延的提议,而是早在出兵前,诸葛亮就对陇右的豪族暗中有渗透。
遂有神兵天降南安郡和天水郡,各县望风而降,太守马遵更是直接怀疑姜维等人是内应,丢下众人连夜逃往上邽。
诸葛亮杀马谡是真的恨马谡。
数年之功,功亏一篑,还让陇右的豪族对诸葛亮失去了信心和信任,今后再也无法让陇右豪族当内应!
换谁都得吐血!
吸取诸葛亮的教训,刘封在阴县、酂县和筑阳部署了重兵。
让麾下作战经验最强的将军李平,引方月四校尉分守三县。
只要三县城池不丢,三县的豪族就不会对刘封失去信心和信任。
“禀殿下,筑阳有战报送来。”
信使恭敬的将手中的战报,呈向刘封。
扫了一眼战报内容,刘封的嘴角微微泛起笑意:曹仁中父皇之计了!
战报的内容大意:是曹仁派徐晃引兵救南乡,徐晃见筑阳守备森严,已绕道往南乡而来。
刘封围攻南乡城都快一个月了。
按常理而言,曹仁早就该派兵支援了。
然而曹仁担心刘封是疑兵,怕分兵救南乡城后关羽来取襄樊,又笃信夏侯尚能守住南乡城,因此迟迟未派援兵。
直到曹仁探得关羽在夏口攻打文聘,这才匆匆派徐晃来救南乡城。
曹仁最终的判断是:刘封和关羽分取夏侯尚和文聘,然后再合兵来攻打襄樊。
故而。
曹仁一面派徐晃引兵救南乡,一面派于禁引兵救文聘。
然而曹仁不知道的是:刘备出现在了江陵!
不论是刘封在南乡打夏侯尚,还是关羽在夏口攻打文聘,都只是刘备用来取襄樊的疑兵。
刘封当日在成都的豪言归豪言。
真正作战时,是要配合刘备的整个作战计划的。
“可惜。来得太晚了!”
刘封并不怕徐晃绕道而来。
倘若曹仁在得知南乡郡遇袭第一时间派徐晃来支援南乡城,刘封还会感到棘手。
毕竟。
刘封的百战精锐几乎都在阴县、酂县和筑阳三城。
在南乡城外的,大部分是自西川带来的五部飞军,还有小部分是用来虚张声势的县兵,修筑坞堡也是考虑了五部飞军和县兵战场经验不足。
而如今。
坞堡已经初具规模。
即便徐晃有长驱直入破寨斩将的战绩,也休想在刘封手头讨得便宜。
任何一场奇袭都不可复制。
天时地利人和不同,胜败的结果也会不同。
刘封加快了坞堡的建设。
鹿角、拒马桩、陷马坑等等障碍也在坞堡前方埋下。
数日后。
徐晃登上了南乡城头。
看着城外如同巨型刺猬一般的坞堡,饶是徐晃为人沉稳,也忍不住手抖,看向夏侯尚的眼神更是跟看傻子一般:“夏侯将军,你就看着刘封在城外,建坞堡?”
徐晃就差没直接破口大骂了。
我辛辛苦苦的来驰援,本以为南乡城危在旦夕。
结果你告诉我刘封既没有攻城也没有围城,只在南乡城外建设坞堡?
夏侯尚握紧了拳头,忿忿的扭头,语气也是艰难:“出城打了几次,输了。”
而在内心。
夏侯尚更是抓狂不已。
我那是愿意看着刘封在城外建坞堡吗?
我那是没打过!
彼其娘也!
夏侯尚的从弟夏侯儒见气氛紧张,小心翼翼的问:“听闻徐将军曾在四冢长驱直入破寨斩将,不如今夜徐将军也率我等出城攻破刘封的坞堡?”
徐晃的眼神瞬间变得凶恶:“夏侯儒,你在讥讽我吗?”
坞堡和营寨,那是云泥之别!
你怎么不直接去跟刘封单挑啊?
夏侯尚轻斥一声:“儒弟,不可无礼!”
若不是徐晃在,夏侯尚都想给夏侯儒一巴掌:没打过刘封就已经很丢脸了,再让徐晃带兵去夜袭刘封的坞堡,等于将徐晃视为没脑子的莽夫。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夏侯尚平复内心的焦躁,放低了姿态:“徐将军,我仔细观察了刘封坞堡的选址和规模,他的目的应该不单单是想破南乡城,他还想将南乡城扩建。
若让刘封得了南乡城,他必会将南乡城和坞堡连在一起,扩建成更大的城池,届时有新城郡在后方储备和运输物资,南乡城的坚固不会弱于江陵城和襄阳城!”
徐晃也平复了内心的烦躁,看着城外的坞堡,眼神变得锋利:“我来之前,关羽在夏口攻打石阳城的文聘。车骑将军断言,刘封和关羽是想先拔掉南乡城和石阳城,然后合兵去取襄阳。”
夏侯尚面有狐疑:“文聘在石阳城经营多年,城池坚固,周围能固守的坞堡甚多,会不会有诈?”
徐晃凝声道:“车骑将军也考虑过这种可能。关羽有战船之便,随时都可以溯流而上。故而车骑将军派于将军沿江前往石阳城,既可壮石阳城士气,又可沿途部署暗哨。
不用担心襄樊事,你我只需守住南乡城即可。”
夏侯尚忧心道:“虽然我已传令顺阳、丹水和析县运送物资来南乡,但论物资的充裕,三县肯定是比不过刘封背后十二个县的运转的。
我担心刘封会一直在城外扩建坞堡,直到将我的物资消耗殆尽。”
夏侯尚的担忧,令徐晃也很头疼。
军事上有一种很令人无奈的打法,叫结硬寨、打呆仗。
抵达战场后,不与敌人争锋,优先挑选有利地势结硬寨。
等营寨筑好,就能进入“打呆仗”模式。
譬如双方派遣大量的斥候查看对方的兵力部署、防线强度、猎杀对方斥候,派遣细作策反和收买敌方将士,在寻找敌方弱点的同时保护己方的防线。
这个阶段,会变得极其的枯燥和漫长,仿佛人在发呆一般。
这种打法,打的就是消耗,比的就是谁的物资更充裕!
直到战斗结束,营中的将士都有可能没见到敌人长什么样,更别提挥刀弄枪。
仿佛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当土木老哥的。
经常会听到某某某围城几年才拿下某某城。
实际上这几年,大部分时间都没战事,营中的将士甚至都可能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规律生活。
守将若是看不惯,也可以出城去约架。
然而结果不会有多大改变,反而还容易被煽动军心。
就如有名的陆羊之交。
羊祜对吴军用怀柔之术,每次约架的时候,羊祜都预先跟陆抗商量好时间,从不搞突然袭击,对主张偷袭的就将其灌醉。
羊祜的兵马去收割了吴国境内的稻谷后,每次还会根据收割的稻谷数量用绢偿还。
若是游猎的时候,遇上吴人先伤后被己方将士获得,又下令一律送还。
陆抗生病了,羊祜还派人去送药。
为此,陆抗还被孙皓派人斥责。
而眼下。
刘封用的就是这般令人无奈的“结硬寨、打呆仗”模式。
夏侯尚若是看不惯可以出城约架,至于输赢那就得看夏侯尚的本事了。
若要比消耗,刘封有新城九县以及阴县、酂县和筑阳三县物资支持,而夏侯尚只有南乡城和北满的顺阳、丹水和析县三县物资支撑。
更远的南阳物资,且不说曹仁自个儿够不够用,即便真的够用,刘封大不了再自荆州要物资。
不论怎么算。
夏侯尚的物资都是不如刘封的。
这也是刘封“结硬寨、打呆仗”的底气。
倘若物资不足,刘封是绝不会跟夏侯尚玩消耗的。
徐晃驱兵救夏侯尚以及于禁驱兵救文聘的情报,也在第一时间送到了江陵城。
刘备闻言大笑:“竟敢同时分兵两处!没有了曹操,曹仁也不过尔尔。大风起兮云飞扬,朕志在吞魏吴,何人能与朕争锋!
传朕军令,发兵襄阳!”
(本章完)
刘备斜倚凭几,闭目静思,马良和程畿侍立左右。
诸葛亮曾私下询问刘备:为何不令法正随军?
刘备的回答是:朕岂不知兵?时无曹操,天下谁敢与朕争锋?
单论军事,刘备跟曹操其实是同一类人。
都属于打了一辈子仗,在战场上刷了大量经验成长起来的一方雄主。
二人都有个共同点:百战不死,化为宿将。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这句话,并非是曹操的吹捧。
演义弱化了刘备的战场指挥能力。
如诸葛亮、庞统、法正,更侧重于在战略上给刘备指明方向,具体的战场指挥,大抵都是出自刘备之手。
以前打汉中的时候,对手是曹操。
刘备不敢有丝毫的托大,法正在前线,诸葛亮在后方,文武精锐齐出,方与曹操在汉中平分秋色。
如今。
曹操不在。
刘备自问天下无敌手,自然有了取舍。
调入荆州的文武中,不论是马良、程畿,还是黄权、辅匡、冯习、张南、傅肜、吴班、赵融、陈式,都只能算刘备麾下二流文武。
一流的诸葛亮、法正留下了。
一流的马超、赵云留下了。
甚至就连汉中之战提拔的魏延,能力不俗的李严和孟达,都被刘备安排去谋划武都郡和阴平郡了。
若不是张飞屡屡来信,刘备连张飞都不想带。
用刘备的话来讲就是:荆州有云长和吾儿在,打个襄阳和樊城,难道还要朕荆益文武精锐齐出?
从更深层面来讲:只带一群二流文武,刘备也存有培养军中年轻一辈的用意。
静思间。
陈到自外而来,小声禀报:“陛下,后将军请见。”
刘备微有惊讶。
这次调兵遣将,刘备同样没考虑黄忠。
“准。”
沉吟片刻,刘备令黄忠入内。
不多时。
黄忠大步而来,拱手就拜:“臣,后将军黄忠,请命为陛下牵马!”
先前,黄忠因在成都闲得无聊,就告假带着亲随游猎诸郡。
等黄忠得到消息,刘备早已离开了成都。
黄忠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我就出去游个猎,陛下就不在成都了?
于是黄忠匆匆赶来江陵。
黄忠深知:军令不能朝令夕改,大军都调度了才来请命,刘备不可能为了黄忠就更改既定部署。
故而。
黄忠直接来个弯道超车:我不带兵,我就给陛下你牵马就行!
换而言之:战场形势万变,只要天天在刘备眼前晃悠,就一定能觅得机会。
听到黄忠的请命,马良和程畿的脸色都变得怪异,似是在极力忍笑。
能不能注意下形象?
你可是大汉的后将军啊!
刘备听得头疼:“汉升,你乃后将军,替朕牵马,成何体统!”
黄忠昂声高呼:“若无陛下慧眼识才,臣也只是区区一介假裨将军;陛下对臣有知遇之恩,臣不能不报,臣为陛下牵马,亦是效仿古人结草报恩。”
看着黄忠那一副“不让我去我就赖着不走”的样儿,刘备扶额问道:“汉升啊,来之前,看了什么书?”
黄忠不假思索,坦然直言:“《左传·宣公十五年》!”
结草报恩的典故,就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
显然,黄忠来的时候就已经提前准备了说辞!
见刘备不应,黄忠以袖掩面而“泣”:“臣自随陛下入川,至今已有十年,每逢佳节,倍思故亲,请陛下允臣告假数月,臣想回一趟南阳,祭祀先祖。”
马良和程畿纷纷瞪大了眼睛。
回南阳?
干脆直接点说要绕过襄阳和樊城直接去打宛城。
你一个厮杀汉,学儒生玩什么掩面而泣啊!
“汉升啊,你也一把年纪了,别让小辈们看笑话。”刘备闭眼不忍直视。
黄忠声色更“哀”:“臣老了,臣不中用了,臣这就回成都.”
“打住!”刘备打断了黄忠的由“泣”变“哀”,应许道:“既然来了,就暂时待在江陵。军令不可朝令夕改,就许你:替朕牵马!”
黄忠瞬间由“哀”变“笑”:“陛下英明,臣牵得一手好马!”
看着黄忠乐呵呵的转身离去,刘备也不由摇头轻笑:“这老汉升,一把年纪了也不肯在成都歇着,非得跟着朕军中劳顿。”
随着年龄增长以及身份渐尊,刘备几乎不再有亲自上阵厮杀的机会,可刘备又很怀念上阵厮杀的锐意和热血。
昔日。
黄忠主动来请命跟着刘备入川,为了让刘备同意,黄忠更是以委质的方式。
换而言之:黄忠的命,就是刘备的。
因黄忠不服老想进步而大受感触的刘备,心一软,就将黄忠编入了部曲。
原本刘备对黄忠并未抱有多少期待。
不是刘备不看重黄忠。
看走眼的也不止刘备一个。
黄忠从军多年,在荆州一直名声不显,就连归降曹操后也只是一个代理裨将军,很难让人相信黄忠骁勇善战。
就连关羽在不知情况前,都大骂“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
诸葛亮亦言“马超和张飞亲眼看到黄忠的战功,才不会觉得黄忠同列是耻辱。”
换而言之:人老不以筋骨为能,黄忠都一把年纪了,难道还能跟年青武将一般陷阵先登斩将夺旗?
都是战场厮杀汉,若没有亲眼目睹,谁又能轻易相信一个六旬老头竟比年轻人还猛?
然而入川之后。
黄忠的表现令人大为震撼。
任何人看到一个六旬老头时常先登陷陈,又勇毅冠三军,都会有震撼。
刘备又惊又喜。
捡到宝了啊!
若说魏延让刘备看到了年轻人的锐意进取,那么黄忠就让刘备看到了老年人的壮志雄心。
刘备执意要提拔黄忠为后将军,除了黄忠有大功外,也有对暮年雄心的肯定。
肯定黄忠的暮年雄心,就是肯定刘备的暮年雄心。
亦曾有人言:黄忠就如同一面镜子,让刘备看到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即便年迈也不愿放弃壮志雄心的坚韧,让刘备有一种内心上的共鸣,故而偏爱黄忠。
踱步起身。
刘备来到殿内悬挂的荆州军事图前。
或是兵力部署,或是行军路线,皆在图中。
虽然刘备人还在江陵,但军令早就传到了荆州各处。
片刻。
刘备的目光落在了南乡郡。
在刘备的夺取襄樊计划中,攻打南乡郡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刘备要利用刘封的威望和武勇,让襄樊的曹仁分兵救南乡。
“吾儿,莫要让朕失望。”
刘备喃喃低语,视线仿佛自地图透过到了遥远南乡郡。
此时。
南乡城外。
一座坞堡逐渐成型。
刘封正对南乡城的夏侯尚贴脸开大!
据城而守是吧?
好!
我就在你的城外建一座坞堡,看谁耗的过谁!
坞堡本是一种民间用于防范贼人的营壁,比营寨更坚固,后被用于军事。
军用的坞堡,大的甚至不弱于坚城。
譬如董卓筑坞于郿,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相埒,号曰“万岁坞”。
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三十年!
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对刘封而言:城外建坞堡,其实就是个大型的土建项目。
既有挖战壕、埋鹿角、立箭塔、修营壁等军用设施,亦有挖水池、挖粪池、修房屋等生活设施。
一个优秀的大将,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土木老哥。
要有规划,要抢工期,还要提防有人搞破坏。
看着城外初具规模的坞堡,城头的夏侯尚脸色也变得铁青。
一个月前。
刘封忽然对南乡郡发动奇袭,阴县、酂县和筑阳望风而降。
三县豪族被新城郡渗透得厉害,一听刘封要打南乡郡,想都没想直接就降了。
等夏侯尚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毁坏渡口桥梁,来不及召回外出的将士,来不及驱回城外的牲畜,只能仓促的关闭城门。
夏侯尚那个气啊。
一不留神就成糜芳傅士仁了。
自刘封离开后,夏侯尚也发起过几次针对新城的小规模进攻,然而关平每次都是下令守城不出。
时间一久,夏侯尚对关平就不怎么当回事。
再加上刘封离开新城郡的时间太久,久到夏侯尚都认为刘封不会再回新城郡。
对刘封的奇袭,夏侯尚几乎没任何的预料!
更没想到阴县、酂县和筑阳会闻刘封之名望风而降。
一开始。
夏侯尚也是抱着据城而守的想法。
就如进攻新城郡时关平据城而守一般,认为刘封寻不到机会就会撤兵。
南乡城依水而建,护城河宽,易守难攻。
一旦奇袭不能破城且又无内应,基本上攻城一方都会撤兵。
无脑强攻坚城,乃兵家大忌。然而。
当看到刘封直接在城下建坞堡以及看到刘封规划的坞堡规模后,夏侯尚就坐不住了。
如蒙古南攻襄阳城时筑堡于鹿门山和白河口一般,刘封直接化攻为守。
夏侯尚不来攻坞堡,刘封就能将坞堡的规模不断扩大。
夏侯尚来攻坞堡,就由守城方变成了攻城方,困难度成倍增加。
在刘封刚开始筑堡的时候,夏侯尚也曾引兵出城,想摧毁坞堡的基础设施。
被刘封伏击了几次后,夏侯尚就变得老实了。
看着坞堡城头迎风而飘的旌旗,夏侯尚气得想吐血。
“狗贼刘封,无耻至极!”
相较于夏侯尚的气急败坏,刘封则是每日精神焕发的在坞堡各处视察,急将士所需。
这次能将夏侯尚逼到这个地步,不是刘封一日之功。
要攻略南乡郡,先控制水路。
即拿下汉水和筑水汇流地:阴县、酂县和筑阳三县。
拿下三县后,才可以将南乡城和襄阳城的水路阻隔。
如此一来,曹仁想支援南乡,难度成倍增加!
而刘封则可以走水路输送物资,为在南乡城外筑堡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基础。
故而。
新城郡一直在对阴县、酂县和筑阳进行渗透,用蜀锦和直百五铢,将三县的豪族利益捆绑。
等决定进攻三县的时候,三县的豪族为了被捆绑的利益就不得不归降刘封且为刘封提供粮草军需。
而刘封只需要让将士带上干粮就能奇袭阴县、酂县和筑阳三县的城池,不用考虑粮草运输。
粮未行,兵先动,奇袭之最!
阴县、酂县和筑阳的守将压根来不及防备,或是弃城而逃或是就地投降。
这一招,刘封是受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启发。
由于敌众我寡,诸葛亮又不是沙场悍将,故而用兵不喜欢弄险。
因此放弃了魏延兵走子午谷的提议。
诸葛亮不是单纯的否定魏延的提议,而是早在出兵前,诸葛亮就对陇右的豪族暗中有渗透。
遂有神兵天降南安郡和天水郡,各县望风而降,太守马遵更是直接怀疑姜维等人是内应,丢下众人连夜逃往上邽。
诸葛亮杀马谡是真的恨马谡。
数年之功,功亏一篑,还让陇右的豪族对诸葛亮失去了信心和信任,今后再也无法让陇右豪族当内应!
换谁都得吐血!
吸取诸葛亮的教训,刘封在阴县、酂县和筑阳部署了重兵。
让麾下作战经验最强的将军李平,引方月四校尉分守三县。
只要三县城池不丢,三县的豪族就不会对刘封失去信心和信任。
“禀殿下,筑阳有战报送来。”
信使恭敬的将手中的战报,呈向刘封。
扫了一眼战报内容,刘封的嘴角微微泛起笑意:曹仁中父皇之计了!
战报的内容大意:是曹仁派徐晃引兵救南乡,徐晃见筑阳守备森严,已绕道往南乡而来。
刘封围攻南乡城都快一个月了。
按常理而言,曹仁早就该派兵支援了。
然而曹仁担心刘封是疑兵,怕分兵救南乡城后关羽来取襄樊,又笃信夏侯尚能守住南乡城,因此迟迟未派援兵。
直到曹仁探得关羽在夏口攻打文聘,这才匆匆派徐晃来救南乡城。
曹仁最终的判断是:刘封和关羽分取夏侯尚和文聘,然后再合兵来攻打襄樊。
故而。
曹仁一面派徐晃引兵救南乡,一面派于禁引兵救文聘。
然而曹仁不知道的是:刘备出现在了江陵!
不论是刘封在南乡打夏侯尚,还是关羽在夏口攻打文聘,都只是刘备用来取襄樊的疑兵。
刘封当日在成都的豪言归豪言。
真正作战时,是要配合刘备的整个作战计划的。
“可惜。来得太晚了!”
刘封并不怕徐晃绕道而来。
倘若曹仁在得知南乡郡遇袭第一时间派徐晃来支援南乡城,刘封还会感到棘手。
毕竟。
刘封的百战精锐几乎都在阴县、酂县和筑阳三城。
在南乡城外的,大部分是自西川带来的五部飞军,还有小部分是用来虚张声势的县兵,修筑坞堡也是考虑了五部飞军和县兵战场经验不足。
而如今。
坞堡已经初具规模。
即便徐晃有长驱直入破寨斩将的战绩,也休想在刘封手头讨得便宜。
任何一场奇袭都不可复制。
天时地利人和不同,胜败的结果也会不同。
刘封加快了坞堡的建设。
鹿角、拒马桩、陷马坑等等障碍也在坞堡前方埋下。
数日后。
徐晃登上了南乡城头。
看着城外如同巨型刺猬一般的坞堡,饶是徐晃为人沉稳,也忍不住手抖,看向夏侯尚的眼神更是跟看傻子一般:“夏侯将军,你就看着刘封在城外,建坞堡?”
徐晃就差没直接破口大骂了。
我辛辛苦苦的来驰援,本以为南乡城危在旦夕。
结果你告诉我刘封既没有攻城也没有围城,只在南乡城外建设坞堡?
夏侯尚握紧了拳头,忿忿的扭头,语气也是艰难:“出城打了几次,输了。”
而在内心。
夏侯尚更是抓狂不已。
我那是愿意看着刘封在城外建坞堡吗?
我那是没打过!
彼其娘也!
夏侯尚的从弟夏侯儒见气氛紧张,小心翼翼的问:“听闻徐将军曾在四冢长驱直入破寨斩将,不如今夜徐将军也率我等出城攻破刘封的坞堡?”
徐晃的眼神瞬间变得凶恶:“夏侯儒,你在讥讽我吗?”
坞堡和营寨,那是云泥之别!
你怎么不直接去跟刘封单挑啊?
夏侯尚轻斥一声:“儒弟,不可无礼!”
若不是徐晃在,夏侯尚都想给夏侯儒一巴掌:没打过刘封就已经很丢脸了,再让徐晃带兵去夜袭刘封的坞堡,等于将徐晃视为没脑子的莽夫。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夏侯尚平复内心的焦躁,放低了姿态:“徐将军,我仔细观察了刘封坞堡的选址和规模,他的目的应该不单单是想破南乡城,他还想将南乡城扩建。
若让刘封得了南乡城,他必会将南乡城和坞堡连在一起,扩建成更大的城池,届时有新城郡在后方储备和运输物资,南乡城的坚固不会弱于江陵城和襄阳城!”
徐晃也平复了内心的烦躁,看着城外的坞堡,眼神变得锋利:“我来之前,关羽在夏口攻打石阳城的文聘。车骑将军断言,刘封和关羽是想先拔掉南乡城和石阳城,然后合兵去取襄阳。”
夏侯尚面有狐疑:“文聘在石阳城经营多年,城池坚固,周围能固守的坞堡甚多,会不会有诈?”
徐晃凝声道:“车骑将军也考虑过这种可能。关羽有战船之便,随时都可以溯流而上。故而车骑将军派于将军沿江前往石阳城,既可壮石阳城士气,又可沿途部署暗哨。
不用担心襄樊事,你我只需守住南乡城即可。”
夏侯尚忧心道:“虽然我已传令顺阳、丹水和析县运送物资来南乡,但论物资的充裕,三县肯定是比不过刘封背后十二个县的运转的。
我担心刘封会一直在城外扩建坞堡,直到将我的物资消耗殆尽。”
夏侯尚的担忧,令徐晃也很头疼。
军事上有一种很令人无奈的打法,叫结硬寨、打呆仗。
抵达战场后,不与敌人争锋,优先挑选有利地势结硬寨。
等营寨筑好,就能进入“打呆仗”模式。
譬如双方派遣大量的斥候查看对方的兵力部署、防线强度、猎杀对方斥候,派遣细作策反和收买敌方将士,在寻找敌方弱点的同时保护己方的防线。
这个阶段,会变得极其的枯燥和漫长,仿佛人在发呆一般。
这种打法,打的就是消耗,比的就是谁的物资更充裕!
直到战斗结束,营中的将士都有可能没见到敌人长什么样,更别提挥刀弄枪。
仿佛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当土木老哥的。
经常会听到某某某围城几年才拿下某某城。
实际上这几年,大部分时间都没战事,营中的将士甚至都可能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规律生活。
守将若是看不惯,也可以出城去约架。
然而结果不会有多大改变,反而还容易被煽动军心。
就如有名的陆羊之交。
羊祜对吴军用怀柔之术,每次约架的时候,羊祜都预先跟陆抗商量好时间,从不搞突然袭击,对主张偷袭的就将其灌醉。
羊祜的兵马去收割了吴国境内的稻谷后,每次还会根据收割的稻谷数量用绢偿还。
若是游猎的时候,遇上吴人先伤后被己方将士获得,又下令一律送还。
陆抗生病了,羊祜还派人去送药。
为此,陆抗还被孙皓派人斥责。
而眼下。
刘封用的就是这般令人无奈的“结硬寨、打呆仗”模式。
夏侯尚若是看不惯可以出城约架,至于输赢那就得看夏侯尚的本事了。
若要比消耗,刘封有新城九县以及阴县、酂县和筑阳三县物资支持,而夏侯尚只有南乡城和北满的顺阳、丹水和析县三县物资支撑。
更远的南阳物资,且不说曹仁自个儿够不够用,即便真的够用,刘封大不了再自荆州要物资。
不论怎么算。
夏侯尚的物资都是不如刘封的。
这也是刘封“结硬寨、打呆仗”的底气。
倘若物资不足,刘封是绝不会跟夏侯尚玩消耗的。
徐晃驱兵救夏侯尚以及于禁驱兵救文聘的情报,也在第一时间送到了江陵城。
刘备闻言大笑:“竟敢同时分兵两处!没有了曹操,曹仁也不过尔尔。大风起兮云飞扬,朕志在吞魏吴,何人能与朕争锋!
传朕军令,发兵襄阳!”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不是刘封,三国:我不是刘封最新章节,三国:我不是刘封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不是刘封,三国:我不是刘封最新章节,三国:我不是刘封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