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二宝出现在知青点通常的装束是,一身半新不旧的军装,军装的领口上缀钉了一条洁白的假领,棉帽的前檐处放了一只口罩,口罩自然是洁白的,折叠整齐地放在帽檐里,露出一截白边。这在当时,不论是城乡,都是很潮流的装扮了。何二宝这身打扮,人就显得很干练,一副知书达理的样子。
何二宝在李红梅的心里一点也不比这些从城里来的男知青差,况且,他们现在都在何二宝领导下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何二宝和知青年龄上相差无几,因为何二宝的身份,于是,处处显得那么成熟。自从何二宝在众多女知青中发现了与众不同的李红梅后,他出现在知青点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了。
北方的冬天,是农闲时节。农民们没有什么事可干,经常聚在生产队的火炕上,一边吸烟,一边进行政治学习。所谓的政治学习就是读报纸,或者读“毛选”。一个识文断字的人,领头从事这一切,其他人等,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一边吸自制的卷烟,一边打瞌睡。
农民这样,知青点的知青们,自然也没什么事情好做,他们也就整日坐在火炕上,一边甩扑克,一边看着窗外的冰凌发呆。这时,何二宝就出现在知青点里。知青们忙把扑克藏了,拿出几天前的报纸,真真假假地读。何二宝不说什么,看看这个,望望那个,最后他的目光就和李红梅的目光相遇了,李红梅逃也似的避开了何二宝的目光,脸颊飞红了。知青念完一段,然后就征询地望望何二宝。何二宝就很支书地讲一些国内国外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报纸上说过的,知青们听了,并不觉得陌生,但还是很有兴趣地听着。
何二宝讲着说着,他的目光就又和李红梅的目光碰到了一处,他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那么愿意去望李红梅,每次他望到李红梅心里就像揣了一个兔子似的那么活蹦乱跳。他一望到李红梅他就走神,嘴里说的话也就词不达意起来,好在知青们并没有用心同何二宝说什么,词不达意也就不达意了。
何二宝先是天高云淡、李白桃红地说会儿话,然后就背着手在知青点屋里屋外转一转,关心地询问一番知青点的生活状况。有一次,他还走进了女知青的宿舍,女知青的宿舍和男知青的宿舍只有一间灶房隔着。女知青的被褥比男知青叠得要整齐许多,炕上地下自然也干净许多,何二宝有一次竟然伸出手,把手插到其中一个被子底下摸了摸,他无意中把手伸进的那床被子,竟然就是李红梅的。李红梅先是红了脸,这一切,都没有逃过何二宝的目光。何二宝就掩饰什么似的说了:这炕不热嘛,晚上多烧些柴,千万不要冻着。
众知青就点头或应答,他们心里都热乎乎的,以前,老支书在时,也来过他们知青点,可从来没有像何二宝这么关心过他们。他们望着眼前的何二宝,都觉得自己离回城的日子不会太远了,于是,不论男女一律都冲何二宝微笑着,说些支书受累和辛苦的话。
这时,何二宝的表情是漠然的,直到现在,他仍对这些知青没什么好感,他自己也说不清,他一望到李红梅那双又黑又亮的目光便六神无主了,他内心里觉得,只有李红梅这样的人才配在城里生活。
有一次,何二宝参加知青点的政治学习,学习的内容自然是念报纸。知识青年个个都识文断字,于是大家就轮流念报,轮到李红梅时,何二宝被李红梅字正腔圆甜甜蜜蜜的声音吸引了,李红梅读完了一段,把报纸传给了下一个人,何二宝这时仍没能让自己醒过神来。李红梅读报时,他不仅发现声音好听,而且又进一步发现李红梅唇红齿白的。何二宝的心就怦怦地乱跳一气。直到他离开知青点,他的一个大胆的想法才应运而生。
第二天一大早,李红梅被匆匆赶到知青点的大队部通讯员叫走了。通讯员说支书有事叫李红梅快点去大队部。
虽是通讯员来叫她,还是让她心烦意乱,她走出去了一截,才想起自己没戴那条红围巾,就又返回来把围巾戴上,才慌慌乱乱地向大队部走去。知青们不知道为什么叫走李红梅,他们此时都很敏感,于是相互打探,最近是否有返城指标。
他们正在疑惑间,架设在大队部屋顶和村中央老槐树上的高音喇叭响了。先是何二宝冲着话筒吹了两口气的声音,接下来何二宝就冲着话筒说:靠山屯的贫下中农们,现在我们学习了,下面请知识青年李红梅领大家一块学习。
接下来,人们就听到了李红梅读报的声音,李红梅读的是一篇人民日报的社论,论走资派还在走的文章。李红梅的声音在人们听来一点也不神闲气定,显得慌里慌张,细心的人们还能听到一旁何二宝的声音,何二宝说:别紧张,要不先喝点水。还夹杂着倒水和放杯子的声音。
李红梅在读第二篇文章时声音就自然多了,字字句句的也流畅起来。
从那以后,李红梅一吃过早饭,便走进大队部,不一会儿高音喇叭里就出现李红梅读报的声音。
何二宝在李红梅的心里一点也不比这些从城里来的男知青差,况且,他们现在都在何二宝领导下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何二宝和知青年龄上相差无几,因为何二宝的身份,于是,处处显得那么成熟。自从何二宝在众多女知青中发现了与众不同的李红梅后,他出现在知青点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了。
北方的冬天,是农闲时节。农民们没有什么事可干,经常聚在生产队的火炕上,一边吸烟,一边进行政治学习。所谓的政治学习就是读报纸,或者读“毛选”。一个识文断字的人,领头从事这一切,其他人等,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一边吸自制的卷烟,一边打瞌睡。
农民这样,知青点的知青们,自然也没什么事情好做,他们也就整日坐在火炕上,一边甩扑克,一边看着窗外的冰凌发呆。这时,何二宝就出现在知青点里。知青们忙把扑克藏了,拿出几天前的报纸,真真假假地读。何二宝不说什么,看看这个,望望那个,最后他的目光就和李红梅的目光相遇了,李红梅逃也似的避开了何二宝的目光,脸颊飞红了。知青念完一段,然后就征询地望望何二宝。何二宝就很支书地讲一些国内国外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报纸上说过的,知青们听了,并不觉得陌生,但还是很有兴趣地听着。
何二宝讲着说着,他的目光就又和李红梅的目光碰到了一处,他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那么愿意去望李红梅,每次他望到李红梅心里就像揣了一个兔子似的那么活蹦乱跳。他一望到李红梅他就走神,嘴里说的话也就词不达意起来,好在知青们并没有用心同何二宝说什么,词不达意也就不达意了。
何二宝先是天高云淡、李白桃红地说会儿话,然后就背着手在知青点屋里屋外转一转,关心地询问一番知青点的生活状况。有一次,他还走进了女知青的宿舍,女知青的宿舍和男知青的宿舍只有一间灶房隔着。女知青的被褥比男知青叠得要整齐许多,炕上地下自然也干净许多,何二宝有一次竟然伸出手,把手插到其中一个被子底下摸了摸,他无意中把手伸进的那床被子,竟然就是李红梅的。李红梅先是红了脸,这一切,都没有逃过何二宝的目光。何二宝就掩饰什么似的说了:这炕不热嘛,晚上多烧些柴,千万不要冻着。
众知青就点头或应答,他们心里都热乎乎的,以前,老支书在时,也来过他们知青点,可从来没有像何二宝这么关心过他们。他们望着眼前的何二宝,都觉得自己离回城的日子不会太远了,于是,不论男女一律都冲何二宝微笑着,说些支书受累和辛苦的话。
这时,何二宝的表情是漠然的,直到现在,他仍对这些知青没什么好感,他自己也说不清,他一望到李红梅那双又黑又亮的目光便六神无主了,他内心里觉得,只有李红梅这样的人才配在城里生活。
有一次,何二宝参加知青点的政治学习,学习的内容自然是念报纸。知识青年个个都识文断字,于是大家就轮流念报,轮到李红梅时,何二宝被李红梅字正腔圆甜甜蜜蜜的声音吸引了,李红梅读完了一段,把报纸传给了下一个人,何二宝这时仍没能让自己醒过神来。李红梅读报时,他不仅发现声音好听,而且又进一步发现李红梅唇红齿白的。何二宝的心就怦怦地乱跳一气。直到他离开知青点,他的一个大胆的想法才应运而生。
第二天一大早,李红梅被匆匆赶到知青点的大队部通讯员叫走了。通讯员说支书有事叫李红梅快点去大队部。
虽是通讯员来叫她,还是让她心烦意乱,她走出去了一截,才想起自己没戴那条红围巾,就又返回来把围巾戴上,才慌慌乱乱地向大队部走去。知青们不知道为什么叫走李红梅,他们此时都很敏感,于是相互打探,最近是否有返城指标。
他们正在疑惑间,架设在大队部屋顶和村中央老槐树上的高音喇叭响了。先是何二宝冲着话筒吹了两口气的声音,接下来何二宝就冲着话筒说:靠山屯的贫下中农们,现在我们学习了,下面请知识青年李红梅领大家一块学习。
接下来,人们就听到了李红梅读报的声音,李红梅读的是一篇人民日报的社论,论走资派还在走的文章。李红梅的声音在人们听来一点也不神闲气定,显得慌里慌张,细心的人们还能听到一旁何二宝的声音,何二宝说:别紧张,要不先喝点水。还夹杂着倒水和放杯子的声音。
李红梅在读第二篇文章时声音就自然多了,字字句句的也流畅起来。
从那以后,李红梅一吃过早饭,便走进大队部,不一会儿高音喇叭里就出现李红梅读报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