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久闻不如一见哪!”
李定国刚刚登上城墙,就听到远远传来一阵爽朗的大笑,搭眼一看,却见到一人穿着金黄色龙纹服饰甲胄策马停在百步之外。
很明显,这个人就是大齐彰武皇帝王争。
李定国曾不止一次的想过王争面貌如何,好比是人高马大,五大三粗,膀大腰圆等等,这才足以令人信服。
但当他真正见到对面这个人的时候,却是怎么都不敢相信,拥有如此丰功伟绩的一代开国帝王,居然这般年轻。
并且观其相貌,并无任何突出之色,要不是此人身后那些毕恭毕敬的文武臣工,李定国怎么都不会将他和王争这个名字放在一起去看。
“定国有孝在身,还请皇上恕定国不能三跪九叩。”
“无妨,无妨啊!”王争又是一笑,用手中马鞭指着身后那支无挡之师,豪迈的大声问道:
“定国,朕身后的大军,可入得你眼?”
听见这话,李定国定晴朝王争身后的齐军仔细观察过去。
为首一排将领,各个穿着精亮盔甲,都是面露精光,一眼看上去就是久经沙场的善战悍勇之辈,在他们身后则是在凤凰山一战后名扬天下的‘大齐甲兵’。
仅仅是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任凭旌旗随风飘扬,这支军队就给城楼上的大西军士一种压迫感。
这种压迫感和人数优势无关,更多的是一眼看过去后给人的那种无法战胜的感觉。
不得不说,李定国确实从眼前这支军队身上,看见了真正的强盛二字,看见了大齐一统天下的雄厚实力。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改朝换代的军队,并不是十几年前席卷天下的什么大顺、大西,前身是小小登莱之地的文登营,是穷困半岛的山东军,代表着大族、商户和中小地主的利益。
“齐军,果真不愧为天下强军,李某人佩服!”
李定国虽然心中杂乱,但这话却是发自肺腑地说出来,他才说完,就听对面传来一阵狂笑,转头一看,见那王争张开双臂,满脸自信的喊道:
“定国,以你之才,为那张献忠做事,委实可惜!”
说着,王争手中马鞭挥向辽东,大声道:
“我汉人受那清虏欺压甚久,朕虽然将其击溃,但如今,他们却依然窃占辽东,苟延残喘!定国,你何不跟着朕?”
“朕将收复辽东,杀尽清虏,你也可在我大齐军中立得赫赫军功,成就一代良将之名!”
“将军...?”
李定国身边几名将领面色动容,纷纷想借势劝他投降,然而李定国暗自咬紧牙关,猛地摆手,示意他们不要说话。
“皇上若是想要我投降,还需满足我三个条件。”李定国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深吸一口气才说出这番话。
王争驭马来回走动,凝眸看着李定国半晌后点了点头,见状,李定国闭上眼睛,继续说道:
“其一,李某人麾下这些兵将全都是被迫,从前数战各为其主,还请皇上不计前嫌,放他们回家。”
王争道:“准!”
“其二,以皇上往日招降大顺将领的做法来看,投降之后,李某人麾下这些兵将势必要分隔数地,还请皇上以才任用,平等视之。”
王争道:“准了,继续说!”
李定国攥紧拳头,说出了他最后一个要求:
“其三,请皇上厚葬张献忠,追封为大西王,。”
前面两个还好说,本来王争就已经打算不对那些大西残余赶尽杀绝,毕竟四川现下的人口已经所剩不多,自己要是再杀,可就成死境了。
那第二个条件更是和没提一样,从郝摇旗、刘芳亮等人身上就能看得出来,除非那个人实在该杀,否则一般情况下王争都是根据才能用人。
可这第三个要求,实在有些过分,后面不少大齐的将领都是议论纷纷,封李自成还不够,张献忠一个祸乱中原的乱臣贼子,追封王号岂不是太强人所难了。
王争竖起马鞭,等身后众人的议论声顿时静下来,说道:
“朕满足你前两个要求,这第三个,厚葬可以,追封,不行。”
听见这话,李定国却并没有特别意外,只是任命似的点点头,无力的挥手道:
“开城吧。”
......
李定国这个决定,其实并不是为他自己做主,下面这几万的大西兵将,看见齐军的声威阵势之后,其实早就已经没有什么抵抗之心了。
本来他们就是为了求活才跟着张献忠造反,如今大齐就要一统天下,张献忠也已经死了,再顽抗下去又有什么用。
李定国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他要为自己的部下负责,所以放弃抵抗选择了投降。
当李定国决定的时候,那些大西军残余全都是松了口气,都没有什么异议,十分痛快的扔下兵力开城投降。
接下来的事情倒比预料的要平稳的多,吞并大西的过程中比招降大顺更加简单。
毕竟,这所谓的大西不过是张献忠利用北方征战的时机才建立起来,为首那些将领死的死,降的降,其他人心灰意冷,此时也没有什么心思再兴风作浪了。
光武将军邓黑子在陕西西安城镇守几个月了,除了清剿残余、巩固防务,操练新兵之外,却是闲的要命。
这让一贯好动的邓黑子非常难受,每天唯一能做的事也就是在各处军营走一走,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拿着大刀开练。
不过在王争南征的时候,陕西这边的确是出过乱子。
原本归顺过来的宣府总兵想要降而复叛,趁着王争带大军南下的功夫在宣镇割据,但还没等动作,就被谍报司摸清了底细。
邓黑子好不容易找到机会,便是带着本部禁军振威营进入宣镇,和本地齐军卫营、防营联合行动,将动乱消灭在萌芽之中。
不过这宣镇背叛的军队大部分都是这总兵的昔日的旧部,面对卫营和防营都是处于弱势,遇见邓黑子亲自带领的振威营之后,根本不堪一击,仗都没打几次就全面崩溃了。
说起来,还有山东本土,也曾出现过些许乱子。
这乱子是白莲教搞起来的,据说他们在一个村子想要动员民众反对大齐,但农庄的百姓都忙着开始新生活,压根没人理他们。
最后动员起来的,无非是一些连帮工都做不成的游手好闲之徒,直接被当地城管局出动城管大队平定,城管局顺藤摸瓜,居然还抓到白莲教的教主。
据说这教主是个姓林的绝色美女,不知道和当年被王争亲自抓到的闻香教教主林易纶之间有什么关系。
只不过大齐下属的城管们一不会关注这些八卦,二就是根本没有什么怜香惜玉的心,将这美女教主扣在大牢各种凌辱,然后坐等白莲教来救人。
白莲教历史久远,遍布各地,但王争亲手创立的城管局也并不好相与,但凡挂着大齐龙旗的城镇,都有他们的身影。
在彰武元年(1645年)这年,王争带着军队四处征战,内部却也并不是四平八稳,大齐地方上的力量,和民间邪教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战争。
大齐和白莲教算是彻底翻脸,谍报司、城管局,甚至有些时候还要用上各地驻军,各个部门联动,对白莲教及其分支的其它邪教施以毁灭性打击。
在彰武元年,仅是记录在册被彻底捣毁的民间邪教,以及各处策划反对大齐的叛军,就多达五十多个,其中还包括了有明一代根本没有完全消灭的白莲教。
在王争率部相继消灭大顺、大西之后,开始调转矛头稳定地方局势。
李定国刚刚登上城墙,就听到远远传来一阵爽朗的大笑,搭眼一看,却见到一人穿着金黄色龙纹服饰甲胄策马停在百步之外。
很明显,这个人就是大齐彰武皇帝王争。
李定国曾不止一次的想过王争面貌如何,好比是人高马大,五大三粗,膀大腰圆等等,这才足以令人信服。
但当他真正见到对面这个人的时候,却是怎么都不敢相信,拥有如此丰功伟绩的一代开国帝王,居然这般年轻。
并且观其相貌,并无任何突出之色,要不是此人身后那些毕恭毕敬的文武臣工,李定国怎么都不会将他和王争这个名字放在一起去看。
“定国有孝在身,还请皇上恕定国不能三跪九叩。”
“无妨,无妨啊!”王争又是一笑,用手中马鞭指着身后那支无挡之师,豪迈的大声问道:
“定国,朕身后的大军,可入得你眼?”
听见这话,李定国定晴朝王争身后的齐军仔细观察过去。
为首一排将领,各个穿着精亮盔甲,都是面露精光,一眼看上去就是久经沙场的善战悍勇之辈,在他们身后则是在凤凰山一战后名扬天下的‘大齐甲兵’。
仅仅是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任凭旌旗随风飘扬,这支军队就给城楼上的大西军士一种压迫感。
这种压迫感和人数优势无关,更多的是一眼看过去后给人的那种无法战胜的感觉。
不得不说,李定国确实从眼前这支军队身上,看见了真正的强盛二字,看见了大齐一统天下的雄厚实力。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改朝换代的军队,并不是十几年前席卷天下的什么大顺、大西,前身是小小登莱之地的文登营,是穷困半岛的山东军,代表着大族、商户和中小地主的利益。
“齐军,果真不愧为天下强军,李某人佩服!”
李定国虽然心中杂乱,但这话却是发自肺腑地说出来,他才说完,就听对面传来一阵狂笑,转头一看,见那王争张开双臂,满脸自信的喊道:
“定国,以你之才,为那张献忠做事,委实可惜!”
说着,王争手中马鞭挥向辽东,大声道:
“我汉人受那清虏欺压甚久,朕虽然将其击溃,但如今,他们却依然窃占辽东,苟延残喘!定国,你何不跟着朕?”
“朕将收复辽东,杀尽清虏,你也可在我大齐军中立得赫赫军功,成就一代良将之名!”
“将军...?”
李定国身边几名将领面色动容,纷纷想借势劝他投降,然而李定国暗自咬紧牙关,猛地摆手,示意他们不要说话。
“皇上若是想要我投降,还需满足我三个条件。”李定国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深吸一口气才说出这番话。
王争驭马来回走动,凝眸看着李定国半晌后点了点头,见状,李定国闭上眼睛,继续说道:
“其一,李某人麾下这些兵将全都是被迫,从前数战各为其主,还请皇上不计前嫌,放他们回家。”
王争道:“准!”
“其二,以皇上往日招降大顺将领的做法来看,投降之后,李某人麾下这些兵将势必要分隔数地,还请皇上以才任用,平等视之。”
王争道:“准了,继续说!”
李定国攥紧拳头,说出了他最后一个要求:
“其三,请皇上厚葬张献忠,追封为大西王,。”
前面两个还好说,本来王争就已经打算不对那些大西残余赶尽杀绝,毕竟四川现下的人口已经所剩不多,自己要是再杀,可就成死境了。
那第二个条件更是和没提一样,从郝摇旗、刘芳亮等人身上就能看得出来,除非那个人实在该杀,否则一般情况下王争都是根据才能用人。
可这第三个要求,实在有些过分,后面不少大齐的将领都是议论纷纷,封李自成还不够,张献忠一个祸乱中原的乱臣贼子,追封王号岂不是太强人所难了。
王争竖起马鞭,等身后众人的议论声顿时静下来,说道:
“朕满足你前两个要求,这第三个,厚葬可以,追封,不行。”
听见这话,李定国却并没有特别意外,只是任命似的点点头,无力的挥手道:
“开城吧。”
......
李定国这个决定,其实并不是为他自己做主,下面这几万的大西兵将,看见齐军的声威阵势之后,其实早就已经没有什么抵抗之心了。
本来他们就是为了求活才跟着张献忠造反,如今大齐就要一统天下,张献忠也已经死了,再顽抗下去又有什么用。
李定国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他要为自己的部下负责,所以放弃抵抗选择了投降。
当李定国决定的时候,那些大西军残余全都是松了口气,都没有什么异议,十分痛快的扔下兵力开城投降。
接下来的事情倒比预料的要平稳的多,吞并大西的过程中比招降大顺更加简单。
毕竟,这所谓的大西不过是张献忠利用北方征战的时机才建立起来,为首那些将领死的死,降的降,其他人心灰意冷,此时也没有什么心思再兴风作浪了。
光武将军邓黑子在陕西西安城镇守几个月了,除了清剿残余、巩固防务,操练新兵之外,却是闲的要命。
这让一贯好动的邓黑子非常难受,每天唯一能做的事也就是在各处军营走一走,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拿着大刀开练。
不过在王争南征的时候,陕西这边的确是出过乱子。
原本归顺过来的宣府总兵想要降而复叛,趁着王争带大军南下的功夫在宣镇割据,但还没等动作,就被谍报司摸清了底细。
邓黑子好不容易找到机会,便是带着本部禁军振威营进入宣镇,和本地齐军卫营、防营联合行动,将动乱消灭在萌芽之中。
不过这宣镇背叛的军队大部分都是这总兵的昔日的旧部,面对卫营和防营都是处于弱势,遇见邓黑子亲自带领的振威营之后,根本不堪一击,仗都没打几次就全面崩溃了。
说起来,还有山东本土,也曾出现过些许乱子。
这乱子是白莲教搞起来的,据说他们在一个村子想要动员民众反对大齐,但农庄的百姓都忙着开始新生活,压根没人理他们。
最后动员起来的,无非是一些连帮工都做不成的游手好闲之徒,直接被当地城管局出动城管大队平定,城管局顺藤摸瓜,居然还抓到白莲教的教主。
据说这教主是个姓林的绝色美女,不知道和当年被王争亲自抓到的闻香教教主林易纶之间有什么关系。
只不过大齐下属的城管们一不会关注这些八卦,二就是根本没有什么怜香惜玉的心,将这美女教主扣在大牢各种凌辱,然后坐等白莲教来救人。
白莲教历史久远,遍布各地,但王争亲手创立的城管局也并不好相与,但凡挂着大齐龙旗的城镇,都有他们的身影。
在彰武元年(1645年)这年,王争带着军队四处征战,内部却也并不是四平八稳,大齐地方上的力量,和民间邪教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战争。
大齐和白莲教算是彻底翻脸,谍报司、城管局,甚至有些时候还要用上各地驻军,各个部门联动,对白莲教及其分支的其它邪教施以毁灭性打击。
在彰武元年,仅是记录在册被彻底捣毁的民间邪教,以及各处策划反对大齐的叛军,就多达五十多个,其中还包括了有明一代根本没有完全消灭的白莲教。
在王争率部相继消灭大顺、大西之后,开始调转矛头稳定地方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