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日本归来的女邻居
收起李礼刚的信,朱盛庸从街心公园走到公交车站,坐上电轨公共汽车,回南市区的家。
依照从范老师那里讨来的观点,朱盛庸填报了志愿,并推算他可能会被金山县——金山于1997年才撤县设区——的一所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录取。
这是个令他沮丧的推算。好在他长期被爸爸和哥哥打压,导致他忍受能力强,消化能力也强,很识时务。
给小表妹刘流补课的日子开始了。
刘流要求在朱盛庸家补,理由是不想看到姐姐那张满是得意的脸。
小姨夫对小女儿言听计从,小阿姨偷偷塞给朱盛庸20块钱,算是他的辛苦费。
然而刘流根本无意补课,她只是到朱盛庸家报个道,就嘻嘻哈哈地翘课跟同学一起跑着玩去了。也不知道大夏天的有什么可玩的。
“去逛大马路呀。”有一次,朱盛庸以不帮着圆谎做威胁,刘流才以实相告她和同学去了哪里玩,“小哥哥,南京路上的百货公司老有劲的,自动扶梯呀,冷气呀,餐饮呀,杂耍呀,就是什么钱也不,光看看热闹也够开心了。你想跟我们一起逛吗?我介绍我同学给你认识呀,很可爱的妹妹哦。”
朱盛庸闹了个大脸红:“小心你考不上高中!”
“考不上就考不上。大哥哥考上了不也没有读大学吗?照我看,大专和中专差不多,我初中毕业后,读个中专就好了。”
朱盛庸更脸红了。他紧闭嘴巴,不再说教,以免时候被刘流嘲笑“你不也读了高中没有考取大学吗”。
八月中旬,朱盛庸的录取通知书到了。不出所料,他果然是被金山的一所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录取,将要读的是“外事秘书”专业。
位于金山的石油化工企业在外事秘书专业长期招委培生,只需要签个名,学费就由企业支付。学生毕业后,企业包分配。
朱爸爸对这一点满意得无法更满意,欢欣鼓舞,到处宣扬朱盛庸考了个“金饭碗”。
朱盛庸班上的才子——在李礼刚插班进来前总是稳居班级第一名的家伙,不负众望,考进了复旦大学;好几个排名仅次于才子的,分别去了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华东师大、华东政法学院等。
马骏高考一结束,不等放榜,就去了日本。据说本来可以去欧美国家留学的,只因为他妈妈嫌飞欧美看儿子太不方便,才折中让他去日本的。
那年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正逢朱妈妈办公室里的师傅的领养女儿从日本回国。朱爸爸因为大儿子已经就业,小儿子也有了出路,分外高兴,自告奋勇要开车厂的小货车接机。
朱盛庸闲来无事,就跟着爸爸去了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小货车开过大片农田和低矮的自建屋,开过纵横交叉的大小河浜上的桥,抵达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朱盛庸像是进了城的乡巴佬,看机场里的什么设施都新鲜。接机的过程很顺利,妈妈师傅的领养女儿吉吉推了一辆行李车从人群中向他们走来。行李车上堆满了行李箱。
朱爸爸热情地抢过行李车,因为不晓得刹车机关,怎么也推不动车,还闹了笑话。吉吉大笑起来,欢快地拍着朱爸爸的肩膀:“大帅哥,你行不行啊?”
朱爸爸绛红着脸:“什么鬼设计!日本带回来的?”
“机场的呦。”
朱爸爸脸又深红了一层:“坐飞机就赠送?”
吉吉眼睛都笑出光来:“租的。”
朱爸爸有点不敢说话了,每说一句都在暴露他的无知。
“多少钱租一次?”一旁的朱盛庸好奇地问。
“弟弟现在长得好高啊。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吉吉转向朱盛庸,亲昵地摸了摸他的脸颊。一阵馨香向朱盛庸鼻孔扑来,“小推车一块钱哦。”
“不会吧?就这几步远,它敢要一块钱?”本来决心不说话的朱爸爸忍不住高喊起来。
“切。一块钱也叫钱?”吉吉终于露出惯常上海人在乡下人面前会露出的鄙夷神色。
朱爸爸彻底被吉吉暴发户的气势征服,送吉吉回家的路上特别恭敬。他让朱盛庸坐小货车后厢里,他请吉吉坐上副驾驶位置前还谦恭地擦了擦副驾驶的靠背。
回到自己家后,朱爸爸对着朱妈妈感慨起来:“本来觉得吉吉非要跟风去日本打工,不惜跟当大学老师的丈夫离婚,脑子坏掉了,尽干又疯又傻的事。可你看她现在,真的是搽脂抹粉,穿金戴银,完全是有钱人的样子!她没听她怎么说的那句话——‘一块钱也叫钱?’册那!你跟我俩人上一天的班才挣一块钱!”
朱妈妈一边织毛线裤一边回答:“听我师傅说,吉吉在日本是又结过婚的。那个男的好像还是大公司的小领导。看上去特别客气。
吉吉跟他结婚之后才发现,原来那人有第二张脸,关起门来打吉吉,打得老凶的。吉吉报过警,还住过院,最后又请了律师,才离成婚。
吉吉也是本事大的。怕日本的前夫报复她,她一离婚就匆匆回上海。据说分了好大一笔离婚财产。”
朱爸爸脑海里闪过吉吉那张并不漂亮的面孔,呢喃道:“女人变坏就有钱。”
朱妈妈瞥一眼朱爸爸,有些发怔:“离婚……离婚就是变坏吗?”
朱爸爸义正辞严起来:“好女人哪有离婚的!”
朱盛庸就坐在地上的小餐桌旁。他无声无息,以至于爸爸妈妈当他不存在似的聊天。就在朱盛庸腹诽“离婚”和“变坏”之间才不能简单划等号的时候,10平方米家的房门打开了,哥哥从公司下班回来了。
哥哥从白玉兰广告公司下班,并不总回这10平方米的家。问他夜不归宿的时候在哪里睡觉,他倒从来都不避讳,嘻嘻哈哈笑着说“找女朋友睡觉呗”,反倒让问的人不好意思再问下去。
哥哥一回到家,一摸清父母在聊什么,就加入了谈话,并且很快控制话语权。
(本章完)
收起李礼刚的信,朱盛庸从街心公园走到公交车站,坐上电轨公共汽车,回南市区的家。
依照从范老师那里讨来的观点,朱盛庸填报了志愿,并推算他可能会被金山县——金山于1997年才撤县设区——的一所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录取。
这是个令他沮丧的推算。好在他长期被爸爸和哥哥打压,导致他忍受能力强,消化能力也强,很识时务。
给小表妹刘流补课的日子开始了。
刘流要求在朱盛庸家补,理由是不想看到姐姐那张满是得意的脸。
小姨夫对小女儿言听计从,小阿姨偷偷塞给朱盛庸20块钱,算是他的辛苦费。
然而刘流根本无意补课,她只是到朱盛庸家报个道,就嘻嘻哈哈地翘课跟同学一起跑着玩去了。也不知道大夏天的有什么可玩的。
“去逛大马路呀。”有一次,朱盛庸以不帮着圆谎做威胁,刘流才以实相告她和同学去了哪里玩,“小哥哥,南京路上的百货公司老有劲的,自动扶梯呀,冷气呀,餐饮呀,杂耍呀,就是什么钱也不,光看看热闹也够开心了。你想跟我们一起逛吗?我介绍我同学给你认识呀,很可爱的妹妹哦。”
朱盛庸闹了个大脸红:“小心你考不上高中!”
“考不上就考不上。大哥哥考上了不也没有读大学吗?照我看,大专和中专差不多,我初中毕业后,读个中专就好了。”
朱盛庸更脸红了。他紧闭嘴巴,不再说教,以免时候被刘流嘲笑“你不也读了高中没有考取大学吗”。
八月中旬,朱盛庸的录取通知书到了。不出所料,他果然是被金山的一所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录取,将要读的是“外事秘书”专业。
位于金山的石油化工企业在外事秘书专业长期招委培生,只需要签个名,学费就由企业支付。学生毕业后,企业包分配。
朱爸爸对这一点满意得无法更满意,欢欣鼓舞,到处宣扬朱盛庸考了个“金饭碗”。
朱盛庸班上的才子——在李礼刚插班进来前总是稳居班级第一名的家伙,不负众望,考进了复旦大学;好几个排名仅次于才子的,分别去了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华东师大、华东政法学院等。
马骏高考一结束,不等放榜,就去了日本。据说本来可以去欧美国家留学的,只因为他妈妈嫌飞欧美看儿子太不方便,才折中让他去日本的。
那年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正逢朱妈妈办公室里的师傅的领养女儿从日本回国。朱爸爸因为大儿子已经就业,小儿子也有了出路,分外高兴,自告奋勇要开车厂的小货车接机。
朱盛庸闲来无事,就跟着爸爸去了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小货车开过大片农田和低矮的自建屋,开过纵横交叉的大小河浜上的桥,抵达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朱盛庸像是进了城的乡巴佬,看机场里的什么设施都新鲜。接机的过程很顺利,妈妈师傅的领养女儿吉吉推了一辆行李车从人群中向他们走来。行李车上堆满了行李箱。
朱爸爸热情地抢过行李车,因为不晓得刹车机关,怎么也推不动车,还闹了笑话。吉吉大笑起来,欢快地拍着朱爸爸的肩膀:“大帅哥,你行不行啊?”
朱爸爸绛红着脸:“什么鬼设计!日本带回来的?”
“机场的呦。”
朱爸爸脸又深红了一层:“坐飞机就赠送?”
吉吉眼睛都笑出光来:“租的。”
朱爸爸有点不敢说话了,每说一句都在暴露他的无知。
“多少钱租一次?”一旁的朱盛庸好奇地问。
“弟弟现在长得好高啊。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吉吉转向朱盛庸,亲昵地摸了摸他的脸颊。一阵馨香向朱盛庸鼻孔扑来,“小推车一块钱哦。”
“不会吧?就这几步远,它敢要一块钱?”本来决心不说话的朱爸爸忍不住高喊起来。
“切。一块钱也叫钱?”吉吉终于露出惯常上海人在乡下人面前会露出的鄙夷神色。
朱爸爸彻底被吉吉暴发户的气势征服,送吉吉回家的路上特别恭敬。他让朱盛庸坐小货车后厢里,他请吉吉坐上副驾驶位置前还谦恭地擦了擦副驾驶的靠背。
回到自己家后,朱爸爸对着朱妈妈感慨起来:“本来觉得吉吉非要跟风去日本打工,不惜跟当大学老师的丈夫离婚,脑子坏掉了,尽干又疯又傻的事。可你看她现在,真的是搽脂抹粉,穿金戴银,完全是有钱人的样子!她没听她怎么说的那句话——‘一块钱也叫钱?’册那!你跟我俩人上一天的班才挣一块钱!”
朱妈妈一边织毛线裤一边回答:“听我师傅说,吉吉在日本是又结过婚的。那个男的好像还是大公司的小领导。看上去特别客气。
吉吉跟他结婚之后才发现,原来那人有第二张脸,关起门来打吉吉,打得老凶的。吉吉报过警,还住过院,最后又请了律师,才离成婚。
吉吉也是本事大的。怕日本的前夫报复她,她一离婚就匆匆回上海。据说分了好大一笔离婚财产。”
朱爸爸脑海里闪过吉吉那张并不漂亮的面孔,呢喃道:“女人变坏就有钱。”
朱妈妈瞥一眼朱爸爸,有些发怔:“离婚……离婚就是变坏吗?”
朱爸爸义正辞严起来:“好女人哪有离婚的!”
朱盛庸就坐在地上的小餐桌旁。他无声无息,以至于爸爸妈妈当他不存在似的聊天。就在朱盛庸腹诽“离婚”和“变坏”之间才不能简单划等号的时候,10平方米家的房门打开了,哥哥从公司下班回来了。
哥哥从白玉兰广告公司下班,并不总回这10平方米的家。问他夜不归宿的时候在哪里睡觉,他倒从来都不避讳,嘻嘻哈哈笑着说“找女朋友睡觉呗”,反倒让问的人不好意思再问下去。
哥哥一回到家,一摸清父母在聊什么,就加入了谈话,并且很快控制话语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