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分钟的路程我们就到了导师的***,济南的马路拥堵的特别厉害,特别是到了上下班得时候,你都可以盖条毛毯在公交车上睡一觉了,我想不只是济南是这种情况,全国各地应该都差不多,委实让人头疼。
下了车我们径直来到七楼,导师正戴着眼镜在电脑和书桌前忙着研究资料,看到我们来了特别是看到董小姐来了丝毫没有感到意外,导师摘下了眼镜说道:“小董也来了啊,你们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对导师说:“我们今天刚回来,老师您不是缺个助手吗,让董小姐暂时做您的助手怎么样?”
老师哈哈一笑:“求之不得啊!都快点坐下吧。”
随后我们就坐了下来,接着我向导师问道:“老师,您研究我们得到的资料有什么发现?”
导师不紧不慢的坐下拿出一张照片:“你先看看这张照片,这是禹帝之鼎上的山河图,我专门从记录仪中截取出来的。”
我从导师手中接过照片仔细看了看,我自认地理学的不错,可我愣是没看出这是出自**版图中的哪一部分,我抬头看了强子和董小姐一眼,他俩更是两眼一摸黑,导师对我说:“你把照片倒过来看一看!”
我接着按导师的意思将照片倒了过来,仔仔细细的看了看,我猛然发现这照片中山河图的大体轮廓竟然与现代世界地图中的非洲版廓极其相似,我诧异的看了看导师,导师看着我笑了笑说:“相信你也看出来了,那就是非洲大陆的轮廓!**从史前一直到清代所绘的地图都是上南下北方向,而现代地图都绘成上北下南方向,所以要把古代地图颠倒过来,也成为上北下南方向,才能看出禹帝之鼎上的地图轮廓与现代地图的非洲部份大致完全相合。”
强子和董小姐听了也是一脸震惊,禹帝铸九鼎置九州,按常理说这九州应该在当今**的版图之内,怎么会囊括了非洲呢,这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我不禁怀疑我们发现的禹帝之鼎是不是现代人伪造的,导师听了我的想法后说:“我一开始也这么认为,但是当我深入研究之后才发现这极有可能是真实的!”
导师告诉我们大禹治水后留下《五藏山经》一书,主要记叙大禹治水过程中走过的山川河流,后大禹继位,将统治下的土地河流状况也归入《五藏山经》,这《五藏山经》是一本史实性非常高的远古著作,它描绘了四五千年前禹帝时代的地形地貌,禹帝之鼎上的山河图就是根据《五藏山经》而来,而这本《五藏山经》也是《山海经》的主体部分。
《山海经》主要由禹帝时代的《五藏山经》、夏朝时的《海外四经》、商朝时的《大荒四经》、周朝时的《海内四经》组成,后经西汉刘歆父子整理编纂而成,《山海经》是**最早的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典籍,同时也是一部记录中华民族地理大发现的伟大著作,它记述着那个时代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也记述着中华民族文明与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以及这种生存与发展所凭依的自然生态环境!
听了老师所言我不禁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如果《山海经》真如导师所说是一本史实性极强的华夏远古地理和历史巨著,那为什么写的如此光怪陆离、荒诞不经,其中有许多神话传说一样的记载,司马迁也说过“至于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的话,说明司马迁也不能认定《山海经》一书的性质。
导师则严肃的认为司马迁毕竟为帝王家族服务具有其局限性,受到当时的社会文明进步环境影响较大,而且司马迁只是将《山海经》列为神话、小说一类的书籍,没有科学实干的眼光,我们现代学者却不可固步自封,要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万事万物,也要有踏踏实实的实践主义精神。
导师认为我们要想知道为什么《山海经》如此光怪陆离,这就要从周朝末年的一段历史中揣测,东周末年也就是春秋时期有一段著名的历史时期称为“子朝之乱”,这场王位争夺战持续了十八年。
起因是周景王姬贵立嫡长子寿为太子,但姬寿夭折,周景王遂立次子猛为太子,但姬猛为人懦弱无帝王之才,周景王庶长子朝有勇有谋,有帝王之才,姬朝的老师宾孟几次进言景王立姬朝为太子,但周景王却迟迟没有动作,最后景王终于决定立姬朝为太子,策划在围猎之时杀掉支持王子猛的贵族单穆公旗和刘献公挚,为王子朝继位铺平道路。
但讽刺的是景王在围猎之时突发疾病猝死,临终前还将改立王子朝为太子之事托付给宾孟,周景王如此做实在是糊涂,景王死后重权在握的单穆公与刘献公违抗先王诏命依然立年幼无知的王子猛继位,这引起宾孟为首的先王势力的极大不满,但又敢怒不敢言,几日后刘献公也死了,其子刘鼢继位为刘文公。
有一次在朝堂刘文公与宾孟争执并一剑将宾孟刺杀,刘文公敢在景王尸骨未寒之时于朝堂杀先王顾命大臣,朝野上下无不愤怒,王子朝于是率兵袭杀刘文公,王子朝的部队连战连捷攻占王城,但单穆公、刘文公纠结强大的诸候国晋国以勤王名义杀回王城,王子朝士死抵抗,但终究大败退守京邑,京邑被围困,南城角被攻破,双方抢夺几度交替,皆是死伤惨烈,这时王子猛也得病而死,单、刘又立王子匄继位为周敬王,周敬王为彰显宽厚仁大放弃对王子朝的追杀,但王子朝并未放弃王位争夺。
王子朝于当年在影响力巨大的尹氏家族协助下一路势如破竹杀回王城继位,周敬王等人则被逼至刘邑困守,此时王子朝也下令停止对周敬王的袭杀彰显王道,于是形成了二王并立的局面,王子朝为西王占据王城,周敬王为东王占据刘邑,这实在不是一个战略家所为也为日后埋下祸患,毛**有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是多么明智的战略决定,对待敌人就应该不留余地。
周敬王在诸候的援助下逐渐恢复元气,于两年后偷袭王城军队,王子朝下令攻杀周敬王,刘文公与周敬王亡命奔逃,最后单穆公和晋国援军赶到救下山穷水尽的周敬王,在强大的晋军面前王城军队不堪一击,王子朝认识到有晋国在,他就无法安坐江山,王子朝于是再次出逃王城,为彰显王室正统,携全部周王室典籍出逃楚国。
当时周朝王室的书籍典藏官正是老子,王子朝要取走所有典籍必定经过老子之手,老子后来辞退官职留下《道德经》一书归隐,楚国当时已与周朝并立称王,所以成为当时政治避难者的首选,后来王子朝再也没有组织起夺位的势力,据记载晚年的单穆公怕自己死后自己所经营的一切付之东流于是派杀手将王子朝杀死在楚国,王子朝的势力也被随后诛杀殆尽,至此子朝之乱完全结束。
值得思考的是王子朝为什么在逃亡楚国后没有继续组织军队夺位?老子为什么留下《道德经》一书后归隐,是否与王子朝有关?
下了车我们径直来到七楼,导师正戴着眼镜在电脑和书桌前忙着研究资料,看到我们来了特别是看到董小姐来了丝毫没有感到意外,导师摘下了眼镜说道:“小董也来了啊,你们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对导师说:“我们今天刚回来,老师您不是缺个助手吗,让董小姐暂时做您的助手怎么样?”
老师哈哈一笑:“求之不得啊!都快点坐下吧。”
随后我们就坐了下来,接着我向导师问道:“老师,您研究我们得到的资料有什么发现?”
导师不紧不慢的坐下拿出一张照片:“你先看看这张照片,这是禹帝之鼎上的山河图,我专门从记录仪中截取出来的。”
我从导师手中接过照片仔细看了看,我自认地理学的不错,可我愣是没看出这是出自**版图中的哪一部分,我抬头看了强子和董小姐一眼,他俩更是两眼一摸黑,导师对我说:“你把照片倒过来看一看!”
我接着按导师的意思将照片倒了过来,仔仔细细的看了看,我猛然发现这照片中山河图的大体轮廓竟然与现代世界地图中的非洲版廓极其相似,我诧异的看了看导师,导师看着我笑了笑说:“相信你也看出来了,那就是非洲大陆的轮廓!**从史前一直到清代所绘的地图都是上南下北方向,而现代地图都绘成上北下南方向,所以要把古代地图颠倒过来,也成为上北下南方向,才能看出禹帝之鼎上的地图轮廓与现代地图的非洲部份大致完全相合。”
强子和董小姐听了也是一脸震惊,禹帝铸九鼎置九州,按常理说这九州应该在当今**的版图之内,怎么会囊括了非洲呢,这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我不禁怀疑我们发现的禹帝之鼎是不是现代人伪造的,导师听了我的想法后说:“我一开始也这么认为,但是当我深入研究之后才发现这极有可能是真实的!”
导师告诉我们大禹治水后留下《五藏山经》一书,主要记叙大禹治水过程中走过的山川河流,后大禹继位,将统治下的土地河流状况也归入《五藏山经》,这《五藏山经》是一本史实性非常高的远古著作,它描绘了四五千年前禹帝时代的地形地貌,禹帝之鼎上的山河图就是根据《五藏山经》而来,而这本《五藏山经》也是《山海经》的主体部分。
《山海经》主要由禹帝时代的《五藏山经》、夏朝时的《海外四经》、商朝时的《大荒四经》、周朝时的《海内四经》组成,后经西汉刘歆父子整理编纂而成,《山海经》是**最早的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典籍,同时也是一部记录中华民族地理大发现的伟大著作,它记述着那个时代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也记述着中华民族文明与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以及这种生存与发展所凭依的自然生态环境!
听了老师所言我不禁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如果《山海经》真如导师所说是一本史实性极强的华夏远古地理和历史巨著,那为什么写的如此光怪陆离、荒诞不经,其中有许多神话传说一样的记载,司马迁也说过“至于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的话,说明司马迁也不能认定《山海经》一书的性质。
导师则严肃的认为司马迁毕竟为帝王家族服务具有其局限性,受到当时的社会文明进步环境影响较大,而且司马迁只是将《山海经》列为神话、小说一类的书籍,没有科学实干的眼光,我们现代学者却不可固步自封,要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万事万物,也要有踏踏实实的实践主义精神。
导师认为我们要想知道为什么《山海经》如此光怪陆离,这就要从周朝末年的一段历史中揣测,东周末年也就是春秋时期有一段著名的历史时期称为“子朝之乱”,这场王位争夺战持续了十八年。
起因是周景王姬贵立嫡长子寿为太子,但姬寿夭折,周景王遂立次子猛为太子,但姬猛为人懦弱无帝王之才,周景王庶长子朝有勇有谋,有帝王之才,姬朝的老师宾孟几次进言景王立姬朝为太子,但周景王却迟迟没有动作,最后景王终于决定立姬朝为太子,策划在围猎之时杀掉支持王子猛的贵族单穆公旗和刘献公挚,为王子朝继位铺平道路。
但讽刺的是景王在围猎之时突发疾病猝死,临终前还将改立王子朝为太子之事托付给宾孟,周景王如此做实在是糊涂,景王死后重权在握的单穆公与刘献公违抗先王诏命依然立年幼无知的王子猛继位,这引起宾孟为首的先王势力的极大不满,但又敢怒不敢言,几日后刘献公也死了,其子刘鼢继位为刘文公。
有一次在朝堂刘文公与宾孟争执并一剑将宾孟刺杀,刘文公敢在景王尸骨未寒之时于朝堂杀先王顾命大臣,朝野上下无不愤怒,王子朝于是率兵袭杀刘文公,王子朝的部队连战连捷攻占王城,但单穆公、刘文公纠结强大的诸候国晋国以勤王名义杀回王城,王子朝士死抵抗,但终究大败退守京邑,京邑被围困,南城角被攻破,双方抢夺几度交替,皆是死伤惨烈,这时王子猛也得病而死,单、刘又立王子匄继位为周敬王,周敬王为彰显宽厚仁大放弃对王子朝的追杀,但王子朝并未放弃王位争夺。
王子朝于当年在影响力巨大的尹氏家族协助下一路势如破竹杀回王城继位,周敬王等人则被逼至刘邑困守,此时王子朝也下令停止对周敬王的袭杀彰显王道,于是形成了二王并立的局面,王子朝为西王占据王城,周敬王为东王占据刘邑,这实在不是一个战略家所为也为日后埋下祸患,毛**有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是多么明智的战略决定,对待敌人就应该不留余地。
周敬王在诸候的援助下逐渐恢复元气,于两年后偷袭王城军队,王子朝下令攻杀周敬王,刘文公与周敬王亡命奔逃,最后单穆公和晋国援军赶到救下山穷水尽的周敬王,在强大的晋军面前王城军队不堪一击,王子朝认识到有晋国在,他就无法安坐江山,王子朝于是再次出逃王城,为彰显王室正统,携全部周王室典籍出逃楚国。
当时周朝王室的书籍典藏官正是老子,王子朝要取走所有典籍必定经过老子之手,老子后来辞退官职留下《道德经》一书归隐,楚国当时已与周朝并立称王,所以成为当时政治避难者的首选,后来王子朝再也没有组织起夺位的势力,据记载晚年的单穆公怕自己死后自己所经营的一切付之东流于是派杀手将王子朝杀死在楚国,王子朝的势力也被随后诛杀殆尽,至此子朝之乱完全结束。
值得思考的是王子朝为什么在逃亡楚国后没有继续组织军队夺位?老子为什么留下《道德经》一书后归隐,是否与王子朝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