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烈的疼痛,以及血腥的气息令‘赤焰兽’变得狂躁起来。
战斗瞬间进入白热化阶段。
‘赤焰兽’的攻击变得狂乱而凌厉,甚至于,不惜放弃防御,不惜代价地扑向袁洪。
见状,袁洪也只能凭借着敏捷的身手和精准的剑术,不断在赤焰兽周围游走,寻找着进攻的机会。
每一次出剑,袁洪都会在‘赤焰兽’身上留下一道伤口,然而,对于肉体强横的‘赤焰兽’来说,这些伤口并没有太大的威胁。
甚至于,‘赤焰兽’则凭借着强大的肉体恢复力以及炽热的火焰,这些伤口转眼间就愈合结痂。
尽管看似徒劳无功,不过,袁洪却自有其用意,手中长剑挥舞的速度更快。
随即,山谷之中便回荡着犹如暴风骤雨般金属交击的铿锵声,以及蛮兽凄厉而狂躁的咆哮声。
场面异常激烈。
袁洪这一番疾速攻击也并非是胡乱出手,而是有目的性地去寻找‘赤焰兽’身上的弱点。
毕竟‘赤焰兽’身上不仅有坚韧的鳞甲,还有炽热的火焰,哪怕是袁洪的剑气能破开这两道防御,但是落在‘赤焰兽’肉身上,已是威力倍减,难以对‘赤焰兽’造成致命的伤害。
经过一番试探,倒真个让袁洪找到了赤焰兽的破绽。
‘赤焰兽’狮头牛身,头部和身上都覆盖额一层厚厚的铠甲,尾部更似是一条长着倒刺的鳄尾,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
不过,就在其咽喉之下三寸,腹部之上半尺的地方,有一块铜钱大小的区域,颜色有别于周边的鳞甲,并非天生的破绽,倒像是受伤后残余下来的痕迹。
袁洪每一次攻击到此处,那‘赤焰兽’都会有意避开,甚至于回防格挡,显然此处是一个能够威胁到‘赤焰兽’性命的所在。
找到了破绽,接下来就是如何破防。
袁洪并未急着出手,而是一剑荡开‘赤焰兽’横扫过来的铁甲长尾后,左手忽地结印,抬手便向‘赤焰兽’脑门拍了过去。
这印法正是袁洪自‘地煞七十二术’‘担山’之中变化而来,名为‘担山印’。
大印如山,凝聚一山之力。
这一击正轰在‘赤焰兽’脑门上,尽管有厚厚的盔甲阻挡,没能击得皮开肉绽,却也将其击得头晕目眩,身形一个踉跄,向后跌出数米远。
就在这时,袁洪瞅准时机,猛然一跃而起,长剑在空中划出一道璀璨的弧线,直刺‘赤焰兽’胸前那处破绽。
“噗呲——”
剑锋入体,果然势如破竹,长剑齐柄而没。
这一剑,不仅洞穿了‘赤焰兽’坚固的铠甲,同时亦洞穿了‘赤焰兽’的心脏。
一击致命。
‘赤焰兽’发出凄厉的惨叫,庞大的身躯轰然倒地,火焰逐渐熄灭,只留下一片焦土和空气中弥漫的焦糊味。
一如之前,伴随着‘赤焰兽’的死亡,庞大的躯体瞬间灰飞烟灭,与此同时,磅礴的精元化作缕缕星光,融入袁洪体内。
灵力在不断壮大凝实,修为也在不断提升,没有任何的隐患和代价,至少以袁洪此刻的修为尚不能看出来。
伴随着身上气息不断攀升,袁洪体内的灵力很快积累到了极限,修为在这一刻也攀升到人仙初阶巅峰,只需渡过一次雷劫,便可成‘一劫人仙’之境。
不过,袁洪却感应到这‘千山须弥之境’似乎将外界的法则隔绝,袁洪的修为境界已经到了,却无法感应到雷劫降临。
如此一来,袁洪的修为境界将被禁锢在半步‘一劫人仙’之境,难再提升,哪怕是积累再多的灵力也是无济于事。
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袁洪再次猎杀了一头实力强劲的蛮兽。
果然,蛮兽精元入体,灵力鼓胀,修为却没有丝毫提升,而且,随着体内灵力的增加,竟有灵力爆体的危机。
袁洪感受着体内灵力的变化,也不由得脸色微变,于是寻了一处安全所在,绞尽脑汁思考着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简单的办法自是将体内灵力消耗掉,但是袁洪体内人仙境界的灵力虽然称不上‘浩如烟海’,但是也容量极大。
在修行界,相同的修为境界,修炼出的灵力的等级和容量是不相同的。
灵力的等级有‘气’、‘液’、‘罡’等多个层次,最直观的体现便是战力与续航能力。
这种灵力等级层次,自是与每个修行者所修炼的功法有关。
袁洪的修炼功法是一部名为《大衍真炁诀》的练气诀,不知老猿从何处淘来的一部不知名的功法。
初得功法,却是让袁洪激动了许久,本以为会是大圣所修炼的《大品天仙决》,结果却是自己想多了。虽然同时‘大’字辈,但是相差足以万里计。
事实证明,《大衍真炁诀》只是一部普通的功法,不过也胜在普通,对修炼资质没有太多的要求,正适合袁洪修炼。
袁洪也不负老猿所望,硬是花了十七八年的时间,才将《大衍真炁诀》上半部‘人字卷’融会贯通,修成人仙之境,气得老猿差点就要找根山藤在‘水帘洞’前的歪脖子树上吊死。
当然,《大衍真炁诀》既能入了老猿之眼,自然有其独到之处,《大衍真炁诀》便是能够将灵力炼成‘如液’等级的功法。
在吸收了两头蛮兽的精元之后,袁洪体内的灵力堆积已经到了极致,再多一分,便有可能灵力暴走,‘嘭’的一声炸得四分五裂。
不过好在针对这种情况,老猿早就传授给袁洪一种小诀窍,便是将过多的灵力炼化成元珠,藏于身体的窍穴之中。
人体一共有三百六十五处大窍穴,除了‘神之所聚’上丹田‘泥丸’,‘气之所宗’中丹田‘膻中’以及‘精之所藏’下丹田‘关元’等三处窍穴之外,其他三百六十二处窍穴,皆可开发炼化为元珠藏窍之地。
这炼化‘元珠’的方法十分简单,只需明白了关窍所在,很容易便能修炼成功,但是无人指点,怕是一辈子也无法完成,正是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便是如此。
袁洪首先要做的便是以灵力温养窍穴,这一过程,在袁洪修炼《大衍真炁诀》时一直都在做,是以,凝聚元珠的第一个步骤对于袁洪来说轻车熟路。
之后便是引灵力入窍穴,这个过程不能急躁,必须配合口诀缓缓而行,正是欲速则不达。
而接下来,才是凝聚元珠的关键所在,需得在窍穴之中凝练出一枚灵力种子,并以灵力种子为核心,炼出一颗犹如金丹一样的‘元珠’来。
整个过程对于袁洪来说早已熟烂于心,很快,第一颗元珠就在足太阴经上的一处窍穴中成型。
这一颗元珠凝聚了袁洪体内将近五成的灵力,顿时让袁洪感觉体内疾速空虚下去,因此急需找补回来。
于是,这方圆十数里内的蛮兽便遭了劫难,尽数化为袁洪体内的灵力。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这句话明明白白地写在了太上道德天尊布道天下的经文之中,因此对于这般杀戮,袁洪并未有丝毫排斥。
正所谓‘天予弗取,必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对于袁洪来说,这些蛮兽就是自己的机缘;君不见,即便是圣人,不也时常把这个‘缘’字挂在嘴边吗?
这一连十多日下来,方圆百里之内的蛮兽被袁洪屠戮一空,体内窍穴中的元珠也增加到了七十二颗。
每一颗都内蕴袁洪一身修为的半数,而这七十二颗元珠也恰如七十二枚炸弹,一旦失控爆炸,估计袁洪也必然被炸得渣都不剩。
最终,袁洪这毫无顾忌的杀戮终究是引起了那深渊之中那头疑似‘玄武神兽’的蛮兽注意,伴随着大地一阵颤抖,一股磅礴的神识犹如洪涛巨浪般向袁洪所在的位置扫来。
好在袁洪已然察觉情况不妙,在大地震颤的那一刻便早已远遁,再出现时,袁洪已身在千里之外的一处大河边。
然而,那股神识似乎已经锁定了袁洪,依旧迅速向袁洪这一方袭来。
袁洪见状也不由得大惊失色,这股神识,哪怕是隔着千余里,袁洪亦是感觉到有如一股山岳一般的压迫力,若是落在自己身上,怕是会轻而易举地将其碾碎。
君子不立危墙,袁洪知道还得再逃,逃到这股神识无法触及的地域之外。
深吸了一口气,袁洪纵身跃入大河之中,借着五行水遁之术,以及大河奔腾的水流之势,袁洪一口气逃出两千余里。
直到感应不到那股神识气息,袁洪这才松了口气,从大河中跳了出来。
然而,这一路亡命奔逃,袁洪早已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大河将自己带往了何处。
无奈之下,袁洪只得暂时继续沿着大河走势向前,待到弄清楚自己所处位置,再做下一步打算。
毕竟这‘千山须弥之境’只是一方小世界,终究不会是四大部洲所在的山海世界,这方小世界自有边界,沿着这条大河行走,或许就能找到这方小世界的边界。
这一日,袁洪发现大河在一处山崖之下蜿蜒绕过之后,分出了一道支流,这条支流在穿过一道犹如石门一般的缺口之后,消失在群山之中。
袁洪见状却是心头一动,随即改变方向,沿着这支流顺流而下。
支流于群山之中蜿蜒穿梭,水流竟是越来越小,最终化作潺潺溪水,消失在一处幽静的山谷之中。
这处山谷灵气逼人,与外界截然不同,仿佛是一个被时间遗忘的仙境。
在这山谷的中央,一座古老的石台静静伫立,其上刻满了玄奥的图腾与符文,散发着淡淡的光芒。
战斗瞬间进入白热化阶段。
‘赤焰兽’的攻击变得狂乱而凌厉,甚至于,不惜放弃防御,不惜代价地扑向袁洪。
见状,袁洪也只能凭借着敏捷的身手和精准的剑术,不断在赤焰兽周围游走,寻找着进攻的机会。
每一次出剑,袁洪都会在‘赤焰兽’身上留下一道伤口,然而,对于肉体强横的‘赤焰兽’来说,这些伤口并没有太大的威胁。
甚至于,‘赤焰兽’则凭借着强大的肉体恢复力以及炽热的火焰,这些伤口转眼间就愈合结痂。
尽管看似徒劳无功,不过,袁洪却自有其用意,手中长剑挥舞的速度更快。
随即,山谷之中便回荡着犹如暴风骤雨般金属交击的铿锵声,以及蛮兽凄厉而狂躁的咆哮声。
场面异常激烈。
袁洪这一番疾速攻击也并非是胡乱出手,而是有目的性地去寻找‘赤焰兽’身上的弱点。
毕竟‘赤焰兽’身上不仅有坚韧的鳞甲,还有炽热的火焰,哪怕是袁洪的剑气能破开这两道防御,但是落在‘赤焰兽’肉身上,已是威力倍减,难以对‘赤焰兽’造成致命的伤害。
经过一番试探,倒真个让袁洪找到了赤焰兽的破绽。
‘赤焰兽’狮头牛身,头部和身上都覆盖额一层厚厚的铠甲,尾部更似是一条长着倒刺的鳄尾,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
不过,就在其咽喉之下三寸,腹部之上半尺的地方,有一块铜钱大小的区域,颜色有别于周边的鳞甲,并非天生的破绽,倒像是受伤后残余下来的痕迹。
袁洪每一次攻击到此处,那‘赤焰兽’都会有意避开,甚至于回防格挡,显然此处是一个能够威胁到‘赤焰兽’性命的所在。
找到了破绽,接下来就是如何破防。
袁洪并未急着出手,而是一剑荡开‘赤焰兽’横扫过来的铁甲长尾后,左手忽地结印,抬手便向‘赤焰兽’脑门拍了过去。
这印法正是袁洪自‘地煞七十二术’‘担山’之中变化而来,名为‘担山印’。
大印如山,凝聚一山之力。
这一击正轰在‘赤焰兽’脑门上,尽管有厚厚的盔甲阻挡,没能击得皮开肉绽,却也将其击得头晕目眩,身形一个踉跄,向后跌出数米远。
就在这时,袁洪瞅准时机,猛然一跃而起,长剑在空中划出一道璀璨的弧线,直刺‘赤焰兽’胸前那处破绽。
“噗呲——”
剑锋入体,果然势如破竹,长剑齐柄而没。
这一剑,不仅洞穿了‘赤焰兽’坚固的铠甲,同时亦洞穿了‘赤焰兽’的心脏。
一击致命。
‘赤焰兽’发出凄厉的惨叫,庞大的身躯轰然倒地,火焰逐渐熄灭,只留下一片焦土和空气中弥漫的焦糊味。
一如之前,伴随着‘赤焰兽’的死亡,庞大的躯体瞬间灰飞烟灭,与此同时,磅礴的精元化作缕缕星光,融入袁洪体内。
灵力在不断壮大凝实,修为也在不断提升,没有任何的隐患和代价,至少以袁洪此刻的修为尚不能看出来。
伴随着身上气息不断攀升,袁洪体内的灵力很快积累到了极限,修为在这一刻也攀升到人仙初阶巅峰,只需渡过一次雷劫,便可成‘一劫人仙’之境。
不过,袁洪却感应到这‘千山须弥之境’似乎将外界的法则隔绝,袁洪的修为境界已经到了,却无法感应到雷劫降临。
如此一来,袁洪的修为境界将被禁锢在半步‘一劫人仙’之境,难再提升,哪怕是积累再多的灵力也是无济于事。
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袁洪再次猎杀了一头实力强劲的蛮兽。
果然,蛮兽精元入体,灵力鼓胀,修为却没有丝毫提升,而且,随着体内灵力的增加,竟有灵力爆体的危机。
袁洪感受着体内灵力的变化,也不由得脸色微变,于是寻了一处安全所在,绞尽脑汁思考着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简单的办法自是将体内灵力消耗掉,但是袁洪体内人仙境界的灵力虽然称不上‘浩如烟海’,但是也容量极大。
在修行界,相同的修为境界,修炼出的灵力的等级和容量是不相同的。
灵力的等级有‘气’、‘液’、‘罡’等多个层次,最直观的体现便是战力与续航能力。
这种灵力等级层次,自是与每个修行者所修炼的功法有关。
袁洪的修炼功法是一部名为《大衍真炁诀》的练气诀,不知老猿从何处淘来的一部不知名的功法。
初得功法,却是让袁洪激动了许久,本以为会是大圣所修炼的《大品天仙决》,结果却是自己想多了。虽然同时‘大’字辈,但是相差足以万里计。
事实证明,《大衍真炁诀》只是一部普通的功法,不过也胜在普通,对修炼资质没有太多的要求,正适合袁洪修炼。
袁洪也不负老猿所望,硬是花了十七八年的时间,才将《大衍真炁诀》上半部‘人字卷’融会贯通,修成人仙之境,气得老猿差点就要找根山藤在‘水帘洞’前的歪脖子树上吊死。
当然,《大衍真炁诀》既能入了老猿之眼,自然有其独到之处,《大衍真炁诀》便是能够将灵力炼成‘如液’等级的功法。
在吸收了两头蛮兽的精元之后,袁洪体内的灵力堆积已经到了极致,再多一分,便有可能灵力暴走,‘嘭’的一声炸得四分五裂。
不过好在针对这种情况,老猿早就传授给袁洪一种小诀窍,便是将过多的灵力炼化成元珠,藏于身体的窍穴之中。
人体一共有三百六十五处大窍穴,除了‘神之所聚’上丹田‘泥丸’,‘气之所宗’中丹田‘膻中’以及‘精之所藏’下丹田‘关元’等三处窍穴之外,其他三百六十二处窍穴,皆可开发炼化为元珠藏窍之地。
这炼化‘元珠’的方法十分简单,只需明白了关窍所在,很容易便能修炼成功,但是无人指点,怕是一辈子也无法完成,正是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便是如此。
袁洪首先要做的便是以灵力温养窍穴,这一过程,在袁洪修炼《大衍真炁诀》时一直都在做,是以,凝聚元珠的第一个步骤对于袁洪来说轻车熟路。
之后便是引灵力入窍穴,这个过程不能急躁,必须配合口诀缓缓而行,正是欲速则不达。
而接下来,才是凝聚元珠的关键所在,需得在窍穴之中凝练出一枚灵力种子,并以灵力种子为核心,炼出一颗犹如金丹一样的‘元珠’来。
整个过程对于袁洪来说早已熟烂于心,很快,第一颗元珠就在足太阴经上的一处窍穴中成型。
这一颗元珠凝聚了袁洪体内将近五成的灵力,顿时让袁洪感觉体内疾速空虚下去,因此急需找补回来。
于是,这方圆十数里内的蛮兽便遭了劫难,尽数化为袁洪体内的灵力。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这句话明明白白地写在了太上道德天尊布道天下的经文之中,因此对于这般杀戮,袁洪并未有丝毫排斥。
正所谓‘天予弗取,必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对于袁洪来说,这些蛮兽就是自己的机缘;君不见,即便是圣人,不也时常把这个‘缘’字挂在嘴边吗?
这一连十多日下来,方圆百里之内的蛮兽被袁洪屠戮一空,体内窍穴中的元珠也增加到了七十二颗。
每一颗都内蕴袁洪一身修为的半数,而这七十二颗元珠也恰如七十二枚炸弹,一旦失控爆炸,估计袁洪也必然被炸得渣都不剩。
最终,袁洪这毫无顾忌的杀戮终究是引起了那深渊之中那头疑似‘玄武神兽’的蛮兽注意,伴随着大地一阵颤抖,一股磅礴的神识犹如洪涛巨浪般向袁洪所在的位置扫来。
好在袁洪已然察觉情况不妙,在大地震颤的那一刻便早已远遁,再出现时,袁洪已身在千里之外的一处大河边。
然而,那股神识似乎已经锁定了袁洪,依旧迅速向袁洪这一方袭来。
袁洪见状也不由得大惊失色,这股神识,哪怕是隔着千余里,袁洪亦是感觉到有如一股山岳一般的压迫力,若是落在自己身上,怕是会轻而易举地将其碾碎。
君子不立危墙,袁洪知道还得再逃,逃到这股神识无法触及的地域之外。
深吸了一口气,袁洪纵身跃入大河之中,借着五行水遁之术,以及大河奔腾的水流之势,袁洪一口气逃出两千余里。
直到感应不到那股神识气息,袁洪这才松了口气,从大河中跳了出来。
然而,这一路亡命奔逃,袁洪早已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大河将自己带往了何处。
无奈之下,袁洪只得暂时继续沿着大河走势向前,待到弄清楚自己所处位置,再做下一步打算。
毕竟这‘千山须弥之境’只是一方小世界,终究不会是四大部洲所在的山海世界,这方小世界自有边界,沿着这条大河行走,或许就能找到这方小世界的边界。
这一日,袁洪发现大河在一处山崖之下蜿蜒绕过之后,分出了一道支流,这条支流在穿过一道犹如石门一般的缺口之后,消失在群山之中。
袁洪见状却是心头一动,随即改变方向,沿着这支流顺流而下。
支流于群山之中蜿蜒穿梭,水流竟是越来越小,最终化作潺潺溪水,消失在一处幽静的山谷之中。
这处山谷灵气逼人,与外界截然不同,仿佛是一个被时间遗忘的仙境。
在这山谷的中央,一座古老的石台静静伫立,其上刻满了玄奥的图腾与符文,散发着淡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