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好丈夫 010 蛮夷婚俗(上)

小说:宋朝好丈夫 作者:邹邹 更新时间:2024-08-19 12:47:39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王世强听到催问,却看着她,半晌不语。

  他似乎是不知从何说起,才能解释清楚他突然毁婚娶亲的往事,更说不明白他和楼家的关系。

  黄七郎急得跳腿,她也懒得再问,正要皱眉准备下逐客令时候,他深吸一口气,从袖子取出一只印满法轮的小锦盒,放在了彩礼绸子上,

  “这一次离家前,我把要娶青娘的事禀告了父母大人,这玉佛就是母亲命我带来,转送给青娘的体已薄礼……”

  她并没有去看那应该是装着一尊玉佛的锦盒。

  这玉佛她在三年前曾经提他提起过,是一件礼物。

  为了说动王家长房在朝中为官的堂伯父,为了让堂伯父支持答应他与她的亲事,他特意用私蓄收购来一块绝品羊脂玉,用这玉雕成了一件玉佛。

  他也不在意她的冷淡,抬手又从袖中取一封书信,继续说着,道:

  “若是青娘不信,这里还有我母亲大人的手信――前两次我来时,青娘让我滚回去叫父母来提亲的话,我一直记着。”

  她知道王世强身为庶子,他嘴里的母亲,并不是他那身为妾侍的生母,而是他的嫡母。

  她见他在亲事上纠缠不清,答非所问,要不是黄七郎一个劲地使眼色劝她忍耐,她早就把这信劈面丢到他脸上去了,哪里还肯去接信?

  他也不着急,凝视着她颜色苍白,眸光却更显瑰丽的侧脸,叹息着,

  “我听说,陈家写给你的信中,虽然没有言明福建八大纲首,甚至泉州官府也支持这门亲事,信中却提出了你嫁过去之后入籍的事。陈家还许诺能在泉州蕃坊里,为唐坊人提供三百个入籍的名额――没有楼云在泉州府打点运作,陈家是不可能答应这些的。”

  她并不出声,沉住了性子,淡淡看着他,只是道:

  “我也知道你王纲首的本事,知道你们明州城外有好几处北方归正人的村落。村里面住着的都从西夏、金国逃到南方的汉人。你也正托那位明州通判秦大人,在城郊划出一片空地,建屋子开田,另外还有五百个名额的入籍――”

  “正是如此!大妹子,当初王贤弟不是答应过你,可以让你带上坊民回大宋?”

  黄七郎见得王世强半晌说不到要害上,只能亲自上阵给他们打着圆场,

  “你坊里的那些汉人匠都是我帮你从金国偷运到唐坊的,我是知道的,别的坊民在唐坊呆久了倒也罢了,他们这些人毕竟还是想回去的――”

  她转了笑颜,看向黄七郎,笑道:

  “我虽然答应过他们,一有时机就送他们回大宋,但他们可不只有五百人。”

  王世强慢慢收信回袖。

  他在一边听着,也明白她当初答应嫁回大宋,说好要带几百户上千人的工匠作嫁妆,其实也就是带着这些北方逃出来的汉人工匠去明州城的意思。

  他那时为了和她成婚,也是一口答应。

  两浙路向来是南方边地,迁来定居的外国人并不少,事事都有官府的条例可循。

  可以先迁来五百人,然后再陆续为她在明州城、台州等地的官府打点,分散居住,免得官府猜疑,如此就可以把想回大宋的坊民陆续接过来。

  只要官府登了民籍,他们就可以和那些北方归正人住在一起,或者还可以住在蕃坊,那里住着历朝历代从新罗、百济、扶桑甚至南洋迁到中土的外国人。

  日子久了,他们买田置地和本地人成婚,就能迁出蕃坊,至少可以让后代成为本地人了。

  “王纲首的盛情我知道了,我身为坊主,这些事情我自然能为他们办妥,但王纲首以后再要提北伐的事情,可就恕我不能奉陪了。”

  他见她的脸色,知道这一回再不把话说清楚,事情就要不好。

  四明王家被赶出唐坊倒也罢了,他七年经营得来的产业被王世亮那窝里斗的败家子败光也罢了,但她如果真和陈家联姻,完全倒向了朝中的主和派,他那时说什么都晚了。

  “……区区薄物,让青娘笑话了。”

  他心中下了决心,弯腰打开了绣满法轮的小锦盒,仍旧放在了脚下彩礼的绸缎中间,

  “倒是这件旧物,还能供青娘一玩。”

  盒中羊脂玉佛流光似水,至少能换上一百倍的九杠彩礼。

  更难得的是玉质年时久远,佛像又是名家的雕工手艺,就连黄七郎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并不知道他随身带了这件珍品。

  “王贤弟,这是……”

  玉佛小像是一尊用绝品羊脂玉雕成的女像观音。

  她慈眉润脸,手持柳瓶,削立的身姿赤足踩着三层十二瓣莲台之上,脑后有瑞光雕轮,额头镶一颗雨滴红珠,满身佛衣缨络。

  在阳光和缎绸艳光掩映中,她仿如从仞利天七宝楼台飘然入世,俯视人间。

  “这就是当年我向青娘你提起过的,那块脂玉。”

  她不知道他到底想说什么,唯有沉默打量着那玉佛像。

  凭借这一世在唐坊手转百货的经验,她很容易就能看出那块羊脂玉像雕的是入宋后最受大宋庶民信奉的普陀观世音,也是江浙海商四明王氏一族信奉的护海菩萨。

  她知道,王世强用三船江米向西域商人换来的这块玉,令巧匠雕成,玉观音在江浙普陀寺里请圣僧开光后,先是呈送给了他的嫡母。

  至于这玉为何没有按他以前说过的,依照他和长房堂伯父王老大人的商议:

  先由他的嫡母收取玉观音后,再借由王老大人二孙媳之手,转送给长房堂伯母,进而献到宫中为太后贺寿。

  如今这玉观音没有成为太后寿礼,反而飘洋过海,放在了她的面前

  ――她也并不在意。

  在万里海波之外的大宋,每天每日,必定都会出一些她所不知道的事情。

  而三年前他们男未婚女未嫁时,他曾经牵着她的手,走在月光洒落,涛声暗暗的沙滩之上,指点过万里之外的大宋山河,讲述过的雄心壮志……

  现在,这些难道还和她有半丝关系?

  她只是不愿意把两个弟弟和全坊上下,仅为了那位太后的族侄,韩宰相的权位,为了他王世强的将来,押到那初中历史书上没有记载过的北伐上去。

  那怕她明知道南宋会灭亡,还是把希望寄托在王世强和他支持的主战派身上,还是想要全力搏上一搏――北伐毕竟也算得上是先发制人。

  到现在,她也没有改变。

  变了的是王世强。

  只不过,也许他本来就是一直如此,是她误解了而已。

  “我以前曾和你说过,为了让长房堂伯父支持我们的婚事,我把这玉雕成观音像送到宫中,作为王家的寿礼为太后贺寿。剩余的玉料也是极好的上品,就打成一对龙凤玉镯,当成是我下次从大宋回来,向你提亲的聘单主礼――”

  院子里的他,面带回忆,淡淡低语着,终于说起了旧事。

  院墙边的人不用黄七郎示意,都已经全都退出了门外。

  屋子里的小蕊娘也悄悄溜到了后院子里。

  脚步声响,蕊娘抬头看到同样溜到后院子里的黄七郎,和他互视一眼,她突地向他做了个鬼脸,惹得他咧嘴而笑。

  “我三年前回去的时候,决定到普陀寺里订个日子,只等玉佛和镯子都做好,就放到寺里去开光,请几位高僧念一场经。”

  他站在廊前,从绸缎堆里把玉佛拿起,放在了她身边的廊板上。

  她端立不动,瞟了一眼那玉观音,知道朝中的太后也是信奉观世音的,能开光当然能为太后添一层喜庆,镯子不过就是沾光。

  况且,那对龙凤镯子,已经在他前两次上门来要求纳妾时,被她砸碎在了这小院子里。

  玉渣子都早已不见了。

  至于那普陀寺,是明州附近有名的半岛佛寺,寺内不仅有大宋高僧,东海、南洋各国到这寺里挂单游方的僧人也极多。

  “我一向是不在老宅里多住的,那年回去后新买来成婚的宅子也正在翻新,我便在寺里多呆了几天,由此在寺中遇上了一个扶桑来的游方僧人。”

  说话间,他已经和三年前一样,随意在廊板上坐了下来,斜倚着方形的原木廊柱,凝视着玉观音,

  “我听他说起了驻马寺。”

  她微微一怔,总算听到了让她不明所以的东西,反问道:

  “驻马寺?唐坊后面的驻马寺?”

  她从十岁起,做了三年添香寺奴的驻马寺。

  但这又和楼家有什么关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宋朝好丈夫,宋朝好丈夫最新章节,宋朝好丈夫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