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第一声鸡叫,勤劳的村妇已经在准备一家人的早饭了。破旧的土灶旁烟雾缭绕,伴随着一阵阵急促的咳嗽声,这个家庭出山的早饭已经准备停当了,一大锅玉米糊糊,放各种杂七杂八的野菜,用清汤寡水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家的妇人,今天特意在锅里多抓了两把玉米面,因为家里来了三位“客人”。是啊,这就是朴实却伟大的劳动人民。他们才不会因为和你素味平生就形同陌路,不管你是远行的过路人,走州过县的货郎,只要来到家里,他们都会尽最大的努力招待一顿吃食,而且这是家里所有人都默许的,反而如果那个妇人不这么做,会被大家耻笑和嫌弃。
王有生昏昏沉沉的睡了一夜,此刻正饿的咕咕叫,当看见那个像自己母亲一样的老妇人端来一大碗菜汤,王有生感动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那妇人的双手像一条干涸的河流,手背的裂口像是被岁月的河流冲刷过后留下的沟壑。王有生顾不上吹一口,发烫的野菜汤在他的喉结处哽咽成一条河流,不知何时已经顺着他的双颊流开。
“后生,你们是要去当先生?”那妇人木讷而笨拙的改口道:“你们要是去当老师咧!”
“老姨,我俩是去要当老师。”王有生说完不好意思的笑了。在王有生青涩而又短暂的人生阅历中,从一个从来都会被人忽视的愣头青,到现在的被人尊重,王有生觉得浑身都不自在。在我国封闭的农村,尤其是那个年代,大字不识的人占很大的比重。所以那个老妇人很是看中眼前的这两个后生。
“慢慢喝,不够还有。”妇人笑着。
“够了,够了,姨。”王有生把头低的更矮了。
收拾停当,一行人告别了老汉和妇人后,匆匆上路了。
村庄的宁静早就被赶牛吆喝声,妇人扯嗓子叫孩子的声音打破,炊烟是新的一天开始的礼仪。王有生走在崎岖的山路上,露水打湿了三人的裤腿,皱巴巴的黏在腿上,走起路来很难受。王有生笨拙的卷了一根旱烟,麻利的给老汉递了过去,老汉摆摆手,说抽不惯,还是旱烟袋抽着得劲儿。这时,那头驴子拉了一泡粪,“前面歇一会吧,这老家伙估计肠子又空了。”老汉边说边用手拍打着驴子的屁股。
王有生从小就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经历了战乱,土匪军阀,连年的自然灾害让他们这一代人都显得很木讷。三人只是围坐在一起,各自抽着旱烟,数着日头行走。
老汉扣了扣鞋底的泥巴,把烟袋在鞋底磕了几下,别在腰间,然后很随意的在旁边的土堆上撒了一泡尿,使劲抖了几下。“人老了,撒尿都不得劲儿了,哈哈”,老汉自打诨似得说。
王有生难为情的把头扭到一边去,脸涨得通红。
“后生,你咋像个大姑娘似得害臊”;老汉玩弄般的说道:“你这后生还嫩滴很啊”。同行的另一个人早就笑的前俯后仰了。王有生悻悻的站了起来,他的脸臊的绯红。此刻的王有生还是一个不太成熟的少年,他明知道眼前的这个让人厌恶的老汉其实本性不坏,但他还是接受不理这种玩笑式的嘲弄。在我们看来,这或许只是一种没有恶意的戏谑,但在他那个年纪,那种带有强烈的青春又敏感的自尊心。那简直就是天大的侮辱,毋庸置疑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过类似的经历。
一天的舟车劳顿,王有生他们终于来到了学校,沉重的脚步惊惹了谁家的老狗,背后是渐渐隐去的狗叫声。
校门口,一个穿着洗的发白的粗布衫的老农,佝偻着腰圪蹴着,嘴里叼着旱烟杆,两只手来回在破衫子里面摸索着,看那老农,除了一口略微白一点牙床,浑身上下都黝黑的像包浆的木雕塑。
那老农模样的男子打远就看见王有生他们,蹭的一下站起来,穿上屁股下面垫的烂布鞋,老远都嗷嗷的喊着王有生他们。王有生略带笨拙的招手回应着,但他的胖子还发不出来那种粗狂而豪放的招呼,也许经过岁月的打磨,王有生也会成为一个地道的庄稼汉,倒是眼前的这个少年暂时还不会褪去他书生的气息。王有生对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学校是一排土胚房子,大大的标语醒目的站在墙上:“为人民服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学校没有围墙,一块略微修整过的泥土场上插着自制的篮球架子,歪歪斜斜的竖在操场上。乒乓球台破烂不堪的在那儿躺着,操场的正中央插着一杆旗杆,泛黑的五星红旗耷拉着脑袋,无力的垂在空中。
王有生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老汉也在回应着那个佝偻的老农。
“老哥,你们是上面派来的老师么?”那个嘿呦的老汉拼命的在伸直他的背。生怕被人发现,眼神中闪过一丝的慌乱来,但很快他就平复了。他深出黝黑的手在衫子上揩了几把,一把抓住王有生的手,你们是上面派下来的老师吧,可把你们等来了,王有生明显的感觉到这个男子手上的力道,这是一种常年干农活的庄稼人特有的手劲儿。王有生讪讪的笑了一下,乘机挣脱了自己的手。
“我是这个小学所在村的支书,”那个老农又像是故意在强调他的身份一样,“我代表所有的男女老少欢迎你们的到来。”
“走,村里边安排你们先到我家里吃饭,过阵子吃完饭就带你们过来收拾宿舍。”说着支书已经把王有生的提包接了过来。
脚夫已经吆喝着驴走开了,一路上老支书。热情的说,“咋们这个学校现在有四名老师,他们都是本村人,大概有两百多名学生,都是这附近村子的孩子,男娃多,不好管理。”
天已经黑透了,王有生在支书家吃完饭,结算好脚夫的工钱,老支书带着王有生他俩来到了学校,老支书从腰上解下一长串的钥匙,摸索了半天熟练的打开了一间教室的门。点了油灯,一间小房子慢慢在黑暗中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里面有两张长条桌子,几个板凳,一堆杂乱的作业本,还有几盒粉笔,但都是空盒子。那时候,老师上课的粉笔都是奢侈品,一盒粉笔都是几个老师分着用,往往都是各自拿一个纸烟盒子,装两支粉笔,随身携带。
“这里是老师的休息室,由于教室紧张,全校只有这一间可以下课休息的地方,现在腾出来给你们住。”
在老支书的帮助下,王有生他们铺好了床。终于可以休息了,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第二天必须要收拾了被褥,因为这是仅有的办公室。王有生送走了支书,一头扎进了被窝里,新的生活开始了,他要好好休息一天,明天要以崭新的面貌去迎接他的新生活。
王有生昏昏沉沉的睡了一夜,此刻正饿的咕咕叫,当看见那个像自己母亲一样的老妇人端来一大碗菜汤,王有生感动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那妇人的双手像一条干涸的河流,手背的裂口像是被岁月的河流冲刷过后留下的沟壑。王有生顾不上吹一口,发烫的野菜汤在他的喉结处哽咽成一条河流,不知何时已经顺着他的双颊流开。
“后生,你们是要去当先生?”那妇人木讷而笨拙的改口道:“你们要是去当老师咧!”
“老姨,我俩是去要当老师。”王有生说完不好意思的笑了。在王有生青涩而又短暂的人生阅历中,从一个从来都会被人忽视的愣头青,到现在的被人尊重,王有生觉得浑身都不自在。在我国封闭的农村,尤其是那个年代,大字不识的人占很大的比重。所以那个老妇人很是看中眼前的这两个后生。
“慢慢喝,不够还有。”妇人笑着。
“够了,够了,姨。”王有生把头低的更矮了。
收拾停当,一行人告别了老汉和妇人后,匆匆上路了。
村庄的宁静早就被赶牛吆喝声,妇人扯嗓子叫孩子的声音打破,炊烟是新的一天开始的礼仪。王有生走在崎岖的山路上,露水打湿了三人的裤腿,皱巴巴的黏在腿上,走起路来很难受。王有生笨拙的卷了一根旱烟,麻利的给老汉递了过去,老汉摆摆手,说抽不惯,还是旱烟袋抽着得劲儿。这时,那头驴子拉了一泡粪,“前面歇一会吧,这老家伙估计肠子又空了。”老汉边说边用手拍打着驴子的屁股。
王有生从小就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经历了战乱,土匪军阀,连年的自然灾害让他们这一代人都显得很木讷。三人只是围坐在一起,各自抽着旱烟,数着日头行走。
老汉扣了扣鞋底的泥巴,把烟袋在鞋底磕了几下,别在腰间,然后很随意的在旁边的土堆上撒了一泡尿,使劲抖了几下。“人老了,撒尿都不得劲儿了,哈哈”,老汉自打诨似得说。
王有生难为情的把头扭到一边去,脸涨得通红。
“后生,你咋像个大姑娘似得害臊”;老汉玩弄般的说道:“你这后生还嫩滴很啊”。同行的另一个人早就笑的前俯后仰了。王有生悻悻的站了起来,他的脸臊的绯红。此刻的王有生还是一个不太成熟的少年,他明知道眼前的这个让人厌恶的老汉其实本性不坏,但他还是接受不理这种玩笑式的嘲弄。在我们看来,这或许只是一种没有恶意的戏谑,但在他那个年纪,那种带有强烈的青春又敏感的自尊心。那简直就是天大的侮辱,毋庸置疑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过类似的经历。
一天的舟车劳顿,王有生他们终于来到了学校,沉重的脚步惊惹了谁家的老狗,背后是渐渐隐去的狗叫声。
校门口,一个穿着洗的发白的粗布衫的老农,佝偻着腰圪蹴着,嘴里叼着旱烟杆,两只手来回在破衫子里面摸索着,看那老农,除了一口略微白一点牙床,浑身上下都黝黑的像包浆的木雕塑。
那老农模样的男子打远就看见王有生他们,蹭的一下站起来,穿上屁股下面垫的烂布鞋,老远都嗷嗷的喊着王有生他们。王有生略带笨拙的招手回应着,但他的胖子还发不出来那种粗狂而豪放的招呼,也许经过岁月的打磨,王有生也会成为一个地道的庄稼汉,倒是眼前的这个少年暂时还不会褪去他书生的气息。王有生对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学校是一排土胚房子,大大的标语醒目的站在墙上:“为人民服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学校没有围墙,一块略微修整过的泥土场上插着自制的篮球架子,歪歪斜斜的竖在操场上。乒乓球台破烂不堪的在那儿躺着,操场的正中央插着一杆旗杆,泛黑的五星红旗耷拉着脑袋,无力的垂在空中。
王有生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老汉也在回应着那个佝偻的老农。
“老哥,你们是上面派来的老师么?”那个嘿呦的老汉拼命的在伸直他的背。生怕被人发现,眼神中闪过一丝的慌乱来,但很快他就平复了。他深出黝黑的手在衫子上揩了几把,一把抓住王有生的手,你们是上面派下来的老师吧,可把你们等来了,王有生明显的感觉到这个男子手上的力道,这是一种常年干农活的庄稼人特有的手劲儿。王有生讪讪的笑了一下,乘机挣脱了自己的手。
“我是这个小学所在村的支书,”那个老农又像是故意在强调他的身份一样,“我代表所有的男女老少欢迎你们的到来。”
“走,村里边安排你们先到我家里吃饭,过阵子吃完饭就带你们过来收拾宿舍。”说着支书已经把王有生的提包接了过来。
脚夫已经吆喝着驴走开了,一路上老支书。热情的说,“咋们这个学校现在有四名老师,他们都是本村人,大概有两百多名学生,都是这附近村子的孩子,男娃多,不好管理。”
天已经黑透了,王有生在支书家吃完饭,结算好脚夫的工钱,老支书带着王有生他俩来到了学校,老支书从腰上解下一长串的钥匙,摸索了半天熟练的打开了一间教室的门。点了油灯,一间小房子慢慢在黑暗中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里面有两张长条桌子,几个板凳,一堆杂乱的作业本,还有几盒粉笔,但都是空盒子。那时候,老师上课的粉笔都是奢侈品,一盒粉笔都是几个老师分着用,往往都是各自拿一个纸烟盒子,装两支粉笔,随身携带。
“这里是老师的休息室,由于教室紧张,全校只有这一间可以下课休息的地方,现在腾出来给你们住。”
在老支书的帮助下,王有生他们铺好了床。终于可以休息了,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第二天必须要收拾了被褥,因为这是仅有的办公室。王有生送走了支书,一头扎进了被窝里,新的生活开始了,他要好好休息一天,明天要以崭新的面貌去迎接他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