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皇帝陛下 32.第三十二章 推荐信

小说:我的皇帝陛下 作者:三夏九歌 更新时间:2024-08-20 07:02:08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杨源又与杨九聊了小半个时辰,杨九只聊他在私塾所学,经义诗词,偶尔带有些自己的见解,让杨源心中直呼挖到了宝贝。他只是诧异教杨九的那个先生,竟然没有发现杨九这块璞玉。

  又问及杨九可否拜过师,杨九摇头,杨源便起了爱才之心,索性收了杨九做学生。

  “虽然这些年我教的学生不少,可真正拜在我门下的学生,除了赵湛,便是你!”杨源说道。

  毕竟杨源也还年轻,不用着急收徒,只是这一次,杨源却心急了,便忍不住先收下来再说。至于赵湛么……他已经无能为力了。教了赵湛这么多年,赵湛连个大字都不认识,这让杨源的内心很受伤。

  拜师行礼,是大事。如果杨九已经拜师,就算他再有爱才之心,也不能抢人所爱。

  好在杨九从未拜师,也就在李家庄的私塾那边学了两个多月。

  杨九也借了宁王府现成的茶水,郑重的拜了老师。他心中一片火热。

  “拜我为师,我自当把我所学尽心尽力的教你,不过你还是要去县学念书。入了县学,再去考童生,那样的背景比什么都好说话。”杨源说道。

  说白了,县学就是官家办的,他这个老师是私人老师,参加科举,特别是对于寒门来说,走官家的路子,识人广,人脉广,对往后有好处。

  杨九沉思,县学么!他才接触这个时代的科举制度,并不太清楚县学到底是怎样的,但在李先生的私塾的,也知晓县学在学生们心中是一个很是向往的地方,连李先生那边推荐到县学的名额,都不多。

  杨源立马修书一封,对杨九说道:“你与赵湛不同,毕竟是寒门出身,走科举这条路,便更加艰辛,自当从县学开始。县学那边每日申时一到就下课,到时候你直接来宁王府这边,我再给你授课。”

  杨九点头,拜谢了杨源。

  “至于笔墨纸砚,你只管开口找赵湛要就是,他什么都没有,这些东西倒是多。”杨源忍不住膈应了赵湛一句。

  赵湛擦了擦嘴,心里也着实哀怨,哪里有这样的老师,当徒弟的给他找了个合适满意的弟子,反而膈应起大徒弟来。

  杨源扯了扯嘴角,哪里不知道赵湛心中所想,赵湛不就是想留着杨九,能多做些好吃的满足口腹之欲么!他无奈的摇头。

  杨九瞧着赵湛和杨源的模样,便觉得这二人并不像上一世史书文献,或者的书中记载的古代的师生,反而更像朋友。

  杨九从宁王府后街出来,摸了摸怀里杨源写的推荐信,迫不及待的返回李先生的私塾,告诉李先生他要退学的事情。

  李先生心中嗤之以鼻,就知道这乡野小童是坚持不下来的,他的眼光向来不错。不过一个乡野小童,不来就不来吧。

  李先生挥了挥手,杨九心里的石头算是落了下来。

  不管怎样,这个时代尊师重道,他虽未曾拜在李先生门下,只旁听了两个月,李先生在名义上也算是他的半个老师,往后不管他走到哪一步,都脱不了李先生这个人。

  只愿往后不要再见到李先生便好。

  他初来这里,未曾想过什么远大的志向,但已经选择科举这条路,又遇到李先生和张卓这样的人,便知道这世道如此。

  男子汉大丈夫,何愁无前路,既然已经走上这条路,那就一定要走到这条路的尽头。童试、乡试、会试、以及殿试,可谓过五关斩六将。

  如果真要跟后世的学习制度对应的话,童试,可以说是初中毕业,乡试是高中毕业,会试是大学毕业,而殿试,完全可以比拟为硕博连读。无他,实在是太难太难。

  殿试一甲也就三个名额,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但每年参加殿试的不足两千人,按照比例来算,最多也就百来人,三甲再来一两百人。最多超不过五百。要过了殿试,才能真正的出社会,走马上任,分配工作。有些运气不好的,还要等几年,要等吏部分配。虽说科举是三年一回,但官职调任也是三年一回,当官不出大问题,基本上是平调,不会撤职。想想一个当官的能做到七八十岁才告老还乡。没三年殿试产生的进士都有两三百人,人比官职多。近两年又是太平年,犯事的官员也无多少。

  如果不是一甲,或者二甲前十,别说好差事,就连个差事都分配不到,又白白蹉跎三五年,等下一次的调配。

  寒门士子,读书数十载,不就是等金榜题名,衣锦还乡么。只得了三甲进士,也是金榜题名,却发现穿的衣服还是粗布衣服,没有一官半职傍身,留在京城又无一技之长,自身生活都难,又如何衣锦还乡,告慰家中父母妻儿。

  高门士子就不同了,哪怕没有走科举,也能谋个差事,要是能金榜题名,哪怕是电视三甲最后一名,也能光宗耀祖,在氏族中算是有身份地位的。

  杨源便是深知这些,才让杨九去县学念书。

  杨九虽不知其中的弯弯道道,却也知晓杨源是为他好,第二天一大早就揣着介绍信,去了县学。

  说是县学,其实应该是府学,当初建县学的老先生是金陵附近一个县的县学先生,调任到金陵后对府学大刀阔斧的整改,让整个金陵城每年殿试中二甲的人多出二十多个。

  全国几十个州府,只金陵就占了二十五人,当时可谓轰动全国。

  概因老先生多年习惯,称呼为县学,金陵府学便的名字便叫做“县学”。

  接待杨九的先生四十多岁,两鬓微白,看了杨源的修书,又考验了杨九一番,见杨九对答如流,便直接分到甲班。

  “甲班是县学里最好的班,今年六月,班里都会参加县试。”

  老先生的意思很明白,杨九今年会参加县试。这是杨源在信中的意思。

  概因金陵城附近的乡镇学子,县试的时候是在金陵,府试的时候是在这里,苏州州试的时候,还是在这里,老先生所见的奇才从未少过。看了杨源的推荐信,又瞧着杨九年岁不大,并没有过多的惊讶。

  也只以为杨源是先让杨九看看县试的氛围,毕竟往年也有不少先生认为是可造之才的,便推荐来直接参加县试。也就是为明年正式参加县试做准备而已。

  杨九目光灵动,谢过老先生的解说。

  老先生见杨九衣着朴实干净,又懂礼貌,便忍不住提醒道:“这一次你就随意答题便可,不用在意成绩。等明年你长了一岁,又学了不少知识,才是真正的县试。”

  杨九目光灼灼,心中跃跃欲试,县试也只是小学毕业的难度而已,他也想见见这个时代小学毕业的难度。

  这一次,必定要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皇帝陛下,我的皇帝陛下最新章节,我的皇帝陛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