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晟,字季晟,小名鹅王。曾在北疆做过多年的胡汉诸族大总管,亲近的人称他鹅公。他在北疆时,名头之响,地位之高,手段之强,人缘之好,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属罕有。
汉胡两族百姓在他所筑的大利城中,为他建一座祠堂、神庙之类的,还真不奇怪。甚至许多人都在家**着他的长生牌位。
李宽心中好笑,看来自己的性格已经传到突厥这边了。估计这帮人已经听说了自己特意放出的,关于“手心手背都是肉”的那些话了。应该也少不了骂罗艺和梁师都的那些话,再加上狼骑士的近距离宣传。李宽特意营造出来的人设已经渐渐丰满,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经过口口相传,杀神大魔王是个后台很硬的上神转世。虽然很动不动就杀人,但却很护短。只要你被他当成自己人,那他不只不会杀人,而且还会毫无原则的保护你。没听人说嘛,就连他爹和李建成生死大战的时候,他明明知道都没插手。因为都是自己人!
还有朔州方面传来的消息,李宽杀了梁师都,却要求梁洛仁不得饿死百姓一人。后来还让他的狼骑士救了定襄城里的汉奴。这些事情,无一不证明他对自己人毫无原则的偏袒。至于敌人,你问问颉利现在是啥心情,就知道和他做敌人是多么愚蠢的事情了。
这么想来,躲在李宽外公的祠堂里招待他,至少能让他看着这点面子,不至于动手杀人吧?因为有这么个“倚仗”,一众原本窝在定襄城里的达官贵人直接就跑来了大利城。城是破了点,住的胡人也多了点,可总比丢命强点吧。
一进鹅公祠,院子里有一棵老槐树,树旁有口井。石砌的井台中央,刻着三个小字:“鹅公井”。
杨政道心情还没平复,温彦博又是战俘身份,于是,唐俭主动出面向李宽做讲解。他这些年经常出使突厥,人生轨迹倒与长孙晟很接近,这位前辈也是他的楷模。他对这里也很熟悉,每次来也必定会来上柱香。
“殿下,这口井是当年大总管为大利城寻址时挖的,这棵树据说也是大总管当年亲手所植。大利城人说,先有鹅公井,后有大利城,说的就是这口井。只是前几年,这口井便已干涸,再也不出水了。有人说这是大总管不喜汉胡相争,因此示警人间……”
李宽伏在井口往下探,神识外放,很快就弄明白了。这年头人们对水利的应用非常简陋,连淘井这种简单的保养手段,都得先查皇历,再看风水,唯恐不小心惹了哪路毛神不爽出来搞事。这口井选址非常好,正处于某条水脉上。只是水位似乎有点下降,再加上多年未保养,搞出了井水枯竭的现状。
就在这一伏身的当口,李宽心中那个计划已经全盘形成。他准备借着这个机会,再度完善自己的人设。既然你们觉得我会给外公面子,那就借着外公的面子,给你们来点震撼宣传吧。
李宽起身,一脸无所谓道:“没事,回头我给外公说说,让他把水眼放开就行了。”
唐俭等人面面相觑,给外公说说?什么意思?这位殿下真能通鬼神?
进了正殿,一尊相当简陋的等身泥塑立在供台上,眉目服饰根本就看不出本来样貌,身上的彩绘很明显是近期新涂的,这时代就这水准。难怪华夏传统的神佛样貌都那么丑呢,原来是这么回事。
正经事来了,给外公上香!这年头,祭拜先祖神佛,任何与天地鬼神有关的事情,都是人间最神圣的礼节,马虎不得。就连死囚在上杀场前要给祖宗上香,旁人都不会影响干涉的。如果你不爽一个人,他活着的时候,你可以当着儿孙的面骂他,没关系,人家会说你是真性情。但如果人死了,你还敢当人儿孙的面骂,那就是死仇。
由唐俭做司仪,李宽主祭,杨政道和温彦博等人陪祭。李宽没有刻意搞怪,这时候挑战规矩多少有点二。
一道道供品,从陪祭人手里传递到最前面李宽手中,再由司仪唐俭从他手中摆上供桌。每上一道供品,都要恭恭敬敬的行个大礼。整个过程繁琐无比,却没有任何人敢报怨。在传统理念中,所有活着的人,在见到这一幕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发出个感慨:他日我死之后,能有这么排场就心满意足了!
十八道供品过后,是上酒。唐俭负责斟酒,李宽接过准备往供台下洒。突然皱着鼻子嗅几下:“这什么酒?”
唐俭低声道:“三勒浆,最好的佳酿,西域来的。”
李宽摇头:“外公最爱喝咱们的粮食酒,胡人的酒太没劲!”
唐俭有点发呆,这时候三勒浆就是最烈的酒啊,这位爷这时候搞事,怎么办?我老唐上哪里去找更好的酒?
还好,李宽没让他为难,自己从袖里一掏,摸出一瓶酒来:“用这个!我师傅酿的,从杜康那里淘来的方子……”
唐俭差点吓尿,捧娃娃一样把这只晶莹剔透的瓶子接过来,打量半天不敢开封。
李宽有点不耐烦,又不是一次性的封口,就是个普通的玻璃塞,你为难个啥?又抢过来,一把拔下塞子,递到他手里。同时又摸出个玻璃小酒盅:“别愣着啊,该倒酒啦!”
唐俭连忙斟,随着清透如水的酒液倒出,一股浓烈的酒精香味瞬间充斥了整个神殿。
李宽嘴里低声嘟囔着,接连九杯烈酒洒在了供台前。
最后一道手续,就是上香。依然是唐俭负责传递,李宽点了香,插上香炉,行个礼闪人,身后其他人依次上前上香,整个过程才算完结。
李宽点香的时候,又低声说了句话,差点让唐俭当场失神。这时候的人们上香,惯例是点三支,所谓无三不成礼。
可是李宽却偏偏多问他讨了一支,凑成四支香去上供。唐俭不敢马虎,这种时候出岔子,是会被全世界笑话的。换酒不算出错,因为拿最好的去供奉祖宗是惯例,不但没人笑话,反而会传为美谈。代表着整个人类已知世界的最高文明,这方面绝对不能出差错。如果解释不清,他是不会同意的。
李宽一脸理所应当的抛出蓄谋已久的设定:“神三鬼四啊,外公现在是阴司神位,当然要上四柱香才行,三柱属阳,直上九天,外公都受不到。”
啊?神三鬼四?还有这种操作?等等,你说阴司神位是什么意思?!那是长孙公啊,怎么可能在阴司,他应该入天庭成神才对啊!
虽然没开口问,但唐俭一动不动,显然表示出了不信任和不配合的意思,甚至站在身后的陪祭人员也听到了这番话,齐齐看了过来。若不是这种场合没法发问,他们真的会当场发作。这种事,在许多人看来,比杀头更严重!
李宽转身一打量,咂咂嘴道:“你们?都不知道吗?”
所有人心中同声咆哮:我们知道啥啊?啥神三鬼四?啥阴司神位,你说清楚!别看你是长孙公的外孙,这事你要不说清,谁也不行!
李宽接着解释:“我外公啊,现在是阎罗殿戒律司的司长啊,没人告诉你们吗?唐叔叔,赶紧取香啊,愣着做什么?”
这特么,唐俭心中有万般不乐意,可他拿不出反驳意见啊。关键是李宽说的这个事,他没法求证啊!那怎么办?给一支香呗,反正他是亲外孙,他说是,那就当是喽!
李宽插上四柱香,行礼闪人。随后的杨政道,同样也取了四柱,再后面的老温彦博,总不能脱离群众吧,这种鬼神事,落地生根的。之前你怎么讨论都不为过,可一旦做出来,无论看起来多荒谬,都只能算对不能算错。这也是规矩!
司仪唐俭最后上香,也只能取四柱,嘴里不住的祷告,希望殿下说的都是真的。如果鹅公能托个梦就最好不过……
祭祀结束,杨政道才说,宴席就设在鹅公祠后院。李宽挺纳闷,这祠堂看着规模没多大啊,后面居然还有设宴的地方。
等绕过正殿往后走才发现,原来后院墙已被拆除,临时扎了几座互通的大帐篷。这回轮到李宽意外了,居然还有这种操作?这些人为了保命,也是蛮拼的。
仿着汉地殿堂布置的帐篷,门口迎宾的也是汉胡两族的贵人,听名头都是各地总算,什么可汗之流。李宽统统没给好脸,很随意的打个招呼,一脸不爽的往里走。陪在身旁的小乖感觉气氛不对劲,刚要呲牙,被李宽训了一句:这是外公的地方,别搞事!
没人敢说他没礼貌,只是暗暗松口气,得亏有长孙大总管的面子!有人直接就遁出帐篷,悄悄跑去前面给长孙晟上了香,磕了头。感谢他不光活着的时候照顾大家,死了多少年还能护佑大家活命。
临时拼凑的帐篷大殿里,布置的富丽堂皇,两排分列的宴几摆着各种瓜果菜肴,顶头的主位上,并排坐着两位白发苍苍的贵妇。
杨政道很平静的介绍,上首的是祖母萧太后,另一位是姑奶奶义成公主。
汉胡两族百姓在他所筑的大利城中,为他建一座祠堂、神庙之类的,还真不奇怪。甚至许多人都在家**着他的长生牌位。
李宽心中好笑,看来自己的性格已经传到突厥这边了。估计这帮人已经听说了自己特意放出的,关于“手心手背都是肉”的那些话了。应该也少不了骂罗艺和梁师都的那些话,再加上狼骑士的近距离宣传。李宽特意营造出来的人设已经渐渐丰满,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经过口口相传,杀神大魔王是个后台很硬的上神转世。虽然很动不动就杀人,但却很护短。只要你被他当成自己人,那他不只不会杀人,而且还会毫无原则的保护你。没听人说嘛,就连他爹和李建成生死大战的时候,他明明知道都没插手。因为都是自己人!
还有朔州方面传来的消息,李宽杀了梁师都,却要求梁洛仁不得饿死百姓一人。后来还让他的狼骑士救了定襄城里的汉奴。这些事情,无一不证明他对自己人毫无原则的偏袒。至于敌人,你问问颉利现在是啥心情,就知道和他做敌人是多么愚蠢的事情了。
这么想来,躲在李宽外公的祠堂里招待他,至少能让他看着这点面子,不至于动手杀人吧?因为有这么个“倚仗”,一众原本窝在定襄城里的达官贵人直接就跑来了大利城。城是破了点,住的胡人也多了点,可总比丢命强点吧。
一进鹅公祠,院子里有一棵老槐树,树旁有口井。石砌的井台中央,刻着三个小字:“鹅公井”。
杨政道心情还没平复,温彦博又是战俘身份,于是,唐俭主动出面向李宽做讲解。他这些年经常出使突厥,人生轨迹倒与长孙晟很接近,这位前辈也是他的楷模。他对这里也很熟悉,每次来也必定会来上柱香。
“殿下,这口井是当年大总管为大利城寻址时挖的,这棵树据说也是大总管当年亲手所植。大利城人说,先有鹅公井,后有大利城,说的就是这口井。只是前几年,这口井便已干涸,再也不出水了。有人说这是大总管不喜汉胡相争,因此示警人间……”
李宽伏在井口往下探,神识外放,很快就弄明白了。这年头人们对水利的应用非常简陋,连淘井这种简单的保养手段,都得先查皇历,再看风水,唯恐不小心惹了哪路毛神不爽出来搞事。这口井选址非常好,正处于某条水脉上。只是水位似乎有点下降,再加上多年未保养,搞出了井水枯竭的现状。
就在这一伏身的当口,李宽心中那个计划已经全盘形成。他准备借着这个机会,再度完善自己的人设。既然你们觉得我会给外公面子,那就借着外公的面子,给你们来点震撼宣传吧。
李宽起身,一脸无所谓道:“没事,回头我给外公说说,让他把水眼放开就行了。”
唐俭等人面面相觑,给外公说说?什么意思?这位殿下真能通鬼神?
进了正殿,一尊相当简陋的等身泥塑立在供台上,眉目服饰根本就看不出本来样貌,身上的彩绘很明显是近期新涂的,这时代就这水准。难怪华夏传统的神佛样貌都那么丑呢,原来是这么回事。
正经事来了,给外公上香!这年头,祭拜先祖神佛,任何与天地鬼神有关的事情,都是人间最神圣的礼节,马虎不得。就连死囚在上杀场前要给祖宗上香,旁人都不会影响干涉的。如果你不爽一个人,他活着的时候,你可以当着儿孙的面骂他,没关系,人家会说你是真性情。但如果人死了,你还敢当人儿孙的面骂,那就是死仇。
由唐俭做司仪,李宽主祭,杨政道和温彦博等人陪祭。李宽没有刻意搞怪,这时候挑战规矩多少有点二。
一道道供品,从陪祭人手里传递到最前面李宽手中,再由司仪唐俭从他手中摆上供桌。每上一道供品,都要恭恭敬敬的行个大礼。整个过程繁琐无比,却没有任何人敢报怨。在传统理念中,所有活着的人,在见到这一幕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发出个感慨:他日我死之后,能有这么排场就心满意足了!
十八道供品过后,是上酒。唐俭负责斟酒,李宽接过准备往供台下洒。突然皱着鼻子嗅几下:“这什么酒?”
唐俭低声道:“三勒浆,最好的佳酿,西域来的。”
李宽摇头:“外公最爱喝咱们的粮食酒,胡人的酒太没劲!”
唐俭有点发呆,这时候三勒浆就是最烈的酒啊,这位爷这时候搞事,怎么办?我老唐上哪里去找更好的酒?
还好,李宽没让他为难,自己从袖里一掏,摸出一瓶酒来:“用这个!我师傅酿的,从杜康那里淘来的方子……”
唐俭差点吓尿,捧娃娃一样把这只晶莹剔透的瓶子接过来,打量半天不敢开封。
李宽有点不耐烦,又不是一次性的封口,就是个普通的玻璃塞,你为难个啥?又抢过来,一把拔下塞子,递到他手里。同时又摸出个玻璃小酒盅:“别愣着啊,该倒酒啦!”
唐俭连忙斟,随着清透如水的酒液倒出,一股浓烈的酒精香味瞬间充斥了整个神殿。
李宽嘴里低声嘟囔着,接连九杯烈酒洒在了供台前。
最后一道手续,就是上香。依然是唐俭负责传递,李宽点了香,插上香炉,行个礼闪人,身后其他人依次上前上香,整个过程才算完结。
李宽点香的时候,又低声说了句话,差点让唐俭当场失神。这时候的人们上香,惯例是点三支,所谓无三不成礼。
可是李宽却偏偏多问他讨了一支,凑成四支香去上供。唐俭不敢马虎,这种时候出岔子,是会被全世界笑话的。换酒不算出错,因为拿最好的去供奉祖宗是惯例,不但没人笑话,反而会传为美谈。代表着整个人类已知世界的最高文明,这方面绝对不能出差错。如果解释不清,他是不会同意的。
李宽一脸理所应当的抛出蓄谋已久的设定:“神三鬼四啊,外公现在是阴司神位,当然要上四柱香才行,三柱属阳,直上九天,外公都受不到。”
啊?神三鬼四?还有这种操作?等等,你说阴司神位是什么意思?!那是长孙公啊,怎么可能在阴司,他应该入天庭成神才对啊!
虽然没开口问,但唐俭一动不动,显然表示出了不信任和不配合的意思,甚至站在身后的陪祭人员也听到了这番话,齐齐看了过来。若不是这种场合没法发问,他们真的会当场发作。这种事,在许多人看来,比杀头更严重!
李宽转身一打量,咂咂嘴道:“你们?都不知道吗?”
所有人心中同声咆哮:我们知道啥啊?啥神三鬼四?啥阴司神位,你说清楚!别看你是长孙公的外孙,这事你要不说清,谁也不行!
李宽接着解释:“我外公啊,现在是阎罗殿戒律司的司长啊,没人告诉你们吗?唐叔叔,赶紧取香啊,愣着做什么?”
这特么,唐俭心中有万般不乐意,可他拿不出反驳意见啊。关键是李宽说的这个事,他没法求证啊!那怎么办?给一支香呗,反正他是亲外孙,他说是,那就当是喽!
李宽插上四柱香,行礼闪人。随后的杨政道,同样也取了四柱,再后面的老温彦博,总不能脱离群众吧,这种鬼神事,落地生根的。之前你怎么讨论都不为过,可一旦做出来,无论看起来多荒谬,都只能算对不能算错。这也是规矩!
司仪唐俭最后上香,也只能取四柱,嘴里不住的祷告,希望殿下说的都是真的。如果鹅公能托个梦就最好不过……
祭祀结束,杨政道才说,宴席就设在鹅公祠后院。李宽挺纳闷,这祠堂看着规模没多大啊,后面居然还有设宴的地方。
等绕过正殿往后走才发现,原来后院墙已被拆除,临时扎了几座互通的大帐篷。这回轮到李宽意外了,居然还有这种操作?这些人为了保命,也是蛮拼的。
仿着汉地殿堂布置的帐篷,门口迎宾的也是汉胡两族的贵人,听名头都是各地总算,什么可汗之流。李宽统统没给好脸,很随意的打个招呼,一脸不爽的往里走。陪在身旁的小乖感觉气氛不对劲,刚要呲牙,被李宽训了一句:这是外公的地方,别搞事!
没人敢说他没礼貌,只是暗暗松口气,得亏有长孙大总管的面子!有人直接就遁出帐篷,悄悄跑去前面给长孙晟上了香,磕了头。感谢他不光活着的时候照顾大家,死了多少年还能护佑大家活命。
临时拼凑的帐篷大殿里,布置的富丽堂皇,两排分列的宴几摆着各种瓜果菜肴,顶头的主位上,并排坐着两位白发苍苍的贵妇。
杨政道很平静的介绍,上首的是祖母萧太后,另一位是姑奶奶义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