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儿子洗澡这项任务一直由杨九安负责。
沈嘉洋五年岁那年,杨九安觉得差不多可以让他自己洗了,就教他洗了一次。
第二次就完全是他自己洗了,她只在浴室陪他。
沈嘉洋拿着小海绵,一边给自己搓澡一边感慨:“妈妈,洗澡好累呀!”
杨九安还没想好要回他什么,就见他一脸认真地说:“妈妈,你辛苦了。谢谢你养我。”
她一下就愣住了,一股暖流自心底涌上,令她不自禁的扬起唇角。她轻轻摸了摸儿子乌黑的头发,然后告诉他:“洋洋真乖,妈妈爱你。”
六岁,沈嘉洋进入小学。
洋洋打小就外向,入学后简直如鱼得水,很快就和同学打成一片,渐渐的就不再那么依赖父母。
这是好事,安亦终于摆脱了这个混世魔王,有更多的机会过二人世界,也有更多的精力用于创作。
杨九安重返工作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由沈老师投资的《人生七年》。
《人生七年》是沈亦泽一直在追的纪录片,直到他穿越那年,这部持续半个多世纪的纪录片仍未结束。
原版采访了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小孩,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出身上层社会,此后每隔七年,导演都会重新采访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
早在孕期,杨九安就听沈老师提起过这个题材,当时就很意动,两人商量后决定等洋洋七岁时再开拍。
身为纪录片导演,她很乐意记录儿子的成长与变化。
原版是录一期播一期,但杨九安不打算这么做,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她担心片子播出之后,受访者会借此获取流量,成为网红。
访问类的纪录片应最大程度降低拍摄本身对受访者造成的影响,她希望忠实记录每位受访者的成长历程,而不是擅自插足别人的人生,改变他们的命运。
最好的方法就是等到盖棺论定的那天再播出,对受访者来说,是一次人生的回顾,对整个社会而言,则是一段历史时期的缩影。
很有意义,唯一的问题在于,这种播出方式赚不到钱。
好在投资人是沈老师。
得知安安的想法后,沈亦泽不假思索地说:“你老公别的没有,钱管够,不必考虑成本,按你自己的想法拍就好。”
经过一年的筹备,杨九安和导演组在全国各地寻觅到十五名受访者,上中下阶层各五名,等沈嘉洋七岁那年,《人生七年》的第一期正式开拍。
采访洋洋时杨九安选择了回避,将任务交给副导演。
孩子们还小,尽管拍摄团队很好地隐藏了镜头,部分小朋友依然很紧张,肉眼可见的紧张。
沈嘉洋却没这个问题,也是因为从小就被安安拍来拍去,早已司空见惯,淡定得宛如一个小大人。
杨九安将素材带回来给沈老师看。
【副导演问:“上学了吗?”
沈嘉洋立刻挺起胸膛,指指胸前的红领巾说:“第一批少先队员,实验小学一年级三班班长。”
“看来你在学校很受欢迎。”
“岂止是受欢迎,那是相当的受欢迎!”】
沈亦泽忍俊不禁,类似的句型他在家里常说,上行下效,不经意间就被儿子偷学了去。
【副导演接着问:“那你喜欢你的同学吗?”
“喜欢,最喜欢女同学了。”
“为什么是女同学?”
“因为女同学有长头发,穿裙子,很漂亮!”】
安亦同时捂脸。
沈嘉洋打小就爱往女生堆里凑,最喜欢跟长得好看的小姐姐、小妹妹、小阿姨玩,也不知道随谁,真就随心所欲呗?
但从某一天起,他突然只爱和男生玩了,练琴的时候还经常弹唱苦情曲。
沈亦泽和杨九安扒着门缝偷听,只见儿子全情投入地演唱:
“……明明就他比较温柔
也许他能给你更多
不用抉择,我会自动变朋友……”
“……给你的爱一直很安静
来交换你偶尔给的关心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
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两人对视一眼,既觉得好笑,又觉得事有蹊跷,但很有默契地没有直接问。
等吃完饭,一家三口在公园散步的时候,杨九安才故作不经意地提起:“最近怎么没见你跟璐璐玩?”
沈嘉洋叹了一口气,幽幽地说:“别提她了,我可算发现了,你们女生,都不讲道理的。”
“……”
洋洋的活泼、精力旺盛显然遗传自安安,而脸皮厚、能说会道则继承自沈亦泽,颇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味道。
这一点早在入学前就体现出来了。
杨九安至今仍记得,在儿子五岁那年,这倒霉孩子在家里上蹿下跳时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
她眉头微微一蹙,还没等她出言教训,就听他理直气壮地抢白:“你别瞪眼!你前天一下打碎了俩碗我都没说你!”
她噎了下,瞬间从这小屁孩身上看见了沈老师的影子,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很想上去给他一拳,就像她平时对沈老师那样。
沈嘉洋这机灵劲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徐文茜和张春林的女儿张疏桐比洋洋小两岁,两家人常出去踏青。
在“受情伤”之前,沈嘉洋特别喜欢小疏桐,每逢周末和假期,他总会问:“妹妹呢?什么时候找妹妹玩?”
某次出去踏青,饭桌上,当时才五岁的张疏桐突然指着盘中的大虾问:“爸爸,虾虾回不了家,它爸爸妈妈会不会着急啊?”
四个大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这时就听沈嘉洋淡定地来了句:“别担心,它们一家人都在这儿了。”
打那以后,每当两家人见面,都会提起这茬,一来确实印象深刻,百说不厌,二来嘛,也确实是渐渐步入中年了,这年纪一大,就爱翻来覆去聊同一件事。
张疏桐也是个小机灵鬼,之前有次来家里窜门,那天杨九康也在,他正瘫沙发上跟网友聊骚,身旁的小丫头忽然就哭了起来。
杨九康向来不喜欢小孩,便没理她。
杨九安走过来问:“孩子哭听不到吗?聊这么欢,是不是谈对象了?”
不等杨九康开口,张疏桐抢答道:“阿姨,叔叔没有谈对象。”
杨九安诧异:“你怎么知道叔叔没有谈对象?”
张疏桐认真地说:“看到女孩子哭都不知道哄,不会有对象的。”
杨九安笑得前仰后合。
现在的小孩是越来越早熟了,他们这些前浪看在眼里,是既感慨,又感伤。
时间从不停止匆忙的脚步,再美好的花朵也有化作春泥的那天。
沈嘉洋小学毕业那年,杨九安步入不惑之年,尽管保养得很好,可终究难敌岁月的无情——她长白头发了,还是儿子发现的。
“妈,你有白头发了。”
“是啊,妈妈老了。”
杨九安对着镜子细看,只一根,但这根白发,却蕴含了太多太多。
沈嘉洋大概是察觉到了老妈的哀愁,立刻抱住她说:“不!妈妈没老,你永远不会老的!”
杨九安笑了笑,轻抚儿子的背脊,温柔地说:“傻孩子,妈妈不老,你怎么长得大?”
洋洋大了,她和沈老师也该慢慢放手了。
7017k
沈嘉洋五年岁那年,杨九安觉得差不多可以让他自己洗了,就教他洗了一次。
第二次就完全是他自己洗了,她只在浴室陪他。
沈嘉洋拿着小海绵,一边给自己搓澡一边感慨:“妈妈,洗澡好累呀!”
杨九安还没想好要回他什么,就见他一脸认真地说:“妈妈,你辛苦了。谢谢你养我。”
她一下就愣住了,一股暖流自心底涌上,令她不自禁的扬起唇角。她轻轻摸了摸儿子乌黑的头发,然后告诉他:“洋洋真乖,妈妈爱你。”
六岁,沈嘉洋进入小学。
洋洋打小就外向,入学后简直如鱼得水,很快就和同学打成一片,渐渐的就不再那么依赖父母。
这是好事,安亦终于摆脱了这个混世魔王,有更多的机会过二人世界,也有更多的精力用于创作。
杨九安重返工作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由沈老师投资的《人生七年》。
《人生七年》是沈亦泽一直在追的纪录片,直到他穿越那年,这部持续半个多世纪的纪录片仍未结束。
原版采访了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小孩,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出身上层社会,此后每隔七年,导演都会重新采访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
早在孕期,杨九安就听沈老师提起过这个题材,当时就很意动,两人商量后决定等洋洋七岁时再开拍。
身为纪录片导演,她很乐意记录儿子的成长与变化。
原版是录一期播一期,但杨九安不打算这么做,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她担心片子播出之后,受访者会借此获取流量,成为网红。
访问类的纪录片应最大程度降低拍摄本身对受访者造成的影响,她希望忠实记录每位受访者的成长历程,而不是擅自插足别人的人生,改变他们的命运。
最好的方法就是等到盖棺论定的那天再播出,对受访者来说,是一次人生的回顾,对整个社会而言,则是一段历史时期的缩影。
很有意义,唯一的问题在于,这种播出方式赚不到钱。
好在投资人是沈老师。
得知安安的想法后,沈亦泽不假思索地说:“你老公别的没有,钱管够,不必考虑成本,按你自己的想法拍就好。”
经过一年的筹备,杨九安和导演组在全国各地寻觅到十五名受访者,上中下阶层各五名,等沈嘉洋七岁那年,《人生七年》的第一期正式开拍。
采访洋洋时杨九安选择了回避,将任务交给副导演。
孩子们还小,尽管拍摄团队很好地隐藏了镜头,部分小朋友依然很紧张,肉眼可见的紧张。
沈嘉洋却没这个问题,也是因为从小就被安安拍来拍去,早已司空见惯,淡定得宛如一个小大人。
杨九安将素材带回来给沈老师看。
【副导演问:“上学了吗?”
沈嘉洋立刻挺起胸膛,指指胸前的红领巾说:“第一批少先队员,实验小学一年级三班班长。”
“看来你在学校很受欢迎。”
“岂止是受欢迎,那是相当的受欢迎!”】
沈亦泽忍俊不禁,类似的句型他在家里常说,上行下效,不经意间就被儿子偷学了去。
【副导演接着问:“那你喜欢你的同学吗?”
“喜欢,最喜欢女同学了。”
“为什么是女同学?”
“因为女同学有长头发,穿裙子,很漂亮!”】
安亦同时捂脸。
沈嘉洋打小就爱往女生堆里凑,最喜欢跟长得好看的小姐姐、小妹妹、小阿姨玩,也不知道随谁,真就随心所欲呗?
但从某一天起,他突然只爱和男生玩了,练琴的时候还经常弹唱苦情曲。
沈亦泽和杨九安扒着门缝偷听,只见儿子全情投入地演唱:
“……明明就他比较温柔
也许他能给你更多
不用抉择,我会自动变朋友……”
“……给你的爱一直很安静
来交换你偶尔给的关心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
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两人对视一眼,既觉得好笑,又觉得事有蹊跷,但很有默契地没有直接问。
等吃完饭,一家三口在公园散步的时候,杨九安才故作不经意地提起:“最近怎么没见你跟璐璐玩?”
沈嘉洋叹了一口气,幽幽地说:“别提她了,我可算发现了,你们女生,都不讲道理的。”
“……”
洋洋的活泼、精力旺盛显然遗传自安安,而脸皮厚、能说会道则继承自沈亦泽,颇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味道。
这一点早在入学前就体现出来了。
杨九安至今仍记得,在儿子五岁那年,这倒霉孩子在家里上蹿下跳时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
她眉头微微一蹙,还没等她出言教训,就听他理直气壮地抢白:“你别瞪眼!你前天一下打碎了俩碗我都没说你!”
她噎了下,瞬间从这小屁孩身上看见了沈老师的影子,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很想上去给他一拳,就像她平时对沈老师那样。
沈嘉洋这机灵劲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徐文茜和张春林的女儿张疏桐比洋洋小两岁,两家人常出去踏青。
在“受情伤”之前,沈嘉洋特别喜欢小疏桐,每逢周末和假期,他总会问:“妹妹呢?什么时候找妹妹玩?”
某次出去踏青,饭桌上,当时才五岁的张疏桐突然指着盘中的大虾问:“爸爸,虾虾回不了家,它爸爸妈妈会不会着急啊?”
四个大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这时就听沈嘉洋淡定地来了句:“别担心,它们一家人都在这儿了。”
打那以后,每当两家人见面,都会提起这茬,一来确实印象深刻,百说不厌,二来嘛,也确实是渐渐步入中年了,这年纪一大,就爱翻来覆去聊同一件事。
张疏桐也是个小机灵鬼,之前有次来家里窜门,那天杨九康也在,他正瘫沙发上跟网友聊骚,身旁的小丫头忽然就哭了起来。
杨九康向来不喜欢小孩,便没理她。
杨九安走过来问:“孩子哭听不到吗?聊这么欢,是不是谈对象了?”
不等杨九康开口,张疏桐抢答道:“阿姨,叔叔没有谈对象。”
杨九安诧异:“你怎么知道叔叔没有谈对象?”
张疏桐认真地说:“看到女孩子哭都不知道哄,不会有对象的。”
杨九安笑得前仰后合。
现在的小孩是越来越早熟了,他们这些前浪看在眼里,是既感慨,又感伤。
时间从不停止匆忙的脚步,再美好的花朵也有化作春泥的那天。
沈嘉洋小学毕业那年,杨九安步入不惑之年,尽管保养得很好,可终究难敌岁月的无情——她长白头发了,还是儿子发现的。
“妈,你有白头发了。”
“是啊,妈妈老了。”
杨九安对着镜子细看,只一根,但这根白发,却蕴含了太多太多。
沈嘉洋大概是察觉到了老妈的哀愁,立刻抱住她说:“不!妈妈没老,你永远不会老的!”
杨九安笑了笑,轻抚儿子的背脊,温柔地说:“傻孩子,妈妈不老,你怎么长得大?”
洋洋大了,她和沈老师也该慢慢放手了。
7017k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文娱业的幕后大佬,文娱业的幕后大佬最新章节,文娱业的幕后大佬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文娱业的幕后大佬,文娱业的幕后大佬最新章节,文娱业的幕后大佬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