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外语
喷子:“什么菇凉?她就是个公交车!”
愤青:“科学家还没这戏子有排场,蓝瘦!”
喷子:“蓝瘦你麻痹,装!”
愤青:“nc!啥也不懂!”
喷子:“你才nc,你全家nc!”
愤青:“像你这样的多了,咱国家肿么办?细思恐极!“
喷子:“肿么办?凉拌!装,继续装!你个蛋白质!”
愤青:“lm!”
喷子:“lr!”
愤青:“sjb!“
喷子:“你酱紫的才是sjb,你是wc!”
愤青:“7456!”
喷子:“3q!”
愤青:“‘通常愿意留下来跟你争吵的人,才是真正爱你的人’!”
喷子:“‘等待你的关心,等到我关上了心’。”
愤青:“不可思议!”
喷子:“不,可思议!”
32.照相
暑假,读大一的小王和她70多岁的祖母照了一张相。她说这张照片应该叫“岁月”,她祖母说这张照片应该叫“岁月不饶人”。
33.期末考试以后
李红的儿子读初一,放假回来,李红连忙问:“考第几名?”她儿子说:“倒数第一!”
李红大惊失色:“啊!怎么搞的?”
她儿子笑了:“我还没说完啊,倒数第一……的周龙比我低49名!”
李红回过神来,连忙问:“你吓我啊?——全班多少人啊?”
“50个。”她儿子又笑起来。
“你到底是学霸嘛,不会落后的!”李红说,擦了一把汗,继续做饭。
以往,李红儿子的同班同学周龙回到家里,他妈妈一问,他就答道:“第一!”
他妈妈就不再往下问。
这次周龙回到家里,他妈妈照例问他:“第几?”
他回答道:“第二。”
他妈妈就很高兴,连忙问道:“真的假的?”
他说:“我哄你干啥?钟老二没考。”
他妈妈问:“咋了?”
“病了呗。”
他妈妈就不再往下问,低头说:“唉,还是第一啊!”
34.用现代化怀旧
孙大妈在北京的儿子给她买回来一个智能手机,她虽然还不太会用,但已经爱不释手。
她拿手机给张大妈看,顺便请教玩手机的技术。
张大妈一看孙大妈的手机牌子挺吓人的,好生嫉妒,但她把自己的手机一扬:“微信!你要学会玩微信!不然的话有手机等于没有,再好的牌子也糟蹋了!”
“我儿子是说很贵的哩,可我连电话都还不怎么会打呢!微信大家都在说,怎么玩啊?好复杂的吧?”
张大妈高兴起来:“很简单很简单!”说着挺熟练地点开一个笑话,她们的头凑在一起观看。笑话说一个四川人——她们的老乡,到北京看病,医生让他说说他的病情,当他停顿的时候,北京医生让他“说下去说下去”,他竟听成四川话的“梭下去”,于是身体往下滑,一直滑到地上,还问医生“还梭不梭?”。
她俩笑成一团。
最后张大妈说:“你还要学会聊天——按住说话就行。你还要学会把好东西发给人家——你先要会加好友。你还可以找老电影看——《地道战》你多久没看过了?《闪闪的红星》呢?《五朵金花》呢?”
孙大妈说:“你看真是好复杂,又按又发的,几十年的电影哪里去找!”
张大妈连忙说:“你天天跟我学就行了嘛——《扬鞭催马运粮忙》多久没听过了?”
孙大妈抬头一想,说:“好久好久了!”
张大妈立刻搜出这曲子来,那久违的笛子独奏穿过几十年的时空在她们耳边回响,让孙大妈感到时光倒流,仿佛回到她的青春。
“不过你得安歪法,这样用流量很费钱的!”张大妈在乐曲声中说道。
“什么歪法正法的?快放快放!”孙大妈还陶醉在穿越而来的笛子独奏里,仿佛她正是一个风华正茂的知青。
张大妈放完《扬鞭催马运粮忙》,又搜出一首《柯山顶上飘白云》,再搜出一首《蝴蝶泉边》,甚至搜出一首在孙大妈看来根本不可能搜到的《金雀银雀满天飞》,孙大妈不由得万分惊喜——她听到这首歌的时候还几乎是个婴儿,所以许多人是不知道有这样一首歌的,她甚至想过也许此生再也听不到这首只有模糊记忆的歌了。
张大妈说:“真的是太优美了,我几乎天天听!”
“真的?你为什么不早一点告诉我?——自私!”
张大妈低下头,又讨好地搜出她们当年的偶像,那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影明星的生平和轶事,让孙大妈看得啧啧称奇。
玩了快一下午,她们像逃学的小学生一样,突然发现自己的错误:居然忘记去接她们读小学的孙子。她们连忙狂奔出了小区。
迎头看见大街上汽车的洪流,她们的心立刻回到现实,脚下的土地,因为各种各样车轮的滚动,腾腾作响。
孙大妈叹口气,说:“那个时候的大街,真的是好安静!”
张大妈连忙附和说:“就是就是!”
已到达小区门口的赵大妈钱大妈一帮人发现了慌慌张张的她们,便起哄道:“跑那么快干啥?帮你们接回来行不?”
她们连连摆手。
35.卧谈会
甲同学:“学霸是什么?”
乙同学:“就是学习最好的呗!”
丙同学:“学习最好怎么称霸?”
乙同学:“你以为是称霸武林啊?”
丙同学:“什么事都要讲道理,嘴也不会吵,架也不会打,就知道搞学习,还能称什么霸?”
乙同学:“人家是在学习上称霸嘛——这都不懂?”
丁同学:“什么叫称霸?什么叫称霸?就是被大个子欺负吗?”
戊同学:“那你是不愿意受欺负才不当学霸的罗?”
丁同学:“我是当不成学霸才不受欺负的好不好?”
己同学:“那我是不受欺负才当不成学霸,哈哈哈!”
庚同学:“狐狸吃不到葡萄!”
辛同学:“就说是酸的!”
甲同学:“就说是甜的!”
乙同学:“呵呵!”
36.山村故事
柔和的空气中,
绿色的草叶被翻地的农民
弄进黑土。
天空白得响亮,
色彩四处飞溅。
阳光无有目的的照耀,
却写出生命
——这包含一切的作品!
朝生暮死的蜉蝣,
成虫只能活上一天,
它正在完成,
短暂的生命。
这地球上
最原始的昆虫!
37.光标驱虫和猫叫驱鼠
龙游浅上网,一只蚊虫飞到电脑显示屏上,他就用光标去驱赶那只蚊虫,蚊虫却一动不动。
此事传为笑谈。
不久,邻居家发现老鼠。龙游浅就从网上把猫叫声下载到他手机里,然后到邻居家里去播放。
邻居家老鼠的动静就消失了。
他望望前来看热闹的人们,发现那些讥笑的眼神并没有什么改变。
38.嫉妒的故事
春秋时候,郑国攻打许国,郑国主将颍考叔一马当先,挟着大旗登上敌方城头,一时帅呆了,酷毙了!
落在后面的副将公孙子都一见,妒火中烧,于是弯弓搭箭,一箭射中颍考叔后背。颍考叔从城楼倒栽下来,送了性命!
其实,公孙子都少年英俊,也很有本事,只是不如颍考叔。
战国时候,公孙子都和颍考叔转世,一个叫庞涓,一个叫孙膑,他们是同学,并且“有八拜之交”,“情同手足”。他们读的军事专业,导师是鬼谷子。
那时候孙膑还不叫孙膑,“膑”是弄掉膝盖骨的刑罚,不知是锯掉敲掉还是砍掉,反正很残忍,所以他是后来被弄掉膝盖以后才叫孙膑的。
庞涓和孙膑都很优秀,而孙膑比庞涓更优秀一些。庞涓研究生毕业后在魏王那里找到工作,孙膑则继续读博。后来别人向魏王举荐孙膑,庞涓很不高兴,可等孙膑一到来,他就对孙膑说,是我举荐的你啊,于是孙膑很是感激,连声说谢谢谢谢。
庞涓暗中陷害孙膑,竟然让魏王弄掉了孙膑的膝盖。
可是,技不如人的庞涓仍然被没有膝盖骨的孙膑搞死。
许多许多年以后庞涓和孙膑转世,一个叫康生,一个叫郭沫若。
康生大概见故宫博物院、杜甫草堂、泰山无字碑这些游人如织之地都是郭沫若题字,中国书店、中国银行这些很牛的机构也是郭沫若题写,于是说:“我用脚夹根木棍都比他写的强!”他还把这句话搞成书法条幅。
康生这话也是事实,他的字一看便知是“功夫字”,在书法的技术层面非常了得,真比郭沫若强,算得屈指可数的大家,可是,书法虽然绝大多数的成分是技术,但又不仅仅是技术,甚至技术以外的那小部分起着决定性作用。
再说,康生的话也说得气急败坏,有失风雅。
全中国文章写得最好的,据民国评论家说有五个人:胡适、鲁迅、郭沫若……。郭沫若骂鲁迅“不得志的法西斯蒂”,鲁迅回骂郭沫若“才子加流氓”,连会骂人如鲁迅,那“才子”二字也无法去掉。郭沫若骂沈从文,沈从文回击,但仍然承认郭是个诗人。
郭沫若作为诗人,是中国新诗的最主要开拓者之一,他的新诗集《女神》曾经惊动中华,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郭沫若作为剧作家,他的《屈原》、《棠棣之花》,都曾经轰动一时,风靡全国。
郭沫若作为文字学家,“不仅对田猎卜辞等若干甲骨文专题领域起了开先路的作用,而且整体上开辟了甲骨文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新天地”。
所以许纪霖先生说:“要论才气,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当中,郭沫若当仁不让排第一,集科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诗人、作家、剧作家、评论家各类桂冠于一身,有些是官家送的,但大多倒名至所归。”
也就是说,就一个书法家的“综合素质”而言,康生难望郭沫若项背,而字虽不能表现书写者品质的好坏,但一个人的所有悟性、修养、格局,会在一举一动所形成的一点一划和结体布局之间表露无遗。
苏东坡评价他自己的书法,“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就是说自己写字无根据,不过是信手写来。比如他好用侧锋——这是今天每一个书法教师都要给学生纠正的毛病。
所以黄庭坚嘲笑苏东坡的字是“踏死蛤蟆”,苏东坡回击,说黄庭坚的字像“死蛇挂树”。
可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是“天下第三行书”,第一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第二是开书法新风的颜真卿所书的《祭侄文稿》;至于“死蛇挂树”的黄庭坚书法,今天已拍卖到最高价,创中国艺术品世界拍卖纪录。
从有法到无法,不是极大的天才真是无法跨越。
本不应该说得太多,但考虑到郭沫若在非常时期失去了两个儿子,康生则“一贯正确”,恃宠而骄,竟说出那样凌辱郭沫若的、小气的话。
今天也有个姓郭的,郭敬明。
他初二发表诗歌,高中时两次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蝉联一等奖并开始网络写作,在文学网站发表许多网络作品,同时,出版散文集,还在纸质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蝉联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只有两个,并且另一个不是韩寒。
此后,他写小说、办杂志、办公司都很成功,小说上过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三,曾经蝉联作家富豪榜第一名,《纽约时报》称他为“中国最成功的作家”。
他拍电影,自编自导甚至参演,常常创造票房纪录,他的处女作《小时代》就获得了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新人导演奖。
他居然导演范冰冰。
于是,出现黑他的人群。
他们叫他“郭四娘”,他们编了很多段子,他们嘲笑他的身高。
他们拿他和刘翔、姚明比,还说韩寒上厕所总是被粉丝认出来,正在撒尿的粉丝突然一转身,大叫:“这不是韩寒吗?”于是韩寒的裤子被尿湿。郭敬明也在厕所被认出来,粉丝转身大叫:“这不是郭敬明吗?”于是郭敬明的头发被尿湿。
与上面三个故事里的嫉妒者相比,郭敬明的嫉妒者们虽则生动形象,但未必写得出新概念获奖作文;写得出获奖作文,未必能蝉联一等奖;能蝉联一等奖,未必写得出畅销小说;写得出畅销小说,未必能编写电影剧本;能编写电影剧本,未必能做导演;能做导演,未必能获奖:所以郭敬明是矮个子和平民的荣耀。他要成功,比别人更难。强调他的缺陷,反而是在衬托他的成功。人身攻击,矮化的不是对手而是自己。
郭敬明气愤地问道:“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
我一个律师朋友曾经斥责一个嫉妒者,说这嫉妒者“连嫉妒的资格都没有”。
鲁迅先生说:“庸众对于天才的战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39.一切都会痛
华儿说:
“你们别不信,所有一切都会痛!
“滚烫的开水倒进杯子,杯子会喊痛的,就是不锈钢的杯子,也会喊痛。我往不锈钢杯子里倒开水时听见他发出连续不断的啊啊啊啊的声音,痛苦绝望,直到你住手。
“你把头天的剩水泼在石板上,她会发出猝不及防的的声音,——一声短促的‘呀’!”
40.被网络诈骗
指头一动,损失惨重!
41.发微信
阿方这人很善良。她刚学会玩微信,见朋友们把那些有趣的,有用的发给她,她好高兴,于是加倍发好多好多的微信给朋友们,只要她认为好的就发。
他丈夫劝她不要那样,她感到大惑不解:“我这不是报答人家吗?我还花了好多时间呢!”
他丈夫说:“你都知道时间宝贵,为什么老是打扰别人呢?你以为别人不烦吗?”
42.改运
龙游浅在单位总是被诋毁,他很瞧不起那些吃饱了没事干就在背后说他坏话的人,他认为这些人无知,但他对这些人毫无办法。这些人志趣相投,抱团结伙,他们的意见代表着最普通的人们对人生的见解。他们认为龙游浅一切都错,甚至认为他非常可笑。
单位上新调来一个人,这人一心想在科室,可就是因为他没文化才从上一级单位下放到这里。单位头头很不愿意要这个人,甚至在这个人来报到那天把他的行李拎到单位门外,请他到别处去高就。
最后这个人被勉强留了下来,成为一个看门人兼清洁工。
这人的妻子在研究所工作,觉得很没面子,就闹着和他离婚。
龙游浅非常同情这个人,就主动和他接近,了解到他爱写诗,但觉得他还像所有初学者一样写得非常做作和幼稚。
有一天,龙游浅从报刊上看到诗歌比赛的通知,就告诉他,并精心为他挑选和修改作品。
让人喜出望外的是,被龙游浅修改了三句半(这“半”是标题)的五句诗歌终于获奖,龙游浅又为这获奖者精心挑选头像。
龙游浅还马上把这消息告诉了单位头头,并建议让这终于被发现的诗人当伙食团长。
单位头头采纳了龙游浅的建议。
单位上一个女同事,龙游浅认为她非常善良,而头头要将她下放到乡下去。龙游浅立刻又同情心大发,主动去接近这女人。后来这女人在只有他们两个人在办公室的时候突然对龙游浅说:“还不如死了好!”
这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让龙游浅非常担心,但通过几天的询问,也没搞清楚到底是因为这女同事老公有外遇导致她工作不能专心还是因为她要被下放而老公才有了外心。
龙游浅苦思对策,生怕这女人真的寻了短见。
后来这女人居然投水,是一位好心的船工救了她。
龙游浅急中生智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增强这女子的自信。
他对这女子百般劝慰,夸她貌美如花。
可仍然不见效,她已经失去了自信。
龙游浅于是假戏真做,向这女人展开热烈的追求。
在办公室不能说得太多,他们就到郊外散步,又怕被人发现,龙游浅就给她写了很多“情书”。
这女人渐渐变得容光焕发,不仅找回自信与尊严,脸上还出现傲慢的神色。
龙游浅见大功告成,非常欣慰。
那晚散会以后,他和那女人离开单位回家,刚走出单位大门不远,那女人就告诉龙游浅,单位上有人在背后拼命说他的坏话,她并说出了那个领头的人的名字。
龙游浅大吃一惊,这个人是他最要好的朋友!
他倏然记起这个朋友在他尚在外地工作的时候,曾经让他买一些肥皂回来——当时工业品紧缺,凭票供应。不幸龙游浅对这一类“俗事”向来鄙视,从不放在心上,以致忘记了这朋友的请求。再说他乘车最厌恶携带东西,认为像个家庭妇女或小贩。
他想:“这有什么?就是我父母叫我买我也未必记在心上,更何况很可能是当时没法找到足够的工业品票!”
他进一步回忆起那朋友见他没带回肥皂,却并没有提醒他,此后也不再提起——现在想来,这样就更加可怕!果然这朋友对龙游浅的态度“莫名其妙”地大变,而龙游浅调回本地工作又恰巧分到这朋友的单位。
经这女人一说,龙游浅恍然大悟。
龙游浅想:真是渺小!他知不知道假如生死关头,连生命我也会为他付出啊!
龙游浅回忆起和这朋友的结交,也是开始于他对这朋友的同情。当时这朋友被下放到偏远的乡下,而龙游浅也正好在那里当知青。年轻的龙游浅目睹这位出身农家、穿着打补丁衣服的朋友在拿出工业品票购买针线的时候,供销社的售货员居然不卖给他,大概认为这“农民”的工业品票来路不正。
血气方刚的龙游浅同情心和正义感爆发,他说明情况,大骂售货员,让这朋友买到针线,并送这可怜兮兮的朋友回单位,路上这朋友告诉龙游浅,他“是孤儿”,“负担很重”,龙游浅于是益发同情这不幸的人。
龙游浅检点自己,觉得没有什么大节问题对不起朋友,且朋友的“负担”都已转化为回报,他的子女个个都有了工作,他现在是单位的地头蛇,连头头也让他三分,因此他现在早已不再是一副可怜相早也不木讷口吃,他在单位趾高气扬能说会道。他甚至恩将仇报,莫名其妙地四处诬告提拔他的同学兼朋友——这个人是他和龙游浅共同的朋友和共同的上司。后来他被撤职,龙游浅虽然不知就里,却又义无反顾地站在了这“孤儿”一边,以致得罪了那位主动将他从外地调回来的上司朋友。
有一天,单位头头找到龙游浅,脸色非常难看,她还没有说话就几乎哭起来:“你推荐的什么人啊!拿着菜刀跟着我追!”
“什么?”
“他账上有两千元不清楚,我过问了一下,他就……”
龙游浅去找这诗人兼伙食团长,想不到这人振振有词,好像反而全社会都对不住他。
这个人后来终于离了婚,龙游浅就让另一个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女朋友。
龙游浅又建议他参加在职函授,并和他共用书本——龙游浅认为自己工资比他高些。
不久,那另一位朋友找到龙游浅,非常生气地告诉他,诗人兼伙食团长睡了别人一个月就不干了!
龙游浅隐隐感到自己似乎错了。
他于是下定决心不再理睬诗人兼伙食团长,当这人请他看稿子时也只说好话,不再指出缺点。弄得那精明的诗人兼伙食团长很不高兴,甚至在龙游浅不对他作品提意见的时候骂起来,随即加入到诽谤龙游浅的行列并成为骨干,甚至添油加醋散布龙游浅的隐私。
龙游浅在单位接连失去两个朋友,年仅27岁的弟弟又因放弃休假参加抢修发电机组牺牲在工地,接着父母相继离世。
连那已经站稳脚跟的女人也不再理睬他,单位的人们对他指指点点。
在这一连串沉重打击之下,龙游浅实在斗不过这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稀里糊涂放弃了抵抗,对排斥他的人表示出谦卑的态度,终于有一两个人对他发生好感,而在对他有所了解之后,与他友好的人越来越多。
人们告诉他:
第一,在那诗人得奖的第二天,就到处对人说:“其实不改还要好些!”
第二,那妇女拿了他写的情书去丈夫面前炫耀自己的魅力,她丈夫已把龙游浅告到单位。
第三,因为肥皂和他反目成仇的那个老朋友,曾经许多次对单位的同事们说龙游浅瞧不起农民。
想到单位上90%的人农村出身,龙游浅先生再一次恍然大悟。
但他自认为从来尊敬同情农民,认为农民是全社会的衣食父母,只不过他认为单位上一些人已经变质,说过“变种农民”之类的话。
43.中国人民很行
那个伙食团长兼诗人总是故意把“中国人民银行”读成“中国人民很行”,起初大家都笑,后来就不怎么笑,终于有人说:“你也很行!”
他才不再说这个笑话。
44.占便宜
老侯眉飞色舞,得意洋洋地走过,街道两旁的邻居就知道他一定又占了便宜。他尖嘴猴腮绿豆眼,一辈子占便宜。
他祖上没一人当兵,上山下乡他仗着成分好坚决不去,下岗解体他赖着不走,低保他要吃到最高。
他说:“什么政策?政策还不是人定的!”
45.智能世纪
机器人做工,机器人做饭,机器人管家,机器人照看、接送孩子,机器人辅导孩子学习……人类只须负责享受生活和写诗,可是这样一来,人类反而再已写不出诗歌。
46.最好的朋友
龙游浅上一次带了一个朋友来餐馆吃饭,点了四样菜。
这次龙游浅又带了一个朋友来吃饭,点了十一样菜。
他怕朋友抢着付钱,装着去催菜,在厨房把钱付了。
老板说:“这回是最好的朋友吧?点这么多菜!”说着把零钱找给他。
“不是,一般朋友。”他接过零钱,回答道。
“那还有更好的朋友?”老板又问。
他回答道:“上一次那个朋友才是最好的朋友。”
老板大惑不解。
47.不为人知的美德
雯先生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很高,他追求“慎独”,不苟言笑,并且认为不宣扬的、不为人知的善行才是真正的善行,所以他从不谈论自己,以致人们在他76岁去世的时候竟不知道他15岁就开始教书,更不知道他本是“承祧两房”的地主少爷。他在15岁的时候离家出走,声言“不吃剥削阶级的饭”,步行几十里到异乡教书,16岁和一位穷人朋友一道,身背稻草和书箱,步行几百里到省城考省立师范,考了全省第一名。
追悼会上,那个和雯先生一道步行赴考的老朋友勋先生捶胸顿足,说是“从此失去了做人的良师”,他女儿、女婿怕他悲伤过度,连忙将他抱住,不让他再发言。
老教师徐大庭接着发言,说是“雯先生当年小小年纪,考得全省第一,真真是荣光桑梓!他其实是我地‘四大才子’之首,在座教育局胡局长的父亲当年屈居第三。还有,雯先生当年被撤销校长职务,实在是太过正直!他学校的礼堂,居然悬挂国共两党抗日将领肖像…….”
教育局管档案的和负责起草悼词的都站起来作了证实。
勋先生挣扎着站到台上,补充道:“他说:‘只要是抗日的,就应该挂!’”
补充完毕,勋先生本该走下台去,可他忍不住继续说道:“其实,他的两个弟弟,都在国军:一个黄埔军校的,一个青年远征军!”
参加追悼会的人们终于忍不住发出“啊”的一声,这声音在殡仪馆的宽阔礼堂里回荡。
这些事,就是雯先生的儿女们也是第一次听说,儿女中年龄大一点的也只是依稀记得家里挂过“书香门第”的匾,并且有过一个“抗战到底”的铜牌。
雯先生的年迈的弟弟在台下早已泪流满面,他知道当年那个黄埔军校的弟弟死后,部队送回了他的一把中正剑、一套新军装和一块“抗战到底”的铜牌,而那个远征军的弟弟,是正读着书投笔从戎的,他到了缅甸前线。
写地方志的焦先生补充道:“翻遍档案,雯先生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人投诉的校长,他一身清白!”
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补充说:“雯先生是我地师范学校第一任校长,并且任上曾经在全国中央报纸发表教育文章,可是编写校志的老师误把他当做第二任,他去信指正,意见不被采纳,他并未有任何激烈反应,而开拓我地教育,雯先生功不可没!——他不仅是第一任师范校长,她妻子也是最早的中心校校长,我地第一所幼稚园,还是他们极力促成兴办的!”
勋先生再次忍不住走上讲台,说是雯先生曾经为全县在职进修教师面授,当年交通不发达,他又不会骑车,十多年间一个绿色大邮包,一把油纸伞,走遍千山万水!”
勋先生又说,雯先生退休后,在文化馆和他一起清理善本书,夜里还给供销社青年文化补习班上课,并且支持退休的妻子搞好文化站的工作,他妻子——那个年轻时在师范校学习刻苦,因此多才多艺的退休教师,把文化站办成了省先进文化站,连全国知名作家、本省作协主席都来采访。
会场上再次传出“啊!”的叹息声。
接着当年五七干校的负责人发言,他回忆雯先生在五七干校已是年过半百,一介文弱书生,从头学起,挑粪、种地、喂牛、养鱼……很快干得像模像样。后来返回教育战线,让他教初中的小娃娃,他又从头学起,毫无怨言!
徐老教师长髯飘飘,站上讲台补充道:“雯先生年轻时也是头角峥嵘,老来是不为名利争斗——别以为他好欺负!”
不久,雯先生妻子——这也曾经当过校长的老教师、文化站站长,也去世了。她生前晚上和丈夫一道为青年职工补习文化,白天在文化站开文化茶园,辅导女子龙灯队排练节目——其实不管哪个单位排节目,只要请她,她都义务前往辅导,无论乐器、歌舞,她都尽心尽力,她读书时家庭贫穷,学费来之不易,就抓紧点滴时间,学会了浑身的本事。
他们的儿子清理遗物,发现了他父亲写诗的笔记本,由于他现在练习书法,第一次认识到父亲书法的不俗,从而回忆起父亲不像现在那些对书法一知半解的人却总是夸夸其谈,他从不谈论书法,而那些诗歌,也无非记录民间疾苦。那用来写诗的笔记本最后一两页字迹残缺重叠,他想起来那是父亲几乎失明的时候摸索着写的,由此他想起父亲去世那天早上虽然万分痛苦却镇定地打开收音机最后一次听新闻。他又发现父母当年的学生写给他们的信。其中一封先是控诉某主任当年对他们的歧视刁难,后面说“可是老校长最不歧视贫穷学生,最最关心我们,还要暗中给予帮助”,表达他们由衷的万般感激。有的学生还回忆他母亲的多才多艺和勤奋节俭,说是各科的课,他母亲都能够上,作为校长,语、算、图、音、体,哪门课的老师请假,她都能够代课,还要亲自辅导各班节日表演的文艺节目,辅导学校的鼓号队,亲自制作地球仪、三角板、圆规等等教具,“老校长糊的那地球仪,像新华书店买来的!”
现在父母的学生们已经是七老八十的退休教师,满脸皱纹、白发苍苍,他们中有的人常常抓住他们这个儿子的手说:“你爸爸妈妈总是在没人的地方,悄悄塞钱给我啊!”有的人说了一次,下次照样再说。他们都老了,而且,他们现在知道了,那个所谓地主家庭媳妇的女校长,其实出身县城北街最苦的贫民家庭。
而在雯先生的家乡,人们只知道一个瘦得很厉害的沉默寡言的老年人去世了。
48.轰动一条大街的纠纷
曾老太心脏不好,最怕热闹。
那天隔壁邻居家做生,来了很多客人。那是一户到街上租房以照料儿女读书的农民人家,乡下人吃饭喝酒是讲究气氛的,他们敬酒罚酒,小孩高声喊叫。
曾老太一个孤人,感到心脏难受,她就到隔壁请求邻居家小声一点。
而喝酒的人们自制力是很差的,加以他们从来在四面八方很远没有邻居的乡下屋子里和地坝上吃饭请客生活惯了,一时实在难以改过来。
这曾老太是从不吃亏的人,于是像街上绝大多数妇女处理这类事情那样破口大骂起来。
想不到这种在街上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对乡下人不起作用。乡下人们粗门大嗓,只顾高声阐述自己的理由,不理睬曾老太污言秽语中恶毒的细节,不在乎她的血腥诅咒,他们认为有客人到来,热闹一下,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小事!他们认为曾老太在邻居有客人的时候这样骂,缺德,不讲礼,对不住邻居。
一家又一家的街坊都跑过去,在了解纠纷缘由之后,都指责曾老太做得不对:一是不该破口大骂,二是那家人并非天天有客,热闹一下,有什么不可以?哪有这样做邻居的?你敢保险你家不来客人?
曾老太真是有口难辩,她认为这些乡下人——赶来排解纠纷的人们也全是是因为农村学校被撤并,为照料子孙读书新上街租房的乡下人——不懂得心脏病的危险:“出了事你们负不起责任!”
让她想不到的是,最后一个赶到的老街坊,那个从未在争吵打斗中战败过的铁工厂退休老工人,也说她不对,只不过语气比较委婉一些,那严厉出名的老太婆放低声调说道:“你也是,你没地方走一下吗?何必斗着在这里闹?是邻居就应该互相让一让。”
49.诚实的色狼
有人指责张来对美女目不转睛。
张来对此不以为意,他反而觉得他要比其他男人诚实,因此品德更好。
50.该打?
孙九儿动不动在这街上发出她银铃般的笑声,她对生活非常满意。
在送儿子上学以后,她特意安排一个时间来教训她的狗狗。
她打得那从未挨过打的狗狗哀叫起来,那声音如同人受到天大的委屈的时候所发出的愤怒的哀号。
邻居老太婆走了过去,问狗狗道:“犯什么错误了?”
“他一泡屎,夹都夹到回家来屙!”孙九儿像指着儿子一样指着垂头丧气的狗狗,“你问问他我冤枉他没有。”
邻居回过神来,想了想,指着狗狗骂道:“你他妈该挨打!那么宽的地方你不屙你回家来屙!”
停了停这老太婆又恶狠狠地补充道:“该打该打该打!”
骂完后她大笑起来。
闻声而至的邻居们哄笑着一叠连声地附和:“该打该打该打!”
这时孙九儿抱起狗狗,开始抚摸他的头部和他刚挨了打的臀部,安抚他,向他道歉。
老婆婆和邻居们见状,连忙走掉了。
孙九儿其实非常爱她的狗,刚刚从农村到这街上来租房的时候,怕他受街上的狗欺负,拉屎也不让他上街,更不许他跑到附近的河滩去。
想到这里,他认识到是她自己的错,不由得万分内疚,于是对狗狗加倍爱抚,把他抱在胸前。
但外表聪明伶俐的她,其实非常没有主见。是那个刚刚走掉的张老太婆告诉她要教会狗狗到外面去拉屎。66岁的张老太婆是这街上的老居民,祖祖辈辈在这里居住,孙九儿对她言听计从,并且以为狗狗到外面拉屎是街上的规矩。
51.善良
方的妈妈87岁了,她说:“好好的河滩要修成河堤,东一块西一块,硬梆梆怪难看,哪像过去遍河坝都是小石头,又好看又自然!”
方说:“人家还没修完,人家总是为了整体的美嘛!听说对岸也要修,到时候两岸一样,整整齐齐的,怎么不好看?”
方的妈妈撇撇嘴:“整体?几千万年都那样,还比不上你那个整体?”
方的妈妈一只脚瘫痪前是非常能干的,一个人包揽了一大家人的家务,做饭洗衣,还同时照管三个尚未上学的外孙,让丈夫、三个女儿、三个女婿,统统去上班。早饭后,床上睡一个,背上背一个,手里牵一个,到至少一公里外的农贸市场去买菜,穿过镇外车辆呼啸的国道,到达喧闹拥挤的农贸市场,买了菜回来,真是每天惊心动魄而又平静自然!
他做事麻利泼辣,做饭软硬干湿恰到好处,做菜美味可口,因此没一个女儿愿意离开这个家,女婿们也是。她总是没完没了地数落他的丈夫,认为他这也做得不利索,那也做得不漂亮,而其实他丈夫在工厂是最能干的业务骨干老师傅。
她最瞧不起的是她的二女儿——方。
方虽然勤快节俭,成天像他妈妈一样一刻不停地干活,早上和她妈妈一样吃头天的剩菜剩饭,但显然不如她妈妈能干,效率很低,做的饭也没人爱吃。
“摸,摸,像你这样摸的人就是师娘,贪生怕死!”她当着二女婿数落那慢性子的二女儿。“摸”是做事慢,效率低的意思;“师娘”,是教书先生的老婆的意思,做事像读书作文,慢条斯理。这时候方正在慢慢地切着萝卜丝,怎么也快不起来,而二女婿也真的是个老师。她不留情面一把夺过女儿的菜刀,三下五除二搞定,咄咄咄咄,一堆均匀纤细的萝卜丝出现在菜板上,菜刀一挑,立刻全部落进筲箕,撒上盐,就等着一会儿挤干水用辣椒油、花椒粉和白糖、味精凉拌。
其实她非常爱自己的老公和女儿,谁要欺负他们,他一定和别人拼命。她曾经把两个女婿赶出家门,其中一个还是被像押解犯人一样反扭着双手推出去的,就是因为那两个女婿和她女儿吵架。
现在她老了,快九十岁了,一只脚瘫痪。她想不到最后落到她最瞧不起的二女儿手里。二女儿六十岁,退休五年了,从还没有退休的时候开始,十多年来都是她这二女儿一个人在照顾她。但自从她不能做事之后,她再未责备数落过女儿一句,他不是害怕女儿丢下她不管,他知道女儿绝对不会丢下她,她只是认为“自己不干活就没资格说别人”,“饭好吃不好吃?不好吃就自己去做,是对的就不要光卖嘴巴劲!”女儿给她夹的菜,无论如何她一定吃完;女儿给她舀的汤,她一定喝得干干净净。女儿老是舍不得头天的饭菜,每天早上吃剩菜剩饭,却给她煮汤圆或面条,她也是知道的,但是说不听,谁叫她自己年轻时给女儿做下榜样呢?
女儿买菜去了,她就拖着瘫痪的那只脚,艰难地一寸寸挪动,偷偷地干活,在水龙头下洗碗,洗完擦干放到碗柜里,或者把女儿洗了的内衣清洗干净晾好,甚至上楼浇花除草。她细心地用手拔草、细心地剔除枯枝枯叶,哪怕半片黄叶甚至一丁点残叶也不放过,把花盆拾掇得寸草不生,只剩下干干净净的花枝花叶花朵和泥土,还要给她认为柔弱的花枝细心地绑上竹片。女儿回来一定会责备她:“你这样走过来走过去,爬上爬下,摔倒了谁负得起责任?”这爱哭的女儿甚至差点哭起来。
——女儿现在这样批评她,说她思想落后,她也并不生气,但她一定要说完自己的见解,她这是性格。她真的觉得自自然然的河滩更好看,每天从这吊脚楼的后窗望出去,她看了快九十年,年轻的时候,哪天不在河里淘菜洗衣服?那时候河滩、河底都是光滑的鹅卵石。
女儿每天给她讲她看不懂的电视节目,他会连连说“原来是这样啊”,唯唯诺诺,表达着感激,不管看懂没看懂——她知道女儿成天劳累,每天还要给她讲电视!就这样大字不识一个,又不懂普通话的她,现在居然能看懂天气预报,天天吵着要看,偶尔还显摆一些新名词:大气层、结构……虽然用得不一定恰当,比如转播台出问题,电视能打开却没有节目,他又不认识荧屏上的通知,他就骂:“怪事!又没停电,有火光就应该有节目,这是谁又在作怪?”——这“火光”显然用错,当是“亮光”,但她绝对没有虚荣心,她并不希望别人夸奖,她总是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不被瞧不起。
可当她说演员们的生活好玩的时候,她那同样固执的女儿又和她扛上了:“你以为人家演员不辛苦?我看过采访他们的节目,有时候半夜三更就起床,大热天穿皮衣,大冬天下水拍戏!”
听她女儿这么一说,她赶忙笑起来承认自己的错误,他发自内心地说:“你说的是真的呀?——那真是辛苦,我们还没人家苦!”
她女儿又不高兴了:“成天操心这个,操心那个,怎么不操心一下自己?不给你吃剩饭就骂人!空调不开,电扇不扇——大电扇不扇,买个最小最小的还是不扇!”
52.社会
在一些人努力变好的同时,一些人在努力变坏。
53.大结局
若干年后
文学名著再一次被筛选
图书馆实在装不下
大学生仅仅要记住经典作家的名字
也需要耗费所有的学习时间
于是再筛选
虽然那些名著都是不可多得不可替代
图书馆和大学教材也不得不忍痛割爱
被抛弃的名著堆满废品收购站
以致老板很不耐烦
聪明人想到去网络阅读那些不再产生的名著
却发现
网络在2024年
早已崩溃
54.生命面前的差距
多年以前,央视有一个不太热闹的频道——西部频道,主持人是董卿。
但可以看出这主持人很有实力。
到今天她已经红得发紫,春晚的一切都似乎与她有关,她甚至享有在落选选手中,一票决定谁死而复生的特权。
在《挑战不可能》这档节目中,她和名震世界的神探李昌钰、台湾巨星周华健担任评委,投票决定挑战选手能否进入“荣誉殿堂”。
从这档节目的第一季精编里我们看到智利选手约翰富恩斯特带着他的爱犬凯瑞前来挑战。
凯瑞是一条拿了证书的医疗犬,它的工作是陪伴、安慰那些患了绝症的老人和小孩。凯瑞这类金毛犬的寿命大约12年,凯瑞已经11岁,相当于人类77岁。
上场后凯瑞首先向“场上最美的女人”献花,它直立着走向评委席,“双手”奉上鲜花,然后直立跳跃退回,继续直立8字绕保龄球瓶,最后完成它和主人共同的挑战项目。
这一切做完凯瑞已是气喘吁吁,但它像所有敬业的和有教养的人一样,恭候评委的裁判。
它挑战的项目是和主人一道跳一曲拉丁舞,它跳得很成功,不但翩翩起舞,而且严格保持和主人的动作对称或平行。难度最大的是背对背的对称,虽然看不见主人的动作,但它完成得准确流畅。
这样上场后几乎一直用后腿站立,全靠后腿支撑身体,只能在舞蹈中偶尔接触主人的手稍微休息,所以主持人撒贝宁说它一定很累。他宣布:“挑战成功!”
第一个投票的周华健按了通过键,并激动地说出他的理由:没有想到人和动物的关系可以这样升华的!
第二个投票的是董卿。她莫测高深地认为凯瑞和他的主人约翰富恩特斯的挑战属于“表演”,“没有太多挑战的难度和高度”,只能祝他们在人生的大舞台永远跳下去,快乐地生活。说完头大幅度摇摆着相当做作地按下否定键。
凯瑞马上觉察到主人失望甚至痛苦的表情,立刻站立起来,用右前爪拍了一下主人的左臂,然后与主人相握,像在说“别难过”。
但它并不知道,也许它的主人是在为它难过,因为它也许永远不再有机会!
此时此刻,周华健和李昌钰表情尴尬,刚才大声叫好的观众则面面相觑。
李昌钰博士大概为了照顾董卿的情绪,立刻把不快的表情转变为开心的笑容,并一直笑着说出一句话,意为凯瑞生命已经走到极点,它为人类的生命作出那么多贡献,给那些“受伤”(这个词用得多好!)的老人和小孩带去那么多欢乐,它的生命就要完结,但在对人类的生命上它已经挑战到极限。
大概又是为了照顾董卿的情绪,他以搞笑害羞的动作按下通过键。
二比一,通过!
周华健评委挥拳欢呼,全场观众掌声雷动!
有年轻观众热泪盈眶!
其实董卿的主持依然优秀,应对敏捷,妙语连珠,有着独立的判断与表达,虽然在名誉地位稳固后未能免俗,以致多了一点程式化与傲慢做作。
同一场节目的第一个挑战者,是一个中国选手、攀岩运动的世界冠军。他在挑战失败以后,顽强地用刚刚受伤流血的手,为观众作了两次精彩绝伦的表演,并发表了长中国人志气的感言,董卿立马站起来鼓掌,周华健、李昌钰也随之起立,三人一致鼓掌通过。
董卿看到了世界冠军流血的手,却没有看到医疗犬就要终结的生命?
喷子:“什么菇凉?她就是个公交车!”
愤青:“科学家还没这戏子有排场,蓝瘦!”
喷子:“蓝瘦你麻痹,装!”
愤青:“nc!啥也不懂!”
喷子:“你才nc,你全家nc!”
愤青:“像你这样的多了,咱国家肿么办?细思恐极!“
喷子:“肿么办?凉拌!装,继续装!你个蛋白质!”
愤青:“lm!”
喷子:“lr!”
愤青:“sjb!“
喷子:“你酱紫的才是sjb,你是wc!”
愤青:“7456!”
喷子:“3q!”
愤青:“‘通常愿意留下来跟你争吵的人,才是真正爱你的人’!”
喷子:“‘等待你的关心,等到我关上了心’。”
愤青:“不可思议!”
喷子:“不,可思议!”
32.照相
暑假,读大一的小王和她70多岁的祖母照了一张相。她说这张照片应该叫“岁月”,她祖母说这张照片应该叫“岁月不饶人”。
33.期末考试以后
李红的儿子读初一,放假回来,李红连忙问:“考第几名?”她儿子说:“倒数第一!”
李红大惊失色:“啊!怎么搞的?”
她儿子笑了:“我还没说完啊,倒数第一……的周龙比我低49名!”
李红回过神来,连忙问:“你吓我啊?——全班多少人啊?”
“50个。”她儿子又笑起来。
“你到底是学霸嘛,不会落后的!”李红说,擦了一把汗,继续做饭。
以往,李红儿子的同班同学周龙回到家里,他妈妈一问,他就答道:“第一!”
他妈妈就不再往下问。
这次周龙回到家里,他妈妈照例问他:“第几?”
他回答道:“第二。”
他妈妈就很高兴,连忙问道:“真的假的?”
他说:“我哄你干啥?钟老二没考。”
他妈妈问:“咋了?”
“病了呗。”
他妈妈就不再往下问,低头说:“唉,还是第一啊!”
34.用现代化怀旧
孙大妈在北京的儿子给她买回来一个智能手机,她虽然还不太会用,但已经爱不释手。
她拿手机给张大妈看,顺便请教玩手机的技术。
张大妈一看孙大妈的手机牌子挺吓人的,好生嫉妒,但她把自己的手机一扬:“微信!你要学会玩微信!不然的话有手机等于没有,再好的牌子也糟蹋了!”
“我儿子是说很贵的哩,可我连电话都还不怎么会打呢!微信大家都在说,怎么玩啊?好复杂的吧?”
张大妈高兴起来:“很简单很简单!”说着挺熟练地点开一个笑话,她们的头凑在一起观看。笑话说一个四川人——她们的老乡,到北京看病,医生让他说说他的病情,当他停顿的时候,北京医生让他“说下去说下去”,他竟听成四川话的“梭下去”,于是身体往下滑,一直滑到地上,还问医生“还梭不梭?”。
她俩笑成一团。
最后张大妈说:“你还要学会聊天——按住说话就行。你还要学会把好东西发给人家——你先要会加好友。你还可以找老电影看——《地道战》你多久没看过了?《闪闪的红星》呢?《五朵金花》呢?”
孙大妈说:“你看真是好复杂,又按又发的,几十年的电影哪里去找!”
张大妈连忙说:“你天天跟我学就行了嘛——《扬鞭催马运粮忙》多久没听过了?”
孙大妈抬头一想,说:“好久好久了!”
张大妈立刻搜出这曲子来,那久违的笛子独奏穿过几十年的时空在她们耳边回响,让孙大妈感到时光倒流,仿佛回到她的青春。
“不过你得安歪法,这样用流量很费钱的!”张大妈在乐曲声中说道。
“什么歪法正法的?快放快放!”孙大妈还陶醉在穿越而来的笛子独奏里,仿佛她正是一个风华正茂的知青。
张大妈放完《扬鞭催马运粮忙》,又搜出一首《柯山顶上飘白云》,再搜出一首《蝴蝶泉边》,甚至搜出一首在孙大妈看来根本不可能搜到的《金雀银雀满天飞》,孙大妈不由得万分惊喜——她听到这首歌的时候还几乎是个婴儿,所以许多人是不知道有这样一首歌的,她甚至想过也许此生再也听不到这首只有模糊记忆的歌了。
张大妈说:“真的是太优美了,我几乎天天听!”
“真的?你为什么不早一点告诉我?——自私!”
张大妈低下头,又讨好地搜出她们当年的偶像,那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影明星的生平和轶事,让孙大妈看得啧啧称奇。
玩了快一下午,她们像逃学的小学生一样,突然发现自己的错误:居然忘记去接她们读小学的孙子。她们连忙狂奔出了小区。
迎头看见大街上汽车的洪流,她们的心立刻回到现实,脚下的土地,因为各种各样车轮的滚动,腾腾作响。
孙大妈叹口气,说:“那个时候的大街,真的是好安静!”
张大妈连忙附和说:“就是就是!”
已到达小区门口的赵大妈钱大妈一帮人发现了慌慌张张的她们,便起哄道:“跑那么快干啥?帮你们接回来行不?”
她们连连摆手。
35.卧谈会
甲同学:“学霸是什么?”
乙同学:“就是学习最好的呗!”
丙同学:“学习最好怎么称霸?”
乙同学:“你以为是称霸武林啊?”
丙同学:“什么事都要讲道理,嘴也不会吵,架也不会打,就知道搞学习,还能称什么霸?”
乙同学:“人家是在学习上称霸嘛——这都不懂?”
丁同学:“什么叫称霸?什么叫称霸?就是被大个子欺负吗?”
戊同学:“那你是不愿意受欺负才不当学霸的罗?”
丁同学:“我是当不成学霸才不受欺负的好不好?”
己同学:“那我是不受欺负才当不成学霸,哈哈哈!”
庚同学:“狐狸吃不到葡萄!”
辛同学:“就说是酸的!”
甲同学:“就说是甜的!”
乙同学:“呵呵!”
36.山村故事
柔和的空气中,
绿色的草叶被翻地的农民
弄进黑土。
天空白得响亮,
色彩四处飞溅。
阳光无有目的的照耀,
却写出生命
——这包含一切的作品!
朝生暮死的蜉蝣,
成虫只能活上一天,
它正在完成,
短暂的生命。
这地球上
最原始的昆虫!
37.光标驱虫和猫叫驱鼠
龙游浅上网,一只蚊虫飞到电脑显示屏上,他就用光标去驱赶那只蚊虫,蚊虫却一动不动。
此事传为笑谈。
不久,邻居家发现老鼠。龙游浅就从网上把猫叫声下载到他手机里,然后到邻居家里去播放。
邻居家老鼠的动静就消失了。
他望望前来看热闹的人们,发现那些讥笑的眼神并没有什么改变。
38.嫉妒的故事
春秋时候,郑国攻打许国,郑国主将颍考叔一马当先,挟着大旗登上敌方城头,一时帅呆了,酷毙了!
落在后面的副将公孙子都一见,妒火中烧,于是弯弓搭箭,一箭射中颍考叔后背。颍考叔从城楼倒栽下来,送了性命!
其实,公孙子都少年英俊,也很有本事,只是不如颍考叔。
战国时候,公孙子都和颍考叔转世,一个叫庞涓,一个叫孙膑,他们是同学,并且“有八拜之交”,“情同手足”。他们读的军事专业,导师是鬼谷子。
那时候孙膑还不叫孙膑,“膑”是弄掉膝盖骨的刑罚,不知是锯掉敲掉还是砍掉,反正很残忍,所以他是后来被弄掉膝盖以后才叫孙膑的。
庞涓和孙膑都很优秀,而孙膑比庞涓更优秀一些。庞涓研究生毕业后在魏王那里找到工作,孙膑则继续读博。后来别人向魏王举荐孙膑,庞涓很不高兴,可等孙膑一到来,他就对孙膑说,是我举荐的你啊,于是孙膑很是感激,连声说谢谢谢谢。
庞涓暗中陷害孙膑,竟然让魏王弄掉了孙膑的膝盖。
可是,技不如人的庞涓仍然被没有膝盖骨的孙膑搞死。
许多许多年以后庞涓和孙膑转世,一个叫康生,一个叫郭沫若。
康生大概见故宫博物院、杜甫草堂、泰山无字碑这些游人如织之地都是郭沫若题字,中国书店、中国银行这些很牛的机构也是郭沫若题写,于是说:“我用脚夹根木棍都比他写的强!”他还把这句话搞成书法条幅。
康生这话也是事实,他的字一看便知是“功夫字”,在书法的技术层面非常了得,真比郭沫若强,算得屈指可数的大家,可是,书法虽然绝大多数的成分是技术,但又不仅仅是技术,甚至技术以外的那小部分起着决定性作用。
再说,康生的话也说得气急败坏,有失风雅。
全中国文章写得最好的,据民国评论家说有五个人:胡适、鲁迅、郭沫若……。郭沫若骂鲁迅“不得志的法西斯蒂”,鲁迅回骂郭沫若“才子加流氓”,连会骂人如鲁迅,那“才子”二字也无法去掉。郭沫若骂沈从文,沈从文回击,但仍然承认郭是个诗人。
郭沫若作为诗人,是中国新诗的最主要开拓者之一,他的新诗集《女神》曾经惊动中华,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郭沫若作为剧作家,他的《屈原》、《棠棣之花》,都曾经轰动一时,风靡全国。
郭沫若作为文字学家,“不仅对田猎卜辞等若干甲骨文专题领域起了开先路的作用,而且整体上开辟了甲骨文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新天地”。
所以许纪霖先生说:“要论才气,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当中,郭沫若当仁不让排第一,集科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诗人、作家、剧作家、评论家各类桂冠于一身,有些是官家送的,但大多倒名至所归。”
也就是说,就一个书法家的“综合素质”而言,康生难望郭沫若项背,而字虽不能表现书写者品质的好坏,但一个人的所有悟性、修养、格局,会在一举一动所形成的一点一划和结体布局之间表露无遗。
苏东坡评价他自己的书法,“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就是说自己写字无根据,不过是信手写来。比如他好用侧锋——这是今天每一个书法教师都要给学生纠正的毛病。
所以黄庭坚嘲笑苏东坡的字是“踏死蛤蟆”,苏东坡回击,说黄庭坚的字像“死蛇挂树”。
可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是“天下第三行书”,第一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第二是开书法新风的颜真卿所书的《祭侄文稿》;至于“死蛇挂树”的黄庭坚书法,今天已拍卖到最高价,创中国艺术品世界拍卖纪录。
从有法到无法,不是极大的天才真是无法跨越。
本不应该说得太多,但考虑到郭沫若在非常时期失去了两个儿子,康生则“一贯正确”,恃宠而骄,竟说出那样凌辱郭沫若的、小气的话。
今天也有个姓郭的,郭敬明。
他初二发表诗歌,高中时两次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蝉联一等奖并开始网络写作,在文学网站发表许多网络作品,同时,出版散文集,还在纸质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蝉联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只有两个,并且另一个不是韩寒。
此后,他写小说、办杂志、办公司都很成功,小说上过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三,曾经蝉联作家富豪榜第一名,《纽约时报》称他为“中国最成功的作家”。
他拍电影,自编自导甚至参演,常常创造票房纪录,他的处女作《小时代》就获得了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新人导演奖。
他居然导演范冰冰。
于是,出现黑他的人群。
他们叫他“郭四娘”,他们编了很多段子,他们嘲笑他的身高。
他们拿他和刘翔、姚明比,还说韩寒上厕所总是被粉丝认出来,正在撒尿的粉丝突然一转身,大叫:“这不是韩寒吗?”于是韩寒的裤子被尿湿。郭敬明也在厕所被认出来,粉丝转身大叫:“这不是郭敬明吗?”于是郭敬明的头发被尿湿。
与上面三个故事里的嫉妒者相比,郭敬明的嫉妒者们虽则生动形象,但未必写得出新概念获奖作文;写得出获奖作文,未必能蝉联一等奖;能蝉联一等奖,未必写得出畅销小说;写得出畅销小说,未必能编写电影剧本;能编写电影剧本,未必能做导演;能做导演,未必能获奖:所以郭敬明是矮个子和平民的荣耀。他要成功,比别人更难。强调他的缺陷,反而是在衬托他的成功。人身攻击,矮化的不是对手而是自己。
郭敬明气愤地问道:“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
我一个律师朋友曾经斥责一个嫉妒者,说这嫉妒者“连嫉妒的资格都没有”。
鲁迅先生说:“庸众对于天才的战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39.一切都会痛
华儿说:
“你们别不信,所有一切都会痛!
“滚烫的开水倒进杯子,杯子会喊痛的,就是不锈钢的杯子,也会喊痛。我往不锈钢杯子里倒开水时听见他发出连续不断的啊啊啊啊的声音,痛苦绝望,直到你住手。
“你把头天的剩水泼在石板上,她会发出猝不及防的的声音,——一声短促的‘呀’!”
40.被网络诈骗
指头一动,损失惨重!
41.发微信
阿方这人很善良。她刚学会玩微信,见朋友们把那些有趣的,有用的发给她,她好高兴,于是加倍发好多好多的微信给朋友们,只要她认为好的就发。
他丈夫劝她不要那样,她感到大惑不解:“我这不是报答人家吗?我还花了好多时间呢!”
他丈夫说:“你都知道时间宝贵,为什么老是打扰别人呢?你以为别人不烦吗?”
42.改运
龙游浅在单位总是被诋毁,他很瞧不起那些吃饱了没事干就在背后说他坏话的人,他认为这些人无知,但他对这些人毫无办法。这些人志趣相投,抱团结伙,他们的意见代表着最普通的人们对人生的见解。他们认为龙游浅一切都错,甚至认为他非常可笑。
单位上新调来一个人,这人一心想在科室,可就是因为他没文化才从上一级单位下放到这里。单位头头很不愿意要这个人,甚至在这个人来报到那天把他的行李拎到单位门外,请他到别处去高就。
最后这个人被勉强留了下来,成为一个看门人兼清洁工。
这人的妻子在研究所工作,觉得很没面子,就闹着和他离婚。
龙游浅非常同情这个人,就主动和他接近,了解到他爱写诗,但觉得他还像所有初学者一样写得非常做作和幼稚。
有一天,龙游浅从报刊上看到诗歌比赛的通知,就告诉他,并精心为他挑选和修改作品。
让人喜出望外的是,被龙游浅修改了三句半(这“半”是标题)的五句诗歌终于获奖,龙游浅又为这获奖者精心挑选头像。
龙游浅还马上把这消息告诉了单位头头,并建议让这终于被发现的诗人当伙食团长。
单位头头采纳了龙游浅的建议。
单位上一个女同事,龙游浅认为她非常善良,而头头要将她下放到乡下去。龙游浅立刻又同情心大发,主动去接近这女人。后来这女人在只有他们两个人在办公室的时候突然对龙游浅说:“还不如死了好!”
这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让龙游浅非常担心,但通过几天的询问,也没搞清楚到底是因为这女同事老公有外遇导致她工作不能专心还是因为她要被下放而老公才有了外心。
龙游浅苦思对策,生怕这女人真的寻了短见。
后来这女人居然投水,是一位好心的船工救了她。
龙游浅急中生智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增强这女子的自信。
他对这女子百般劝慰,夸她貌美如花。
可仍然不见效,她已经失去了自信。
龙游浅于是假戏真做,向这女人展开热烈的追求。
在办公室不能说得太多,他们就到郊外散步,又怕被人发现,龙游浅就给她写了很多“情书”。
这女人渐渐变得容光焕发,不仅找回自信与尊严,脸上还出现傲慢的神色。
龙游浅见大功告成,非常欣慰。
那晚散会以后,他和那女人离开单位回家,刚走出单位大门不远,那女人就告诉龙游浅,单位上有人在背后拼命说他的坏话,她并说出了那个领头的人的名字。
龙游浅大吃一惊,这个人是他最要好的朋友!
他倏然记起这个朋友在他尚在外地工作的时候,曾经让他买一些肥皂回来——当时工业品紧缺,凭票供应。不幸龙游浅对这一类“俗事”向来鄙视,从不放在心上,以致忘记了这朋友的请求。再说他乘车最厌恶携带东西,认为像个家庭妇女或小贩。
他想:“这有什么?就是我父母叫我买我也未必记在心上,更何况很可能是当时没法找到足够的工业品票!”
他进一步回忆起那朋友见他没带回肥皂,却并没有提醒他,此后也不再提起——现在想来,这样就更加可怕!果然这朋友对龙游浅的态度“莫名其妙”地大变,而龙游浅调回本地工作又恰巧分到这朋友的单位。
经这女人一说,龙游浅恍然大悟。
龙游浅想:真是渺小!他知不知道假如生死关头,连生命我也会为他付出啊!
龙游浅回忆起和这朋友的结交,也是开始于他对这朋友的同情。当时这朋友被下放到偏远的乡下,而龙游浅也正好在那里当知青。年轻的龙游浅目睹这位出身农家、穿着打补丁衣服的朋友在拿出工业品票购买针线的时候,供销社的售货员居然不卖给他,大概认为这“农民”的工业品票来路不正。
血气方刚的龙游浅同情心和正义感爆发,他说明情况,大骂售货员,让这朋友买到针线,并送这可怜兮兮的朋友回单位,路上这朋友告诉龙游浅,他“是孤儿”,“负担很重”,龙游浅于是益发同情这不幸的人。
龙游浅检点自己,觉得没有什么大节问题对不起朋友,且朋友的“负担”都已转化为回报,他的子女个个都有了工作,他现在是单位的地头蛇,连头头也让他三分,因此他现在早已不再是一副可怜相早也不木讷口吃,他在单位趾高气扬能说会道。他甚至恩将仇报,莫名其妙地四处诬告提拔他的同学兼朋友——这个人是他和龙游浅共同的朋友和共同的上司。后来他被撤职,龙游浅虽然不知就里,却又义无反顾地站在了这“孤儿”一边,以致得罪了那位主动将他从外地调回来的上司朋友。
有一天,单位头头找到龙游浅,脸色非常难看,她还没有说话就几乎哭起来:“你推荐的什么人啊!拿着菜刀跟着我追!”
“什么?”
“他账上有两千元不清楚,我过问了一下,他就……”
龙游浅去找这诗人兼伙食团长,想不到这人振振有词,好像反而全社会都对不住他。
这个人后来终于离了婚,龙游浅就让另一个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女朋友。
龙游浅又建议他参加在职函授,并和他共用书本——龙游浅认为自己工资比他高些。
不久,那另一位朋友找到龙游浅,非常生气地告诉他,诗人兼伙食团长睡了别人一个月就不干了!
龙游浅隐隐感到自己似乎错了。
他于是下定决心不再理睬诗人兼伙食团长,当这人请他看稿子时也只说好话,不再指出缺点。弄得那精明的诗人兼伙食团长很不高兴,甚至在龙游浅不对他作品提意见的时候骂起来,随即加入到诽谤龙游浅的行列并成为骨干,甚至添油加醋散布龙游浅的隐私。
龙游浅在单位接连失去两个朋友,年仅27岁的弟弟又因放弃休假参加抢修发电机组牺牲在工地,接着父母相继离世。
连那已经站稳脚跟的女人也不再理睬他,单位的人们对他指指点点。
在这一连串沉重打击之下,龙游浅实在斗不过这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稀里糊涂放弃了抵抗,对排斥他的人表示出谦卑的态度,终于有一两个人对他发生好感,而在对他有所了解之后,与他友好的人越来越多。
人们告诉他:
第一,在那诗人得奖的第二天,就到处对人说:“其实不改还要好些!”
第二,那妇女拿了他写的情书去丈夫面前炫耀自己的魅力,她丈夫已把龙游浅告到单位。
第三,因为肥皂和他反目成仇的那个老朋友,曾经许多次对单位的同事们说龙游浅瞧不起农民。
想到单位上90%的人农村出身,龙游浅先生再一次恍然大悟。
但他自认为从来尊敬同情农民,认为农民是全社会的衣食父母,只不过他认为单位上一些人已经变质,说过“变种农民”之类的话。
43.中国人民很行
那个伙食团长兼诗人总是故意把“中国人民银行”读成“中国人民很行”,起初大家都笑,后来就不怎么笑,终于有人说:“你也很行!”
他才不再说这个笑话。
44.占便宜
老侯眉飞色舞,得意洋洋地走过,街道两旁的邻居就知道他一定又占了便宜。他尖嘴猴腮绿豆眼,一辈子占便宜。
他祖上没一人当兵,上山下乡他仗着成分好坚决不去,下岗解体他赖着不走,低保他要吃到最高。
他说:“什么政策?政策还不是人定的!”
45.智能世纪
机器人做工,机器人做饭,机器人管家,机器人照看、接送孩子,机器人辅导孩子学习……人类只须负责享受生活和写诗,可是这样一来,人类反而再已写不出诗歌。
46.最好的朋友
龙游浅上一次带了一个朋友来餐馆吃饭,点了四样菜。
这次龙游浅又带了一个朋友来吃饭,点了十一样菜。
他怕朋友抢着付钱,装着去催菜,在厨房把钱付了。
老板说:“这回是最好的朋友吧?点这么多菜!”说着把零钱找给他。
“不是,一般朋友。”他接过零钱,回答道。
“那还有更好的朋友?”老板又问。
他回答道:“上一次那个朋友才是最好的朋友。”
老板大惑不解。
47.不为人知的美德
雯先生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很高,他追求“慎独”,不苟言笑,并且认为不宣扬的、不为人知的善行才是真正的善行,所以他从不谈论自己,以致人们在他76岁去世的时候竟不知道他15岁就开始教书,更不知道他本是“承祧两房”的地主少爷。他在15岁的时候离家出走,声言“不吃剥削阶级的饭”,步行几十里到异乡教书,16岁和一位穷人朋友一道,身背稻草和书箱,步行几百里到省城考省立师范,考了全省第一名。
追悼会上,那个和雯先生一道步行赴考的老朋友勋先生捶胸顿足,说是“从此失去了做人的良师”,他女儿、女婿怕他悲伤过度,连忙将他抱住,不让他再发言。
老教师徐大庭接着发言,说是“雯先生当年小小年纪,考得全省第一,真真是荣光桑梓!他其实是我地‘四大才子’之首,在座教育局胡局长的父亲当年屈居第三。还有,雯先生当年被撤销校长职务,实在是太过正直!他学校的礼堂,居然悬挂国共两党抗日将领肖像…….”
教育局管档案的和负责起草悼词的都站起来作了证实。
勋先生挣扎着站到台上,补充道:“他说:‘只要是抗日的,就应该挂!’”
补充完毕,勋先生本该走下台去,可他忍不住继续说道:“其实,他的两个弟弟,都在国军:一个黄埔军校的,一个青年远征军!”
参加追悼会的人们终于忍不住发出“啊”的一声,这声音在殡仪馆的宽阔礼堂里回荡。
这些事,就是雯先生的儿女们也是第一次听说,儿女中年龄大一点的也只是依稀记得家里挂过“书香门第”的匾,并且有过一个“抗战到底”的铜牌。
雯先生的年迈的弟弟在台下早已泪流满面,他知道当年那个黄埔军校的弟弟死后,部队送回了他的一把中正剑、一套新军装和一块“抗战到底”的铜牌,而那个远征军的弟弟,是正读着书投笔从戎的,他到了缅甸前线。
写地方志的焦先生补充道:“翻遍档案,雯先生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人投诉的校长,他一身清白!”
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补充说:“雯先生是我地师范学校第一任校长,并且任上曾经在全国中央报纸发表教育文章,可是编写校志的老师误把他当做第二任,他去信指正,意见不被采纳,他并未有任何激烈反应,而开拓我地教育,雯先生功不可没!——他不仅是第一任师范校长,她妻子也是最早的中心校校长,我地第一所幼稚园,还是他们极力促成兴办的!”
勋先生再次忍不住走上讲台,说是雯先生曾经为全县在职进修教师面授,当年交通不发达,他又不会骑车,十多年间一个绿色大邮包,一把油纸伞,走遍千山万水!”
勋先生又说,雯先生退休后,在文化馆和他一起清理善本书,夜里还给供销社青年文化补习班上课,并且支持退休的妻子搞好文化站的工作,他妻子——那个年轻时在师范校学习刻苦,因此多才多艺的退休教师,把文化站办成了省先进文化站,连全国知名作家、本省作协主席都来采访。
会场上再次传出“啊!”的叹息声。
接着当年五七干校的负责人发言,他回忆雯先生在五七干校已是年过半百,一介文弱书生,从头学起,挑粪、种地、喂牛、养鱼……很快干得像模像样。后来返回教育战线,让他教初中的小娃娃,他又从头学起,毫无怨言!
徐老教师长髯飘飘,站上讲台补充道:“雯先生年轻时也是头角峥嵘,老来是不为名利争斗——别以为他好欺负!”
不久,雯先生妻子——这也曾经当过校长的老教师、文化站站长,也去世了。她生前晚上和丈夫一道为青年职工补习文化,白天在文化站开文化茶园,辅导女子龙灯队排练节目——其实不管哪个单位排节目,只要请她,她都义务前往辅导,无论乐器、歌舞,她都尽心尽力,她读书时家庭贫穷,学费来之不易,就抓紧点滴时间,学会了浑身的本事。
他们的儿子清理遗物,发现了他父亲写诗的笔记本,由于他现在练习书法,第一次认识到父亲书法的不俗,从而回忆起父亲不像现在那些对书法一知半解的人却总是夸夸其谈,他从不谈论书法,而那些诗歌,也无非记录民间疾苦。那用来写诗的笔记本最后一两页字迹残缺重叠,他想起来那是父亲几乎失明的时候摸索着写的,由此他想起父亲去世那天早上虽然万分痛苦却镇定地打开收音机最后一次听新闻。他又发现父母当年的学生写给他们的信。其中一封先是控诉某主任当年对他们的歧视刁难,后面说“可是老校长最不歧视贫穷学生,最最关心我们,还要暗中给予帮助”,表达他们由衷的万般感激。有的学生还回忆他母亲的多才多艺和勤奋节俭,说是各科的课,他母亲都能够上,作为校长,语、算、图、音、体,哪门课的老师请假,她都能够代课,还要亲自辅导各班节日表演的文艺节目,辅导学校的鼓号队,亲自制作地球仪、三角板、圆规等等教具,“老校长糊的那地球仪,像新华书店买来的!”
现在父母的学生们已经是七老八十的退休教师,满脸皱纹、白发苍苍,他们中有的人常常抓住他们这个儿子的手说:“你爸爸妈妈总是在没人的地方,悄悄塞钱给我啊!”有的人说了一次,下次照样再说。他们都老了,而且,他们现在知道了,那个所谓地主家庭媳妇的女校长,其实出身县城北街最苦的贫民家庭。
而在雯先生的家乡,人们只知道一个瘦得很厉害的沉默寡言的老年人去世了。
48.轰动一条大街的纠纷
曾老太心脏不好,最怕热闹。
那天隔壁邻居家做生,来了很多客人。那是一户到街上租房以照料儿女读书的农民人家,乡下人吃饭喝酒是讲究气氛的,他们敬酒罚酒,小孩高声喊叫。
曾老太一个孤人,感到心脏难受,她就到隔壁请求邻居家小声一点。
而喝酒的人们自制力是很差的,加以他们从来在四面八方很远没有邻居的乡下屋子里和地坝上吃饭请客生活惯了,一时实在难以改过来。
这曾老太是从不吃亏的人,于是像街上绝大多数妇女处理这类事情那样破口大骂起来。
想不到这种在街上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对乡下人不起作用。乡下人们粗门大嗓,只顾高声阐述自己的理由,不理睬曾老太污言秽语中恶毒的细节,不在乎她的血腥诅咒,他们认为有客人到来,热闹一下,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小事!他们认为曾老太在邻居有客人的时候这样骂,缺德,不讲礼,对不住邻居。
一家又一家的街坊都跑过去,在了解纠纷缘由之后,都指责曾老太做得不对:一是不该破口大骂,二是那家人并非天天有客,热闹一下,有什么不可以?哪有这样做邻居的?你敢保险你家不来客人?
曾老太真是有口难辩,她认为这些乡下人——赶来排解纠纷的人们也全是是因为农村学校被撤并,为照料子孙读书新上街租房的乡下人——不懂得心脏病的危险:“出了事你们负不起责任!”
让她想不到的是,最后一个赶到的老街坊,那个从未在争吵打斗中战败过的铁工厂退休老工人,也说她不对,只不过语气比较委婉一些,那严厉出名的老太婆放低声调说道:“你也是,你没地方走一下吗?何必斗着在这里闹?是邻居就应该互相让一让。”
49.诚实的色狼
有人指责张来对美女目不转睛。
张来对此不以为意,他反而觉得他要比其他男人诚实,因此品德更好。
50.该打?
孙九儿动不动在这街上发出她银铃般的笑声,她对生活非常满意。
在送儿子上学以后,她特意安排一个时间来教训她的狗狗。
她打得那从未挨过打的狗狗哀叫起来,那声音如同人受到天大的委屈的时候所发出的愤怒的哀号。
邻居老太婆走了过去,问狗狗道:“犯什么错误了?”
“他一泡屎,夹都夹到回家来屙!”孙九儿像指着儿子一样指着垂头丧气的狗狗,“你问问他我冤枉他没有。”
邻居回过神来,想了想,指着狗狗骂道:“你他妈该挨打!那么宽的地方你不屙你回家来屙!”
停了停这老太婆又恶狠狠地补充道:“该打该打该打!”
骂完后她大笑起来。
闻声而至的邻居们哄笑着一叠连声地附和:“该打该打该打!”
这时孙九儿抱起狗狗,开始抚摸他的头部和他刚挨了打的臀部,安抚他,向他道歉。
老婆婆和邻居们见状,连忙走掉了。
孙九儿其实非常爱她的狗,刚刚从农村到这街上来租房的时候,怕他受街上的狗欺负,拉屎也不让他上街,更不许他跑到附近的河滩去。
想到这里,他认识到是她自己的错,不由得万分内疚,于是对狗狗加倍爱抚,把他抱在胸前。
但外表聪明伶俐的她,其实非常没有主见。是那个刚刚走掉的张老太婆告诉她要教会狗狗到外面去拉屎。66岁的张老太婆是这街上的老居民,祖祖辈辈在这里居住,孙九儿对她言听计从,并且以为狗狗到外面拉屎是街上的规矩。
51.善良
方的妈妈87岁了,她说:“好好的河滩要修成河堤,东一块西一块,硬梆梆怪难看,哪像过去遍河坝都是小石头,又好看又自然!”
方说:“人家还没修完,人家总是为了整体的美嘛!听说对岸也要修,到时候两岸一样,整整齐齐的,怎么不好看?”
方的妈妈撇撇嘴:“整体?几千万年都那样,还比不上你那个整体?”
方的妈妈一只脚瘫痪前是非常能干的,一个人包揽了一大家人的家务,做饭洗衣,还同时照管三个尚未上学的外孙,让丈夫、三个女儿、三个女婿,统统去上班。早饭后,床上睡一个,背上背一个,手里牵一个,到至少一公里外的农贸市场去买菜,穿过镇外车辆呼啸的国道,到达喧闹拥挤的农贸市场,买了菜回来,真是每天惊心动魄而又平静自然!
他做事麻利泼辣,做饭软硬干湿恰到好处,做菜美味可口,因此没一个女儿愿意离开这个家,女婿们也是。她总是没完没了地数落他的丈夫,认为他这也做得不利索,那也做得不漂亮,而其实他丈夫在工厂是最能干的业务骨干老师傅。
她最瞧不起的是她的二女儿——方。
方虽然勤快节俭,成天像他妈妈一样一刻不停地干活,早上和她妈妈一样吃头天的剩菜剩饭,但显然不如她妈妈能干,效率很低,做的饭也没人爱吃。
“摸,摸,像你这样摸的人就是师娘,贪生怕死!”她当着二女婿数落那慢性子的二女儿。“摸”是做事慢,效率低的意思;“师娘”,是教书先生的老婆的意思,做事像读书作文,慢条斯理。这时候方正在慢慢地切着萝卜丝,怎么也快不起来,而二女婿也真的是个老师。她不留情面一把夺过女儿的菜刀,三下五除二搞定,咄咄咄咄,一堆均匀纤细的萝卜丝出现在菜板上,菜刀一挑,立刻全部落进筲箕,撒上盐,就等着一会儿挤干水用辣椒油、花椒粉和白糖、味精凉拌。
其实她非常爱自己的老公和女儿,谁要欺负他们,他一定和别人拼命。她曾经把两个女婿赶出家门,其中一个还是被像押解犯人一样反扭着双手推出去的,就是因为那两个女婿和她女儿吵架。
现在她老了,快九十岁了,一只脚瘫痪。她想不到最后落到她最瞧不起的二女儿手里。二女儿六十岁,退休五年了,从还没有退休的时候开始,十多年来都是她这二女儿一个人在照顾她。但自从她不能做事之后,她再未责备数落过女儿一句,他不是害怕女儿丢下她不管,他知道女儿绝对不会丢下她,她只是认为“自己不干活就没资格说别人”,“饭好吃不好吃?不好吃就自己去做,是对的就不要光卖嘴巴劲!”女儿给她夹的菜,无论如何她一定吃完;女儿给她舀的汤,她一定喝得干干净净。女儿老是舍不得头天的饭菜,每天早上吃剩菜剩饭,却给她煮汤圆或面条,她也是知道的,但是说不听,谁叫她自己年轻时给女儿做下榜样呢?
女儿买菜去了,她就拖着瘫痪的那只脚,艰难地一寸寸挪动,偷偷地干活,在水龙头下洗碗,洗完擦干放到碗柜里,或者把女儿洗了的内衣清洗干净晾好,甚至上楼浇花除草。她细心地用手拔草、细心地剔除枯枝枯叶,哪怕半片黄叶甚至一丁点残叶也不放过,把花盆拾掇得寸草不生,只剩下干干净净的花枝花叶花朵和泥土,还要给她认为柔弱的花枝细心地绑上竹片。女儿回来一定会责备她:“你这样走过来走过去,爬上爬下,摔倒了谁负得起责任?”这爱哭的女儿甚至差点哭起来。
——女儿现在这样批评她,说她思想落后,她也并不生气,但她一定要说完自己的见解,她这是性格。她真的觉得自自然然的河滩更好看,每天从这吊脚楼的后窗望出去,她看了快九十年,年轻的时候,哪天不在河里淘菜洗衣服?那时候河滩、河底都是光滑的鹅卵石。
女儿每天给她讲她看不懂的电视节目,他会连连说“原来是这样啊”,唯唯诺诺,表达着感激,不管看懂没看懂——她知道女儿成天劳累,每天还要给她讲电视!就这样大字不识一个,又不懂普通话的她,现在居然能看懂天气预报,天天吵着要看,偶尔还显摆一些新名词:大气层、结构……虽然用得不一定恰当,比如转播台出问题,电视能打开却没有节目,他又不认识荧屏上的通知,他就骂:“怪事!又没停电,有火光就应该有节目,这是谁又在作怪?”——这“火光”显然用错,当是“亮光”,但她绝对没有虚荣心,她并不希望别人夸奖,她总是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不被瞧不起。
可当她说演员们的生活好玩的时候,她那同样固执的女儿又和她扛上了:“你以为人家演员不辛苦?我看过采访他们的节目,有时候半夜三更就起床,大热天穿皮衣,大冬天下水拍戏!”
听她女儿这么一说,她赶忙笑起来承认自己的错误,他发自内心地说:“你说的是真的呀?——那真是辛苦,我们还没人家苦!”
她女儿又不高兴了:“成天操心这个,操心那个,怎么不操心一下自己?不给你吃剩饭就骂人!空调不开,电扇不扇——大电扇不扇,买个最小最小的还是不扇!”
52.社会
在一些人努力变好的同时,一些人在努力变坏。
53.大结局
若干年后
文学名著再一次被筛选
图书馆实在装不下
大学生仅仅要记住经典作家的名字
也需要耗费所有的学习时间
于是再筛选
虽然那些名著都是不可多得不可替代
图书馆和大学教材也不得不忍痛割爱
被抛弃的名著堆满废品收购站
以致老板很不耐烦
聪明人想到去网络阅读那些不再产生的名著
却发现
网络在2024年
早已崩溃
54.生命面前的差距
多年以前,央视有一个不太热闹的频道——西部频道,主持人是董卿。
但可以看出这主持人很有实力。
到今天她已经红得发紫,春晚的一切都似乎与她有关,她甚至享有在落选选手中,一票决定谁死而复生的特权。
在《挑战不可能》这档节目中,她和名震世界的神探李昌钰、台湾巨星周华健担任评委,投票决定挑战选手能否进入“荣誉殿堂”。
从这档节目的第一季精编里我们看到智利选手约翰富恩斯特带着他的爱犬凯瑞前来挑战。
凯瑞是一条拿了证书的医疗犬,它的工作是陪伴、安慰那些患了绝症的老人和小孩。凯瑞这类金毛犬的寿命大约12年,凯瑞已经11岁,相当于人类77岁。
上场后凯瑞首先向“场上最美的女人”献花,它直立着走向评委席,“双手”奉上鲜花,然后直立跳跃退回,继续直立8字绕保龄球瓶,最后完成它和主人共同的挑战项目。
这一切做完凯瑞已是气喘吁吁,但它像所有敬业的和有教养的人一样,恭候评委的裁判。
它挑战的项目是和主人一道跳一曲拉丁舞,它跳得很成功,不但翩翩起舞,而且严格保持和主人的动作对称或平行。难度最大的是背对背的对称,虽然看不见主人的动作,但它完成得准确流畅。
这样上场后几乎一直用后腿站立,全靠后腿支撑身体,只能在舞蹈中偶尔接触主人的手稍微休息,所以主持人撒贝宁说它一定很累。他宣布:“挑战成功!”
第一个投票的周华健按了通过键,并激动地说出他的理由:没有想到人和动物的关系可以这样升华的!
第二个投票的是董卿。她莫测高深地认为凯瑞和他的主人约翰富恩特斯的挑战属于“表演”,“没有太多挑战的难度和高度”,只能祝他们在人生的大舞台永远跳下去,快乐地生活。说完头大幅度摇摆着相当做作地按下否定键。
凯瑞马上觉察到主人失望甚至痛苦的表情,立刻站立起来,用右前爪拍了一下主人的左臂,然后与主人相握,像在说“别难过”。
但它并不知道,也许它的主人是在为它难过,因为它也许永远不再有机会!
此时此刻,周华健和李昌钰表情尴尬,刚才大声叫好的观众则面面相觑。
李昌钰博士大概为了照顾董卿的情绪,立刻把不快的表情转变为开心的笑容,并一直笑着说出一句话,意为凯瑞生命已经走到极点,它为人类的生命作出那么多贡献,给那些“受伤”(这个词用得多好!)的老人和小孩带去那么多欢乐,它的生命就要完结,但在对人类的生命上它已经挑战到极限。
大概又是为了照顾董卿的情绪,他以搞笑害羞的动作按下通过键。
二比一,通过!
周华健评委挥拳欢呼,全场观众掌声雷动!
有年轻观众热泪盈眶!
其实董卿的主持依然优秀,应对敏捷,妙语连珠,有着独立的判断与表达,虽然在名誉地位稳固后未能免俗,以致多了一点程式化与傲慢做作。
同一场节目的第一个挑战者,是一个中国选手、攀岩运动的世界冠军。他在挑战失败以后,顽强地用刚刚受伤流血的手,为观众作了两次精彩绝伦的表演,并发表了长中国人志气的感言,董卿立马站起来鼓掌,周华健、李昌钰也随之起立,三人一致鼓掌通过。
董卿看到了世界冠军流血的手,却没有看到医疗犬就要终结的生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微小说与小小说,微小说与小小说最新章节,微小说与小小说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微小说与小小说,微小说与小小说最新章节,微小说与小小说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