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诏确实厉害,只随军训练了数日,便达到了杨鹤的训练要求。而且曹文诏的武艺高强,杨鹤有意安排的几次较量,曹文诏都是三两个回合便把对手击倒,很快曹文诏便在新军中有了威望。
不过曹文诏所带的士兵直到一个月以后才达到杨鹤的要求。
对此杨鹤也很无奈,杨鹤知道,不是曹文诏手下的士兵不行,主要是杨鹤的训练方法跟原来明军的训练方法有很大不同,这些士兵认为杨鹤的训练方法没什么用处,因此对这样的训练有抵触心理。
所幸在曹文诏的敦促下,这些士兵终于接受了杨鹤的训练方式。
而一个月后,当杨鹤把第二批盐卖掉以后,终于有了再次募兵的资本。
这个月盐场煮了一千多引盐,卖了五万两银子,除去给黑云鹤和张明先各五千两银子,以及各种开销,净赚三万五千两银子。
有了这三万五千两银子,杨鹤的底气就足了。
随即杨鹤将人派出去,大肆招募新兵。不到一个月,便招募了三千多名新兵,其中大部分是辽东的难民子弟。
至此,杨鹤麾下的部队已达五千人,而且这些士兵的年纪大抵都在十六七岁左右。
包括曹文诏在内,很多人都不明白杨鹤为什么只招十六七岁的少年,却不招二十余岁的青壮。
要知道十六七岁的少年的身体肯定不及二十余岁的青年强壮,而且二十余岁的青年心智更加成熟。
杨鹤并未跟众人解释,因为有些事情跟这时的人解释不清楚。
杨鹤总不能告诉大家,十六七岁的少年正处于发育期,是最好的学习和培养时期,而二十余岁的青年心智基本上已经定型了。
另外杨鹤也不能告诉大家,他判断建虏几年内不会向大明发起攻击,而这几年就是他的发展时期,等几年以后,这些少年已经成长为心智成熟的青年。
最后杨鹤不解释的原因是。他要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无论大家理解不理解,都要执行他的命令。
随后杨鹤让曹文诏在新兵当中选拔可培养成骑兵的少年,然后组建了两个骑兵营。由于没有朝廷正式任职,杨鹤只能任命曹文诏为骑兵营统领。
在马匹还没购买回来以前,杨鹤把所有能动用的马匹都交给曹文诏,让骑兵营的士兵学习骑马。
然后杨鹤把剩下的士兵组建成六个营,其中四个为步兵营。另外两个为炮兵营。
杨鹤把两个炮兵营交给孙元化,让孙元化教这些新兵学习火炮的使用,不过这时新式火炮还未研制出来,这些新兵只能用几门虎蹲炮做学习用具。
骑兵营和炮兵营的寒酸,步兵营也好不到哪里去。
两个月下来,象山的匠作坊一共才造出三百多支合格的枪支,大多数都是不合格的,而不合格的枪支杨鹤下令全部回炉重造。
之所以合格率太低,是因为匠作坊造出来的那个冲压锤是靠人力控制的,而人力控制冲压锤难免要出现偏差。但是枪支的部件要求是非常精细的,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最后导致枪支无法使用。
杨鹤自然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用别的动力带替代人力。
这个时候可以利用的动力只有风力和水力。
其中风力的局限性非常大,因为刮不刮风不是人说了算的,要看老天的眼色,老天不刮风或者风力小,就只能干瞪眼。还不如人力呢,毕竟利用人力多少还能造出点合格的部件。
相比风力,水力要靠谱得多。当然,要利用水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水流的流量必须达到要求才行,水流小了产生不了动力。
不过抚宁县境内河流众多,大的河流有不少,像洋河,渝河都属于大河,尤其洋河起源于象山。山水在西面汇集成一座湖泊,然后从湖泊的南部流出。
湖泊南部的出水口地势落差极大,湖水流出如瀑布一般,其下冲刷出一个水潭,水潭里的水一路向南流入海中,形成一条河流,这条河就是洋河。
在仔细观察了洋河的流速以后,杨鹤认为这条河流产生的动力应该是够了的。
但是有动力还得把动力利用起来才行,这需要有动力机械设备,具体地说,应该是水力机械设备。
在现有的条件下,显然不可能造出后世那样先进的动力设备。
好在杨鹤也没打算制造那样的机械设备,杨鹤只需要制造出一个能利用水力产生往复运动的设备就行。
这样的设备并不复杂,前一部分跟水车的工作方式一样。
水车是利用水力把叶片带动起来,叶片转动,把水从低处带到高处,周而复始,不停转动。
当设备转动起来以后,只需在转动轴上连接一个连杆就能产生往复运动。
有了能够进行往复运动的设备,剩下的就简单了,只要把这个设备连到支架上带动压力锤就行。
这个设备其实就是水力冲压机,整个设备的构造并不复杂。
杨鹤带着工匠们用时一个多月,就把水力冲压机造了出来。
当然,这个水力冲压机只是个试验品,因为它的主要部件都是木质的,经过检验,认为没有问题了以后,再换成铁的,这样才能经久耐用。
就在杨鹤研究设备的时候,朝廷发生了几件大事。
天启二年八月二十三,天启皇帝下诏封皇弟朱由检为信王。
而后不久,天启皇帝又下诏封皇妹朱徽姮为怀懿长公主。
(注:明光宗共有七子,其中五子早丧,只余朱由校和朱由检兄弟二人,女十一人,长到成年有四女,其中三女婚配,分别是宁德公主朱徽妍,母傅懿妃,下嫁刘有福。遂平公主朱徽婧,母傅懿妃,下嫁齐赞元,乐安公主朱徽媞,母李康妃,下嫁巩永固。另有一女未及婚配便去世,查阅资料应该是明光宗三女朱徽姮,至于封号为杜撰。)
九月,陕西发生大地震,固原,平凉,隆德等县共毁房屋一万一千八百余间,死亡人口一万两千余人,牲畜死亡一万六千余只。
九月二十九日,山东白莲教叛逆徐鸿儒于藤县被俘,而后被押解进京处斩。
这些事虽大,但是与杨鹤并无关系,与杨鹤有关系的是,徐光启告病辞官,皇帝令他冠带闲住,就是保留官职,不安排实际差事,徐光启接命后准备返回上海。
得知这个消息,杨鹤火速进京。
杨鹤进京可谓及时,杨鹤到京之时徐光启已然收拾停当,若是晚来一天,徐光启便要动身。
见杨鹤匆匆进京,徐光启以为杨鹤前来送行,对此徐光启大感欣慰。
听徐光启感慨,杨鹤摇头笑道:“先生,学生此来可不是来给先生送行的,而是接先生到抚宁县的。”
徐光启闻言大奇:“应时,你让为师到抚宁县做什么?”
杨鹤笑道:“学生一直以为,以先生之才为官从政实是浪费人才,先生应该把平生所学著书立传,然后教学育人。”
徐光启闻言叹道:“如今为师便是想要从政已不可得,此次为师回乡便是准备著书,说起来,这本书为师已经断断续续写了许久了,只是为外务所扰,一直没有写完。”
“不知先生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杨鹤问道。
“为师这些年研究了一下农政和一些农业技术,为师准备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徐光启道。
杨鹤闻言顿知这本书定是那部后世举世闻名的《农政全书》。
想了想,杨鹤接道:“先生,据学生所知,先生还译了一部书叫《几何原本》,不过好像没有译完,这本书可是有大用,学生以为,先生如果有暇,最好把这本书译完。”
“哦?你也知道《几何原本》?“徐光启笑道。
杨鹤点点头:“学生在初阳兄那里见过这部著作。”
徐光启笑了笑道:“初阳到你那里以后给我写过几封信,对你的本事佩服的不得了,他说你心思之敏捷远非常人可比,很多奇思妙想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杨鹤笑了笑道:“我就是动动嘴皮子,真正做事的是初阳兄和那些工匠,没有他们,我就算想出花来,也造不出武器。”
“你倒是谦逊。”徐光启笑道。
杨鹤笑道:“先生,我还真不是谦逊。我也不瞒先生,只要大家肯动心思,我想的那些东西别人也能想出来。”
“呵呵,为师也研究过火器,可没有你那么多想法,你不会说为师不肯动心思吧?”徐光启笑道。
“先生,你平时的心思也没用在这上面啊!”杨鹤笑道。
“你的意思是为师不务正业?”徐光启笑道。
杨鹤摇摇头:“先生,如果先生做的事也叫不务正业的话,那我真希望大明所有的人都能不务正业。”
顿了顿,杨鹤接道:“先生,大明研究实学的人太少了,先生应该把自己所学教给更多的人。”
徐光启摇摇头叹了口气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人的目的都是为了做官,包括为师在内,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不就是为了考取个功名么?你想让人学习实学,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过曹文诏所带的士兵直到一个月以后才达到杨鹤的要求。
对此杨鹤也很无奈,杨鹤知道,不是曹文诏手下的士兵不行,主要是杨鹤的训练方法跟原来明军的训练方法有很大不同,这些士兵认为杨鹤的训练方法没什么用处,因此对这样的训练有抵触心理。
所幸在曹文诏的敦促下,这些士兵终于接受了杨鹤的训练方式。
而一个月后,当杨鹤把第二批盐卖掉以后,终于有了再次募兵的资本。
这个月盐场煮了一千多引盐,卖了五万两银子,除去给黑云鹤和张明先各五千两银子,以及各种开销,净赚三万五千两银子。
有了这三万五千两银子,杨鹤的底气就足了。
随即杨鹤将人派出去,大肆招募新兵。不到一个月,便招募了三千多名新兵,其中大部分是辽东的难民子弟。
至此,杨鹤麾下的部队已达五千人,而且这些士兵的年纪大抵都在十六七岁左右。
包括曹文诏在内,很多人都不明白杨鹤为什么只招十六七岁的少年,却不招二十余岁的青壮。
要知道十六七岁的少年的身体肯定不及二十余岁的青年强壮,而且二十余岁的青年心智更加成熟。
杨鹤并未跟众人解释,因为有些事情跟这时的人解释不清楚。
杨鹤总不能告诉大家,十六七岁的少年正处于发育期,是最好的学习和培养时期,而二十余岁的青年心智基本上已经定型了。
另外杨鹤也不能告诉大家,他判断建虏几年内不会向大明发起攻击,而这几年就是他的发展时期,等几年以后,这些少年已经成长为心智成熟的青年。
最后杨鹤不解释的原因是。他要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无论大家理解不理解,都要执行他的命令。
随后杨鹤让曹文诏在新兵当中选拔可培养成骑兵的少年,然后组建了两个骑兵营。由于没有朝廷正式任职,杨鹤只能任命曹文诏为骑兵营统领。
在马匹还没购买回来以前,杨鹤把所有能动用的马匹都交给曹文诏,让骑兵营的士兵学习骑马。
然后杨鹤把剩下的士兵组建成六个营,其中四个为步兵营。另外两个为炮兵营。
杨鹤把两个炮兵营交给孙元化,让孙元化教这些新兵学习火炮的使用,不过这时新式火炮还未研制出来,这些新兵只能用几门虎蹲炮做学习用具。
骑兵营和炮兵营的寒酸,步兵营也好不到哪里去。
两个月下来,象山的匠作坊一共才造出三百多支合格的枪支,大多数都是不合格的,而不合格的枪支杨鹤下令全部回炉重造。
之所以合格率太低,是因为匠作坊造出来的那个冲压锤是靠人力控制的,而人力控制冲压锤难免要出现偏差。但是枪支的部件要求是非常精细的,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最后导致枪支无法使用。
杨鹤自然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用别的动力带替代人力。
这个时候可以利用的动力只有风力和水力。
其中风力的局限性非常大,因为刮不刮风不是人说了算的,要看老天的眼色,老天不刮风或者风力小,就只能干瞪眼。还不如人力呢,毕竟利用人力多少还能造出点合格的部件。
相比风力,水力要靠谱得多。当然,要利用水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水流的流量必须达到要求才行,水流小了产生不了动力。
不过抚宁县境内河流众多,大的河流有不少,像洋河,渝河都属于大河,尤其洋河起源于象山。山水在西面汇集成一座湖泊,然后从湖泊的南部流出。
湖泊南部的出水口地势落差极大,湖水流出如瀑布一般,其下冲刷出一个水潭,水潭里的水一路向南流入海中,形成一条河流,这条河就是洋河。
在仔细观察了洋河的流速以后,杨鹤认为这条河流产生的动力应该是够了的。
但是有动力还得把动力利用起来才行,这需要有动力机械设备,具体地说,应该是水力机械设备。
在现有的条件下,显然不可能造出后世那样先进的动力设备。
好在杨鹤也没打算制造那样的机械设备,杨鹤只需要制造出一个能利用水力产生往复运动的设备就行。
这样的设备并不复杂,前一部分跟水车的工作方式一样。
水车是利用水力把叶片带动起来,叶片转动,把水从低处带到高处,周而复始,不停转动。
当设备转动起来以后,只需在转动轴上连接一个连杆就能产生往复运动。
有了能够进行往复运动的设备,剩下的就简单了,只要把这个设备连到支架上带动压力锤就行。
这个设备其实就是水力冲压机,整个设备的构造并不复杂。
杨鹤带着工匠们用时一个多月,就把水力冲压机造了出来。
当然,这个水力冲压机只是个试验品,因为它的主要部件都是木质的,经过检验,认为没有问题了以后,再换成铁的,这样才能经久耐用。
就在杨鹤研究设备的时候,朝廷发生了几件大事。
天启二年八月二十三,天启皇帝下诏封皇弟朱由检为信王。
而后不久,天启皇帝又下诏封皇妹朱徽姮为怀懿长公主。
(注:明光宗共有七子,其中五子早丧,只余朱由校和朱由检兄弟二人,女十一人,长到成年有四女,其中三女婚配,分别是宁德公主朱徽妍,母傅懿妃,下嫁刘有福。遂平公主朱徽婧,母傅懿妃,下嫁齐赞元,乐安公主朱徽媞,母李康妃,下嫁巩永固。另有一女未及婚配便去世,查阅资料应该是明光宗三女朱徽姮,至于封号为杜撰。)
九月,陕西发生大地震,固原,平凉,隆德等县共毁房屋一万一千八百余间,死亡人口一万两千余人,牲畜死亡一万六千余只。
九月二十九日,山东白莲教叛逆徐鸿儒于藤县被俘,而后被押解进京处斩。
这些事虽大,但是与杨鹤并无关系,与杨鹤有关系的是,徐光启告病辞官,皇帝令他冠带闲住,就是保留官职,不安排实际差事,徐光启接命后准备返回上海。
得知这个消息,杨鹤火速进京。
杨鹤进京可谓及时,杨鹤到京之时徐光启已然收拾停当,若是晚来一天,徐光启便要动身。
见杨鹤匆匆进京,徐光启以为杨鹤前来送行,对此徐光启大感欣慰。
听徐光启感慨,杨鹤摇头笑道:“先生,学生此来可不是来给先生送行的,而是接先生到抚宁县的。”
徐光启闻言大奇:“应时,你让为师到抚宁县做什么?”
杨鹤笑道:“学生一直以为,以先生之才为官从政实是浪费人才,先生应该把平生所学著书立传,然后教学育人。”
徐光启闻言叹道:“如今为师便是想要从政已不可得,此次为师回乡便是准备著书,说起来,这本书为师已经断断续续写了许久了,只是为外务所扰,一直没有写完。”
“不知先生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杨鹤问道。
“为师这些年研究了一下农政和一些农业技术,为师准备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徐光启道。
杨鹤闻言顿知这本书定是那部后世举世闻名的《农政全书》。
想了想,杨鹤接道:“先生,据学生所知,先生还译了一部书叫《几何原本》,不过好像没有译完,这本书可是有大用,学生以为,先生如果有暇,最好把这本书译完。”
“哦?你也知道《几何原本》?“徐光启笑道。
杨鹤点点头:“学生在初阳兄那里见过这部著作。”
徐光启笑了笑道:“初阳到你那里以后给我写过几封信,对你的本事佩服的不得了,他说你心思之敏捷远非常人可比,很多奇思妙想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杨鹤笑了笑道:“我就是动动嘴皮子,真正做事的是初阳兄和那些工匠,没有他们,我就算想出花来,也造不出武器。”
“你倒是谦逊。”徐光启笑道。
杨鹤笑道:“先生,我还真不是谦逊。我也不瞒先生,只要大家肯动心思,我想的那些东西别人也能想出来。”
“呵呵,为师也研究过火器,可没有你那么多想法,你不会说为师不肯动心思吧?”徐光启笑道。
“先生,你平时的心思也没用在这上面啊!”杨鹤笑道。
“你的意思是为师不务正业?”徐光启笑道。
杨鹤摇摇头:“先生,如果先生做的事也叫不务正业的话,那我真希望大明所有的人都能不务正业。”
顿了顿,杨鹤接道:“先生,大明研究实学的人太少了,先生应该把自己所学教给更多的人。”
徐光启摇摇头叹了口气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人的目的都是为了做官,包括为师在内,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不就是为了考取个功名么?你想让人学习实学,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