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10-08
即便如此,以张绍曾为首的革命军官们依旧天真的寄希望于清政府改革校园全能高手。
直到大半个月前,也就是十一月七日,石家庄传来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正准备前往山西赴任的吴禄贞在火车站遭人枪杀。
至此,参与滦州兵谏的各路部队幡然醒悟,清政府又一次诓骗了大家。
失望和愤怒萦绕在众人的心头,正因为这样,二十镇还驻留在滦州的几支部队进行了秘密会商,决定在年关之前发动一场真刀真枪的起义,用荷枪实弹来彰显对清政府革命的决心。
“之前我已经说过很多回了,张统制不足以成事,一部分是他个人的原因,另外一部分是咱们第二十镇和第六镇的原因。”袁肃微叹一口气,故作深沉的说道。
林伯深自然不是第一次听袁肃这么说,在滦州兵谏之前,袁肃就在私底下指责张绍曾优柔寡断,不可能带领二十镇发动武装起义。只可惜当时没有人听进去,革命派的军官依然积极怂恿张绍曾起义,没想到最终张绍曾拍拍屁股南下走人,兵谏也真是囫囵结束。
之前就连林伯深都认为袁肃是害怕参与起义,不过现在看来,才知道对方是深有远见,心中不仅消除了以前的介怀,反而更生出几分钦佩。
“岂不说第六镇在清廷眼皮底下,单说吴统制之下的所有军官全部只听命于袁宫保,要想跟他们串谋攻打京城,只能说是比登天还难。至于咱们二十镇的情况就不用多说了,看看之前那些标统、协统,要么是顽固不化,要么是见风使舵,内部斗争的痕迹再明显不过,由上而下是一盘散沙,除非有天相助,否则更难成事。”袁肃紧接着又说出了一番大道理。
当然,这些话全部是他个人的见解,与前世丝毫无关。在二十一世纪时他最大的爱好就是钻研清末民初的历史,对辛亥革命前前后后的细末之事大多了如指掌。
要说前世对待滦州兵谏的态度,表面上是一副漠不关心,骨子里却是反对起义,因此当他看到二十镇大部分高级军官态度坚硬时,就已经意识到起义之举大有不妙。
“唉,之前你不表态,还真让我错怪了你。”林伯深尴尬的笑着说道,他是直肠子,心里有什么话总会憋不住,但凡稍微熟悉一些的人轻易就能倾诉而出。
“并非我不表态,而是无论如何都轮不到我表态。”袁肃苦笑着说道。
“那这次武昌军政府派来的代表帮助我们策划起义,梓镜你怎么看?”林伯深将战马靠拢了一些,压低声音询问道。
历史上的滦州兵谏与滦州起义是两码事,虽然参与其中的部队大部分是第二十镇的士兵,可领导人以及事件性质截然不同。在兵谏失败之后,武昌军政府派出革命代表胡鄂公,与天津共和会会长白雅雨、山东铁血会会长孙谏生共同密谋,在滦州发动武装起义。
只不过革命党人错误的估判了全国形势,以为大半个中国纷纷掀起独立,清廷在近畿地区的根基早已松动。他们甚至不知道真正掌握近畿军权的人是谁,只知道要趁势揭竿而起,尽快结束清王朝**无能的统治。
在起义之前,二十镇各路部队的长官都是模棱两可的态度,大部分只是抱着投机取巧、顺水摸鱼的心理。而革命党人更是想法天真,一心认为只要起义打响,单凭声势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殊不知整个起义计划早已经是漏洞百出。
历史上的这次起义事件,革命党人预想的情况根本没有发生,甚至还出现起义部队临阵倒戈的情况,到最后只有两个营的兵力按照约定起义。整个行动仅仅进行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最终在临阵倒戈叛军和其他清军合围之下遭到歼灭,除了胡鄂公之外,革命领导人全部被捕就义。
归根结底,滦州起义只是一场几百人的小规模军事行动,在辛亥革命的洪流之中根本不足为道,其历史意义也远远逊于著名的滦州兵谏。而正是因为袁肃深知这场起义的最终结果,这才让他对未来的处境感到忧虑,单凭区区几百人的就想占领滦州,简直比登天还难。
暗叹了一口气,袁肃深远的说道:“仁卿,我只问你一句,倘使起义成功了,我们下一步又能如何?占据滦州,四面环敌,寸步难行,又是近畿之地,敌人调动起来比我们要快捷的多,到时候又能坚守几许?”
听到这里,林伯深立刻皱紧了眉头,他心里一直对武装革命怀有冲动,哪怕自己知道袁肃是在做长远考虑,但情绪上多多少少还是有所影响。他忍不住说道:“这次起义不是为了攻城略地,国内上上下下已经宣布独立的诸省如今不在少数。这是什么?这是一股声势,一股可以给清廷带来恐慌的声势。我们要做的,就是为这股声势推波助澜,让革命之火扩散的更快,让革命之势扩张的更广。”
袁肃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只是这注定是一场失败的起义,他怎么可能盲目的参于其中?再者,这次起义主要领导人白雅雨根本连最基础的常识都不懂,仗着自己是革命党头目,竟以区区队官的身份一而再再而三的向标统、协统等高级军官指手画脚,这岂不是自掘坟墓?
他本来还想劝说林伯深几句,可一来自己负伤在身、精神不济,二来又深知林伯深是一个固执的革命者,“固执”和“革命者”结合在一起已经超越顽固不化的境界,就算自己说破嘴皮子只怕也难动摇对方的想法。
深吸了一口气,他用虚弱的声音说道:“仁卿,并非我怕事,只是最近伤口炎症久治不消,思绪冗沉难知,白队官那边几乎又不跟我们走在一块,起义之事究竟会如何我也很难预料。这段时间,我只能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至于其他的事,还得多仰仗你们了。”
林伯深没有多疑袁肃的话,他对袁肃的伤势再清楚不过,伤口发炎可大可小,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去应付其他事。他郑重的说道:“当务之急,梓镜你什么都不要管,还是安心养伤最要紧。不管如何,举义之事势在必行,不成功则成仁。”
袁肃知道林伯深心意已决,他不打算再继续说下去,只是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然后把脖子缩了缩。虽然他对林伯深很有好感,出身于富家子弟,却心怀崇高理想又够义气,实在是难能可贵,只是自己刚刚穿越来到这个时代不久,都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哪里还有多余的心里去照顾其他人?
只能听天由命了!他在心里无奈的叹息道。
队伍翻过了积雪的山坡,继续沿着官道行进了半个钟头,前方渐渐出现几座小土屋,再向前走了几里路,路边的屋子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密集,很快就到了安山镇的路口。此时正值午后,镇子上的百姓们大部分在家里休息,零星有几个赶路的人在看到一队官兵出现时,也都吓得加快了步伐。
袁肃让一名队官打马上前去问路。他们从滦州城出发之前已经打听清楚,安山镇有一个张姓大户,是光绪十一年的举人,家里坐拥着安山镇一半的良田,足以堪称是安山镇第一大地主。这次来要赞助首当其冲就是这位张大户!
不过之前城内早有传言,据说这位张举人在京城颇有背景,连省府的官员都要给他几分面子。然而时下政局混乱,眼见京城的主儿要倒台了,再加上二十镇又都是关外调来的兵,完全不在乎这些地方名绅,不管大革命成功与否,这事以后想查都难。
一番周折之后,从一个过路百姓口中打听到张举人家的地址,其实并不难找,镇上最大最豪华的宅子就是张府,沿着唯一一条街道走下去一眼就能看到。
虽然袁肃和士兵们没顾得上吃中午饭,赶了好几个钟头的山路,大家又累又乏,不过到了该“干活”的时候,这一众人等立刻都打起了精神,一个个摩拳擦掌,就等着到大户家里去搜刮一通。
队伍浩浩荡荡的沿着街道走到尽头,果然看到一座朱门高墙的大宅。来到正门,两座石狮更为这府邸徒增几分气势。大门门梁上悬挂着一块烫金铜匾,宋体写着两个大字“张府”。
“啧啧,看看,这年头一个举人的乡间宅邸倒是比知州大院还要有派头。”袁肃揶揄的冷笑道,说完之后挥了挥手中的马鞭,让一名队官上前去打门。
队官下马,带了两名士兵快步上了门前台阶,他没有去拉大门上的铜环,只是粗鲁的用手掌在门板上狠狠的砸了几下。
过了一会儿,门内传来一阵零碎的脚步声,有一个身影在门后闪过。对方先从门缝里看了一眼外面的情况,发现是一队官兵之后,立刻小心翼翼的询问道:“几位军爷从哪里来?来此可有什么公干?”
即便如此,以张绍曾为首的革命军官们依旧天真的寄希望于清政府改革校园全能高手。
直到大半个月前,也就是十一月七日,石家庄传来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正准备前往山西赴任的吴禄贞在火车站遭人枪杀。
至此,参与滦州兵谏的各路部队幡然醒悟,清政府又一次诓骗了大家。
失望和愤怒萦绕在众人的心头,正因为这样,二十镇还驻留在滦州的几支部队进行了秘密会商,决定在年关之前发动一场真刀真枪的起义,用荷枪实弹来彰显对清政府革命的决心。
“之前我已经说过很多回了,张统制不足以成事,一部分是他个人的原因,另外一部分是咱们第二十镇和第六镇的原因。”袁肃微叹一口气,故作深沉的说道。
林伯深自然不是第一次听袁肃这么说,在滦州兵谏之前,袁肃就在私底下指责张绍曾优柔寡断,不可能带领二十镇发动武装起义。只可惜当时没有人听进去,革命派的军官依然积极怂恿张绍曾起义,没想到最终张绍曾拍拍屁股南下走人,兵谏也真是囫囵结束。
之前就连林伯深都认为袁肃是害怕参与起义,不过现在看来,才知道对方是深有远见,心中不仅消除了以前的介怀,反而更生出几分钦佩。
“岂不说第六镇在清廷眼皮底下,单说吴统制之下的所有军官全部只听命于袁宫保,要想跟他们串谋攻打京城,只能说是比登天还难。至于咱们二十镇的情况就不用多说了,看看之前那些标统、协统,要么是顽固不化,要么是见风使舵,内部斗争的痕迹再明显不过,由上而下是一盘散沙,除非有天相助,否则更难成事。”袁肃紧接着又说出了一番大道理。
当然,这些话全部是他个人的见解,与前世丝毫无关。在二十一世纪时他最大的爱好就是钻研清末民初的历史,对辛亥革命前前后后的细末之事大多了如指掌。
要说前世对待滦州兵谏的态度,表面上是一副漠不关心,骨子里却是反对起义,因此当他看到二十镇大部分高级军官态度坚硬时,就已经意识到起义之举大有不妙。
“唉,之前你不表态,还真让我错怪了你。”林伯深尴尬的笑着说道,他是直肠子,心里有什么话总会憋不住,但凡稍微熟悉一些的人轻易就能倾诉而出。
“并非我不表态,而是无论如何都轮不到我表态。”袁肃苦笑着说道。
“那这次武昌军政府派来的代表帮助我们策划起义,梓镜你怎么看?”林伯深将战马靠拢了一些,压低声音询问道。
历史上的滦州兵谏与滦州起义是两码事,虽然参与其中的部队大部分是第二十镇的士兵,可领导人以及事件性质截然不同。在兵谏失败之后,武昌军政府派出革命代表胡鄂公,与天津共和会会长白雅雨、山东铁血会会长孙谏生共同密谋,在滦州发动武装起义。
只不过革命党人错误的估判了全国形势,以为大半个中国纷纷掀起独立,清廷在近畿地区的根基早已松动。他们甚至不知道真正掌握近畿军权的人是谁,只知道要趁势揭竿而起,尽快结束清王朝**无能的统治。
在起义之前,二十镇各路部队的长官都是模棱两可的态度,大部分只是抱着投机取巧、顺水摸鱼的心理。而革命党人更是想法天真,一心认为只要起义打响,单凭声势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殊不知整个起义计划早已经是漏洞百出。
历史上的这次起义事件,革命党人预想的情况根本没有发生,甚至还出现起义部队临阵倒戈的情况,到最后只有两个营的兵力按照约定起义。整个行动仅仅进行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最终在临阵倒戈叛军和其他清军合围之下遭到歼灭,除了胡鄂公之外,革命领导人全部被捕就义。
归根结底,滦州起义只是一场几百人的小规模军事行动,在辛亥革命的洪流之中根本不足为道,其历史意义也远远逊于著名的滦州兵谏。而正是因为袁肃深知这场起义的最终结果,这才让他对未来的处境感到忧虑,单凭区区几百人的就想占领滦州,简直比登天还难。
暗叹了一口气,袁肃深远的说道:“仁卿,我只问你一句,倘使起义成功了,我们下一步又能如何?占据滦州,四面环敌,寸步难行,又是近畿之地,敌人调动起来比我们要快捷的多,到时候又能坚守几许?”
听到这里,林伯深立刻皱紧了眉头,他心里一直对武装革命怀有冲动,哪怕自己知道袁肃是在做长远考虑,但情绪上多多少少还是有所影响。他忍不住说道:“这次起义不是为了攻城略地,国内上上下下已经宣布独立的诸省如今不在少数。这是什么?这是一股声势,一股可以给清廷带来恐慌的声势。我们要做的,就是为这股声势推波助澜,让革命之火扩散的更快,让革命之势扩张的更广。”
袁肃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只是这注定是一场失败的起义,他怎么可能盲目的参于其中?再者,这次起义主要领导人白雅雨根本连最基础的常识都不懂,仗着自己是革命党头目,竟以区区队官的身份一而再再而三的向标统、协统等高级军官指手画脚,这岂不是自掘坟墓?
他本来还想劝说林伯深几句,可一来自己负伤在身、精神不济,二来又深知林伯深是一个固执的革命者,“固执”和“革命者”结合在一起已经超越顽固不化的境界,就算自己说破嘴皮子只怕也难动摇对方的想法。
深吸了一口气,他用虚弱的声音说道:“仁卿,并非我怕事,只是最近伤口炎症久治不消,思绪冗沉难知,白队官那边几乎又不跟我们走在一块,起义之事究竟会如何我也很难预料。这段时间,我只能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至于其他的事,还得多仰仗你们了。”
林伯深没有多疑袁肃的话,他对袁肃的伤势再清楚不过,伤口发炎可大可小,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去应付其他事。他郑重的说道:“当务之急,梓镜你什么都不要管,还是安心养伤最要紧。不管如何,举义之事势在必行,不成功则成仁。”
袁肃知道林伯深心意已决,他不打算再继续说下去,只是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然后把脖子缩了缩。虽然他对林伯深很有好感,出身于富家子弟,却心怀崇高理想又够义气,实在是难能可贵,只是自己刚刚穿越来到这个时代不久,都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哪里还有多余的心里去照顾其他人?
只能听天由命了!他在心里无奈的叹息道。
队伍翻过了积雪的山坡,继续沿着官道行进了半个钟头,前方渐渐出现几座小土屋,再向前走了几里路,路边的屋子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密集,很快就到了安山镇的路口。此时正值午后,镇子上的百姓们大部分在家里休息,零星有几个赶路的人在看到一队官兵出现时,也都吓得加快了步伐。
袁肃让一名队官打马上前去问路。他们从滦州城出发之前已经打听清楚,安山镇有一个张姓大户,是光绪十一年的举人,家里坐拥着安山镇一半的良田,足以堪称是安山镇第一大地主。这次来要赞助首当其冲就是这位张大户!
不过之前城内早有传言,据说这位张举人在京城颇有背景,连省府的官员都要给他几分面子。然而时下政局混乱,眼见京城的主儿要倒台了,再加上二十镇又都是关外调来的兵,完全不在乎这些地方名绅,不管大革命成功与否,这事以后想查都难。
一番周折之后,从一个过路百姓口中打听到张举人家的地址,其实并不难找,镇上最大最豪华的宅子就是张府,沿着唯一一条街道走下去一眼就能看到。
虽然袁肃和士兵们没顾得上吃中午饭,赶了好几个钟头的山路,大家又累又乏,不过到了该“干活”的时候,这一众人等立刻都打起了精神,一个个摩拳擦掌,就等着到大户家里去搜刮一通。
队伍浩浩荡荡的沿着街道走到尽头,果然看到一座朱门高墙的大宅。来到正门,两座石狮更为这府邸徒增几分气势。大门门梁上悬挂着一块烫金铜匾,宋体写着两个大字“张府”。
“啧啧,看看,这年头一个举人的乡间宅邸倒是比知州大院还要有派头。”袁肃揶揄的冷笑道,说完之后挥了挥手中的马鞭,让一名队官上前去打门。
队官下马,带了两名士兵快步上了门前台阶,他没有去拉大门上的铜环,只是粗鲁的用手掌在门板上狠狠的砸了几下。
过了一会儿,门内传来一阵零碎的脚步声,有一个身影在门后闪过。对方先从门缝里看了一眼外面的情况,发现是一队官兵之后,立刻小心翼翼的询问道:“几位军爷从哪里来?来此可有什么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