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民府书房,太学院祭酒张事忠将自己知道的信息说了出来,其中包括梅俊苍的推理,末了,他恨声道,“以国事之名,滥杀无辜,与妖孽何异!”
作为太学院祭酒,自己麾下的馆藏官就死得这么不明不白他当然气愤,但气愤有什么用呢?
一来对方出手料理一个馆藏官,能够消除的证据都消除了,最后留下的也只是指向周铁衣罢了,二来最重要的一点,紫霄天中的大夏圣上都默许了此事,天后也默许了此事,外面还有周铁衣成圣的危机,他们当真是里外不是人,腹背受敌。
“不急。”
董行书咳嗽了一声,轻声说道,“不过是酷吏罢了,早晚有走狗烹的一天,这账先给他记下。”
对于高文灿,董行书倒是十分自信自己能够解决。
张事忠急切地说道,“师兄,如何不急?梅俊苍他们退了,那高文灿至多今晚就会打开书库,别人进入书库或许还会遇到阻碍,但是高文灿有天后,圣上密令,身边还跟着夫子院的人!”
除开玉京山上的儒家和史家,最了解进入书库方法的莫过于夫子院。
董行书取下旁边泥炉上的水,给自己和张事忠斟茶,腾腾雾气茶香在这微冷的春日之中荡开,让人忍不住心平气和。
他知道张事忠为什么急,因为那书库之中藏着太史公留给自己最后的手段,太史公明言这是自己能够赢周铁衣乃至于现在圣上的关键,若是失了这手段,张事忠实在是想不出,凭借他一个三品和董行书一个近乎要被废了的二品,怎么和周铁衣,大夏圣上争雄。
“那东西我们保不住的。”
董行书目光幽深。
张事忠手掌紧握茶杯,直到热水烫了手心,才松开,颓然叹息。
他们的对手都不是蠢货,甚至现在所谓的‘队友’大夏圣上在决定亲自出手对付周铁衣之前,都必须要确定自己手下所有人的安全,那么天京儒家和史家就算再有什么高明的手段,也一定会被翻个底朝天,掌握在他自己手中,才放心。
“攘外必先安内,这道理还是我当初讲给他听的。”
张事忠作为太学院祭酒,也当过宫中讲师,此时他回忆起三十年前那堂帝王学,颇有种幻灭之感。
董行书呵呵一笑,“还记得老师走之前对我们的提点吗?”
张事忠见董行书一点都不忧虑,还如此自信,颓然之心重新振作了几分,抬头琢磨起来。
董行书继续说道,“盖棺定论从来都不是秘密,想要仅仅只是靠盖棺定论这个术来制约天下最强者,莫过于缘木求鱼,术始终只是旁支,道才是根本。”
“那我们如何制约他们?”
“既然是最强者,但自然要最强者自己才能够制约,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不过如是,盖棺定论在我们手中的作用,是让他们相信,这是能够制约他们的术,所以当初老师才提醒我们,即使是假的,也可以做成真的,当初周铁衣进入学宫很好,今日他们进入书库也很好,因为这会让他们相信这术一直都在,一直都有用。”
董行书转而说道,“他在太乙观上讲五仙之道,必要和春耕农业相配,此事我们不能够放,因为这才关乎天下大道,你现在亲自去天后平章宫,就说我的意思,王明义在平津渡改革有功,可堪大任,回调天京,可为春耕农事改革专使。”
张事忠立马明白了董行书的意思,他们师兄弟之所以能够联合,而不像唐安世那样反目,是因为两人在教育理念上相同,都认为他们这一代即使输了,但却能够培养出新的一代继承儒家意志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即使学习了周铁衣的那一套改革理论和技术,但最终还是会以儒家道理为核心,塑造新儒学。
现在天京局势变化越发复杂,王明义在平津渡主导了一场新型改革,已经有了自身的收获,现在必须要回京。
因为现在回京立马就可以委以重任。
他们在史家书库上‘不追究’,但是相应的,天后,圣上就要拿出东西来安抚他们两个‘遗老遗少’,而他们的要求就是一步将地方改革的王明义推入中央改革核心,彻底立下新儒这杆大旗。
这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张事忠想道,如果不趁着这次机会,农业改革权柄核心,很难交到一个弱势势力的年轻人手中。
“我这就去做。”
张事忠起身,离开了司民府。
与司民府相隔不过几条街的司律府中,青空规先考校了一下梅俊苍的法家学问,十分满意地点头道,“以前我觉得儒家那套天命出人杰的理论夸大其词,见了你身上的变化,才知道所言非虚,再过一个月,等大夏天宪彻底翻译好,你也就会顺利圆满五品‘借势’。”
“四品‘操术’最重要的不是玩弄人心,是克制自身欲望,你若明白了这点,那么一两年内,入三品就不成问题。”
青空规对梅俊苍提点道,法家四品‘操术’,名为‘术’实际上是以术御人,以权谋之术,操控人心,这点对于手握大权的梅俊苍而言不算是难事,青空规唯一担心的就是梅俊苍权力太大,最终会迷失在权术的欲望之中。
至于四品到三品,为天下立规矩,这一点周铁衣早就为梅俊苍铺垫好了。
从一开始的奢侈税试点到如今逐渐成型的天京商税,这条通天阶梯,周铁衣一直给梅俊苍留着,只要法家的人不抢,梅俊苍进入三品自然毫无阻碍。
“为人师者,则为弟子谋深远。他为你做的,也不枉你叫他一声老师。”
青空规审视着躬身的梅俊苍的眸子。
下面的人觉得周铁衣和梅俊苍因为道途的问题闹掰了,但是没有达到道统之境,怎么能够看得清周铁衣给梅俊苍铺好的路。
从始至终,梅俊苍一直在一条坦途上前进,又怎么会和周铁衣闹掰呢。
既然没有闹掰,那么今天梅俊苍来自己府上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梅俊苍笑着躬身道,“老师一向也很敬重司律,时常说让我跟着司律才能够学到真本事。”
青空规呵了一声,不以为然,“他敬重我?他不骂我优柔寡断,循规蹈矩就算是好的了。”
随后他抬头,透过青冥的天空望向太乙观的方向,吐出一口浊气,“太学院的事情他要怎么处理?”
梅俊苍抬头,“自行其是。”
青空规琢磨了一下,笑着问道,“看来他内部的矛盾也不小,你来我这里,是想要让我别插手此事?”
梅俊苍摇头,“既然是自行其是,那么司律若想要插手,自然就能够插手,我只是将其中一些信息传递给司律,帮助您判断罢了。”
青空规沉吟片刻,“不可伤及百姓。”
梅俊苍笑着回道,“此事都不会发生在玉京山上,又怎会犯百姓秋毫。”
火车商会,郝仁从假寐之中起身,坐在位置上沉思了片刻。
既然决定是那些荒古神祇出手,他自然不会再掺和进去,但虽说是不掺和进这件事,但是却不得不为之后发生的事情做准备。
郝仁盘算了一下自己能够请到的势力,商家的钱光运已经进入三品‘兼济’,如今整个天下航运便利,工业发展,金融改革,这一条条都有利于商家修行,也让商家们真正成为周铁衣的坚定支持者。
有多坚定呢,举个例子,之前周铁衣说要控制流通向西方省道的粮食,上上下下的商家硬是顶着救灾不利,可能杀头的罪名,严格控制粮食流通,甚至西方佛教的和尚们给再多金银细软,中层以上的商家依旧不为所动。
因为周铁衣现在才代表商家最核心的利益,远比商家以前的支持者大得多的利益,稍微有见识的商人都明白,只有跟着周铁衣,顺着这条改革的路走下去,商家才能够出一位二品,乃至于一品。
而只有商家出了二品,一品,才能够不当别人的鱼肉,不然你纵然赚了金山银海,也不过是取死之由。
现在看到周铁衣有成圣的机会,特别是申屠元这个核心老人在造势,商家们自然也不甘示弱,今天早上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今天下午,天京大大小小的商贩就已经开始逐渐改口,一个个称呼周圣。
这就是商人,他们短浅,他们贪利,但他们同样拥有着难以想象的精明和勇气。
钱光运要通知。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家势力。
郝仁起身之后,门外守着的心腹就觉察到了,敲门进来之后,“大人,我这就通知他们进来办公。”
“不急。”
郝仁抬手阻拦,“你去通知那个工会管事楚欢欢,让他通知他爷爷来会晤,以及递上我的帖子给东南商会的钱管事。”
“是。”
不过半个时辰,两位三品连同楚欢欢都被请进了郝仁的办公室。
郝仁提前泡好了茶,对着钱光运说道,“圣人在太乙观讲道,群贤毕至,我等商家,受圣人提点颇深,不能不出一份力,听闻圣人欲建造三十三天,我等商人虽然别的不行,但是却有聚集天下财货之力,我想着钱管事能不能够联合几位商家老人代表我们商人前往。”
虽然郝仁对申屠元的莽撞很不满,但是事已至此,连神道都要真正出手,这个时候再改口肯定是自乱阵脚,所以只能够坚定地将周铁衣的圣人之名给推广出去。
而郝仁出手,自然比申屠元有着更多的资源和优势。
钱光运听到郝仁话语上直接转变,真是又惊又喜,谨慎地问道,“若圣人准许我商家立下一层天宇,我必然欣喜,天下商家就算是掏空家底,也愿意此行为圣人讲道助威。”
商家确实没有出过二品,但是若说积累,商家当真是不低,毕竟掌管着天下财货流通,即使要被背后的各家分食,商家暗自藏起来的好东西绝对不少,只不过以前不敢显露出来。
但现在不一样,建立三十三天之一,只要周铁衣准许,商家们当真这次是砸锅卖铁都要参与进来,虽然他们没有二品,但是能够替代二品的宝物还是拿得出来的。
郝仁先处理了钱光运这个自己人,然后才看向杂家的楚问生。
这个杂家的老头仍然穿着百衲衣,他身边的孙女楚欢欢对郝仁投来的目光冷哼了一声。
楚欢欢成立了第一个工厂工会,给杂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但是工会的成立,必然和工厂本身的利益有一定的违背。
以前没有工会,大家尚不觉得,现在有了能够和上面沟通的渠道,工人们的要求自然而然汇聚到楚欢欢这里,所以楚欢欢也没有少和郝仁争吵。
楚问生有着更多的人生经验,当看到火车商会一步步建立起来,并且实践了他们杂家很多理念之时,对周铁衣的敬佩已经远不止于当初隐居内的一番谈话了。
所以尽管现在火车商会还有很多不足,但他也时常劝诫自己的孙女,很多事情过犹不及,即使给工人们争取权利也是一样。
他拱手笑道,“我孙女涉世尚浅,郝管事多包涵。”
郝仁当然不会和楚欢欢计较,他说道,“楚老,不知道如今能否联系得上杂家‘逍遥游’的高人?”
楚问天没有立刻回答,先是从怀中取了一块帆布,像变戏法一样,对着周围的空间一拢,然后才说道,“你想要让我们杂家也去帮周侯立下一座天宇?”
“正有此意。”
楚问天想了想,“你接连让天京的杂家和商家这些亲周侯三品们离开天京,恐怕不只是帮周侯立下天宇那么简单吧?”
郝仁神色微变,果然人老精,这楚问天瞬间就意识到问题的关键了,如今去太乙观立下一层天宇,是锦上添花之事,最重要的是将杂家和商家的积累调离天京,做最坏的打算。
楚问天继续说道,“是和早上太学院的事有关吧?”
郝仁微微点头。
他点头的同时,一股风吹进这被封闭的室内,化作一位手持竹杖,身穿麻衣,身材魁梧,胡须扎着小辫的老者,这位杂家二品进来之后,开门见山,“若今天他要劫史家书库,我们杂家想要参与。”
“为何?”
郝仁有些不解。
这位出现的老者轻叹一声,“因为我杂家的一品道统也被封在史家书库之中。”
作为太学院祭酒,自己麾下的馆藏官就死得这么不明不白他当然气愤,但气愤有什么用呢?
一来对方出手料理一个馆藏官,能够消除的证据都消除了,最后留下的也只是指向周铁衣罢了,二来最重要的一点,紫霄天中的大夏圣上都默许了此事,天后也默许了此事,外面还有周铁衣成圣的危机,他们当真是里外不是人,腹背受敌。
“不急。”
董行书咳嗽了一声,轻声说道,“不过是酷吏罢了,早晚有走狗烹的一天,这账先给他记下。”
对于高文灿,董行书倒是十分自信自己能够解决。
张事忠急切地说道,“师兄,如何不急?梅俊苍他们退了,那高文灿至多今晚就会打开书库,别人进入书库或许还会遇到阻碍,但是高文灿有天后,圣上密令,身边还跟着夫子院的人!”
除开玉京山上的儒家和史家,最了解进入书库方法的莫过于夫子院。
董行书取下旁边泥炉上的水,给自己和张事忠斟茶,腾腾雾气茶香在这微冷的春日之中荡开,让人忍不住心平气和。
他知道张事忠为什么急,因为那书库之中藏着太史公留给自己最后的手段,太史公明言这是自己能够赢周铁衣乃至于现在圣上的关键,若是失了这手段,张事忠实在是想不出,凭借他一个三品和董行书一个近乎要被废了的二品,怎么和周铁衣,大夏圣上争雄。
“那东西我们保不住的。”
董行书目光幽深。
张事忠手掌紧握茶杯,直到热水烫了手心,才松开,颓然叹息。
他们的对手都不是蠢货,甚至现在所谓的‘队友’大夏圣上在决定亲自出手对付周铁衣之前,都必须要确定自己手下所有人的安全,那么天京儒家和史家就算再有什么高明的手段,也一定会被翻个底朝天,掌握在他自己手中,才放心。
“攘外必先安内,这道理还是我当初讲给他听的。”
张事忠作为太学院祭酒,也当过宫中讲师,此时他回忆起三十年前那堂帝王学,颇有种幻灭之感。
董行书呵呵一笑,“还记得老师走之前对我们的提点吗?”
张事忠见董行书一点都不忧虑,还如此自信,颓然之心重新振作了几分,抬头琢磨起来。
董行书继续说道,“盖棺定论从来都不是秘密,想要仅仅只是靠盖棺定论这个术来制约天下最强者,莫过于缘木求鱼,术始终只是旁支,道才是根本。”
“那我们如何制约他们?”
“既然是最强者,但自然要最强者自己才能够制约,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不过如是,盖棺定论在我们手中的作用,是让他们相信,这是能够制约他们的术,所以当初老师才提醒我们,即使是假的,也可以做成真的,当初周铁衣进入学宫很好,今日他们进入书库也很好,因为这会让他们相信这术一直都在,一直都有用。”
董行书转而说道,“他在太乙观上讲五仙之道,必要和春耕农业相配,此事我们不能够放,因为这才关乎天下大道,你现在亲自去天后平章宫,就说我的意思,王明义在平津渡改革有功,可堪大任,回调天京,可为春耕农事改革专使。”
张事忠立马明白了董行书的意思,他们师兄弟之所以能够联合,而不像唐安世那样反目,是因为两人在教育理念上相同,都认为他们这一代即使输了,但却能够培养出新的一代继承儒家意志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即使学习了周铁衣的那一套改革理论和技术,但最终还是会以儒家道理为核心,塑造新儒学。
现在天京局势变化越发复杂,王明义在平津渡主导了一场新型改革,已经有了自身的收获,现在必须要回京。
因为现在回京立马就可以委以重任。
他们在史家书库上‘不追究’,但是相应的,天后,圣上就要拿出东西来安抚他们两个‘遗老遗少’,而他们的要求就是一步将地方改革的王明义推入中央改革核心,彻底立下新儒这杆大旗。
这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张事忠想道,如果不趁着这次机会,农业改革权柄核心,很难交到一个弱势势力的年轻人手中。
“我这就去做。”
张事忠起身,离开了司民府。
与司民府相隔不过几条街的司律府中,青空规先考校了一下梅俊苍的法家学问,十分满意地点头道,“以前我觉得儒家那套天命出人杰的理论夸大其词,见了你身上的变化,才知道所言非虚,再过一个月,等大夏天宪彻底翻译好,你也就会顺利圆满五品‘借势’。”
“四品‘操术’最重要的不是玩弄人心,是克制自身欲望,你若明白了这点,那么一两年内,入三品就不成问题。”
青空规对梅俊苍提点道,法家四品‘操术’,名为‘术’实际上是以术御人,以权谋之术,操控人心,这点对于手握大权的梅俊苍而言不算是难事,青空规唯一担心的就是梅俊苍权力太大,最终会迷失在权术的欲望之中。
至于四品到三品,为天下立规矩,这一点周铁衣早就为梅俊苍铺垫好了。
从一开始的奢侈税试点到如今逐渐成型的天京商税,这条通天阶梯,周铁衣一直给梅俊苍留着,只要法家的人不抢,梅俊苍进入三品自然毫无阻碍。
“为人师者,则为弟子谋深远。他为你做的,也不枉你叫他一声老师。”
青空规审视着躬身的梅俊苍的眸子。
下面的人觉得周铁衣和梅俊苍因为道途的问题闹掰了,但是没有达到道统之境,怎么能够看得清周铁衣给梅俊苍铺好的路。
从始至终,梅俊苍一直在一条坦途上前进,又怎么会和周铁衣闹掰呢。
既然没有闹掰,那么今天梅俊苍来自己府上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梅俊苍笑着躬身道,“老师一向也很敬重司律,时常说让我跟着司律才能够学到真本事。”
青空规呵了一声,不以为然,“他敬重我?他不骂我优柔寡断,循规蹈矩就算是好的了。”
随后他抬头,透过青冥的天空望向太乙观的方向,吐出一口浊气,“太学院的事情他要怎么处理?”
梅俊苍抬头,“自行其是。”
青空规琢磨了一下,笑着问道,“看来他内部的矛盾也不小,你来我这里,是想要让我别插手此事?”
梅俊苍摇头,“既然是自行其是,那么司律若想要插手,自然就能够插手,我只是将其中一些信息传递给司律,帮助您判断罢了。”
青空规沉吟片刻,“不可伤及百姓。”
梅俊苍笑着回道,“此事都不会发生在玉京山上,又怎会犯百姓秋毫。”
火车商会,郝仁从假寐之中起身,坐在位置上沉思了片刻。
既然决定是那些荒古神祇出手,他自然不会再掺和进去,但虽说是不掺和进这件事,但是却不得不为之后发生的事情做准备。
郝仁盘算了一下自己能够请到的势力,商家的钱光运已经进入三品‘兼济’,如今整个天下航运便利,工业发展,金融改革,这一条条都有利于商家修行,也让商家们真正成为周铁衣的坚定支持者。
有多坚定呢,举个例子,之前周铁衣说要控制流通向西方省道的粮食,上上下下的商家硬是顶着救灾不利,可能杀头的罪名,严格控制粮食流通,甚至西方佛教的和尚们给再多金银细软,中层以上的商家依旧不为所动。
因为周铁衣现在才代表商家最核心的利益,远比商家以前的支持者大得多的利益,稍微有见识的商人都明白,只有跟着周铁衣,顺着这条改革的路走下去,商家才能够出一位二品,乃至于一品。
而只有商家出了二品,一品,才能够不当别人的鱼肉,不然你纵然赚了金山银海,也不过是取死之由。
现在看到周铁衣有成圣的机会,特别是申屠元这个核心老人在造势,商家们自然也不甘示弱,今天早上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今天下午,天京大大小小的商贩就已经开始逐渐改口,一个个称呼周圣。
这就是商人,他们短浅,他们贪利,但他们同样拥有着难以想象的精明和勇气。
钱光运要通知。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家势力。
郝仁起身之后,门外守着的心腹就觉察到了,敲门进来之后,“大人,我这就通知他们进来办公。”
“不急。”
郝仁抬手阻拦,“你去通知那个工会管事楚欢欢,让他通知他爷爷来会晤,以及递上我的帖子给东南商会的钱管事。”
“是。”
不过半个时辰,两位三品连同楚欢欢都被请进了郝仁的办公室。
郝仁提前泡好了茶,对着钱光运说道,“圣人在太乙观讲道,群贤毕至,我等商家,受圣人提点颇深,不能不出一份力,听闻圣人欲建造三十三天,我等商人虽然别的不行,但是却有聚集天下财货之力,我想着钱管事能不能够联合几位商家老人代表我们商人前往。”
虽然郝仁对申屠元的莽撞很不满,但是事已至此,连神道都要真正出手,这个时候再改口肯定是自乱阵脚,所以只能够坚定地将周铁衣的圣人之名给推广出去。
而郝仁出手,自然比申屠元有着更多的资源和优势。
钱光运听到郝仁话语上直接转变,真是又惊又喜,谨慎地问道,“若圣人准许我商家立下一层天宇,我必然欣喜,天下商家就算是掏空家底,也愿意此行为圣人讲道助威。”
商家确实没有出过二品,但是若说积累,商家当真是不低,毕竟掌管着天下财货流通,即使要被背后的各家分食,商家暗自藏起来的好东西绝对不少,只不过以前不敢显露出来。
但现在不一样,建立三十三天之一,只要周铁衣准许,商家们当真这次是砸锅卖铁都要参与进来,虽然他们没有二品,但是能够替代二品的宝物还是拿得出来的。
郝仁先处理了钱光运这个自己人,然后才看向杂家的楚问生。
这个杂家的老头仍然穿着百衲衣,他身边的孙女楚欢欢对郝仁投来的目光冷哼了一声。
楚欢欢成立了第一个工厂工会,给杂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但是工会的成立,必然和工厂本身的利益有一定的违背。
以前没有工会,大家尚不觉得,现在有了能够和上面沟通的渠道,工人们的要求自然而然汇聚到楚欢欢这里,所以楚欢欢也没有少和郝仁争吵。
楚问生有着更多的人生经验,当看到火车商会一步步建立起来,并且实践了他们杂家很多理念之时,对周铁衣的敬佩已经远不止于当初隐居内的一番谈话了。
所以尽管现在火车商会还有很多不足,但他也时常劝诫自己的孙女,很多事情过犹不及,即使给工人们争取权利也是一样。
他拱手笑道,“我孙女涉世尚浅,郝管事多包涵。”
郝仁当然不会和楚欢欢计较,他说道,“楚老,不知道如今能否联系得上杂家‘逍遥游’的高人?”
楚问天没有立刻回答,先是从怀中取了一块帆布,像变戏法一样,对着周围的空间一拢,然后才说道,“你想要让我们杂家也去帮周侯立下一座天宇?”
“正有此意。”
楚问天想了想,“你接连让天京的杂家和商家这些亲周侯三品们离开天京,恐怕不只是帮周侯立下天宇那么简单吧?”
郝仁神色微变,果然人老精,这楚问天瞬间就意识到问题的关键了,如今去太乙观立下一层天宇,是锦上添花之事,最重要的是将杂家和商家的积累调离天京,做最坏的打算。
楚问天继续说道,“是和早上太学院的事有关吧?”
郝仁微微点头。
他点头的同时,一股风吹进这被封闭的室内,化作一位手持竹杖,身穿麻衣,身材魁梧,胡须扎着小辫的老者,这位杂家二品进来之后,开门见山,“若今天他要劫史家书库,我们杂家想要参与。”
“为何?”
郝仁有些不解。
这位出现的老者轻叹一声,“因为我杂家的一品道统也被封在史家书库之中。”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大夏窃神权,我在大夏窃神权最新章节,我在大夏窃神权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大夏窃神权,我在大夏窃神权最新章节,我在大夏窃神权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