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在朝会上昭告群臣的时候,萱娘正陪着阿忆在院子里看着冰雪消融的花草树木。
虽然真正的春天还没有到来,但是站在太阳下,已经能感到一丝丝暖意了。
“北方的春天来得真晚,一点绿色也没有,往年这个时候在姑苏,应该是花红柳绿了吧?”阿忆看着光秃秃的的大树,说道。
萱娘从阿忆的话里听出了几分惆怅,不由得看向了她。
阿忆的头微微仰着,眉毛微微蹙着,眼波清澈宛转,令萱娘想起了两句诗,“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
好一个江南美女。
“阿忆,你不喜欢北边?”
“也说不上,就是有些担心,你说,他会不会看不上我?听说他是一位大才子,我,我什么也不会。”
越是临近出嫁的日子,阿忆越跟做梦一般,一个小小的秀才都敢看不上她,没想到却嫁了一个进士。
“胡说,你别妄自菲薄了,谁说你什么也不会,你绣的屏风栩栩如生,连沈婆婆和曾妈妈都夸呢,还有你绣的嫁衣,我看得都眼花缭乱,亏你是怎么一针一线绣出来的。”
“我也只会做这一样。”阿忆低下了头。
“呵呵,听说他也只会一样,念书,这样不正好吗?还有,二舅在城里买了新房,表妹夫也不是迂腐的性子,男方家也同意等成亲了就让你们在城里单过,你还怕什么?”
去年秋天,殷之毓殷之緐在接到京城的来信,知道阿忆跟今科的一等进士议了亲,忙把阿趲的亲事办了,早早便带着阿忆的嫁妆回了京城。两边亲家见了面,殷之緐主动提出了给两个孩子在城里买一处宅院,把男方父母哥嫂接到城里来孝敬。可对方说已经在乡下习惯了,就让两个孩子在城里安家。
“倒也不是怕。是觉得有些世事无常,萱娘,谢谢你。”阿忆抓住了萱娘的手。
“谢我什么,好好过日子才是真的。”萱娘笑了笑。
“你们姐妹两个说什么呢?这半天,还没有把体己话说完,也不嫌冷,快进来吧,冻着了可不是玩的。”宋氏掀了门帘喊道。
萱娘拉着阿忆的手。刚要进屋,只见春风飞快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小姐,小姐,老爷回来了,说是皇上昭告天下了,小姐是皇后,是皇后,过两天就要来提亲呢,老太太正打发人找你回去呢。”
春风这一连声没头没尾的话。屋子里的人全都跑了出来。
“什么,我这外甥女是皇后?”殷之毓殷之緐最先跑了出来,尤其是殷之緐。瞪大了眼睛,嘴巴都没有合上。
宋氏和殷老爷子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那会毕竟石头没有落地,中间会有什么变故谁也说不清,可这会却是不一样了。
昭告天下了,要提亲了。
宋氏的眼泪是擦了又擦。
“娘,我没有听错吧,妹妹生的孩子做了皇后?我妹妹生的孩子做了皇后?”殷之毓扶着宋氏走到了萱娘面前。
萱娘点点头。
“娘,这准是妹妹在天有灵。保佑咱们的萱娘呢。”殷之緐也想到了可怜的妹妹。
萱娘没想到这么喜庆的时候,二位舅舅居然都是先想到自己的生母。大概在他们心里,那个永远乖巧懂事的妹妹从来就没有离开过。
萱娘的眼圈也有些红了。
殷家人哭笑一番之后。便开始商量给萱娘筹备嫁妆的事情,皇后的身份这么尊贵,这嫁妆抬出去,也必须是全城最轰动的,所以,以前的这些东西远远不够。
萱娘见劝阻无效,只得从殷家出来,老太太还在等着她呢。
萱娘进屋的时候,老太太的屋子里已经坐满了人,凌家人的脸上也是一个个喜气盈腮的,屋里一片欢声笑语。
“哟,我们的皇后娘娘来了,看来这老话说的一点都不错,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们萱娘的后福可真大,我们侯府还没有出过皇后呢。”柳氏一见萱娘就满脸堆笑地迎了过来,想要拉着萱娘的手,试了一下又自己缩了回去。
这话李氏听了心里就不得劲了,当年是她下令要掐死萱娘的,谁知这孩子的福分竟然这么大。
不过一想也是,一个死而能复生的婴儿就够稀奇的了,更稀奇的是这个死而复生的婴儿居然到了狼嘴里还能再活下来,这命,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原来是皇后命,这也就难怪了。
李氏等人对李锦这个决定是比较意外的,因为萱娘的庶出身份,李氏预计萱娘能有一个妃位就到顶了,没想到李锦竟然敢打破这个传统规则,竟然要立一个庶女为后。
年轻人到底是有勇气啊。
其实,要说意外也算不上,是他们不敢往这方面想。
人家李锦可是早就有暗示的,这一年多来,李锦三天两头给萱娘送东西,那些牡丹、凤凰图案的衣料也不知给萱娘送了多少,想必那个时候就动了心思要立萱娘为后,是他们低估了这个年轻人的勇气。
还有几个月前那一出御驾亲征,闹得满城沸沸扬扬的,皇上不但没有什么损失,反而把容家的人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为他今天顺利地立后铲除了障碍。
否则,今天这一关不会这么轻易就过了。
这年轻人手段还真不容小觑。
还得说是萱娘的手段更甚一筹,居然能把皇上迷得团团转,为了她一个不惜得罪所有的名门世家。
李氏看着眼前的萱娘,一袭简简单单的襦裙,外面套了一件家常的半臂,眼睛清亮清亮的,眉眼间全是神采,站在满屋子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们中间,竟然一点也不逊色的。
“萱娘,来,到爹爹这来。”凌远霄向萱娘招手。
萱娘站到了父亲身边。
“孩子,皇上说了,让司天监挑一个好日子,他亲自来提亲,我的女儿总算熬出来了。”
凌远霄到今天才算是完全放下了心口的大石头。
他一直担心凌萱将来进宫位份不高,偏又受宠,肯定会招来嫉恨,没准又会重复她生母的老路,幸好,李锦还算够仗义。
“哟,皇上亲自来提亲,这我倒要好好瞧瞧,那天皇上来咱们家门口种痘,我听说了后想出去瞧瞧,可惜就看到一个白色的背影,听说咱们的皇上长得是面如冠玉,一看就是人中龙凤。”柳氏拍手道。
她虽然也是命妇,但是品格太低,进不了宫见太后,见皇上就更没有机会了,所以,自从那次李锦在侯府门口出现后,柳氏对皇上的仰慕之情就一直滔滔不绝。
“说点正经的,萱娘要以皇后的身份出嫁,这嫁妆不能太寒酸了,我的意思,萱娘这一次的嫁妆,就按照世子的成亲聘礼准备,如何?”李氏看向了在座的儿子儿媳。
柳氏一听这话,脸上的笑立刻有些僵住了,不过很快就复原了。
“应该的,应该的,咱们凌家,一百年也没有出一个皇后,应该的。”凌远霏先表了态。
反正萱娘带多少走跟他二房关系也不大。
也不能说一点关系没有,毕竟侯府要富裕了,老太太一高兴兴许也能多给他们一些。
关系最大的是三房,三房是嫡出,是可以分家产的,但是这家产是要在保证侯府正常运转下多余的那部分才能分给他们,所以,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萱娘要带走的嫁妆,大部分本来应该是将来要分给三房的。
世子的规格啊,那可是十万贯啊。
他们三房也就差不多能拿到这么多钱财吧?
可这会,三房也不敢提反对的意见,那是皇后啊,谁敢得罪?将来仰仗皇后的地方还多着呢。
“娘,萱娘毕竟是庶出的,我呢,当年已经给了她一万亩私田,这一次的嫁妆,就不从公账上走了,反正这孩子这些年也没有动过公账,我从私账上给她备一份嫁妆。”凌远霄也看出了三房的不情愿。
“这,这怎么可以,凡是都可以通融的,大郎成亲时不也是按照嫡出的办,怎么到了我这孙女这就不行,这么荣耀的事情,这嫁妆我一定要办得体面些,我亲自来办。”
李氏倒是也想明白了,她必须借这个机会补偿给萱娘,这是她最后一次机会了,如果萱娘成亲后进了宫,她想再对这个孙女好,人家也不需要了。
其实,现在的萱娘也不需要了。
“老太太,还是依我爹说的办吧,我手里不缺钱,我娘留下的那些东西也值不少钱,还有我外祖家也早就备好了嫁妆,那些东西我几辈子都用不完的,凌家的公账上也不算富裕,今年还有几场喜事要办,七郎成亲的费用还没有预留出来。”
“我不着急,先可五姐来。”七郎忙道。
“我们萱娘可真是一个仁义的孩子,一心惦记着家里的这些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柳氏忙说道。
李氏瞥了她一眼。
“既这样,铺子田地我们就不给你了,我们凌家给你二千两金子压箱底,另外,从我的私账上给你凑几样好东西。”李氏略一思忖,道。
她实在是愧对这个孩子。
虽然真正的春天还没有到来,但是站在太阳下,已经能感到一丝丝暖意了。
“北方的春天来得真晚,一点绿色也没有,往年这个时候在姑苏,应该是花红柳绿了吧?”阿忆看着光秃秃的的大树,说道。
萱娘从阿忆的话里听出了几分惆怅,不由得看向了她。
阿忆的头微微仰着,眉毛微微蹙着,眼波清澈宛转,令萱娘想起了两句诗,“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
好一个江南美女。
“阿忆,你不喜欢北边?”
“也说不上,就是有些担心,你说,他会不会看不上我?听说他是一位大才子,我,我什么也不会。”
越是临近出嫁的日子,阿忆越跟做梦一般,一个小小的秀才都敢看不上她,没想到却嫁了一个进士。
“胡说,你别妄自菲薄了,谁说你什么也不会,你绣的屏风栩栩如生,连沈婆婆和曾妈妈都夸呢,还有你绣的嫁衣,我看得都眼花缭乱,亏你是怎么一针一线绣出来的。”
“我也只会做这一样。”阿忆低下了头。
“呵呵,听说他也只会一样,念书,这样不正好吗?还有,二舅在城里买了新房,表妹夫也不是迂腐的性子,男方家也同意等成亲了就让你们在城里单过,你还怕什么?”
去年秋天,殷之毓殷之緐在接到京城的来信,知道阿忆跟今科的一等进士议了亲,忙把阿趲的亲事办了,早早便带着阿忆的嫁妆回了京城。两边亲家见了面,殷之緐主动提出了给两个孩子在城里买一处宅院,把男方父母哥嫂接到城里来孝敬。可对方说已经在乡下习惯了,就让两个孩子在城里安家。
“倒也不是怕。是觉得有些世事无常,萱娘,谢谢你。”阿忆抓住了萱娘的手。
“谢我什么,好好过日子才是真的。”萱娘笑了笑。
“你们姐妹两个说什么呢?这半天,还没有把体己话说完,也不嫌冷,快进来吧,冻着了可不是玩的。”宋氏掀了门帘喊道。
萱娘拉着阿忆的手。刚要进屋,只见春风飞快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小姐,小姐,老爷回来了,说是皇上昭告天下了,小姐是皇后,是皇后,过两天就要来提亲呢,老太太正打发人找你回去呢。”
春风这一连声没头没尾的话。屋子里的人全都跑了出来。
“什么,我这外甥女是皇后?”殷之毓殷之緐最先跑了出来,尤其是殷之緐。瞪大了眼睛,嘴巴都没有合上。
宋氏和殷老爷子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那会毕竟石头没有落地,中间会有什么变故谁也说不清,可这会却是不一样了。
昭告天下了,要提亲了。
宋氏的眼泪是擦了又擦。
“娘,我没有听错吧,妹妹生的孩子做了皇后?我妹妹生的孩子做了皇后?”殷之毓扶着宋氏走到了萱娘面前。
萱娘点点头。
“娘,这准是妹妹在天有灵。保佑咱们的萱娘呢。”殷之緐也想到了可怜的妹妹。
萱娘没想到这么喜庆的时候,二位舅舅居然都是先想到自己的生母。大概在他们心里,那个永远乖巧懂事的妹妹从来就没有离开过。
萱娘的眼圈也有些红了。
殷家人哭笑一番之后。便开始商量给萱娘筹备嫁妆的事情,皇后的身份这么尊贵,这嫁妆抬出去,也必须是全城最轰动的,所以,以前的这些东西远远不够。
萱娘见劝阻无效,只得从殷家出来,老太太还在等着她呢。
萱娘进屋的时候,老太太的屋子里已经坐满了人,凌家人的脸上也是一个个喜气盈腮的,屋里一片欢声笑语。
“哟,我们的皇后娘娘来了,看来这老话说的一点都不错,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们萱娘的后福可真大,我们侯府还没有出过皇后呢。”柳氏一见萱娘就满脸堆笑地迎了过来,想要拉着萱娘的手,试了一下又自己缩了回去。
这话李氏听了心里就不得劲了,当年是她下令要掐死萱娘的,谁知这孩子的福分竟然这么大。
不过一想也是,一个死而能复生的婴儿就够稀奇的了,更稀奇的是这个死而复生的婴儿居然到了狼嘴里还能再活下来,这命,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原来是皇后命,这也就难怪了。
李氏等人对李锦这个决定是比较意外的,因为萱娘的庶出身份,李氏预计萱娘能有一个妃位就到顶了,没想到李锦竟然敢打破这个传统规则,竟然要立一个庶女为后。
年轻人到底是有勇气啊。
其实,要说意外也算不上,是他们不敢往这方面想。
人家李锦可是早就有暗示的,这一年多来,李锦三天两头给萱娘送东西,那些牡丹、凤凰图案的衣料也不知给萱娘送了多少,想必那个时候就动了心思要立萱娘为后,是他们低估了这个年轻人的勇气。
还有几个月前那一出御驾亲征,闹得满城沸沸扬扬的,皇上不但没有什么损失,反而把容家的人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为他今天顺利地立后铲除了障碍。
否则,今天这一关不会这么轻易就过了。
这年轻人手段还真不容小觑。
还得说是萱娘的手段更甚一筹,居然能把皇上迷得团团转,为了她一个不惜得罪所有的名门世家。
李氏看着眼前的萱娘,一袭简简单单的襦裙,外面套了一件家常的半臂,眼睛清亮清亮的,眉眼间全是神采,站在满屋子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们中间,竟然一点也不逊色的。
“萱娘,来,到爹爹这来。”凌远霄向萱娘招手。
萱娘站到了父亲身边。
“孩子,皇上说了,让司天监挑一个好日子,他亲自来提亲,我的女儿总算熬出来了。”
凌远霄到今天才算是完全放下了心口的大石头。
他一直担心凌萱将来进宫位份不高,偏又受宠,肯定会招来嫉恨,没准又会重复她生母的老路,幸好,李锦还算够仗义。
“哟,皇上亲自来提亲,这我倒要好好瞧瞧,那天皇上来咱们家门口种痘,我听说了后想出去瞧瞧,可惜就看到一个白色的背影,听说咱们的皇上长得是面如冠玉,一看就是人中龙凤。”柳氏拍手道。
她虽然也是命妇,但是品格太低,进不了宫见太后,见皇上就更没有机会了,所以,自从那次李锦在侯府门口出现后,柳氏对皇上的仰慕之情就一直滔滔不绝。
“说点正经的,萱娘要以皇后的身份出嫁,这嫁妆不能太寒酸了,我的意思,萱娘这一次的嫁妆,就按照世子的成亲聘礼准备,如何?”李氏看向了在座的儿子儿媳。
柳氏一听这话,脸上的笑立刻有些僵住了,不过很快就复原了。
“应该的,应该的,咱们凌家,一百年也没有出一个皇后,应该的。”凌远霏先表了态。
反正萱娘带多少走跟他二房关系也不大。
也不能说一点关系没有,毕竟侯府要富裕了,老太太一高兴兴许也能多给他们一些。
关系最大的是三房,三房是嫡出,是可以分家产的,但是这家产是要在保证侯府正常运转下多余的那部分才能分给他们,所以,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萱娘要带走的嫁妆,大部分本来应该是将来要分给三房的。
世子的规格啊,那可是十万贯啊。
他们三房也就差不多能拿到这么多钱财吧?
可这会,三房也不敢提反对的意见,那是皇后啊,谁敢得罪?将来仰仗皇后的地方还多着呢。
“娘,萱娘毕竟是庶出的,我呢,当年已经给了她一万亩私田,这一次的嫁妆,就不从公账上走了,反正这孩子这些年也没有动过公账,我从私账上给她备一份嫁妆。”凌远霄也看出了三房的不情愿。
“这,这怎么可以,凡是都可以通融的,大郎成亲时不也是按照嫡出的办,怎么到了我这孙女这就不行,这么荣耀的事情,这嫁妆我一定要办得体面些,我亲自来办。”
李氏倒是也想明白了,她必须借这个机会补偿给萱娘,这是她最后一次机会了,如果萱娘成亲后进了宫,她想再对这个孙女好,人家也不需要了。
其实,现在的萱娘也不需要了。
“老太太,还是依我爹说的办吧,我手里不缺钱,我娘留下的那些东西也值不少钱,还有我外祖家也早就备好了嫁妆,那些东西我几辈子都用不完的,凌家的公账上也不算富裕,今年还有几场喜事要办,七郎成亲的费用还没有预留出来。”
“我不着急,先可五姐来。”七郎忙道。
“我们萱娘可真是一个仁义的孩子,一心惦记着家里的这些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柳氏忙说道。
李氏瞥了她一眼。
“既这样,铺子田地我们就不给你了,我们凌家给你二千两金子压箱底,另外,从我的私账上给你凑几样好东西。”李氏略一思忖,道。
她实在是愧对这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