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鑫眨巴两下眼睛,嘴中好像填了两块怪味糖般砸吧两下,坐正身子两眼空洞的看着前方。过了一会才歪头看了李志一眼,把嘴咧到耳朵边上。“兄弟,主意不错,不过就是太黑了点。”边说边把档挂上,猛地一松离合器,把毫无防备的李志重重的摔在椅背上。
吴鑫把车子开到张叔的古董店前,看着正在开门下车的李志:“小志,哥真心对你不错,以后这么损的主意,再少出点哥就谢你了。”
李志并没有反驳吴鑫,龇着牙似笑非笑的看着车上的吴鑫。吴少一看见李志阴险的样子,怕他再说出什么更黑的法子,便对着李志扬手示意,开着车子扬长而去。
李志赶紧跑回店里,下午一两点钟店里的生意还算不错。虽然自己对珠宝玉石了解的并不十分透彻,但是打打下手,照顾一下顾客还是绰绰有余的。
能来这店里看珠宝首饰的都是些有钱人家,平时都是用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生活。不管怠慢了那个,都无意中失去了一个潜在的消费大户。
今天的生意冷淡的出奇,跑回店里后只见刘阿姨和张叔坐在沙发上,正在谈着事情。看见李志推门而入,刘阿姨便拍拍自己身边的沙发,“小志,来阿姨这里坐坐。”
李志有心在张叔店里继续打工,还没等张叔询问,便把今天自己跟吴鑫出去吃饭的事情说的一清二楚。当然,把吴总邀请自己为他打工的事情主动略过,只说吴氏父子为了感谢自己,并主动拿出吴鑫昨天送给自己的银行卡,交给张叔处理。
这张银行卡之所以李志昨天没有拿出来,就是为了应付今天的情况。张叔把银行卡拿在手里掂了几掂,又还给了李志。钱虽然是好东西,却有可得不可得之分,像这种别人打赏伙计的钱,本来就该着给伙计。
李志之所以没有把吴总邀请自己的事情告诉张叔夫妻,并不是存心欺骗他俩。自己并没有转投他人旗下的想法,要是在自己的老板眼前喋喋不休的说别的老板如何如何看好自己,老板心里肯定会产生隔阂。
“刘阿姨,现在不忙,你为我讲讲赌石的事情呗?”难得有这样既没顾客,刘阿姨又没事情的机会。李志抓住时机,赶紧向刘阿姨请教。关于赌石的事情,李志早就想知道赌石从古流传的始末。
刘阿姨喜欢李志这个孩子,就是喜欢他既有眼力见,又好学好问。何况自己家学渊源,对珠宝古董之类了解颇多,正像一个博学多才的老学究,遇到了不耻下问的好学生,便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
阿姨把一缕散发别到耳朵后,端起桌子上的茶杯,闻着渺渺升起的茶香,“我先简单的给你介绍一下赌石的起源。”李志的问题太过笼统,刘阿姨稍微清理一下思路,便开始满足李志的好奇。
“赌石之事,从古代便有。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赌石的先祖,楚国人卞和。”刘阿姨目光深邃,闪着博学的睿智。
“哈哈……老婆子,我还以为你知道的多么详细那,原来拿个历史故事糊弄小志。”刘阿姨刚说了几句,便冒出张叔不和谐的声音,打断了刘阿姨的思路。
“你这个该死的,自己不知道学习,还在这里胡说八道,不愿意听,滚一边去。”张叔不客气的打断刘阿姨的话题,让刘阿姨很是恼火,立即霸气侧漏,毫不客气的让自己丈夫滚一边去。
“好好,我不说了,你继续……”这年头,是个男人都怕老婆。至于是真怕还是假怕,只有当事人心里知道。
刘阿姨狠狠的剜了丈夫一眼,便不再搭理他。继续为并未读过多少书的李志讲故事。
相传在二千年前的楚国,有一个叫卞相传在二千年前的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他发现了一块玉璞。
先后拿出来献给楚国的二位国君,国君以为受骗而先后砍去了他的左右腿。卞和无腿走不了,他抱着玉璞在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
后来楚文王知道了,他派人拿来了玉璞并请玉工剖开了它。结果得到了一块宝石级的玉石。这块宝石被命名为“和氏壁”。
后来这块宝石被赵惠王所拥有,秦昭王答应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宝石,可见这块宝石价值之高。这块宝石后来雕成了一个传国玉玺,一直到西晋才失传。
刘阿姨说完,才看了一眼听得如痴如醉的李志,淡淡的说道:“这个虽然是个历史典故,却也颇具赌石的味道。卞和用自己的双腿,发掘出价值连城的和氏璧。”
“虽然史书中没有详细的记载赌石的事情,但是在古代的王公贵族之间,还是不断的演绎着赌石的故事。上到翡翠、下到奇石,一直在这些将相王侯间流传,成为一种茶余饭后找刺激的一种游戏。”
“真正的形成民间市场,也就是在近代。百多年前,中缅边境才有交易矿石原石的事情出现。”刘阿姨一口气说完赌石大概的起源和发展,喝了一大口茶水,润润略显干燥的嗓子。
李志见缝插针的说出自己心中疑惑:“阿姨,那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石头,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抢着去买?”
“当然是为了赚钱,不赚钱谁吃饱了撑得,拼着身价性命去买块石头。”还没等刘阿姨回答,张叔便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的关键。
刘阿姨终于满意的看了丈夫一眼,这个人一说到赚钱,才能提起他的兴趣。“你张叔说的很对,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去买石头,都是怀着一夜暴富的心里。只要能有幸买中一块有货的山料,下半辈子就可以躺着过。”
“我再给你讲个故事,也许能很好的证明这些去买石头人的心里。”刘阿姨看着一脸渴求的李志,再次强调,“这只是个故事,只是为了让你明白赌石头这些人的心里,并没有真凭实据。”
“阿姨,你说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就是你现在说的这些并不是真人真事。”李志书念的少,但是还能弄明白故事和事实的区别。
民国时期,有一个父母早逝的半大孩子,无法在家中生存。便一路讨饭,投奔远在缅甸老坑开采玉矿的叔叔。历尽千辛万苦找到叔叔以后,在叔叔的帮助下,也在老坑做了开矿采石的矿奴。
矿坑的主人到是管吃管住,但是并不给工钱。只是每年年底,会分给这些矿奴亲手采来的一块矿石,作为一年辛勤劳动的工资。
这个姓白的半大小子,一直攒到二十块老坑山料的时候,才辞去了采矿的工作,辗转回国。在云南一个较为有名的玉石加工场,把山料一一打开。梦想着能一夜暴富,回家娶妻生子,从此不再回老坑过非人的日子。
吴鑫把车子开到张叔的古董店前,看着正在开门下车的李志:“小志,哥真心对你不错,以后这么损的主意,再少出点哥就谢你了。”
李志并没有反驳吴鑫,龇着牙似笑非笑的看着车上的吴鑫。吴少一看见李志阴险的样子,怕他再说出什么更黑的法子,便对着李志扬手示意,开着车子扬长而去。
李志赶紧跑回店里,下午一两点钟店里的生意还算不错。虽然自己对珠宝玉石了解的并不十分透彻,但是打打下手,照顾一下顾客还是绰绰有余的。
能来这店里看珠宝首饰的都是些有钱人家,平时都是用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生活。不管怠慢了那个,都无意中失去了一个潜在的消费大户。
今天的生意冷淡的出奇,跑回店里后只见刘阿姨和张叔坐在沙发上,正在谈着事情。看见李志推门而入,刘阿姨便拍拍自己身边的沙发,“小志,来阿姨这里坐坐。”
李志有心在张叔店里继续打工,还没等张叔询问,便把今天自己跟吴鑫出去吃饭的事情说的一清二楚。当然,把吴总邀请自己为他打工的事情主动略过,只说吴氏父子为了感谢自己,并主动拿出吴鑫昨天送给自己的银行卡,交给张叔处理。
这张银行卡之所以李志昨天没有拿出来,就是为了应付今天的情况。张叔把银行卡拿在手里掂了几掂,又还给了李志。钱虽然是好东西,却有可得不可得之分,像这种别人打赏伙计的钱,本来就该着给伙计。
李志之所以没有把吴总邀请自己的事情告诉张叔夫妻,并不是存心欺骗他俩。自己并没有转投他人旗下的想法,要是在自己的老板眼前喋喋不休的说别的老板如何如何看好自己,老板心里肯定会产生隔阂。
“刘阿姨,现在不忙,你为我讲讲赌石的事情呗?”难得有这样既没顾客,刘阿姨又没事情的机会。李志抓住时机,赶紧向刘阿姨请教。关于赌石的事情,李志早就想知道赌石从古流传的始末。
刘阿姨喜欢李志这个孩子,就是喜欢他既有眼力见,又好学好问。何况自己家学渊源,对珠宝古董之类了解颇多,正像一个博学多才的老学究,遇到了不耻下问的好学生,便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
阿姨把一缕散发别到耳朵后,端起桌子上的茶杯,闻着渺渺升起的茶香,“我先简单的给你介绍一下赌石的起源。”李志的问题太过笼统,刘阿姨稍微清理一下思路,便开始满足李志的好奇。
“赌石之事,从古代便有。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赌石的先祖,楚国人卞和。”刘阿姨目光深邃,闪着博学的睿智。
“哈哈……老婆子,我还以为你知道的多么详细那,原来拿个历史故事糊弄小志。”刘阿姨刚说了几句,便冒出张叔不和谐的声音,打断了刘阿姨的思路。
“你这个该死的,自己不知道学习,还在这里胡说八道,不愿意听,滚一边去。”张叔不客气的打断刘阿姨的话题,让刘阿姨很是恼火,立即霸气侧漏,毫不客气的让自己丈夫滚一边去。
“好好,我不说了,你继续……”这年头,是个男人都怕老婆。至于是真怕还是假怕,只有当事人心里知道。
刘阿姨狠狠的剜了丈夫一眼,便不再搭理他。继续为并未读过多少书的李志讲故事。
相传在二千年前的楚国,有一个叫卞相传在二千年前的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他发现了一块玉璞。
先后拿出来献给楚国的二位国君,国君以为受骗而先后砍去了他的左右腿。卞和无腿走不了,他抱着玉璞在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
后来楚文王知道了,他派人拿来了玉璞并请玉工剖开了它。结果得到了一块宝石级的玉石。这块宝石被命名为“和氏壁”。
后来这块宝石被赵惠王所拥有,秦昭王答应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宝石,可见这块宝石价值之高。这块宝石后来雕成了一个传国玉玺,一直到西晋才失传。
刘阿姨说完,才看了一眼听得如痴如醉的李志,淡淡的说道:“这个虽然是个历史典故,却也颇具赌石的味道。卞和用自己的双腿,发掘出价值连城的和氏璧。”
“虽然史书中没有详细的记载赌石的事情,但是在古代的王公贵族之间,还是不断的演绎着赌石的故事。上到翡翠、下到奇石,一直在这些将相王侯间流传,成为一种茶余饭后找刺激的一种游戏。”
“真正的形成民间市场,也就是在近代。百多年前,中缅边境才有交易矿石原石的事情出现。”刘阿姨一口气说完赌石大概的起源和发展,喝了一大口茶水,润润略显干燥的嗓子。
李志见缝插针的说出自己心中疑惑:“阿姨,那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石头,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抢着去买?”
“当然是为了赚钱,不赚钱谁吃饱了撑得,拼着身价性命去买块石头。”还没等刘阿姨回答,张叔便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的关键。
刘阿姨终于满意的看了丈夫一眼,这个人一说到赚钱,才能提起他的兴趣。“你张叔说的很对,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去买石头,都是怀着一夜暴富的心里。只要能有幸买中一块有货的山料,下半辈子就可以躺着过。”
“我再给你讲个故事,也许能很好的证明这些去买石头人的心里。”刘阿姨看着一脸渴求的李志,再次强调,“这只是个故事,只是为了让你明白赌石头这些人的心里,并没有真凭实据。”
“阿姨,你说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就是你现在说的这些并不是真人真事。”李志书念的少,但是还能弄明白故事和事实的区别。
民国时期,有一个父母早逝的半大孩子,无法在家中生存。便一路讨饭,投奔远在缅甸老坑开采玉矿的叔叔。历尽千辛万苦找到叔叔以后,在叔叔的帮助下,也在老坑做了开矿采石的矿奴。
矿坑的主人到是管吃管住,但是并不给工钱。只是每年年底,会分给这些矿奴亲手采来的一块矿石,作为一年辛勤劳动的工资。
这个姓白的半大小子,一直攒到二十块老坑山料的时候,才辞去了采矿的工作,辗转回国。在云南一个较为有名的玉石加工场,把山料一一打开。梦想着能一夜暴富,回家娶妻生子,从此不再回老坑过非人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