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又一波的人浪滚滚而来,抗议袁世凯政府私下里和日本政府勾搭,这二十一条的事,虽然没见着,但是人言可畏:这日本人可狠着呢,做顺民真的没有活路了!
张作霖看着人群,他现在可没有张汉卿想得远。自打三年前做了“封疆大吏”----手握27师之后,多半个奉天省可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虽说还有个二十八师师长冯德麟和自己平起平坐,可他毕竟驻地在广宁(北镇),在奉天城的话语权,还是自己比较响亮些。可是树大招风,中央连续派了两任都督,始终不顾自己的诉求与暗示,思之让人心寒与警惕。要不是在这乱世有枪杆子才是真王,自己难免不被排挤出去!
第一任奉天都督张锡銮是袁世凯的好友兼把兄,张作霖和冯德麟都是他间接招安来的,其个性有些像《水浒》中的宿太尉。袁世凯把老把兄从直隶都督调为奉天都督,是因为张锡銮对张作霖、冯德麟二人有恩,现在张是廿七师师长,冯是廿八师师长,都是奉天的实力派,派别人督奉,怕这两位师长反对,派张锡銮督奉,一方面张在关外时久,有威名,又与张、冯二将有旧,应该是人地相宜。
怎知时移势易,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张、冯手握重兵,又都是桀骜不驯的绿林人物,当张、冯两人发觉这位老长官之来奉天,反是因为靠他们二人为政治资本,他们对待老长官的态度就颇为冷淡,言谈举止之间毫不保留对有人凌驾在自己头上的不满。加之张作霖曾被袁世凯接见过一次,身价为之倍增,其府邸日日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成为奉天事实上的政治中心。本来张锡銮奉到督鄂令时,还有封疆之满,曾题诗云:“二十年前一少尉,而今开府鄂王城。”经过这一番折腾,可怜的张锡銮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对此实在不堪忍受,遂提出辞职。又有留别属僚的诗:“一身去就等鸿毛,回首辽天夜月高,独架风轮先马卒,恐教别泪染征袍。”
这下他留下的奉天督军之位更让张作霖眼红。为表示志在必得之心,张作霖给中央下达了通牒,便是张作霖致电陆军总长段祺瑞所说的:“辛亥癸丑之役,大总统注意南方,皆作霖坐镇北方之力。今天下底定,以谗夫之排挤,鸟尽弓藏,思之寒心。中央欲以护军使将军等职相待,此等牢笼手段施之他人则可,施之作霖则不可。承总长相待甚优,与吴俊升对调一节,极所赞同。谨率全军驻防荒僻,以俟钧命。但愿早脱奉省,以免祸至无日。”洋洋洒洒说了半晌,无非是告诉中央,别他妈的搞卸磨杀驴这一套,乱世之时,惹火了老子,大不了脱离中央自立门户。
张作霖直截了当地向中央居功讨赏,实际上便是冲着督军之职,而所谓“与吴俊升对调一节”,实则是一种威胁,意思是若敢“对调”,则必然自由行动,到时“祸至无日”,后果自负,其枭雄本色跃然纸上。但是袁世凯和段祺瑞这种正规的军人,根本看不上张作霖这种绿林出身,因此当张锡銮迫于压力请辞的时候,袁世凯仍不愿委张作霖以都督,而是派段芝贵入督奉天。
这个段芝贵是大有来头的。
段芝贵,字香岩,安徽合肥人,1869年生。北洋武备学堂出身,后留学日本。曾任袁世凯新建陆军讲武堂教官。1912年任武卫军总司令。1913年授陆军上将,任陆军第一军军长。1915年8月,授镇武上将军,节制奉天、吉林、黑龙江军务,兼奉天巡按使,又封为一等公。这时的小段是袁世凯的红人,是北洋军中后来拥护洪宪帝制的第一号人物,又是段祺瑞的本家和同乡。此时他才46岁,可以说是年富力强,阅历丰富,头衔繁多,翎顶辉煌,前途一片光明。
来奉之前,段芝贵是湖北将军。不过他在鄂的日子并不好过:湖北省会办军务的王占元不把段芝贵放在眼中,时刻想迫小段离鄂。张锡銮和段芝贵都受到部下悍将的白眼相加,他们都向袁世凯哭诉,尤其是小段,一而再、再而三地向袁面泣。
因段芝贵的父亲段有恒在当年张作霖受抚时是张的保人,再后来张作霖为了讨好袁世凯,曾拜段芝贵为老师,段也在袁面前为张竭尽好话。从某种程度讲,段芝贵有恩于张作霖。所以袁认为让张、段二人对调,或许可以缓和一下,民国4年8月18日,袁发表命令,鄂、奉两督对调。
袁世凯这样的安排煞费苦心。
张作霖虽然出身草莽,却也不是一昧地讲义气,他表面上不便拒绝小段上任,心里还是十二万分的不愿意,只是现在不是翻脸的时候,且又有同省另一只大老虎冯德麟在,因此张作霖遂姑且把一股子怨气按捺下去,反而继续出人出力,为袁世凯摇旗呐喊,装做极为忠心的样子。
这二十一条,大总统是矢口否认,但看样子也绝非空穴来风。卖国的事情咱张作霖不做,可是自己又有多大的份量,来改变目前中央政府对外孱弱的局面呢?现下可做的事情,就是小心翼翼,在大总统处留个好印象,努力侍候好身边的这位督军,这位段督军虽然初来乍到,却是可能决定自己将来前途的重要人物,大总统新派此人来奉天,可是来者不善啊。他有些后悔,不该在之前给中央那封意气用事的电报,估计给当政者一个“有野心”的不好印象。在这当口,可不要出什么事哈!
段芝贵望着人群,面色铁青。他是袁世凯的亲信,奉天省的督军,掌握着全省的军政大权。就职不到半旬,就发生了这场民潮。他转头看向张作霖,故作担忧地说:“雨亭兄,可要想什么办法才好。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是任由此风渐长,恐伤大总统清誉。”
张作霖深知段芝贵的来历,此人不能硬碰,必须韬光养晦,待机而起。自开始起便对段芝贵极尽逢迎之能事,甚至“不时搜购珍贵古玩,馈送段父,以买其欢心”。虽然他来奉天时日不长,根基也远不如自己长期在此硬气,但是朝中有人好作官,这民国当口,在中枢说得上话的,奉天没几个人。而段芝贵,恰恰是袁大总统派来的。
“镇压么?老子才不做这伤阴鸷的事。妈了个巴子的袁世凯为计好日本人做皇帝,把祖宗都卖了。老子说什么也不能做这千夫指的事。不过要用什么办法,止了这场风潮才好。毕竟这事闹大了,老子再不作为,对老子的仕途影响也不好。”张作霖心思甫动,忽然看见远处张学良一行如风驰向人群,疾驰的马蹄声在人声中清晰可辨。
凭心而论,张作霖对张学良可谓寄予厚望。这小六子自幼聪明机智,能文能武,在奉天大儒金息侯门下颇多赞赏,时人谓之将门虎子。不过他年龄尚小,一些事情处理起来未免孩子气、理想化了。像奉天游行这事,前些天还和自己吵得不可开交,说什么“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怪自己不支持民众自发的爱国热情云云。在要紧要关头,可不要被他拆台,到时候在督军那里留下个不好的印象啊!
张汉卿接近人群,扯一下缰绳,“素练”通人性地放慢步伐,然后轻轻嘶了一声,顿足不前了。多亏是好马,一路上被姜化南略指点一二,驾驭起来却不露生疏之意。他跳下马来,一手执马,一手高呼说:“各位父老乡亲,汉卿有几句腑脏之言,请容某一吐为快!”
人群已停下,数千双眼睛齐刷刷看着这位奉天城里的名人,将军府里的英俊少公子。不是他有多大的影响力,其实是处在军阀积威之下对权贵子弟的本能反应。要知道此时离清帝逊位不过4年,西方民主思想远未成熟,看社会发展到今天一个乡长与百姓讲话时对方卑躬屈膝的样子即可见一般,何况是督军府的少帅?
游行的人群主要是由奉天学堂的青年倡议并引导的,这里有一拨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在西方民主思想的畅想下,已经有了革命思想的萌芽。不过真要达到后来**党的理论高度还远远不够,他们只是因为奉天地处关外,远离中枢,北京政府对此鞭长莫及罢了。另外鼓噪助威的多是对时局不满、或是对日本人在东北的经济掠夺不满的商贾与工人,只是借着二十一条的由头表达愤懑之情而已。这些为首的青年学生“军”也听闻少帅的民主与豁达,以及对日人在奉天耀武扬威的不满,一个为首的学生领袖便对大家说:“少帅是奉天府最有见识的人了,先听听他是什么态度。”
张汉卿在厂里做培训专员,几百人口侃侃而谈。现在直面这些示威的群众,不自觉有任何压力。他虚挥一下手,沉声说:“各位风闻日人与大总统私签所谓二十一条合约,或有言于汉卿者,皆谓绝非空穴来风。良自不才,实不信者三:
其一,既是密约,如何又能广为人知,以至举国哗然?各位拳拳爱国之情,自不必疑。但若是反中奸人之计,以令中央地方再起争端,扰乱民国统一之基业,而为他者利,则其过大焉。为今之计,当期中枢诸公,听其言,观其行,事实不久当大白于天下。
其二,自民国建立,万民皆浴其恩,人心思定,天下归心。经我中华数万万同胞数十年之努力,及我大总统惊雷之变,驱除鞑虏,清帝退位,得来完整之江山,怎会轻易拱手让人?当朝诸公,皆世之人杰,当知民心民意,又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得蝇头小利?
其三,中枢诸公,皆经历万难,始得民国之和谐。中廷袁公,更是人中之杰,以雷霆之手段,却显菩萨之心肠。家父久事中央诸公及大总统,深敬其品德之高尚、修身之严谨。常语学良及下属曰:‘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执政以来,以权权之心,极力维护我蒙古与西藏主权,众所周知。所以所谓二十一条之流言,必有人中伤我总统,以达到不可告人之秘。
学良在此吁请各位父老,以大局为重,耐心等待,万勿外敌当前自乱阵脚,以逞奸人之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民众已醒,鬼神难欺。要知今日之宇内,均是国民之天下。大总统为天下计,必不负我天下人。”
张汉卿长吁一口气,心中暗说:“惭愧,幸亏平时能够有机会洒洒万言,关键时刻还真顶得上。”
这一席话,有情有理有据,游行人群也只是道听途说心忧天下的冲动之举,面面相觑后,眼看好好的一场游行要泡汤,当先一个领头的青年人大声说:“大家不要信这些官老爷子的鬼话,现在的中枢,对内搞愚民,对外搞卖国。这奉天的督军府和北京城里是蛇鼠一窝,我中华民族到了危险的时候,同胞们再不奋起抵抗,就要亡国灭种了!”
游行可以,但当着和尚的面叫秃子,那张大帅可不是省油的灯,杀起土匪来是面不改色。旁边人见他说得激动,有些口不择言,担心青年会引来横祸,赶紧地拉了拉他的衣襟,轻声说:“禁声。”
张汉卿倒有些佩服这个人的胆量,奶奶的,没吃过亏不是?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当局弄死个把人不比杀只鸡简单?要是在后世,直接一个现行反革命让你两辈子翻不起身,还不带平反的。就是在言论开放的后来,这样的话也是要进局子里跟偷窃嫖娼打架盲流等呆几天改造下的。有道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你以为喊两嗓子,民主就来啦?
还好,当时风气较正,民间倒很少有以言获罪的。领导人嘛,公众人物,要讲究个气度啥的,再说民主思潮从西方传到东方,咱们这些掌握枪杆子的大老粗们还没深刻理解到民主的真义不是?没摸清,就不能随便有什么动作,不见五四运动打了政府官员烧了他家都没事?不见后来轰动民国的调侃大总统徐世昌的记者仅被罚了一百元了事?
倒是老爸的脸色不太好看。说实话,把自己的便宜老爸张作霖和北京城里的袁世凯大总统平起平坐,在这时还是抬举了他。说坏话就说了吧,这位便宜老爸不应该太耷拉着脸,太没风度啦。
青年人的话,说客气点是真话,不过以张汉卿的立场,现在还不是时候。不是老子刚刚醒来还没弄清楚状况吗?好歹也让我清醒清醒想想以后的路再闹啊!但不管怎么说,这些热血青年都是中国未来的脊梁,向正确的路引导,比空洒一腔热血好得多吧?他只是淡淡看着这个人,冷冷地说:“喊几句口号就能让日本人屈服?那我明天在《奉天日报》上为老兄留一刊头条骂个痛快。”
青年人本已激动的调门瞬间大了许多,他直勾勾地盯着张汉卿说:“如果中国的四万万民众连喊的权利和想法都没有,中国才是真的要亡国了。我今天就是做鬼,也要把民众的心声喊出来,强比你枉称少帅缩头做乌龟!”
还真是硬的怕不要命的,可是不要命的还怕不要脸的呢。张汉卿知道,这种场合下一昧地质疑、争吵于平息事端无补。一旦激得自己恼羞成怒有了什么肢体冲突,反而更会火上浇油,好不容易可能会平息的事态死灰复燃,这正是对方想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快刀斩乱麻,把对方一棍子砸死。他心里直想着“小样,等下给你好看的”,嘴上却说:“是不是真好汉,军营里见。能不能拒绝日本人,枪杆子管用。奉天讲武堂招募军官,同胞们要是真的想保家卫国,那就拿起枪,说话才有用。怕只怕某些人口号喊得漫天响,真正刺刀上膛时,怂了。”
请将不如激将。他这一声怂了,带着一丝戏谑,人群忽然发出一阵笑声,把紧张的气氛整个打乱了。
青年人哪受得了这个,大声赌咒说:“我王以哲对天发誓,自今日起即投身军伍,不避刀枪,为国家贡献全部力量,至死方已。”
张汉卿心里一动,王以哲?历史上东北军的中枢骨干、自己未来的得力助手、姜化南死后的卫队长、能力超强的训练人才与政工人才啊,原来在这里。本来自己重生后就想找几个忠心耿耿的手下,现在竟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若不是自己遇上他,这厮就要投身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再见到他,已是五年后的事情了。
他不动声色地说:“好,奉军就差你这种有血性的好男儿,咱们陆军随营讲堂见。”这番极具鼓动性的话激起了人群的情绪,许多人也大喊着:“算我一个。”
到这个份上,因势利导才是正解。喧闹的人群,已经从怒气冲天的对当局的讨伐变成热血澎湃的参军高潮了。
段芝贵颔首长吁,看着张作霖说:“正所谓将门虎子,‘凤雏雏于前’,以后的天下,是令郎辈的了!”张作霖不无得意,哈哈笑道:“诚如香岩兄所言,作霖怕是不敢领受了。”这个小六子,能识得老子的心思,不但让我面子有光,还让军队溶入新鲜力量,不枉了我栽培一场!
曲终人散时,只留地面上纸片纷飞,一片狼藉。
张作霖看着人群,他现在可没有张汉卿想得远。自打三年前做了“封疆大吏”----手握27师之后,多半个奉天省可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虽说还有个二十八师师长冯德麟和自己平起平坐,可他毕竟驻地在广宁(北镇),在奉天城的话语权,还是自己比较响亮些。可是树大招风,中央连续派了两任都督,始终不顾自己的诉求与暗示,思之让人心寒与警惕。要不是在这乱世有枪杆子才是真王,自己难免不被排挤出去!
第一任奉天都督张锡銮是袁世凯的好友兼把兄,张作霖和冯德麟都是他间接招安来的,其个性有些像《水浒》中的宿太尉。袁世凯把老把兄从直隶都督调为奉天都督,是因为张锡銮对张作霖、冯德麟二人有恩,现在张是廿七师师长,冯是廿八师师长,都是奉天的实力派,派别人督奉,怕这两位师长反对,派张锡銮督奉,一方面张在关外时久,有威名,又与张、冯二将有旧,应该是人地相宜。
怎知时移势易,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张、冯手握重兵,又都是桀骜不驯的绿林人物,当张、冯两人发觉这位老长官之来奉天,反是因为靠他们二人为政治资本,他们对待老长官的态度就颇为冷淡,言谈举止之间毫不保留对有人凌驾在自己头上的不满。加之张作霖曾被袁世凯接见过一次,身价为之倍增,其府邸日日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成为奉天事实上的政治中心。本来张锡銮奉到督鄂令时,还有封疆之满,曾题诗云:“二十年前一少尉,而今开府鄂王城。”经过这一番折腾,可怜的张锡銮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对此实在不堪忍受,遂提出辞职。又有留别属僚的诗:“一身去就等鸿毛,回首辽天夜月高,独架风轮先马卒,恐教别泪染征袍。”
这下他留下的奉天督军之位更让张作霖眼红。为表示志在必得之心,张作霖给中央下达了通牒,便是张作霖致电陆军总长段祺瑞所说的:“辛亥癸丑之役,大总统注意南方,皆作霖坐镇北方之力。今天下底定,以谗夫之排挤,鸟尽弓藏,思之寒心。中央欲以护军使将军等职相待,此等牢笼手段施之他人则可,施之作霖则不可。承总长相待甚优,与吴俊升对调一节,极所赞同。谨率全军驻防荒僻,以俟钧命。但愿早脱奉省,以免祸至无日。”洋洋洒洒说了半晌,无非是告诉中央,别他妈的搞卸磨杀驴这一套,乱世之时,惹火了老子,大不了脱离中央自立门户。
张作霖直截了当地向中央居功讨赏,实际上便是冲着督军之职,而所谓“与吴俊升对调一节”,实则是一种威胁,意思是若敢“对调”,则必然自由行动,到时“祸至无日”,后果自负,其枭雄本色跃然纸上。但是袁世凯和段祺瑞这种正规的军人,根本看不上张作霖这种绿林出身,因此当张锡銮迫于压力请辞的时候,袁世凯仍不愿委张作霖以都督,而是派段芝贵入督奉天。
这个段芝贵是大有来头的。
段芝贵,字香岩,安徽合肥人,1869年生。北洋武备学堂出身,后留学日本。曾任袁世凯新建陆军讲武堂教官。1912年任武卫军总司令。1913年授陆军上将,任陆军第一军军长。1915年8月,授镇武上将军,节制奉天、吉林、黑龙江军务,兼奉天巡按使,又封为一等公。这时的小段是袁世凯的红人,是北洋军中后来拥护洪宪帝制的第一号人物,又是段祺瑞的本家和同乡。此时他才46岁,可以说是年富力强,阅历丰富,头衔繁多,翎顶辉煌,前途一片光明。
来奉之前,段芝贵是湖北将军。不过他在鄂的日子并不好过:湖北省会办军务的王占元不把段芝贵放在眼中,时刻想迫小段离鄂。张锡銮和段芝贵都受到部下悍将的白眼相加,他们都向袁世凯哭诉,尤其是小段,一而再、再而三地向袁面泣。
因段芝贵的父亲段有恒在当年张作霖受抚时是张的保人,再后来张作霖为了讨好袁世凯,曾拜段芝贵为老师,段也在袁面前为张竭尽好话。从某种程度讲,段芝贵有恩于张作霖。所以袁认为让张、段二人对调,或许可以缓和一下,民国4年8月18日,袁发表命令,鄂、奉两督对调。
袁世凯这样的安排煞费苦心。
张作霖虽然出身草莽,却也不是一昧地讲义气,他表面上不便拒绝小段上任,心里还是十二万分的不愿意,只是现在不是翻脸的时候,且又有同省另一只大老虎冯德麟在,因此张作霖遂姑且把一股子怨气按捺下去,反而继续出人出力,为袁世凯摇旗呐喊,装做极为忠心的样子。
这二十一条,大总统是矢口否认,但看样子也绝非空穴来风。卖国的事情咱张作霖不做,可是自己又有多大的份量,来改变目前中央政府对外孱弱的局面呢?现下可做的事情,就是小心翼翼,在大总统处留个好印象,努力侍候好身边的这位督军,这位段督军虽然初来乍到,却是可能决定自己将来前途的重要人物,大总统新派此人来奉天,可是来者不善啊。他有些后悔,不该在之前给中央那封意气用事的电报,估计给当政者一个“有野心”的不好印象。在这当口,可不要出什么事哈!
段芝贵望着人群,面色铁青。他是袁世凯的亲信,奉天省的督军,掌握着全省的军政大权。就职不到半旬,就发生了这场民潮。他转头看向张作霖,故作担忧地说:“雨亭兄,可要想什么办法才好。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是任由此风渐长,恐伤大总统清誉。”
张作霖深知段芝贵的来历,此人不能硬碰,必须韬光养晦,待机而起。自开始起便对段芝贵极尽逢迎之能事,甚至“不时搜购珍贵古玩,馈送段父,以买其欢心”。虽然他来奉天时日不长,根基也远不如自己长期在此硬气,但是朝中有人好作官,这民国当口,在中枢说得上话的,奉天没几个人。而段芝贵,恰恰是袁大总统派来的。
“镇压么?老子才不做这伤阴鸷的事。妈了个巴子的袁世凯为计好日本人做皇帝,把祖宗都卖了。老子说什么也不能做这千夫指的事。不过要用什么办法,止了这场风潮才好。毕竟这事闹大了,老子再不作为,对老子的仕途影响也不好。”张作霖心思甫动,忽然看见远处张学良一行如风驰向人群,疾驰的马蹄声在人声中清晰可辨。
凭心而论,张作霖对张学良可谓寄予厚望。这小六子自幼聪明机智,能文能武,在奉天大儒金息侯门下颇多赞赏,时人谓之将门虎子。不过他年龄尚小,一些事情处理起来未免孩子气、理想化了。像奉天游行这事,前些天还和自己吵得不可开交,说什么“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怪自己不支持民众自发的爱国热情云云。在要紧要关头,可不要被他拆台,到时候在督军那里留下个不好的印象啊!
张汉卿接近人群,扯一下缰绳,“素练”通人性地放慢步伐,然后轻轻嘶了一声,顿足不前了。多亏是好马,一路上被姜化南略指点一二,驾驭起来却不露生疏之意。他跳下马来,一手执马,一手高呼说:“各位父老乡亲,汉卿有几句腑脏之言,请容某一吐为快!”
人群已停下,数千双眼睛齐刷刷看着这位奉天城里的名人,将军府里的英俊少公子。不是他有多大的影响力,其实是处在军阀积威之下对权贵子弟的本能反应。要知道此时离清帝逊位不过4年,西方民主思想远未成熟,看社会发展到今天一个乡长与百姓讲话时对方卑躬屈膝的样子即可见一般,何况是督军府的少帅?
游行的人群主要是由奉天学堂的青年倡议并引导的,这里有一拨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在西方民主思想的畅想下,已经有了革命思想的萌芽。不过真要达到后来**党的理论高度还远远不够,他们只是因为奉天地处关外,远离中枢,北京政府对此鞭长莫及罢了。另外鼓噪助威的多是对时局不满、或是对日本人在东北的经济掠夺不满的商贾与工人,只是借着二十一条的由头表达愤懑之情而已。这些为首的青年学生“军”也听闻少帅的民主与豁达,以及对日人在奉天耀武扬威的不满,一个为首的学生领袖便对大家说:“少帅是奉天府最有见识的人了,先听听他是什么态度。”
张汉卿在厂里做培训专员,几百人口侃侃而谈。现在直面这些示威的群众,不自觉有任何压力。他虚挥一下手,沉声说:“各位风闻日人与大总统私签所谓二十一条合约,或有言于汉卿者,皆谓绝非空穴来风。良自不才,实不信者三:
其一,既是密约,如何又能广为人知,以至举国哗然?各位拳拳爱国之情,自不必疑。但若是反中奸人之计,以令中央地方再起争端,扰乱民国统一之基业,而为他者利,则其过大焉。为今之计,当期中枢诸公,听其言,观其行,事实不久当大白于天下。
其二,自民国建立,万民皆浴其恩,人心思定,天下归心。经我中华数万万同胞数十年之努力,及我大总统惊雷之变,驱除鞑虏,清帝退位,得来完整之江山,怎会轻易拱手让人?当朝诸公,皆世之人杰,当知民心民意,又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得蝇头小利?
其三,中枢诸公,皆经历万难,始得民国之和谐。中廷袁公,更是人中之杰,以雷霆之手段,却显菩萨之心肠。家父久事中央诸公及大总统,深敬其品德之高尚、修身之严谨。常语学良及下属曰:‘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执政以来,以权权之心,极力维护我蒙古与西藏主权,众所周知。所以所谓二十一条之流言,必有人中伤我总统,以达到不可告人之秘。
学良在此吁请各位父老,以大局为重,耐心等待,万勿外敌当前自乱阵脚,以逞奸人之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民众已醒,鬼神难欺。要知今日之宇内,均是国民之天下。大总统为天下计,必不负我天下人。”
张汉卿长吁一口气,心中暗说:“惭愧,幸亏平时能够有机会洒洒万言,关键时刻还真顶得上。”
这一席话,有情有理有据,游行人群也只是道听途说心忧天下的冲动之举,面面相觑后,眼看好好的一场游行要泡汤,当先一个领头的青年人大声说:“大家不要信这些官老爷子的鬼话,现在的中枢,对内搞愚民,对外搞卖国。这奉天的督军府和北京城里是蛇鼠一窝,我中华民族到了危险的时候,同胞们再不奋起抵抗,就要亡国灭种了!”
游行可以,但当着和尚的面叫秃子,那张大帅可不是省油的灯,杀起土匪来是面不改色。旁边人见他说得激动,有些口不择言,担心青年会引来横祸,赶紧地拉了拉他的衣襟,轻声说:“禁声。”
张汉卿倒有些佩服这个人的胆量,奶奶的,没吃过亏不是?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当局弄死个把人不比杀只鸡简单?要是在后世,直接一个现行反革命让你两辈子翻不起身,还不带平反的。就是在言论开放的后来,这样的话也是要进局子里跟偷窃嫖娼打架盲流等呆几天改造下的。有道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你以为喊两嗓子,民主就来啦?
还好,当时风气较正,民间倒很少有以言获罪的。领导人嘛,公众人物,要讲究个气度啥的,再说民主思潮从西方传到东方,咱们这些掌握枪杆子的大老粗们还没深刻理解到民主的真义不是?没摸清,就不能随便有什么动作,不见五四运动打了政府官员烧了他家都没事?不见后来轰动民国的调侃大总统徐世昌的记者仅被罚了一百元了事?
倒是老爸的脸色不太好看。说实话,把自己的便宜老爸张作霖和北京城里的袁世凯大总统平起平坐,在这时还是抬举了他。说坏话就说了吧,这位便宜老爸不应该太耷拉着脸,太没风度啦。
青年人的话,说客气点是真话,不过以张汉卿的立场,现在还不是时候。不是老子刚刚醒来还没弄清楚状况吗?好歹也让我清醒清醒想想以后的路再闹啊!但不管怎么说,这些热血青年都是中国未来的脊梁,向正确的路引导,比空洒一腔热血好得多吧?他只是淡淡看着这个人,冷冷地说:“喊几句口号就能让日本人屈服?那我明天在《奉天日报》上为老兄留一刊头条骂个痛快。”
青年人本已激动的调门瞬间大了许多,他直勾勾地盯着张汉卿说:“如果中国的四万万民众连喊的权利和想法都没有,中国才是真的要亡国了。我今天就是做鬼,也要把民众的心声喊出来,强比你枉称少帅缩头做乌龟!”
还真是硬的怕不要命的,可是不要命的还怕不要脸的呢。张汉卿知道,这种场合下一昧地质疑、争吵于平息事端无补。一旦激得自己恼羞成怒有了什么肢体冲突,反而更会火上浇油,好不容易可能会平息的事态死灰复燃,这正是对方想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快刀斩乱麻,把对方一棍子砸死。他心里直想着“小样,等下给你好看的”,嘴上却说:“是不是真好汉,军营里见。能不能拒绝日本人,枪杆子管用。奉天讲武堂招募军官,同胞们要是真的想保家卫国,那就拿起枪,说话才有用。怕只怕某些人口号喊得漫天响,真正刺刀上膛时,怂了。”
请将不如激将。他这一声怂了,带着一丝戏谑,人群忽然发出一阵笑声,把紧张的气氛整个打乱了。
青年人哪受得了这个,大声赌咒说:“我王以哲对天发誓,自今日起即投身军伍,不避刀枪,为国家贡献全部力量,至死方已。”
张汉卿心里一动,王以哲?历史上东北军的中枢骨干、自己未来的得力助手、姜化南死后的卫队长、能力超强的训练人才与政工人才啊,原来在这里。本来自己重生后就想找几个忠心耿耿的手下,现在竟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若不是自己遇上他,这厮就要投身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再见到他,已是五年后的事情了。
他不动声色地说:“好,奉军就差你这种有血性的好男儿,咱们陆军随营讲堂见。”这番极具鼓动性的话激起了人群的情绪,许多人也大喊着:“算我一个。”
到这个份上,因势利导才是正解。喧闹的人群,已经从怒气冲天的对当局的讨伐变成热血澎湃的参军高潮了。
段芝贵颔首长吁,看着张作霖说:“正所谓将门虎子,‘凤雏雏于前’,以后的天下,是令郎辈的了!”张作霖不无得意,哈哈笑道:“诚如香岩兄所言,作霖怕是不敢领受了。”这个小六子,能识得老子的心思,不但让我面子有光,还让军队溶入新鲜力量,不枉了我栽培一场!
曲终人散时,只留地面上纸片纷飞,一片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