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年夜饭,顾海蓉把新衣服拿出来,于大海掏出了大红包。梁一方把红包打开,然后说:“老板,你给多了。年终奖,我算过,没那么多的。”
“年底,压岁钱。收着,我们一家人的心意,不能拒绝!”
“我已经成年了,工作了。不应该收压岁钱。老板,真的不用。”
“小梁哥,现在是用情商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用你的智商。听我的,没错!”
“真的吗?我总觉得不对。”
“听贞贞的。大过年,你不收,我们真的不高兴了。”
“好吧。我收下。”
梁一方第一次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于家三人竟然因此感动得不得了,“石头人”被感化了,这个成果非同一般。
“小梁,新年穿新衣,来试试看。”
梁一方接过衣服,没说客套话,不过在两个卧室、客厅、厕所之间选择哪个房间换衣服犹豫了,最终向厕所走去。
“小梁,你在我们卧室换吧,没事的。”
“不方便的。”
“你到贞贞卧室换!”
顾海蓉拉着梁一方的胳膊往于素贞的房间去。
“不方便的。”
梁一方执意走进厕所,换好走出来。
“挺合身的,颜色也好,穿上别脱了。”
“嗯,小梁哥,比你原来衣服好看。”
梁一方又进厕所把挂在门后面的旧衣裤拿出来叠整齐放进装新衣的包装袋里。
看春节联欢晚会,梁一方安静地坐沙发边的椅子上,于大海喝了酒,比较兴奋,时不时找梁一方说话。
“小梁, 我们知道你想当建筑师。在我这里做事确实屈才了。”
“我没办法挑职业,我太穷了。”
“我记得你说过对面包房感兴趣的?现在没兴趣了?”
“老板,这两个,我会选建筑。”
“来上海后没试着找一下建筑方面的工作?”
“找过。到工地上找了一个星期,他们说我看起来没有十八岁,体力不好,没有经验,怕我在工地上出事。”
“工地上的条件可不能跟我们店比,很苦的。”
“我知道。苦,没关系。”
“小梁体力其实很好,他们不了解你。不过,贞贞说得对,在我们店里上班环境要好多了,而且收入也比工地高。”
“是的,谢谢老板和老板娘给我这份工作。”
“你的收入跟别的员工可以不同。你可以拿走一半甚至更多,只要你愿意做。我们不会亏待你。”
“我知道老板一家对我好,签了三年合同。我会遵守。”
“合同到期后呢?”
“三年后,我也不知道会怎样。三年内我尽力帮小老板考起重点高中。找到一个可以替代我的伙计。”
“人与人之间并不只有利益,这里面有感情,你懂吗?”
“我的情商比较低,我知道。但我从心里感谢老板一家,是你们帮我站住了脚,我永远记得。”
梁一方没有回答三年后的去向,他确实想不到那么远。但他质朴的表态却让于家人非常感动,于大海为此与梁一方碰杯,一饮而尽。
于大海借酒劲,其它二位借相声小品助兴,一家人欢笑不断。梁一方安静地坐边上,一如平常。快到零点,各家各户出门放鞭炮,梁一方提着包装袋跟着于家人出门。顾海蓉让两个年轻人放鞭炮,于素贞站在边上看梁一方放。周围的人点着之后忙不迭跑开,梁一方却站在噼噼啪啪的鞭炮旁丝毫没有远离的意思,他似乎不知“怕”为何物。放花炮,于素贞参与,开始放的挺好。放“彩珠筒”时出了事故,突然炸响,“彩珠筒”受震动倒地,“彩珠”乱射。离于素贞几步远的梁一方如鬼魅一般迅速移动,伸手将奔向于素贞面部的“彩珠”挡住,只见先后两枚燃烧着的“彩珠”在梁一方的手掌中熄灭。于大海和顾海蓉惊呼着跑过去,于素贞自己倒没感觉,父母却受了惊吓。查看女儿无事之后,再查看梁一方,手掌中有黑印子,皮肉无损。对于一个女孩子,万一破相可不得了。父母说着感谢的话,梁一方平静如水。花炮放过,梁一方提起包装袋与于家人告别。顾海蓉盛情邀请大年初一再到家里吃饭,梁一方拒绝了,理由是“新年不方便打扰,自己想好好休息。”于家不好勉强,只能由他去。
第二天,于素贞提着两大袋自家包的饺子送到梁一方的住所。梁在看书。于素贞非要自己给梁煮水饺,理由是:“别浪费时间,你抓紧时间看书。”照例,于素贞回家汇报了梁一方的表现。于大海评价:“人一好吧,真是什么都好。不好吧,可能什么都不好,往往走极端。”
于家人再次回顾昨晚的花炮事故。渐渐深入到梁一方的性格、品行、爱好、思想。所有种种又都归结到梁一方神秘的家庭。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什么样的家庭能出梁一方这样与众不同的人呢?没有答案。
梁一方完成每天一千元销售额,用了八个月时间,个子再长两厘米,来到一米七七。顾海蓉再送一套秋装。相处越久,大家对梁一方越了解,对他的态度就越亲密。老员工甚至从老板一家对梁的亲密中察觉到了暧昧的成分。梁一方却对大家的亲密似乎有着天然免疫功能,依然维持着当初不温不火的状态。这一特性并没有让人不快。所谓大都市,小市民。人与人的关系受生存、利益、欲望的左右,变得复杂、脆弱、敏感。而梁一方屏蔽掉亲密的同时也屏蔽掉其它干扰因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如一。大家相处起来反而觉得可贵,舒服。
到八个半月,梁一方建议增加一个跑外卖的人,由他带着,业务向更远的地方扩展。“老于作坊”玻璃橱窗里当天贴出一张招聘小广告,正如八个半月前一个秋天的下午梁一方看到的那张。
有了梁一方作参照,找人变得很难,总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小面试官于素贞看不下去,劝父母降低标准。
“青蛙常有,恐龙不常有。找稍微好点的青蛙可以了,别把小梁哥累死了,人都没找到。”
“小孩子懂什么?小梁哥好不容易打下的天下,以后他进了烤房,青蛙还不把天下丢光了。”
“行,你们找一个配方,复制一个小梁哥得了。要不然,我看是没希望了。”
“人是面包啊?还找一个配方!”
“年底,压岁钱。收着,我们一家人的心意,不能拒绝!”
“我已经成年了,工作了。不应该收压岁钱。老板,真的不用。”
“小梁哥,现在是用情商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用你的智商。听我的,没错!”
“真的吗?我总觉得不对。”
“听贞贞的。大过年,你不收,我们真的不高兴了。”
“好吧。我收下。”
梁一方第一次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于家三人竟然因此感动得不得了,“石头人”被感化了,这个成果非同一般。
“小梁,新年穿新衣,来试试看。”
梁一方接过衣服,没说客套话,不过在两个卧室、客厅、厕所之间选择哪个房间换衣服犹豫了,最终向厕所走去。
“小梁,你在我们卧室换吧,没事的。”
“不方便的。”
“你到贞贞卧室换!”
顾海蓉拉着梁一方的胳膊往于素贞的房间去。
“不方便的。”
梁一方执意走进厕所,换好走出来。
“挺合身的,颜色也好,穿上别脱了。”
“嗯,小梁哥,比你原来衣服好看。”
梁一方又进厕所把挂在门后面的旧衣裤拿出来叠整齐放进装新衣的包装袋里。
看春节联欢晚会,梁一方安静地坐沙发边的椅子上,于大海喝了酒,比较兴奋,时不时找梁一方说话。
“小梁, 我们知道你想当建筑师。在我这里做事确实屈才了。”
“我没办法挑职业,我太穷了。”
“我记得你说过对面包房感兴趣的?现在没兴趣了?”
“老板,这两个,我会选建筑。”
“来上海后没试着找一下建筑方面的工作?”
“找过。到工地上找了一个星期,他们说我看起来没有十八岁,体力不好,没有经验,怕我在工地上出事。”
“工地上的条件可不能跟我们店比,很苦的。”
“我知道。苦,没关系。”
“小梁体力其实很好,他们不了解你。不过,贞贞说得对,在我们店里上班环境要好多了,而且收入也比工地高。”
“是的,谢谢老板和老板娘给我这份工作。”
“你的收入跟别的员工可以不同。你可以拿走一半甚至更多,只要你愿意做。我们不会亏待你。”
“我知道老板一家对我好,签了三年合同。我会遵守。”
“合同到期后呢?”
“三年后,我也不知道会怎样。三年内我尽力帮小老板考起重点高中。找到一个可以替代我的伙计。”
“人与人之间并不只有利益,这里面有感情,你懂吗?”
“我的情商比较低,我知道。但我从心里感谢老板一家,是你们帮我站住了脚,我永远记得。”
梁一方没有回答三年后的去向,他确实想不到那么远。但他质朴的表态却让于家人非常感动,于大海为此与梁一方碰杯,一饮而尽。
于大海借酒劲,其它二位借相声小品助兴,一家人欢笑不断。梁一方安静地坐边上,一如平常。快到零点,各家各户出门放鞭炮,梁一方提着包装袋跟着于家人出门。顾海蓉让两个年轻人放鞭炮,于素贞站在边上看梁一方放。周围的人点着之后忙不迭跑开,梁一方却站在噼噼啪啪的鞭炮旁丝毫没有远离的意思,他似乎不知“怕”为何物。放花炮,于素贞参与,开始放的挺好。放“彩珠筒”时出了事故,突然炸响,“彩珠筒”受震动倒地,“彩珠”乱射。离于素贞几步远的梁一方如鬼魅一般迅速移动,伸手将奔向于素贞面部的“彩珠”挡住,只见先后两枚燃烧着的“彩珠”在梁一方的手掌中熄灭。于大海和顾海蓉惊呼着跑过去,于素贞自己倒没感觉,父母却受了惊吓。查看女儿无事之后,再查看梁一方,手掌中有黑印子,皮肉无损。对于一个女孩子,万一破相可不得了。父母说着感谢的话,梁一方平静如水。花炮放过,梁一方提起包装袋与于家人告别。顾海蓉盛情邀请大年初一再到家里吃饭,梁一方拒绝了,理由是“新年不方便打扰,自己想好好休息。”于家不好勉强,只能由他去。
第二天,于素贞提着两大袋自家包的饺子送到梁一方的住所。梁在看书。于素贞非要自己给梁煮水饺,理由是:“别浪费时间,你抓紧时间看书。”照例,于素贞回家汇报了梁一方的表现。于大海评价:“人一好吧,真是什么都好。不好吧,可能什么都不好,往往走极端。”
于家人再次回顾昨晚的花炮事故。渐渐深入到梁一方的性格、品行、爱好、思想。所有种种又都归结到梁一方神秘的家庭。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什么样的家庭能出梁一方这样与众不同的人呢?没有答案。
梁一方完成每天一千元销售额,用了八个月时间,个子再长两厘米,来到一米七七。顾海蓉再送一套秋装。相处越久,大家对梁一方越了解,对他的态度就越亲密。老员工甚至从老板一家对梁的亲密中察觉到了暧昧的成分。梁一方却对大家的亲密似乎有着天然免疫功能,依然维持着当初不温不火的状态。这一特性并没有让人不快。所谓大都市,小市民。人与人的关系受生存、利益、欲望的左右,变得复杂、脆弱、敏感。而梁一方屏蔽掉亲密的同时也屏蔽掉其它干扰因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如一。大家相处起来反而觉得可贵,舒服。
到八个半月,梁一方建议增加一个跑外卖的人,由他带着,业务向更远的地方扩展。“老于作坊”玻璃橱窗里当天贴出一张招聘小广告,正如八个半月前一个秋天的下午梁一方看到的那张。
有了梁一方作参照,找人变得很难,总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小面试官于素贞看不下去,劝父母降低标准。
“青蛙常有,恐龙不常有。找稍微好点的青蛙可以了,别把小梁哥累死了,人都没找到。”
“小孩子懂什么?小梁哥好不容易打下的天下,以后他进了烤房,青蛙还不把天下丢光了。”
“行,你们找一个配方,复制一个小梁哥得了。要不然,我看是没希望了。”
“人是面包啊?还找一个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