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主曾经与平章并肩共击鞑子。天启府大将军张宽仁曾对府主陈述旧事,他也曾在洞庭湖中与倪元俊会师击败答失八都鲁,打了一场艰难的胜仗。”杨宪语调低沉,说起往事,唏嘘不已,“现在倪元俊已因为反叛被平章斩首。我来之前,府主让我问平章一句话,天完朝为什么会变成今日这个模样?”
陈友谅冷哼一声,没有回答。自古成王败寇,他打了败仗无话可说。在他看来,说什么道理都是虚的,况且他偷袭金陵确实是无理在先。再巧舌如簧,也说不出个道道来。
杨宪停了片刻,没有听到陈友谅的答复,自行做出解答。
他转过身,指向站在他身后手足无措的周顺,道:“府主从来没有把汉人当做仇敌,大宋都元帅朱元璋曾经偷袭府主夫人,府主也仁慈的放他离开。朝廷对天启府有误会,府主以为一定是受了小人挑拨。此人是府主的义子,奉命出使武昌,不但没有消除平章和陛下的误会,反而偷偷引朝廷大军去偷袭金陵,其中的缘由难道还不清楚吗?”
“此人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他的话掷地有声。
周顺直到此刻才知道杨宪来到南昌真正的意图,府主是要他的命啊。
他后背冒出一层虚汗,往陈友谅面前迈了两步,着急道:“请平章明鉴,杨宪一向狡诈,前次出使大宋曾经与刘福通密谋发动兵变,兵谏小明王,从而与天启结盟。他此番来到南昌,一定是包藏祸心。”
杨宪哼了一声,不与他争辩,只看着陈友谅,等他的决定。
陈友谅想了片刻,道:“周公子是我的客人。”
他的话让周顺放下心来。
他皱着眉头沉思,忽然间做出决定,挥手逐客:“没有人能带走我的客人,你回去吧。”
周顺心中感动,当即跪在冰冷的石板上,表明忠心道:“世人都当我是郑晟的义子。却不知道当年祖师在袁州举事时,我父亲死的不明不白,当时打败义军的张世策眼下正在天启府效力。我亲眼所见兄长周才平被郑晟杀死。我与郑晟有不共戴天之仇。平章再与天启开战时,末将愿意为先锋。”
周顺站在原地不敢动弹,偷偷看了陈友谅几眼,想说几句话,想想又知道再多说也无用。
他假装发怒道:“既然平章执意如此,我也没什么可说的。”
天启府出动三万大军从芜湖追击到池州,给予天完朝廷压力,不是做做样子。别看他前面言语谦卑,说话冠冕堂皇,独霸一方的枭雄哪有一个是善于之辈。
还是护送杨宪来平章府的那一队兵丁送他回到驿馆。
陈友谅没有立刻回话。
他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陈友谅的决心。人要脸,树要皮。陈友谅敢做出偷袭金陵的行动,也是有枭雄心性。如果他送出周顺,无异于告诉天下人在向郑晟低头。估计在没有得到武昌城确定的消息,他不会只听自己一面之词就做出决定。
杨宪明白此人心智坚定,不可能这么容易就接受他的条件。
平章府。
周顺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说假话,言之凿凿道:“弥勒教元老,周光,周才德,秦十一和王中坤等人都知道。”
站在门口守候的千户见杨宪出门,跟在他身边引他出门。
他在考虑天启集结在福建的三十万大军什么时候接到北上救援的命令。如果大军走海路,从福建出发后大约一个月便可以到达金陵。
周顺道:“没有半句谎言,只是以前郑晟势大,我不敢说出来,也不敢出来反他。”
“除你之外,可还有旁人知晓?”
杨宪既然公然表明要他的命,他还要脸做什么,只有能博得陈友谅的信任,让他割手指头写一封血书也行。
他自幼在郑晟身边长大,见过重重变乱,知道如果陈友谅真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就算他跪地把脑袋磕破了,也会被绑缚着送到郑晟面前。
陈友谅若有所思的看着他,问:“你说的话可是真的。”
周顺心中一颤,犹豫片刻,把心一横,道:“平章支持我,我有何不敢?”
陈友谅送走杨宪后心中沉重,想了好久竟然找不到办法解除眼前内忧外困的局面。郑晟逼的太紧了,让他没有时间整顿天完朝内部全部的力量。
他如果如陈友谅说的那么做,就是从此刻起与自己的前半生割裂开,在天启府中再没有一个朋友。秦十一不再是他的奴仆,王中坤不再是他的同伴,这些人为了表示对郑晟忠诚都想要杀了他。
他的意思已经说得很明白,周顺必须要交给天启府,否则战争不会结束。天启府和郑晟都丢不起这个人。
又过了片刻,没想到陈友谅出言安抚他,道:“你不要害怕,我不会把你送到金陵。我与郑晟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天完朝廷坐拥荆州、庐州和南昌大片地盘,实力不弱于天启府,鹿死谁手,还不好说。”
杨宪不满,道:“府主最憎恨叛徒,儿子背叛父亲却不受到惩罚会让天下人耻笑。”
驿馆周边的防备严密,杨宪一行四十多人被关押在这里,无法与外面通消息。到了这一步也没有办法,他只能老老实实在这里呆下去。左辅卫神通广大,但他没有控制左辅卫全部的势力,唯有寄希望于王中坤能想到办法秘密联络上朝他。
“好,”陈友谅忽然来了精神,站起来居高临下瞪着他,问:“你可愿意将这些事情昭告天下,号召弥勒教众都反他?”
但事情到了这一步,他已经没了选择。
陈友谅背着双手,慢腾腾从高台上走下来,在他面前转身,往后院方向而去,留给他一句话:“有你这句话就足够了,现在还不是时机,你且回去等我的命令。”
周顺从冰冷的地板上爬起来告退。
当日午后,陈友谅传达了一道军令,命南昌城外驻军往鄱阳湖岸边大营集合。
当日天黑之前,他率轻骑离开南昌城,奔赴水师大营,把杨宪和周顺都留在了南昌城。
陈友谅冷哼一声,没有回答。自古成王败寇,他打了败仗无话可说。在他看来,说什么道理都是虚的,况且他偷袭金陵确实是无理在先。再巧舌如簧,也说不出个道道来。
杨宪停了片刻,没有听到陈友谅的答复,自行做出解答。
他转过身,指向站在他身后手足无措的周顺,道:“府主从来没有把汉人当做仇敌,大宋都元帅朱元璋曾经偷袭府主夫人,府主也仁慈的放他离开。朝廷对天启府有误会,府主以为一定是受了小人挑拨。此人是府主的义子,奉命出使武昌,不但没有消除平章和陛下的误会,反而偷偷引朝廷大军去偷袭金陵,其中的缘由难道还不清楚吗?”
“此人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他的话掷地有声。
周顺直到此刻才知道杨宪来到南昌真正的意图,府主是要他的命啊。
他后背冒出一层虚汗,往陈友谅面前迈了两步,着急道:“请平章明鉴,杨宪一向狡诈,前次出使大宋曾经与刘福通密谋发动兵变,兵谏小明王,从而与天启结盟。他此番来到南昌,一定是包藏祸心。”
杨宪哼了一声,不与他争辩,只看着陈友谅,等他的决定。
陈友谅想了片刻,道:“周公子是我的客人。”
他的话让周顺放下心来。
他皱着眉头沉思,忽然间做出决定,挥手逐客:“没有人能带走我的客人,你回去吧。”
周顺心中感动,当即跪在冰冷的石板上,表明忠心道:“世人都当我是郑晟的义子。却不知道当年祖师在袁州举事时,我父亲死的不明不白,当时打败义军的张世策眼下正在天启府效力。我亲眼所见兄长周才平被郑晟杀死。我与郑晟有不共戴天之仇。平章再与天启开战时,末将愿意为先锋。”
周顺站在原地不敢动弹,偷偷看了陈友谅几眼,想说几句话,想想又知道再多说也无用。
他假装发怒道:“既然平章执意如此,我也没什么可说的。”
天启府出动三万大军从芜湖追击到池州,给予天完朝廷压力,不是做做样子。别看他前面言语谦卑,说话冠冕堂皇,独霸一方的枭雄哪有一个是善于之辈。
还是护送杨宪来平章府的那一队兵丁送他回到驿馆。
陈友谅没有立刻回话。
他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陈友谅的决心。人要脸,树要皮。陈友谅敢做出偷袭金陵的行动,也是有枭雄心性。如果他送出周顺,无异于告诉天下人在向郑晟低头。估计在没有得到武昌城确定的消息,他不会只听自己一面之词就做出决定。
杨宪明白此人心智坚定,不可能这么容易就接受他的条件。
平章府。
周顺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说假话,言之凿凿道:“弥勒教元老,周光,周才德,秦十一和王中坤等人都知道。”
站在门口守候的千户见杨宪出门,跟在他身边引他出门。
他在考虑天启集结在福建的三十万大军什么时候接到北上救援的命令。如果大军走海路,从福建出发后大约一个月便可以到达金陵。
周顺道:“没有半句谎言,只是以前郑晟势大,我不敢说出来,也不敢出来反他。”
“除你之外,可还有旁人知晓?”
杨宪既然公然表明要他的命,他还要脸做什么,只有能博得陈友谅的信任,让他割手指头写一封血书也行。
他自幼在郑晟身边长大,见过重重变乱,知道如果陈友谅真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就算他跪地把脑袋磕破了,也会被绑缚着送到郑晟面前。
陈友谅若有所思的看着他,问:“你说的话可是真的。”
周顺心中一颤,犹豫片刻,把心一横,道:“平章支持我,我有何不敢?”
陈友谅送走杨宪后心中沉重,想了好久竟然找不到办法解除眼前内忧外困的局面。郑晟逼的太紧了,让他没有时间整顿天完朝内部全部的力量。
他如果如陈友谅说的那么做,就是从此刻起与自己的前半生割裂开,在天启府中再没有一个朋友。秦十一不再是他的奴仆,王中坤不再是他的同伴,这些人为了表示对郑晟忠诚都想要杀了他。
他的意思已经说得很明白,周顺必须要交给天启府,否则战争不会结束。天启府和郑晟都丢不起这个人。
又过了片刻,没想到陈友谅出言安抚他,道:“你不要害怕,我不会把你送到金陵。我与郑晟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天完朝廷坐拥荆州、庐州和南昌大片地盘,实力不弱于天启府,鹿死谁手,还不好说。”
杨宪不满,道:“府主最憎恨叛徒,儿子背叛父亲却不受到惩罚会让天下人耻笑。”
驿馆周边的防备严密,杨宪一行四十多人被关押在这里,无法与外面通消息。到了这一步也没有办法,他只能老老实实在这里呆下去。左辅卫神通广大,但他没有控制左辅卫全部的势力,唯有寄希望于王中坤能想到办法秘密联络上朝他。
“好,”陈友谅忽然来了精神,站起来居高临下瞪着他,问:“你可愿意将这些事情昭告天下,号召弥勒教众都反他?”
但事情到了这一步,他已经没了选择。
陈友谅背着双手,慢腾腾从高台上走下来,在他面前转身,往后院方向而去,留给他一句话:“有你这句话就足够了,现在还不是时机,你且回去等我的命令。”
周顺从冰冷的地板上爬起来告退。
当日午后,陈友谅传达了一道军令,命南昌城外驻军往鄱阳湖岸边大营集合。
当日天黑之前,他率轻骑离开南昌城,奔赴水师大营,把杨宪和周顺都留在了南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