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您知道学生为什么请您到抚宁县么?”杨鹤忽然问道。
“你方才不是说让为师到抚宁县教授实学么?”徐光启奇道。
“呵呵,这只是其一,学生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一批人才,培养一批不以科举为目的的人才,这些人不需要有什么功名,没有功名,这些人以后就不会跟旧制产生利益纠葛。”杨鹤笑道。
徐光启一惊:“应时,你要干什么?”
“挽救大明,挽救大明的黎民百姓。”杨鹤道。
徐光启闻言霍然起身,瞪着杨鹤看了一会儿,嘴里喃喃说道:“为师明白了,难怪你私开盐场,大肆募兵,打造新式武器,你这是在积蓄力量。”
杨鹤道:“先生,光有军事力量还不够,我还需要一批可堪一用的人才。”
徐光启摇摇头:“你在孙稚绳的眼皮子底下做这样的事,难道不怕被他发现么?”
杨鹤笑道:“有些事孙经略能发现,有些事他发现不了,我说句大话,他发现的那些东西都是我想让他发现的,如果我不想,那他什么都发现不了。”
“你倒是很有信心。”徐光启道。
杨鹤笑了笑道:“先生,孙经略现在根本没有精力考虑我在干什么事情,他现在的处境可以说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会滑入深渊。”
“恩?此话怎讲?”徐光启疑惑道。
杨鹤笑道:“因为他花的钱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那么他的政敌必然会猛烈地抨击他。”
徐光启奇道:“孙稚绳的战略意图跟你原先谋划的战略应该非常接近吧?难道还会有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用人,孙经略确实启用了几个敢战并且善战的将领,但是他起用的将领当中有些人根本没经过实战,让这样的人指挥作战,很容易出事的。”杨鹤道。
“你是说马世龙?”徐光启疑惑道。
杨鹤叹道:“马世龙虽然担任过很多军职(马世龙武举出身,曾任宣府游击,后任永平副总兵,三屯营总兵)。可他根本没正经打过仗,哪有什么作战经验?
还有王世钦和尤世禄,尤其尤世禄,不过是今科的武进士。更是完全没有实战经验。
可是孙经略竟然对这三人寄予厚望,任这三人为三军主将,相反,实战经验丰富,作战勇敢的满桂还有祖大寿等人却未得重用。
孙经略重功名。轻实战,以后怕是会害在这几个人的手上。”
“你怎不早说?”徐光启急道。
杨鹤笑道:“说了又能如何?难道还有人能劝阻得了孙经略么?”
徐光启闻听顿时默然。
笑了笑,杨鹤接道:“其实就算孙经略能听得进劝谏,我也不会劝谏于他。”
“这又是为何?”徐光启奇道。
杨鹤收敛笑容道:“因为他是东林党人,而我不希望东林党人掌握军权,那样对我以后做事会有很大的阻碍。”
徐光启闻言瞪着杨鹤道:“就因你不希望东林党人掌握军权,就眼看着孙大人犯错而不劝谏?你知不知道,现在除了孙大人,再无人可以担任辽东经略。”
杨鹤笑道:“三两年内孙大人是不会倒的,只要孙大人顶过这三两年。学生有把握练出一支铁血之师。到那时,孙经略要是能卸职,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你倒是想得长远。”徐光启轻轻叹了口气道。
杨鹤正色道:“先生,为了挽救大明,所有挡住我的路的人,我全部都会踢开。”
“包括为师?”徐光启道。
“先生,朝廷那么多官员,只有两个人不会挡我的路,一个是您,还有一个就是礼卿先生。”杨鹤正色道。
徐光启笑道:“你倒是很自信。何以见得为师和礼卿兄不会挡你的路。”
杨鹤笑道:“如果您和礼卿先生不赞成学生的所为的话,就不会大力举荐学生出任现在这个职务。”
徐光启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杨鹤的手背。
……
杨鹤与徐光启在酒楼吃饭之时,东缉事厂府衙大厅。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魏忠贤端坐正中,正听下面的掌班汇报机密事宜。
(注:魏忠贤是天启三年任东厂提督太监,这里提前了数月。)
魏忠贤,字完吾,北直隶肃宁(河北沧州肃宁县)人,今年五十五岁。长得慈眉善目,任谁也想不出这样一个人居然是大明最大的特务头子。
魏忠贤原名李进忠,本是个市井无赖,好赌成性,曾卖女儿还赌债。后因债所逼自阉当了太监,并认宫中太监魏朝为义父,遂改姓魏。
也就是这个时候,魏忠贤被安排到皇长子朱常洛处,服侍王才人,这个王才人就是朱由校的母亲。
王才人去世后,魏忠贤转而服侍另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是李选侍(移宫案的主角,王才人死后,朱由校由她抚养)。而后魏忠贤结识了客氏,与之结为对食,并先后除掉了恩人魏朝和曾经帮助过他的王安。
自此,魏忠贤成为宫中权力最大的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掌印太监是魏忠贤的心腹王体乾)。
魏忠贤不识字,但智谋过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能忍,魏忠贤自阉以后,正是靠着能忍,能装孙子,被很多人当成一个老实人,然后一点点提拔起来,最终走向权力巅峰。
魏忠贤无疑不是好人,但也是想做些事的,实际上他也必须要做一些事情,因为皇帝用他本就是让他做事。
不过此时东林党的实力太强,他还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暗中积蓄力量。
而这段时间,恰是党争最激烈的时候,东林党的政敌在东林党猛烈打压下,一个个被排挤出朝堂,然后魏忠贤伸出手,把这些人拉了起来,于是这些人转投至魏忠贤的门下,此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阉党。
及至魏忠贤担任东厂提督太监,掌握了大明最大的特务机构,魏忠贤开始向东林党亮出了獠牙,一个个东林党成员,先后被他抓住把柄赶出朝堂。
最近这段时间,魏忠贤及阉党成员把矛头对向了徐光启,一番运作之后,将徐光启赶回老家,原因很简单,徐光启虽然不是东林党人,但是跟东林党某些人过从甚密,不为魏忠贤所喜。
此时,东厂的掌班便是向魏忠贤汇报徐光启的动向。
“禀厂公,徐光启已然打点好行装,不日便会回乡,不过今日上午,徐光启家里来了一个人,两人谈了一会儿,快到中午之时,两人出府,来到鹤记酒楼吃饭。”掌班道。
“这个人是谁?”魏忠贤道。
掌班忙道:“卑职打听过,这个人叫杨鹤,是徐光启的学生。”
“杨鹤?就是最近在抚宁县练兵的那个杨鹤?”魏忠贤问道。
“是。”掌班忙道。
魏忠贤沉吟道:“咱家听说这个杨鹤本事不小,曾夜闯建虏大营纵火,广宁平叛,并坚守数日,亦是此人之功,咱家还听说此人曾跟辽东巡按刘启详述过辽东的方略,跟孙承宗那帮人后来搞的那个方略几无二致。”
那掌班谄媚道:“厂公真是好记性,不过卑职听说广宁城的饷银好像是落在这个杨鹤的手中,这个人真是大胆,吞了军饷,竟然不知孝敬孝敬厂公。”
“放屁!咱家是什么人的银子都要的么?这个人是个人才,咱家身边现在就缺这样的人才。”魏忠贤斥道。
顿了顿,魏忠贤接道:“你派人去鹤记酒楼那边盯着,等杨鹤吃完饭,把他请来,就说咱家要见他。”
“是!”那掌班忙道。
魏忠贤摆摆手,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然后对另一名掌班道:“咱家要是没记错的话,这个杨鹤好像还没成家是吧?”
“两个月前听说订了一门亲事,聘的是辽海东宁道柳道源的女儿。”那掌班忙道。
“柳道源的女儿?这个柳道源不识抬举,当年咱家好意要跟他结亲,他竟然不给咱家面子,被咱家赶去辽东,三岔河一战失利,柳道源生死不知。没想到他的女儿竟然从辽东逃了回来,还跟杨鹤攀上了亲事。”魏忠贤冷笑道。
“厂公,现在柳道源生死不知,要不要卑职……”那掌班比了个抢的手势。
魏忠贤摇摇头:“既然杨鹤看上了她,那就不要动她了,不过柳家落到如此地境,他家的姑娘怎配做杨鹤的正室?咱家得琢磨琢磨再给杨鹤说一门亲事。”
“厂公这是要把这个杨鹤收为心腹呀!”那掌班笑道。
魏忠贤摆摆手:“你去把顾秉谦叫来,就说咱家有事跟他商议。”
“是。”那掌班忙道。
少顷,那掌班带着一位老人来到厅中。
给魏忠贤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后,那老人道:“不知厂公召我何事?”
(注:顾秉谦投靠魏忠贤时,有一次带着儿子拜见魏忠贤说:“本欲拜依膝下,恐不喜此白须儿,故令稚子认孙。”意思是我希望认您做父亲,但怕您觉得我年纪大,不愿意,索性让我的儿子给您做孙子吧。
这里实不知顾秉谦见魏忠贤的时候应该如何自称,只好用我来自称。)
魏忠贤摆摆手,命人给顾秉谦看座,又命人给顾秉谦奉茶。
顾秉谦连称不敢。
“你方才不是说让为师到抚宁县教授实学么?”徐光启奇道。
“呵呵,这只是其一,学生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一批人才,培养一批不以科举为目的的人才,这些人不需要有什么功名,没有功名,这些人以后就不会跟旧制产生利益纠葛。”杨鹤笑道。
徐光启一惊:“应时,你要干什么?”
“挽救大明,挽救大明的黎民百姓。”杨鹤道。
徐光启闻言霍然起身,瞪着杨鹤看了一会儿,嘴里喃喃说道:“为师明白了,难怪你私开盐场,大肆募兵,打造新式武器,你这是在积蓄力量。”
杨鹤道:“先生,光有军事力量还不够,我还需要一批可堪一用的人才。”
徐光启摇摇头:“你在孙稚绳的眼皮子底下做这样的事,难道不怕被他发现么?”
杨鹤笑道:“有些事孙经略能发现,有些事他发现不了,我说句大话,他发现的那些东西都是我想让他发现的,如果我不想,那他什么都发现不了。”
“你倒是很有信心。”徐光启道。
杨鹤笑了笑道:“先生,孙经略现在根本没有精力考虑我在干什么事情,他现在的处境可以说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会滑入深渊。”
“恩?此话怎讲?”徐光启疑惑道。
杨鹤笑道:“因为他花的钱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那么他的政敌必然会猛烈地抨击他。”
徐光启奇道:“孙稚绳的战略意图跟你原先谋划的战略应该非常接近吧?难道还会有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用人,孙经略确实启用了几个敢战并且善战的将领,但是他起用的将领当中有些人根本没经过实战,让这样的人指挥作战,很容易出事的。”杨鹤道。
“你是说马世龙?”徐光启疑惑道。
杨鹤叹道:“马世龙虽然担任过很多军职(马世龙武举出身,曾任宣府游击,后任永平副总兵,三屯营总兵)。可他根本没正经打过仗,哪有什么作战经验?
还有王世钦和尤世禄,尤其尤世禄,不过是今科的武进士。更是完全没有实战经验。
可是孙经略竟然对这三人寄予厚望,任这三人为三军主将,相反,实战经验丰富,作战勇敢的满桂还有祖大寿等人却未得重用。
孙经略重功名。轻实战,以后怕是会害在这几个人的手上。”
“你怎不早说?”徐光启急道。
杨鹤笑道:“说了又能如何?难道还有人能劝阻得了孙经略么?”
徐光启闻听顿时默然。
笑了笑,杨鹤接道:“其实就算孙经略能听得进劝谏,我也不会劝谏于他。”
“这又是为何?”徐光启奇道。
杨鹤收敛笑容道:“因为他是东林党人,而我不希望东林党人掌握军权,那样对我以后做事会有很大的阻碍。”
徐光启闻言瞪着杨鹤道:“就因你不希望东林党人掌握军权,就眼看着孙大人犯错而不劝谏?你知不知道,现在除了孙大人,再无人可以担任辽东经略。”
杨鹤笑道:“三两年内孙大人是不会倒的,只要孙大人顶过这三两年。学生有把握练出一支铁血之师。到那时,孙经略要是能卸职,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你倒是想得长远。”徐光启轻轻叹了口气道。
杨鹤正色道:“先生,为了挽救大明,所有挡住我的路的人,我全部都会踢开。”
“包括为师?”徐光启道。
“先生,朝廷那么多官员,只有两个人不会挡我的路,一个是您,还有一个就是礼卿先生。”杨鹤正色道。
徐光启笑道:“你倒是很自信。何以见得为师和礼卿兄不会挡你的路。”
杨鹤笑道:“如果您和礼卿先生不赞成学生的所为的话,就不会大力举荐学生出任现在这个职务。”
徐光启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杨鹤的手背。
……
杨鹤与徐光启在酒楼吃饭之时,东缉事厂府衙大厅。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魏忠贤端坐正中,正听下面的掌班汇报机密事宜。
(注:魏忠贤是天启三年任东厂提督太监,这里提前了数月。)
魏忠贤,字完吾,北直隶肃宁(河北沧州肃宁县)人,今年五十五岁。长得慈眉善目,任谁也想不出这样一个人居然是大明最大的特务头子。
魏忠贤原名李进忠,本是个市井无赖,好赌成性,曾卖女儿还赌债。后因债所逼自阉当了太监,并认宫中太监魏朝为义父,遂改姓魏。
也就是这个时候,魏忠贤被安排到皇长子朱常洛处,服侍王才人,这个王才人就是朱由校的母亲。
王才人去世后,魏忠贤转而服侍另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是李选侍(移宫案的主角,王才人死后,朱由校由她抚养)。而后魏忠贤结识了客氏,与之结为对食,并先后除掉了恩人魏朝和曾经帮助过他的王安。
自此,魏忠贤成为宫中权力最大的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掌印太监是魏忠贤的心腹王体乾)。
魏忠贤不识字,但智谋过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能忍,魏忠贤自阉以后,正是靠着能忍,能装孙子,被很多人当成一个老实人,然后一点点提拔起来,最终走向权力巅峰。
魏忠贤无疑不是好人,但也是想做些事的,实际上他也必须要做一些事情,因为皇帝用他本就是让他做事。
不过此时东林党的实力太强,他还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暗中积蓄力量。
而这段时间,恰是党争最激烈的时候,东林党的政敌在东林党猛烈打压下,一个个被排挤出朝堂,然后魏忠贤伸出手,把这些人拉了起来,于是这些人转投至魏忠贤的门下,此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阉党。
及至魏忠贤担任东厂提督太监,掌握了大明最大的特务机构,魏忠贤开始向东林党亮出了獠牙,一个个东林党成员,先后被他抓住把柄赶出朝堂。
最近这段时间,魏忠贤及阉党成员把矛头对向了徐光启,一番运作之后,将徐光启赶回老家,原因很简单,徐光启虽然不是东林党人,但是跟东林党某些人过从甚密,不为魏忠贤所喜。
此时,东厂的掌班便是向魏忠贤汇报徐光启的动向。
“禀厂公,徐光启已然打点好行装,不日便会回乡,不过今日上午,徐光启家里来了一个人,两人谈了一会儿,快到中午之时,两人出府,来到鹤记酒楼吃饭。”掌班道。
“这个人是谁?”魏忠贤道。
掌班忙道:“卑职打听过,这个人叫杨鹤,是徐光启的学生。”
“杨鹤?就是最近在抚宁县练兵的那个杨鹤?”魏忠贤问道。
“是。”掌班忙道。
魏忠贤沉吟道:“咱家听说这个杨鹤本事不小,曾夜闯建虏大营纵火,广宁平叛,并坚守数日,亦是此人之功,咱家还听说此人曾跟辽东巡按刘启详述过辽东的方略,跟孙承宗那帮人后来搞的那个方略几无二致。”
那掌班谄媚道:“厂公真是好记性,不过卑职听说广宁城的饷银好像是落在这个杨鹤的手中,这个人真是大胆,吞了军饷,竟然不知孝敬孝敬厂公。”
“放屁!咱家是什么人的银子都要的么?这个人是个人才,咱家身边现在就缺这样的人才。”魏忠贤斥道。
顿了顿,魏忠贤接道:“你派人去鹤记酒楼那边盯着,等杨鹤吃完饭,把他请来,就说咱家要见他。”
“是!”那掌班忙道。
魏忠贤摆摆手,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然后对另一名掌班道:“咱家要是没记错的话,这个杨鹤好像还没成家是吧?”
“两个月前听说订了一门亲事,聘的是辽海东宁道柳道源的女儿。”那掌班忙道。
“柳道源的女儿?这个柳道源不识抬举,当年咱家好意要跟他结亲,他竟然不给咱家面子,被咱家赶去辽东,三岔河一战失利,柳道源生死不知。没想到他的女儿竟然从辽东逃了回来,还跟杨鹤攀上了亲事。”魏忠贤冷笑道。
“厂公,现在柳道源生死不知,要不要卑职……”那掌班比了个抢的手势。
魏忠贤摇摇头:“既然杨鹤看上了她,那就不要动她了,不过柳家落到如此地境,他家的姑娘怎配做杨鹤的正室?咱家得琢磨琢磨再给杨鹤说一门亲事。”
“厂公这是要把这个杨鹤收为心腹呀!”那掌班笑道。
魏忠贤摆摆手:“你去把顾秉谦叫来,就说咱家有事跟他商议。”
“是。”那掌班忙道。
少顷,那掌班带着一位老人来到厅中。
给魏忠贤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后,那老人道:“不知厂公召我何事?”
(注:顾秉谦投靠魏忠贤时,有一次带着儿子拜见魏忠贤说:“本欲拜依膝下,恐不喜此白须儿,故令稚子认孙。”意思是我希望认您做父亲,但怕您觉得我年纪大,不愿意,索性让我的儿子给您做孙子吧。
这里实不知顾秉谦见魏忠贤的时候应该如何自称,只好用我来自称。)
魏忠贤摆摆手,命人给顾秉谦看座,又命人给顾秉谦奉茶。
顾秉谦连称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