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宗面上有些难看,但嘴上却道:“怎么不能多吃,天师告诉朕这是仙丹,你们也看到了朕,吃了这丹药后身子骨可是好了不少。为何吃不得。”
孙皇后叹了声,道:“皇上怕是不知道吧,这丹药可不是什么仙丹,而是胡天师取处女初潮之经血,谓之“先天红铅”,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及乌梅等药物,煮过七次,变成药桨,再加上红铅、秋石、人乳、辰砂(湖南辰州出产的朱砂)、松脂等药物炮制而成的春药而已,皇上便是吃了这丹药,龙体才迟迟不见好转,再者,皇上这半年来荒唐事可没少做,你不知外面的那些百姓都说什么了?”
宣宗面上神色难看之极,想要发作可有没力气,冷哼了声道:“朕登基以来,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到朕这里大明已开国六十载,民气渐舒,俨然是天平之世,就连宫外的那些挑剔的言官都说朕风表瓌异,神彩英迈是世间不可多得的太平天子,那些百姓愚昧无知,所说的无非也是这些不痛不痒的话儿吧了。”
孙皇后叹了声,道:“陛下多少日子没有接见群臣了。”
宣宗面上一热,自从杨峥凑成了北方瓦刺与大明互市后,压在大明北方的威胁便随着贸易的展开渐渐解除了,难得松了一口气的他,开始是以身子骨不适躲在皇宫里吟诗作对,风花雪月,这一躲就是三个月,再后来自己的身子骨当真不适的时候,他倒是想接见群臣,也没那个精力也就断了这个念头,所以这半年来,他还真没有好好接见群臣,往年虚怀纳谏的场面早已不复存在了,他记得那会儿,他有意为了察觉百姓困苦,有意效仿唐太宗立下了四条规矩,一是昭示闻谏之诚,倡导直谏;二是纳谏方法得当,兼听则明;三是注重纳谏效果,择善而从;四是完善制度措施,畅达言路。所以那会儿天下的事情没有他不知道的,每次召见时,他都效仿唐太宗赐坐交谈,详细询问外面的情况,力求掌握朝廷政策对百姓是利还是弊,了解政令的得失与教化的成败,为避免个人好恶,他提出建议“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可以说,那会儿的天下还真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也就是那会儿他才知民间对他的评价是太平太子,是守成之君,是开大明盛世的明君,但这半年来,他不曾接见群臣,而宫中的太监又碍于他是皇上多有顾忌,每每他询问的时候,除了好听的话儿,还是好听的话儿,起先他还能仔细分辨出那些是真,那些是假,可到了后来,他也麻木了,渐渐也懒得去理会了。所以这会儿一听孙皇后所言,不免生出几分愧疚来,他本就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从孙皇后的口吻里,他或多或少能听出这事儿十有**是真的,而且这话儿必不是什么好话儿,自己若是顺着她的话儿询问下去,难免弄得大家都难看,身为一个帝王,没人不注重自己的名声,哪怕是在妻子面前也不行。
却不想孙皇后根本没看到他脸上的不高兴,自顾自的将宣宗不想听的话儿一股脑的全都说了出来:“外面的百姓早就说了,陛下早已不是当初一心为百姓的陛下了,太平盛世的假象早已磨灭了陛下的雄心,所以躺在宫中的陛下已不是什么太平天子了,而是一个不知体统,一味吃丹修玄的皇帝。”
“胡说!”宣宗大怒。
孙皇后并不畏惧,迎着宣宗的双眼,道:“臣妾说的句句属实,陛下改日可问问外面的大臣,便知臣妾所言是真是假,陛下若是明智的当听臣妾的劝,不再吃这害人的丹药……?”
“反了,反了!”宣宗气得血气上涌,挣扎着坐了起来,伸手指着孙皇后哆嗦着道:“你,你,你是诚心想把朕气死。”“臣妾不敢!”见宣宗发怒,尽管孙皇后怕得要死但听了这话儿并没有服输的样子,扬起那张在灯光下还算精致的脸蛋一字一字的道:“臣妾不敢。臣妾这么做只是不想陛下百年之后,落得一个昏君的骂名。”
“你,你,你,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诬蔑朕……”.朕字尚未说完,宣宗忽的觉得眼前一黑,整个人仿佛被被人抛向了空中然后重重地落了下来,只听得宣宗冷哼了声,坐起的身子忽的软了下去,重重地栽倒在龙床之上。
孙皇后那一番话刚出口便有些后悔,对于眼前的这个男人,尽管这个男人有诸多对不起她的地方,但当年的那份情谊还在,骨子里她也是希望宣宗能活些时日,就算死也能获得一个好名声,所以才不管不顾的说了这些话儿,本意是让宣宗好好看清楚现实,哪里想到自己这一番话宛如一把匕首狠很插入了宣宗的胸口,彻底让宣宗断了生机。
一看宣宗突然一头栽了下来,孙皇后也吃了一惊,下意识的伸手去扶那身子,手腕触到之处,那身子骨冰凉如冬日的水,竟无半分的温度,再看宣宗,灯光下宣宗双眼紧闭,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哆嗦不止,这可吓坏了孙皇后,颤抖着声音喊了几声:“皇上,皇上,皇上……?”
可龙床之上的宣宗哪还有任何的反应。
孙皇后头一次面对这种事,早已没了先前的镇定,只是一个劲儿的大喊皇上,皇上,可宣宗却迟迟没答应,那苍白的脸越发变得可怕起来。
就在这时,刘林走上前道:“娘娘,快,快掐人中,皇上这是气晕过去了?”说着便走了过来,帮着孙皇后将宣宗的甚至翻了过来。
孙皇后看他动作纯熟,神情也不见得如何慌张,心头不免有些奇怪,但内心深处的担忧倒是减少了几分。心道:“看刘林的模样,看样子这半年来皇上十有**这么晕过了,想起自己刚才与皇上争锋相对的情景,难免生出几分懊悔之意来。”
就在孙皇后惊讶之余,刘林已伸出了手指,凑到了宣宗的人中处轻轻掐了下来,灯光下便见宣宗的人中下多了一道不算太深的痕迹十分的显眼。
孙皇后看了一眼刘林,见这个太假暗暗松了一口,将宣宗的头放平了后,便退到了一旁耐性等候。
孙皇后来自小户人家,与这人中救济倒也知道一些,人中位于上唇人中沟正中近上方处。为急救昏厥的要穴,寻常的郎中会用这个穴位医治一些忽然晕厥的病人,所以看刘林掐人中,倒也对这个太监的应变能力感到满意。
两人就那么看了一会儿,掐了人中的宣宗似有了些许反应,紧闭的双眼似也开始睁了开来。
一看这模样,刘林立即冲着孙皇后讨好的道:“娘娘放心,皇上能醒过来就没事了,平日里奴婢也是这么做,每次皇上都能醒过来,奴婢也是从太医哪儿学来的,这半年来也用过几次。
孙皇后刚松了一口气,忽听得一阵响动,两人纷纷扭头看去,便见龙床上的宣宗挣扎了两下,忽的哇的一声吐出了一口气鲜血来,跟着口吐白沫,再一次不省人事。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孙皇后与刘林吓了一大跳,刘林摸了一把额头上吓出来的冷汗,弓着甚至走了过去,在离龙床数步之外,轻声呼喊了声道:“皇上……皇上……?”
宣宗仍旧毫无动静,唯独嘴里的白沫吐个不停。
又喊了几声,见情况不见好转,刘林便知情况怕是不容乐观了,他一个太监哪里见过这等场面,顿时没了主意,扭过脸来带着哭腔道:“娘娘……皇上怕是怕是不行了?”
孙皇后见过的场面终究是多一些,宣宗这模样的确到了弥留之际,当即喝道:“还,还楞着做什么,还不快去喊人,皇上,皇上不行了!”说完呜呜哭了起来。
刘林楞了一下,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对此他不是没有做好准备,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有些迷糊听了孙皇后的呵斥,方才回过神来,扯着嗓子冲着门外喊道:“来人啊,皇上……皇上不行了……?”声音尖锐而刺耳,迅速划破夜空打破了紫禁城的宁静。
孙皇后定了定神看着龙床上不省人事的宣宗,一时也没了计较,但她毕竟是在宫中生活了十几年,心思成熟可不是一般妇人能比的,虽说今日皇上今日明确要立太子为皇帝,但一不见圣旨,二不见口谕,纵然皇上当真大行了,太子继承了皇位,难免给人话柄,所以在这个时候太子是最不能离开这里的时候,皇宫的一切,谁都不知会发生什么,最稳妥最保险的法子就是将这事儿尽快明确下来,尽快昭告天下,想到这里,她吸了一口冷气,转过身来对着惊恐的太监喝来:“快,去一趟东宫把太子与王先生寻来。”
一个太监应了声,转身便去了。
孙皇后踹了口气,稍作停顿了一会儿,才对另一个太监道:“你,去一趟内阁,告诉三位内阁大臣这里的状况。”
那太监忙应了声,转身就出了乾清宫,往内阁方向去了。
吩咐了这些,孙皇后暗暗松了一口气,回过头看了一眼半弓着身子站在一旁的刘林,缓了缓喊了声:“刘公公。”
声音不大但足够的威严,刘林立即浑身一颤,茫然的抬起头来,迎着孙皇后的目光,道:“奴婢在。”
灯光下孙皇后的神色阴晴不定,唯独那双眼睛闪耀着某种迟疑的光芒,刘林是个聪明人,多年的宫中生活早已让他学会了如何趋利避害,按照宫中的规矩,这里是乾清宫,是皇上的寝宫,皇帝在这里读书学习、批阅奏章、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宫前露台两侧有两座石台,石台上各设一座鎏金铜亭,称做江山社稷金殿,口语也称其为金亭子。金殿深广各一间,每面安设四扇隔扇门,重檐。圆形攒尖式的上层檐上安有铸造古雅的宝顶,象征江山社稷掌握在皇帝手中,所以能在这里发号命令的唯有皇上一人而已,孙皇后此举搁在洪武一朝,扣上一个干政的罪名一点都不冤枉,但此一时彼一时,很明显乾清宫的天要变了,名义上这天是一个孩子的,但聪明人都知道这么大的一个朝廷,一个孩子根本发不了这个号令,真正能发号施令的是眼前的这个女人,所以他很知趣的表现着自己的恭敬。
孙皇后定了定神,目光再落在了刘林的脸上眼里多了几分满意,一个在任何时候都知趣的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不会不喜欢的,此时她忽然明白了,为何围绕宣宗身边的太监那么多,宣宗偏偏就离不开这个其貌不扬,既没读书也不识字的太监,此时此刻她渐渐明白了,比起其他的太监,这个太监并不出众,但他也有旁人没有的东西,比如知趣,比如他能知道旁人心里想要的,身为帝王,除了顾全名声,其实还有许多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这些事情见不得光,王振这样的太监不屑做,也不想做,海涛这样的太监则是不敢做,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刘林这些胆子大,心思细腻却又不显眼的太监能做了,宣宗柄权十年,这个太监能一跃越过王振、越过陈芜、越过金英成为宣宗身边最不能缺少的太监,毫无疑问这些见不得光的事情他都能做得极好,好到宣宗离不开他,而这在宫中就是太监立足根本了。
这么一想,对于先前郭妃一事,孙皇后忽然没了几分恨意了,这事儿说到底不过是他为了讨好宣宗所展现出来的一场闹剧而已,只是他没想到曹吉祥如此大胆,对皇上宠幸的一个太监动用了酷刑,使得郭妃含冤而死,人一死,他自然而然的要推到自己的责任,加上曹吉祥多多逼人的气势,才酿成了昨日的局面,可以说在这件事上,要说刘林使了多大的坏,未必见得,充其量是在这件事上为了自保而已,这么一想,对于眼前的这个太监连最初的那点恨意也没有了,微微沉吟了道:“公公是宫中的老人,最是懂得眼前的局面如何取舍了。”
孙皇后叹了声,道:“皇上怕是不知道吧,这丹药可不是什么仙丹,而是胡天师取处女初潮之经血,谓之“先天红铅”,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及乌梅等药物,煮过七次,变成药桨,再加上红铅、秋石、人乳、辰砂(湖南辰州出产的朱砂)、松脂等药物炮制而成的春药而已,皇上便是吃了这丹药,龙体才迟迟不见好转,再者,皇上这半年来荒唐事可没少做,你不知外面的那些百姓都说什么了?”
宣宗面上神色难看之极,想要发作可有没力气,冷哼了声道:“朕登基以来,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到朕这里大明已开国六十载,民气渐舒,俨然是天平之世,就连宫外的那些挑剔的言官都说朕风表瓌异,神彩英迈是世间不可多得的太平天子,那些百姓愚昧无知,所说的无非也是这些不痛不痒的话儿吧了。”
孙皇后叹了声,道:“陛下多少日子没有接见群臣了。”
宣宗面上一热,自从杨峥凑成了北方瓦刺与大明互市后,压在大明北方的威胁便随着贸易的展开渐渐解除了,难得松了一口气的他,开始是以身子骨不适躲在皇宫里吟诗作对,风花雪月,这一躲就是三个月,再后来自己的身子骨当真不适的时候,他倒是想接见群臣,也没那个精力也就断了这个念头,所以这半年来,他还真没有好好接见群臣,往年虚怀纳谏的场面早已不复存在了,他记得那会儿,他有意为了察觉百姓困苦,有意效仿唐太宗立下了四条规矩,一是昭示闻谏之诚,倡导直谏;二是纳谏方法得当,兼听则明;三是注重纳谏效果,择善而从;四是完善制度措施,畅达言路。所以那会儿天下的事情没有他不知道的,每次召见时,他都效仿唐太宗赐坐交谈,详细询问外面的情况,力求掌握朝廷政策对百姓是利还是弊,了解政令的得失与教化的成败,为避免个人好恶,他提出建议“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可以说,那会儿的天下还真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也就是那会儿他才知民间对他的评价是太平太子,是守成之君,是开大明盛世的明君,但这半年来,他不曾接见群臣,而宫中的太监又碍于他是皇上多有顾忌,每每他询问的时候,除了好听的话儿,还是好听的话儿,起先他还能仔细分辨出那些是真,那些是假,可到了后来,他也麻木了,渐渐也懒得去理会了。所以这会儿一听孙皇后所言,不免生出几分愧疚来,他本就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从孙皇后的口吻里,他或多或少能听出这事儿十有**是真的,而且这话儿必不是什么好话儿,自己若是顺着她的话儿询问下去,难免弄得大家都难看,身为一个帝王,没人不注重自己的名声,哪怕是在妻子面前也不行。
却不想孙皇后根本没看到他脸上的不高兴,自顾自的将宣宗不想听的话儿一股脑的全都说了出来:“外面的百姓早就说了,陛下早已不是当初一心为百姓的陛下了,太平盛世的假象早已磨灭了陛下的雄心,所以躺在宫中的陛下已不是什么太平天子了,而是一个不知体统,一味吃丹修玄的皇帝。”
“胡说!”宣宗大怒。
孙皇后并不畏惧,迎着宣宗的双眼,道:“臣妾说的句句属实,陛下改日可问问外面的大臣,便知臣妾所言是真是假,陛下若是明智的当听臣妾的劝,不再吃这害人的丹药……?”
“反了,反了!”宣宗气得血气上涌,挣扎着坐了起来,伸手指着孙皇后哆嗦着道:“你,你,你是诚心想把朕气死。”“臣妾不敢!”见宣宗发怒,尽管孙皇后怕得要死但听了这话儿并没有服输的样子,扬起那张在灯光下还算精致的脸蛋一字一字的道:“臣妾不敢。臣妾这么做只是不想陛下百年之后,落得一个昏君的骂名。”
“你,你,你,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诬蔑朕……”.朕字尚未说完,宣宗忽的觉得眼前一黑,整个人仿佛被被人抛向了空中然后重重地落了下来,只听得宣宗冷哼了声,坐起的身子忽的软了下去,重重地栽倒在龙床之上。
孙皇后那一番话刚出口便有些后悔,对于眼前的这个男人,尽管这个男人有诸多对不起她的地方,但当年的那份情谊还在,骨子里她也是希望宣宗能活些时日,就算死也能获得一个好名声,所以才不管不顾的说了这些话儿,本意是让宣宗好好看清楚现实,哪里想到自己这一番话宛如一把匕首狠很插入了宣宗的胸口,彻底让宣宗断了生机。
一看宣宗突然一头栽了下来,孙皇后也吃了一惊,下意识的伸手去扶那身子,手腕触到之处,那身子骨冰凉如冬日的水,竟无半分的温度,再看宣宗,灯光下宣宗双眼紧闭,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哆嗦不止,这可吓坏了孙皇后,颤抖着声音喊了几声:“皇上,皇上,皇上……?”
可龙床之上的宣宗哪还有任何的反应。
孙皇后头一次面对这种事,早已没了先前的镇定,只是一个劲儿的大喊皇上,皇上,可宣宗却迟迟没答应,那苍白的脸越发变得可怕起来。
就在这时,刘林走上前道:“娘娘,快,快掐人中,皇上这是气晕过去了?”说着便走了过来,帮着孙皇后将宣宗的甚至翻了过来。
孙皇后看他动作纯熟,神情也不见得如何慌张,心头不免有些奇怪,但内心深处的担忧倒是减少了几分。心道:“看刘林的模样,看样子这半年来皇上十有**这么晕过了,想起自己刚才与皇上争锋相对的情景,难免生出几分懊悔之意来。”
就在孙皇后惊讶之余,刘林已伸出了手指,凑到了宣宗的人中处轻轻掐了下来,灯光下便见宣宗的人中下多了一道不算太深的痕迹十分的显眼。
孙皇后看了一眼刘林,见这个太假暗暗松了一口,将宣宗的头放平了后,便退到了一旁耐性等候。
孙皇后来自小户人家,与这人中救济倒也知道一些,人中位于上唇人中沟正中近上方处。为急救昏厥的要穴,寻常的郎中会用这个穴位医治一些忽然晕厥的病人,所以看刘林掐人中,倒也对这个太监的应变能力感到满意。
两人就那么看了一会儿,掐了人中的宣宗似有了些许反应,紧闭的双眼似也开始睁了开来。
一看这模样,刘林立即冲着孙皇后讨好的道:“娘娘放心,皇上能醒过来就没事了,平日里奴婢也是这么做,每次皇上都能醒过来,奴婢也是从太医哪儿学来的,这半年来也用过几次。
孙皇后刚松了一口气,忽听得一阵响动,两人纷纷扭头看去,便见龙床上的宣宗挣扎了两下,忽的哇的一声吐出了一口气鲜血来,跟着口吐白沫,再一次不省人事。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孙皇后与刘林吓了一大跳,刘林摸了一把额头上吓出来的冷汗,弓着甚至走了过去,在离龙床数步之外,轻声呼喊了声道:“皇上……皇上……?”
宣宗仍旧毫无动静,唯独嘴里的白沫吐个不停。
又喊了几声,见情况不见好转,刘林便知情况怕是不容乐观了,他一个太监哪里见过这等场面,顿时没了主意,扭过脸来带着哭腔道:“娘娘……皇上怕是怕是不行了?”
孙皇后见过的场面终究是多一些,宣宗这模样的确到了弥留之际,当即喝道:“还,还楞着做什么,还不快去喊人,皇上,皇上不行了!”说完呜呜哭了起来。
刘林楞了一下,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对此他不是没有做好准备,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有些迷糊听了孙皇后的呵斥,方才回过神来,扯着嗓子冲着门外喊道:“来人啊,皇上……皇上不行了……?”声音尖锐而刺耳,迅速划破夜空打破了紫禁城的宁静。
孙皇后定了定神看着龙床上不省人事的宣宗,一时也没了计较,但她毕竟是在宫中生活了十几年,心思成熟可不是一般妇人能比的,虽说今日皇上今日明确要立太子为皇帝,但一不见圣旨,二不见口谕,纵然皇上当真大行了,太子继承了皇位,难免给人话柄,所以在这个时候太子是最不能离开这里的时候,皇宫的一切,谁都不知会发生什么,最稳妥最保险的法子就是将这事儿尽快明确下来,尽快昭告天下,想到这里,她吸了一口冷气,转过身来对着惊恐的太监喝来:“快,去一趟东宫把太子与王先生寻来。”
一个太监应了声,转身便去了。
孙皇后踹了口气,稍作停顿了一会儿,才对另一个太监道:“你,去一趟内阁,告诉三位内阁大臣这里的状况。”
那太监忙应了声,转身就出了乾清宫,往内阁方向去了。
吩咐了这些,孙皇后暗暗松了一口气,回过头看了一眼半弓着身子站在一旁的刘林,缓了缓喊了声:“刘公公。”
声音不大但足够的威严,刘林立即浑身一颤,茫然的抬起头来,迎着孙皇后的目光,道:“奴婢在。”
灯光下孙皇后的神色阴晴不定,唯独那双眼睛闪耀着某种迟疑的光芒,刘林是个聪明人,多年的宫中生活早已让他学会了如何趋利避害,按照宫中的规矩,这里是乾清宫,是皇上的寝宫,皇帝在这里读书学习、批阅奏章、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宫前露台两侧有两座石台,石台上各设一座鎏金铜亭,称做江山社稷金殿,口语也称其为金亭子。金殿深广各一间,每面安设四扇隔扇门,重檐。圆形攒尖式的上层檐上安有铸造古雅的宝顶,象征江山社稷掌握在皇帝手中,所以能在这里发号命令的唯有皇上一人而已,孙皇后此举搁在洪武一朝,扣上一个干政的罪名一点都不冤枉,但此一时彼一时,很明显乾清宫的天要变了,名义上这天是一个孩子的,但聪明人都知道这么大的一个朝廷,一个孩子根本发不了这个号令,真正能发号施令的是眼前的这个女人,所以他很知趣的表现着自己的恭敬。
孙皇后定了定神,目光再落在了刘林的脸上眼里多了几分满意,一个在任何时候都知趣的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不会不喜欢的,此时她忽然明白了,为何围绕宣宗身边的太监那么多,宣宗偏偏就离不开这个其貌不扬,既没读书也不识字的太监,此时此刻她渐渐明白了,比起其他的太监,这个太监并不出众,但他也有旁人没有的东西,比如知趣,比如他能知道旁人心里想要的,身为帝王,除了顾全名声,其实还有许多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这些事情见不得光,王振这样的太监不屑做,也不想做,海涛这样的太监则是不敢做,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刘林这些胆子大,心思细腻却又不显眼的太监能做了,宣宗柄权十年,这个太监能一跃越过王振、越过陈芜、越过金英成为宣宗身边最不能缺少的太监,毫无疑问这些见不得光的事情他都能做得极好,好到宣宗离不开他,而这在宫中就是太监立足根本了。
这么一想,对于先前郭妃一事,孙皇后忽然没了几分恨意了,这事儿说到底不过是他为了讨好宣宗所展现出来的一场闹剧而已,只是他没想到曹吉祥如此大胆,对皇上宠幸的一个太监动用了酷刑,使得郭妃含冤而死,人一死,他自然而然的要推到自己的责任,加上曹吉祥多多逼人的气势,才酿成了昨日的局面,可以说在这件事上,要说刘林使了多大的坏,未必见得,充其量是在这件事上为了自保而已,这么一想,对于眼前的这个太监连最初的那点恨意也没有了,微微沉吟了道:“公公是宫中的老人,最是懂得眼前的局面如何取舍了。”