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前,陈功家厨房。
一家人笑意盈盈,围着厨房灶台,各司其职,忙个不停。
陈曦洗菜,陈有田掌勺,陈家宝烧火,陈功…额,身无长技,只好去搬柴火了。
柴火是陈家宝平日里得闲捡拾或收割的,在主屋廊下码得整整齐齐。
陈功将双臂伸展到最大,一次抱起尽可能多的柴火,大步朝厨房走。
由于视线被柴火遮挡,没有看见地上的半块砖头,他被拌了一下,手不由得一松,一大半柴火洒落在地。
在陈曦的调侃笑声中,他把剩下的柴火抱到厨房,马上出来收拾落在地上的。
最后有几根枯枝滚得很远,差不多靠近院墙了,他走过去想要捡起,就在这时,系统突然出声:
【恭喜主人,挖宝app发现海黄木材一根,请小心挖掘!】
“海黄?!”陈功一愣,他听说过这个名词,知道是海南黄花梨的简称,也了解关于海黄的一些详细信息。
顾名思义,海黄的主要产地在海南岛,其自古以来就是名贵木材的一种,曾被大量采伐用来制作家具。
明代黄花梨家具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古代家具工艺、材料和审美三者融合的巅峰。
对海黄木材的追求又从明延续到了清,清中期后,由于原料资源枯竭,从宫廷到民间,不得不转而选用产自南洋的紫檀等木材。
改开后,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民间对海黄家具的追捧方兴未艾,海黄家具和原材料价格不断彪涨。
就在去年,佳士得香港的一场古代家具拍卖会上,一对晚明苏作海黄四出头官帽椅拍出了惊人的八百万港币天价,从而再次推涨海黄木材尤其是最适合打造家具的陈年老木材。
“我家祖上没当过官宦也不是地主,家里怎么会有海黄?”
陈功感到不可思议,按照系统地图的指示,捡了根树枝在泥地上划拨几下,露出一根木头的一端长方形侧面来。
说是木头,不如说是一根泥裹木头,黑乎乎的,被抓出来后还噗落落往下掉着潮湿的泥土。
木头长三米左右,宽十五六公分,厚五六公分,拎着还挺重的。
陈功把它拿到井边,压了一桶水,用刷子仔细清洗掉外面泥土后,展现在他面前的还是一根黑乎乎的木头。
靠近了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这层黑乎乎的东西下面的木纹,细腻流畅,就像国画中写意的山水笔法堆积在一起。
陈功明白,这木纹应该就是所谓的山水纹,而木纹上面这层黑乎乎的应该是所谓的包浆。
他进屋里找到一片刀片,小心地划开木头一端的一小处包浆,露出深黄褐色的木头本色。
鼻子凑上去一嗅,香味很特别,类似檀香,却淡很多,萦绕鼻尖久久不散,正如资料中对海黄香味的描写。
“俺爷,墙边土里怎么会有这么一根木头?”他拎着木头走进厨房。
“这个啊…”陈家宝露出思索之色,过了会才想起什么,说道:“这是一根门栓,你家造这套新瓦房时也没用上,当柴火烧了又有点可惜,我就顺手扔墙边了,好多年没看见了。”
“门栓?用海黄做门栓?”陈功惊呆了,追问道:“这是俺家祖上传下来的吗?”
“俺家以前小门小户的,哪里用得起这么好的门栓,这是解放那年我去陈富贵家拿来的。”
“陈富贵是谁?”陈功疑惑道。
“他啊,你是不认识的,不要说你,连你爸,你小叔都不认识,他们出生时,他早就不在啦,留下的孩子也跑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消息,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跳动的火光下,陈家宝神情宁静幽远,不知道是遗憾还是怀念。
“当年我得到消息过去时,他家的衣服被子锅碗瓢盆床架窗架箱子牛车什么的,全被人抢光了,连两扇大门都被大牛那娃一肩膀扛走了,就剩下门槛和门栓,我还算快的,抢到了门栓,后面来的人只能锯门槛了。
那些可全都是好东西啊,那年头除了他家,没有哪家能用得起!”
他很感慨地叹了口气,问道:“这门栓怎么了?”
“没事,我就是问问。”陈功摆摆手出了厨房,接着走出院门,朝爷爷说的大牛家走去。
大牛全名陈大牛,和陈家宝关系不错,他的儿子陈二牛又一直在陈有范手下干活,所以陈功很熟悉,也认识他家。
村里静悄悄的,没人走动,也没有几户人家冒炊烟,连本来喜欢追着陌生人狂吠的狗儿们都无影无踪。
随着上午交接仪式的举行,山岗上挖到钻石的消息更加广为人知。
之前回来时,陈功就见到山岗上有很多人到处寻找,人数比昨天多得多,其中不仅有竹园村的村民,还有周边好几个村的村民,甚至有很多镇子上的闲人都跑了过来。
对此,陈功颇为无语,昨天你们只需要挖地三尺,今天挖地六尺都没用了!
要知道,连他都再无收获。
可现实就是如此,滑稽可笑中带着酸楚无奈。
这年头,能赚钱的行当,民间哪个不是一拥而上?
抓金蝉,采野菊,养黄牛,扎金花,都是这几年里风行过皖北乡村的。
像挖钻石这样近似一夜暴富的美事,自然会引来更多的人潮。
不过陈四喜说了,明天起村里就会阻止人乱挖了,今天就当是给他们最后的机会。
十几分钟后,他悻悻回来了。
去的路上,系统没有提示。
到了陈二牛家门口,仍然没有提示。
他肉眼仔细鉴别,发现陈二牛家那两扇大门虽然很古旧,却不是海黄,而是枣木。
回到自家院里,沉思了会,他给门栓拍了两张照,一张全局,另一张局部细节,然后发给名为果哥的微信用户。
“果哥,帮我看看这根木头。”
短短几秒后,对方回了:“这看着很像海黄,你从哪里搞来的?”
“就在家里找到的,俺爷说是解放前陈富贵家的门栓,陈富贵解放前是地主。”
“这样的话,那应该是老海黄了,总之可能性很高。你等会啊,我坐中巴马上就到镇上了,回来再仔细看看。”
“行,那就等你回来了再说。”收起手机,陈功朝厨房大声喊道:“俺爷,果哥说他快到镇上了。”
一家人笑意盈盈,围着厨房灶台,各司其职,忙个不停。
陈曦洗菜,陈有田掌勺,陈家宝烧火,陈功…额,身无长技,只好去搬柴火了。
柴火是陈家宝平日里得闲捡拾或收割的,在主屋廊下码得整整齐齐。
陈功将双臂伸展到最大,一次抱起尽可能多的柴火,大步朝厨房走。
由于视线被柴火遮挡,没有看见地上的半块砖头,他被拌了一下,手不由得一松,一大半柴火洒落在地。
在陈曦的调侃笑声中,他把剩下的柴火抱到厨房,马上出来收拾落在地上的。
最后有几根枯枝滚得很远,差不多靠近院墙了,他走过去想要捡起,就在这时,系统突然出声:
【恭喜主人,挖宝app发现海黄木材一根,请小心挖掘!】
“海黄?!”陈功一愣,他听说过这个名词,知道是海南黄花梨的简称,也了解关于海黄的一些详细信息。
顾名思义,海黄的主要产地在海南岛,其自古以来就是名贵木材的一种,曾被大量采伐用来制作家具。
明代黄花梨家具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古代家具工艺、材料和审美三者融合的巅峰。
对海黄木材的追求又从明延续到了清,清中期后,由于原料资源枯竭,从宫廷到民间,不得不转而选用产自南洋的紫檀等木材。
改开后,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民间对海黄家具的追捧方兴未艾,海黄家具和原材料价格不断彪涨。
就在去年,佳士得香港的一场古代家具拍卖会上,一对晚明苏作海黄四出头官帽椅拍出了惊人的八百万港币天价,从而再次推涨海黄木材尤其是最适合打造家具的陈年老木材。
“我家祖上没当过官宦也不是地主,家里怎么会有海黄?”
陈功感到不可思议,按照系统地图的指示,捡了根树枝在泥地上划拨几下,露出一根木头的一端长方形侧面来。
说是木头,不如说是一根泥裹木头,黑乎乎的,被抓出来后还噗落落往下掉着潮湿的泥土。
木头长三米左右,宽十五六公分,厚五六公分,拎着还挺重的。
陈功把它拿到井边,压了一桶水,用刷子仔细清洗掉外面泥土后,展现在他面前的还是一根黑乎乎的木头。
靠近了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这层黑乎乎的东西下面的木纹,细腻流畅,就像国画中写意的山水笔法堆积在一起。
陈功明白,这木纹应该就是所谓的山水纹,而木纹上面这层黑乎乎的应该是所谓的包浆。
他进屋里找到一片刀片,小心地划开木头一端的一小处包浆,露出深黄褐色的木头本色。
鼻子凑上去一嗅,香味很特别,类似檀香,却淡很多,萦绕鼻尖久久不散,正如资料中对海黄香味的描写。
“俺爷,墙边土里怎么会有这么一根木头?”他拎着木头走进厨房。
“这个啊…”陈家宝露出思索之色,过了会才想起什么,说道:“这是一根门栓,你家造这套新瓦房时也没用上,当柴火烧了又有点可惜,我就顺手扔墙边了,好多年没看见了。”
“门栓?用海黄做门栓?”陈功惊呆了,追问道:“这是俺家祖上传下来的吗?”
“俺家以前小门小户的,哪里用得起这么好的门栓,这是解放那年我去陈富贵家拿来的。”
“陈富贵是谁?”陈功疑惑道。
“他啊,你是不认识的,不要说你,连你爸,你小叔都不认识,他们出生时,他早就不在啦,留下的孩子也跑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消息,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跳动的火光下,陈家宝神情宁静幽远,不知道是遗憾还是怀念。
“当年我得到消息过去时,他家的衣服被子锅碗瓢盆床架窗架箱子牛车什么的,全被人抢光了,连两扇大门都被大牛那娃一肩膀扛走了,就剩下门槛和门栓,我还算快的,抢到了门栓,后面来的人只能锯门槛了。
那些可全都是好东西啊,那年头除了他家,没有哪家能用得起!”
他很感慨地叹了口气,问道:“这门栓怎么了?”
“没事,我就是问问。”陈功摆摆手出了厨房,接着走出院门,朝爷爷说的大牛家走去。
大牛全名陈大牛,和陈家宝关系不错,他的儿子陈二牛又一直在陈有范手下干活,所以陈功很熟悉,也认识他家。
村里静悄悄的,没人走动,也没有几户人家冒炊烟,连本来喜欢追着陌生人狂吠的狗儿们都无影无踪。
随着上午交接仪式的举行,山岗上挖到钻石的消息更加广为人知。
之前回来时,陈功就见到山岗上有很多人到处寻找,人数比昨天多得多,其中不仅有竹园村的村民,还有周边好几个村的村民,甚至有很多镇子上的闲人都跑了过来。
对此,陈功颇为无语,昨天你们只需要挖地三尺,今天挖地六尺都没用了!
要知道,连他都再无收获。
可现实就是如此,滑稽可笑中带着酸楚无奈。
这年头,能赚钱的行当,民间哪个不是一拥而上?
抓金蝉,采野菊,养黄牛,扎金花,都是这几年里风行过皖北乡村的。
像挖钻石这样近似一夜暴富的美事,自然会引来更多的人潮。
不过陈四喜说了,明天起村里就会阻止人乱挖了,今天就当是给他们最后的机会。
十几分钟后,他悻悻回来了。
去的路上,系统没有提示。
到了陈二牛家门口,仍然没有提示。
他肉眼仔细鉴别,发现陈二牛家那两扇大门虽然很古旧,却不是海黄,而是枣木。
回到自家院里,沉思了会,他给门栓拍了两张照,一张全局,另一张局部细节,然后发给名为果哥的微信用户。
“果哥,帮我看看这根木头。”
短短几秒后,对方回了:“这看着很像海黄,你从哪里搞来的?”
“就在家里找到的,俺爷说是解放前陈富贵家的门栓,陈富贵解放前是地主。”
“这样的话,那应该是老海黄了,总之可能性很高。你等会啊,我坐中巴马上就到镇上了,回来再仔细看看。”
“行,那就等你回来了再说。”收起手机,陈功朝厨房大声喊道:“俺爷,果哥说他快到镇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