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蕙听了老僧之言,行了礼,十分尊敬地道:“本见大师祥和庄严,却是我兄长鲁莽了,还请大师见谅!”
李重润自是目空一切,明明是这老僧偷听自己三人的谈话,自己还要道歉,心下十分不愿,李重润虽然心中不甘,但是却也知道这老僧深不可测,并非寻常之人,当下也并不多言,只是将头转了过去看着他处。
李裹儿看到李重润这副神态,扯了扯李重润的衣袖,对那老僧行礼尊道:“家兄年少气盛,还望大师见谅!”
那老僧见状挥手笑道:“无妨!无妨!三位小施主真是少年英才,只是……”
李裹儿见那老僧欲言又止,立即追问道:“只是如何?”
那老僧笑而不答,待仔细看这三个少年:
只见那李重润眉清目秀,正如潜龙在渊,只是气息孱弱。若是潜龙得水,则必能龙啸九天,雄踞天地。只可惜,这潜龙气运太短,乃夭龙也;
再看李仙蕙,此时正值三月,只觉此女虽是年幼,却正似这三春之桃李之花般夭美,只怕是这三春之时的桃李之花比之此女,都要为之逊色。桃李虽夭,却也是一时之花,并非松柏四时常青之色;
再看那李裹儿,虽是年幼,生的却与那李仙蕙有几分神似,此女虽不似桃李之花般悦目,却比之李仙蕙之美却是有之而无不及,宛如仙子欲起舞于广寒之嫦娥,恰似将展翅飞舞于九天之锦蝶。蝶虽美,却是蜕去本性而化,更是无法超脱雀窥鸦顾之命。
李重润三人见那老僧并不言语,只是看着他们三人,时而点头,时而摇头,时而喜笑,时而悲伤。李仙蕙十分不解其意,便问道:“大师可是看出了什么?”
李裹儿也问道:“我听闻京城有李淳风、袁天罡二人,善揣度天机,只是不知大师是否也看出什么天机?”
李重润道:“李、袁二人乃是江湖之术士,终非正道,还望大师指点一二。”
老僧闻听三人言语,便对李重润道:
潜龙终难上九天,该当隐于天地间。
切莫气盛冲神功,须防妄言致祸端。
又对李仙蕙道:
桃李虽夭却有时,金秋只见桃李实。
夭华只在玉实前,落花无情碎心间。
又对李裹儿道:
广寒仙子羞于颜,锦蝶展翅舞翩翩。
舍弃初心方化蝶,蝶舞虽美难开元。
李重润三人并不解其中之意,便又问道:“这又是何意?还望大师详之尽之!”
那老僧笑而不答,又对三人言道:“老衲之言还望三位小施主谨记,林寒施主与老衲素来有旧,三位小施主既是林寒施主之徒,老衲自当有礼赠之,只是老衲出门甚急,却也不在带在身上。三位小施主若是有心,三日之后子时,再到此院中相聚,到时老衲自当有礼赠之。今日相会之事,三位小施主切莫对他人提起,以免惹祸上身。”那老僧说完却也不等三人再细问,只是将身轻轻一跃,待到三人抬头之时,却已不见了老僧的身影。
李重润见状对二女道:“这老僧所言虽是神秘,说与我们三人,但又不点破,还约我们三日后子时在此相会,难不成真是江湖术士,行诈使骗之辈?”
李仙蕙道:“我看那老僧行踪飘忽,来去如风,想必自是高人,怎么看也不像是那江湖术士、行诈使骗之徒。”
李裹儿微微沉思道:“我倒是想起一个人来!”
李仙蕙饶有所思,问道:“难道是扬州之乱时的骆宾王?”
李重润道:“骆宾王跟随徐|敬业起兵叛乱,我只知道徐|敬业等人皆已伏诛,却不知骆宾王为何还能在此?”
李仙蕙笑道:“重润哥哥你从来不屑野籍传说,自然没有听说过,民间常有人传言骆宾王并未随徐|敬业死去,而是遁入了空门,从此无人知晓其行踪。”
李重润问道:“乡间野籍也能信?”
李裹儿笑道:“那除去六典九经,三教九流的典籍,难道天下人说的都是虚言了?”李重润也自知舌辩不是二女的对手,也不再与二人多作争辩。
李仙蕙对李重润笑道:“重润哥哥刚刚还在自诩剑法了得,怎么就奈何不了那老僧分毫?这下当知人外有人了吧?”
李重润一直在思索那老僧之言,听到李仙蕙取笑自己,白了李仙蕙一眼道:“你们两人也不是一样奈何不得?不过这老僧若真是骆宾王,那今日之事我们确实不可对他人提起。”
李裹儿笑道:“我一直以为重润哥哥气盛,实在想不到,那老僧如此厉害,把重润哥哥也是治的服服帖帖的!”
李重润白了一眼正在一旁偷笑的二女,说道:“我说我们还是不要将此事告于他人,包括父王和母亲。”
李仙蕙与李裹儿相视一笑,李裹儿道:“本就不该告于他人,这是我们三人的秘密。”
自此三人研习剑术却也更加努力,因为三人在老僧手中遇了挫,方知平日引以为傲的剑术却如雏鹰展翅,难以翱翔于天地。
三日之期转瞬即到,当晚三人便早早地对李显与韦氏道了安,各自熄灯睡去,众人皆以为三人白日习文弄剑乏倦了,也不多问,不多时也都各自睡去了。
子时将近,三人各自从房中悄悄溜出,轻手轻脚关上房门,生怕惊醒了守夜之人。
三人施展平日之所学,将那身法腾挪,脚步放得是轻之又轻,蹑手蹑脚来到后院之中。
三人到时,却见老僧还未到此,心里却不免有些疑虑。
刚到子时,只听得如燕子掠空之声,三人抬头细看,不见有任何飞禽掠过,再回头时,只见那老僧已站在了他们面前。
这子时夜半,见面前猛地出现了一个人来,惊得李重润三人皆向后退去,那李仙蕙与李裹儿正待要出声,那老僧便轻轻拍了拍二人的肩膀说道:“三位小施主莫要惊慌,是贫僧前来赴约。”
李仙蕙与李裹儿也非常人,稍加反应,便止住了心神。
李裹儿略有不满,嘟囔着小嘴对老僧道:“你要吓死我啊?神不知鬼不觉的。”
老僧轻轻挥手,示意李裹儿不要大声声张。
那李裹儿也非小气之人,又见老僧确实前来赴约,心里也没了怨气,倒是万分期待老僧三日前所说的有礼相送。李仙蕙与李重润也是满心欢喜,万分期待。
只见那老僧缓缓从背上拿出三柄剑来,问三人道:“小施主以为剑为何等凶器?”
李裹儿道:“剑本身并非凶器,伤人的不是剑,而是用剑之人心,剑品则是人品。”
李仙蕙道:“裹儿说得对,剑道即人道,庄子曾以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说赵文王。无为之道,方是剑之正道,顺其自然,才是正道!”
李重润又道:“剑在人为,荀子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太宗皇帝也常以此言自勉。剑为水,则用者为舟,剑既可伤人,更能伤己。”
那老僧听罢微微点头,随即便将那第一柄剑出鞘,李重润三人借着月光近前细看,只觉得此剑看似朴实无华,却有一道威猛凌厉之气藏于其中,再看那剑,长三尺,剑柄上雕着重山巨岳,翻滚汪洋,又有一龙影深隐于其中。再看剑鞘,刻有千重山万里海,宛如一副山河乾坤图,包罗万象。
李重润见此剑心中大喜,实在是特别喜欢这柄剑,老僧将剑合上,递于李重润道:“此剑名为‘藏龙’,乃南海深处陨铁所铸。小施主身份特殊,却应去了‘龙’字。”
李重润点点头首道:“恰有诗曰:‘平生一顾念,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既如此,此剑便叫‘星合’如何?”说完李重润饶有兴趣的看着老僧。
老僧自是知晓此诗出自何处,又听得李重润以此诗命名,心下有着几分欢喜,同时也暗自赞叹这三名少年之聪慧,当即笑道:“剑已赠与小施主,至于取什么名,那就是小施主自己的事了。潜龙勿用,天星合剑文,好个星合,不光去了藏龙之讳,却也暗合小施主之志,好名字!”
李重润见老僧并未否认,心中便明了七八分:此人正是当日骆宾王。
老僧又将第二柄剑出鞘,只见此剑剑身却显得较为纤细,长二尺三寸,剑柄乃是桃木制成,上雕着桃花朵朵,美不胜收,此剑出鞘,更有桃花香隐隐飘来。再看剑鞘,也是桃木所制,其上纹路花枝乱颤,乱而不杂,好一派阳春三月桃源之境。
老僧将剑递于李仙蕙道:“此剑身乃昆仑之巅万年精铁所铸,辅以千年桃木,沉香而不腻。此剑名为‘桃妖’。”
李仙蕙接过剑,喜道:“此剑既然以桃木为辅,名为‘桃妖’也十分在理,只是‘妖’字太过于邪魅。《诗经》有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不如就叫‘桃蓁’,蓁者,草木之盛也。”
老僧轻捋长须而笑道:“此剑改名‘桃蓁’确实不错,少了万年桃木之妖气,多了蓁蓁向荣之气,好个桃蓁,好名字!”
老僧又将第三柄剑出鞘,只见此剑短小柔软,剑身如柳叶般纤细,剑长二尺三寸,剑柄上雕着两个翩翩起舞的女子。再看剑鞘,只见剑鞘上亦是一群女子翩翩起舞,却是神态各异。看那些女子装束扮相,却也不像中原之人。那剑与剑鞘却都是十分柔软。
老僧将剑递于李裹儿道:“此剑乃是汉时楼兰巧匠用西域柔钢所铸,相传剑名为‘兰叶’,此剑说钢非钢,说柔非柔。”
李裹儿接过那柄软剑满心欢喜道:“此剑虽出自西域楼兰,‘兰叶’之‘兰’却不似此剑之形,而柳叶象形则更为恰当,若是叫‘柳叶’却也失了雅兴。《离骚》有云:‘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不如就叫‘湘灵’吧!”
老僧叹道:“真是少年可畏!湘灵鼓瑟,随乐而舞,好个湘灵,好名字!”
李重润三人各自为剑取了名,都满心欢喜的感谢老僧赠剑之恩。
李重润自是目空一切,明明是这老僧偷听自己三人的谈话,自己还要道歉,心下十分不愿,李重润虽然心中不甘,但是却也知道这老僧深不可测,并非寻常之人,当下也并不多言,只是将头转了过去看着他处。
李裹儿看到李重润这副神态,扯了扯李重润的衣袖,对那老僧行礼尊道:“家兄年少气盛,还望大师见谅!”
那老僧见状挥手笑道:“无妨!无妨!三位小施主真是少年英才,只是……”
李裹儿见那老僧欲言又止,立即追问道:“只是如何?”
那老僧笑而不答,待仔细看这三个少年:
只见那李重润眉清目秀,正如潜龙在渊,只是气息孱弱。若是潜龙得水,则必能龙啸九天,雄踞天地。只可惜,这潜龙气运太短,乃夭龙也;
再看李仙蕙,此时正值三月,只觉此女虽是年幼,却正似这三春之桃李之花般夭美,只怕是这三春之时的桃李之花比之此女,都要为之逊色。桃李虽夭,却也是一时之花,并非松柏四时常青之色;
再看那李裹儿,虽是年幼,生的却与那李仙蕙有几分神似,此女虽不似桃李之花般悦目,却比之李仙蕙之美却是有之而无不及,宛如仙子欲起舞于广寒之嫦娥,恰似将展翅飞舞于九天之锦蝶。蝶虽美,却是蜕去本性而化,更是无法超脱雀窥鸦顾之命。
李重润三人见那老僧并不言语,只是看着他们三人,时而点头,时而摇头,时而喜笑,时而悲伤。李仙蕙十分不解其意,便问道:“大师可是看出了什么?”
李裹儿也问道:“我听闻京城有李淳风、袁天罡二人,善揣度天机,只是不知大师是否也看出什么天机?”
李重润道:“李、袁二人乃是江湖之术士,终非正道,还望大师指点一二。”
老僧闻听三人言语,便对李重润道:
潜龙终难上九天,该当隐于天地间。
切莫气盛冲神功,须防妄言致祸端。
又对李仙蕙道:
桃李虽夭却有时,金秋只见桃李实。
夭华只在玉实前,落花无情碎心间。
又对李裹儿道:
广寒仙子羞于颜,锦蝶展翅舞翩翩。
舍弃初心方化蝶,蝶舞虽美难开元。
李重润三人并不解其中之意,便又问道:“这又是何意?还望大师详之尽之!”
那老僧笑而不答,又对三人言道:“老衲之言还望三位小施主谨记,林寒施主与老衲素来有旧,三位小施主既是林寒施主之徒,老衲自当有礼赠之,只是老衲出门甚急,却也不在带在身上。三位小施主若是有心,三日之后子时,再到此院中相聚,到时老衲自当有礼赠之。今日相会之事,三位小施主切莫对他人提起,以免惹祸上身。”那老僧说完却也不等三人再细问,只是将身轻轻一跃,待到三人抬头之时,却已不见了老僧的身影。
李重润见状对二女道:“这老僧所言虽是神秘,说与我们三人,但又不点破,还约我们三日后子时在此相会,难不成真是江湖术士,行诈使骗之辈?”
李仙蕙道:“我看那老僧行踪飘忽,来去如风,想必自是高人,怎么看也不像是那江湖术士、行诈使骗之徒。”
李裹儿微微沉思道:“我倒是想起一个人来!”
李仙蕙饶有所思,问道:“难道是扬州之乱时的骆宾王?”
李重润道:“骆宾王跟随徐|敬业起兵叛乱,我只知道徐|敬业等人皆已伏诛,却不知骆宾王为何还能在此?”
李仙蕙笑道:“重润哥哥你从来不屑野籍传说,自然没有听说过,民间常有人传言骆宾王并未随徐|敬业死去,而是遁入了空门,从此无人知晓其行踪。”
李重润问道:“乡间野籍也能信?”
李裹儿笑道:“那除去六典九经,三教九流的典籍,难道天下人说的都是虚言了?”李重润也自知舌辩不是二女的对手,也不再与二人多作争辩。
李仙蕙对李重润笑道:“重润哥哥刚刚还在自诩剑法了得,怎么就奈何不了那老僧分毫?这下当知人外有人了吧?”
李重润一直在思索那老僧之言,听到李仙蕙取笑自己,白了李仙蕙一眼道:“你们两人也不是一样奈何不得?不过这老僧若真是骆宾王,那今日之事我们确实不可对他人提起。”
李裹儿笑道:“我一直以为重润哥哥气盛,实在想不到,那老僧如此厉害,把重润哥哥也是治的服服帖帖的!”
李重润白了一眼正在一旁偷笑的二女,说道:“我说我们还是不要将此事告于他人,包括父王和母亲。”
李仙蕙与李裹儿相视一笑,李裹儿道:“本就不该告于他人,这是我们三人的秘密。”
自此三人研习剑术却也更加努力,因为三人在老僧手中遇了挫,方知平日引以为傲的剑术却如雏鹰展翅,难以翱翔于天地。
三日之期转瞬即到,当晚三人便早早地对李显与韦氏道了安,各自熄灯睡去,众人皆以为三人白日习文弄剑乏倦了,也不多问,不多时也都各自睡去了。
子时将近,三人各自从房中悄悄溜出,轻手轻脚关上房门,生怕惊醒了守夜之人。
三人施展平日之所学,将那身法腾挪,脚步放得是轻之又轻,蹑手蹑脚来到后院之中。
三人到时,却见老僧还未到此,心里却不免有些疑虑。
刚到子时,只听得如燕子掠空之声,三人抬头细看,不见有任何飞禽掠过,再回头时,只见那老僧已站在了他们面前。
这子时夜半,见面前猛地出现了一个人来,惊得李重润三人皆向后退去,那李仙蕙与李裹儿正待要出声,那老僧便轻轻拍了拍二人的肩膀说道:“三位小施主莫要惊慌,是贫僧前来赴约。”
李仙蕙与李裹儿也非常人,稍加反应,便止住了心神。
李裹儿略有不满,嘟囔着小嘴对老僧道:“你要吓死我啊?神不知鬼不觉的。”
老僧轻轻挥手,示意李裹儿不要大声声张。
那李裹儿也非小气之人,又见老僧确实前来赴约,心里也没了怨气,倒是万分期待老僧三日前所说的有礼相送。李仙蕙与李重润也是满心欢喜,万分期待。
只见那老僧缓缓从背上拿出三柄剑来,问三人道:“小施主以为剑为何等凶器?”
李裹儿道:“剑本身并非凶器,伤人的不是剑,而是用剑之人心,剑品则是人品。”
李仙蕙道:“裹儿说得对,剑道即人道,庄子曾以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说赵文王。无为之道,方是剑之正道,顺其自然,才是正道!”
李重润又道:“剑在人为,荀子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太宗皇帝也常以此言自勉。剑为水,则用者为舟,剑既可伤人,更能伤己。”
那老僧听罢微微点头,随即便将那第一柄剑出鞘,李重润三人借着月光近前细看,只觉得此剑看似朴实无华,却有一道威猛凌厉之气藏于其中,再看那剑,长三尺,剑柄上雕着重山巨岳,翻滚汪洋,又有一龙影深隐于其中。再看剑鞘,刻有千重山万里海,宛如一副山河乾坤图,包罗万象。
李重润见此剑心中大喜,实在是特别喜欢这柄剑,老僧将剑合上,递于李重润道:“此剑名为‘藏龙’,乃南海深处陨铁所铸。小施主身份特殊,却应去了‘龙’字。”
李重润点点头首道:“恰有诗曰:‘平生一顾念,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既如此,此剑便叫‘星合’如何?”说完李重润饶有兴趣的看着老僧。
老僧自是知晓此诗出自何处,又听得李重润以此诗命名,心下有着几分欢喜,同时也暗自赞叹这三名少年之聪慧,当即笑道:“剑已赠与小施主,至于取什么名,那就是小施主自己的事了。潜龙勿用,天星合剑文,好个星合,不光去了藏龙之讳,却也暗合小施主之志,好名字!”
李重润见老僧并未否认,心中便明了七八分:此人正是当日骆宾王。
老僧又将第二柄剑出鞘,只见此剑剑身却显得较为纤细,长二尺三寸,剑柄乃是桃木制成,上雕着桃花朵朵,美不胜收,此剑出鞘,更有桃花香隐隐飘来。再看剑鞘,也是桃木所制,其上纹路花枝乱颤,乱而不杂,好一派阳春三月桃源之境。
老僧将剑递于李仙蕙道:“此剑身乃昆仑之巅万年精铁所铸,辅以千年桃木,沉香而不腻。此剑名为‘桃妖’。”
李仙蕙接过剑,喜道:“此剑既然以桃木为辅,名为‘桃妖’也十分在理,只是‘妖’字太过于邪魅。《诗经》有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不如就叫‘桃蓁’,蓁者,草木之盛也。”
老僧轻捋长须而笑道:“此剑改名‘桃蓁’确实不错,少了万年桃木之妖气,多了蓁蓁向荣之气,好个桃蓁,好名字!”
老僧又将第三柄剑出鞘,只见此剑短小柔软,剑身如柳叶般纤细,剑长二尺三寸,剑柄上雕着两个翩翩起舞的女子。再看剑鞘,只见剑鞘上亦是一群女子翩翩起舞,却是神态各异。看那些女子装束扮相,却也不像中原之人。那剑与剑鞘却都是十分柔软。
老僧将剑递于李裹儿道:“此剑乃是汉时楼兰巧匠用西域柔钢所铸,相传剑名为‘兰叶’,此剑说钢非钢,说柔非柔。”
李裹儿接过那柄软剑满心欢喜道:“此剑虽出自西域楼兰,‘兰叶’之‘兰’却不似此剑之形,而柳叶象形则更为恰当,若是叫‘柳叶’却也失了雅兴。《离骚》有云:‘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不如就叫‘湘灵’吧!”
老僧叹道:“真是少年可畏!湘灵鼓瑟,随乐而舞,好个湘灵,好名字!”
李重润三人各自为剑取了名,都满心欢喜的感谢老僧赠剑之恩。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神武梦长恨歌,神武梦长恨歌最新章节,神武梦长恨歌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神武梦长恨歌,神武梦长恨歌最新章节,神武梦长恨歌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